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桥教案

桥教案

时间:2024-10-08 22:02:45 教案 我要投稿

有关桥教案范文集锦8篇

  作为一名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桥教案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有关桥教案范文集锦8篇

桥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以及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学习课文,理解课文。

  3、了解课文中介绍的各种桥的制作材料与特点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通过本课教学,引导学生了解各种材料制作成的桥的特点,进而感受它们的奇妙之处,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究未来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学习课文,了解各种桥的特点以及各自的奇妙之处

  2、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究未来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桥的资料,图片,生字卡,幻灯片,课文中的插图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扫清文字障碍,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

  2、理解“熟悉,奇妙,晶莹透亮,强度,断层,盐层”等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

  2、学生读课题,并进行课题的质疑

  3、过度:这些桥到底有什么奇妙之处呢?这些奇妙的桥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呢?这些奇妙的桥有什么特点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

  交流预设:

  这些桥到底有什么奇妙之处呢?

  这些奇妙的桥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有什么特点?

  初读课文生字学习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要求学生读得正确,流利,不读破词破句,其余学生用比画出本课的生字以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师生共同评价学生朗读情况

  3、出示生字:重点指导“制、吨、悉、扶、度”字的读音;找出与本课生字音/型相近的字

  4、读生字,并进行口头组词

  5、出示文中的词语:熟悉奇妙晶莹透亮强度断裂盐层童话似乎原料扶手钢铁(指定小组进行“开火车”的游戏,新词比赛)

  6、学生轻声朗读课文,找出你最感兴趣的句子,并在句子旁边下写上自己的感受

  7、书写生字:重点指导“悉、制、吨”

  读课文

  学会评价

  悉—息扶—肤制—刺

  度—渡

  读生字,并进行口头组词

  参加游戏

  读课文,作旁批

  书写生字

  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1、这篇课文介绍了那些奇妙的桥?(用玻璃做的桥,用纸张造的桥,用盐造的桥)

  2、以小组为单位,小组讨论: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内容?

  3、各个小组在小组内想互相交流,进行改进。并推荐代表准备发言,

  4、反馈学习情况:1段:写了大家知道造桥的材料有很多;木头,石头,钢铁等。2段:提问,引起下文。3段:写了用玻璃造的桥的特点和样子。4段:写了用纸张造的桥的特点和承受力。5段:写了我国用盐层造的桥和铁路的特点。6段:写了用这些特殊材料造成的桥可真奇妙啊。

  5、各个小组互相修改自然段的.段意

  6、把内容相近的段落合并为一段,并给课文分段,(小组内讨论,交流,并概括各段的段意)

  7、反馈分段,概括段意的情况:第一部分(1)写了大家知道造桥的材料有很多;木头,石头,钢铁等。第二部分(2-5)写了用玻璃,纸张,盐造的桥的特点和样子。第三部分(6)写了用这些特殊材料造成的桥可真奇妙啊。

  思考问题:(用玻璃做的桥,用纸张造的桥,用盐造的桥)

  小组讨论: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1段:写了大家知道造桥的材料有很多;木头,石头,钢铁等。2段:提问,引起下文。3段:写了用玻璃造的桥的特点和样子。4段:写了用纸张造的桥的特点和承受力。5段:写了我国用盐层造的桥和铁路的特点。6段:写了用这些特殊材料造成的桥可真奇妙啊

  思考分段,并概括段意:第一部分(1)写了大家知道造桥的材料有很多;木头,石头,钢铁等。第二部分(2-5)写了用玻璃,纸张,盐造的桥的特点和样子。第三部分(6)写了用这些特殊材料造成的桥可真奇妙啊。

  课堂小结

  老师小结:我们学习了这片课文的第一课时后,我们知道可造桥的材料有许多,除了我们常见的木头,石头,钢铁之外,还有许多特殊的材料是可以用来造桥的如玻璃,纸张和盐,这些特殊材料造成的桥可真是太奇妙了。

  作业: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正确书写本课生字

  课后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理解课文

  2、理解课文中所介绍的各种奇妙的桥的特点和作用

  3、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4、把你最感兴趣的桥的特点和样子介绍给大家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习,导入新课。

  1、听写本课生字

  制吨钢扶度裂夸

  2、听写词语:熟悉奇妙晶莹透亮强度断裂盐层童话似乎原料扶手确实钢铁

  3、过度: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自由发言)

  4、这篇课文介绍了那些奇妙的桥?(用玻璃造成的桥,用纸张造成的桥,用盐造成的桥)

  听写本课生字和词语

  自由发言

  回忆课文内容

  品读课文

  一、学习课文中第一部分

  1、指名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2、学生评价朗读情况。

  3、学生自主学习本段。

  4、反馈学习情况,你读懂了什么?你有什么质疑呢?

  5、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本段的质疑问难,教师先让各个学习小组进行互相帮助,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点拨

  6、那么你还知道哪些材料可以造桥的呢?(学生根据上节课学习的内容进行发言)

  过度:是呀!多么神气呀!玻璃,纸张和盐可以造桥,用这些特殊的材料造成的桥是什么样子的呢?你们想知道吗?想看看吗?

  7、出示各种用特殊材料造成的桥的图片和资料,师生共同欣赏,并谈感受

  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2、学生评价朗读情况

  3、学生自主学习本段

  4、反馈学习情况:你读懂了什么?你有哪些质疑呢?

  1、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本段的质疑问题,教师先让各个学习小组进行互相帮助,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点拨

  2、小组讨论,看到这些奇妙的桥,你有什么想说的呢?

  3、用横线画出课文中各种奇妙的桥的特点和样子的句子

  4、找出你最感兴趣的段落,谈谈你的体会。

  5、学了这段文章,你有什么要说的吗?

  (我们人类真是伟大,可以用生活中的各种材料进行加工,让人想不到的事情都发生了,玻璃可以造桥,纸张可以造桥,甚至连盐巴都可以造成桥……)

  三、学习课文最后一段

  1、全班齐读本段

  2、你是怎么理解最后一句话的?

  3、说说这些桥的奇妙之处

  读课文,学会倾听和给别人适当的评价

  交流预设:我读懂了桥的材料是多种多样的。我读懂了造桥的材料有石头,木头和钢铁……..

  回忆课文内容

  资源欣赏

  读课文,学会倾听和给别人适当的评价

  交流预设:我读懂了这种能造桥的玻璃是一种特殊的玻璃。

  我读懂了这种用玻璃造成的桥是晶莹透亮的。我读懂了美国人用一种强度很高的纸造成的桥,可以载重几吨的重量呢!我读懂了我国的青海省的盐湖上有一座用盐层造成的铁路呢!

  ……….

  体会:(我们人类真是伟大,可以用生活中的各种材料进行加工,让人想不到的事情都发生了,玻璃可以造桥,纸张可以造桥,甚至连盐巴都可以造成桥……)

  读课文,谈谈自己对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回归主题

  总结全文

  1、这篇课文介绍了那些奇妙的桥?

  2、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围绕科学的神奇和学生热爱科学的这些主题进行发言)

  巩固课文内容

  体会:科学的神奇

  作业布置

  1、回答问题,为什么说这些桥是奇妙的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写出自己的感受

  3、搜集一些用特殊材料造成的桥的资料和图片

  板书:

  玻璃桥晶莹透亮

  纸桥强度很高奇妙

  盐桥万丈长

桥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知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快乐在于奉献。

  教学过程:

  一、师生相互问好。

  师:小朋友们,睡了一个午觉,精神这会儿多好啊!上课——小朋友们,下午好!

  生:老师,下午好!

  二、导入

  师:小朋友们,徐老师听你们李老师说,前天刚上了一篇课文,叫《兰兰过桥》,是吧?兰兰见识到了架在水里的“潜水桥”,也看到了爷爷手中可充气又可折叠的“塑料桥”,小朋友们可大开眼界了,事后听说你们自己还设计了不少多功能的桥,徐老师可感兴趣了,于是把你们设计的几幅桥拿到这里来了。瞧!这是徐智涵设计的,他告诉老师说他设计的桥会移动、会说话,还会飞,用处可大着呢!这是钱佳宇设计的太阳能桥,她说这种桥上的灯,白天能吸收太阳光线,到了晚上就能照亮路面。郭可凡设计的'就更不错了,看!这座桥有一个安全门,她告诉老师说鱼可以在门边洗澡,受到保护,而小朋友们呢,可以在桥上嬉戏、玩耍,可是一不小心,要是失足掉进了河里,你也不必担心,因为这座桥长着两只自动安全手,一遇到这种情况,这两只健壮的手就能把小朋友给打捞上来,这真是人类的好帮手啊!

  其实,森林里也有一座不一般的桥,今天我们就要去会会它,它叫——

  生:象鼻桥(教师板书

  三、教授新课。

  师:(出示图片)就是这座桥吧?你看到了什么?

  生1:我看到了许多小动物,森林里有条小河。

  生2:我看到两只大象把鼻子连起来,让小动物们过去。

  生3:我看到小动物们可开心了。

桥教案 篇3

  摇摇晃晃的桥绘本教案是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去学习,《摇摇晃晃的桥》这个故事是一出惊险、幽默的“独幕剧”。故事的场景都是在脱离了河堤的独木桥上在摇摇晃晃的桥上,狐狸与兔子作了尽情的表演。

  大班绘本讲述:摇摇晃晃的桥

  活动目标:

  1、了解绘本内容,感受作品惊险的'情节。

  2、根据画面线索,用合理的语言进行猜测、想象。

  3、初步体会狐狸和兔子同时遇险时化敌为友的过程,感知沟通、合作、关心是化解矛盾的最好的途径。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介绍主角与地点,出示书名。讲述事件的发生。

  二、遇险

  他们都来到了这座摇摇晃晃的独木桥上,后面会发生什么事呢?

  太危险了!怎样才能保持平衡呢?

  三、化敌为友

  1、争执

  虽然原木保持了平衡,但两只可怜的小动物只能抓住木头一动不动,心情如何?好象在说什么?

  你觉得他们最后的结局会是怎么样呢?

  2、交流

  狐狸和兔子就这样趴着直到深夜,天黑了,周围静悄悄的,呼呼的山风吹得周围的树木沙沙作响,在这漫长又恐怖的黑夜,狐狸和兔子心情如何?

  他们的表情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

  3、关心

  发生什么事?为什么狐狸会关心和帮助兔子呢?

  4、关心与合作

  教师讲述情节,T:发生了什么事?你觉得狐狸这时候会对兔子说什么?

  兔子为什么救狐狸?你觉得狐狸还会抓兔子吃吗?为什么?

  四、完整欣赏讲述

  狐狸说什么?为什么不吃这只兔子了?小结

  拓展阅读:

  活动目标:

  1、了解故事内容,感受作品惊险的情节。

  2、初步体会狐狸和兔子同时遇到危险时,由敌人转化为朋友的'矛盾过程。

  活动准备:

  绘本PPT;简易危桥模型;狐狸、兔子图片

  活动过程:

  1、谈话:跷跷板。引发幼儿已有经验,为活动做好铺垫。

  2、出示PPT第一部分故事背景及人物,猜猜讲讲故事内容。

  3、细致观察PPT第二部分,了解狐狸和兔子所进入的危险情境。

  4、讨论“在这种情况下,两只小动物该怎样离开危险的地方?”,并利用简易危桥验证幼儿想法。

  5、观察PPT第三部分,通过讨论了解深夜中两只小动物的心理变化,感受敌人转化为朋友的过程。

  6、出示PPT第四部分,再次引发幼儿思考怎样帮助小动物脱离更加危险地环境。并设置悬念,激发幼儿完整欣赏故事的兴趣。

  7、交代书名、作者,完整讲述一遍绘本故事。

  8、延伸提问:狐狸为什么不再追兔子了,引发幼儿自主阅读的兴趣。

桥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1、流利、有 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作者喜爱桥的原因。

  2、品味本文优美而又富有意蕴的语言。

  3、学习从某一角度欣赏艺术作品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品味本文优美而又富有意蕴的语言。

  三、课时安排。

  一课时。

  四、教学设计。

  (一)新课导入。

  1、播放《江雪》的FLASH,请同学们欣赏,简介《江雪》的有关知识。

  2、同学们,你们觉得这样的意境美不美?(美)它美在哪里呢?

  3、对了,在一片白茫茫的雪地里,什么都没有。(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这样的画面肯定是单调的,没有生机的。在这样一片白的背景上,出现了一个戴着斗笠、披着蓑衣的老翁在那儿钓鱼,整个画面都因为他而生机盎然了。这样绝美的意境造就了这首千古名句。今天,我们将以这种美学的眼光来审视桥,看看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桥美在哪里。

  (二)整体感知。

  1、速读课文,思考:“我之爱桥,并非着重于将桥作为大件的工艺品来欣赏”,作者欣赏的到底是什么?

  提示:从作者的身份来看。作者简介,出示几幅作者的美术作品,请同学欣赏。

  明确:作者欣赏的是一种形式作用,是从作为一个画家的独特的审美角度、从构图的角度来发掘桥在不同环境中的美学效果。

  2、齐读第二段,体会其中的美学原理。

  3、由以上的美学原理欣赏下面两幅画。(课件)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块、线、面——大气沉稳。

  下降、上升——动静交错、和谐。

  (三)语段研读。

  1、课文为了说明桥之美,作者举了哪些例子来表现?

  2、石桥与密密的苇丛相配合给人带来的特别感受。——舒畅

  3、石桥与细柳合作创造的`动人景致——销魂 四段(。课件)

  4、长桥给人带来的富有生命力的美感——满足

  5、风雨桥给人带来安闲、自在的感觉——欣赏

  6、《清明上河图》中的虹桥。

  7、庄稼地里的小桥——柳暗花明 五段(课件)

  8、高山峡谷中的索桥——无限风光在险峰。

  9、小结:这些桥之所以能给人以美感,是因为它们能与周围的环境和谐统一,充分发挥桥的那种联系形象的重叠与交错的作用。

  10、我们再来看以下两座桥(出示南京长江大桥和钱塘江大桥的图片)作者对这两座桥的态度如何?为什么?

  南京长江大桥

  钱塘江大桥 六段

  明确:从审美的角度来看,作者对这两座桥是不欣赏的。他认为这两座桥与周围景物配合得不和谐,所以产生不了美感。“美与险不是一回事”。

  这九幅画里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试从美学的角度分析。

  (四)比较阅读。

  与《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比较,直观的看,你觉得最大的不同在哪里?

  明确:语言——文艺性强。 复习说明文的分类。

  事物性说明文按写作对象分类。

  事理性说明文、一般性说明文(如《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按写法分。

  文艺性说明文,又称科学小品文(如《桥之美》)。

  (五)体会文中的美句(读一读,议一议,说一说)

  (六)总结课文。

  桥之美,概括的说是桥在不同的环境中,起着各不相同的形式作用,即具有不同的美学效果。桥只有与周围景致成为和谐的整体,才能共同构成美丽的画面,起到联系形象的重叠与交错的美学作用。

  (七)拓展延伸。

桥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桥梁图片的观察和探究,了解桥的设计原理。

  2、经历一次按要求制作桥的过程。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和操作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桥的观察及实践操作,了解桥的设计原理。

  三、教学准备:

  桥的`图片

  30CM

  长以上小竹棒 细绳若干、

  四、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导入

  1、出示拱桥图片,猜猜它们有什么异同?

  小组研究: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观察图片

  学生分组讨论:这样设计的优点。

  二、研究拱桥设计原理

  1、拱桥的分类。

  2、为什么要设计成“拱形”?

  3、教师演示:做一个对拱足没有向外推力拱,简单分析原理。

  4、得出原理。

  学生讨论、交流、尝试汇报。

  观察演示后同桌动手操作。

  三、研究拉索桥设计原理

  1、出示拉索桥图片。

  2、观察:这些桥的结构。

  3、讨论:拉索桥的优点。

  4、实践操作:模拟做一个拉索桥。

  5、小结。

  观察图片

  学生讨论

  小组合作、模拟。

  四、拓展

  教师要求学生观察所收集的桥的图片,同桌讨论桥的结构分类及优点。

  学生观察、讨论。

桥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欣赏各种各样的桥梁,了解桥梁的结构特征。

  2、尝试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心中的桥梁。

  3、感受当设计师,设计桥梁的成功感。

  活动准备:

  1、桥梁的图片若干。

  2、白色铅画纸,彩色笔,五角星若干

  活动过程:

  1、欣赏桥的图片,了解不同桥梁的主要特征。

  ――教师:这是什么?这座桥是什么样子的?你见过哪些桥?它们什么地方不一样?这些桥梁有什么作用?

  ――教师可以向幼儿介绍几座知名的.桥梁,重点引导幼儿观察桥梁的外形构造。

  ――启发幼儿说说:你最喜欢哪一座桥,为什么?

  ――教师:小朋友都是未来的设计师,现在我们要举办一个“未来桥梁展览会”。设计师们,你想设计一座什么样的桥呢?它有什么特殊的用处?

  ――教师通过隐性示范的方式,激发幼儿的兴趣。

  教师:如果我是设计师,我要设计一座由机器人管理的大桥,上面有机器人警察维持交通,检查过往的车辆,惩罚不受规则的司机。

  2、幼儿设计桥梁,教师鼓励幼儿设计和别人不一样的桥梁。

  3、展览幼儿作品。

  ――请幼儿介绍自己设计的桥梁及其独特之处,举办桥梁图片展让幼儿评选出自己最喜欢的桥梁,教师在画面上贴上一面小红旗。

桥教案 篇7

  一、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动手操作尝试,发现同一个物体改变它的形状,它的承受力也会得到相应的改变。

  2、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和实验能力。

  3、激发幼儿对科技活动的兴趣及探索愿望,并能与同伴合作分享自己成功的体验。

  4、培养幼儿凡事动手试一试的思维方式,在不断的动手尝试中体验实践的意义。

  5、让幼儿了解创造发明并不神秘。

  二、 活动资源准备:

  1、广告纸若干、易啦罐做成的“小国王”若干、椅子、积木若干。

  2、电脑课件故事《纸桥》

  三、 活动过程:

  1、利用课件引入课题,激发幼儿动手操作的欲望与兴趣。

  师:小朋友你想去童话王国吗?好,现在我们一起进入童话王国,看看童话王国里发生了什么事情,请小朋友一边看一边动脑筋想问题。

  2、幼儿根据课件提出的.问题,利用操作材料自由地探索。

  (1)师:“小朋友你们想当建筑师帮助纸国王用一张纸造一座坚固的纸桥吗?瞧,纸国王已经为你们准备好了纸宝宝,你们能把这一张纸宝宝变形,让它变成一坐可以让国王站上去的纸桥吗?

  (2)师:“小朋友真聪明你们把纸宝宝变成波浪型的纸桥,国王就可以站桥上了,真棒!

  3、在幼儿已经了解把纸变形的基础上,拓展幼儿的思维,让幼儿了解,一张纸改变了形状它所承受的力也不同了。激发幼儿带着问题继续实验,并向同伴说说自己成功的桥是怎样做成的,可以做成怎样的纸桥。

  (1)师:“小朋友,真棒做了这么多的纸桥,谁能告诉老师和小朋友你的纸桥是怎样做的?

  (2)师:“小朋友你能告诉老师你的新发现吗?(纸改变了形状后它承受的力也改变了)

  (3) 师:“小朋友,你们真棒帮国王造了一座坚固的纸桥,国王可高兴了,可是他说波浪型的纸桥不好走,走起来很难受,还想请聪明的小朋友帮帮他,让波浪形的桥面可以平整一点,好走一点,你们谁想到了好办法?在桥面上在放些什么?(放多一张纸)

  4、游戏体验,师幼合作利用纸桥的原理造一座“快乐桥”。

  (1)师:“瞧,现在国王可以舒舒服服地过桥,去看看美丽的世界了。”

  (2)师:“现在老师请小朋友来做工程师用纸宝宝为我们造一座快乐大桥,你们可以去邀请客人老师一起来帮忙。”(幼儿造桥)

  小百科:纸广泛流传,普遍为人们所使用,造纸技术进一步提高,造纸区域也由晋以前集中在河南洛阳一带而逐渐扩散到越,蜀,韶,扬及皖,赣等地,产量,质量与日俱增。造纸原料也多样化,纸的名目繁多。

桥教案 篇8

  指导思想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围绕口语交际课的基本目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创设开放、有活力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提高。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初步引导学生学会搜集整理资料,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课前准备

  1、教师制作关于桥的课件;

  2、学生搜集桥的图片;

  3、学生自己设计的“未来的桥”图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这几天大家都忙坏了,又是搜集桥的图片,有是画桥,那大家肯定

  道我们今天这节课是与什么有关的啦?

  生:桥

  师:好,那我们就给这节课起个名字叫:桥。(老师板书:桥)老师也搜集了不少桥的图片,你们想不想看呢?

  生:想

  2、播放有关桥的课件(课件演示桥的发展:木桥——石桥——公路桥——公路、铁路两用桥——立交桥等)

  师:刚才你们都看到哪些桥呀?

  生:木桥,竹桥,石桥--------

  师:是呀,桥的世界真是太丰富了,在这么多桥中,你最喜欢什么桥呢?(先同桌练说,再指名说;引导学生先说喜欢的桥的名称,再说喜欢的原因)(引:1、她是怎么把这座桥说得好的?2、她说的好这座桥有什么秘密呢?3、她又是为什么说的这么好,引起了你们这么热烈的掌声呢?4、她最独特的地方是什么?)

  3、小结过渡:小朋友你们精彩的发言让黄老师了解了你喜欢的'桥,随着科学的发展,桥也不断在变化,同学们你们充满想象力的小脑袋瓜里,想想未来的桥是什么样的:呢?(板书:未来)请你们把设计的“未来的桥”的图纸高高举起吧!

  二、语言训练,传授方法

  1、指名介绍自己设计的桥,师生、生生模拟对话。

  师:某某同学,你设计的桥是什么桥呀?

  生:我设计的桥,名字叫“避难桥”只有我们小朋友才看的见,每次爸爸妈妈打我的时候,我就躲进去吃零食,打电子游戏、睡觉。

  (下面的同学对他的设计提问)

  生:它有什么特点呀?(或什么用途呀?)

  生:我给你提一个建议,可以把它设计的更美观一些!

  (再找几个同学说说,然后小组交流)

  (1)我设计的桥,名字叫“动画城桥“,如果你想见动画世界里的明星,就来我们的动画城吧,它会让你一夜之间美梦成真,与你的偶像零距离接触,你瞧,这是蜡笔小新、哈里波特。

  (2)我设计的桥,名字叫“美食桥”,桥身是用巧克力做的,桥栏杆是冰淇淋,其它部分都是各式各样的美食——哇,香死我了!

  (3)ufo桥,我在上面安放一个高科技装置,瞧,就在这座桥的底部,每当发大水的时候这座桥就会向飞碟一样飞起来。

  2、引导学生归纳交际的基本方法:先介绍桥的名称,再说桥的特点或用途。

  3、在小组内评出“最佳设计者”

  师:好,各位,下面我们将在这里举行一个隆重的,惊心动魄的奥斯卡桥梁颁奖典礼,下面所有的孩子都荣幸地获得本届奥斯卡桥梁比赛的入场券,在这样的盛会上,我们可以颁什么奖呢?各位,下面我们将在这里举行一个隆重的,惊心动魄的奥斯卡桥梁颁奖典礼,下面所有的孩子都荣幸地获得本届奥斯卡桥梁比赛的入场券,在这样的盛会上,我们可以颁什么奖呢?谁来提一提?(1、你得意思是说给他平一个美观奖;2、你想的太特殊了,黄老师备课的时候都没想到这一点,黄老师把它记下来。3、你和黄老师想到了一块,对于这些表现突出者我们一定要设一个特殊奖项,“小小桥梁的设计师”是不是也能代表你们心中的想法)[

  三、再创情境,扩展训练。

  1、师:在黄冈市长江河面上,不久还可能会建起鄂黄长江二桥,你们想不想把自己的设计推荐给市长伯伯呢?以小组为单位,把评选出来的“未来的桥”图样讨论以下,该怎么样向市长伯伯介绍,才能让他采用你们的设计方案。

  2、各小组汇报,交流。

  3、小组间交流

  (1)每组选一个向市长伯伯(一生扮演),介绍本组的“未来的桥”设计方案,介绍后将图贴在黑板上。

  (2)其他小组对他们进行质疑(从桥的造型,材料,色彩等方面)

  4、颁奖仪式。

  四、回顾历史,升华感情。

  1、总结这节课,老师给学生寄予希望。

  2、欣赏黄冈各地的桥(多媒体演示桥的图片并配乐以及书法“桥”字)让学生在音乐中即感受历史,有能欣赏书法。

  五、课后延伸

  将自己设计的“未来的桥”方案介绍给家人或好朋友,并动手制作桥的模型。

《有关桥教案范文集锦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桥教案】相关文章:

《桥》教案07-10

桥的教案03-10

《桥》教案06-01

《桥》的教案02-24

美术桥的教案05-19

桥大班教案10-29

《象鼻桥》教案03-29

有关桥的教案03-13

关于的桥教案03-24

生命桥教案10-26

有关桥教案范文集锦8篇

  作为一名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桥教案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有关桥教案范文集锦8篇

桥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以及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学习课文,理解课文。

  3、了解课文中介绍的各种桥的制作材料与特点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通过本课教学,引导学生了解各种材料制作成的桥的特点,进而感受它们的奇妙之处,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究未来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学习课文,了解各种桥的特点以及各自的奇妙之处

  2、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究未来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桥的资料,图片,生字卡,幻灯片,课文中的插图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扫清文字障碍,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

  2、理解“熟悉,奇妙,晶莹透亮,强度,断层,盐层”等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

  2、学生读课题,并进行课题的质疑

  3、过度:这些桥到底有什么奇妙之处呢?这些奇妙的桥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呢?这些奇妙的桥有什么特点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

  交流预设:

  这些桥到底有什么奇妙之处呢?

  这些奇妙的桥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有什么特点?

  初读课文生字学习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要求学生读得正确,流利,不读破词破句,其余学生用比画出本课的生字以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师生共同评价学生朗读情况

  3、出示生字:重点指导“制、吨、悉、扶、度”字的读音;找出与本课生字音/型相近的字

  4、读生字,并进行口头组词

  5、出示文中的词语:熟悉奇妙晶莹透亮强度断裂盐层童话似乎原料扶手钢铁(指定小组进行“开火车”的游戏,新词比赛)

  6、学生轻声朗读课文,找出你最感兴趣的句子,并在句子旁边下写上自己的感受

  7、书写生字:重点指导“悉、制、吨”

  读课文

  学会评价

  悉—息扶—肤制—刺

  度—渡

  读生字,并进行口头组词

  参加游戏

  读课文,作旁批

  书写生字

  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1、这篇课文介绍了那些奇妙的桥?(用玻璃做的桥,用纸张造的桥,用盐造的桥)

  2、以小组为单位,小组讨论: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内容?

  3、各个小组在小组内想互相交流,进行改进。并推荐代表准备发言,

  4、反馈学习情况:1段:写了大家知道造桥的材料有很多;木头,石头,钢铁等。2段:提问,引起下文。3段:写了用玻璃造的桥的特点和样子。4段:写了用纸张造的桥的特点和承受力。5段:写了我国用盐层造的桥和铁路的特点。6段:写了用这些特殊材料造成的桥可真奇妙啊。

  5、各个小组互相修改自然段的.段意

  6、把内容相近的段落合并为一段,并给课文分段,(小组内讨论,交流,并概括各段的段意)

  7、反馈分段,概括段意的情况:第一部分(1)写了大家知道造桥的材料有很多;木头,石头,钢铁等。第二部分(2-5)写了用玻璃,纸张,盐造的桥的特点和样子。第三部分(6)写了用这些特殊材料造成的桥可真奇妙啊。

  思考问题:(用玻璃做的桥,用纸张造的桥,用盐造的桥)

  小组讨论: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1段:写了大家知道造桥的材料有很多;木头,石头,钢铁等。2段:提问,引起下文。3段:写了用玻璃造的桥的特点和样子。4段:写了用纸张造的桥的特点和承受力。5段:写了我国用盐层造的桥和铁路的特点。6段:写了用这些特殊材料造成的桥可真奇妙啊

  思考分段,并概括段意:第一部分(1)写了大家知道造桥的材料有很多;木头,石头,钢铁等。第二部分(2-5)写了用玻璃,纸张,盐造的桥的特点和样子。第三部分(6)写了用这些特殊材料造成的桥可真奇妙啊。

  课堂小结

  老师小结:我们学习了这片课文的第一课时后,我们知道可造桥的材料有许多,除了我们常见的木头,石头,钢铁之外,还有许多特殊的材料是可以用来造桥的如玻璃,纸张和盐,这些特殊材料造成的桥可真是太奇妙了。

  作业: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正确书写本课生字

  课后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理解课文

  2、理解课文中所介绍的各种奇妙的桥的特点和作用

  3、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4、把你最感兴趣的桥的特点和样子介绍给大家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习,导入新课。

  1、听写本课生字

  制吨钢扶度裂夸

  2、听写词语:熟悉奇妙晶莹透亮强度断裂盐层童话似乎原料扶手确实钢铁

  3、过度: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自由发言)

  4、这篇课文介绍了那些奇妙的桥?(用玻璃造成的桥,用纸张造成的桥,用盐造成的桥)

  听写本课生字和词语

  自由发言

  回忆课文内容

  品读课文

  一、学习课文中第一部分

  1、指名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2、学生评价朗读情况。

  3、学生自主学习本段。

  4、反馈学习情况,你读懂了什么?你有什么质疑呢?

  5、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本段的质疑问难,教师先让各个学习小组进行互相帮助,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点拨

  6、那么你还知道哪些材料可以造桥的呢?(学生根据上节课学习的内容进行发言)

  过度:是呀!多么神气呀!玻璃,纸张和盐可以造桥,用这些特殊的材料造成的桥是什么样子的呢?你们想知道吗?想看看吗?

  7、出示各种用特殊材料造成的桥的图片和资料,师生共同欣赏,并谈感受

  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2、学生评价朗读情况

  3、学生自主学习本段

  4、反馈学习情况:你读懂了什么?你有哪些质疑呢?

  1、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本段的质疑问题,教师先让各个学习小组进行互相帮助,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点拨

  2、小组讨论,看到这些奇妙的桥,你有什么想说的呢?

  3、用横线画出课文中各种奇妙的桥的特点和样子的句子

  4、找出你最感兴趣的段落,谈谈你的体会。

  5、学了这段文章,你有什么要说的吗?

  (我们人类真是伟大,可以用生活中的各种材料进行加工,让人想不到的事情都发生了,玻璃可以造桥,纸张可以造桥,甚至连盐巴都可以造成桥……)

  三、学习课文最后一段

  1、全班齐读本段

  2、你是怎么理解最后一句话的?

  3、说说这些桥的奇妙之处

  读课文,学会倾听和给别人适当的评价

  交流预设:我读懂了桥的材料是多种多样的。我读懂了造桥的材料有石头,木头和钢铁……..

  回忆课文内容

  资源欣赏

  读课文,学会倾听和给别人适当的评价

  交流预设:我读懂了这种能造桥的玻璃是一种特殊的玻璃。

  我读懂了这种用玻璃造成的桥是晶莹透亮的。我读懂了美国人用一种强度很高的纸造成的桥,可以载重几吨的重量呢!我读懂了我国的青海省的盐湖上有一座用盐层造成的铁路呢!

  ……….

  体会:(我们人类真是伟大,可以用生活中的各种材料进行加工,让人想不到的事情都发生了,玻璃可以造桥,纸张可以造桥,甚至连盐巴都可以造成桥……)

  读课文,谈谈自己对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回归主题

  总结全文

  1、这篇课文介绍了那些奇妙的桥?

  2、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围绕科学的神奇和学生热爱科学的这些主题进行发言)

  巩固课文内容

  体会:科学的神奇

  作业布置

  1、回答问题,为什么说这些桥是奇妙的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写出自己的感受

  3、搜集一些用特殊材料造成的桥的资料和图片

  板书:

  玻璃桥晶莹透亮

  纸桥强度很高奇妙

  盐桥万丈长

桥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知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快乐在于奉献。

  教学过程:

  一、师生相互问好。

  师:小朋友们,睡了一个午觉,精神这会儿多好啊!上课——小朋友们,下午好!

  生:老师,下午好!

  二、导入

  师:小朋友们,徐老师听你们李老师说,前天刚上了一篇课文,叫《兰兰过桥》,是吧?兰兰见识到了架在水里的“潜水桥”,也看到了爷爷手中可充气又可折叠的“塑料桥”,小朋友们可大开眼界了,事后听说你们自己还设计了不少多功能的桥,徐老师可感兴趣了,于是把你们设计的几幅桥拿到这里来了。瞧!这是徐智涵设计的,他告诉老师说他设计的桥会移动、会说话,还会飞,用处可大着呢!这是钱佳宇设计的太阳能桥,她说这种桥上的灯,白天能吸收太阳光线,到了晚上就能照亮路面。郭可凡设计的'就更不错了,看!这座桥有一个安全门,她告诉老师说鱼可以在门边洗澡,受到保护,而小朋友们呢,可以在桥上嬉戏、玩耍,可是一不小心,要是失足掉进了河里,你也不必担心,因为这座桥长着两只自动安全手,一遇到这种情况,这两只健壮的手就能把小朋友给打捞上来,这真是人类的好帮手啊!

  其实,森林里也有一座不一般的桥,今天我们就要去会会它,它叫——

  生:象鼻桥(教师板书

  三、教授新课。

  师:(出示图片)就是这座桥吧?你看到了什么?

  生1:我看到了许多小动物,森林里有条小河。

  生2:我看到两只大象把鼻子连起来,让小动物们过去。

  生3:我看到小动物们可开心了。

桥教案 篇3

  摇摇晃晃的桥绘本教案是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去学习,《摇摇晃晃的桥》这个故事是一出惊险、幽默的“独幕剧”。故事的场景都是在脱离了河堤的独木桥上在摇摇晃晃的桥上,狐狸与兔子作了尽情的表演。

  大班绘本讲述:摇摇晃晃的桥

  活动目标:

  1、了解绘本内容,感受作品惊险的'情节。

  2、根据画面线索,用合理的语言进行猜测、想象。

  3、初步体会狐狸和兔子同时遇险时化敌为友的过程,感知沟通、合作、关心是化解矛盾的最好的途径。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介绍主角与地点,出示书名。讲述事件的发生。

  二、遇险

  他们都来到了这座摇摇晃晃的独木桥上,后面会发生什么事呢?

  太危险了!怎样才能保持平衡呢?

  三、化敌为友

  1、争执

  虽然原木保持了平衡,但两只可怜的小动物只能抓住木头一动不动,心情如何?好象在说什么?

  你觉得他们最后的结局会是怎么样呢?

  2、交流

  狐狸和兔子就这样趴着直到深夜,天黑了,周围静悄悄的,呼呼的山风吹得周围的树木沙沙作响,在这漫长又恐怖的黑夜,狐狸和兔子心情如何?

  他们的表情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

  3、关心

  发生什么事?为什么狐狸会关心和帮助兔子呢?

  4、关心与合作

  教师讲述情节,T:发生了什么事?你觉得狐狸这时候会对兔子说什么?

  兔子为什么救狐狸?你觉得狐狸还会抓兔子吃吗?为什么?

  四、完整欣赏讲述

  狐狸说什么?为什么不吃这只兔子了?小结

  拓展阅读:

  活动目标:

  1、了解故事内容,感受作品惊险的情节。

  2、初步体会狐狸和兔子同时遇到危险时,由敌人转化为朋友的'矛盾过程。

  活动准备:

  绘本PPT;简易危桥模型;狐狸、兔子图片

  活动过程:

  1、谈话:跷跷板。引发幼儿已有经验,为活动做好铺垫。

  2、出示PPT第一部分故事背景及人物,猜猜讲讲故事内容。

  3、细致观察PPT第二部分,了解狐狸和兔子所进入的危险情境。

  4、讨论“在这种情况下,两只小动物该怎样离开危险的地方?”,并利用简易危桥验证幼儿想法。

  5、观察PPT第三部分,通过讨论了解深夜中两只小动物的心理变化,感受敌人转化为朋友的过程。

  6、出示PPT第四部分,再次引发幼儿思考怎样帮助小动物脱离更加危险地环境。并设置悬念,激发幼儿完整欣赏故事的兴趣。

  7、交代书名、作者,完整讲述一遍绘本故事。

  8、延伸提问:狐狸为什么不再追兔子了,引发幼儿自主阅读的兴趣。

桥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1、流利、有 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作者喜爱桥的原因。

  2、品味本文优美而又富有意蕴的语言。

  3、学习从某一角度欣赏艺术作品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品味本文优美而又富有意蕴的语言。

  三、课时安排。

  一课时。

  四、教学设计。

  (一)新课导入。

  1、播放《江雪》的FLASH,请同学们欣赏,简介《江雪》的有关知识。

  2、同学们,你们觉得这样的意境美不美?(美)它美在哪里呢?

  3、对了,在一片白茫茫的雪地里,什么都没有。(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这样的画面肯定是单调的,没有生机的。在这样一片白的背景上,出现了一个戴着斗笠、披着蓑衣的老翁在那儿钓鱼,整个画面都因为他而生机盎然了。这样绝美的意境造就了这首千古名句。今天,我们将以这种美学的眼光来审视桥,看看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桥美在哪里。

  (二)整体感知。

  1、速读课文,思考:“我之爱桥,并非着重于将桥作为大件的工艺品来欣赏”,作者欣赏的到底是什么?

  提示:从作者的身份来看。作者简介,出示几幅作者的美术作品,请同学欣赏。

  明确:作者欣赏的是一种形式作用,是从作为一个画家的独特的审美角度、从构图的角度来发掘桥在不同环境中的美学效果。

  2、齐读第二段,体会其中的美学原理。

  3、由以上的美学原理欣赏下面两幅画。(课件)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块、线、面——大气沉稳。

  下降、上升——动静交错、和谐。

  (三)语段研读。

  1、课文为了说明桥之美,作者举了哪些例子来表现?

  2、石桥与密密的苇丛相配合给人带来的特别感受。——舒畅

  3、石桥与细柳合作创造的`动人景致——销魂 四段(。课件)

  4、长桥给人带来的富有生命力的美感——满足

  5、风雨桥给人带来安闲、自在的感觉——欣赏

  6、《清明上河图》中的虹桥。

  7、庄稼地里的小桥——柳暗花明 五段(课件)

  8、高山峡谷中的索桥——无限风光在险峰。

  9、小结:这些桥之所以能给人以美感,是因为它们能与周围的环境和谐统一,充分发挥桥的那种联系形象的重叠与交错的作用。

  10、我们再来看以下两座桥(出示南京长江大桥和钱塘江大桥的图片)作者对这两座桥的态度如何?为什么?

  南京长江大桥

  钱塘江大桥 六段

  明确:从审美的角度来看,作者对这两座桥是不欣赏的。他认为这两座桥与周围景物配合得不和谐,所以产生不了美感。“美与险不是一回事”。

  这九幅画里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试从美学的角度分析。

  (四)比较阅读。

  与《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比较,直观的看,你觉得最大的不同在哪里?

  明确:语言——文艺性强。 复习说明文的分类。

  事物性说明文按写作对象分类。

  事理性说明文、一般性说明文(如《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按写法分。

  文艺性说明文,又称科学小品文(如《桥之美》)。

  (五)体会文中的美句(读一读,议一议,说一说)

  (六)总结课文。

  桥之美,概括的说是桥在不同的环境中,起着各不相同的形式作用,即具有不同的美学效果。桥只有与周围景致成为和谐的整体,才能共同构成美丽的画面,起到联系形象的重叠与交错的美学作用。

  (七)拓展延伸。

桥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桥梁图片的观察和探究,了解桥的设计原理。

  2、经历一次按要求制作桥的过程。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和操作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桥的观察及实践操作,了解桥的设计原理。

  三、教学准备:

  桥的`图片

  30CM

  长以上小竹棒 细绳若干、

  四、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导入

  1、出示拱桥图片,猜猜它们有什么异同?

  小组研究: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观察图片

  学生分组讨论:这样设计的优点。

  二、研究拱桥设计原理

  1、拱桥的分类。

  2、为什么要设计成“拱形”?

  3、教师演示:做一个对拱足没有向外推力拱,简单分析原理。

  4、得出原理。

  学生讨论、交流、尝试汇报。

  观察演示后同桌动手操作。

  三、研究拉索桥设计原理

  1、出示拉索桥图片。

  2、观察:这些桥的结构。

  3、讨论:拉索桥的优点。

  4、实践操作:模拟做一个拉索桥。

  5、小结。

  观察图片

  学生讨论

  小组合作、模拟。

  四、拓展

  教师要求学生观察所收集的桥的图片,同桌讨论桥的结构分类及优点。

  学生观察、讨论。

桥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欣赏各种各样的桥梁,了解桥梁的结构特征。

  2、尝试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心中的桥梁。

  3、感受当设计师,设计桥梁的成功感。

  活动准备:

  1、桥梁的图片若干。

  2、白色铅画纸,彩色笔,五角星若干

  活动过程:

  1、欣赏桥的图片,了解不同桥梁的主要特征。

  ――教师:这是什么?这座桥是什么样子的?你见过哪些桥?它们什么地方不一样?这些桥梁有什么作用?

  ――教师可以向幼儿介绍几座知名的.桥梁,重点引导幼儿观察桥梁的外形构造。

  ――启发幼儿说说:你最喜欢哪一座桥,为什么?

  ――教师:小朋友都是未来的设计师,现在我们要举办一个“未来桥梁展览会”。设计师们,你想设计一座什么样的桥呢?它有什么特殊的用处?

  ――教师通过隐性示范的方式,激发幼儿的兴趣。

  教师:如果我是设计师,我要设计一座由机器人管理的大桥,上面有机器人警察维持交通,检查过往的车辆,惩罚不受规则的司机。

  2、幼儿设计桥梁,教师鼓励幼儿设计和别人不一样的桥梁。

  3、展览幼儿作品。

  ――请幼儿介绍自己设计的桥梁及其独特之处,举办桥梁图片展让幼儿评选出自己最喜欢的桥梁,教师在画面上贴上一面小红旗。

桥教案 篇7

  一、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动手操作尝试,发现同一个物体改变它的形状,它的承受力也会得到相应的改变。

  2、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和实验能力。

  3、激发幼儿对科技活动的兴趣及探索愿望,并能与同伴合作分享自己成功的体验。

  4、培养幼儿凡事动手试一试的思维方式,在不断的动手尝试中体验实践的意义。

  5、让幼儿了解创造发明并不神秘。

  二、 活动资源准备:

  1、广告纸若干、易啦罐做成的“小国王”若干、椅子、积木若干。

  2、电脑课件故事《纸桥》

  三、 活动过程:

  1、利用课件引入课题,激发幼儿动手操作的欲望与兴趣。

  师:小朋友你想去童话王国吗?好,现在我们一起进入童话王国,看看童话王国里发生了什么事情,请小朋友一边看一边动脑筋想问题。

  2、幼儿根据课件提出的.问题,利用操作材料自由地探索。

  (1)师:“小朋友你们想当建筑师帮助纸国王用一张纸造一座坚固的纸桥吗?瞧,纸国王已经为你们准备好了纸宝宝,你们能把这一张纸宝宝变形,让它变成一坐可以让国王站上去的纸桥吗?

  (2)师:“小朋友真聪明你们把纸宝宝变成波浪型的纸桥,国王就可以站桥上了,真棒!

  3、在幼儿已经了解把纸变形的基础上,拓展幼儿的思维,让幼儿了解,一张纸改变了形状它所承受的力也不同了。激发幼儿带着问题继续实验,并向同伴说说自己成功的桥是怎样做成的,可以做成怎样的纸桥。

  (1)师:“小朋友,真棒做了这么多的纸桥,谁能告诉老师和小朋友你的纸桥是怎样做的?

  (2)师:“小朋友你能告诉老师你的新发现吗?(纸改变了形状后它承受的力也改变了)

  (3) 师:“小朋友,你们真棒帮国王造了一座坚固的纸桥,国王可高兴了,可是他说波浪型的纸桥不好走,走起来很难受,还想请聪明的小朋友帮帮他,让波浪形的桥面可以平整一点,好走一点,你们谁想到了好办法?在桥面上在放些什么?(放多一张纸)

  4、游戏体验,师幼合作利用纸桥的原理造一座“快乐桥”。

  (1)师:“瞧,现在国王可以舒舒服服地过桥,去看看美丽的世界了。”

  (2)师:“现在老师请小朋友来做工程师用纸宝宝为我们造一座快乐大桥,你们可以去邀请客人老师一起来帮忙。”(幼儿造桥)

  小百科:纸广泛流传,普遍为人们所使用,造纸技术进一步提高,造纸区域也由晋以前集中在河南洛阳一带而逐渐扩散到越,蜀,韶,扬及皖,赣等地,产量,质量与日俱增。造纸原料也多样化,纸的名目繁多。

桥教案 篇8

  指导思想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围绕口语交际课的基本目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创设开放、有活力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提高。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初步引导学生学会搜集整理资料,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课前准备

  1、教师制作关于桥的课件;

  2、学生搜集桥的图片;

  3、学生自己设计的“未来的桥”图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这几天大家都忙坏了,又是搜集桥的图片,有是画桥,那大家肯定

  道我们今天这节课是与什么有关的啦?

  生:桥

  师:好,那我们就给这节课起个名字叫:桥。(老师板书:桥)老师也搜集了不少桥的图片,你们想不想看呢?

  生:想

  2、播放有关桥的课件(课件演示桥的发展:木桥——石桥——公路桥——公路、铁路两用桥——立交桥等)

  师:刚才你们都看到哪些桥呀?

  生:木桥,竹桥,石桥--------

  师:是呀,桥的世界真是太丰富了,在这么多桥中,你最喜欢什么桥呢?(先同桌练说,再指名说;引导学生先说喜欢的桥的名称,再说喜欢的原因)(引:1、她是怎么把这座桥说得好的?2、她说的好这座桥有什么秘密呢?3、她又是为什么说的这么好,引起了你们这么热烈的掌声呢?4、她最独特的地方是什么?)

  3、小结过渡:小朋友你们精彩的发言让黄老师了解了你喜欢的'桥,随着科学的发展,桥也不断在变化,同学们你们充满想象力的小脑袋瓜里,想想未来的桥是什么样的:呢?(板书:未来)请你们把设计的“未来的桥”的图纸高高举起吧!

  二、语言训练,传授方法

  1、指名介绍自己设计的桥,师生、生生模拟对话。

  师:某某同学,你设计的桥是什么桥呀?

  生:我设计的桥,名字叫“避难桥”只有我们小朋友才看的见,每次爸爸妈妈打我的时候,我就躲进去吃零食,打电子游戏、睡觉。

  (下面的同学对他的设计提问)

  生:它有什么特点呀?(或什么用途呀?)

  生:我给你提一个建议,可以把它设计的更美观一些!

  (再找几个同学说说,然后小组交流)

  (1)我设计的桥,名字叫“动画城桥“,如果你想见动画世界里的明星,就来我们的动画城吧,它会让你一夜之间美梦成真,与你的偶像零距离接触,你瞧,这是蜡笔小新、哈里波特。

  (2)我设计的桥,名字叫“美食桥”,桥身是用巧克力做的,桥栏杆是冰淇淋,其它部分都是各式各样的美食——哇,香死我了!

  (3)ufo桥,我在上面安放一个高科技装置,瞧,就在这座桥的底部,每当发大水的时候这座桥就会向飞碟一样飞起来。

  2、引导学生归纳交际的基本方法:先介绍桥的名称,再说桥的特点或用途。

  3、在小组内评出“最佳设计者”

  师:好,各位,下面我们将在这里举行一个隆重的,惊心动魄的奥斯卡桥梁颁奖典礼,下面所有的孩子都荣幸地获得本届奥斯卡桥梁比赛的入场券,在这样的盛会上,我们可以颁什么奖呢?各位,下面我们将在这里举行一个隆重的,惊心动魄的奥斯卡桥梁颁奖典礼,下面所有的孩子都荣幸地获得本届奥斯卡桥梁比赛的入场券,在这样的盛会上,我们可以颁什么奖呢?谁来提一提?(1、你得意思是说给他平一个美观奖;2、你想的太特殊了,黄老师备课的时候都没想到这一点,黄老师把它记下来。3、你和黄老师想到了一块,对于这些表现突出者我们一定要设一个特殊奖项,“小小桥梁的设计师”是不是也能代表你们心中的想法)[

  三、再创情境,扩展训练。

  1、师:在黄冈市长江河面上,不久还可能会建起鄂黄长江二桥,你们想不想把自己的设计推荐给市长伯伯呢?以小组为单位,把评选出来的“未来的桥”图样讨论以下,该怎么样向市长伯伯介绍,才能让他采用你们的设计方案。

  2、各小组汇报,交流。

  3、小组间交流

  (1)每组选一个向市长伯伯(一生扮演),介绍本组的“未来的桥”设计方案,介绍后将图贴在黑板上。

  (2)其他小组对他们进行质疑(从桥的造型,材料,色彩等方面)

  4、颁奖仪式。

  四、回顾历史,升华感情。

  1、总结这节课,老师给学生寄予希望。

  2、欣赏黄冈各地的桥(多媒体演示桥的图片并配乐以及书法“桥”字)让学生在音乐中即感受历史,有能欣赏书法。

  五、课后延伸

  将自己设计的“未来的桥”方案介绍给家人或好朋友,并动手制作桥的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