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户外活动教案

户外活动教案

时间:2024-05-15 08:41:09 教案 我要投稿

【热门】户外活动教案四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户外活动教案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热门】户外活动教案四篇

户外活动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 能用观察、体验和已有知识经验对杠杆尺平衡作出假设性解释; 能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认识杠杆尺的平衡规律。

  2、 善于在游戏中发现、提出问题;关心人们运用杠杆平衡的技术成果;愿意合作与交流;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

  3、 知道杠杆尺的平衡条件;了解天平的`主要构造;了解生活中的平衡现象。

  教学重难点:

  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探究杠杆尺平衡的规律。 教学准备:

  课件、杠杆尺、钩码、等。教学过程:

  一、 设置情景,提出问题。

  1、 观看课件,看看小猪遇到了什么麻烦?

  2、 学生交流小猪犯的错误,想办法帮帮小猪。

  3、 根据学生的回答继续观看课件,看看小猪又遇到了什么麻烦?

  4、 怎样帮它改正呢?

  5、 根据学生交流的结果,提出问题,水桶在什么情况下才能平衡? 你的猜测对不对呢?我们用什么办法来验证猜测是否正确呢?

  二、 师生互动探究

  1、 出示杠杆尺,介绍杠杆尺的部件。

  2、 学生观察交流杠杆尺的特点。

  3、 提出问题:我在左边第一格挂一个钩码,如何让杠杆尺保持平衡?

  4、 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并操作演示。

  5、 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如何验证?

  6、 交流实验注意问题。

  7、 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并记录下来。

  8、 学生汇报交流实验结果。

  9、 观察分析实验结果,有没有发现规律?假如我在左边第四格放2 个钩码,你能不动手直接说出如何让杠杆尺保持平衡吗? 假如在左边第五格放2个钩码呢?

  10、 你找到规律了吗?

  11、 应用规律在杠杆尺能够操作的范围内你自己提出问题,让小组 同学直接说出结果并进行验证。

  三、 生活中的平衡

  1、我们已经知道了杠杆尺平衡的规律,我来考考大家看看你能否用平衡规律解决问题,大家看课件。

  问题1、爸爸和小朋友怎么玩跷跷板? 问题2、3个小朋友呢?

  2、生活中用到平衡规律的地方还有很多,继续观看课件。

  (1)杂技演员走钢丝

  (2)介绍天平

  四、拓展活动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揭示课题。

  2、我们探究了有关平衡规律方面的知识,你打算用它来做什么? 出示杆秤,鼓励学生课下自己制作。

户外活动教案 篇2

  目标

  发展投掷、追逐、躲闪跑、合作等能力。

  材料

  布、棉花、尼龙粘扣、松紧带。

  做法

  1、做肩包:用布缝一个长30厘米、宽20厘米的小棉垫;将粘链的一面剪成约20厘米长的.4段,平行缝在棉垫上;再剪3根适合幼儿肩背的松紧带,缝在棉垫的两边。

  2、做粘包:缝制六面体的布包若干,里面装上棉花;将棉包四周缝上粘链的两边。

  玩法

  1、一人背肩包在前面跑,另外的小朋友追着打。

  2、幼儿将肩包一个背在胸前、一个背在背后,几个幼儿粘成一队,一起横走或竖走。

  3、幼儿游戏累了,可以坐在小垫子上休息。

  说明

  此玩具适合秋冬季玩,游戏性很强,深受孩子们欢迎。

户外活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喜欢玩球,体验游戏的快乐。

  2、学习塑料球的各种玩法。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只塑料球。

  2、一只瘪球。

  3、球筐两个。

  活动过程:

  1、激发兴趣,引出课题。

  小朋友们咱们班的球没气了,怎么办?(幼儿纷纷出办法)

  2、教师用气筒打气,幼儿观察。(球变鼓了)

  3、游戏:吹球

  (1)幼儿用自己的.身体动作表示球变大。

  (2)几个小朋友拉成圆圈变球,圆圈变大表示球变大。

  4、练习用各种方法玩球。

  (1)请幼儿说说可以怎样玩球。

  (2)幼儿按自己的方法玩球。

  5、游戏:送球宝宝回家

  请幼儿双手拿球将球送到球筐里面。

  6、游戏结束。

户外活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感知坡度的大小与物体下滑速度间的关系。

  2、喜欢与同伴合作,体验探索的快乐。

  活动重点:感知坡度的大小与下滑速度间的'关系。

  活动难点:体会和理解斜面与力的关系。

  活动准备:

  1、同样类型的球若干只。

  2、不同高低的圆柱体积木若干。

  3、同样宽窄的木板若干块。

  活动过程:

  1、搭建活动:

  (1)、出示高低不同的圆柱体积木和木板,引导幼儿搭建高低不同的滑梯。

  (2)、幼儿自由结伴成四人一组,用教师提供的操作材料(四块木板、四只小球、高低不同的圆柱体四根)进行操作。

  2、探索活动:

  (1)、每组幼儿将小球在高低不同的“滑梯”上往下滚,观察小球滚动时的变化。

  (2)幼儿合作操作,教师观察每组幼儿的活动情况,提醒幼儿在高低不同的滑梯上比较速度时,应该两只小球同时进行。

  3、交流活动:

  (1)、每组派代表参与交流:

  ——“玩球时你发现了什么?”

  “为什么有的球滚得快,有的滚得慢?”

  “怎样可以归纳其中的原因。”

  4、尝试验证:

  各组幼儿根据归纳的原因进行验证,在活动中体会和理解斜面与力的关系。

《【热门】户外活动教案四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户外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户外活动教案05-17

户外活动教案02-07

户外活动中班教案03-26

小班户外活动教案02-21

中班户外活动教案05-17

中班户外活动教案06-19

户外活动的安全教案12-16

大班户外活动教案02-23

安全户外活动教案03-03

大班户外活动教案06-08

【热门】户外活动教案四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户外活动教案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热门】户外活动教案四篇

户外活动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 能用观察、体验和已有知识经验对杠杆尺平衡作出假设性解释; 能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认识杠杆尺的平衡规律。

  2、 善于在游戏中发现、提出问题;关心人们运用杠杆平衡的技术成果;愿意合作与交流;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

  3、 知道杠杆尺的平衡条件;了解天平的`主要构造;了解生活中的平衡现象。

  教学重难点:

  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探究杠杆尺平衡的规律。 教学准备:

  课件、杠杆尺、钩码、等。教学过程:

  一、 设置情景,提出问题。

  1、 观看课件,看看小猪遇到了什么麻烦?

  2、 学生交流小猪犯的错误,想办法帮帮小猪。

  3、 根据学生的回答继续观看课件,看看小猪又遇到了什么麻烦?

  4、 怎样帮它改正呢?

  5、 根据学生交流的结果,提出问题,水桶在什么情况下才能平衡? 你的猜测对不对呢?我们用什么办法来验证猜测是否正确呢?

  二、 师生互动探究

  1、 出示杠杆尺,介绍杠杆尺的部件。

  2、 学生观察交流杠杆尺的特点。

  3、 提出问题:我在左边第一格挂一个钩码,如何让杠杆尺保持平衡?

  4、 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并操作演示。

  5、 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如何验证?

  6、 交流实验注意问题。

  7、 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并记录下来。

  8、 学生汇报交流实验结果。

  9、 观察分析实验结果,有没有发现规律?假如我在左边第四格放2 个钩码,你能不动手直接说出如何让杠杆尺保持平衡吗? 假如在左边第五格放2个钩码呢?

  10、 你找到规律了吗?

  11、 应用规律在杠杆尺能够操作的范围内你自己提出问题,让小组 同学直接说出结果并进行验证。

  三、 生活中的平衡

  1、我们已经知道了杠杆尺平衡的规律,我来考考大家看看你能否用平衡规律解决问题,大家看课件。

  问题1、爸爸和小朋友怎么玩跷跷板? 问题2、3个小朋友呢?

  2、生活中用到平衡规律的地方还有很多,继续观看课件。

  (1)杂技演员走钢丝

  (2)介绍天平

  四、拓展活动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揭示课题。

  2、我们探究了有关平衡规律方面的知识,你打算用它来做什么? 出示杆秤,鼓励学生课下自己制作。

户外活动教案 篇2

  目标

  发展投掷、追逐、躲闪跑、合作等能力。

  材料

  布、棉花、尼龙粘扣、松紧带。

  做法

  1、做肩包:用布缝一个长30厘米、宽20厘米的小棉垫;将粘链的一面剪成约20厘米长的.4段,平行缝在棉垫上;再剪3根适合幼儿肩背的松紧带,缝在棉垫的两边。

  2、做粘包:缝制六面体的布包若干,里面装上棉花;将棉包四周缝上粘链的两边。

  玩法

  1、一人背肩包在前面跑,另外的小朋友追着打。

  2、幼儿将肩包一个背在胸前、一个背在背后,几个幼儿粘成一队,一起横走或竖走。

  3、幼儿游戏累了,可以坐在小垫子上休息。

  说明

  此玩具适合秋冬季玩,游戏性很强,深受孩子们欢迎。

户外活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喜欢玩球,体验游戏的快乐。

  2、学习塑料球的各种玩法。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只塑料球。

  2、一只瘪球。

  3、球筐两个。

  活动过程:

  1、激发兴趣,引出课题。

  小朋友们咱们班的球没气了,怎么办?(幼儿纷纷出办法)

  2、教师用气筒打气,幼儿观察。(球变鼓了)

  3、游戏:吹球

  (1)幼儿用自己的.身体动作表示球变大。

  (2)几个小朋友拉成圆圈变球,圆圈变大表示球变大。

  4、练习用各种方法玩球。

  (1)请幼儿说说可以怎样玩球。

  (2)幼儿按自己的方法玩球。

  5、游戏:送球宝宝回家

  请幼儿双手拿球将球送到球筐里面。

  6、游戏结束。

户外活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感知坡度的大小与物体下滑速度间的关系。

  2、喜欢与同伴合作,体验探索的快乐。

  活动重点:感知坡度的大小与下滑速度间的'关系。

  活动难点:体会和理解斜面与力的关系。

  活动准备:

  1、同样类型的球若干只。

  2、不同高低的圆柱体积木若干。

  3、同样宽窄的木板若干块。

  活动过程:

  1、搭建活动:

  (1)、出示高低不同的圆柱体积木和木板,引导幼儿搭建高低不同的滑梯。

  (2)、幼儿自由结伴成四人一组,用教师提供的操作材料(四块木板、四只小球、高低不同的圆柱体四根)进行操作。

  2、探索活动:

  (1)、每组幼儿将小球在高低不同的“滑梯”上往下滚,观察小球滚动时的变化。

  (2)幼儿合作操作,教师观察每组幼儿的活动情况,提醒幼儿在高低不同的滑梯上比较速度时,应该两只小球同时进行。

  3、交流活动:

  (1)、每组派代表参与交流:

  ——“玩球时你发现了什么?”

  “为什么有的球滚得快,有的滚得慢?”

  “怎样可以归纳其中的原因。”

  4、尝试验证:

  各组幼儿根据归纳的原因进行验证,在活动中体会和理解斜面与力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