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用的口语交际教案集锦六篇
作为一名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口语交际教案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口语交际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交流,感受童年的美好、纯真,使学生珍惜童年,热爱生活。
2.指导学生具体有序地说出自己了解的大人们童年生活中有趣的事情,表现出学生自己的真情实感。
3.引导学生以自己的耳闻目睹为基础,做到把内容讲清楚,讲具体。
4.在学生精彩的交流中,进行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说习惯。
教学重点
通过收集反映大人们童年难忘生活的片断,讲述大人们的童年故事,使学生感到童年的纯真、美好,激发学生珍惜童年,热爱生活的情怀。
教学难点
把故事讲述清楚,讲具体,并能注意表达方式,使其能引起听众的兴趣。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提高交际与习作的能力。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课题。
1.童年,一首欢乐的歌,一个美好的梦,让人亲身经历,永不忘记。那么,在本单元的学习中,童年的趣事、乐事又给你留下哪些印象呢?
2.小组交流,代表发言,教师小结:
3.谈话揭题:人不知不觉就长大了,童年的记忆却伴随着人的一生。让我们走进大人们的童年岁月,了解他们小时候的故事。(板书:口语交际——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
通过回忆已学的课文来导入本组专题,同时又为下面的口语交际设下铺垫。
二、明确交际要求。
(一)阅读课本,了解交际要求。
1. 读教材13页,说说这次口语交际给我们提出了哪些要求?(小组长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整理。)
2.小组派代表参与全班交流,教师评议相机小结。
【出示课件3】交际要求
(1)根据提问对象提出恰当的问题。
(2)认真倾听,在交流时能边听边记录。
3.互相交流,说说这次口语交际可以选择哪些方面的内容来讲?(全班交流,教师评议并小结。)
【出示课件4】交际内容
先想一想可以了解谁的童年,如祖父母、父母、邻居,在针对不同的对象,提出恰当的问题。问之前,先列一个提纲,把提问对象和问题写下来。下面的表格仅供参考。
提问对象问题一问题二……
邻居阿姨还记得小时候学过的那几篇课文?干过什么傻事?说过什么傻话?
爸爸做过的最勇敢的事是什么?下课后最喜欢玩什么游戏?
……
3.小组交流:本次口语交际中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1)可以从这些方面提问:他们小时候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难忘的事情……
(2)提问的时候,注意使用礼貌用语。
(3)认真、耐心地听别人讲话,一边听一边做简单的记录,不要随意打断别人。
(4)整理记录。
这一环节的设置,可以让学生把握要讲的故事的大方向,进而能够把一件事的重点部分说具体。此处紧扣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
三、互相交流,汇报交际。
1.小组合作交流。
交流要求:交流时,可以谈整理后的结果,也可以谈提问过程中印象深刻的事,还可以谈你的感受。
2.组内推选代表,参加全班的口语交际活动。
(1)汇报要求:发言的`同学要发挥自己的最高水平,其他同学要认真倾听,不要中途打断;有疑问或者要提意见的,等听完之后再举手发言;发问和提意见要有礼貌,注意礼貌用语。
(2)各小组推举代表轮流展示,本组的同学可以补充,其他小组可以提问(教师相机指导点拨,重点从语言表达是否完整和内容是否有条理两方面来指导,启发引导学生相互补充,学生相互评价,发现优点和不足)。
3.评议谁最棒。
(1)全班评议,看讲的同学内容是否符合要求、语言是否流畅、重点是否突出。
(2)评选出“最自然大方奖”“最佳口才奖”,并宣布评选结果。
(3)教师小结。
四、欣赏范例。
爸爸的童年趣事
爸爸的童年是充满快乐的、丰富多彩的,他给我讲了很多有趣的事情。什么下河摸鱼啊、上树掏鸟窝呀、和小伙伴们一起捉迷藏等等。其中的一件事令我印象特别深刻。
爸爸十岁左右的时候,快过春节了,奶奶叫爸爸和他哥哥,也就是我大伯出去买白糖,他们都高兴得跳了起来,因为爸爸最喜欢跑腿了,这样,他们就可以逃出奶奶的视线,无拘无束地玩耍了。那时买东西都用供应票,买油用油票,买布用布票,买糖用糖票,并且那时候没有商店,买东西只能去几公里外的供销社。
于是爸爸和大伯就出发了,爸爸习惯性的把糖票放在帽子里戴上。在路上,他们俩兴奋地玩着滚铁环,一路上都洒下了他们的欢歌笑语,早把糖票放在帽子里的事情忘得一干二净。
这时,他们来到了供销社。售货员说:“你们要买什么?”爸爸和大伯异口同声地答道:“我们要买白糖。”售货员又问:“那你们的糖票呢?”他摸了身上所有的衣兜,也没找着。 “呀!”“怎么了?”大伯问。“我们的糖票不见了!”爸爸回答。大伯也焦急地找起来,把全身都摸了个遍。爸爸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转来转去急得汗水都出来了。热的爸爸摘下帽子,糖票掉出来了,“啊!在这里!”爸爸兴奋的叫了起来,大伯甚至跳了起来,就像打完胜仗后的喜悦。
售货员称好糖,用报纸包好( 那时候没塑料袋)系上绳子。他他俩提着往家赶,又在那儿滚着铁环回家。突然,报纸破了个小洞,可怜的白糖一路走,一路撒,而爸爸和大伯并未发觉到。这时,一个老爷爷路过,看到到这情形,立刻喊道:“你们俩小兔崽子,糖都漏了,回家还不得挨骂!”爸爸扭头一看,哎呀!这都已经铺成了一条长长的“糖路”!这该怎么办?爸爸灵机一动,他把身上的外套脱下来把糖包好,抱着回家了。
爸爸的童年是多么有趣,像一幅画卷令我难以忘怀!
1.小组交流对以上交际范例的评价。
2.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设计意图:
此环节的设计是让学生学会评价,在评价中掌握讲故事的方法和技巧。范例赏析,让学生直观感受如何将一件事讲得具体、生动。
五、教师小结,鼓励积累。
1.同学们,今天我们上了一节生动、有趣的口语交际课,通过交际,我们了解了大人们的童年,感受到了童年的丰富多彩。如果让我形容童年中的趣事的话,我会把它比喻一朵花,一朵芳香四溢的花;一个盒子,一个装着许多秘密的盒子;一个葡萄架,一个长满了数不清葡萄的葡萄架……就让我们一起来享受这童话般的故事吧!(播放歌曲《童年》。)
2.课后作业:
(1)利用课余时间,和自己周围的人进行交流,了解更多人的童年生活。
(2)搜集和阅读名家描写童年的作品,利用课余时间说给自己的同学或家人听。
推荐阅读:《笔墨童年》余秋雨
板书设计
口语交际——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
口语交际教案 篇2
目的要求:
1、通过语言实践提高语言交际能力
2、了解作为一个旅行社咨询员在介绍风景名胜及注意事项要注意的地方
重点:通过语言实践提高语言交际能力
难点:交际中的临场应变能力
教学过程:
一、训练题目
召开一次旅游咨询班会,介绍本地或外地的风景名胜及旅游注意事项。
二、训练指导
1、学生在以咨询员身份向游客介绍本地或外地的风景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要全面了解风景名胜及有关的人文知识,同时还要考虑向游客介绍游览的.路线,确定介绍的顺序及重点。实践过程当中要注意与游客的互动,边介绍要边与游客交谈。介绍时或客观叙述,或形象描绘,或穿插人文知识,或启发游客想象。应采用多种介绍方法,有详有略,切忌刻板乏味或夸大其词。影响游客前往旅游的兴趣。
2、游客提问要简洁明了,提问要有针对性,咨询会结束后,请同学(游客)对咨询员的介绍和回答给予评价。
三、训练过程
1、采用自愿报名,同学推荐的方式选取4名同学作为咨询员,分别介绍不同的旅游景点,景点介绍时间5分钟/人之内。
2、由游客自由提问,问答时间10分钟左右。
3、游客进行自由评价,最后由同学进行举手表决,以愿意去某个景点的游客最多者为胜。
口语交际教案 篇3
一、口语交际要求:
1、通过观察图画内容,初步了解小朋友与老师之间的口语交际,感觉师生之间的友爱,同时感觉到上学的乐趣。
2、观察与演练结合,激发主动与老师友好交谈的兴趣。
3、培养积极向上、尊敬老师的优良品质。
二、口语交际指导:
1、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是哪一天,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2、同学们是怎样祝贺老师的'节日的?
3、画面的中心是谁,她在干什么?
4、把上面观察到的情况边起来说一说。
5、下面是对图画意思的补充说明,希望能给你帮助。
图画以“老师,您好”为主题。9月10日,教师节。教室里,同学们都争着给老师送礼物,一个同学送给老师一束鲜花,另两个同学给老师送自制的贺卡。一个同学给老师送一只自制的纸鹤,并祝老师节日快乐!老师真高兴!
三、口语交际演练:
请帮图上的同学对老师说一句心里话。
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口语交际教案 篇4
学习目标
1、能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编排课本剧,学习运用个性化语言、动作、神情展现人物特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
2、学习缩写,能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适当删减,做到意思准确、完整,语句连贯通顺;培养学生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
课前准备
1、查找资料,拓宽了解与《将相和》《草船借箭》《猴王出世》《景阳冈》等故事相关的内容。
2、准备人物形象的服饰、道具。
3、多媒体课件《三国演义》《猴王出世》的精彩片段。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创设情境,感知角色形象
1、播放《草船借箭》,观前布置思考问题:
⑴ 你最喜欢哪个演员的出色表演,为什么?
⑵ 你认为导演最成功的地方在哪里?
2、学生自由讨论:
可以从人物的语言或动作是否体现人物的个性特点谈;可以从故事情节的安排谈;可以从服饰道具的使用谈。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欣赏中体验,在欣赏中学习,由此激发学生编排课本剧的兴趣。
二、赏析课文,体味角色形象
1、这一组我们学习了四篇课文《将相和》《草船借箭》《猴王出世》《景阳冈》,你最喜欢的人物是谁?为什么?
2、作者是怎样将这些人物的特点体现出来的?引导学生从人物的语言、动作以及故事情节的合理安排等方面理解。
三、探究编排,表演角色形象
1、老师以《草船借箭》为例引导学生如何编排课本剧:
⑴ 请学生从课文中找出主要人物并画出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情的相关语句。
⑵ 学生简要交流。
⑶ 课文中有些人物神情并没有直接提供,作为编导该怎么办?引导学生根据人物特点以及课文中人物的语言、动作想象他们的神情。如:鲁肃对周瑜说:十万支箭。周瑜说:是他自己说的,你们认为他们的表情可能是怎样的?
⑷ 课文中有些人物语言是运用专署的形式出现,并没有直接引用,作为编导该怎么办出示一段话──鲁肃答应了。他不知道诸葛亮借了船有什么用,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只说诸葛亮不用竹子、翎毛、胶漆这些材料。如果你是编导,遇到这种转述的句子,怎么办?
(改编为直接叙述的句子,还可以进行合理的增补,从而更好地体现人物的.特点。)
教师小结:编排课本剧不能仅仅停留于课本,为了更好地体现人物的特点,还要进行必要的改编,形象地将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情展现给观众。有时还可以根据自己的课外阅读进行拓展创编。
2、自主选择,分组创编:
⑴ 按照每个人的兴趣、爱好分成四大组,推选出一个责任编导,负责执笔、汇总大家的意见。
⑵ 每个人选择一个角色,将自己角色的语言、动作、神情了解透彻。
⑶ 交流讨论各自的角色体验,小组内进行整体性创编。
(根据故事情节,安排好各种人物的对白、出场顺序以及剧本内容。)
分小组的讨论、发言,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而且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实践。学生通过自读自悟,讨论探究,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品味成功。
3、欣赏表演,评价表演:
⑴ 讨论欣赏要求,评价方法,准备推选出最佳创编奖,最佳演员、最佳评论员。
(认真倾听、欣赏表演者的每一句话、每个动作、每个神情。欣赏整个编排是否有创意。)
⑵ 分组表演:
先由编导简要介绍表演篇目、演员阵容、服饰道具,再进行表演。
⑶ 评价表演:
先肯定优点再指出不足。着重引导学生从人物的个性化语言、动作、神情入手;再从是否富有创造性来评价。也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由编导或表演者来阐述自己的设计意图。
4、评选最佳创编奖,最佳演员、最佳评论员。
四、拓展延伸,丰富角色形象
1、鼓励学生进行相应的课外阅读,更深入地了解人物的特点,为进一步创编奠定坚实的基础。
(如《三国演义》《水浒转》《西游记》等。)
2、融合大家的合理性建议,尝试做一回编导,并与同学合作进行二次创编。
激活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由被动的接受性学习为主动的探究性学习,真正体现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口语交际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交流学生看到的听到的或者经历过的感动的事,训练学生思维的条理性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敢于表达自己想法的习惯。
2、在口语交际中感受人与人之间令人感动的真情,懂得人与人之间有许多值得感动或自己难忘的事,学会感恩。
3、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选一件令人感动的事记下来,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感情要真实。
教学重点
在口语交际中理清思路,学会表达,完整清楚地叙述出这件感动或难忘的事。
教学难点
善于表达,说话有顺序,条理清楚,有重点。
课前准备
1、公益广告片段,音乐《丹顶鹤的故事》。
2、搜集古今中外让自己感动的故事。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广告说感动
1、师叙述:我们的身边,时时会发生许多令人感动的事,它让我们感到人世间最美好的是真善美的情感,让我们终身难忘。
2、播放一则公益广告:一个五六岁的男孩,用稚嫩的双手颤巍巍地打来一盆洗脚水,要给他妈妈洗脚。
看了这则公益广告,你有什么感受?
小结:是啊,年轻的妈妈每天晚上打好热腾腾的水,给年迈的老奶奶洗脚的行为,温暖了奶奶苍老的心灵。她不知道,无意中,她教会了自己的孩子──感恩。
3、看一部电影简介:一个穷苦的学生为了完成学业,背着病患的父亲去上学。
看了这个片段,你有什么感受?
4、小结:多么刻苦的学生,多么孝敬的孩子!他的行为怎能不让我们深受感动呢?
二、听故事谈感动
1、像电视广告中这样的令人感动的故事古今中外还有许多许多。谁愿意来说说这些故事?
2、学生讲课前收集感动的故事,如“孔融让梨”……并说说为什么而感动?
3、师:老师也有一个让人感动的故事。
配乐引出《丹顶鹤的故事》:有一个女孩,她从小就爱养丹顶鹤,在她大学毕业以后,她仍回到她养鹤的地方。可是有一天,她为了救那只受伤的丹顶鹤,却滑进了沼泽地,就再也没有上来。(音乐响起)
听了这个故事和音乐,你有什么感受?
4、小结:是啊,这又是一个让人感动的故事。
三、说经历话感动
1、同学们,在你的成长过程中,我想你曾开心地笑过,痛苦地哭过;也曾感动过,懊悔过;更沐浴过爱的圣洁,遭遇过烦恼与无奈……选一件令你感动、使你难忘的事讲给同学听,要充满感情,把事情说清楚,说具体,让听众被你的故事感动。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学生开展口语交际活动,教师适当进行点拨,多作鼓励性点评)
4、教师小结:
今天大家交流了令自己难忘的事,都被一个个故事感动着。感动是什么?一千个人有一千种答案。感动是人的'情感的自然流露。感动,如沁人心脾的甘泉,畅饮甘泉,我们的内心变得澄澈而又明亮;感动,如熏人欲醉的海风,感受海风,我们的内心变得纯净而又宽敞。因为我们善良,所以学会了感动,学会了感恩。同学们,让我们请腾出一点小小的空间来承载这足以让我们回味一生的感动吧!播放音乐《感恩的心》。
2、指名学生回答:
指名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值得回忆,印象深刻的事,从不同角度鼓励学生举例子,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丰富学生写作内容。
四、读读例文,学习写法
1、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同学,她准备把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一件让人感动的事讲给大家听,你们爱听吗?
2、听例文《婆婆的“考前综合症”》:
这位同学的婆婆为什么得“考前综合症”?他的感受是什么?
3、这篇文章在写法上有哪些特点?
板书:
抓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在叙事中抒情
4、阳光使鲜花开放,雨露使禾苗茁壮,真情使人心灵激荡。写事时,恰到好处地表达真情实感,能够增加文章的感染力,使读者产生共鸣。同学们,刚才我们在这篇文章中体会到作者不但注意了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情、心理活动描写,还巧妙的运用了在叙事中抒情的方法,让读者深受感动。这是我们这次作文要借鉴的方法。
五、独立作文妙笔生花
学生独立习作(教师巡视,重点帮助习作有困难的学生。)
第三课时
一、导入激情
导语:上节课同学们用笔记录下了最让自己感动的事,其作文是各有风格。如果再动动脑,就会使你笔下那感动、难忘的事,内容更加具体、语句更加通顺,情感表达更加真实、准确,也就更加感人!这节课咱们一起评改上次的习作。
二、佳作放送
导语:同学们,在这次作文中有些同学的文章不但写得生动、具体,而且非常感人。大家想不想欣赏一下?
1、优秀习作者上台朗读习作,边投影展示。
2、同学观看、倾听并思考:同学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让人感动、难忘在什么地方?好在哪里?
3、学生评析:
⑴你觉得这篇文章所选的事感人或难忘吗?
⑵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这是一件感人或难忘的事?
⑶这篇文章哪些地方值得借鉴学习?
4、教师小结。
三、亮点欣赏
1、分享精彩语段:
导语:佳作不是人人都有,但每个同学的作文中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精彩之笔,比如,一些语句和段落很是精妙,可谓亮点之处。谁愿意把你写得最好的句子念给大家听听?
2、教师采访展示者和听众,精彩在何处:
(注意鼓励习作困难的学生发言、展示,提高其写作的积极性。)
四、互评互改
导语:欣赏了这些同学的亮点,你是否也有所触动。请大家再次回忆最让自己感动的事,把听到、看到或亲身经历的最令人感动、难忘的事像在大脑中放电影一样放一遍。看看自己的文章,跟别人的相比,还存在那些不足,你准备借鉴别人哪些做法。
1、结合讲评,自评自改。(重点放在个人感动、难忘的精彩章节)
2、同桌互相修改,互相欣赏。
3、修改后的片段,集中再次讲评,或说说自己的感受。
五、金玉良言
1、教师采访通过修改后习作水平进步明显的学生:你有什么成功的经验?
2、小结:
好的作文是修改出来的──“三分文章七分改”,要“不断修改,反复推敲”,还要“多读、多思、多改”。这样,我们的写作兴趣在修改中会得到激发,写作水平在修改中也会得到提高。
六、誊抄作文
将这篇习作工工整整地抄在作文本上,可以投寄给班级的班刊或平时阅读的刊物,体验希望与成功的喜悦,让更多人分享你的感人故事。
口语交际教案 篇6
学习目标
1.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民风民俗,交流时做到内容充实,表达流利。
2.借鉴本组描写民风民俗的写作方法,学习抓住特点介绍民俗的方法。
3.学习修改、完善自己的习作,创编班级习作集。
课前准备
1.学生通过上网了解各地自己感兴趣的民风民俗,或者调查本地的风俗习惯。
2.教师准备有关的图片。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二课时(口语交际)
一、回顾课文,激发兴趣
1.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说一说从《北京的春节》《藏戏》《各具特色的民居》和《和田的维吾尔》中,了解到了哪些民风民俗。
2.民风民俗,是与民族文化有关的风俗习惯,它是一种文化现象,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展示图片,向同学们介绍某种民风民俗。
二、畅所欲言,感受各地民风民俗
1.小组内交流
(1)交流内容:对课外阅读、调查、上网查找、亲身经历等所了解的民俗进行交流。(如,节日习俗:元宵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春节等;民族舞蹈、服饰、饮食、民居;民间工艺品等。)
(2)交流要求:认真倾听别人介绍了的.民风民俗有什么特点,是怎样介绍的;提出感兴趣的问题,介绍的同学要耐心回答;推选代表,介绍本组最有特色的民风民俗,商议怎样介绍才能给全班同学留下深刻的印象。(如,要做到善于组织和利用手中的材料,说得详略得当,生动有趣,条理清晰等。)
2.各组推选代表,准备参加全班交流。
三、召开民风民俗发布会
1.各组推选代表参加民风民俗发布会,确定发言顺序。
2.明确发布会有关要求:
(1)发言人要讲清楚某种民风民俗的特点。
(2)讲完后回答同学们的提问。
(3)对某种民风民俗感兴趣并有所了解的同学,可以随时进行补充。
3.评选最佳发言人:共同讨论哪位发言人介绍的民风民俗给人留下的印象最深刻。
【口语交际教案】相关文章:
《口语交际》教案02-27
口语交际教案10-16
口语交际教案04-15
《口语交际:演讲》教案03-23
口语交际教案优秀10-10
关于口语交际教案03-08
《口语交际》的优秀教案03-08
口语交际课教案03-08
口语交际教案【荐】03-23
口语交际优秀教案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