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计算机教案

计算机教案

时间:2024-08-30 06:07:34 教案 我要投稿

计算机教案范文合集6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计算机教案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计算机教案范文合集6篇

计算机教案 篇1

  学生甲:在发明之初,计算机确实是用来进行计算的机器。用它进行比较复杂的数学计算。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如今电子计算机早已经不单纯地运用在计算方面了。科学家们把计算机做成像人的大脑一样的机器,迅速的对外界传来的信息做出相应的判断和处理。因此,人们把它称之为电脑。

  教师追问:通过你对电脑的`了解,你能说说电子计算机可以做那些信息处理吗?

  学生丁:电子计算机可以帮助人们进行各种数据的存储,可以进行文字处理和表格处理,还可以进行图片、动画……处理。

  教师小结:电子计算机的功能可真多,真不愧“电脑”的称呼呀。

计算机教案 篇2

  第一课 神奇的信息世界(教案)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使学生更充分地了解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观看“神奇的信息世界”光碟

  教学准备:1、调试每台计算机 2、打开计算机并由教师机控制 3、由各组组长带队有秩序地进电脑室

  教学过程:

  一、新授

  师:这节课,大家来学习了计算机在生活中的应用。你注意到了吗?我们生活在一个神奇的信息世界中。现在让我们一起进入神奇的世界,好吗?

  生:好!

  师:启动“神奇的信息世界”。

  (让学生来观看,老师边解说)

  师:观看影片后,同学们有什么感想吗?

  (让学生来讲一讲自己的想法。)

  二、这里有一些例子都说明计算机在当今社会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请大家填一填:下列图中计算机在做什么?

  三、想一想

  1、你在什么地方见过计算机?

  2、你认为计算机还能做些什么事?

  第二课 走近计算机(教案)

  教学目的:认识计算机各个部件,理解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概念。

  教学内容:学习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教学准备:1、调试每台计算机 2、打开计算机并由教师机控制 3、由各组组长带队有秩序地进电脑室

  教学过程():

  复习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计算机在生活中的应用。哪位同学能来谈一谈具体应用方面。

  师:好,你来。

  生:(略)

  师:好,你也来谈谈。

  生:(略)

  师:同学们都谈得不错,接下来,我们来共同认识一下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好吗?

  生:好。

  二、新授

  师:现在,让世纪博士给我们讲讲计算机的家史吧。

  (老师启动光碟,让学生观看)

  师:通过观看影片,同学们学习了什么呢?对计算机了解了多少呢?

  生:我知道了。

  师:那你来说说。

  生:一台计算机(电脑)是由硬件与软件组成的。

  师:哪硬件是什么呢?

  生:老师,我来说。

  师:好,你来说。

  生:硬件主要由主机、键盘、鼠标、显示器等组成。

  师:哪软件又是什么呢?

  生:老师,我来说。

  师:好,你来说。

  生:软件是人编写的程序,专为完成某一项任务而设计,是智慧的结晶,用不同软件可以让计算机完成不同的任务。

  师:同学们,今天学了可真不少。接下来我们来做一做下面的题目。

  三、做一做。

  通过世纪博士的讲解,我们认识了计算机的硬件,知道了计算机软件,请依据下列题目,填上“硬件”或“软件”。

  1、小神游在利用画图( )画画。

  2、将计算机上文章打印出来的打印机是( )。

  3、工程师利用制图( )设计机械零件,将设计的机械零件图输出到纸上的设备是( )。

  师:同学们,先讨论一下。

  四、想一想

  对图2-6所示的计算机你还想加上什么设备?做什么用?

  你想让这台计算机做些什么事?

计算机教案 篇3

  小学计算机教案作者:随缘

  第一课、计算机概述

  教学课时:3课时教案序号:

  A、按其内部逻辑结构进行分类

  B、按计算机的性能和作用进行分类

  七、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硬件:指计算机系统中的实际装置,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包括主机和外部设备。

  主要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组成,其中存储器又分为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

  A、中央处理器(CPU)它由中央处理器和控制器组成,了解其中的一些概念如:主频、时钟主频、内部缓存、外部缓存等

  B、存储器存储器是电子计算机的"记忆"装置,用于存放各种原始的输入数据,经过初加工的中间数据、处理完成的`结果数据及指挥计算机运行的各种程序。

  弄清楚存储容量的单位

  1、内存储器

  2、外存储器

  C、输入设备

  D、输出设备

  软件:指计算机运行所需的各种程序及有关资料。

  计算机软件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A、系统软件是管理、监控和维护计算机资源的软件,一般分为:操作系统、语言处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和软件工具

  B、应用软件是为解决各种实际问题而专门设计的计算机程序,一般由用户编写或外购

  八、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教师演示)

  一、学会开启计算机

  二、学会关闭计算机

  学生复习题

  1、计算机主要元件发展经理了几代几种变化?

  2、计算机系统包括哪些部分?计算机硬件系统又包括哪些部分?

  3、试区分主机、CPU、计算机及计算机系统

  4、说明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的功能

  5、计算机按其性能和作用可分为哪几类?

  6、什么是系统软件?什么是应用软件?举例说明

  7、计算机的输入输出设备都有哪些?举例说明

  MSN(中国)

计算机教案 篇4

  使用教材:幼儿功能英语课题:School周次:第17周总课时:1课时设计人:孙展宇Teachingaims:

  复习软件的中的'季节内容。Keypoints:

  掌握Barneygoestothecircus软件的使用方法。Difficultpoints:孩子的自学的自觉性;TeachingMethods:启发、引导;TeachingAids:课件、计算机、液晶投影仪;TeachingTime:1课时Teachingprocess:

  一、课前准备部分:

  1、训练课堂常规,强调坐姿;

  二、复习辅导

  讲解复习内容—Barneygoestothecircus,让幼儿知道自己复习的内容。

  三、实践与游戏

  1、请幼儿自己复习Barneygoestothecircus;

  2、要求幼儿能比较熟练地使用本软件(进入、使用、退出);

  四、退出游戏及关机

  让孩子们自己退出游戏,然后正确地关闭计算机,要求独立完成这两项操作。

计算机教案 篇5

  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

  (1)会写5个生字,理解词语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什么是计算机,什么是多媒体设备。

  (3)了解.电脑与多媒体之间的关系并能口述。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查找资料感悟计算机飞速发展的趋势。

  (2)学会提出问题进行讨论并解决。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培养学生学习电脑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课文内容、了解电脑与多媒体之间的关系。

  2、学会提出问题进行讨论并解决。

  课时划分: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习生字词,会写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什么是计算机,什么是多媒体设备。

  3、习课文1——3自然段,提出问题进行讨论。

  教具准备:一台电脑、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新世纪的“文盲”指的是什么吗?新世纪的“文盲”指的是不懂电脑的人叫“文盲”。今天我们就来了解有关电脑的知识。

  师板书:计算机与多媒体

  二、初学课文

  (一)、学生自由阅读课文。

  (二)、出示自学提示:(1)自由读课文,读通,读顺。(2)读懂课文,弄清每节讲了什么。

  三、检查自学情况

  1、生字卡片,认读生字并会组词。

  媒(méi)媒人、多媒体

  婚(hūn)婚姻

  尼(ní)尼龙

  埃(āi)尘埃、埃及

  诞(dàn)诞生

  (1)指名读生字。(2)集体读生字。(3)开火车认读并组词

  2、学生反馈读懂内容,教师予以归纳

  第一段:谈第一架电子计算机的今昔。

  第二段:介绍电子计算器发展成了电脑。

  第三段:介绍多媒体设备是能传递多种信息的设备。

  第四段:介绍电脑与多媒体的关系。

  第五段:接受多媒体功能的电脑设备走进寻常百姓家。

  第六段:介绍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前景。

  四、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1、哪几个自然段介绍了电脑?

  生反馈:(第一、二段)

  2、哪几个自然段介绍了多媒体设备的'特点?

  生反馈(第三段)

  3、哪几个自然段介绍了多媒体功能电脑的作用与发展。

  生反馈(第五、六段)

  五、学习课文(1——3)自然段

  1、自由读1——3自然段,学生提出问题来讨论并解答。

  (一)、“从埃尼啊克出生到现在短短的几十年里,计算机已经奇迹般地繁衍了好几代。”计算机会繁衍后代么,繁衍了哪几代?

  学生反馈:生1、繁衍愿意是逐渐增多或增广,这里指的是不断更新发展。

  生2、我知道计算机已经发展到第四代产品了,如“奔四”。

  (二)、什么是电脑?(计算机)

  学生反馈:生1、电脑就是计算机。

  生2、电脑能把外界传来的信息进行迅速的判断和处理。

  (三)、“十八般武艺”指的是什么?

  学生反馈:“十八般武艺”指能传递多种信息的功能。本文也指电脑的功能很多。

  (四)什么是媒体?什么叫多媒体?

  学生反馈:生1、能够传递信息的物体叫做媒体。

  生2、能传递多种信息的,既能当电视,又能当收录机,还能当电话机,传真机的设备,叫多媒体设备。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计算机的演变过程。

  六、师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认识了电脑,也知道了什么叫多媒体。随着经济的发展,电脑走进寻常百姓家,它会给人们带来怎样的变化?我们明天接着学习电脑与多媒体的关系。

  七、作业:

  1、抄写生字词语。

  2、预习课文4——6自然段弄清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的关系。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4——6自然段。

  2、了解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的关系,感悟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的趋势。

  3、学会提问,讨论、解答。

  教具准备:一台电脑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电脑的发展有了初步的了解,知道了电脑在飞速地发展中,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今天,我们再来学习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的关系,感受电脑越来越“神”。

  二、复习旧知识

  1、听写生字词:诞生

  媒体

  传递

  繁衍

  判断

  信息

  同学互相评,师选择优秀作业进行表扬。

  2、师生共同回忆上节课的知识:什么是电子计算机?什么叫多媒体设备?

  三、学习4——6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请同学们用昨天的学习方法自学,找出你读懂的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小组讨论、交流。

  2、小组进行交流,师巡视。

  3、学生交流后反馈读懂的问题:

  生1、我读懂了多媒体与电脑之间的关系,在能传递多媒体的设备内部设置一个多媒体信息处理系统——电脑就组成多媒体功能电脑设备。

  生2、我读懂了电子计算机为什么被称为电脑?电子计算机具有人脑一样的能处理多媒体信息的处理系统。

  生3、我读懂了第四自然段采用了举例子、打比方的形式写的,把人的大脑比喻成“司令部”。

  生4、我读懂了“信息高速公路”是指电脑与电脑连接起来形成的电脑网络。

  师过渡语: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研制成功了集多媒体功能于一身的电脑。如今电脑进入了寻常百姓家中,真是“秀才不出门,尽知天下事”。

  4、学生提出不懂问题后,其他同学们解决。

  (一)、我不懂什么叫“秀才不出门,尽知天下事”。

  生1、我知道秀才关在家中读了很多书,所以天下事尽知。

  生2、我想如今电脑跟全世界联网,所以关在家中能了解天下事。

  (二)、计算机越来越“神”是什么意思?能“神”到什么程度?

  生1、“神”即能的意思,现在电子计算机已经能瞬间通晓天下事。

  生2、计算机能神妙地预测地震,观察星体的变化。

  生3、将来的计算机能报警、防盗。

  生4、将来的计算机可以治病,帮助人类解决疑难问题。

  5、指导朗读最后一节,出示资料让学生了解电脑发展的过程,让学生体会电子计算机的飞速发展和灿烂前景。

  1958——1959年

  大型电子管计算机

  60年代中期研制一批晶体管计算机

  60年代后

  集成电路计算机

  70年代大型集成电路计算机

  80年代后

  微型计算机并推广应用

  6、再次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未来的计算机的“神”

  四、总结:

  电脑在飞速地发展,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掌握电脑技术已成为人们的需要。同学们,快行动起来吧,去掌握这门技术。

  五、作业布置

  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向家人和朋友讲解电脑与多媒体的关系,并举例子说明。

计算机教案 篇6

  教学目的:认识什么是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的种类和防治

  教学重点:病毒的特性,危害形式

  一、病 毒 的 定义

  从广义上定义,凡能够引起计算机故障,破坏计算机数据的程序统称为计算机病毒。直至1994年2月18日,我国正式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在《条例》第二十八条中明确指出:"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毁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二、病 毒 的 历 史

  1988年发生在美国的"蠕虫病毒"事件,给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罩上了一层阴影。蠕虫病毒是由美国CORNELL大学研究生莫里斯编写。虽然并无恶意,但在当时,"蠕虫"在INTERNET上大肆传染,使得数千台连网的计算机停止运行,并造成巨额损失,成为一时的舆论焦点。 最初引起人们注意的病毒是80年代末出现的"黑色星期五","米氏病毒","小球病毒"等。因当时软件种类不多,用户之间的软件交流较为频繁且反病毒软件并不普及,造成病毒的广泛流行。后来出现的word宏病毒及win95下的CIH病毒,使人们对病毒的认识更加深了一步。 最初对病毒理论的构思可追溯到科幻小说。在70年代美国作家雷恩出版的《P1的青春》一书中构思了一种能够自我复制,利用通信进行传播的计算机程序,并称之为计算机病毒。

  三、病 毒 的 产 生

  1、开个玩笑,一个恶作剧。

  2、产生于个别人的报复心理

  3、用于版权保护。

  四、病 毒 的 特 征

  未经授权而执行。一般正常的程序是由用户调用,再由系统分配资源,完成用户交给的任务。其目的对用户是可见的、透明的。而病毒具有正常程序的一切特性,它隐藏在正常程序中,当用户调用正常程序时窃取到系统的控制权,先于正常程序执行,病毒的动作、目的对用户时未知的,是未经用户允许的。

  1.传染性 计算机病毒可通过各种可能的渠道,如软盘、计算机网络去传染其它的计算机当你在一台机器上发现了病毒时,往往曾在这台计算机上用过的软盘已感染上了病毒,而与这台机器相联网的其它计算机也许也被该病毒侵染上了。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判别一个程序是否为计算机病毒的最重要条件。

  2. 隐蔽性 病毒一般是具有很高编程技巧、短小精悍的程序。通常附在正常程序中或磁盘代码分析,病毒程序与正常程序是不容易区别开来的。病毒一般只有几百或1k字节,而PC机对DOS文件的存取速度可达每秒几百KB以上,所以病毒转瞬之间便可将这短短的几百字节附着到正常程序之中,使人非常不易被察觉

  3. 潜伏性 大部分的病毒感染系统之后一般不会马上发作,它可长期隐藏在系统中,只有在满足其特定条件时才启动其表现(破坏)模块。只有这样它才可进行广泛地传播。例如:黑色星期五,“PETER-2"在每年2月27日会提三个问题,答错后会将硬盘加密。著名的"黑色星期五"在逢13号的星期五发作。国内的"上海一号"会在每年三、六、九月的13日发作。

  4. 破坏性 良性病毒可能只显示些画面或出点音乐、无聊的语句,或者根本没有任何破坏动作,但会占用系统资源。 恶性病毒则有明确得目的,或破坏数据、删除文件或加密磁盘、格式化磁盘,有的对数据造成不可挽回的'破坏。

  5. 不可预见性 从对病毒的检测方面来看,病毒还有不可预见性。不同种类的病毒,它们的代码千差万别,但有些操作是共有的(如驻内存,改中断)。

  五、病 毒 的 分 析

  整个病毒代码虽短小但也包含三部分:引导部分,传染部分,表现部分:

  1、引导部分的作用是将病毒主体加载到内存,为传染部分做准备(如驻留内存,修改中断,修改高端内存,保存原中断向量等操作)。

  2、传染部分的作用是将病毒代码复制到传染目标上去。不同类型的病毒在传染方式,传染条件上各有不同。

  3、表现部分是病毒间差异最大的部分,前两个部分也是为这部分服务的。大部分的病毒都是有一定条件才会触发其表现部分的。

  六、病 毒 的 命 名

  1、按病毒出现的地点

  2、按病毒中出现的人名或特征字符

  3、按病毒发作时的症状命名

  4、按病毒发作的时间

  七、病 毒 的 分 类

  按破坏性可分为:良性病毒,恶性病毒 按传染方式分为:引导型病毒、文件型病毒和混合型病毒。 按连接方式分为:源码型病毒、入侵型病毒、操作系统型病毒、外壳型病毒。

  八、病 毒 发 作

  ⑴计算机无故死机

  ⑵计算机无法启动

  ⑶Windows3.X运行不正常

  ⑷Windows9X无法正常启动

  ⑸微机运行速度明显变慢

  ⑹曾正常运行的软件常报内存不足

  ⑺微机打印和通讯发 生异常

  ⑻曾正常运行的应用程序发生死机或者非法错误

  ⑼系统文件的时间、日期、长度发生变化

  ⑽运行Word,打开文档后,该文件另存时只能以模板方式保存

  ⑾无意中要求对软盘进行写操作

  ⑿磁盘空间迅速减少

  ⒀网络数据卷无法调用

  ⒁基本内存发生变化 根据上述几点,我们就可以判断您的微机和网络是否感染上病毒,如当前流行的Win95.CIH病毒,通常也会表现为某些应用软件经常发生死机。

  九、计算机病毒的危害形式

  破坏可执行文件,使这些文件不能正常执行。 破坏文件数据,造成信息的丢失。 破坏系统文件或引导记录,使系统盘无法引导系统。 破坏硬盘的主引导记录或分区表,使系统信息丢失。 破坏文件分配表,造成数据的丢失。 占用磁盘上的可用空间或在盘上产生坡块现象,使磁盘可用空间减少。 占用系统内存,使内存可用空间减少,造成一些应用程序无法运行。 对整张磁盘或盘上某个扇区进行格式化,破坏磁盘数据。 占用系统时间,使系统运行速度减慢,降低工作效率。

  十、计算机病毒的传播与防治

  1、计算机病毒的传染途径

  2、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计算机教案范文合集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计算机教案】相关文章:

计算机教案05-15

计算机教案03-01

计算机初中教案11-16

小学计算机教案03-11

计算机教案模板02-27

认识计算机教案04-02

计算机教案精选15篇06-08

计算机教案(15篇)03-25

计算机教案14篇03-02

计算机教案15篇03-25

计算机教案范文合集6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计算机教案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计算机教案范文合集6篇

计算机教案 篇1

  学生甲:在发明之初,计算机确实是用来进行计算的机器。用它进行比较复杂的数学计算。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如今电子计算机早已经不单纯地运用在计算方面了。科学家们把计算机做成像人的大脑一样的机器,迅速的对外界传来的信息做出相应的判断和处理。因此,人们把它称之为电脑。

  教师追问:通过你对电脑的`了解,你能说说电子计算机可以做那些信息处理吗?

  学生丁:电子计算机可以帮助人们进行各种数据的存储,可以进行文字处理和表格处理,还可以进行图片、动画……处理。

  教师小结:电子计算机的功能可真多,真不愧“电脑”的称呼呀。

计算机教案 篇2

  第一课 神奇的信息世界(教案)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使学生更充分地了解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观看“神奇的信息世界”光碟

  教学准备:1、调试每台计算机 2、打开计算机并由教师机控制 3、由各组组长带队有秩序地进电脑室

  教学过程:

  一、新授

  师:这节课,大家来学习了计算机在生活中的应用。你注意到了吗?我们生活在一个神奇的信息世界中。现在让我们一起进入神奇的世界,好吗?

  生:好!

  师:启动“神奇的信息世界”。

  (让学生来观看,老师边解说)

  师:观看影片后,同学们有什么感想吗?

  (让学生来讲一讲自己的想法。)

  二、这里有一些例子都说明计算机在当今社会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请大家填一填:下列图中计算机在做什么?

  三、想一想

  1、你在什么地方见过计算机?

  2、你认为计算机还能做些什么事?

  第二课 走近计算机(教案)

  教学目的:认识计算机各个部件,理解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概念。

  教学内容:学习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教学准备:1、调试每台计算机 2、打开计算机并由教师机控制 3、由各组组长带队有秩序地进电脑室

  教学过程():

  复习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计算机在生活中的应用。哪位同学能来谈一谈具体应用方面。

  师:好,你来。

  生:(略)

  师:好,你也来谈谈。

  生:(略)

  师:同学们都谈得不错,接下来,我们来共同认识一下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好吗?

  生:好。

  二、新授

  师:现在,让世纪博士给我们讲讲计算机的家史吧。

  (老师启动光碟,让学生观看)

  师:通过观看影片,同学们学习了什么呢?对计算机了解了多少呢?

  生:我知道了。

  师:那你来说说。

  生:一台计算机(电脑)是由硬件与软件组成的。

  师:哪硬件是什么呢?

  生:老师,我来说。

  师:好,你来说。

  生:硬件主要由主机、键盘、鼠标、显示器等组成。

  师:哪软件又是什么呢?

  生:老师,我来说。

  师:好,你来说。

  生:软件是人编写的程序,专为完成某一项任务而设计,是智慧的结晶,用不同软件可以让计算机完成不同的任务。

  师:同学们,今天学了可真不少。接下来我们来做一做下面的题目。

  三、做一做。

  通过世纪博士的讲解,我们认识了计算机的硬件,知道了计算机软件,请依据下列题目,填上“硬件”或“软件”。

  1、小神游在利用画图( )画画。

  2、将计算机上文章打印出来的打印机是( )。

  3、工程师利用制图( )设计机械零件,将设计的机械零件图输出到纸上的设备是( )。

  师:同学们,先讨论一下。

  四、想一想

  对图2-6所示的计算机你还想加上什么设备?做什么用?

  你想让这台计算机做些什么事?

计算机教案 篇3

  小学计算机教案作者:随缘

  第一课、计算机概述

  教学课时:3课时教案序号:

  A、按其内部逻辑结构进行分类

  B、按计算机的性能和作用进行分类

  七、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硬件:指计算机系统中的实际装置,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包括主机和外部设备。

  主要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组成,其中存储器又分为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

  A、中央处理器(CPU)它由中央处理器和控制器组成,了解其中的一些概念如:主频、时钟主频、内部缓存、外部缓存等

  B、存储器存储器是电子计算机的"记忆"装置,用于存放各种原始的输入数据,经过初加工的中间数据、处理完成的`结果数据及指挥计算机运行的各种程序。

  弄清楚存储容量的单位

  1、内存储器

  2、外存储器

  C、输入设备

  D、输出设备

  软件:指计算机运行所需的各种程序及有关资料。

  计算机软件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A、系统软件是管理、监控和维护计算机资源的软件,一般分为:操作系统、语言处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和软件工具

  B、应用软件是为解决各种实际问题而专门设计的计算机程序,一般由用户编写或外购

  八、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教师演示)

  一、学会开启计算机

  二、学会关闭计算机

  学生复习题

  1、计算机主要元件发展经理了几代几种变化?

  2、计算机系统包括哪些部分?计算机硬件系统又包括哪些部分?

  3、试区分主机、CPU、计算机及计算机系统

  4、说明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的功能

  5、计算机按其性能和作用可分为哪几类?

  6、什么是系统软件?什么是应用软件?举例说明

  7、计算机的输入输出设备都有哪些?举例说明

  MSN(中国)

计算机教案 篇4

  使用教材:幼儿功能英语课题:School周次:第17周总课时:1课时设计人:孙展宇Teachingaims:

  复习软件的中的'季节内容。Keypoints:

  掌握Barneygoestothecircus软件的使用方法。Difficultpoints:孩子的自学的自觉性;TeachingMethods:启发、引导;TeachingAids:课件、计算机、液晶投影仪;TeachingTime:1课时Teachingprocess:

  一、课前准备部分:

  1、训练课堂常规,强调坐姿;

  二、复习辅导

  讲解复习内容—Barneygoestothecircus,让幼儿知道自己复习的内容。

  三、实践与游戏

  1、请幼儿自己复习Barneygoestothecircus;

  2、要求幼儿能比较熟练地使用本软件(进入、使用、退出);

  四、退出游戏及关机

  让孩子们自己退出游戏,然后正确地关闭计算机,要求独立完成这两项操作。

计算机教案 篇5

  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

  (1)会写5个生字,理解词语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什么是计算机,什么是多媒体设备。

  (3)了解.电脑与多媒体之间的关系并能口述。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查找资料感悟计算机飞速发展的趋势。

  (2)学会提出问题进行讨论并解决。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培养学生学习电脑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课文内容、了解电脑与多媒体之间的关系。

  2、学会提出问题进行讨论并解决。

  课时划分: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习生字词,会写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什么是计算机,什么是多媒体设备。

  3、习课文1——3自然段,提出问题进行讨论。

  教具准备:一台电脑、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新世纪的“文盲”指的是什么吗?新世纪的“文盲”指的是不懂电脑的人叫“文盲”。今天我们就来了解有关电脑的知识。

  师板书:计算机与多媒体

  二、初学课文

  (一)、学生自由阅读课文。

  (二)、出示自学提示:(1)自由读课文,读通,读顺。(2)读懂课文,弄清每节讲了什么。

  三、检查自学情况

  1、生字卡片,认读生字并会组词。

  媒(méi)媒人、多媒体

  婚(hūn)婚姻

  尼(ní)尼龙

  埃(āi)尘埃、埃及

  诞(dàn)诞生

  (1)指名读生字。(2)集体读生字。(3)开火车认读并组词

  2、学生反馈读懂内容,教师予以归纳

  第一段:谈第一架电子计算机的今昔。

  第二段:介绍电子计算器发展成了电脑。

  第三段:介绍多媒体设备是能传递多种信息的设备。

  第四段:介绍电脑与多媒体的关系。

  第五段:接受多媒体功能的电脑设备走进寻常百姓家。

  第六段:介绍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前景。

  四、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1、哪几个自然段介绍了电脑?

  生反馈:(第一、二段)

  2、哪几个自然段介绍了多媒体设备的'特点?

  生反馈(第三段)

  3、哪几个自然段介绍了多媒体功能电脑的作用与发展。

  生反馈(第五、六段)

  五、学习课文(1——3)自然段

  1、自由读1——3自然段,学生提出问题来讨论并解答。

  (一)、“从埃尼啊克出生到现在短短的几十年里,计算机已经奇迹般地繁衍了好几代。”计算机会繁衍后代么,繁衍了哪几代?

  学生反馈:生1、繁衍愿意是逐渐增多或增广,这里指的是不断更新发展。

  生2、我知道计算机已经发展到第四代产品了,如“奔四”。

  (二)、什么是电脑?(计算机)

  学生反馈:生1、电脑就是计算机。

  生2、电脑能把外界传来的信息进行迅速的判断和处理。

  (三)、“十八般武艺”指的是什么?

  学生反馈:“十八般武艺”指能传递多种信息的功能。本文也指电脑的功能很多。

  (四)什么是媒体?什么叫多媒体?

  学生反馈:生1、能够传递信息的物体叫做媒体。

  生2、能传递多种信息的,既能当电视,又能当收录机,还能当电话机,传真机的设备,叫多媒体设备。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计算机的演变过程。

  六、师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认识了电脑,也知道了什么叫多媒体。随着经济的发展,电脑走进寻常百姓家,它会给人们带来怎样的变化?我们明天接着学习电脑与多媒体的关系。

  七、作业:

  1、抄写生字词语。

  2、预习课文4——6自然段弄清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的关系。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4——6自然段。

  2、了解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的关系,感悟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的趋势。

  3、学会提问,讨论、解答。

  教具准备:一台电脑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电脑的发展有了初步的了解,知道了电脑在飞速地发展中,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今天,我们再来学习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的关系,感受电脑越来越“神”。

  二、复习旧知识

  1、听写生字词:诞生

  媒体

  传递

  繁衍

  判断

  信息

  同学互相评,师选择优秀作业进行表扬。

  2、师生共同回忆上节课的知识:什么是电子计算机?什么叫多媒体设备?

  三、学习4——6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请同学们用昨天的学习方法自学,找出你读懂的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小组讨论、交流。

  2、小组进行交流,师巡视。

  3、学生交流后反馈读懂的问题:

  生1、我读懂了多媒体与电脑之间的关系,在能传递多媒体的设备内部设置一个多媒体信息处理系统——电脑就组成多媒体功能电脑设备。

  生2、我读懂了电子计算机为什么被称为电脑?电子计算机具有人脑一样的能处理多媒体信息的处理系统。

  生3、我读懂了第四自然段采用了举例子、打比方的形式写的,把人的大脑比喻成“司令部”。

  生4、我读懂了“信息高速公路”是指电脑与电脑连接起来形成的电脑网络。

  师过渡语: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研制成功了集多媒体功能于一身的电脑。如今电脑进入了寻常百姓家中,真是“秀才不出门,尽知天下事”。

  4、学生提出不懂问题后,其他同学们解决。

  (一)、我不懂什么叫“秀才不出门,尽知天下事”。

  生1、我知道秀才关在家中读了很多书,所以天下事尽知。

  生2、我想如今电脑跟全世界联网,所以关在家中能了解天下事。

  (二)、计算机越来越“神”是什么意思?能“神”到什么程度?

  生1、“神”即能的意思,现在电子计算机已经能瞬间通晓天下事。

  生2、计算机能神妙地预测地震,观察星体的变化。

  生3、将来的计算机能报警、防盗。

  生4、将来的计算机可以治病,帮助人类解决疑难问题。

  5、指导朗读最后一节,出示资料让学生了解电脑发展的过程,让学生体会电子计算机的飞速发展和灿烂前景。

  1958——1959年

  大型电子管计算机

  60年代中期研制一批晶体管计算机

  60年代后

  集成电路计算机

  70年代大型集成电路计算机

  80年代后

  微型计算机并推广应用

  6、再次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未来的计算机的“神”

  四、总结:

  电脑在飞速地发展,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掌握电脑技术已成为人们的需要。同学们,快行动起来吧,去掌握这门技术。

  五、作业布置

  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向家人和朋友讲解电脑与多媒体的关系,并举例子说明。

计算机教案 篇6

  教学目的:认识什么是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的种类和防治

  教学重点:病毒的特性,危害形式

  一、病 毒 的 定义

  从广义上定义,凡能够引起计算机故障,破坏计算机数据的程序统称为计算机病毒。直至1994年2月18日,我国正式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在《条例》第二十八条中明确指出:"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毁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二、病 毒 的 历 史

  1988年发生在美国的"蠕虫病毒"事件,给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罩上了一层阴影。蠕虫病毒是由美国CORNELL大学研究生莫里斯编写。虽然并无恶意,但在当时,"蠕虫"在INTERNET上大肆传染,使得数千台连网的计算机停止运行,并造成巨额损失,成为一时的舆论焦点。 最初引起人们注意的病毒是80年代末出现的"黑色星期五","米氏病毒","小球病毒"等。因当时软件种类不多,用户之间的软件交流较为频繁且反病毒软件并不普及,造成病毒的广泛流行。后来出现的word宏病毒及win95下的CIH病毒,使人们对病毒的认识更加深了一步。 最初对病毒理论的构思可追溯到科幻小说。在70年代美国作家雷恩出版的《P1的青春》一书中构思了一种能够自我复制,利用通信进行传播的计算机程序,并称之为计算机病毒。

  三、病 毒 的 产 生

  1、开个玩笑,一个恶作剧。

  2、产生于个别人的报复心理

  3、用于版权保护。

  四、病 毒 的 特 征

  未经授权而执行。一般正常的程序是由用户调用,再由系统分配资源,完成用户交给的任务。其目的对用户是可见的、透明的。而病毒具有正常程序的一切特性,它隐藏在正常程序中,当用户调用正常程序时窃取到系统的控制权,先于正常程序执行,病毒的动作、目的对用户时未知的,是未经用户允许的。

  1.传染性 计算机病毒可通过各种可能的渠道,如软盘、计算机网络去传染其它的计算机当你在一台机器上发现了病毒时,往往曾在这台计算机上用过的软盘已感染上了病毒,而与这台机器相联网的其它计算机也许也被该病毒侵染上了。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判别一个程序是否为计算机病毒的最重要条件。

  2. 隐蔽性 病毒一般是具有很高编程技巧、短小精悍的程序。通常附在正常程序中或磁盘代码分析,病毒程序与正常程序是不容易区别开来的。病毒一般只有几百或1k字节,而PC机对DOS文件的存取速度可达每秒几百KB以上,所以病毒转瞬之间便可将这短短的几百字节附着到正常程序之中,使人非常不易被察觉

  3. 潜伏性 大部分的病毒感染系统之后一般不会马上发作,它可长期隐藏在系统中,只有在满足其特定条件时才启动其表现(破坏)模块。只有这样它才可进行广泛地传播。例如:黑色星期五,“PETER-2"在每年2月27日会提三个问题,答错后会将硬盘加密。著名的"黑色星期五"在逢13号的星期五发作。国内的"上海一号"会在每年三、六、九月的13日发作。

  4. 破坏性 良性病毒可能只显示些画面或出点音乐、无聊的语句,或者根本没有任何破坏动作,但会占用系统资源。 恶性病毒则有明确得目的,或破坏数据、删除文件或加密磁盘、格式化磁盘,有的对数据造成不可挽回的'破坏。

  5. 不可预见性 从对病毒的检测方面来看,病毒还有不可预见性。不同种类的病毒,它们的代码千差万别,但有些操作是共有的(如驻内存,改中断)。

  五、病 毒 的 分 析

  整个病毒代码虽短小但也包含三部分:引导部分,传染部分,表现部分:

  1、引导部分的作用是将病毒主体加载到内存,为传染部分做准备(如驻留内存,修改中断,修改高端内存,保存原中断向量等操作)。

  2、传染部分的作用是将病毒代码复制到传染目标上去。不同类型的病毒在传染方式,传染条件上各有不同。

  3、表现部分是病毒间差异最大的部分,前两个部分也是为这部分服务的。大部分的病毒都是有一定条件才会触发其表现部分的。

  六、病 毒 的 命 名

  1、按病毒出现的地点

  2、按病毒中出现的人名或特征字符

  3、按病毒发作时的症状命名

  4、按病毒发作的时间

  七、病 毒 的 分 类

  按破坏性可分为:良性病毒,恶性病毒 按传染方式分为:引导型病毒、文件型病毒和混合型病毒。 按连接方式分为:源码型病毒、入侵型病毒、操作系统型病毒、外壳型病毒。

  八、病 毒 发 作

  ⑴计算机无故死机

  ⑵计算机无法启动

  ⑶Windows3.X运行不正常

  ⑷Windows9X无法正常启动

  ⑸微机运行速度明显变慢

  ⑹曾正常运行的软件常报内存不足

  ⑺微机打印和通讯发 生异常

  ⑻曾正常运行的应用程序发生死机或者非法错误

  ⑼系统文件的时间、日期、长度发生变化

  ⑽运行Word,打开文档后,该文件另存时只能以模板方式保存

  ⑾无意中要求对软盘进行写操作

  ⑿磁盘空间迅速减少

  ⒀网络数据卷无法调用

  ⒁基本内存发生变化 根据上述几点,我们就可以判断您的微机和网络是否感染上病毒,如当前流行的Win95.CIH病毒,通常也会表现为某些应用软件经常发生死机。

  九、计算机病毒的危害形式

  破坏可执行文件,使这些文件不能正常执行。 破坏文件数据,造成信息的丢失。 破坏系统文件或引导记录,使系统盘无法引导系统。 破坏硬盘的主引导记录或分区表,使系统信息丢失。 破坏文件分配表,造成数据的丢失。 占用磁盘上的可用空间或在盘上产生坡块现象,使磁盘可用空间减少。 占用系统内存,使内存可用空间减少,造成一些应用程序无法运行。 对整张磁盘或盘上某个扇区进行格式化,破坏磁盘数据。 占用系统时间,使系统运行速度减慢,降低工作效率。

  十、计算机病毒的传播与防治

  1、计算机病毒的传染途径

  2、计算机病毒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