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分数乘法教案

分数乘法教案

时间:2024-09-26 20:12:25 教案 我要投稿

关于分数乘法教案模板集合6篇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分数乘法教案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分数乘法教案模板集合6篇

分数乘法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 ,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能正确运用“先约分再计算”的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

  1、结合具体情境, ,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能正确运用“先约分再计算”的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探索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1、出示情境:剪一个这样的图案要用一张彩纸的1/5,剪3个这样的图案需要多少张彩纸?

  2、请大家想办法解决问题,先自己想一想,没有思路的同学可以同桌交流,也可以看一看书上是怎么解决的。

  3、 组织全班交流。 师生一起来分享交流过程。对学生提出的想法,师可以这样提问:你列的.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义呢?对这个算法,你是怎么理解的,别的同学还有什么问题吗? 教师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把加法的板书和乘法的板书有机的结合起来。并让学生理解求几个相同分数的和用乘法计算。

  4、练一练:教科书第2页“涂一涂,算一算”。 学生独立完成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思路。 讨论: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整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吗? 小结:分数与整数想乘,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的乘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练习:教科书“试一试”第1、2题。

  5、探讨“先约分再计算”的方法。

  出示 6×5/9。让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学生可能出现两种计算方法,如果没有方法二,教师可指导学生看书得到。 教师引导学生比较两种算法,得出“先约分再计算”的方法比较简便。

  练习:

  (1)教科书“练一练”第1题。

  (2)计算

  二、巩固练习

  1、教科书第4页“练一练”第2、3、4、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指名板演,在集体讲评。

  2、教科书第4页“练一练”第5题。 让学生把计算结果写在课本上,再仔细观察,看看发现了什么?

  3、教科书第4页“数学故事”。 先让学生说说,你从每幅图中得到了哪些信息?如何解决图中提出的问题。

分数乘法教案 篇2

  教学内容:教学第84页的例3,完成随后的“练一练”和练习十六第5—9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用分数乘法和加、减法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林阳小学去年有24个班级,今年的班级数比去年增加了。今年比去年增加了多少个班级?

  独立解答,说说“今年的班级数比去年增加了”的含义及解题思路。

  如果把问题改成:“今年一共有多少个班级?”就成了今天我们要研究的新内容了。

  二、教学例3

  1、出示例3

  林阳小学去年有24个班级,今年的班级数比去年增加了。今年一共有多少个班级?

  (1)比较复习题与例3的不同。

  问题不同:复习题要求“今年比去年增加了多少个班级?”而例3要求“今年一共有多少个班级?”

  (2)说说“今年的班级数比去年增加了”的含义。

  是哪两个量比较的结果?这两个量比时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单位“1”的是哪个量?

  (3)让学生在线段图上表示出今年班级的数量。

  (4)要求“今年一共有多少个班级?”可以先算什么?并列出综合算式。

  板书:24+24,说说24的含义,独立解答。

  (5)(5)想一想,还可以怎样计算?

  板书:24(1+),说说(1+)的含义,独立解答。

  (6)小结:怎样解答这类应用题?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一练的第1题。

  先说一说可以怎样想,再独立解答。

  2、做练习十六的第5题。

  独立完成,可以先画图思考,再列式解答。

  比较两题的解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3、做练习十六的第8题。

  让学生先画线段图表示两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再根据线段图说说这两小题中的数量关系有什么不同,最后再列式解答。

  比较两题的解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4、做练习十六的第9题。

  先让学生适当整理题中的`条件和问题,再引导学生根据需要解决的问题选择合适的条件解答相应的问题。

  比较两题的解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四、全课小结,揭示课题。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在解题时要注意什么?

  结合学生的回答,揭题板题。

  五、课堂作业

  做练习十六的第6、7题。

分数乘法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相同,初步理解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2.使学生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经验探索并解决问题的意识,体验探索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以及算法的优化。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会了分数的加法和减法,下面口算。

  2.今天我们来学习分数乘法。板书

  谁能编一道分数乘法算式(择几道板书黑板一侧)

  分数乘法有很多,今天先研究其中一种:分数乘整数。

  看了今天的课题,可能有同学马上想知道分数乘法怎么算呢?其实,每一个新知识的产生都与原有的旧知密切相关,对于分数乘整数来说,当然也是如此。下面我们来讨论!

  二、探究

  1.理解意义。

  出示例题1:做一朵绸花用 米绸带。

  (1)小芳做了3朵这样的绸花,一共用了几分之几米绸带?

  课件: + + =(米)

  (2)小华做7朵这样的绸花,一共用了几分之几米绸带?

  课件: + + + + + + =(米)

  (3)学校庆国庆活动一共要做15朵这样的`绸花,你能用加法计算出几分之几米绸带?

  + + + + + + + + + + + + + + =?

  这么多米加起来,你有什么感觉?有没有什么好办法?有没有什么好办法?

  导入:如果把这道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你特别需要知道什么?

  板书: ×3= 7×= ×15=

  谁能说说 ×3表示什么意思?7×呢?

  前面大家所说的(黑板一侧板书的)乘法算式,谁能说说他们的意思?对比一下,你们觉得是分数加法简便,还是分数乘法简便?

  2.探究算法。

  现在我们来看分数乘整数怎样计算。我们先来研究×3, ×3=怎么算呢?请大家尝试解决。指名板演典型算法。

  ×3= =

  ×3=++=

  ……

  交流:第二种按照加法计算,不简便,重点体会第二种和加法有着联系:×3=+ + = = = (教师板书),符合加法计算结果,是正确的,也是简便的。同时借助直观图观察验证。

  练习:×7,与原来加法结果比较,完全正确。

  谁能试着总结一下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分母不变,分子和整数相乘,所得积做分子。

  继续研究:×30

  提示:这道题与前面几题相比可能有些新情况,你看出来了嘛?先试试看,再同桌交流。

  指名板演新情况:都有相同点?(约分),不同是什么?(主要是约分的区别)

  讨论:约分的先后序。(先乘后约,还是先约后乘),体会到先约后乘的简便。

  练习:先判断可不可以约分?怎样约分?

  总结注意事项:能约分的先约分再乘。

  三、练习

  填一填:练习第一、二题。

  算一算:完成3第三、七题。

  四、总结

  本节课学习了那些内容?通过学习你有那些收获?还有那些疑问?

  五、作业

  练习八第2题、第4题。

分数乘法教案 篇4

  第一单元

  分数乘法

  第五课时

  小数乘分数

  教学内容:

  教材第8页例5,做一做,练习二1~4。

  教学目标: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并掌握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2、经历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

  3、体会算法多样化的数学思想,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灵活选择不同的计算方法,熟练地进行小数乘分数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计算

  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计算方法和计算过程中的约分方法。

  2、把下面的小数化成分数,分数化成小数。

  1.2()

  0.4()

  3.5()

  1.25()

  让学生说一说怎样将一个小数化成分数?

  二、探索新知

  1、例题5:松鼠的尾巴长度约占身体长度的 。松鼠欢欢的身体长2.1分米,松鼠乐乐的身体长2.4分米。

  (1)提取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已知条件:①松鼠的尾巴长度约占身体长度的34,②松鼠欢欢的身体长2.1dm。

  所求问题:松鼠欢欢的尾巴有多长?

  (2)确定单位1,根据松鼠的尾巴长度约占身体长度的34可知,应把松鼠欢欢的身体长看作单位1,单位1已知,所求松鼠欢欢的尾巴有多长,就是求2.1dm的34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列式为2.134

  启发观察,这个算式和我们前面学习的分数乘法有什么不同?

  (3)探讨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提问:小数乘分数,可以怎样进行计算呢?想一想,试一试。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计算。组织交流,得出可以把2.1化成分数,也可以把 化成小数。汇报交流计算方法,教师结合交流情况进行板书。

  小数化成分数: = = (分米)

  分数化成小数: =2.10.75=1.575(分米)

  3、解决问题二。

  (1)出示问题:松鼠乐乐的尾巴有多长?

  (2)学生独立解答。

  组织交流汇报。交流时,先让学生说说列式的依据,再交流计算方法。

  学生可能会采用问题一中学习的方法进行计算,这时教师可以追问:同学们,想想分数乘整数时,我们是怎样进行约分的.,小数乘分数也能这样约分吗?

  当学生有所发现后,让学生进行尝试计算,最后汇报交流。教师结合学生的交流情况进行板书

  小数和分母约分: (分米)

  4、观察比较,回顾思考。

  提问:观察上面三种计算方法,你想发表自己的什么见解?让学生独立思考后进行小组交流讨论,是后进行全班交流 。(三种方法中,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具有普遍性,适用于所有的小数乘分数的计算;当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时,一般不采用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进行计算;当小数和分母不能进行约分时,一般不采用小数和分母约分的方法进行计算。三种方法中,小数和分母约分的方法计算起来最简便,因此在计算小数乘分数时,先观察这个小数能不能和分母进行约分,如果可以进行约分,一般采用先约分再乘的方法。)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8页做一做。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组织汇报交流。交流时让学生说说为什么选择这样的方法进行计算。

  2、教材第10页练习二第2题。

  3、教材第10页练习二第3题。

分数乘法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分析分数应用题的方法,会分析关系句,找准单位1。

  2.使学生弄清题中的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正确列式解答。

  3.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知识迁移的能力。

  4.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会分析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正确解答。

  2.找准单位1;根据问题需要的条件,把间接条件转化为直接条件。

  教学过程

  导语:前边我们已经学过了简单的分数应用题,今天继续学习分数应用题。(板书课题:分数乘法应用题)

  (一)复习铺垫

  1.说图意填空。(投影)

  问:谁是单位1?

  2.说图意回答问题。(投影)

  问:①谁和谁比,谁是单位1?

  3.准备题:

  (做在练习本上,画图列式计算,一个学生到黑板板演。)

  教师订正讲评。

  提问:①谁是单位1?

  ③要求用去多少吨就是求什么?

  少。)

  ④根据什么用乘法计算?

  (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师:如果把问改成还剩多少吨应该怎样计算呢?这就是今天要研究的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在课题板书前加上稍复杂的.。)

  (二)学习新课

  1.学习例4。

  (1)读题找出条件和问题,并问:问题变了,现在?应画在哪?(在线段图中把?号移动。)

  (2)分析数量关系。(同桌互相说。)

  提问:单位1变了吗?单位1是谁?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线段图,再根据刚才复习的有关知识讨论这道题如何解答,试着做一做。

  学生汇报结果,让学生说解题思路,老师一边把图补充完整。

  =2500-1500

  =1000(吨)

  答:还剩1000吨。

  生:把原有煤的总数看作单位1,先求出用去多少吨,就可以求出还剩多少吨。

  师追问:求用去多少吨你是怎么想的?

  答:还剩1000吨。

  生:把原有煤的总数看作单位1,欲求剩下多少吨,就要先求

  (3)引导学生比较:这两种解法在思路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两种解法都是经过两步计算。

  不同点:第一种解法是先求出用去了多少吨,再用总吨数减去用去的吨数,得到的就是剩下多少吨。

  第二种解法是先求出剩下的占总吨数的几分之几,再求剩下的是多少吨。

  (4)练习做一做(1):

  昆虫标本有多少件?

  (做完让学生说解题思路、投影订正。)

  2.学习例5。

  六月份捕鱼多少吨?

  (1)读题找出条件、问题。

  (2)师生合作画出线段图,并分析数量关系。(让学生说画图过程)

  问:①谁和谁比,谁是单位1?

  (3)列式解答。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小组讨论如何解答,并考虑可用几种方法解答。

  学生汇报结果。(老师板书列式)

  答:六月份捕鱼3000吨。

  师追问:你是怎么想的?

  生:要想求六月份捕鱼多少吨,就得先求出六月份比五月份多捕鱼多少吨。

  师再追问:怎样求六月份比五月份多捕的吨数?

  捕的吨数。

  答:六月份捕鱼3000吨。

  师追问:怎么想的?

  生:把五月份的吨数看作单位1,先求出六月份捕的相当于五月份捕的几分之几,就可以求出六月份捕鱼多少吨。

  师问:这两种解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联系:两种解法都利用了分数乘法的意义求已知数的几分之几。区别:解题思路不同。)

  (4)练习做一做(2)。

  答。

  (三)巩固练习

  1.补充问题并列式解答。(复合投影片)

  ________?

  2.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 )里。

  包?列式是

  [ ]

  [ ]

  A.乙队修了多少米?

  B.乙队比甲队多修多少米?

  C.甲队比乙队多修多少米?

  D.乙队比甲队少修多少米?

  (3)根据条件和问题列出算式。

  已知一袋大米重40千克。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复杂在哪?解题的关键是什么?

  (复杂在问题所需要的条件没有直接给出,解题关键必须先把这个条件求出来。)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1)在简单分数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本节课教学,学生已有了一定基础,因此首先设计三道复习题,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做好辅垫。尤其从准备题过渡到例4,给学生搭了从旧知识迁移到新知识的桥梁,学生容易接受。同时使学生悟出新知识是在原有知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规律。

  (2)老师围绕重点难点精心设计提问,并充分利用线段图引导学生分析题中数的关系,抓住解题关键,明确解题思路,掌握解题方法。并通过两次对两种不同的解法对比及课后小结,进一步突出本节课的重点、难点。

  (3)因为学生有了学习简单分数应用题的基础,因此老师大胆放手,让学生同桌或小组讨论、分析、试做,做完后让学生自己说解题思路。学生充分参与了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学习的主人,调动了积极性。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分析和与人合作的能力。

分数乘法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2.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3.能够熟练准确地计算分数乘整数的计算题。

  教学重点

  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先约分再计算能使计算简便。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

  学生学习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一、复习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及计算法则

  二、出示例题

  1.出示3/4×6

  教师引导学生能不能先约分再计算。

  学生得出结论后教师讲解先约分后计算的格式。

  你会填吗?

  1/6+1/6+1/6+1/6=1/6×()

  3/4+3/4+3/4+3/4+3/4

  =3/4×()

  2/25+2/25+2/25

  =2/25×()

  在计算分数乘整数时,用分数的分子(),分母()。

  学生先用计算法则进行计算后进行约分。

  学生进行计算并比较两种方法那种方法简单。

  复习巩固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进一步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体验先约分再计算。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

  学生学习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2.练习

  完成课本第3页的做一做

  三、综合练习

  1.练一练第1题

  2.教师指导完成练一练第2题

  学生完成后还可以估一估一个月、一年能滴多少水。

  四、布置作业

  完成练一练第3、4、5题

  学生独立完成做一做

  学生通过涂一涂,可以得到结果为10/15,再约分得到2/3。学生也可以先约分再计算。

  学生根据老师的`指导进行计算,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

  借助图形语言,加深学生对分数乘整数的意义的理解。

  巩固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

  板书设计:

  分数乘整数

  复习题:出示例题3/4×6

《关于分数乘法教案模板集合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分数乘法教案】相关文章:

分数乘法教案05-18

分数乘法的教案06-18

分数乘法教案05-26

分数乘法教案(精)11-02

关于分数乘法教案05-31

分数乘法教案范文06-14

关于分数乘法的教案03-31

[精品]分数乘法教案05-24

分数乘法的教案15篇01-15

分数乘法的教案(15篇)02-28

关于分数乘法教案模板集合6篇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分数乘法教案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分数乘法教案模板集合6篇

分数乘法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 ,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能正确运用“先约分再计算”的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

  1、结合具体情境, ,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能正确运用“先约分再计算”的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探索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1、出示情境:剪一个这样的图案要用一张彩纸的1/5,剪3个这样的图案需要多少张彩纸?

  2、请大家想办法解决问题,先自己想一想,没有思路的同学可以同桌交流,也可以看一看书上是怎么解决的。

  3、 组织全班交流。 师生一起来分享交流过程。对学生提出的想法,师可以这样提问:你列的.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义呢?对这个算法,你是怎么理解的,别的同学还有什么问题吗? 教师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把加法的板书和乘法的板书有机的结合起来。并让学生理解求几个相同分数的和用乘法计算。

  4、练一练:教科书第2页“涂一涂,算一算”。 学生独立完成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思路。 讨论: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整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吗? 小结:分数与整数想乘,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的乘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练习:教科书“试一试”第1、2题。

  5、探讨“先约分再计算”的方法。

  出示 6×5/9。让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学生可能出现两种计算方法,如果没有方法二,教师可指导学生看书得到。 教师引导学生比较两种算法,得出“先约分再计算”的方法比较简便。

  练习:

  (1)教科书“练一练”第1题。

  (2)计算

  二、巩固练习

  1、教科书第4页“练一练”第2、3、4、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指名板演,在集体讲评。

  2、教科书第4页“练一练”第5题。 让学生把计算结果写在课本上,再仔细观察,看看发现了什么?

  3、教科书第4页“数学故事”。 先让学生说说,你从每幅图中得到了哪些信息?如何解决图中提出的问题。

分数乘法教案 篇2

  教学内容:教学第84页的例3,完成随后的“练一练”和练习十六第5—9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用分数乘法和加、减法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林阳小学去年有24个班级,今年的班级数比去年增加了。今年比去年增加了多少个班级?

  独立解答,说说“今年的班级数比去年增加了”的含义及解题思路。

  如果把问题改成:“今年一共有多少个班级?”就成了今天我们要研究的新内容了。

  二、教学例3

  1、出示例3

  林阳小学去年有24个班级,今年的班级数比去年增加了。今年一共有多少个班级?

  (1)比较复习题与例3的不同。

  问题不同:复习题要求“今年比去年增加了多少个班级?”而例3要求“今年一共有多少个班级?”

  (2)说说“今年的班级数比去年增加了”的含义。

  是哪两个量比较的结果?这两个量比时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单位“1”的是哪个量?

  (3)让学生在线段图上表示出今年班级的数量。

  (4)要求“今年一共有多少个班级?”可以先算什么?并列出综合算式。

  板书:24+24,说说24的含义,独立解答。

  (5)(5)想一想,还可以怎样计算?

  板书:24(1+),说说(1+)的含义,独立解答。

  (6)小结:怎样解答这类应用题?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一练的第1题。

  先说一说可以怎样想,再独立解答。

  2、做练习十六的第5题。

  独立完成,可以先画图思考,再列式解答。

  比较两题的解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3、做练习十六的第8题。

  让学生先画线段图表示两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再根据线段图说说这两小题中的数量关系有什么不同,最后再列式解答。

  比较两题的解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4、做练习十六的第9题。

  先让学生适当整理题中的`条件和问题,再引导学生根据需要解决的问题选择合适的条件解答相应的问题。

  比较两题的解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四、全课小结,揭示课题。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在解题时要注意什么?

  结合学生的回答,揭题板题。

  五、课堂作业

  做练习十六的第6、7题。

分数乘法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相同,初步理解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2.使学生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经验探索并解决问题的意识,体验探索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以及算法的优化。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会了分数的加法和减法,下面口算。

  2.今天我们来学习分数乘法。板书

  谁能编一道分数乘法算式(择几道板书黑板一侧)

  分数乘法有很多,今天先研究其中一种:分数乘整数。

  看了今天的课题,可能有同学马上想知道分数乘法怎么算呢?其实,每一个新知识的产生都与原有的旧知密切相关,对于分数乘整数来说,当然也是如此。下面我们来讨论!

  二、探究

  1.理解意义。

  出示例题1:做一朵绸花用 米绸带。

  (1)小芳做了3朵这样的绸花,一共用了几分之几米绸带?

  课件: + + =(米)

  (2)小华做7朵这样的绸花,一共用了几分之几米绸带?

  课件: + + + + + + =(米)

  (3)学校庆国庆活动一共要做15朵这样的`绸花,你能用加法计算出几分之几米绸带?

  + + + + + + + + + + + + + + =?

  这么多米加起来,你有什么感觉?有没有什么好办法?有没有什么好办法?

  导入:如果把这道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你特别需要知道什么?

  板书: ×3= 7×= ×15=

  谁能说说 ×3表示什么意思?7×呢?

  前面大家所说的(黑板一侧板书的)乘法算式,谁能说说他们的意思?对比一下,你们觉得是分数加法简便,还是分数乘法简便?

  2.探究算法。

  现在我们来看分数乘整数怎样计算。我们先来研究×3, ×3=怎么算呢?请大家尝试解决。指名板演典型算法。

  ×3= =

  ×3=++=

  ……

  交流:第二种按照加法计算,不简便,重点体会第二种和加法有着联系:×3=+ + = = = (教师板书),符合加法计算结果,是正确的,也是简便的。同时借助直观图观察验证。

  练习:×7,与原来加法结果比较,完全正确。

  谁能试着总结一下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分母不变,分子和整数相乘,所得积做分子。

  继续研究:×30

  提示:这道题与前面几题相比可能有些新情况,你看出来了嘛?先试试看,再同桌交流。

  指名板演新情况:都有相同点?(约分),不同是什么?(主要是约分的区别)

  讨论:约分的先后序。(先乘后约,还是先约后乘),体会到先约后乘的简便。

  练习:先判断可不可以约分?怎样约分?

  总结注意事项:能约分的先约分再乘。

  三、练习

  填一填:练习第一、二题。

  算一算:完成3第三、七题。

  四、总结

  本节课学习了那些内容?通过学习你有那些收获?还有那些疑问?

  五、作业

  练习八第2题、第4题。

分数乘法教案 篇4

  第一单元

  分数乘法

  第五课时

  小数乘分数

  教学内容:

  教材第8页例5,做一做,练习二1~4。

  教学目标: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并掌握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2、经历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

  3、体会算法多样化的数学思想,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灵活选择不同的计算方法,熟练地进行小数乘分数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计算

  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计算方法和计算过程中的约分方法。

  2、把下面的小数化成分数,分数化成小数。

  1.2()

  0.4()

  3.5()

  1.25()

  让学生说一说怎样将一个小数化成分数?

  二、探索新知

  1、例题5:松鼠的尾巴长度约占身体长度的 。松鼠欢欢的身体长2.1分米,松鼠乐乐的身体长2.4分米。

  (1)提取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已知条件:①松鼠的尾巴长度约占身体长度的34,②松鼠欢欢的身体长2.1dm。

  所求问题:松鼠欢欢的尾巴有多长?

  (2)确定单位1,根据松鼠的尾巴长度约占身体长度的34可知,应把松鼠欢欢的身体长看作单位1,单位1已知,所求松鼠欢欢的尾巴有多长,就是求2.1dm的34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列式为2.134

  启发观察,这个算式和我们前面学习的分数乘法有什么不同?

  (3)探讨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提问:小数乘分数,可以怎样进行计算呢?想一想,试一试。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计算。组织交流,得出可以把2.1化成分数,也可以把 化成小数。汇报交流计算方法,教师结合交流情况进行板书。

  小数化成分数: = = (分米)

  分数化成小数: =2.10.75=1.575(分米)

  3、解决问题二。

  (1)出示问题:松鼠乐乐的尾巴有多长?

  (2)学生独立解答。

  组织交流汇报。交流时,先让学生说说列式的依据,再交流计算方法。

  学生可能会采用问题一中学习的方法进行计算,这时教师可以追问:同学们,想想分数乘整数时,我们是怎样进行约分的.,小数乘分数也能这样约分吗?

  当学生有所发现后,让学生进行尝试计算,最后汇报交流。教师结合学生的交流情况进行板书

  小数和分母约分: (分米)

  4、观察比较,回顾思考。

  提问:观察上面三种计算方法,你想发表自己的什么见解?让学生独立思考后进行小组交流讨论,是后进行全班交流 。(三种方法中,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具有普遍性,适用于所有的小数乘分数的计算;当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时,一般不采用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进行计算;当小数和分母不能进行约分时,一般不采用小数和分母约分的方法进行计算。三种方法中,小数和分母约分的方法计算起来最简便,因此在计算小数乘分数时,先观察这个小数能不能和分母进行约分,如果可以进行约分,一般采用先约分再乘的方法。)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8页做一做。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组织汇报交流。交流时让学生说说为什么选择这样的方法进行计算。

  2、教材第10页练习二第2题。

  3、教材第10页练习二第3题。

分数乘法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分析分数应用题的方法,会分析关系句,找准单位1。

  2.使学生弄清题中的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正确列式解答。

  3.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知识迁移的能力。

  4.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会分析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正确解答。

  2.找准单位1;根据问题需要的条件,把间接条件转化为直接条件。

  教学过程

  导语:前边我们已经学过了简单的分数应用题,今天继续学习分数应用题。(板书课题:分数乘法应用题)

  (一)复习铺垫

  1.说图意填空。(投影)

  问:谁是单位1?

  2.说图意回答问题。(投影)

  问:①谁和谁比,谁是单位1?

  3.准备题:

  (做在练习本上,画图列式计算,一个学生到黑板板演。)

  教师订正讲评。

  提问:①谁是单位1?

  ③要求用去多少吨就是求什么?

  少。)

  ④根据什么用乘法计算?

  (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师:如果把问改成还剩多少吨应该怎样计算呢?这就是今天要研究的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在课题板书前加上稍复杂的.。)

  (二)学习新课

  1.学习例4。

  (1)读题找出条件和问题,并问:问题变了,现在?应画在哪?(在线段图中把?号移动。)

  (2)分析数量关系。(同桌互相说。)

  提问:单位1变了吗?单位1是谁?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线段图,再根据刚才复习的有关知识讨论这道题如何解答,试着做一做。

  学生汇报结果,让学生说解题思路,老师一边把图补充完整。

  =2500-1500

  =1000(吨)

  答:还剩1000吨。

  生:把原有煤的总数看作单位1,先求出用去多少吨,就可以求出还剩多少吨。

  师追问:求用去多少吨你是怎么想的?

  答:还剩1000吨。

  生:把原有煤的总数看作单位1,欲求剩下多少吨,就要先求

  (3)引导学生比较:这两种解法在思路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两种解法都是经过两步计算。

  不同点:第一种解法是先求出用去了多少吨,再用总吨数减去用去的吨数,得到的就是剩下多少吨。

  第二种解法是先求出剩下的占总吨数的几分之几,再求剩下的是多少吨。

  (4)练习做一做(1):

  昆虫标本有多少件?

  (做完让学生说解题思路、投影订正。)

  2.学习例5。

  六月份捕鱼多少吨?

  (1)读题找出条件、问题。

  (2)师生合作画出线段图,并分析数量关系。(让学生说画图过程)

  问:①谁和谁比,谁是单位1?

  (3)列式解答。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小组讨论如何解答,并考虑可用几种方法解答。

  学生汇报结果。(老师板书列式)

  答:六月份捕鱼3000吨。

  师追问:你是怎么想的?

  生:要想求六月份捕鱼多少吨,就得先求出六月份比五月份多捕鱼多少吨。

  师再追问:怎样求六月份比五月份多捕的吨数?

  捕的吨数。

  答:六月份捕鱼3000吨。

  师追问:怎么想的?

  生:把五月份的吨数看作单位1,先求出六月份捕的相当于五月份捕的几分之几,就可以求出六月份捕鱼多少吨。

  师问:这两种解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联系:两种解法都利用了分数乘法的意义求已知数的几分之几。区别:解题思路不同。)

  (4)练习做一做(2)。

  答。

  (三)巩固练习

  1.补充问题并列式解答。(复合投影片)

  ________?

  2.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 )里。

  包?列式是

  [ ]

  [ ]

  A.乙队修了多少米?

  B.乙队比甲队多修多少米?

  C.甲队比乙队多修多少米?

  D.乙队比甲队少修多少米?

  (3)根据条件和问题列出算式。

  已知一袋大米重40千克。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复杂在哪?解题的关键是什么?

  (复杂在问题所需要的条件没有直接给出,解题关键必须先把这个条件求出来。)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1)在简单分数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本节课教学,学生已有了一定基础,因此首先设计三道复习题,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做好辅垫。尤其从准备题过渡到例4,给学生搭了从旧知识迁移到新知识的桥梁,学生容易接受。同时使学生悟出新知识是在原有知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规律。

  (2)老师围绕重点难点精心设计提问,并充分利用线段图引导学生分析题中数的关系,抓住解题关键,明确解题思路,掌握解题方法。并通过两次对两种不同的解法对比及课后小结,进一步突出本节课的重点、难点。

  (3)因为学生有了学习简单分数应用题的基础,因此老师大胆放手,让学生同桌或小组讨论、分析、试做,做完后让学生自己说解题思路。学生充分参与了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学习的主人,调动了积极性。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分析和与人合作的能力。

分数乘法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2.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3.能够熟练准确地计算分数乘整数的计算题。

  教学重点

  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先约分再计算能使计算简便。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

  学生学习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一、复习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及计算法则

  二、出示例题

  1.出示3/4×6

  教师引导学生能不能先约分再计算。

  学生得出结论后教师讲解先约分后计算的格式。

  你会填吗?

  1/6+1/6+1/6+1/6=1/6×()

  3/4+3/4+3/4+3/4+3/4

  =3/4×()

  2/25+2/25+2/25

  =2/25×()

  在计算分数乘整数时,用分数的分子(),分母()。

  学生先用计算法则进行计算后进行约分。

  学生进行计算并比较两种方法那种方法简单。

  复习巩固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进一步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体验先约分再计算。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

  学生学习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2.练习

  完成课本第3页的做一做

  三、综合练习

  1.练一练第1题

  2.教师指导完成练一练第2题

  学生完成后还可以估一估一个月、一年能滴多少水。

  四、布置作业

  完成练一练第3、4、5题

  学生独立完成做一做

  学生通过涂一涂,可以得到结果为10/15,再约分得到2/3。学生也可以先约分再计算。

  学生根据老师的`指导进行计算,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

  借助图形语言,加深学生对分数乘整数的意义的理解。

  巩固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

  板书设计:

  分数乘整数

  复习题:出示例题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