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小班教案

小班教案

时间:2024-08-20 12:48:10 教案 我要投稿

【推荐】小班教案模板汇总七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班教案7篇,欢迎大家分享。

【推荐】小班教案模板汇总七篇

小班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喜欢使用水彩笔,尝试用扭动的线条表现蚯蚓的外形特征。

  2、知道蚯蚓会松土,它是我们的好朋友。

  3、乐意参与表演,大胆学说角色对话。

  4、能自由发挥想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教学准备:

  (认知准备)了解春天的季节特征

  (材料准备)背景图、水彩笔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蚯蚓会松土

  教学难点:学画扭动的横线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情景:

  ·春天来了,花园里的花朵都争着开放,可是有一个花园里的一朵花也没有开。花园的主人感到很奇怪: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忽然,泥土下面传来了花籽的声音:这里的泥土实在太硬了,我每天用力顶,想钻出来,现在力气都用完了,还是没有钻出地面。

  ·讨论蚯蚓的`本领,知道蚯蚓可以使坚硬的泥土变得又松又软。

  二、学画小蚯蚓

  ·用水彩笔表现扭动的小蚯蚓

  ·讨论小蚯蚓适合画在画面的哪部份?

  ·小结:小蚯蚓要在泥土里工作,所以蚯蚓要画在花的下面,就是地底下,泥土里。

  三、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用不同的颜色画蚯蚓

  ·提醒幼儿作画的位置。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看图阅读画面,感知画面中小蛇多多外出游玩的经历,知道不要贪吃食物的道理。

  2、通过猜测、拜访图片、讨论等策略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感知小蛇多多吃水果的顺序。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人手一册,相关课件。

  【活动过程】

  一、观察比较不同体态的小蛇,猜测故事的情节

  (1)教师(出示小蛇图片):这是谁?他们有什么不一样?

  (2)教师“这条小蛇的名字叫多多,他的肚子怎么了?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3)先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讲述自己的猜测,再让幼儿观察胖多多肚子里的水果,启发幼儿想一想:小蛇多多肚子里的水果是从哪里来的?

  二、幼儿自主阅读

  (1)师:下面,我们一起来阅读一篇有趣的故事《小蛇多多》。

  (2)引导幼儿打开幼儿用书,翻到相应的`页码, 鼓励自己阅读图画故事。教师走到幼儿身边,倾听、了解幼儿的阅读情况。

  (3)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讲述:小蛇多多吃了哪些东西?后来怎样了?

  三、师生共同阅读童话故事,感知理解故事内容

  (1)教师带领幼儿完整地阅读童话故事。

  (2)师:小蛇多多到外面玩,走着走着,第一个看见什么水果?(依次类推)

  (3)师:小蛇多多吃了哪些水果?吃了那么多东西小蛇多多感觉怎么样?是、后来,是谁帮助了多多?带领幼儿讲述故事的结尾。

  四、组织幼儿讨论,帮助幼儿把握故事的重点

  (1)师:你喜欢这个故事吗?你喜欢小蛇多多吗?

  (2)师:小蛇多多为什么会难受?不能动了?

  (3)师:我们小朋友平时吃东西要注意什么?怎样吃东西不难受?

  鼓励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论吃东西要注意的问题,教育幼儿不乱吃东西,好吃的东西不贪吃,肚子会吃坏的。

  五、音乐活动:苹果

  (1)师:小蛇多多把水果都送给了小蚂蚁,他回到家以后,肚子就饿了,小朋友们,我们去果园摘一些水果送给多多,好吗?在送给小蛇多多的时候,你想对多多说什么?

  (2)弹奏音乐,教师带领幼儿随着音乐,表扬唱歌曲《苹果》,还可以带领幼儿仿编歌表演。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 通过有趣的故事情节,激发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2. 学习故事中松鼠爸爸文明处事的态度。

  3. 进一步体会“爱”字的含义。

  活动准备:

  与故事内容相符的挂图。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课题

  教师:冬天天气这么冷,很容易冻坏我们的皮肤的,那我们怎么保护自

  己的脸和手呢?

  请幼儿谈论保护脸和手的许多好办法。引出《两只棉手套》

  2.教师边出示挂图边声情并茂讲述故事,图文结合,抓住幼儿兴趣,使

  幼儿知道故事大意。

  3.教师逐幅图展开,让幼儿看图,并与幼儿共同讲故事情节。

  边看图边提问幼儿:

  故事中的松鼠爸爸为什么着急?

  它是怎么去找暖和的地方的?

  教育幼儿要养成文明礼貌的良好行为习惯,学习科学的处事态度。

  4. 教师再次完整讲述故事,进一步体会“爱”字的含义,让幼儿知道松

  鼠妈妈和爸爸是多么的.疼爱自己的孩子。

  5.提问幼儿:丢手套的小朋友为什么怎样做?让幼儿懂得人间处处充满

  “爱”,只要每个人的心中都充满爱,我们才会幸福的生活。

  6.请个别幼儿讲述挂图中的内容 。

  活动延伸: 说一说别人爱你或你爱别人的一件趣事。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老师在放音乐给小朋友听时引出主题。

  2、老师引导幼儿认识蜗牛,了解蜗牛的一些习性特点。

  3、让幼儿创造性地运用橡皮泥制作蜗牛,提高动脑动手能力,进一步激发关注的情趣。

  4、鼓励幼儿大胆地表现自我,感受做做玩玩的快乐。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1、实物小蜗牛若干。

  2、制作好的一只橡皮泥小蜗牛。

  3、材料:彩色橡皮泥,牙签,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听音乐《蜗牛与黄鹂鸟》安定幼儿情绪,并引起幼儿对小蜗牛的好奇心,从而我出示实物小蜗牛。

  二、欣赏蜗牛。

  1、让幼儿集体观察蜗牛的外形特征,引导幼儿说出蜗牛身体小,身背着壳像小房子,而且壳是一圈圈的。

  2、请个别幼儿用手摸摸蜗牛头上的两根触角,然后观察到受到刺激的触角会顺速往壳里缩进去,这时大家会觉得非常有趣。

  三、认识蜗牛。

  1、这时候我会告诉幼儿这是蜗牛的触角,蜗牛的眼睛就是长在触角的顶端。

  2、举例说明:蚂蚁也有触角,当两只蚂蚁的触角碰到一起就是它们在对话,再用蜗牛与田螺。乌龟进行对比,找出相同点。它们的身体都会缩进壳里,而且壳都是有点硬的,因为它们都是软体动物,所以身上都有壳,这样它们就可以保护自己不受到伤害。

  3、随机教育:就像小朋友们要穿衣服,鞋子一样,才不会弄脏身体还能保护自己。

  四、了解蜗牛。

  1、带领幼儿观察蜗牛,了解蜗牛生活习性,仔细观察蜗牛爬行,出示菜虫与蜗牛进行比赛,突出蜗牛行动缓慢,是靠身体蠕动来爬行的。

  2、小蜗牛的食物是什么呢?

  经过搜索资料,我会出示部分实物并告诉幼儿蜗牛吃的东西可多了,有各种菜叶,蛋壳,菌类{如木耳。蘑菇等}还有一些枯了的'树枝。红薯这些都是蜗牛的食物。蜗牛只喜欢呆在湿润的地方,蜗牛睡觉的时候是缩在壳里的,它不但要冬眠还要夏眠,就像小朋友们一样,不但要睡午觉,到了晚上也要睡觉,这样才能身体棒棒,快长快高。

  五、小结

  通过学习了解小蜗牛身上背着壳都有自我保护能力,那么小朋友呢?应该怎么做?引导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并要爱护小蜗牛,不伤害小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延伸

  师:小朋友们,我们来做一只彩色橡皮泥小蜗牛吧。

  1、引导幼儿多制作大小颜色不同的蜗牛,并添上花。草,丰富幼儿的想象空间。

  2、幼儿动手制作。

  3、展示幼儿作品欣赏,鼓励大胆创作的幼儿,并给予表扬。

小班教案 篇5

  目标:

  1、观察、阅读画面,理解小袋袋喜欢做的事情,感受小袋袋的天真活泼。

  2、愿意用动作、语言表现画面内容,尝试运用“我运用。。。”的句式进行讲述。

  3、喜欢和同伴一起阅读图书,体验集体阅读的快乐。

  准备:

  绘本 PPT(演示文稿)

  过程:

  一、认识书中主要人物小袋袋,猜猜小袋袋喜欢做的事情

  T:(出示“小袋袋”图片)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个新朋友,看看它是谁。

  T:这是袋熊,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小袋袋,我们和它打个招呼。

  T:小袋袋的样子是怎样的'?它的心情是怎么样?你怎么看出来的?它的手和脚是怎么放的?大家一起来做做小袋袋的样子。

  T:小袋袋很可爱,它喜欢做很多事情。你们猜一猜:它喜欢做什么事情?喜欢玩什么游戏呢?(幼儿猜想)

  二、初次阅读、理解并表达小袋袋跑步、玩泥巴、躺在妈妈怀里等画面内容

  1、阅读画面一:跑步

  T:谁在跑步?

  S:小袋袋在跑步。

  T:还有谁也在跑步。

  S:考拉熊、乌龟、青蛙、小虫。

  T:它们都在跑步。谁跑在最前面?它的样子是怎样的?

  T:对,小袋袋跑在最前面。它抬着头,挺着胸,跑在最前面,很神气的样子。我们一起来学学它跑步的样子。

  师幼(小结):小袋袋喜欢和好朋友一起跑步,和它一起跑步的好朋友有小虫、考拉熊、乌龟,还有青蛙。

  2、阅读画面二:扮鬼脸

  T:你们为什么笑啊?小袋袋在干什么呀?

  S:吐舌头、顶鼻子、扮鬼脸......

  T:对,小袋袋特别调皮,它在吐舌头,顶鼻子、拉耳朵。我们来学一学,给旁边的小朋友看一看,好不好?

  师幼(小结):小袋袋喜欢做鬼脸,吐吐舌头,顶顶鼻子、拉拉耳朵,真好玩。

  3、阅读画面三:玩泥巴

  T:小袋袋在玩什么?

  S:玩泥巴。

  T:小袋袋身上哪里有泥巴呀?

  S:头上有泥巴,手上有泥巴,肚子上有泥巴。

  (教师用动作提示)

  T:小青蛙在干什么?小兔子身上有什么?

  T:小袋袋玩泥巴时的心情怎么样?你怎么看出来的?

  T:我们一起来学学小袋袋的样子。

  师幼(小结):小袋袋喜欢玩泥巴,头上、肚子上、脚上都是泥,玩得真开心。

  4:阅读画面四:扮大树

  T:小动物们在干什么?

  S:小兔在跳,小乌龟在爬......

  T:小袋袋在干什么?它举着树叶一动不动像什么呀?

  T:我们来学一学小袋袋的样子。

  师幼(小结):小袋袋喜欢变成一棵大树,一动不动地站着。

  5:阅读画面五:捉迷藏

  T:小袋袋在干什么?(教师用动作表现小袋袋缩成一团的样子。)

  T:谁躲起来了?谁在找它?

  师幼(小结):小袋袋喜欢做迷藏,把自己缩成一团,让大家找不到它。

  T:现在请大家做做小袋袋躲起来的样子。老师来找找。

  6、阅读画面六:回家

  T:玩了一天,小动物们都回家了。睡在门口等小袋袋?

  T:妈妈见了小袋袋心里怎么样?小袋袋见到妈妈心里怎么样?你怎么知道的?

  7、阅读画面七:睡觉

  T:天黑了,月亮出来了,小袋袋要睡觉了。谁抱着小袋袋?

  T:小袋袋躺在妈妈的怀里感觉怎么样?(师幼一边说“小袋袋最喜欢躺在妈妈的怀里睡觉, 又温暖又舒服”,一边做动作并感受)

  二、完整阅读

  1、在音乐声中完整观看PPT,再次感受绘本内容,并感受其中的语言美。

  2、师幼共同阅读ppt,并表述画面内容。

  T:小袋袋喜欢玩这么多好玩的游戏,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说一说吧。

  三、运用“我喜欢”的句式结合生活经验进行讲述。

  T:小袋袋喜欢玩也喜欢做很多很多事情,小朋友,你们喜欢做什么呢?(从幼儿讲述的游戏中选择他们最喜欢的游戏进行活动)

小班教案 篇6

  活动前的思考:

  1、本次活动应该发展孩子什么?(关键经验和认知的判断)

  2、孩子的现状是什么?(对已有的经验和认知水平的判断)

  3、孩子欠缺什么?(包括经验和认知水平的思考)

  4、本次活动到底需要些什么准备?

  5、围绕目标到底设计什么环节?提什么问题?活动目标:

  1、巩固对6以内数字的认识,感知6以内的数量关系。

  2、积极、愉快参与寻找、辨认数字与感知数量的游戏。情境创设:

  1、课件“好玩的数字”

  2、幼儿每人一套1~6数字卡片、每组一套6以内数字卡片重点:巩固对6以内数字的认识

  难点:感知6以内的数量关系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找数字

  t:数字妈妈要带数字宝宝们去旅行,可是火车马上要开了,数字宝宝们去哪里了呢?(播放ppt)

  t:原来数字宝宝们躲在了房间里,小朋友们你们找到了吗?你找到数字几?藏在哪里?(引导小朋友逐一找出藏在房间里的数字。)

  小结:原来房间里有很多数字,有1、2、……6,你们可真棒!把躲在房间里的数字都找到了,谢谢你们!

  二、坐火车----数点对应

  t:火车马上要开了,请数字宝宝们赶紧上车。

  出示ppt,观察图片

  t:看看谁已经在车厢里了?(数字1和4),那剩下的数字坐哪里呢?

  (幼儿观察,引导幼儿根据车厢上的数点提示进行对号入座)

  小结:数字宝宝都找到自己的车厢了,那我们可以出发喽!

  三、数字游戏城

  t:出发去旅行喽!

  呜呜----我们到站了,来到了一座游戏城堡,播放ppt

  1、数字排排队

  a、请小朋友观察出示的数字方格图,找出缺掉的数字?

  b、每条队伍里的数字是按照什么办法来排队的。

  小结:原来数字宝宝们排成了各种有规律的'队伍。

  2、扮演数字宝宝排队

  a、请你们把数字卡片挂在胸前,看看自己拿的是数字几。

  b、根据出示的数列顺序图,请小朋友按顺序分组排队。

  c、检查小朋友站立顺序与出示的数列顺序图是否一致。

  3、数字朋友和图形做游戏

  t:天黑了,该回家了,数字宝宝又不见了,在哪里呢?我们一起去找找。

  a、出示图形及数字图,请小朋友找出在长方形里的数字。

  b、以同样的方式找出在三角形里和在长方形又在三角形的数字。

  t(小结):这些数字宝宝好玩吗?下次我们再来和他们一起玩游戏!

小班教案 篇7

  目标:指导幼儿用将面团圆压扁的方法做月饼,体验面团柔软可变的特性,培养幼儿对面塑活动的兴趣。

  准备:食品月饼,面团,垫板,小盒盖,玩具娃娃等。

  1.谈论月饼 教师出示月饼,并问小朋友:“这是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人们什么时候吃月饼?”

  2.做月饼

  教师提议:中秋节到了,请小朋友给娃娃家的娃娃们做一些月饼。

  (1)幼儿探索做月饼的方法。教师发给每人一块面团,请小朋友想想并试一试,怎样把面团变圆、变扁,做成月饼?

  教师向幼儿介绍并展示可以利用的材料,如小瓶盖、小圆盒等,引导幼儿试一试,将面团放进去压平,再将面团倒出来,看看像不像月饼。

  (2)交流经验。请做好月饼的小朋友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制作方法,教师帮助讲解或提示:即先把面团放在两手中团圆,再将其放在垫板上用手掌压扁,或将面团圆装进小圆盒子压平,倒出,然后拿小瓶盖或小玩具在上面压上图案,月饼就做好了。

  (3)再次实践。请幼儿尝试用自己或他人的新方法再次做月饼。对能力强的`幼儿,教师可请他们试做一些其他形状的月饼;对能力较差的幼儿,教师则给予具体地帮助,使其获得成功。

  3.给娃娃送月饼 请小朋友将自己做的月饼送给娃娃家的娃娃,并说:“小娃娃,请吃我做的月饼。”让幼儿感受劳动的成功与帮助他人的快乐。

《【推荐】小班教案模板汇总七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3-10

小班教案04-30

小班教案05-01

小班教案05-01

小班教案05-01

小班教案05-06

小班教案04-29

小班教案05-03

小班教案05-03

小班教案05-04

【推荐】小班教案模板汇总七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班教案7篇,欢迎大家分享。

【推荐】小班教案模板汇总七篇

小班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喜欢使用水彩笔,尝试用扭动的线条表现蚯蚓的外形特征。

  2、知道蚯蚓会松土,它是我们的好朋友。

  3、乐意参与表演,大胆学说角色对话。

  4、能自由发挥想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教学准备:

  (认知准备)了解春天的季节特征

  (材料准备)背景图、水彩笔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蚯蚓会松土

  教学难点:学画扭动的横线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情景:

  ·春天来了,花园里的花朵都争着开放,可是有一个花园里的一朵花也没有开。花园的主人感到很奇怪: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忽然,泥土下面传来了花籽的声音:这里的泥土实在太硬了,我每天用力顶,想钻出来,现在力气都用完了,还是没有钻出地面。

  ·讨论蚯蚓的`本领,知道蚯蚓可以使坚硬的泥土变得又松又软。

  二、学画小蚯蚓

  ·用水彩笔表现扭动的小蚯蚓

  ·讨论小蚯蚓适合画在画面的哪部份?

  ·小结:小蚯蚓要在泥土里工作,所以蚯蚓要画在花的下面,就是地底下,泥土里。

  三、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用不同的颜色画蚯蚓

  ·提醒幼儿作画的位置。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看图阅读画面,感知画面中小蛇多多外出游玩的经历,知道不要贪吃食物的道理。

  2、通过猜测、拜访图片、讨论等策略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感知小蛇多多吃水果的顺序。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人手一册,相关课件。

  【活动过程】

  一、观察比较不同体态的小蛇,猜测故事的情节

  (1)教师(出示小蛇图片):这是谁?他们有什么不一样?

  (2)教师“这条小蛇的名字叫多多,他的肚子怎么了?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3)先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讲述自己的猜测,再让幼儿观察胖多多肚子里的水果,启发幼儿想一想:小蛇多多肚子里的水果是从哪里来的?

  二、幼儿自主阅读

  (1)师:下面,我们一起来阅读一篇有趣的故事《小蛇多多》。

  (2)引导幼儿打开幼儿用书,翻到相应的`页码, 鼓励自己阅读图画故事。教师走到幼儿身边,倾听、了解幼儿的阅读情况。

  (3)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讲述:小蛇多多吃了哪些东西?后来怎样了?

  三、师生共同阅读童话故事,感知理解故事内容

  (1)教师带领幼儿完整地阅读童话故事。

  (2)师:小蛇多多到外面玩,走着走着,第一个看见什么水果?(依次类推)

  (3)师:小蛇多多吃了哪些水果?吃了那么多东西小蛇多多感觉怎么样?是、后来,是谁帮助了多多?带领幼儿讲述故事的结尾。

  四、组织幼儿讨论,帮助幼儿把握故事的重点

  (1)师:你喜欢这个故事吗?你喜欢小蛇多多吗?

  (2)师:小蛇多多为什么会难受?不能动了?

  (3)师:我们小朋友平时吃东西要注意什么?怎样吃东西不难受?

  鼓励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论吃东西要注意的问题,教育幼儿不乱吃东西,好吃的东西不贪吃,肚子会吃坏的。

  五、音乐活动:苹果

  (1)师:小蛇多多把水果都送给了小蚂蚁,他回到家以后,肚子就饿了,小朋友们,我们去果园摘一些水果送给多多,好吗?在送给小蛇多多的时候,你想对多多说什么?

  (2)弹奏音乐,教师带领幼儿随着音乐,表扬唱歌曲《苹果》,还可以带领幼儿仿编歌表演。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 通过有趣的故事情节,激发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2. 学习故事中松鼠爸爸文明处事的态度。

  3. 进一步体会“爱”字的含义。

  活动准备:

  与故事内容相符的挂图。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课题

  教师:冬天天气这么冷,很容易冻坏我们的皮肤的,那我们怎么保护自

  己的脸和手呢?

  请幼儿谈论保护脸和手的许多好办法。引出《两只棉手套》

  2.教师边出示挂图边声情并茂讲述故事,图文结合,抓住幼儿兴趣,使

  幼儿知道故事大意。

  3.教师逐幅图展开,让幼儿看图,并与幼儿共同讲故事情节。

  边看图边提问幼儿:

  故事中的松鼠爸爸为什么着急?

  它是怎么去找暖和的地方的?

  教育幼儿要养成文明礼貌的良好行为习惯,学习科学的处事态度。

  4. 教师再次完整讲述故事,进一步体会“爱”字的含义,让幼儿知道松

  鼠妈妈和爸爸是多么的.疼爱自己的孩子。

  5.提问幼儿:丢手套的小朋友为什么怎样做?让幼儿懂得人间处处充满

  “爱”,只要每个人的心中都充满爱,我们才会幸福的生活。

  6.请个别幼儿讲述挂图中的内容 。

  活动延伸: 说一说别人爱你或你爱别人的一件趣事。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老师在放音乐给小朋友听时引出主题。

  2、老师引导幼儿认识蜗牛,了解蜗牛的一些习性特点。

  3、让幼儿创造性地运用橡皮泥制作蜗牛,提高动脑动手能力,进一步激发关注的情趣。

  4、鼓励幼儿大胆地表现自我,感受做做玩玩的快乐。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1、实物小蜗牛若干。

  2、制作好的一只橡皮泥小蜗牛。

  3、材料:彩色橡皮泥,牙签,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听音乐《蜗牛与黄鹂鸟》安定幼儿情绪,并引起幼儿对小蜗牛的好奇心,从而我出示实物小蜗牛。

  二、欣赏蜗牛。

  1、让幼儿集体观察蜗牛的外形特征,引导幼儿说出蜗牛身体小,身背着壳像小房子,而且壳是一圈圈的。

  2、请个别幼儿用手摸摸蜗牛头上的两根触角,然后观察到受到刺激的触角会顺速往壳里缩进去,这时大家会觉得非常有趣。

  三、认识蜗牛。

  1、这时候我会告诉幼儿这是蜗牛的触角,蜗牛的眼睛就是长在触角的顶端。

  2、举例说明:蚂蚁也有触角,当两只蚂蚁的触角碰到一起就是它们在对话,再用蜗牛与田螺。乌龟进行对比,找出相同点。它们的身体都会缩进壳里,而且壳都是有点硬的,因为它们都是软体动物,所以身上都有壳,这样它们就可以保护自己不受到伤害。

  3、随机教育:就像小朋友们要穿衣服,鞋子一样,才不会弄脏身体还能保护自己。

  四、了解蜗牛。

  1、带领幼儿观察蜗牛,了解蜗牛生活习性,仔细观察蜗牛爬行,出示菜虫与蜗牛进行比赛,突出蜗牛行动缓慢,是靠身体蠕动来爬行的。

  2、小蜗牛的食物是什么呢?

  经过搜索资料,我会出示部分实物并告诉幼儿蜗牛吃的东西可多了,有各种菜叶,蛋壳,菌类{如木耳。蘑菇等}还有一些枯了的'树枝。红薯这些都是蜗牛的食物。蜗牛只喜欢呆在湿润的地方,蜗牛睡觉的时候是缩在壳里的,它不但要冬眠还要夏眠,就像小朋友们一样,不但要睡午觉,到了晚上也要睡觉,这样才能身体棒棒,快长快高。

  五、小结

  通过学习了解小蜗牛身上背着壳都有自我保护能力,那么小朋友呢?应该怎么做?引导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并要爱护小蜗牛,不伤害小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延伸

  师:小朋友们,我们来做一只彩色橡皮泥小蜗牛吧。

  1、引导幼儿多制作大小颜色不同的蜗牛,并添上花。草,丰富幼儿的想象空间。

  2、幼儿动手制作。

  3、展示幼儿作品欣赏,鼓励大胆创作的幼儿,并给予表扬。

小班教案 篇5

  目标:

  1、观察、阅读画面,理解小袋袋喜欢做的事情,感受小袋袋的天真活泼。

  2、愿意用动作、语言表现画面内容,尝试运用“我运用。。。”的句式进行讲述。

  3、喜欢和同伴一起阅读图书,体验集体阅读的快乐。

  准备:

  绘本 PPT(演示文稿)

  过程:

  一、认识书中主要人物小袋袋,猜猜小袋袋喜欢做的事情

  T:(出示“小袋袋”图片)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个新朋友,看看它是谁。

  T:这是袋熊,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小袋袋,我们和它打个招呼。

  T:小袋袋的样子是怎样的'?它的心情是怎么样?你怎么看出来的?它的手和脚是怎么放的?大家一起来做做小袋袋的样子。

  T:小袋袋很可爱,它喜欢做很多事情。你们猜一猜:它喜欢做什么事情?喜欢玩什么游戏呢?(幼儿猜想)

  二、初次阅读、理解并表达小袋袋跑步、玩泥巴、躺在妈妈怀里等画面内容

  1、阅读画面一:跑步

  T:谁在跑步?

  S:小袋袋在跑步。

  T:还有谁也在跑步。

  S:考拉熊、乌龟、青蛙、小虫。

  T:它们都在跑步。谁跑在最前面?它的样子是怎样的?

  T:对,小袋袋跑在最前面。它抬着头,挺着胸,跑在最前面,很神气的样子。我们一起来学学它跑步的样子。

  师幼(小结):小袋袋喜欢和好朋友一起跑步,和它一起跑步的好朋友有小虫、考拉熊、乌龟,还有青蛙。

  2、阅读画面二:扮鬼脸

  T:你们为什么笑啊?小袋袋在干什么呀?

  S:吐舌头、顶鼻子、扮鬼脸......

  T:对,小袋袋特别调皮,它在吐舌头,顶鼻子、拉耳朵。我们来学一学,给旁边的小朋友看一看,好不好?

  师幼(小结):小袋袋喜欢做鬼脸,吐吐舌头,顶顶鼻子、拉拉耳朵,真好玩。

  3、阅读画面三:玩泥巴

  T:小袋袋在玩什么?

  S:玩泥巴。

  T:小袋袋身上哪里有泥巴呀?

  S:头上有泥巴,手上有泥巴,肚子上有泥巴。

  (教师用动作提示)

  T:小青蛙在干什么?小兔子身上有什么?

  T:小袋袋玩泥巴时的心情怎么样?你怎么看出来的?

  T:我们一起来学学小袋袋的样子。

  师幼(小结):小袋袋喜欢玩泥巴,头上、肚子上、脚上都是泥,玩得真开心。

  4:阅读画面四:扮大树

  T:小动物们在干什么?

  S:小兔在跳,小乌龟在爬......

  T:小袋袋在干什么?它举着树叶一动不动像什么呀?

  T:我们来学一学小袋袋的样子。

  师幼(小结):小袋袋喜欢变成一棵大树,一动不动地站着。

  5:阅读画面五:捉迷藏

  T:小袋袋在干什么?(教师用动作表现小袋袋缩成一团的样子。)

  T:谁躲起来了?谁在找它?

  师幼(小结):小袋袋喜欢做迷藏,把自己缩成一团,让大家找不到它。

  T:现在请大家做做小袋袋躲起来的样子。老师来找找。

  6、阅读画面六:回家

  T:玩了一天,小动物们都回家了。睡在门口等小袋袋?

  T:妈妈见了小袋袋心里怎么样?小袋袋见到妈妈心里怎么样?你怎么知道的?

  7、阅读画面七:睡觉

  T:天黑了,月亮出来了,小袋袋要睡觉了。谁抱着小袋袋?

  T:小袋袋躺在妈妈的怀里感觉怎么样?(师幼一边说“小袋袋最喜欢躺在妈妈的怀里睡觉, 又温暖又舒服”,一边做动作并感受)

  二、完整阅读

  1、在音乐声中完整观看PPT,再次感受绘本内容,并感受其中的语言美。

  2、师幼共同阅读ppt,并表述画面内容。

  T:小袋袋喜欢玩这么多好玩的游戏,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说一说吧。

  三、运用“我喜欢”的句式结合生活经验进行讲述。

  T:小袋袋喜欢玩也喜欢做很多很多事情,小朋友,你们喜欢做什么呢?(从幼儿讲述的游戏中选择他们最喜欢的游戏进行活动)

小班教案 篇6

  活动前的思考:

  1、本次活动应该发展孩子什么?(关键经验和认知的判断)

  2、孩子的现状是什么?(对已有的经验和认知水平的判断)

  3、孩子欠缺什么?(包括经验和认知水平的思考)

  4、本次活动到底需要些什么准备?

  5、围绕目标到底设计什么环节?提什么问题?活动目标:

  1、巩固对6以内数字的认识,感知6以内的数量关系。

  2、积极、愉快参与寻找、辨认数字与感知数量的游戏。情境创设:

  1、课件“好玩的数字”

  2、幼儿每人一套1~6数字卡片、每组一套6以内数字卡片重点:巩固对6以内数字的认识

  难点:感知6以内的数量关系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找数字

  t:数字妈妈要带数字宝宝们去旅行,可是火车马上要开了,数字宝宝们去哪里了呢?(播放ppt)

  t:原来数字宝宝们躲在了房间里,小朋友们你们找到了吗?你找到数字几?藏在哪里?(引导小朋友逐一找出藏在房间里的数字。)

  小结:原来房间里有很多数字,有1、2、……6,你们可真棒!把躲在房间里的数字都找到了,谢谢你们!

  二、坐火车----数点对应

  t:火车马上要开了,请数字宝宝们赶紧上车。

  出示ppt,观察图片

  t:看看谁已经在车厢里了?(数字1和4),那剩下的数字坐哪里呢?

  (幼儿观察,引导幼儿根据车厢上的数点提示进行对号入座)

  小结:数字宝宝都找到自己的车厢了,那我们可以出发喽!

  三、数字游戏城

  t:出发去旅行喽!

  呜呜----我们到站了,来到了一座游戏城堡,播放ppt

  1、数字排排队

  a、请小朋友观察出示的数字方格图,找出缺掉的数字?

  b、每条队伍里的数字是按照什么办法来排队的。

  小结:原来数字宝宝们排成了各种有规律的'队伍。

  2、扮演数字宝宝排队

  a、请你们把数字卡片挂在胸前,看看自己拿的是数字几。

  b、根据出示的数列顺序图,请小朋友按顺序分组排队。

  c、检查小朋友站立顺序与出示的数列顺序图是否一致。

  3、数字朋友和图形做游戏

  t:天黑了,该回家了,数字宝宝又不见了,在哪里呢?我们一起去找找。

  a、出示图形及数字图,请小朋友找出在长方形里的数字。

  b、以同样的方式找出在三角形里和在长方形又在三角形的数字。

  t(小结):这些数字宝宝好玩吗?下次我们再来和他们一起玩游戏!

小班教案 篇7

  目标:指导幼儿用将面团圆压扁的方法做月饼,体验面团柔软可变的特性,培养幼儿对面塑活动的兴趣。

  准备:食品月饼,面团,垫板,小盒盖,玩具娃娃等。

  1.谈论月饼 教师出示月饼,并问小朋友:“这是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人们什么时候吃月饼?”

  2.做月饼

  教师提议:中秋节到了,请小朋友给娃娃家的娃娃们做一些月饼。

  (1)幼儿探索做月饼的方法。教师发给每人一块面团,请小朋友想想并试一试,怎样把面团变圆、变扁,做成月饼?

  教师向幼儿介绍并展示可以利用的材料,如小瓶盖、小圆盒等,引导幼儿试一试,将面团放进去压平,再将面团倒出来,看看像不像月饼。

  (2)交流经验。请做好月饼的小朋友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制作方法,教师帮助讲解或提示:即先把面团放在两手中团圆,再将其放在垫板上用手掌压扁,或将面团圆装进小圆盒子压平,倒出,然后拿小瓶盖或小玩具在上面压上图案,月饼就做好了。

  (3)再次实践。请幼儿尝试用自己或他人的新方法再次做月饼。对能力强的`幼儿,教师可请他们试做一些其他形状的月饼;对能力较差的幼儿,教师则给予具体地帮助,使其获得成功。

  3.给娃娃送月饼 请小朋友将自己做的月饼送给娃娃家的娃娃,并说:“小娃娃,请吃我做的月饼。”让幼儿感受劳动的成功与帮助他人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