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

时间:2024-10-14 02:34:21 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大班教案模板锦集5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教案5篇,欢迎大家分享。

精选大班教案模板锦集5篇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探索棒的各种玩法,尝试迎面接力,掌握递接棒的方法。

  2、体验游戏中耐心等待的心情。

  活动准备:

  1、纸棒若干、红黄绿蓝四根接力棒。

  2、鼓、障碍物、场地布置:(接力棒)起点、障碍、小河、山洞、终点。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小棒操

  ——教师表演“魔术小棒”:开始时,左右手分别快速抓放小棒(小棒竖着)。请幼儿猜猜怎么回事。渐渐地放慢速度,让幼儿看清楚左右手的抓放动作。

  ——幼儿拿纸棒,自己玩“魔术小棒”。

  ——做小棒操:边有节奏地念儿歌边做操“魔术小棒,胸前玩玩,一二一二;魔术小棒,下面玩玩,一二一二;魔术小棒,左边玩玩,一二一二;魔术小棒,右边玩玩,一二一二;”(胸前玩玩:两手在胸前分别抓放小棒;下面玩玩:幼儿两脚分开,头向下弯腰,两手在下分别抓放小棒;左边玩玩:左脚朝左跨出成弓步状,两手朝左分别抓放小棒;右边玩玩:右脚朝右跨出成弓步状,两手朝右分别抓放小棒)

  (二)基本部分:

  1、玩纸棒

  ——刚才做了小棒操,现在请小朋友说说纸棒还有哪些玩法?

  ——幼儿拿纸棒,自由地玩,探索各种玩法。

  ——幼儿相互交流不同的玩法。(抛接纸棒、扔纸棒、跳过纸棒、甩纸棒、击纸棒、夹纸棒跳、望远镜、拼成各种各样的东西等等)

  2、传小棒(游戏中,要求幼儿听到信号后,才能传。)

  ——前后传小棒:幼儿分成4组,每组幼儿一个接一个一手伸直的间距站立。听教师的信号(击鼓),从队首开始一个接一个前后快速传接小棒。

  ——向下传小棒:从队首开始,幼儿两脚分开,头向下弯腰,一个接一个快速在两腿间传接小棒。

  ——头上传小棒:从队首开始一个接一个在头上快速传接小棒。

  ——左右传小棒:从队首开始左右一个接一个快速传接小棒

  3、刚才小朋友玩传棒游戏传的真棒,现在请小朋友讨论怎样迎面递接小棒才能使接力棒不掉,而且不影响接棒的人跑?

  4、教师讲解示范并请个别幼儿示范练习

  5、请幼儿2人一组自由进行迎面接棒练习

  6、接力赛: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红黄绿蓝4队,队首幼儿分别拿着红黄绿蓝小棒。

  ——听口令后,每队队首幼儿立即跑出,先绕着障碍物s形跑动,接着跳过小河,到达终点处返回,跳过小河,绕着障碍物s形跑动,到起点处将小棒传给第二个人,然后排到队尾,第二个人接过小棒开始出发……以哪队先完成接力赛,且落棒次数少为胜。

  建议(在进行传小棒的游戏时,教师可渐渐加快击鼓的速度,激发幼儿加快传棒的.速度。)

  7、评出优胜队,让幼儿体验团结协作的乐趣,培养竞争意识。

  8、幼儿积极性很高可把幼儿分成2组,传递的人数则逐步增加,从而延长幼儿等待的时间。

  (三)结束部分:

  1、总结评价幼儿活动情况。

  2、课后让幼儿自由探索纸棒的更多的玩法。

  3、听音乐做放松动作。

大班教案 篇2

  卷炮仗是一项深受幼儿喜爱的传统活动,它巧妙地用集体合作走螺旋线的方式来表现炮仗的外形特点。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我们通常以体育游戏的方式和幼儿共同玩。尽管在“卷”的过程中教师会不停地发出语言提示:“手拉好,一个跟着一个,卷紧一点。”但随着炮仗越卷越大,幼儿的情绪会越来越高涨,螺旋队形也就很容易出现拥挤、碰撞、队形散乱的现象。

  分析原因,我认为主要是在游戏的过程中幼儿只是把自己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个体参与游戏,而没有真正理解这个游戏是靠大家的合作来进行的`。在设计这个活动时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改变以往体育活动中已经出现的幼儿因不理解螺旋队形而盲目跟从的现象,启发幼儿通过探索先理解螺旋线的原理,在理解螺旋线原理的前提下再学习用动作表现螺旋线。

  在这个活动中,科学与艺术的结合突破了计划中我们预测的困难,在理解螺旋线特征的基础上,幼儿能够逐步完成卷炮仗的动作表现。如果说传统的单一的体育活动或音乐活动只是带给幼儿浅层的感官愉悦的话,那么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却是让幼儿的愉悦带有一定的理性指导成分,即理解了卷炮仗游戏的真正玩法。

  正是在科学活动中对螺旋线的探索,才使得艺术活动中的卷炮仗游戏玩得更加丰富精彩。在教师的引领下,幼儿围绕螺旋线这个线索,在探究中游戏,在游戏中探究,凸显出科学与艺术、感性与理性结合的魅力。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学说绕口令,在游戏中练习发音“花、画、鼓、布、虎、补”。

  2、通过教师快速、慢速的示范和图片提供的线索,记忆儿歌内容。

  3、在越说越快的游戏过程中,感受绕口令的趣味性。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5、幼儿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话进行交流。

  活动准备

  1、图片若干张:鼓的图片四张,布的图片两张,老虎的图片两张。

  2、小鼓一个,鼓槌一把。

  3、幼儿用书、磁带/CD。

  活动过程

  1、教师引导幼儿倾听绕口令。

  (1)教师出示一张小花鼓的图片,问:见天,我来说一歌有关小花鼓的绕口令,你们一起听听说了些什么呢?

  (2)教师:你们听见绕口令里说了什么呢?

  2、教师用图画和“x”间隔的方法呈现绕口令。

  (1)教师:你们说说自己听见了什么,我就记下什么哦。(出现“虎、鼓、布、”的地方,教师贴上相应的.图片,其余的地方教师用“x”的方法记录,一个字记录一个“x”。)

  (2)教师:好像大家还没有听全呀,我们再听一听吧!(教师重复绕口令,直到幼儿可以将其全部说出来。)

  3、引导幼儿观察图片。

  (1)教师:黑板上哪些图是一样的?(认读“虎、鼓、布。)

  (2)教师:图上有几个“鼓”啊?有几个“虎”呢?有几块“布”呢?

  (3)教师:这些“x”表示什么意识?(一个“x”表示一个字。)

  4、教师边指图,边慢速念绕口令。

  教师:请大家边看图边听我念绕口令。

  5、带领幼儿一边看图,一边轻声跟念。

  教师:现在,我们一起看着图,把这个有意识的绕口令一念吧。(教师和幼儿共同念两遍左右,注意幼儿“花、画、虎、布、补”的发音,要及时纠正并带领跟念。)

  6、教师逐步加快指图的速度,幼儿快速跟念。

  教师:我指的速度要快一点了,看看谁能念清楚,念完。

  (教师与幼儿共同念2~3遍,速度逐渐加快。)

  7、幼儿脱了图画念绕口令。(1)幼儿自己记忆图片,说绕口令。

  教师:现在,图片没有了,请你们自己念,看谁能念得又快又好。(幼儿念一遍)

  (2)教师和幼儿比赛念绕口令。

  教师:我和你们比赛,看谁先念完。(比赛1~2遍)

  8、教师敲鼓,幼儿听节奏、速度的变化念绕口令。

  教师:现在我来敲小鼓,请你们跟着我的节奏念绕口令,看谁能念得喝我的小鼓一样快。(共念两遍,第一遍教师的节奏和平常速度一样,第二遍速度悄悄加快。)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根据故事内容进行推测,了解多种统计形式,并能合作进行投票记录。

  2.面对问题时能积极动脑,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活动准备:

  1.白板课件《小老鼠的计谋》

  2.小组为单位各一张操作图表、栗子图片人手一张。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并出示图片,引起幼儿兴趣

  1.根据字条提示,进行讨论。

  2.挂东西,进行讨论。

  师:面对猫的警告,小老鼠们该怎么办呢?

  小结:哇,你们真了不起,想了这么多好主意。

  二、了解图表类型。

  师:小老鼠们跟你们一样,也想到了很多东西,可大家都说自己想到的东西好,吵来吵去,吵个不停,这可怎么办呀?小结:投票,真不错,那什么是投票呀?投票就是当大家意见不一致的时候可以根据票数多少来决定结果。

  1.站队投票。

  小结:10比5大,哪个票数多?是呀,票数多的意见一般都会被采纳。

  2.栗仁投票记录。

  1)操作:投票

  教师介绍操作要求。

  2)幼儿介绍。

  3.既轻又有声音的物品的图表。

  师:又轻又有声音的东西会有哪些呢?(讨论)小老鼠们从中选择了选出了铃铛和闹钟。(播放图片铃铛)这下总算选出了最合适挂在猫脖子上的`东西啦。

  三、幼儿操作。

  1)讨论:物品是选出来了,那由谁来挂呢?我们听听老鼠们怎么说(播放音频)让谁挂呀?你们同意吗?可怎么把铃铛给女主人呢?

  1.介绍柱形图表。

  2.操作要求。

  1)教师介绍操作要求。

  2)幼儿介绍操作结果。

  3)师:那小老鼠的投票结果是怎么样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老鼠投票结果)

  3.回忆投票过程。

  四、结合生活播放视频。

  1.观看投票统计视频。

  2.常见的统计图表。

  小结:这只是其中一小部分,还有更难的统计呢,等你们长大些,再继续研究研究。

大班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音乐在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它产生于生活并使生活更加地美好。幼儿更是从生活中了解音乐,感受音乐。孩子们学习音乐的目的更是为了更好的感受生活、创造生活。其实,我们周围的音乐也是分为好多种的,有仪式音乐,有医疗音乐,有背景音乐,还有专门给动物听的音乐,其中,背景音乐是幼儿在生活中经常感受到的,有丰富的生活经验,我在活动中又加入仪式音乐,以此作为对幼儿的一种知识的传递、经验的积累。

  重点:

  感受音乐在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难点:

  开始学习时,幼儿可能会感到学习内容不理解,从而失去兴趣。

  解决:

  以游戏法贯穿整个活动。

  目标:

  1、感受音乐在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一些常用的仪式音乐。

  2、尝试用已有的音乐经验为各生活场景配上合适的背景音乐,并进行表演。

  3、积极参与活动,有竞争意识。

  工具与材料:

  多媒体、仪式音乐磁带、各种不同风格的音乐磁带、录音机、表演道具

  过程:将幼儿分为男、女两队,教师宣布进行对抗赛(每一环节都以问题形式出现)

  一、了解仪式音乐

  1、听《运动员进行曲》入座:你为什么要做这个动作?

  (介绍仪式音乐)

  2、你还知道哪些音乐是仪式音乐?

  3、游戏:猜一猜

  二、游戏(了解背景音乐)

  错位游戏:感受不同音乐的不同用途。

  三、为各生活场景配上合适的背景音乐

  1、幼儿在阅览室看书。

  2、新年舞会。

  3、户外活动。

  4、新疆帽专卖店。

《精选大班教案模板锦集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语言大班教案03-26

大班教案05-13

大班教案05-14

大班教案05-06

大班教案05-06

大班教案05-07

大班教案05-07

大班教案04-19

大班教案04-21

大班教案05-10

精选大班教案模板锦集5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教案5篇,欢迎大家分享。

精选大班教案模板锦集5篇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探索棒的各种玩法,尝试迎面接力,掌握递接棒的方法。

  2、体验游戏中耐心等待的心情。

  活动准备:

  1、纸棒若干、红黄绿蓝四根接力棒。

  2、鼓、障碍物、场地布置:(接力棒)起点、障碍、小河、山洞、终点。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小棒操

  ——教师表演“魔术小棒”:开始时,左右手分别快速抓放小棒(小棒竖着)。请幼儿猜猜怎么回事。渐渐地放慢速度,让幼儿看清楚左右手的抓放动作。

  ——幼儿拿纸棒,自己玩“魔术小棒”。

  ——做小棒操:边有节奏地念儿歌边做操“魔术小棒,胸前玩玩,一二一二;魔术小棒,下面玩玩,一二一二;魔术小棒,左边玩玩,一二一二;魔术小棒,右边玩玩,一二一二;”(胸前玩玩:两手在胸前分别抓放小棒;下面玩玩:幼儿两脚分开,头向下弯腰,两手在下分别抓放小棒;左边玩玩:左脚朝左跨出成弓步状,两手朝左分别抓放小棒;右边玩玩:右脚朝右跨出成弓步状,两手朝右分别抓放小棒)

  (二)基本部分:

  1、玩纸棒

  ——刚才做了小棒操,现在请小朋友说说纸棒还有哪些玩法?

  ——幼儿拿纸棒,自由地玩,探索各种玩法。

  ——幼儿相互交流不同的玩法。(抛接纸棒、扔纸棒、跳过纸棒、甩纸棒、击纸棒、夹纸棒跳、望远镜、拼成各种各样的东西等等)

  2、传小棒(游戏中,要求幼儿听到信号后,才能传。)

  ——前后传小棒:幼儿分成4组,每组幼儿一个接一个一手伸直的间距站立。听教师的信号(击鼓),从队首开始一个接一个前后快速传接小棒。

  ——向下传小棒:从队首开始,幼儿两脚分开,头向下弯腰,一个接一个快速在两腿间传接小棒。

  ——头上传小棒:从队首开始一个接一个在头上快速传接小棒。

  ——左右传小棒:从队首开始左右一个接一个快速传接小棒

  3、刚才小朋友玩传棒游戏传的真棒,现在请小朋友讨论怎样迎面递接小棒才能使接力棒不掉,而且不影响接棒的人跑?

  4、教师讲解示范并请个别幼儿示范练习

  5、请幼儿2人一组自由进行迎面接棒练习

  6、接力赛: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红黄绿蓝4队,队首幼儿分别拿着红黄绿蓝小棒。

  ——听口令后,每队队首幼儿立即跑出,先绕着障碍物s形跑动,接着跳过小河,到达终点处返回,跳过小河,绕着障碍物s形跑动,到起点处将小棒传给第二个人,然后排到队尾,第二个人接过小棒开始出发……以哪队先完成接力赛,且落棒次数少为胜。

  建议(在进行传小棒的游戏时,教师可渐渐加快击鼓的速度,激发幼儿加快传棒的.速度。)

  7、评出优胜队,让幼儿体验团结协作的乐趣,培养竞争意识。

  8、幼儿积极性很高可把幼儿分成2组,传递的人数则逐步增加,从而延长幼儿等待的时间。

  (三)结束部分:

  1、总结评价幼儿活动情况。

  2、课后让幼儿自由探索纸棒的更多的玩法。

  3、听音乐做放松动作。

大班教案 篇2

  卷炮仗是一项深受幼儿喜爱的传统活动,它巧妙地用集体合作走螺旋线的方式来表现炮仗的外形特点。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我们通常以体育游戏的方式和幼儿共同玩。尽管在“卷”的过程中教师会不停地发出语言提示:“手拉好,一个跟着一个,卷紧一点。”但随着炮仗越卷越大,幼儿的情绪会越来越高涨,螺旋队形也就很容易出现拥挤、碰撞、队形散乱的现象。

  分析原因,我认为主要是在游戏的过程中幼儿只是把自己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个体参与游戏,而没有真正理解这个游戏是靠大家的合作来进行的`。在设计这个活动时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改变以往体育活动中已经出现的幼儿因不理解螺旋队形而盲目跟从的现象,启发幼儿通过探索先理解螺旋线的原理,在理解螺旋线原理的前提下再学习用动作表现螺旋线。

  在这个活动中,科学与艺术的结合突破了计划中我们预测的困难,在理解螺旋线特征的基础上,幼儿能够逐步完成卷炮仗的动作表现。如果说传统的单一的体育活动或音乐活动只是带给幼儿浅层的感官愉悦的话,那么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却是让幼儿的愉悦带有一定的理性指导成分,即理解了卷炮仗游戏的真正玩法。

  正是在科学活动中对螺旋线的探索,才使得艺术活动中的卷炮仗游戏玩得更加丰富精彩。在教师的引领下,幼儿围绕螺旋线这个线索,在探究中游戏,在游戏中探究,凸显出科学与艺术、感性与理性结合的魅力。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学说绕口令,在游戏中练习发音“花、画、鼓、布、虎、补”。

  2、通过教师快速、慢速的示范和图片提供的线索,记忆儿歌内容。

  3、在越说越快的游戏过程中,感受绕口令的趣味性。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5、幼儿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话进行交流。

  活动准备

  1、图片若干张:鼓的图片四张,布的图片两张,老虎的图片两张。

  2、小鼓一个,鼓槌一把。

  3、幼儿用书、磁带/CD。

  活动过程

  1、教师引导幼儿倾听绕口令。

  (1)教师出示一张小花鼓的图片,问:见天,我来说一歌有关小花鼓的绕口令,你们一起听听说了些什么呢?

  (2)教师:你们听见绕口令里说了什么呢?

  2、教师用图画和“x”间隔的方法呈现绕口令。

  (1)教师:你们说说自己听见了什么,我就记下什么哦。(出现“虎、鼓、布、”的地方,教师贴上相应的.图片,其余的地方教师用“x”的方法记录,一个字记录一个“x”。)

  (2)教师:好像大家还没有听全呀,我们再听一听吧!(教师重复绕口令,直到幼儿可以将其全部说出来。)

  3、引导幼儿观察图片。

  (1)教师:黑板上哪些图是一样的?(认读“虎、鼓、布。)

  (2)教师:图上有几个“鼓”啊?有几个“虎”呢?有几块“布”呢?

  (3)教师:这些“x”表示什么意识?(一个“x”表示一个字。)

  4、教师边指图,边慢速念绕口令。

  教师:请大家边看图边听我念绕口令。

  5、带领幼儿一边看图,一边轻声跟念。

  教师:现在,我们一起看着图,把这个有意识的绕口令一念吧。(教师和幼儿共同念两遍左右,注意幼儿“花、画、虎、布、补”的发音,要及时纠正并带领跟念。)

  6、教师逐步加快指图的速度,幼儿快速跟念。

  教师:我指的速度要快一点了,看看谁能念清楚,念完。

  (教师与幼儿共同念2~3遍,速度逐渐加快。)

  7、幼儿脱了图画念绕口令。(1)幼儿自己记忆图片,说绕口令。

  教师:现在,图片没有了,请你们自己念,看谁能念得又快又好。(幼儿念一遍)

  (2)教师和幼儿比赛念绕口令。

  教师:我和你们比赛,看谁先念完。(比赛1~2遍)

  8、教师敲鼓,幼儿听节奏、速度的变化念绕口令。

  教师:现在我来敲小鼓,请你们跟着我的节奏念绕口令,看谁能念得喝我的小鼓一样快。(共念两遍,第一遍教师的节奏和平常速度一样,第二遍速度悄悄加快。)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根据故事内容进行推测,了解多种统计形式,并能合作进行投票记录。

  2.面对问题时能积极动脑,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活动准备:

  1.白板课件《小老鼠的计谋》

  2.小组为单位各一张操作图表、栗子图片人手一张。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并出示图片,引起幼儿兴趣

  1.根据字条提示,进行讨论。

  2.挂东西,进行讨论。

  师:面对猫的警告,小老鼠们该怎么办呢?

  小结:哇,你们真了不起,想了这么多好主意。

  二、了解图表类型。

  师:小老鼠们跟你们一样,也想到了很多东西,可大家都说自己想到的东西好,吵来吵去,吵个不停,这可怎么办呀?小结:投票,真不错,那什么是投票呀?投票就是当大家意见不一致的时候可以根据票数多少来决定结果。

  1.站队投票。

  小结:10比5大,哪个票数多?是呀,票数多的意见一般都会被采纳。

  2.栗仁投票记录。

  1)操作:投票

  教师介绍操作要求。

  2)幼儿介绍。

  3.既轻又有声音的物品的图表。

  师:又轻又有声音的东西会有哪些呢?(讨论)小老鼠们从中选择了选出了铃铛和闹钟。(播放图片铃铛)这下总算选出了最合适挂在猫脖子上的`东西啦。

  三、幼儿操作。

  1)讨论:物品是选出来了,那由谁来挂呢?我们听听老鼠们怎么说(播放音频)让谁挂呀?你们同意吗?可怎么把铃铛给女主人呢?

  1.介绍柱形图表。

  2.操作要求。

  1)教师介绍操作要求。

  2)幼儿介绍操作结果。

  3)师:那小老鼠的投票结果是怎么样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老鼠投票结果)

  3.回忆投票过程。

  四、结合生活播放视频。

  1.观看投票统计视频。

  2.常见的统计图表。

  小结:这只是其中一小部分,还有更难的统计呢,等你们长大些,再继续研究研究。

大班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音乐在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它产生于生活并使生活更加地美好。幼儿更是从生活中了解音乐,感受音乐。孩子们学习音乐的目的更是为了更好的感受生活、创造生活。其实,我们周围的音乐也是分为好多种的,有仪式音乐,有医疗音乐,有背景音乐,还有专门给动物听的音乐,其中,背景音乐是幼儿在生活中经常感受到的,有丰富的生活经验,我在活动中又加入仪式音乐,以此作为对幼儿的一种知识的传递、经验的积累。

  重点:

  感受音乐在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难点:

  开始学习时,幼儿可能会感到学习内容不理解,从而失去兴趣。

  解决:

  以游戏法贯穿整个活动。

  目标:

  1、感受音乐在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一些常用的仪式音乐。

  2、尝试用已有的音乐经验为各生活场景配上合适的背景音乐,并进行表演。

  3、积极参与活动,有竞争意识。

  工具与材料:

  多媒体、仪式音乐磁带、各种不同风格的音乐磁带、录音机、表演道具

  过程:将幼儿分为男、女两队,教师宣布进行对抗赛(每一环节都以问题形式出现)

  一、了解仪式音乐

  1、听《运动员进行曲》入座:你为什么要做这个动作?

  (介绍仪式音乐)

  2、你还知道哪些音乐是仪式音乐?

  3、游戏:猜一猜

  二、游戏(了解背景音乐)

  错位游戏:感受不同音乐的不同用途。

  三、为各生活场景配上合适的背景音乐

  1、幼儿在阅览室看书。

  2、新年舞会。

  3、户外活动。

  4、新疆帽专卖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