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大班社会教案

大班社会教案

时间:2024-10-17 02:15:45 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大班社会教案模板集合5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社会教案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精选大班社会教案模板集合5篇

大班社会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大胆向同伴介绍父母的工作。

  2.萌发热爱、和尊敬父母及劳动人民的情感。

  3.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4.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了解父母的`工作,知道自己爸爸妈妈都在哪里上班,都做些什么工作。

  2、挂历一本、幼儿带家长工作照一至两张。工人、农民、医生、教师、科技人员、司售人员、服务人员的工作录像片断。

  活动过程:

  1.出示父母工作时的照片,激发幼儿参加活动的兴趣。

  引导语:前几天,小朋友了解爸爸妈妈工作情况,有的小朋友还参观了爸爸妈妈工作的单位。现在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2.提出小组学习、交流的要求。

  交流讨论:你爸爸妈妈是做什么工作的?他们是怎样工作的?

  3.小组交流活动:幼儿分组围绕话题开展交流活动,组长记录幼儿的发言。

  4.让幼儿互相介绍自己的爸爸妈妈是做什么工作的?

  5.幼儿讨论,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劳动是件辛苦而又快乐的事。

  6.讨论:我们小朋友应该怎样想爸爸妈妈及其他劳动者表达我们感谢的心情?

大班社会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认识学习用品,知道他们的用途。

  2.尝试学习整理、摆放文具用品的方法,能有序地摆放物品。

  3.逐步学习自己整理文具,增强做一名小学生的愿望。

  活动准备:

  1.每人准备一只书包、铅笔盒、书本等。

  2.情境表演:《两个小朋友》(小学生自己收拾文具盒的情景,一个会自己收拾,一个不会收拾。)

  活动过程:

  1.谈话,书包里有什么。

  师(出示书包):小朋友,这是什么啊?(书包)那你们知道书包里有些什么物品?(书、本子、铅笔盒等等)

  2.认识学习用品,并知道它们的用途。

  (1)逐一出示书包内的物品:书、铅笔盒、本子、笔、尺、橡皮等用品,让幼儿讨论各种物品的用处。

  (2)引导幼儿将这些物品进行归类。

  师小结:铅笔、文具盒、书包、三角套尺、卷笔刀、橡皮、彩色铅笔、水笔、签字笔、没有用过的本子等都是文具。

  (3) 形成学习用品的'概念,知道这些都是小学生学习时需要用到的用品。

  3.观看情境表演《两个小朋友》。

  比较两个小学生(小明和小方)的文具有什么不同。

  幼儿表演,一个幼儿书包里的文具整理的又快又好,另一个幼儿整理的很乱。

  (1)师:两个小朋友的表演你发现了什么?(一个整理的很快,另一个还没整理好)

  (2)为什么会这样的,你觉得应该怎么做?

  师小结:大的东西放最下面,有点大的东西放上一层,最小的物品放最上面,整理好后放进书包。)你喜欢小明还是小方?(为什么?)

  (3)师小结:学会自己收拾文具学具很重要。

  4.讨论:

  小朋友我们应该怎样爱护自己的学习用品?

  5.幼儿讨论收拾文具的方法。

  学习将自己书包里的学习用品收拾摆放整齐。

  (1)请两至三名幼儿示范收拾文具的方法。如何收拾的好,为什么?收拾的不好,请幼儿指出怎样改正。

  (2)幼儿共同操作收拾整理自己的文具和学具。

  6.创设“上课,下课”情况。

  幼儿练习摆放整理学习用具,感知体验收放文具的快乐。

  比一比:看谁收得又快又整齐。

大班社会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一些动物的居住环境。

  2、激发幼儿保护环境的情感,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5张环境图片(河水、泥土、森林、花园、草原)各种动物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迁移幼儿的生活经验,导入活动。

  教师:孩子们,你们都见过哪些动物?他们的家住在哪儿?

  根据小朋友的回答进行小结。

  二、了解动物与生活环境的关系。

  1、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说说是什么场景。

  教师:刘老师这里带来了一些图片,请你们来看看图上有什么?你知道都是哪里的`情景呢?

  教师小结:这里有河水、泥土、森林、花园、草原的背景。

  2、引发幼儿发现动物与它们生活的关系。

  教师:你知道小河是水的家吗?为什么小河就是这些动物的家呢?他们的家可以使森林或泥土吗?还有什么动物能在水里生活呢?

  教师小结:因为这些动物要靠水来生存,所以它们生活在水里。在水里生活的动物有鱼、虾、鲨鱼……(根据孩子们的回答进行小结)

  教师:树林是谁的家? 还有什么动物也在树林里生活?泥土是谁的家?花园是谁的家?草原又是谁家呢?

  教师逐一提问,引导幼儿思考。并根据孩子们想到的动物进行小结。

  三、幼儿游戏,“动物找家”,巩固幼儿对动物与生活环境的认知。

  1、为动物们找家。

  教师:每种动物都有它们的家,这里呀,还有一些动物找不到家,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动物的家都是在哪里?(出示一种动物,请孩子们来各自说说动物的家在哪里)

  2、多选幼儿来进行回答。其他幼儿进行检查、判断。

  教师:XX说的对吗?她帮动物找对了家吗?为什么?

  四、激发幼儿保护环境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

  教师:动物们都有自己的家,但如果它们的家被破坏了,动物们会怎样呢?我们该怎么做呢?

  教师小结:这些动物都生活在大自然中,大自然的环境要我们大家一起讲卫生好好爱护环境,不浪费材料,浪费了材料就要从大自然中获得,像浪费了纸就要生产纸,纸的原料是树皮,所以不浪费。如果把垃圾乱丢,动物们的家就变的也别的脏,所以不乱丢垃圾。

大班社会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交流讨论,比较图书馆和书店的不同功能。

  活动重难点

  重点:寻找图书的家,积累借书和购书的经验。

  难点:比较图书馆和书店的不同功能。

  活动准备

  1.提前通知家长活动的时间和内容,提醒家长带上相机、图书证等。

  2.教师联系好附近的书店和图书馆或者超市的图书区,定好活动的日期。

  3.做好出行前的安全预案和安全教育。

  4.幼儿用书第3册第2~3页。

  活动过程

  (一)布置任务

  1.书的家在哪里

  请小朋友想一想,书的家在哪里?(幼儿自由讨论回答。)

  根据幼儿的回答,教师大致将家中和幼儿分成书店小分队、图书馆小分队三个小组

  2.明确任务

  请家长和幼儿围绕“寻找书本的'家”开展参观活动,同时要求幼儿在家长的协助下完成将书带回幼儿园新家的任务。请家长用相机拍下幼儿找书、借书或买书这些过程,为回到幼儿园交流做好准备。

  提醒家长,在活动的过程中注意幼儿的安全,并遵守公共场所的规范。

  (二)我们出发啦

  1.在超市里怎么找到书的家?

  超市里的书是怎么归类摆放的?

  在超市里怎么购买一本书?(请幼儿独立购买一本书。)

  2.书店组任务卡。

  书店有几层楼?每层楼卖的是什么类型的书?儿童书籍在书店的第几层?书籍是怎么归类摆放的?书店的工作人员是怎么工作的?

  请幼儿在书店里独立购买一本喜欢的书。

  3.图书馆组任务卡。

  图书馆有几层楼?每层楼的功能是什么?在阅览室里要注意什么问题?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是怎么工作的?

  请尝试自己借一本书

  (三)回园集中,讨论交流

  1.分组交流

  每个小组交流、讨论参观的收获。

  一每个小组选一户家庭作为代表,总结组内任务完成情况,主功购书、要由幼儿做汇报,家长配合播放图片

  2.分组汇报

  分三个小组进行汇报

  3.教师小结:通过今天的活动,幼儿们了解了书的不同存放地点了解了图书馆和书店不同的功能,更学会了借书和购书的本领。希望家长们能经常带孩子去这些场所借书、看书,激发孩子爱书的情结。

  活动延伸

  1.在班级图书区开展看书、借书,买书的游戏活动。

  2.和家长合作精选一些借书,买书、书店布局、图书馆布局的照片做成展示册,放置在阅读区e书从请幼几将家中的书房布局拍成照片。教师利用日常谈话活动时间,引导幼儿相互交流沟通。

  3.谈话活动:除了图书馆、书店、超市,书的家还会在哪里?请家长定期带幼儿去书店、图书馆等地体验购书、借书、看书的乐趣。

大班社会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了解环境污染给地球带来的的危害。

  2、鼓励幼儿大胆地讲述与表达,尝试用绘画方式制作环保宣传标记。

  3、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体验当环保宣传员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已具备一定的环保知识;“4月22日”字样。

  2、各类环境污染的图片资料、多媒体课件。

  3、每人一个环保标志图案。

  活动过程:

  一、以小客人导入活动。

  老师请来了两位小客人,天天和乐乐。天天和乐乐告诉我们:今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想和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地球妈妈,你们愿意吗?

  二、幼儿观看短片,了解各种污染给地球造成的'危害。

  师:

  1、谁来告诉大家:今天是一个什么日子?

  2、刚才天天和乐乐说地球妈妈怎么啦?你从哪里看出地球妈妈生病了呢?当幼儿说到如:砍伐树林、乱扔垃圾、各种污水和废气的排放等方面时老师就出示相应的图片。

  3、幼儿讨论:地球妈妈为什么会生病的?请你跟旁边的小朋友讲一讲。(造成各种污染的原因,多数是人们缺乏各种环保的知识和对环保的不重视,引出宣传环保的重要性)。

  老师:地球妈妈受到了极大的污染,人类破坏了环境,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关心。

  三、争做环保宣传员。

  师:

  1、为了保护地球妈妈,我们小朋友应该做些什么呢?

  2、幼儿讨论;如何做环保宣传员?

  3、介绍环保标志: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个环保宣传员标志,贴上它,大家都来做环保宣传员,让我们大家一起来设计一些保护环境的标志吧。

  4、幼儿展示作品、宣传环保知识。

  四、自然结束。

  师:让我们向周围的人宣传环保知识,大家都来争当环保宣传员。

《精选大班社会教案模板集合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大班社会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社会的教案11-08

大班社会教案:美丽的家乡_大班社会教案02-28

大班社会教案:老少同乐_大班社会教案02-28

大班社会《时间》教案08-03

大班社会微笑教案03-24

(经典)大班社会教案08-11

大班社会教案(精选)08-19

(精选)大班社会教案08-01

大班社会教案(精选)08-04

[精选]大班社会教案08-07

精选大班社会教案模板集合5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社会教案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精选大班社会教案模板集合5篇

大班社会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大胆向同伴介绍父母的工作。

  2.萌发热爱、和尊敬父母及劳动人民的情感。

  3.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4.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了解父母的`工作,知道自己爸爸妈妈都在哪里上班,都做些什么工作。

  2、挂历一本、幼儿带家长工作照一至两张。工人、农民、医生、教师、科技人员、司售人员、服务人员的工作录像片断。

  活动过程:

  1.出示父母工作时的照片,激发幼儿参加活动的兴趣。

  引导语:前几天,小朋友了解爸爸妈妈工作情况,有的小朋友还参观了爸爸妈妈工作的单位。现在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2.提出小组学习、交流的要求。

  交流讨论:你爸爸妈妈是做什么工作的?他们是怎样工作的?

  3.小组交流活动:幼儿分组围绕话题开展交流活动,组长记录幼儿的发言。

  4.让幼儿互相介绍自己的爸爸妈妈是做什么工作的?

  5.幼儿讨论,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劳动是件辛苦而又快乐的事。

  6.讨论:我们小朋友应该怎样想爸爸妈妈及其他劳动者表达我们感谢的心情?

大班社会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认识学习用品,知道他们的用途。

  2.尝试学习整理、摆放文具用品的方法,能有序地摆放物品。

  3.逐步学习自己整理文具,增强做一名小学生的愿望。

  活动准备:

  1.每人准备一只书包、铅笔盒、书本等。

  2.情境表演:《两个小朋友》(小学生自己收拾文具盒的情景,一个会自己收拾,一个不会收拾。)

  活动过程:

  1.谈话,书包里有什么。

  师(出示书包):小朋友,这是什么啊?(书包)那你们知道书包里有些什么物品?(书、本子、铅笔盒等等)

  2.认识学习用品,并知道它们的用途。

  (1)逐一出示书包内的物品:书、铅笔盒、本子、笔、尺、橡皮等用品,让幼儿讨论各种物品的用处。

  (2)引导幼儿将这些物品进行归类。

  师小结:铅笔、文具盒、书包、三角套尺、卷笔刀、橡皮、彩色铅笔、水笔、签字笔、没有用过的本子等都是文具。

  (3) 形成学习用品的'概念,知道这些都是小学生学习时需要用到的用品。

  3.观看情境表演《两个小朋友》。

  比较两个小学生(小明和小方)的文具有什么不同。

  幼儿表演,一个幼儿书包里的文具整理的又快又好,另一个幼儿整理的很乱。

  (1)师:两个小朋友的表演你发现了什么?(一个整理的很快,另一个还没整理好)

  (2)为什么会这样的,你觉得应该怎么做?

  师小结:大的东西放最下面,有点大的东西放上一层,最小的物品放最上面,整理好后放进书包。)你喜欢小明还是小方?(为什么?)

  (3)师小结:学会自己收拾文具学具很重要。

  4.讨论:

  小朋友我们应该怎样爱护自己的学习用品?

  5.幼儿讨论收拾文具的方法。

  学习将自己书包里的学习用品收拾摆放整齐。

  (1)请两至三名幼儿示范收拾文具的方法。如何收拾的好,为什么?收拾的不好,请幼儿指出怎样改正。

  (2)幼儿共同操作收拾整理自己的文具和学具。

  6.创设“上课,下课”情况。

  幼儿练习摆放整理学习用具,感知体验收放文具的快乐。

  比一比:看谁收得又快又整齐。

大班社会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一些动物的居住环境。

  2、激发幼儿保护环境的情感,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5张环境图片(河水、泥土、森林、花园、草原)各种动物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迁移幼儿的生活经验,导入活动。

  教师:孩子们,你们都见过哪些动物?他们的家住在哪儿?

  根据小朋友的回答进行小结。

  二、了解动物与生活环境的关系。

  1、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说说是什么场景。

  教师:刘老师这里带来了一些图片,请你们来看看图上有什么?你知道都是哪里的`情景呢?

  教师小结:这里有河水、泥土、森林、花园、草原的背景。

  2、引发幼儿发现动物与它们生活的关系。

  教师:你知道小河是水的家吗?为什么小河就是这些动物的家呢?他们的家可以使森林或泥土吗?还有什么动物能在水里生活呢?

  教师小结:因为这些动物要靠水来生存,所以它们生活在水里。在水里生活的动物有鱼、虾、鲨鱼……(根据孩子们的回答进行小结)

  教师:树林是谁的家? 还有什么动物也在树林里生活?泥土是谁的家?花园是谁的家?草原又是谁家呢?

  教师逐一提问,引导幼儿思考。并根据孩子们想到的动物进行小结。

  三、幼儿游戏,“动物找家”,巩固幼儿对动物与生活环境的认知。

  1、为动物们找家。

  教师:每种动物都有它们的家,这里呀,还有一些动物找不到家,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动物的家都是在哪里?(出示一种动物,请孩子们来各自说说动物的家在哪里)

  2、多选幼儿来进行回答。其他幼儿进行检查、判断。

  教师:XX说的对吗?她帮动物找对了家吗?为什么?

  四、激发幼儿保护环境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

  教师:动物们都有自己的家,但如果它们的家被破坏了,动物们会怎样呢?我们该怎么做呢?

  教师小结:这些动物都生活在大自然中,大自然的环境要我们大家一起讲卫生好好爱护环境,不浪费材料,浪费了材料就要从大自然中获得,像浪费了纸就要生产纸,纸的原料是树皮,所以不浪费。如果把垃圾乱丢,动物们的家就变的也别的脏,所以不乱丢垃圾。

大班社会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交流讨论,比较图书馆和书店的不同功能。

  活动重难点

  重点:寻找图书的家,积累借书和购书的经验。

  难点:比较图书馆和书店的不同功能。

  活动准备

  1.提前通知家长活动的时间和内容,提醒家长带上相机、图书证等。

  2.教师联系好附近的书店和图书馆或者超市的图书区,定好活动的日期。

  3.做好出行前的安全预案和安全教育。

  4.幼儿用书第3册第2~3页。

  活动过程

  (一)布置任务

  1.书的家在哪里

  请小朋友想一想,书的家在哪里?(幼儿自由讨论回答。)

  根据幼儿的回答,教师大致将家中和幼儿分成书店小分队、图书馆小分队三个小组

  2.明确任务

  请家长和幼儿围绕“寻找书本的'家”开展参观活动,同时要求幼儿在家长的协助下完成将书带回幼儿园新家的任务。请家长用相机拍下幼儿找书、借书或买书这些过程,为回到幼儿园交流做好准备。

  提醒家长,在活动的过程中注意幼儿的安全,并遵守公共场所的规范。

  (二)我们出发啦

  1.在超市里怎么找到书的家?

  超市里的书是怎么归类摆放的?

  在超市里怎么购买一本书?(请幼儿独立购买一本书。)

  2.书店组任务卡。

  书店有几层楼?每层楼卖的是什么类型的书?儿童书籍在书店的第几层?书籍是怎么归类摆放的?书店的工作人员是怎么工作的?

  请幼儿在书店里独立购买一本喜欢的书。

  3.图书馆组任务卡。

  图书馆有几层楼?每层楼的功能是什么?在阅览室里要注意什么问题?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是怎么工作的?

  请尝试自己借一本书

  (三)回园集中,讨论交流

  1.分组交流

  每个小组交流、讨论参观的收获。

  一每个小组选一户家庭作为代表,总结组内任务完成情况,主功购书、要由幼儿做汇报,家长配合播放图片

  2.分组汇报

  分三个小组进行汇报

  3.教师小结:通过今天的活动,幼儿们了解了书的不同存放地点了解了图书馆和书店不同的功能,更学会了借书和购书的本领。希望家长们能经常带孩子去这些场所借书、看书,激发孩子爱书的情结。

  活动延伸

  1.在班级图书区开展看书、借书,买书的游戏活动。

  2.和家长合作精选一些借书,买书、书店布局、图书馆布局的照片做成展示册,放置在阅读区e书从请幼几将家中的书房布局拍成照片。教师利用日常谈话活动时间,引导幼儿相互交流沟通。

  3.谈话活动:除了图书馆、书店、超市,书的家还会在哪里?请家长定期带幼儿去书店、图书馆等地体验购书、借书、看书的乐趣。

大班社会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了解环境污染给地球带来的的危害。

  2、鼓励幼儿大胆地讲述与表达,尝试用绘画方式制作环保宣传标记。

  3、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体验当环保宣传员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已具备一定的环保知识;“4月22日”字样。

  2、各类环境污染的图片资料、多媒体课件。

  3、每人一个环保标志图案。

  活动过程:

  一、以小客人导入活动。

  老师请来了两位小客人,天天和乐乐。天天和乐乐告诉我们:今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想和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地球妈妈,你们愿意吗?

  二、幼儿观看短片,了解各种污染给地球造成的'危害。

  师:

  1、谁来告诉大家:今天是一个什么日子?

  2、刚才天天和乐乐说地球妈妈怎么啦?你从哪里看出地球妈妈生病了呢?当幼儿说到如:砍伐树林、乱扔垃圾、各种污水和废气的排放等方面时老师就出示相应的图片。

  3、幼儿讨论:地球妈妈为什么会生病的?请你跟旁边的小朋友讲一讲。(造成各种污染的原因,多数是人们缺乏各种环保的知识和对环保的不重视,引出宣传环保的重要性)。

  老师:地球妈妈受到了极大的污染,人类破坏了环境,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关心。

  三、争做环保宣传员。

  师:

  1、为了保护地球妈妈,我们小朋友应该做些什么呢?

  2、幼儿讨论;如何做环保宣传员?

  3、介绍环保标志: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个环保宣传员标志,贴上它,大家都来做环保宣传员,让我们大家一起来设计一些保护环境的标志吧。

  4、幼儿展示作品、宣传环保知识。

  四、自然结束。

  师:让我们向周围的人宣传环保知识,大家都来争当环保宣传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