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时间:2024-10-23 23:43:41 教案 我要投稿

【推荐】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合集8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语言活动教案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推荐】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合集8篇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启发幼儿理解诗歌的内容,激发幼儿的求知欲。

  2、引导幼儿积极参加讨论,并用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见解。

  3、理解诗歌所用的'比喻手法,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4、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5、引导幼儿在诗歌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1、鹅、刺猬、鸭子、蝴蝶贴绒教具

  2、在分区中投放万花筒若干个

  活动过程:

  1、师朗诵诗歌2遍师边朗诵诗歌边出示贴绒教具后,并提问:诗歌中提了哪些问题?你们有些问题提问吗?

  2、组织幼儿讨论

  (1)为什么说世界象个万花筒?

  (2)诗中提到的“就像爷爷那样,眼睛一戴,哈!什么都知道。”是什么意思?

  (3)诗中提到哪些问题你可以解答?

  3、鼓励幼儿带着诗中的问题回家问父母或其他人,并把答案告诉大家。最后在完整地朗诵一遍诗歌。

  活动反思:

  我觉得诗歌欣赏不单单是让孩子们欣赏,更是要发挥孩子们的想象力,让他们融入到诗歌中,并尝试对诗歌进行一个简单的创编。虽然这节课结束了,但是我从中学到了很多,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我要注意不要再犯同样的问题。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2

  活动设计背景

  1、《我妈妈》解读:《我妈妈》是英国儿童画家安东尼布朗。这本《我妈妈》和20xx年出版的《我爸爸》是安东尼布朗给爸爸和妈妈的献礼。《我妈妈》和《我爸爸》撰写文字的手法非常相似,两本书都是借着孩子天真、自豪的口吻,描绘心目中无所不能的爸爸和妈妈。布朗同样运用对比的句子,形容妈妈的各个方面,比如,说妈妈的歌声像天使,吼叫起来又像狮子;或者说妈妈像猫咪一样柔软,又像犀牛一样强硬。此外,他也使用比喻手法,说妈妈美丽得像蝴蝶,柔软得像沙发……

  2、我在第一次读到这本绘本时,正好是母亲节,后来我想对于大班学生来说真正的去观察一个人,展现一个人的性格特点,真的很难。孩子们只看到了不和自己心思的一面,如:粗暴的妈妈,唠叨的妈妈,甚至讨厌的妈妈。为了使学生更加全面的了解自己的妈妈,能够更好的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妈妈,我和孩子们一起分享了这本书。《我妈妈》没有说教,所要反映的是我们常常提到的“妈妈爱我,我爱她”这样一个内涵,但是仔细分析这个绘本我们会发现,要让孩子在阅读中理解这样一个内涵还是有一定难度。

  3、我想通过这个绘本的阅读与欣赏让幼儿对母爱形成初步的认识,通过形象的语言于图画感受母爱的伟大。

  活动目标

  1、在图片中理解绘本故事。

  2、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讲述绘本故事。

  3、感受绘本语言,与幼儿共同阅读绘本。

  4、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幼儿阅读绘本,感受种种母爱。

  难点:通过形象的图画联想母爱。

  活动准备

  爱我你就抱抱我》音乐《我妈妈》绘本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播放《爱我你就抱抱我》音乐,带领幼儿做律动,初步感受爱,引导幼儿说出对音乐的理解。说出爸爸妈妈是怎么样表达对他们的爱的。

  师:你们的爸爸妈妈爱你们吗?

  师:你们怎么知道他们爱你们?怎么感受到的?

  二、基本部分

  1、教师总结幼儿对爱的理解。

  师:你们的爸爸妈妈给你们做饭,买衣服,陪你们做游戏……。这些都表示他们爱你。那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个外国大画家在他是小朋友的时候他妈妈是怎么爱他的。

  2、播放课件《我妈妈》ppt1,带领幼儿一起欣赏图片。

  师:你们在图片中看到了什么?

  师:图片中的妈妈美吗?

  师:图片中的妈妈在安东尼心目中都变成了什么?

  师:你们的妈妈在你们的心目中都代表什么?妈妈是怎么爱你的?

  师:你们爱妈妈吗?

  3、带领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图片的内容。请幼儿说说自己的妈妈用什么方式爱你们?

  4、播放ppt2,用作者的语言讲述《我妈妈》。

  三、结束部分

  播放音乐《爱我你就抱抱我》带领幼儿集体做律动,让幼儿感受爱得不同表现形式。让幼儿学会把爱表达出来。

  活动总结:

  本活动适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大班阶段的幼儿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比较敏感。比如老师轻轻的摸摸他们的头,他们就觉得是爱他们,一个简单的拥抱,一个微笑都能让他们觉得开心。我觉得本次活动让幼儿可以直观的感受母爱,从直观的绘本中看到妈妈质朴的爱。

  教学反思

  1、在本次活动中,孩子们能踊跃发言,本来在设计课程时以为绘本对于他们来说太难了,可是在活动过程中我发现孩子的智慧远远大于我的想象。

  2、通过活动幼儿对母爱有了新的理解知道了批评也是一种爱。

  3、通过活动幼儿认识了母爱的多样性。

  4、本次活动内容相对有点长,在今后你的活动中我应该选择内容稍短一些的绘本。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1。拓宽幼儿的思维,丰富幼儿的词汇量,学会用字组词。

  2。练习用字组词,拓展幼儿思维的灵活性。

  3。体验创造性组词的乐趣,学习分享同伴的经验。

  二、活动准备

  (一)物质准备教师准备便于广泛组词的常见玩具、图片(球、车、花等)。

  (二)经验准备幼儿有早期阅读经验,积累了一定的'词汇。

  三、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师:看看老师手上的是什么?(拿玩具展示)

  2。师:我们还可以怎么叫它?

  3。师:那我们用它来组词,比比看谁想到的最多?

  (二)根据幼儿的知识水平,启发幼儿大胆的用所给的字组词

  1。师:这个字怎么读?你们有谁认识它吗?

  2。师:你们还能想到那些词呢?

  (三)进行分组竞赛,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和挑战性教师按照学号的奇偶来进行分组,给出难易程度相当的字给两组幼儿,比比哪个组的所组的词的个数最多。

  (四)活动结束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点评和反馈,深化幼儿的记忆,增加幼儿的词汇量。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知道秋天是果实成熟的季节,学习并理解形容词"黄澄澄"、红通通、金灿灿、亮晶晶。

  2、尝试用其他的水果替换诗歌中的水果或色彩进行诗歌仿编活动,并用绘画的方式制作图书《秋天的画报》。

  3、感知秋天丰富的色彩,体验收获果实时的喜悦之情。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人手一册,实物投影仪一台。

  2、图片:绿色的苹果、橙色的桔子、黄色的香蕉、哈密瓜、香瓜、银杏等,黑板、彩色粉笔若干。

  3、人手一张白纸、彩色笔、钉书机以及封面6张。

  活动过程:

  1、观察用实物投影仪放大的幼儿用书,引出"秋天"的主题。

  2、欣赏诗歌《秋天的画报》,初步感受诗歌,感受诗歌的色彩美。

  教师借助画面朗诵诗歌,幼儿欣赏画面和诗歌。提问:诗歌里说了些什么?是谁在翻着"秋天的画报"?风娃娃翻的画报里面有什么?

  教师带领幼儿借助图片的提示朗诵诗歌《秋天的画报》引导学习理解形容词"黄澄澄、红通通、金灿灿、亮晶晶"。

  3、学习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仿编诗歌。

  教师:秋天还有什么?它们是什么颜色的?教师引导幼儿以其他水果名词代替诗歌中的水果进行仿编。教师根据幼儿仿编的内容出示相应的图片。然后,带领幼儿完整地朗诵,《秋天的画报》和仿编诗歌。

  4、幼儿操作活动--秋天的画报。

  请幼儿在纸上用彩色笔画一个秋天的画面,鼓励幼儿画出和同伴不一样的画面。

  重点:知道秋天是果实成熟的季节,学习并理解形容词"黄澄澄"、红通通、金灿灿、亮晶晶。

  难点:尝试用其他的水果替换诗歌中的水果或色彩进行诗歌仿编活动,并用绘画的方式制作图书《秋天的画报》。

  活动反思:

  诗歌《秋天的画报》内容清新简短,它用鲜艳的色彩和好吃的水果来描述秋天,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多彩的秋天。它以视觉和味觉上的享受到让幼儿感受到了秋天特有的美,感受到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

  活动一开始,我以“我们和‘风娃娃’打个招呼吧“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它可是个调皮的“风娃娃”,它这儿钻钻,那儿钻钻,现在它又钻到了果林里,在翻着秋天的画报呢。通过以可爱的“风娃娃”形象激发幼儿的兴趣,来引出活动,自然而然的过渡到下一环节。

  出示课件,幼儿通过欣赏画面,学习诗歌中内容。这一部分我将幼儿带入了“秋天的果林”这样的一个生动形象的画面中,通过以“风娃娃”一页一页的翻看这本《秋天的画报》的形式,来展示“黄澄澄的梨”、“红彤彤的枣”、“金灿灿的苹果”和“亮晶晶的葡萄”这些美丽的画面。幼儿在观察画面后可以无拘无束地说出自己的理解与看法,这也是是幼儿练习说话的好机会。另外,以直观的画面、鲜明的色彩来刺激幼儿的感官,能使幼儿能更好的掌握“黄澄澄、红彤彤、金灿灿、亮晶晶”等词汇,而且以“风娃娃”一页一页的翻看这本《秋天的画报》的形式来引导,也能更好的帮助幼儿突破“风娃娃钻进树林,在翻着彩色的画报。”这一难点。通过上一环节中所学习的内容以一个完整的形式展示给幼儿,让幼儿完整的感受诗歌内容,让幼儿在欣赏过程中不知不觉走进秋天的果园,认识了各种各样的水果,感受了秋天的丰收。

  最后也就是本次活动的难点——创编诗歌。风娃娃告诉我说,还有很多水果朋友,它们的颜色也是“黄澄澄,红彤彤,亮晶晶”的,它们也想到画报里来,我们一起来帮帮他们,好吗?轻轻的到后面的“果园”里选1—2种水果,和你的好朋友用刚才学到的词语说一说。由于有些幼儿对于 “黄澄澄、红彤彤、金灿灿、亮晶晶”等四个词语不是很熟悉,所以在创编中会有把水果搞混。下次的活动中我会吸取经验并进行重点指导。

  整个活动下来,总体环节上都很流畅的下来,幼儿基本上都理解了诗歌的内容,同时也在欣赏的基础上学习创编诗歌。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看图讲故事,进一步了解蔬菜的名称,感知故事中数量递增以及对话重复的特点。

  2、探索根据故事的结构,续编故事,清楚地讲出参加蔬菜的数量,名称以入与南瓜房子的对话。

  3、表演故事,并根据故事情节创编故事并作画。

  活动准备:

  各种蔬菜图画和头饰、笔、录音机、《卡通的歌》磁带。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音乐活动:卡通的歌

  ——师生随着音乐,表演歌曲《卡通的歌》。

  歌曲里有谁呢?《南瓜房子》。我们一起和南瓜房子打招呼(南瓜房子你好!你好!)

  老师戴手套(南瓜房子)说:小朋友们好,今天我邀请大家来参加一个蔬菜各舞会,你们想请哪些蔬菜来参加舞会呢?(幼儿说出自己知道的蔬菜宝宝)

  幼儿讲出一个蔬菜,出示一个。

  师:蔬菜宝宝都开心地来了,看看都有几个呢?南瓜房子不喜欢大家拥挤,我们给它们从小到大排排队,按顺序去参加舞会吧!

  (一个红蕃茄、二根绿黄瓜、三个洋葱头、四个小土豆、五个红辣椒)

  师:哎哟哟,哎哟哟,等等我呀,香蕉、紫葡萄、红樱桃也来了。

  (对不起,你们不可以进来。)师:咦?怎么了香蕉、紫葡萄、红樱桃南瓜房子不欢迎它们吗?(因为它们是水果。)师:哦,香蕉、紫葡萄、红樱桃知道自己不能参加,有礼貌的和南瓜房子说:再见!

  2、看图讲故事

  ——带领幼儿看图完整的讲述故事,重点讲述蔬菜的数量、名称和对话。

  二、表演游戏

  师:南瓜房子的蔬菜舞会开始啦,我们也一起去参加吧!请到蔬菜房子里去选一个自己喜欢的蔬菜,谁来扮演有礼貌的水果娃娃呢!那我们一起来表演吧!

  交换角色表演一遍。

  三、创编故事,幷知道数量的递增,按顺序创编故事。

  师:今天我邀请了蔬菜宝宝来参加舞会,你们也可以带一些别的蔬菜宝宝来一起参加,你们想带谁来呢?

  幼儿自由说:(萝卜、青菜、茄子……)

  师:别忘了哦,戴头饰的蔬菜宝宝要按原来的数字顺序排队进去的哦,那刚刚小朋友说的`蔬菜宝宝是几个呢?谁先进去。

  鼓励幼儿接着往下续编故事,不断增加蔬菜的数量。

  5个红辣椒后面会是数量几呢?

  (6个茄子、7个萝卜、8棵青菜……)

  师:我们把刚才想带的蔬菜宝宝先画出来,组订成一本南瓜房子图书。

  幼儿作画:分成四组,每组5人。

  师:画好了和你的好朋友交流,相互说说自己的蔬菜宝宝去参加南瓜房子的舞会该怎么说。

  出示手套南瓜房子;师:小朋友们,我把你们画的蔬菜宝宝做成好看的图画书,一起去参加蔬菜舞会。

  四、听音乐结束活动。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6

  活动目的:

  1、知道并理解作品,能复述故事中部分相同结构的语句,丰富相应的词汇。

  2、结合已有经验掌握粗与细、大与小、厚与薄、长与短这几组相对概念。

  3、体会小老虎经创造性重组变修路的惊喜。

  4、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根据画面大胆想象、推测并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5、学习有序、仔细的观察图片,理解图片,并用较清楚的语言描述图片内容。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一本

  2、丰富幼儿有关城市方面的知识。

  活动过程:

  一、引发幼儿自由阅读幼儿用书,初步感知连环画《山里来了小老虎》。

  二、教师分段讲述故事并提问,引导幼儿完整地感知、理解故事。

  教师讲述故事至"来到了修马路的建筑工地。"引发幼儿的倾听兴趣。

  教师讲述"小老虎王王在工地上看来看去。"至"压路机说:'现在不行,等我下班吧!"提问:小老虎王王在工地上看来看去。它看见了谁?它们说了什么?

  教师讲述"天亮了,"至"哇!这下小老虎王王变成了什么?引发幼儿新的倾听兴趣。

  教师讲述"清洁工阿姨"至"小老虎回答司机说"不是"提问:都有谁看见了小老虎变成的`奇怪东西。他们注意到了什么?问了什么?小老虎又是怎样回答的?它究竟变成了什么?

  三、教师再次讲述故事,重点引导幼儿复述故事的第二和第四部分。注意引导幼儿发现粗与细、大与小、厚与薄、长与短几对相对概念,同时,在图片及教师动作的提示下,引导幼儿逐步独立复述相同结构的语句。

  四、引导幼儿分析小老虎的性格特征。

  五、师生共同小结,进一步体会创造组合的惊喜。

  重点:知道并理解作品,能复述故事中部分相同结构的语句,丰富相应的词汇。

  难点:结合已有经验掌握粗与细、大与小、厚与薄、长与短这几组相对概念。

  活动反思:

  虽然说每一个人对每一个绘本的解读都有不同之处。但是,我们在带着孩子走进绘本时,一定要清楚,要从哪一个点带儿童去走?以怎样的方式,让幼儿理解或体会怎样一种情感?这就需要执教者对文本有更为深刻的理解。也是我在这次活动中的收获吧。

  小老鼠和大老虎,从外表看看这两只动物,似乎不可能成为好朋友,但是在《小老鼠和大老虎》这个故事中它们是一对好朋友,但这对看上去很不相称的好朋友之间也存在着一些小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在我们小朋友日常生活中也存在的,比如:把人家的积木弄倒,和好朋友绝交后,会做一些好的事情让之感动原谅。这些情节似乎和孩子日常生活很贴近。在第一环节中,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讲讲小老鼠和大老虎它们俩是怎样的两种动物,并让孩子们来猜想它们俩在一起会发生什么事情,在激起孩子们兴趣的同时也为后面的活动做铺垫。第二环节是分段讲述,主要是让孩子们感受小老鼠和大老虎是怎样从一对好朋友,慢慢出现问题,小老鼠和大老虎绝交的事情,为之大老虎做了哪些事情来赢得小老鼠的原谅。

  在我讲述完大老虎为小老鼠做的事情后,幼儿根据听到的来回忆事件,加上之前的讲述,在这一环节中,孩子们都基本能讲出大老虎所做的事情,所以在这环节中,孩子们的倾听还是比较好的。在这个活动中,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导入环节时间过长可以采用直接导入的方法,让孩子来观察图片上的两个小动物。在让孩子理解故事发展情节的同时,可以让孩子去感受故事中角色的心情。可以让孩子扮扮小老鼠或者大老虎,学学它们说的话,说话时的语气等等。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的参与性高、注意力集中、目标达成效果好。

  经过这次活动让我深深感受到,作为老师,一定要站在幼儿的角度,设身处地地考虑他们的经验背景、情感体验、思维方式和兴趣爱好,并要从多个角度去设想应对策略,为活动中的有效回应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同时,要善于赏识和鼓励孩子。因为老师的认可能唤醒孩子们潜在的自信,这样才能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7

  大班语言活动亲爱的小鱼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设计理念,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重难点,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仔细观察画面,乐意用语言大胆表达阅读结果,根据故事情节发展,大胆想象,猜测情节,感受小猫与小鱼之间浓浓的爱,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语言活动课,快来看看亲爱的小鱼教案吧。

  教材分析:

  《亲爱的小鱼》是法国作家安德鲁·德翰的作品。猫爱上了鱼?鱼爱上了猫?看到封面我们也许会生出这样的感觉:这怎么可能。可是孩子们不会,孩子们感觉到了有趣,岸上的猫爱上了水里的鱼。于是一个关于爱的故事展开了。孩子们一下子就进入了故事,在他们的小脑袋里,猫和老鼠就是可以做朋友,猫也完全可以爱上一条鱼!故事在孩子的想象中展开了,猫爱上了鱼,并把鱼养在小鱼缸里,每天都以面色和吻来陪伴小鱼,渐渐地小鱼长大了,因为爱,猫不得不把小鱼送到大海里,小鱼游走了,因为思念猫依然来到分别的地方等候着,最后小鱼在猫的期盼中来到猫的身边,并带着猫去远游。这也许就是爱的最好的回报。

  设计理念:

  《亲爱的小鱼》借着一只猫咪与一条小鱼的情谊,温暖地道出爱与包容的真义。作品中表现的是猫和鱼之间的情谊,非常温馨和谐。在幼儿的生活经验中,猫和鱼并不是好朋友,猫是会吃鱼的。但是猫却和小鱼成为了好朋友,非常感人的情节,让幼儿感动深深。于是,我就设计了两个情感环节:一、幼儿自主阅读,初步理解故事情节的发展,感受他们之间的情谊,二、师幼共同阅读,了解故事的内容,进一步感受猫与小鱼之间融融的情意。通过看看、想想、说说,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同时穿插了游戏和幼儿互动,让幼儿感受到了绘本阅读的快乐。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仔细观察画面,乐意用语言大胆表达阅读结果。

  2、根据故事情节发展,大胆想象,猜测情节,感受小猫与小鱼之间浓浓的爱。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ppt课件、轻音乐、大图片4张小图片3组、绘本每人一本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根据故事情节发展,大胆想象,猜测情节,并用连贯的语言表达想法。

  活动难点:感受小猫和小鱼之间的爱,并用语言、动作表达情感。

  活动过程:

  一、观察图片,猜测角色间的关系,激发阅读兴趣。

  1、猫看着小鱼会怎么样?

  2、小猫和小鱼在干什么?(亲吻)你们会亲吻吗?有谁亲吻过你呢?(爸爸妈妈爱你所以要吻你)

  你们会亲吻吗?(幼儿互相亲吻)

  你亲吻别人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呢?那小猫呢?

  对了,小猫并没有吃掉小鱼,还和小鱼亲吻,是一对相亲相爱的好朋友了?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看看图书《亲爱的小鱼。》

  3、出示题目《亲爱的小鱼》师幼进行互动称呼。

  二、逐步阅读绘本,理解故事内容,感受角色之间的情意

  引导幼儿阅读绘本前两页。感受猫咪对小鱼的爱。

  1.点击ppt1。

  (1)猫咪在干什么?

  (2)猫咪为什么拿面包来喂它呢?

  (3)猜一猜猫咪会对小鱼说什么?

  2.点击ppt2:

  (1)甜蜜的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瞧,小鱼发生了什么变化?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2)如果你是小猫,你会怎么做?

  幼儿大胆想象,自由讨论并讲述自己的猜想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图书是上小猫是怎样做的!

  幼儿自主阅读大图片P5—8,体验角色之间的心理变化。

  幼儿分组进行阅读,教师适时观察

  1、小鱼长大了,小猫是怎样做的呢?

  2、小鱼回到大海后,心情是怎样的呢?为什么?

  3、小猫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为什么?

  4、如果你是小猫,你心里最希望的是什么呢?

  师幼共同阅读绘本后半部分,感受故事所传递的浓浓爱意。

  小鱼究竟有没有回来呢?小猫和小鱼后来又发生了什么事呢?让我们接下来一起看看。

  PPT9—10

  1、小猫在做什么?小猫为什么要把唯一的帽子扔掉呢?

  2、如果你是小鱼,你看见帽子会会怎么想?

  3、小鱼回来了,他们接下去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PPT11—13,

  1、小鱼回来了他们在一起的在做什么呢?

  2、她在做什么有趣的游戏呢?

  三、师幼共读,提炼故事内涵分发小图书,师幼完整欣赏故事

  (1)听了这个故事,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2)你觉得书中哪幅图你感到最感动,最温暖?(为什么)

  (3)在现实生活中,谁像小猫一样的照顾你呢?(幼儿自由讨论)

  四、延伸活动带着你的`小图书,和更多的小朋友分享这个爱的故事。

  以“猫看着鱼会怎么样?”一个常理性的问题进行导入,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活动反思:

  和孩子进行情感的互动,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创设了宽松的阅读氛围。分页观察图片,和孩子一起阅读,从图片中感受猫咪的爱。让幼儿自主阅读,给了幼儿猜想的空间和时间,同时让孩子自己学着去看图书,思维会更开阔一点,使幼儿阅读更个性化一点师幼共同阅读绘本,了解故事发展情节,体验阅读绘本的快乐。同时在看看、想想、说说提高了幼儿的阅读能力,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进一步感受小猫与小鱼之间的情意。从故事中猫和鱼的情谊迁移到幼儿生活中的情谊,感受友情和亲情的美好。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能运用连贯、完整、富有一定故事情节的语言讲述照片的内容。

  2、感受照片所表现内容的多样性。

  3、体验与人交流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的照片:示范讲述的照片、孩子在幼儿园活动中拍的照片、三张有益于幼儿经验拓展的照片:智慧树剧照、全家福照片、刘翔比赛的照片。

  2、幼儿准备自己的照片2——3张,课前请家长和孩子共同交流、回忆有关照片的内容。

  3、为了提高幼儿讲述的兴趣,布置照片展览会,为幼儿创设了想讲、愿意讲的环境氛围,这可以使幼儿在有声有色的讲述过程中身临其境,受到感染与教育。

  4、自制一本相册。

  5、实物展示仪。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组织幼儿参观照片,相互交流照片的内容。

  1、提出参观的要求:“参观的时候,请你找一找哪张照片是你的,和好朋友讲一讲你的照片上有谁?是在什么地方拍的,当时你的心情怎么样?”

  2、幼儿参观,同伴间互相讲述,教师了解幼儿讲述的大致情况,给予个别幼儿恰当的指导。

  (二)教师示范讲述自己照片的故事。

  1、教师示范讲述:我的照片的故事。

  老师:“这是我和我的孩子在泰山旅游时拍的一张照片。放假的`时候,我和我的孩子来到了泰山,泰山是一座很高的山,我们沿着台阶向上爬,一路上看到了高高的树、绿绿的草和五颜六色的花,最有趣的是山上的石头,有的像小猴子,有的像老虎,有的像大象,真是好玩极了!我们爬了好长时间,终于爬到山顶了。我们高兴地说:‘我们爬到山顶了,我们胜利了!’”

  2、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讲述的要点以及讲述的条理性和完整性。

  (1)“我的故事里有谁?”

  (2)“我和我的孩子在什么时候去了什么地方?”

  (3)“我们看到里什么?说了什么?心里觉得怎么样?”

  (三)教师启发、引导幼儿用连贯、完整的语言讲述各类照片,感受照片所表现的不同内容,体验大胆讲述、与人交流的快乐。

  1、个别讲述自己照片的故事。

  老师:“谁愿意去选一张自己的照片,将照片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幼儿一:“这是我在奶奶家拍的一张照片。秋天到了,奶奶家里收获了许多花生,我和爸爸帮奶奶晒花生,奶奶要剥花生给我吃,我说:‘奶奶,我帮你剥。’我剥不动就用牙齿去咬,爸爸就用照相机咔嚓一下把我用牙齿咬花生的样子给照下来了。”

  幼儿二:“这是我过五岁生日时我妈妈带我到小天使影楼拍的一张照片,我特别喜欢奥特曼,就拉着妈妈跟奥特曼一起拍照片留作纪念,我大声喊‘打败怪兽’妈妈祝我生日快乐!后来,妈妈就去深圳打工了,我很想妈妈……”

  孩子争先恐后地讲述自己照片的故事,故事内容真实、有趣、完整。

  2、讲述幼儿在幼儿园活动中拍的照片的故事。(教师为幼儿准备了他们在幼儿园各项活动中拍摄的照片,如:春游、运动会、六一团体操表演等,孩子们都能快乐地、用完整、连贯的的语言讲述,而且讲述内容生动、有趣,是孩子记忆中印象深刻的情景。)

  3、经验迁移,讲述他人照片的故事。

  (1)少儿频道智慧树节目的剧照。

  (2)全家福照片。(一家人团聚在一起非常开心、快乐、幸福!拍张全家福作为留念……)

  (3)刘翔比赛的照片。(刘翔哥哥在参加跨栏比赛,他跑步的速度非常快,像飞一样,获得了世界冠军……)

  4、自选照片,再次与同伴与交流、分享照片的故事。

  (四)分类整理,制作班级相册,共享照片的故事。

  1、引导幼儿为照片归类、整理。

  “每一张照片不仅可以讲述一个好听的故事,还可以帮助我们记住一件事情,每一张照片都很珍贵,我们应该将它保存好。”请幼儿按照片拍摄的地点归类、整理。

  2、制作班级相册,分享活动的快乐。

  这些照片装在一起,给它加个封面就做成一本相册了,这是我们的班级相册,我们还会有更多的照片存放在里面,我们还要继续讲照片的故事。

  (五)活动延伸:

  继续收集照片,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自由讲述。

《【推荐】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合集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精选】大班语言活动教案04-22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11-11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05-18

大班比尾巴语言活动教案03-30

大班语言《a的认识》活动教案03-14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家01-26

大班语言区活动教案04-02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梦》12-30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优秀12-24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微笑》03-27

【推荐】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合集8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语言活动教案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推荐】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合集8篇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启发幼儿理解诗歌的内容,激发幼儿的求知欲。

  2、引导幼儿积极参加讨论,并用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见解。

  3、理解诗歌所用的'比喻手法,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4、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5、引导幼儿在诗歌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1、鹅、刺猬、鸭子、蝴蝶贴绒教具

  2、在分区中投放万花筒若干个

  活动过程:

  1、师朗诵诗歌2遍师边朗诵诗歌边出示贴绒教具后,并提问:诗歌中提了哪些问题?你们有些问题提问吗?

  2、组织幼儿讨论

  (1)为什么说世界象个万花筒?

  (2)诗中提到的“就像爷爷那样,眼睛一戴,哈!什么都知道。”是什么意思?

  (3)诗中提到哪些问题你可以解答?

  3、鼓励幼儿带着诗中的问题回家问父母或其他人,并把答案告诉大家。最后在完整地朗诵一遍诗歌。

  活动反思:

  我觉得诗歌欣赏不单单是让孩子们欣赏,更是要发挥孩子们的想象力,让他们融入到诗歌中,并尝试对诗歌进行一个简单的创编。虽然这节课结束了,但是我从中学到了很多,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我要注意不要再犯同样的问题。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2

  活动设计背景

  1、《我妈妈》解读:《我妈妈》是英国儿童画家安东尼布朗。这本《我妈妈》和20xx年出版的《我爸爸》是安东尼布朗给爸爸和妈妈的献礼。《我妈妈》和《我爸爸》撰写文字的手法非常相似,两本书都是借着孩子天真、自豪的口吻,描绘心目中无所不能的爸爸和妈妈。布朗同样运用对比的句子,形容妈妈的各个方面,比如,说妈妈的歌声像天使,吼叫起来又像狮子;或者说妈妈像猫咪一样柔软,又像犀牛一样强硬。此外,他也使用比喻手法,说妈妈美丽得像蝴蝶,柔软得像沙发……

  2、我在第一次读到这本绘本时,正好是母亲节,后来我想对于大班学生来说真正的去观察一个人,展现一个人的性格特点,真的很难。孩子们只看到了不和自己心思的一面,如:粗暴的妈妈,唠叨的妈妈,甚至讨厌的妈妈。为了使学生更加全面的了解自己的妈妈,能够更好的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妈妈,我和孩子们一起分享了这本书。《我妈妈》没有说教,所要反映的是我们常常提到的“妈妈爱我,我爱她”这样一个内涵,但是仔细分析这个绘本我们会发现,要让孩子在阅读中理解这样一个内涵还是有一定难度。

  3、我想通过这个绘本的阅读与欣赏让幼儿对母爱形成初步的认识,通过形象的语言于图画感受母爱的伟大。

  活动目标

  1、在图片中理解绘本故事。

  2、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讲述绘本故事。

  3、感受绘本语言,与幼儿共同阅读绘本。

  4、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幼儿阅读绘本,感受种种母爱。

  难点:通过形象的图画联想母爱。

  活动准备

  爱我你就抱抱我》音乐《我妈妈》绘本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播放《爱我你就抱抱我》音乐,带领幼儿做律动,初步感受爱,引导幼儿说出对音乐的理解。说出爸爸妈妈是怎么样表达对他们的爱的。

  师:你们的爸爸妈妈爱你们吗?

  师:你们怎么知道他们爱你们?怎么感受到的?

  二、基本部分

  1、教师总结幼儿对爱的理解。

  师:你们的爸爸妈妈给你们做饭,买衣服,陪你们做游戏……。这些都表示他们爱你。那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个外国大画家在他是小朋友的时候他妈妈是怎么爱他的。

  2、播放课件《我妈妈》ppt1,带领幼儿一起欣赏图片。

  师:你们在图片中看到了什么?

  师:图片中的妈妈美吗?

  师:图片中的妈妈在安东尼心目中都变成了什么?

  师:你们的妈妈在你们的心目中都代表什么?妈妈是怎么爱你的?

  师:你们爱妈妈吗?

  3、带领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图片的内容。请幼儿说说自己的妈妈用什么方式爱你们?

  4、播放ppt2,用作者的语言讲述《我妈妈》。

  三、结束部分

  播放音乐《爱我你就抱抱我》带领幼儿集体做律动,让幼儿感受爱得不同表现形式。让幼儿学会把爱表达出来。

  活动总结:

  本活动适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大班阶段的幼儿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比较敏感。比如老师轻轻的摸摸他们的头,他们就觉得是爱他们,一个简单的拥抱,一个微笑都能让他们觉得开心。我觉得本次活动让幼儿可以直观的感受母爱,从直观的绘本中看到妈妈质朴的爱。

  教学反思

  1、在本次活动中,孩子们能踊跃发言,本来在设计课程时以为绘本对于他们来说太难了,可是在活动过程中我发现孩子的智慧远远大于我的想象。

  2、通过活动幼儿对母爱有了新的理解知道了批评也是一种爱。

  3、通过活动幼儿认识了母爱的多样性。

  4、本次活动内容相对有点长,在今后你的活动中我应该选择内容稍短一些的绘本。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1。拓宽幼儿的思维,丰富幼儿的词汇量,学会用字组词。

  2。练习用字组词,拓展幼儿思维的灵活性。

  3。体验创造性组词的乐趣,学习分享同伴的经验。

  二、活动准备

  (一)物质准备教师准备便于广泛组词的常见玩具、图片(球、车、花等)。

  (二)经验准备幼儿有早期阅读经验,积累了一定的'词汇。

  三、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师:看看老师手上的是什么?(拿玩具展示)

  2。师:我们还可以怎么叫它?

  3。师:那我们用它来组词,比比看谁想到的最多?

  (二)根据幼儿的知识水平,启发幼儿大胆的用所给的字组词

  1。师:这个字怎么读?你们有谁认识它吗?

  2。师:你们还能想到那些词呢?

  (三)进行分组竞赛,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和挑战性教师按照学号的奇偶来进行分组,给出难易程度相当的字给两组幼儿,比比哪个组的所组的词的个数最多。

  (四)活动结束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点评和反馈,深化幼儿的记忆,增加幼儿的词汇量。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知道秋天是果实成熟的季节,学习并理解形容词"黄澄澄"、红通通、金灿灿、亮晶晶。

  2、尝试用其他的水果替换诗歌中的水果或色彩进行诗歌仿编活动,并用绘画的方式制作图书《秋天的画报》。

  3、感知秋天丰富的色彩,体验收获果实时的喜悦之情。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人手一册,实物投影仪一台。

  2、图片:绿色的苹果、橙色的桔子、黄色的香蕉、哈密瓜、香瓜、银杏等,黑板、彩色粉笔若干。

  3、人手一张白纸、彩色笔、钉书机以及封面6张。

  活动过程:

  1、观察用实物投影仪放大的幼儿用书,引出"秋天"的主题。

  2、欣赏诗歌《秋天的画报》,初步感受诗歌,感受诗歌的色彩美。

  教师借助画面朗诵诗歌,幼儿欣赏画面和诗歌。提问:诗歌里说了些什么?是谁在翻着"秋天的画报"?风娃娃翻的画报里面有什么?

  教师带领幼儿借助图片的提示朗诵诗歌《秋天的画报》引导学习理解形容词"黄澄澄、红通通、金灿灿、亮晶晶"。

  3、学习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仿编诗歌。

  教师:秋天还有什么?它们是什么颜色的?教师引导幼儿以其他水果名词代替诗歌中的水果进行仿编。教师根据幼儿仿编的内容出示相应的图片。然后,带领幼儿完整地朗诵,《秋天的画报》和仿编诗歌。

  4、幼儿操作活动--秋天的画报。

  请幼儿在纸上用彩色笔画一个秋天的画面,鼓励幼儿画出和同伴不一样的画面。

  重点:知道秋天是果实成熟的季节,学习并理解形容词"黄澄澄"、红通通、金灿灿、亮晶晶。

  难点:尝试用其他的水果替换诗歌中的水果或色彩进行诗歌仿编活动,并用绘画的方式制作图书《秋天的画报》。

  活动反思:

  诗歌《秋天的画报》内容清新简短,它用鲜艳的色彩和好吃的水果来描述秋天,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多彩的秋天。它以视觉和味觉上的享受到让幼儿感受到了秋天特有的美,感受到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

  活动一开始,我以“我们和‘风娃娃’打个招呼吧“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它可是个调皮的“风娃娃”,它这儿钻钻,那儿钻钻,现在它又钻到了果林里,在翻着秋天的画报呢。通过以可爱的“风娃娃”形象激发幼儿的兴趣,来引出活动,自然而然的过渡到下一环节。

  出示课件,幼儿通过欣赏画面,学习诗歌中内容。这一部分我将幼儿带入了“秋天的果林”这样的一个生动形象的画面中,通过以“风娃娃”一页一页的翻看这本《秋天的画报》的形式,来展示“黄澄澄的梨”、“红彤彤的枣”、“金灿灿的苹果”和“亮晶晶的葡萄”这些美丽的画面。幼儿在观察画面后可以无拘无束地说出自己的理解与看法,这也是是幼儿练习说话的好机会。另外,以直观的画面、鲜明的色彩来刺激幼儿的感官,能使幼儿能更好的掌握“黄澄澄、红彤彤、金灿灿、亮晶晶”等词汇,而且以“风娃娃”一页一页的翻看这本《秋天的画报》的形式来引导,也能更好的帮助幼儿突破“风娃娃钻进树林,在翻着彩色的画报。”这一难点。通过上一环节中所学习的内容以一个完整的形式展示给幼儿,让幼儿完整的感受诗歌内容,让幼儿在欣赏过程中不知不觉走进秋天的果园,认识了各种各样的水果,感受了秋天的丰收。

  最后也就是本次活动的难点——创编诗歌。风娃娃告诉我说,还有很多水果朋友,它们的颜色也是“黄澄澄,红彤彤,亮晶晶”的,它们也想到画报里来,我们一起来帮帮他们,好吗?轻轻的到后面的“果园”里选1—2种水果,和你的好朋友用刚才学到的词语说一说。由于有些幼儿对于 “黄澄澄、红彤彤、金灿灿、亮晶晶”等四个词语不是很熟悉,所以在创编中会有把水果搞混。下次的活动中我会吸取经验并进行重点指导。

  整个活动下来,总体环节上都很流畅的下来,幼儿基本上都理解了诗歌的内容,同时也在欣赏的基础上学习创编诗歌。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看图讲故事,进一步了解蔬菜的名称,感知故事中数量递增以及对话重复的特点。

  2、探索根据故事的结构,续编故事,清楚地讲出参加蔬菜的数量,名称以入与南瓜房子的对话。

  3、表演故事,并根据故事情节创编故事并作画。

  活动准备:

  各种蔬菜图画和头饰、笔、录音机、《卡通的歌》磁带。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音乐活动:卡通的歌

  ——师生随着音乐,表演歌曲《卡通的歌》。

  歌曲里有谁呢?《南瓜房子》。我们一起和南瓜房子打招呼(南瓜房子你好!你好!)

  老师戴手套(南瓜房子)说:小朋友们好,今天我邀请大家来参加一个蔬菜各舞会,你们想请哪些蔬菜来参加舞会呢?(幼儿说出自己知道的蔬菜宝宝)

  幼儿讲出一个蔬菜,出示一个。

  师:蔬菜宝宝都开心地来了,看看都有几个呢?南瓜房子不喜欢大家拥挤,我们给它们从小到大排排队,按顺序去参加舞会吧!

  (一个红蕃茄、二根绿黄瓜、三个洋葱头、四个小土豆、五个红辣椒)

  师:哎哟哟,哎哟哟,等等我呀,香蕉、紫葡萄、红樱桃也来了。

  (对不起,你们不可以进来。)师:咦?怎么了香蕉、紫葡萄、红樱桃南瓜房子不欢迎它们吗?(因为它们是水果。)师:哦,香蕉、紫葡萄、红樱桃知道自己不能参加,有礼貌的和南瓜房子说:再见!

  2、看图讲故事

  ——带领幼儿看图完整的讲述故事,重点讲述蔬菜的数量、名称和对话。

  二、表演游戏

  师:南瓜房子的蔬菜舞会开始啦,我们也一起去参加吧!请到蔬菜房子里去选一个自己喜欢的蔬菜,谁来扮演有礼貌的水果娃娃呢!那我们一起来表演吧!

  交换角色表演一遍。

  三、创编故事,幷知道数量的递增,按顺序创编故事。

  师:今天我邀请了蔬菜宝宝来参加舞会,你们也可以带一些别的蔬菜宝宝来一起参加,你们想带谁来呢?

  幼儿自由说:(萝卜、青菜、茄子……)

  师:别忘了哦,戴头饰的蔬菜宝宝要按原来的数字顺序排队进去的哦,那刚刚小朋友说的`蔬菜宝宝是几个呢?谁先进去。

  鼓励幼儿接着往下续编故事,不断增加蔬菜的数量。

  5个红辣椒后面会是数量几呢?

  (6个茄子、7个萝卜、8棵青菜……)

  师:我们把刚才想带的蔬菜宝宝先画出来,组订成一本南瓜房子图书。

  幼儿作画:分成四组,每组5人。

  师:画好了和你的好朋友交流,相互说说自己的蔬菜宝宝去参加南瓜房子的舞会该怎么说。

  出示手套南瓜房子;师:小朋友们,我把你们画的蔬菜宝宝做成好看的图画书,一起去参加蔬菜舞会。

  四、听音乐结束活动。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6

  活动目的:

  1、知道并理解作品,能复述故事中部分相同结构的语句,丰富相应的词汇。

  2、结合已有经验掌握粗与细、大与小、厚与薄、长与短这几组相对概念。

  3、体会小老虎经创造性重组变修路的惊喜。

  4、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根据画面大胆想象、推测并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5、学习有序、仔细的观察图片,理解图片,并用较清楚的语言描述图片内容。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一本

  2、丰富幼儿有关城市方面的知识。

  活动过程:

  一、引发幼儿自由阅读幼儿用书,初步感知连环画《山里来了小老虎》。

  二、教师分段讲述故事并提问,引导幼儿完整地感知、理解故事。

  教师讲述故事至"来到了修马路的建筑工地。"引发幼儿的倾听兴趣。

  教师讲述"小老虎王王在工地上看来看去。"至"压路机说:'现在不行,等我下班吧!"提问:小老虎王王在工地上看来看去。它看见了谁?它们说了什么?

  教师讲述"天亮了,"至"哇!这下小老虎王王变成了什么?引发幼儿新的倾听兴趣。

  教师讲述"清洁工阿姨"至"小老虎回答司机说"不是"提问:都有谁看见了小老虎变成的`奇怪东西。他们注意到了什么?问了什么?小老虎又是怎样回答的?它究竟变成了什么?

  三、教师再次讲述故事,重点引导幼儿复述故事的第二和第四部分。注意引导幼儿发现粗与细、大与小、厚与薄、长与短几对相对概念,同时,在图片及教师动作的提示下,引导幼儿逐步独立复述相同结构的语句。

  四、引导幼儿分析小老虎的性格特征。

  五、师生共同小结,进一步体会创造组合的惊喜。

  重点:知道并理解作品,能复述故事中部分相同结构的语句,丰富相应的词汇。

  难点:结合已有经验掌握粗与细、大与小、厚与薄、长与短这几组相对概念。

  活动反思:

  虽然说每一个人对每一个绘本的解读都有不同之处。但是,我们在带着孩子走进绘本时,一定要清楚,要从哪一个点带儿童去走?以怎样的方式,让幼儿理解或体会怎样一种情感?这就需要执教者对文本有更为深刻的理解。也是我在这次活动中的收获吧。

  小老鼠和大老虎,从外表看看这两只动物,似乎不可能成为好朋友,但是在《小老鼠和大老虎》这个故事中它们是一对好朋友,但这对看上去很不相称的好朋友之间也存在着一些小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在我们小朋友日常生活中也存在的,比如:把人家的积木弄倒,和好朋友绝交后,会做一些好的事情让之感动原谅。这些情节似乎和孩子日常生活很贴近。在第一环节中,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讲讲小老鼠和大老虎它们俩是怎样的两种动物,并让孩子们来猜想它们俩在一起会发生什么事情,在激起孩子们兴趣的同时也为后面的活动做铺垫。第二环节是分段讲述,主要是让孩子们感受小老鼠和大老虎是怎样从一对好朋友,慢慢出现问题,小老鼠和大老虎绝交的事情,为之大老虎做了哪些事情来赢得小老鼠的原谅。

  在我讲述完大老虎为小老鼠做的事情后,幼儿根据听到的来回忆事件,加上之前的讲述,在这一环节中,孩子们都基本能讲出大老虎所做的事情,所以在这环节中,孩子们的倾听还是比较好的。在这个活动中,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导入环节时间过长可以采用直接导入的方法,让孩子来观察图片上的两个小动物。在让孩子理解故事发展情节的同时,可以让孩子去感受故事中角色的心情。可以让孩子扮扮小老鼠或者大老虎,学学它们说的话,说话时的语气等等。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的参与性高、注意力集中、目标达成效果好。

  经过这次活动让我深深感受到,作为老师,一定要站在幼儿的角度,设身处地地考虑他们的经验背景、情感体验、思维方式和兴趣爱好,并要从多个角度去设想应对策略,为活动中的有效回应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同时,要善于赏识和鼓励孩子。因为老师的认可能唤醒孩子们潜在的自信,这样才能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7

  大班语言活动亲爱的小鱼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设计理念,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重难点,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仔细观察画面,乐意用语言大胆表达阅读结果,根据故事情节发展,大胆想象,猜测情节,感受小猫与小鱼之间浓浓的爱,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语言活动课,快来看看亲爱的小鱼教案吧。

  教材分析:

  《亲爱的小鱼》是法国作家安德鲁·德翰的作品。猫爱上了鱼?鱼爱上了猫?看到封面我们也许会生出这样的感觉:这怎么可能。可是孩子们不会,孩子们感觉到了有趣,岸上的猫爱上了水里的鱼。于是一个关于爱的故事展开了。孩子们一下子就进入了故事,在他们的小脑袋里,猫和老鼠就是可以做朋友,猫也完全可以爱上一条鱼!故事在孩子的想象中展开了,猫爱上了鱼,并把鱼养在小鱼缸里,每天都以面色和吻来陪伴小鱼,渐渐地小鱼长大了,因为爱,猫不得不把小鱼送到大海里,小鱼游走了,因为思念猫依然来到分别的地方等候着,最后小鱼在猫的期盼中来到猫的身边,并带着猫去远游。这也许就是爱的最好的回报。

  设计理念:

  《亲爱的小鱼》借着一只猫咪与一条小鱼的情谊,温暖地道出爱与包容的真义。作品中表现的是猫和鱼之间的情谊,非常温馨和谐。在幼儿的生活经验中,猫和鱼并不是好朋友,猫是会吃鱼的。但是猫却和小鱼成为了好朋友,非常感人的情节,让幼儿感动深深。于是,我就设计了两个情感环节:一、幼儿自主阅读,初步理解故事情节的发展,感受他们之间的情谊,二、师幼共同阅读,了解故事的内容,进一步感受猫与小鱼之间融融的情意。通过看看、想想、说说,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同时穿插了游戏和幼儿互动,让幼儿感受到了绘本阅读的快乐。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仔细观察画面,乐意用语言大胆表达阅读结果。

  2、根据故事情节发展,大胆想象,猜测情节,感受小猫与小鱼之间浓浓的爱。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ppt课件、轻音乐、大图片4张小图片3组、绘本每人一本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根据故事情节发展,大胆想象,猜测情节,并用连贯的语言表达想法。

  活动难点:感受小猫和小鱼之间的爱,并用语言、动作表达情感。

  活动过程:

  一、观察图片,猜测角色间的关系,激发阅读兴趣。

  1、猫看着小鱼会怎么样?

  2、小猫和小鱼在干什么?(亲吻)你们会亲吻吗?有谁亲吻过你呢?(爸爸妈妈爱你所以要吻你)

  你们会亲吻吗?(幼儿互相亲吻)

  你亲吻别人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呢?那小猫呢?

  对了,小猫并没有吃掉小鱼,还和小鱼亲吻,是一对相亲相爱的好朋友了?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看看图书《亲爱的小鱼。》

  3、出示题目《亲爱的小鱼》师幼进行互动称呼。

  二、逐步阅读绘本,理解故事内容,感受角色之间的情意

  引导幼儿阅读绘本前两页。感受猫咪对小鱼的爱。

  1.点击ppt1。

  (1)猫咪在干什么?

  (2)猫咪为什么拿面包来喂它呢?

  (3)猜一猜猫咪会对小鱼说什么?

  2.点击ppt2:

  (1)甜蜜的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瞧,小鱼发生了什么变化?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2)如果你是小猫,你会怎么做?

  幼儿大胆想象,自由讨论并讲述自己的猜想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图书是上小猫是怎样做的!

  幼儿自主阅读大图片P5—8,体验角色之间的心理变化。

  幼儿分组进行阅读,教师适时观察

  1、小鱼长大了,小猫是怎样做的呢?

  2、小鱼回到大海后,心情是怎样的呢?为什么?

  3、小猫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为什么?

  4、如果你是小猫,你心里最希望的是什么呢?

  师幼共同阅读绘本后半部分,感受故事所传递的浓浓爱意。

  小鱼究竟有没有回来呢?小猫和小鱼后来又发生了什么事呢?让我们接下来一起看看。

  PPT9—10

  1、小猫在做什么?小猫为什么要把唯一的帽子扔掉呢?

  2、如果你是小鱼,你看见帽子会会怎么想?

  3、小鱼回来了,他们接下去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PPT11—13,

  1、小鱼回来了他们在一起的在做什么呢?

  2、她在做什么有趣的游戏呢?

  三、师幼共读,提炼故事内涵分发小图书,师幼完整欣赏故事

  (1)听了这个故事,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2)你觉得书中哪幅图你感到最感动,最温暖?(为什么)

  (3)在现实生活中,谁像小猫一样的照顾你呢?(幼儿自由讨论)

  四、延伸活动带着你的`小图书,和更多的小朋友分享这个爱的故事。

  以“猫看着鱼会怎么样?”一个常理性的问题进行导入,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活动反思:

  和孩子进行情感的互动,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创设了宽松的阅读氛围。分页观察图片,和孩子一起阅读,从图片中感受猫咪的爱。让幼儿自主阅读,给了幼儿猜想的空间和时间,同时让孩子自己学着去看图书,思维会更开阔一点,使幼儿阅读更个性化一点师幼共同阅读绘本,了解故事发展情节,体验阅读绘本的快乐。同时在看看、想想、说说提高了幼儿的阅读能力,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进一步感受小猫与小鱼之间的情意。从故事中猫和鱼的情谊迁移到幼儿生活中的情谊,感受友情和亲情的美好。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能运用连贯、完整、富有一定故事情节的语言讲述照片的内容。

  2、感受照片所表现内容的多样性。

  3、体验与人交流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的照片:示范讲述的照片、孩子在幼儿园活动中拍的照片、三张有益于幼儿经验拓展的照片:智慧树剧照、全家福照片、刘翔比赛的照片。

  2、幼儿准备自己的照片2——3张,课前请家长和孩子共同交流、回忆有关照片的内容。

  3、为了提高幼儿讲述的兴趣,布置照片展览会,为幼儿创设了想讲、愿意讲的环境氛围,这可以使幼儿在有声有色的讲述过程中身临其境,受到感染与教育。

  4、自制一本相册。

  5、实物展示仪。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组织幼儿参观照片,相互交流照片的内容。

  1、提出参观的要求:“参观的时候,请你找一找哪张照片是你的,和好朋友讲一讲你的照片上有谁?是在什么地方拍的,当时你的心情怎么样?”

  2、幼儿参观,同伴间互相讲述,教师了解幼儿讲述的大致情况,给予个别幼儿恰当的指导。

  (二)教师示范讲述自己照片的故事。

  1、教师示范讲述:我的照片的故事。

  老师:“这是我和我的孩子在泰山旅游时拍的一张照片。放假的`时候,我和我的孩子来到了泰山,泰山是一座很高的山,我们沿着台阶向上爬,一路上看到了高高的树、绿绿的草和五颜六色的花,最有趣的是山上的石头,有的像小猴子,有的像老虎,有的像大象,真是好玩极了!我们爬了好长时间,终于爬到山顶了。我们高兴地说:‘我们爬到山顶了,我们胜利了!’”

  2、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讲述的要点以及讲述的条理性和完整性。

  (1)“我的故事里有谁?”

  (2)“我和我的孩子在什么时候去了什么地方?”

  (3)“我们看到里什么?说了什么?心里觉得怎么样?”

  (三)教师启发、引导幼儿用连贯、完整的语言讲述各类照片,感受照片所表现的不同内容,体验大胆讲述、与人交流的快乐。

  1、个别讲述自己照片的故事。

  老师:“谁愿意去选一张自己的照片,将照片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幼儿一:“这是我在奶奶家拍的一张照片。秋天到了,奶奶家里收获了许多花生,我和爸爸帮奶奶晒花生,奶奶要剥花生给我吃,我说:‘奶奶,我帮你剥。’我剥不动就用牙齿去咬,爸爸就用照相机咔嚓一下把我用牙齿咬花生的样子给照下来了。”

  幼儿二:“这是我过五岁生日时我妈妈带我到小天使影楼拍的一张照片,我特别喜欢奥特曼,就拉着妈妈跟奥特曼一起拍照片留作纪念,我大声喊‘打败怪兽’妈妈祝我生日快乐!后来,妈妈就去深圳打工了,我很想妈妈……”

  孩子争先恐后地讲述自己照片的故事,故事内容真实、有趣、完整。

  2、讲述幼儿在幼儿园活动中拍的照片的故事。(教师为幼儿准备了他们在幼儿园各项活动中拍摄的照片,如:春游、运动会、六一团体操表演等,孩子们都能快乐地、用完整、连贯的的语言讲述,而且讲述内容生动、有趣,是孩子记忆中印象深刻的情景。)

  3、经验迁移,讲述他人照片的故事。

  (1)少儿频道智慧树节目的剧照。

  (2)全家福照片。(一家人团聚在一起非常开心、快乐、幸福!拍张全家福作为留念……)

  (3)刘翔比赛的照片。(刘翔哥哥在参加跨栏比赛,他跑步的速度非常快,像飞一样,获得了世界冠军……)

  4、自选照片,再次与同伴与交流、分享照片的故事。

  (四)分类整理,制作班级相册,共享照片的故事。

  1、引导幼儿为照片归类、整理。

  “每一张照片不仅可以讲述一个好听的故事,还可以帮助我们记住一件事情,每一张照片都很珍贵,我们应该将它保存好。”请幼儿按照片拍摄的地点归类、整理。

  2、制作班级相册,分享活动的快乐。

  这些照片装在一起,给它加个封面就做成一本相册了,这是我们的班级相册,我们还会有更多的照片存放在里面,我们还要继续讲照片的故事。

  (五)活动延伸:

  继续收集照片,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自由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