- 相关推荐
实用的《黄果树瀑布》教案3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黄果树瀑布》教案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黄果树瀑布》教案 篇1
教学要求: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生字,绿线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一些打比方的句子的意思,感受瀑布的形态和声响的特点。
4 通过朗读、背诵等多项语言训练,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教学重点: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黄果树瀑布景观的壮美和大自然无限生机对人的陶冶。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 学生背诵李白的诗《望庐山瀑布》。
2 庐山的瀑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 你还见过哪些瀑布?它们给你的印象是什么?
4 今天我们要去游览黄果树瀑布,你们想去吗?揭题
5 简介黄果树瀑布:在贵州省镇宁市苗族自治县境内。形成原因:县城西南15千米处有条白水河,这里高山重叠,河水从东北山岭中夺路而出。到了黄果树地段,突然河床中断了,滚滚水流顺流下跌,形成了九级飞瀑。
过度:这瀑布到底是怎样的一幅壮观景象?看录象欣赏。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 自渎,要求:读准生字,读通句子,遇到不懂的词语查字典解决。
2 检查自学:
(1)出示词语,指名认读,齐读。
(杰作人喧马嘶喧嚣缝隙悬挂漫天浮游撩过来气势非凡雄伟壮观直泻而下山回谷应漂浮聆听胸膛挟来掩映沉醉)
(2)指名读通课文,评价纠正。
3 轻声读课文,想想主要介绍了黄果树瀑布的哪些方面?
4 交流:瀑布:声音、样子、水花散落再小镇上的情景;人们的感受:下到谷地时的感受、瞻仰徐霞客塑像的感受。
5 分小组讨论,课文按游览顺序可分为哪几段?
三、分段朗读课文
自渎—指名读
四、指导写字:
1 出示生字,读一读。
2 说一说这些字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3 用钢笔描红、临写。
五、作业:
1 抄词
2 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 读词语
2 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按什么顺序写的?
二、细读第一段:
1 指名读,理解“杰作”。
2 这一句该怎么读?突出“真是”、“杰作”。
3 再次出示录象,让学生整体感知黄果树瀑布的景观的壮美。
过渡:为什么作者把黄果树瀑布称为“大自然的杰作”?
三、细读第二——四自然段:
1 自由轻声读课文,想一想,每一自然段写了什么?
2 讨论交流自然段段意。
3 默读课文,思考:黄果树瀑布的形态和声响各有什么特点?找出课文中有关语句,用“——”划下来。
电脑出示写黄果树瀑布形态和声响特点的有关语句。
4 指导学生反复练读这三句话,说说它们分别把什么比作什么。这些句子与一般句子相比较好在哪里?从而体会黄果树瀑布形态的宽及声响的大。板书。
5 大声练读三个自然段,想想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你最喜欢哪一段?为什么?
6 指名有感情地读自己最喜欢地那一段,并说说为什么。
7听录音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瀑布形态的宽、声响的大及瀑布激出的水花化为“银雨撒全街”的情景。
四、作业:
1 给下列字加上偏旁,组成另一个字,再组词。
斯帝暴页夹撩
2 填空。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1 齐读1——4自然段。
2 说说每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二、细读第5——8自然段:
1 指名读第5自然段,思考:黄果树瀑布泻落在什么地方?我们来到谷地有什么感受?
2 讨论、交流。泻落在一片群山环抱的谷地里。着重体会“群山环抱”的意境,为下文“圆形的乐池”、“四周乐声奏鸣”的理解作铺垫。感受是“那道瀑布”离我们“近得很”。“仿佛一伸手便可以撩过来洗洗脸。”“撩”在文中的意思,用手舀水由下往上甩出去。“瀑布泻入谷地溅出的水珠直洒到我们的脸上,凉丝丝的,舒服极了。”
板书:感受:舒服
3 听录音,让学生获得那种舒服极了的真实感受。
4 小结节意:写下到谷地的感受。
5 轻声读课文6—7自然段,说说哪些句子自己读懂了,哪些句子还读不懂,需要别人帮助。
6 电脑出示句子,着重理解这两句话:
(1)“四周乐声奏鸣,人就像漂浮在一片声浪之中,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灌:浇,灌注。乐声奏鸣、声浪各指什么?指瀑布的声响大。
(2)“聆听着訇然作响的瀑布声……挟来大自然无限的生机。”挟:夹在胳膊下,然后理解整个句子的意思。
7 反复练读,让学生体会自然景观对游人心情的影响,使其察觉大自然的勃勃生机与人的生命活力的联系,对人的身心的陶冶。
8 小结6——7节意,与第5节合并。
9 导读第八自然段:
(1)齐读后,简价徐霞客的生平,说说“沉醉”的意思。
(2)小结段意:写瞻仰徐霞客塑像的感受。
三、赏读全文:
1 有感情的齐读全文,说说作者为什么把黄果树瀑布称为一部大自然的杰作?
2 填空:
这是一篇——,写了“我们”在————,描绘了————————————,讴歌了——-——。
四、作业:
1 摘录文中打比方的句子。
2 造句。
3 仿写一处景物,注意写出自己的感受。
板书:
形态————宽
声响————大
黄果树瀑布 { 感受 }舒服极了
灌满 活力
挟来 生机
《黄果树瀑布》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掌握本课字词,理解词意,并会用词语造句。
二、过程与方法
1、能联系课文内容,感受瀑布形态、声音的特点,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来感受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性情的陶冶;
2、理解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并由此理清文章脉络。
三、情感与价值
运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
教学重点:
品味文句,感受作者强烈而独特的情感体验。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教学准备: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迁移导入
1、欣赏《黄果树瀑布》歌曲,引导学生说说由“瀑布”想到了哪些词语或诗句。
2、为什么这么多的文人墨客都被瀑布折服呢?我想这其中总有缘由,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黄果树瀑布,去寻找答案吧。(欣赏图片)
二、初读感悟,领略壮观
1、看,这就是黄果树瀑布,你看了之后有什么感受呢?
2、字词积累
3、作者看了有怎样的感受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朗读课文。把写作者感受的句子多读几遍。并且想一想作者写了黄果树瀑布的哪些方面?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三、浏览全文,再次感知
思考作者对黄果树瀑布的认识有哪些变化?请在课文中找出相关词句。(这是一种什么手法)
四、讨论探究
1、作者明知黄果树瀑布是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风景,为什么原先看到图片并不特别激动?在黄果树看到旅游纪念品为什么还产生无聊之感?
2、作者实地游览后,对黄果树瀑布产生了哪些独特的感受?
3、文章里有几个黄果树瀑布?为什么说一个“灰飞烟灭”了,“另一个在我的生命里复活了”?
五、揣摩品味。学生汇报自己认为值得品味的语句,教师指导揣摩。
六、学有所得,畅谈启发
结尾倒数第二段写了什么?这对你的写作有什么启发?
七、欣赏朗诵,升华感情
欣赏电视散文《黄果树瀑布礼赞》,学生畅所欲言。
《黄果树瀑布》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利用本课与旅游、地理、环保、信息等学科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让学生感受学科间的联系,扩充知识面。
2.仿照文章写法,写一处你曾经游玩过的一个地方。
3.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来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和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自主研读课文重点段落——“瀑布的壮美”和“谷底时的感受”,同时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
难点:引导学生揣摩重点段落中的关键词句及短语,体会其表达效果,品味黄果树的壮美。
【教学方法】
运用情景教学法,合作探究法,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把全班同学分成四组,每组分别承担不同的预习任务,为更好的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做准备。
2.第一组同学负责找中国从古到今的地理学家的相关资料介绍。第二组同学负责找世界各地的瀑布图片、视频。第三组同学负责查找因为旱灾等自然灾害导致瀑布断流的图片材料。第四组同学负责查找描写瀑布的好词好句、古诗、现代诗。
(设计意图: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也是语文综合性学期的体现。)
二、课前复习。
1.齐读生字词。听写。
2.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设计意图:俗语说“温故而知新”,先复习重点难理解的生字词和课文的写作顺序,为更好的学习课文打好基础。)
三、结合语文综合性学习,读出印象,读出感受。
1.老师先问学生是否去过黄果树瀑布,然后看介绍黄果树的视频,指名说自己对黄果树瀑布的印象。
(设计意图:让学生先从感官上去认识黄果树瀑布,对瀑布有个初步的印象,对后文的'理解有较大的帮助,尤其是更容易体会作者对形容黄果树瀑布的用词的含义)
2.自由读课文,思考:黄果树瀑布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黄果树瀑布,真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齐读,并说作者把黄果树瀑布比作了一部杰作。
3.师再问:课文写了黄果树瀑布哪些方面的特点?指名答出:形态和声响。再让学生分别用“—”和“﹏”画出写形态和声响的句子。
学生汇报,学生每找一句,课件就出示相关句子,然后齐读、指名读。
描写形态的句子:
⑴透过树的缝隙,便看到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上面折为三叠,好像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泻下来。
⑵瀑布激起的水花,如雨雾般腾空而上,随风飘飞,漫天浮游,高达数百米,落在瀑布右侧的黄果树小镇上,形成了远近闻名的“银雨洒金街”的奇景。
⑶瀑布泻入谷底溅起的水珠直洒到我们的脸上,凉丝丝的,舒服极了。
⑷黄果树瀑布虽不如庐山瀑布那样长,但远比它宽,所以显得气势非凡,雄伟壮观。
描写声响的句子:
⑴刚进入黄果树风景区,我们便听到“哗哗”的声音从远处飘来,就像是微风拂过树梢,渐近渐响;最后像潮水般涌上来,盖过了人喧马嘶,天地间只存下一片喧嚣的水声了。
⑵透过树的缝隙,便看到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上面折为三叠,好像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泻下来。那“哗哗”的水声便成了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
⑶瀑布从岩壁上直泻而下,如雷声轰鸣,山回谷应。坐在下面,仿佛置身于一个圆形的乐池里。四周乐声奏鸣,人就像漂浮在一片声浪之中,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
⑷聆听着訇然作响的瀑布声,只觉得胸膛在扩展,就像张开的山谷,让瀑布飞流直下,挟来大自然无限的生机。
4.有感情的朗读句子,品读词句,在读中品位词语的妙处(如泻、洒、溅),也积累了很多四字词语,并找到课文中所用到的写作方法(全文贯穿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还用了夸张和对比的手法),也从中体会黄果树瀑布的美。
5.全班有感情朗读句子。
6.在学生分别汇报完描写形态和声响句子后,要求学生再用一个字来概括瀑布的形态和声响的特点,同时老师板书;形态 宽 声响 大。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体会黄果树的壮观,它的美,并体会作者用词的妙。)
四、语文综合性学习,介绍徐霞客。
1。过渡:不仅作者被黄果树瀑布所吸引,就连徐霞客也被它所陶醉了。
2.介绍徐霞客,朗读第八段,品词“凝神谛听”,“沉醉”用徐霞客的静听突出黄果树瀑布的声响大,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样的方法就叫“衬托”。
(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徐霞客,理解“衬托”这种写作方法,)
五、小练笔:填词练习
师小结,全班有感情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体会怎样用词才能使句子更形象。)
六、课后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利用搜集的资料写一篇介绍瀑布知识的文章。
(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利用网络、书籍、报纸等媒体,把语文与旅游、地理、环保、信息等学科结合,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和扩大课外知识面。)
七、板书。
17、黄果树瀑布
形态 —— 宽
感受
声响 —— 大
《黄果树瀑布》第二课时
课堂练习
一、精彩再现。阅读课文片断,回答问题。
①透过树的缝隙,便看到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上面折为三叠,好像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泻下来。那“哗哗”的水声便成了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
②瀑布激起的水花,如雨雾般腾空而上,随风飘飞,漫天浮游,高达数百米,落在瀑布右侧的黄果树小镇上,形成了远近闻名的“银雨洒金街”的奇景。
……
③黄果树瀑布虽不如庐山瀑布那样长,但远比它宽,所以显得气势非凡,雄伟壮观。瀑布从岩壁上直泻而下,如雷声轰鸣,山回谷应。坐在下面,仿佛置身于一个圆形的乐池里。四周乐声奏鸣,人就像漂浮在声浪之中,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
1、用“ ”画出描写黄果树瀑布形状的句子。
2、用“ ”画出具体描写“银雨洒金街”奇景的句子。
3、第③段文字从 、 、 三个方面描绘了黄果树瀑布,表现了黄果树瀑布 的特点。
【《黄果树瀑布》教案】相关文章:
《黄果树瀑布》教案02-16
黄果树瀑布教案07-11
黄果树瀑布教案04-02
《黄果树瀑布》教案优秀01-10
《黄果树瀑布》教案15篇02-26
《黄果树瀑布》教案13篇03-10
《黄果树瀑布》教案 14篇03-02
黄果树瀑布教案15篇03-06
《黄果树瀑布》教案(15篇)03-09
实用的《黄果树瀑布》教案三篇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