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小班教案

小班教案

时间:2024-10-02 06:06:58 教案 我要投稿

【精品】小班教案范文汇总五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班教案5篇,欢迎大家分享。

【精品】小班教案范文汇总五篇

小班教案 篇1

  目标:

  1、关注生活细节中渗融的惦念、关爱之情。

  2、感受全家人亲亲热热在一起的幸福。

  3、能用多种方式表达爱爸爸、爱妈妈的情感。

  准备:

  1、材料包:桌面玩偶爸爸、妈妈、我(宝宝)。

  2、用于装扮爸爸、妈妈的'道具,如妈妈的挎包、爸爸的眼睛或帽子等。

  过程:

  (一)妈妈来敲门

  1、教师请出玩偶爸爸和我(宝宝)。请幼儿想一想、说一说:我和爸爸在一起等着妈妈回来时,总想谁来敲门?(妈妈)

  2、为什么你希望妈妈回来?

  3、叮咚,叮咚,门铃响了。打开门一看,真的是妈妈回来了。你们猜宝宝会怎么说,怎么做?

  4、幼儿扮演宝宝,教师挎上挎包扮演妈妈,鼓励幼儿边念儿歌,边大胆想想、表现看到妈妈回来时快乐的心情和动作。

  (二)爸爸来敲门

  1、教师请出木偶妈妈和宝宝。请幼儿想一想、说一说:我和妈妈在家里,总想谁来敲门?(爸爸)

  2、为什么你希望爸爸回来?

  3、叮咚、叮咚,门铃响了,打开门一看,真的是爸爸。这时,宝宝会怎么说,怎么做?

  4、幼儿扮演宝宝,教师扮演爸爸,边念儿歌,边进行表演。

  (三)还有谁来敲门

  1、带领幼儿一起完整学念儿歌。

  2、我和爸爸妈妈在家里,还希望谁来敲门?

  3、鼓励幼儿把家庭中的其他成员编进儿歌里,一起学念。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鸡蛋易碎的特点,并尝试运用各种方法保护蛋妹妹。

  2、愿意在讨论中认真倾听并发表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个用熟鸡蛋装饰的蛋妹妹。

  2、课件;塑料筐两个;大米、棉花、小包、盒子等辅助材料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放映幻灯片。讲述:

  今天我们小三班来了一名小客人,你们看是谁呢?

  今天是凡凡姐姐的生日,妈妈给了她一件生日礼物,会是什么呢?

  凡凡姐姐可喜欢蛋妹妹了,她和蛋妹妹一起唱歌,一起游戏。

  可是一不小心,蛋妹妹“啪”的一声掉到地上,蛋妹妹怎么样了?(摔破了)凡凡姐姐伤心地哭了起来。

  二、护蛋任务:小朋友,看了刚才的照片,你们能告诉老师,蛋妹妹是怎么破了的吗?

  蛋妹妹除了碰到地上会破,还会怎么破了呢?

  (我们用力攥她时会破吗?)教师小结:蛋妹妹碰到地面、桌子、石头等硬的东西上,容易破;我们用力攥她的时候也会破。你们看凡凡姐姐哭得那么伤心,你们想帮助她保护蛋妹妹吗?

  三、讨论:护蛋方案

  1、和幼儿一起讨论保护蛋妹妹的方法。

  谁能想想办法,该怎么保护蛋妹妹,不让它破了呢?

  2、引导幼儿运用一些辅助材料来保护蛋妹妹。

  对幼儿想出的办法通过一些辅助材料来操作,从而验证自己想的办法是否可行。

  3、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做法。

  四、游戏活动:护蛋行动

  1、小朋友真棒呀!你们想了这么多的办法保护蛋妹妹,蛋妹妹可高兴了。为了感谢大家,也为了试试我们是不是细心,蛋妹妹们想和我们一起玩一个游戏。(讲解游戏规则)

  2、幼儿以等距站成一列,按序递接蛋妹妹,最后安全递到筐内。

  3、若发生不慎将蛋跌落的事情,游戏停止,教师抓住契机,提醒幼儿要小心保护好蛋妹妹。对受伤的蛋妹妹可以用纱布进行包扎,让幼儿感受关爱他人。

  五、结束:

  教师肯定幼儿小心运蛋的行为,并告诉幼儿蛋妹妹有点累了,请小朋友轻轻把她送到床上去睡一觉吧!

  活动反思

  本周三我执教了社会活动《保护蛋妹妹》,该活动的目标为:1。了解鸡蛋易碎的特点,并尝试运用各种方法保护蛋妹妹;2。愿意在讨论中认真倾听并发表自己的想法。

  在活动开头我创设情境“嘘!谁在说话,让我听听”,我假装侧耳倾听,孩子们好奇心顿时来了,被我所吸引,注意力全在我这儿了。“原来是蛋宝宝在说话”我说。“他们在说什么呢?我再听听看”,“原来是蛋宝宝在表扬徐老师,说徐老师真棒!把他们保护的好好的,没让他们摔跤,摔破。”“蛋宝宝还说它的蛋妹妹也想请我们小朋友来保护他们?你们愿意吗?”“愿意”接着我们一起讨论保护蛋妹妹的方法,有说:“放在小脸盆里”“嗯,和老师的一样。”“除了放在脸盆里,还可以放哪里?“袋袋里”“什么袋袋?”“马夹袋、口袋”,幼儿一一回答后,我让他们分小组进行实践,让幼儿等距站成一列,按序递接蛋妹妹,最后安全递给我。在讨论中、实践游戏中,孩子们体验很多,尤其是在用纸包住蛋妹妹传递过程中,1号、17号幼儿两者没有交接好,导致蛋妹妹“啪嗒”一下掉在地上时,他们傻眼了,同组的几个孩子对着他俩说:“都怪你们,你们要小心点的.!”,我说:“蛋妹妹很容易碎的,你们一定要保护好,轻轻拿轻轻放。” “再想想爸爸妈妈是怎样把鸡蛋到幼儿园的?”16号幼儿想到了用小纸盒保护蛋妹妹。我们一起也进行了实践操作,通过谈论、实践,孩子们感知了用纸包住鸡蛋是不可靠的,用纸盒、袋子、帽子、口袋保护鸡蛋的方法是可行的,然后我出示橡皮泥让他们看看老师是怎样用橡皮泥保护鸡蛋,并且让鸡蛋站起来,还告诉他们沙子、棉絮、米、等东西也可以保护鸡蛋,最后引导他们在生活中继续观察、发现,肯定会有更多方法。同时我也在探索区投放了橡皮泥和鸡蛋,3号幼儿在区域活动时间进行了尝试,虽然把鸡蛋弄碎了,但我想他通过亲身实践一定更深刻的感知到了鸡蛋易碎的特点。

  实践出真知,孩子们通过动脑想象,大胆讨论、亲身实践,验证了自己所思所想,感知体验了更多,相信在为其两周的主题活动中,一定会获得更多关于蛋儿的知识。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知道图书是用纸做的,易皱、易湿、易坏。

  2、爱护图书,学会正确的使用方法:轻拿轻放,一页一页轻轻地翻阅。

  活动准备

  图书角、每人一本图书、故事录音、纸、每人一张、水盆每组一只。

  活动过程

  一、放录音故事:《小图书的哭声》,听第一段。

  听完后提问:小图书为什么哭?图书是用什么做的?(知道图书是用纸做的)

  二、小实验

  1、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将纸握在手里,幼儿发现纸用力握会皱稍用力纸会撕破。

  2、幼儿操作

  每人一张纸,每组一只盆,幼儿将纸放在水里发现:纸会浸湿,湿的纸更容易破。

  三、练习看图书

  1、老师示范

  轻轻地到图书袋拿图书,一页一页轻轻地翻阅,看完后轻轻地放回原处。

  3、幼儿练习(个别)

  4、全班幼儿练习,教师指导

  四、放录音故事

  活动延伸

  1、在教师的指导下,幼儿修补图书。

  2、开展爱护图书的竞赛,幼儿轮流当图书管理员,督促同伴认真看书,爱护图书,看完后放回原处。

  故事《小图书笑了》,听第二段。结束课题。

  活动结束:附

  故事《小图书笑了》:

  幼儿园小班的图书袋里的.图书可多了,小朋友都喜欢看。有一天,老师走进教室听见“呜呜呜”的哭声,是谁在哭呀?老师找呀找,发现是一本小图书在哭,老师问:“小图书你怎么啦?”小图书说:“呜呜我好痛”老师又问:“怎么会痛的呢?”小图书说:“刚才是小朋友看我时把我弄疼的。”毛毛在旁边说:“是点点抢的”小图书说:“对,小朋友都喜欢我,可不知道怎样爱护我,这不,点点把我的胳膊拉断了。呜呜呜,好疼啊!”老师说:“对不起,我来给你治病吧。”“谢谢”“哈哈哈,哈哈哈”,“诶,是谁这么开心呀?”老师问:“是我小图书,我现在不哭了,因为小朋友都会爱护我,会一页一页轻轻地翻着看,我好高兴呀!”

小班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小班的幼儿年龄小,喜欢运动,但运动的自控能力差,幼儿之间经常发生身体的碰撞,本来碰的也不疼,他们却总是委屈的哭着来告状:“某某小朋友碰着我了。”这使我想起我小时候玩的一个民间游戏“碰一碰”。我决定给他们上一节“碰一碰”的游戏课。让他们在碰撞的过程中找到乐趣,找到友谊,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节奏并按其节奏运动。

  2、学会创作不同的动作方式达到与同伴“碰”起来的目的。

  3、遵守游戏规则,体验与同伴合作、交流的友好情感和愉快心情。

  活动重点:

  学会创作不同的有趣的.“碰撞动作”,对听到的指令做出迅速、准确的反应。

  活动准备:

  “碰一碰”的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1 、让小朋友们一起听歌曲“碰一碰”,熟悉音乐旋律。

  “找一个朋友碰一碰,找一个朋友碰一碰,碰哪里?碰肩膀,碰肩膀。”

  2、讲解游戏规则

  当歌曲唱“找一个朋友碰一碰,找一个朋友碰一碰”时,幼儿可根据音乐旋律走步或跑步,边走边找一个好朋友并肩站好。当歌曲唱“碰哪里?”时,小朋友要注意听老师指令。当歌曲唱到“碰肩膀,碰肩膀”时,幼儿要迅速做出动作。

  3、示范游戏动作。

  请一个小朋友们与老师一起做示范表演。边唱儿歌“找一个朋友碰一碰,找一个朋友碰一碰,碰哪里?碰肩膀,碰肩膀。”边踏着节奏做动作。让幼儿有一个初步的印象。

  教游戏动作时,要求幼儿一定在乐曲的伴奏下合拍做动作。告诉幼儿老师说出碰的部位后,一定要迅速的做出动作,以锻炼幼儿反映的灵敏性。

  4、 鼓励幼儿大胆发明更有趣的动作,如屁股碰屁股,脸蛋碰脸蛋等。告诉幼儿“相碰”要亲切,用力有分寸,不要做过分或有危险和不友好的动作。

  5、 教育幼儿广泛与同伴交往,以促进幼儿社交能力的发展,培养幼儿之间合作的能力。

  活动反思:

  上完这节游戏活动后,小朋友们不再为碰撞来告状了。他们都把碰撞作为游戏,并创新了很多有趣的动作,如鼻子碰鼻子,小手碰小手等。玩的不亦乐乎。但要经常提醒幼儿“相碰”要亲切,用力有分寸,不要做过分或有危险和不友好的动作。

小班教案 篇5

  男孩女孩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细心观察,区分出男孩女孩的明显特征。

  2、知道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培养幼儿的性别意识。

  【活动准备】

  小熊手偶一个,男孩女孩图片、裙子、帽子图片各一张,男女标志,装扮用具(裙子、项链、发箍等),移动板,音乐带、录音机等。

  【活动过程】

  一、出示笨笨熊,导入活动,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提问:“看,这是谁?”笨笨熊(配班老师):“小朋友们好,我是笨笨熊。”(引导幼儿和笨笨熊问好)“今天,我家请来了两位客人,瞧,他们来了。”(配班老师出示男孩女孩)

  教师提问:“他们是谁呀?原来呀,这两位小客人,一位是男孩子,一位是女孩子,可是笨笨熊真糊涂,怎么也分不清谁是男孩,谁是女孩,请你们来帮帮它,好吗?”

  二、幼儿观察区分男孩女孩的不同,掌握男孩女孩明显的外貌特征。

  1、请幼儿讲述,区分男女。

  老师:谁愿意来告诉笨笨熊,谁是男孩?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呀?

  2、给客人送“礼物”,帮助幼儿了解区分男孩女孩的明显特征。

  老师:杨老师这儿有一条裙子和一顶帽子,把它们送给小客人当做礼物吧,好不好?裙子该给谁穿呢?谁愿意来帮她穿上?帽子该给谁戴呢?

  3、倾听笨笨熊的话,巩固区分男孩女孩的方法。

  老师:宝宝们,快看,笨笨熊又来了,听听它在说什么?

  笨笨熊:谢谢小三班的宝宝们,现在我能分清谁是男孩谁是女孩了,(笨笨熊边指边说)你是女孩子,梳着小辫子,穿着小裙子;你是男孩子,戴着小帽子,穿着长裤子,宝宝们,我说的`对不对呀?哈哈,真是太感谢你们啦!咦,我的两位小客人在聊天呢,快听听它们在说些什么?

  4、男孩女孩自我介绍:你好,我叫帅帅,我是男孩子,我喜欢遥控汽车;你好,我叫美美,我是女孩子,我喜欢洋娃娃。

  5、请幼儿大胆讲述刚才的对话内容,逐步引导幼儿学会用完整的话介绍自己,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和语言能力。

  提问:宝宝们,有没有听见他们在说些什么呀?哪个宝宝愿意像帅帅、美美一样来介绍自己?

  6、表演游戏

  以男女为单位,分批表演,男孩做帅帅的动作,女孩做美美的动作。

  三、组织幼儿参加“舞会”,进一步了解自我。

  1、老师:哎哟,告诉你们啊,笨笨熊和小客人们还要邀请你们去参加舞会呢,高不高兴?

  2、区分男女化妆室,认识男女标志。

  老师:看,这里有四间化妆室,看看哪间是女孩子的,哪间是男孩子的?

  3、提问:想想看,你们还在哪里看到过这些标志?

  小结:我们在厕所、浴室、游泳池,很多地方都有这些标志,它们能告诉我们,哪里是女孩子进去的,哪里是男孩子进去的,千万不能走错了,不然啊,羞羞脸呀!(教师做动作)

  4、幼儿自由打扮自己,教师给予适当的帮助,并举办舞会。

  幼儿打扮好后,教师带领幼儿在音乐声中翩翩起舞。

  【结束活动】

  老师:哇,我们的女孩子在跳舞时好漂亮,男孩子也好帅气呀,棒极了!等会我们再到教室里去举行舞会,好不好?和客人老师们再见吧!

《【精品】小班教案范文汇总五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3-10

小班教案04-30

小班教案05-01

小班教案05-01

小班教案05-01

小班教案05-06

小班教案04-29

小班教案05-03

小班教案05-03

小班教案05-04

【精品】小班教案范文汇总五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班教案5篇,欢迎大家分享。

【精品】小班教案范文汇总五篇

小班教案 篇1

  目标:

  1、关注生活细节中渗融的惦念、关爱之情。

  2、感受全家人亲亲热热在一起的幸福。

  3、能用多种方式表达爱爸爸、爱妈妈的情感。

  准备:

  1、材料包:桌面玩偶爸爸、妈妈、我(宝宝)。

  2、用于装扮爸爸、妈妈的'道具,如妈妈的挎包、爸爸的眼睛或帽子等。

  过程:

  (一)妈妈来敲门

  1、教师请出玩偶爸爸和我(宝宝)。请幼儿想一想、说一说:我和爸爸在一起等着妈妈回来时,总想谁来敲门?(妈妈)

  2、为什么你希望妈妈回来?

  3、叮咚,叮咚,门铃响了。打开门一看,真的是妈妈回来了。你们猜宝宝会怎么说,怎么做?

  4、幼儿扮演宝宝,教师挎上挎包扮演妈妈,鼓励幼儿边念儿歌,边大胆想想、表现看到妈妈回来时快乐的心情和动作。

  (二)爸爸来敲门

  1、教师请出木偶妈妈和宝宝。请幼儿想一想、说一说:我和妈妈在家里,总想谁来敲门?(爸爸)

  2、为什么你希望爸爸回来?

  3、叮咚、叮咚,门铃响了,打开门一看,真的是爸爸。这时,宝宝会怎么说,怎么做?

  4、幼儿扮演宝宝,教师扮演爸爸,边念儿歌,边进行表演。

  (三)还有谁来敲门

  1、带领幼儿一起完整学念儿歌。

  2、我和爸爸妈妈在家里,还希望谁来敲门?

  3、鼓励幼儿把家庭中的其他成员编进儿歌里,一起学念。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鸡蛋易碎的特点,并尝试运用各种方法保护蛋妹妹。

  2、愿意在讨论中认真倾听并发表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个用熟鸡蛋装饰的蛋妹妹。

  2、课件;塑料筐两个;大米、棉花、小包、盒子等辅助材料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放映幻灯片。讲述:

  今天我们小三班来了一名小客人,你们看是谁呢?

  今天是凡凡姐姐的生日,妈妈给了她一件生日礼物,会是什么呢?

  凡凡姐姐可喜欢蛋妹妹了,她和蛋妹妹一起唱歌,一起游戏。

  可是一不小心,蛋妹妹“啪”的一声掉到地上,蛋妹妹怎么样了?(摔破了)凡凡姐姐伤心地哭了起来。

  二、护蛋任务:小朋友,看了刚才的照片,你们能告诉老师,蛋妹妹是怎么破了的吗?

  蛋妹妹除了碰到地上会破,还会怎么破了呢?

  (我们用力攥她时会破吗?)教师小结:蛋妹妹碰到地面、桌子、石头等硬的东西上,容易破;我们用力攥她的时候也会破。你们看凡凡姐姐哭得那么伤心,你们想帮助她保护蛋妹妹吗?

  三、讨论:护蛋方案

  1、和幼儿一起讨论保护蛋妹妹的方法。

  谁能想想办法,该怎么保护蛋妹妹,不让它破了呢?

  2、引导幼儿运用一些辅助材料来保护蛋妹妹。

  对幼儿想出的办法通过一些辅助材料来操作,从而验证自己想的办法是否可行。

  3、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做法。

  四、游戏活动:护蛋行动

  1、小朋友真棒呀!你们想了这么多的办法保护蛋妹妹,蛋妹妹可高兴了。为了感谢大家,也为了试试我们是不是细心,蛋妹妹们想和我们一起玩一个游戏。(讲解游戏规则)

  2、幼儿以等距站成一列,按序递接蛋妹妹,最后安全递到筐内。

  3、若发生不慎将蛋跌落的事情,游戏停止,教师抓住契机,提醒幼儿要小心保护好蛋妹妹。对受伤的蛋妹妹可以用纱布进行包扎,让幼儿感受关爱他人。

  五、结束:

  教师肯定幼儿小心运蛋的行为,并告诉幼儿蛋妹妹有点累了,请小朋友轻轻把她送到床上去睡一觉吧!

  活动反思

  本周三我执教了社会活动《保护蛋妹妹》,该活动的目标为:1。了解鸡蛋易碎的特点,并尝试运用各种方法保护蛋妹妹;2。愿意在讨论中认真倾听并发表自己的想法。

  在活动开头我创设情境“嘘!谁在说话,让我听听”,我假装侧耳倾听,孩子们好奇心顿时来了,被我所吸引,注意力全在我这儿了。“原来是蛋宝宝在说话”我说。“他们在说什么呢?我再听听看”,“原来是蛋宝宝在表扬徐老师,说徐老师真棒!把他们保护的好好的,没让他们摔跤,摔破。”“蛋宝宝还说它的蛋妹妹也想请我们小朋友来保护他们?你们愿意吗?”“愿意”接着我们一起讨论保护蛋妹妹的方法,有说:“放在小脸盆里”“嗯,和老师的一样。”“除了放在脸盆里,还可以放哪里?“袋袋里”“什么袋袋?”“马夹袋、口袋”,幼儿一一回答后,我让他们分小组进行实践,让幼儿等距站成一列,按序递接蛋妹妹,最后安全递给我。在讨论中、实践游戏中,孩子们体验很多,尤其是在用纸包住蛋妹妹传递过程中,1号、17号幼儿两者没有交接好,导致蛋妹妹“啪嗒”一下掉在地上时,他们傻眼了,同组的几个孩子对着他俩说:“都怪你们,你们要小心点的.!”,我说:“蛋妹妹很容易碎的,你们一定要保护好,轻轻拿轻轻放。” “再想想爸爸妈妈是怎样把鸡蛋到幼儿园的?”16号幼儿想到了用小纸盒保护蛋妹妹。我们一起也进行了实践操作,通过谈论、实践,孩子们感知了用纸包住鸡蛋是不可靠的,用纸盒、袋子、帽子、口袋保护鸡蛋的方法是可行的,然后我出示橡皮泥让他们看看老师是怎样用橡皮泥保护鸡蛋,并且让鸡蛋站起来,还告诉他们沙子、棉絮、米、等东西也可以保护鸡蛋,最后引导他们在生活中继续观察、发现,肯定会有更多方法。同时我也在探索区投放了橡皮泥和鸡蛋,3号幼儿在区域活动时间进行了尝试,虽然把鸡蛋弄碎了,但我想他通过亲身实践一定更深刻的感知到了鸡蛋易碎的特点。

  实践出真知,孩子们通过动脑想象,大胆讨论、亲身实践,验证了自己所思所想,感知体验了更多,相信在为其两周的主题活动中,一定会获得更多关于蛋儿的知识。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知道图书是用纸做的,易皱、易湿、易坏。

  2、爱护图书,学会正确的使用方法:轻拿轻放,一页一页轻轻地翻阅。

  活动准备

  图书角、每人一本图书、故事录音、纸、每人一张、水盆每组一只。

  活动过程

  一、放录音故事:《小图书的哭声》,听第一段。

  听完后提问:小图书为什么哭?图书是用什么做的?(知道图书是用纸做的)

  二、小实验

  1、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将纸握在手里,幼儿发现纸用力握会皱稍用力纸会撕破。

  2、幼儿操作

  每人一张纸,每组一只盆,幼儿将纸放在水里发现:纸会浸湿,湿的纸更容易破。

  三、练习看图书

  1、老师示范

  轻轻地到图书袋拿图书,一页一页轻轻地翻阅,看完后轻轻地放回原处。

  3、幼儿练习(个别)

  4、全班幼儿练习,教师指导

  四、放录音故事

  活动延伸

  1、在教师的指导下,幼儿修补图书。

  2、开展爱护图书的竞赛,幼儿轮流当图书管理员,督促同伴认真看书,爱护图书,看完后放回原处。

  故事《小图书笑了》,听第二段。结束课题。

  活动结束:附

  故事《小图书笑了》:

  幼儿园小班的图书袋里的.图书可多了,小朋友都喜欢看。有一天,老师走进教室听见“呜呜呜”的哭声,是谁在哭呀?老师找呀找,发现是一本小图书在哭,老师问:“小图书你怎么啦?”小图书说:“呜呜我好痛”老师又问:“怎么会痛的呢?”小图书说:“刚才是小朋友看我时把我弄疼的。”毛毛在旁边说:“是点点抢的”小图书说:“对,小朋友都喜欢我,可不知道怎样爱护我,这不,点点把我的胳膊拉断了。呜呜呜,好疼啊!”老师说:“对不起,我来给你治病吧。”“谢谢”“哈哈哈,哈哈哈”,“诶,是谁这么开心呀?”老师问:“是我小图书,我现在不哭了,因为小朋友都会爱护我,会一页一页轻轻地翻着看,我好高兴呀!”

小班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小班的幼儿年龄小,喜欢运动,但运动的自控能力差,幼儿之间经常发生身体的碰撞,本来碰的也不疼,他们却总是委屈的哭着来告状:“某某小朋友碰着我了。”这使我想起我小时候玩的一个民间游戏“碰一碰”。我决定给他们上一节“碰一碰”的游戏课。让他们在碰撞的过程中找到乐趣,找到友谊,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节奏并按其节奏运动。

  2、学会创作不同的动作方式达到与同伴“碰”起来的目的。

  3、遵守游戏规则,体验与同伴合作、交流的友好情感和愉快心情。

  活动重点:

  学会创作不同的有趣的.“碰撞动作”,对听到的指令做出迅速、准确的反应。

  活动准备:

  “碰一碰”的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1 、让小朋友们一起听歌曲“碰一碰”,熟悉音乐旋律。

  “找一个朋友碰一碰,找一个朋友碰一碰,碰哪里?碰肩膀,碰肩膀。”

  2、讲解游戏规则

  当歌曲唱“找一个朋友碰一碰,找一个朋友碰一碰”时,幼儿可根据音乐旋律走步或跑步,边走边找一个好朋友并肩站好。当歌曲唱“碰哪里?”时,小朋友要注意听老师指令。当歌曲唱到“碰肩膀,碰肩膀”时,幼儿要迅速做出动作。

  3、示范游戏动作。

  请一个小朋友们与老师一起做示范表演。边唱儿歌“找一个朋友碰一碰,找一个朋友碰一碰,碰哪里?碰肩膀,碰肩膀。”边踏着节奏做动作。让幼儿有一个初步的印象。

  教游戏动作时,要求幼儿一定在乐曲的伴奏下合拍做动作。告诉幼儿老师说出碰的部位后,一定要迅速的做出动作,以锻炼幼儿反映的灵敏性。

  4、 鼓励幼儿大胆发明更有趣的动作,如屁股碰屁股,脸蛋碰脸蛋等。告诉幼儿“相碰”要亲切,用力有分寸,不要做过分或有危险和不友好的动作。

  5、 教育幼儿广泛与同伴交往,以促进幼儿社交能力的发展,培养幼儿之间合作的能力。

  活动反思:

  上完这节游戏活动后,小朋友们不再为碰撞来告状了。他们都把碰撞作为游戏,并创新了很多有趣的动作,如鼻子碰鼻子,小手碰小手等。玩的不亦乐乎。但要经常提醒幼儿“相碰”要亲切,用力有分寸,不要做过分或有危险和不友好的动作。

小班教案 篇5

  男孩女孩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细心观察,区分出男孩女孩的明显特征。

  2、知道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培养幼儿的性别意识。

  【活动准备】

  小熊手偶一个,男孩女孩图片、裙子、帽子图片各一张,男女标志,装扮用具(裙子、项链、发箍等),移动板,音乐带、录音机等。

  【活动过程】

  一、出示笨笨熊,导入活动,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提问:“看,这是谁?”笨笨熊(配班老师):“小朋友们好,我是笨笨熊。”(引导幼儿和笨笨熊问好)“今天,我家请来了两位客人,瞧,他们来了。”(配班老师出示男孩女孩)

  教师提问:“他们是谁呀?原来呀,这两位小客人,一位是男孩子,一位是女孩子,可是笨笨熊真糊涂,怎么也分不清谁是男孩,谁是女孩,请你们来帮帮它,好吗?”

  二、幼儿观察区分男孩女孩的不同,掌握男孩女孩明显的外貌特征。

  1、请幼儿讲述,区分男女。

  老师:谁愿意来告诉笨笨熊,谁是男孩?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呀?

  2、给客人送“礼物”,帮助幼儿了解区分男孩女孩的明显特征。

  老师:杨老师这儿有一条裙子和一顶帽子,把它们送给小客人当做礼物吧,好不好?裙子该给谁穿呢?谁愿意来帮她穿上?帽子该给谁戴呢?

  3、倾听笨笨熊的话,巩固区分男孩女孩的方法。

  老师:宝宝们,快看,笨笨熊又来了,听听它在说什么?

  笨笨熊:谢谢小三班的宝宝们,现在我能分清谁是男孩谁是女孩了,(笨笨熊边指边说)你是女孩子,梳着小辫子,穿着小裙子;你是男孩子,戴着小帽子,穿着长裤子,宝宝们,我说的`对不对呀?哈哈,真是太感谢你们啦!咦,我的两位小客人在聊天呢,快听听它们在说些什么?

  4、男孩女孩自我介绍:你好,我叫帅帅,我是男孩子,我喜欢遥控汽车;你好,我叫美美,我是女孩子,我喜欢洋娃娃。

  5、请幼儿大胆讲述刚才的对话内容,逐步引导幼儿学会用完整的话介绍自己,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和语言能力。

  提问:宝宝们,有没有听见他们在说些什么呀?哪个宝宝愿意像帅帅、美美一样来介绍自己?

  6、表演游戏

  以男女为单位,分批表演,男孩做帅帅的动作,女孩做美美的动作。

  三、组织幼儿参加“舞会”,进一步了解自我。

  1、老师:哎哟,告诉你们啊,笨笨熊和小客人们还要邀请你们去参加舞会呢,高不高兴?

  2、区分男女化妆室,认识男女标志。

  老师:看,这里有四间化妆室,看看哪间是女孩子的,哪间是男孩子的?

  3、提问:想想看,你们还在哪里看到过这些标志?

  小结:我们在厕所、浴室、游泳池,很多地方都有这些标志,它们能告诉我们,哪里是女孩子进去的,哪里是男孩子进去的,千万不能走错了,不然啊,羞羞脸呀!(教师做动作)

  4、幼儿自由打扮自己,教师给予适当的帮助,并举办舞会。

  幼儿打扮好后,教师带领幼儿在音乐声中翩翩起舞。

  【结束活动】

  老师:哇,我们的女孩子在跳舞时好漂亮,男孩子也好帅气呀,棒极了!等会我们再到教室里去举行舞会,好不好?和客人老师们再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