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大班社会教案

大班社会教案

时间:2024-07-26 13:22:42 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大班社会教案集锦6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社会教案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精选大班社会教案集锦6篇

大班社会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茶事一种饮品,喝茶能给人们带来健康和快乐。

  2、初步感受中国的茶文化,产生自豪感。

  活动准备:

  1、幼儿调查家里的人最爱喝的茶,收集关于茶的知识(可以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图片、各种茶叶,布置茶叶展览。

  2、沏茶用的茶具1套,收集各种茶具。

  3、幼儿用书:《香香的茶》。

  活动过程:

  1、幼儿交流调查经验,了解各种各样的茶。

  幼儿相互的交流家里的人喜欢喝的'茶。

  教师:你知道中国盛产哪些茶?

  幼儿欣赏茶叶展览。

  教师小结:中国有许多种茶叶,中国人很喜欢喝茶。

  幼儿讨论:为什么大家喜欢喝茶?

  教师小结:喝茶不仅能解渴,还有去多作用,如能帮助消化、提神、解毒,夏天喝菊花茶能防止长痱子。

  幼儿了解茶叶的制作过程。

  让幼儿看制作茶叶的图片,让幼儿标出制作过程。

  教师总结茶叶的制作过程。

大班社会教案 篇2

  设计思路:

  现在的孩子生活在优越的环境中,无法体会和感受祖辈的艰难。同时,他们也缺少关爱周围人的意识,多数都是以自我为中心。通过这样的一次采访活动,孩子们能主动地去采访爷爷奶奶,聆听他们小时候的生活,真正感受到现在生活的幸福和快乐。

  本次活动是幼儿采访后的一次交流活动,目的在于帮助幼儿归纳和提升他们的经验和体会,提高他们对两个时代不同的生活条件的认识,从而发现人们的变化,感受我们的生活正越过越好。

  活动目标:

  1、分享各自采访获得的感受,阅读相关的图片,进一步理解爷爷(奶奶)童年的故事,体验其中的艰难。

  2、运用实物比较感知发现两个时代生活条件的不同(吃、穿),初步体验今天生活的幸福。

  环境和材料创设:

  1、带补丁的衣服、黄面粉、蛋糕,绳子、ppt等。

  2、幼儿事先采访过爷爷奶奶,并记录。

  活动过程:

  一、分享交流

  1、最近大家都完成了一次采访任务,采访了爷爷奶奶,他们讲了童年的故事,一定有很多收获。我发现了一个很奇怪的问题,这个标记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是这个样子的?

  2、听故事本来是一件快乐的事,为什么现在选择伤心(泪流满面)?谁来讲讲自己当初选择的理由

  3、爷爷奶奶讲了什么使你要流泪?

  A、谁来说说以前的人穿怎样的衣服?

  什么叫补丁?

  订衣服的布是补丁,我找了一件衣服,你们来看看哪里有补丁?谁来穿穿看?(请一个幼儿上来穿)

  当时有件衣服穿已经很好了,穿这样的'破衣服一定会别人笑,爷爷为什么还要穿呢?

  B、说了穿就说一些吃的?

  我也带来了一样东西,你们猜猜是什么?

  我拿了两份东西比较一下,爷爷吃的和我们吃的有什么不同?谁来尝一下是什么滋味?

  二、阅读体验

  1、我也采访了一位非常值得尊敬的人,你们猜是谁?他也跟我讲了一些小时候的事情。(出示ppt观察图片)

  2、老伯伯也有象三毛一样的苦难同年,你们谁能看懂?(引导幼儿说出画面上的内容,同时感知个别情景)

  我这里有绳子来试一试(请幼儿上来)为什么把肚子这样?

  3、你感觉老伯伯的童年是怎样的?

  三、比较感知。

  1、这里有一张我们小朋友的采访表,我们来看看:我们的童年和爷爷奶奶的童年比,我们的童年是怎么样的?(快乐的、幸福的、温暖的)(寒冷的、饥饿的、残酷的)

  2、请你用一个颜色来表示你的童年,爷爷的童年。

  3、在重阳节那一天,是爷爷奶奶的节日,你准备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关爱他们呢?

大班社会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 促进幼儿大肌肉动作发展;

  2. 提高幼儿的反应能力;

  3. 增强幼儿团队合作意识培养;

  4. 体验在集体运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皮球1个、长的红布4条、遥控汽车1辆。

  活动过程:

  (一)游戏:看谁变得快

  教师将红布举过头顶,幼儿站立红布下,完成下列动作:

  . 及时调整步伐跟随红布左右移动方位变化;

  . 及时调整步伐跟随红布上下移动方位变化。

  (二)游戏:球儿滚滚

  幼儿站立于红布两侧拉起红布形成通道,并互相协作完成下列动作:

  . 教师将球快速滚动过红布,提示幼儿将红布拉开并保持平整;

  . 教师将球放置于红布一侧,提示幼儿利用站立姿势的'变化,将球滚动到另一侧;

  . 教师进一步提升难度,在红布上开遥控汽车。

  (三)游戏:跨越彩虹

  幼儿站立于红布一侧:若干幼儿拉起红布形成四条横向通道,并互相协作完成下列动作:

  . 在红布上跑动

  . 在红布上爬行

  (四)游戏:舞龙

  幼儿将红布至于头顶,并用手臂拉开,形成长龙,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

  . 直线走

  . 曲线走

  . 变速走

  . 转向走或跑

  (五)放松游戏:同心协力

  . 幼儿排成一列横队,手持红布按节奏前进

大班社会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帮助幼儿了解家庭开支情况,初步树立健康消费的观念,懂得花钱要合理、有计划、有节制。

  2、在活动过程中学习互助、合作、分享,并能积极参与讨论、交流,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3、培养幼儿爱惜物品的良好习惯。

  4、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5、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准备:

  1、幼儿通过调查表了解一些家庭的开支情况。

  2、布置小超市,准备购物篮,购物单。

  3、将椅子摆放为七个家庭,每个家庭准备一个信封。

  4.磁带。

  教学过程:

  一、组合小家庭。

  1、由孩子自愿组合成小家庭,介绍家中成员。

  2、发“工资”。介绍家中成员:(教师发给每个家庭一个信封,内有钱币20元。)师:今天我们每个小家都领到了20元工资。我们的爸爸妈妈每个月也会有工资,他们是怎么花钱的呢?(幼儿根据自己调查的经验讲述。)师:今天我们来当家,我们的工资该怎么花呢?

  二、超市购物。

  1、师:每个家庭商量一下需要到超市去购买些什么。

  2、幼儿在超市购物,并将所购物品记录下来。

  3、购物后讨论:

  各家买了什么?还剩下多少钱?

  三、体验家庭开支缴水电费1、请一名教师扮演收水电费的工作人员,报出每家需缴的水电费费用。

  2、每个家庭缴纳水电费。

  讨论:为什么每家的水电费不一样?

  如果不缴水电费会怎样?

  小结:我们要节约用水用电。娃娃入园费。听录音(需交娃娃入园费)

  讨论:娃娃上幼儿园重要吗?

  工资不够花了怎么办?

  小结:当家可真不容易,除了花钱买吃的、穿的`、用的,原来还需要支付许多别的费用。

  四、交流、小结。

  1、今天你当家当得怎样?

  2、如果下次再当家你会怎样用钱?

  3、我们平时可以怎样节约用钱,合理花钱?

  活动反思:

  这节活动课目的是培养幼儿合理的消费观念,但活动时孩子们却只是购物,完全忘记了自己是否有钱的事,看来这样的社会实践还要让小朋友积极参与多锻炼。最成功地是孩子们都喜欢这样的活动,积极性很高,相信在实践中多锻炼,孩子一定会养成合理消费的观念。

大班社会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了解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互相帮助能把事情做得更好。

  2、学会正确使用帮助用语,设想多种助人的方法。

  3、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相互帮助的快乐。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5、能够将自己好的行为习惯传递给身边的人。

  活动准备

  1、课件:小公鸡和小鸭子、希望工程;

  2、录像:星星班;

  3、实践活动材料。

  活动过程

  一、以形象的故事情节,引导幼儿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做不到的事情,相互帮助能解决困难。

  1、观看课件。

  提问:在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情?

  小鸭子吃不到虫子时心情怎样?后来心情又怎样了?它是怎么吃到的?

  小公鸡碰到了什么困难?心情怎样?后来呢?谁帮助了它?

  小结:碰到困难时很着急、害怕,但是它们你帮我,我帮你后,小鸭吃到了虫子,小鸡被救上了岸,心里都很高兴。

  2、小鸭为什么吃不到虫子?小鸡为什么差点被淹死?

  小结:它们都有自己做不到的事情,相互帮助后,困难就解决了。

  二、充分运用图片设置情景,引导幼儿讨论交流身边发生的相互帮助的事例,设想帮助别人的'办法。

  1、讨论:你遇到过困难吗?是谁帮助你的?你帮助过别人吗?心里觉得怎样?

  2、如果你遇到困难怎么办?请求帮助时怎么说?你想帮助别人时怎么说?得到了帮助怎么说?

  小结:我们都会遇到困难,可以说一些有礼貌的话请求帮助,只要我们互相帮助,就能把事情做好。

  3、猜测可能的困难,讨论帮助解决的办法。

  出示图片:娃娃可能碰到什么困难了?怎么办?

  小结:你们猜得都有道理,想得办法也很好。可弟弟还在哭?到底发生什么事情了?

  三、将幼儿日常生活内容与大班幼儿社会教育的目标相结合,让幼儿在帮助弟弟妹妹整理物品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帮助别人和相互帮助的快乐。

  1、看录像:星星班场景。

  提问:小弟弟为什么哭?怎么办?怎样整理又快又好?

  2、幼儿实践活动:整理材料。

  帮助了弟弟妹妹,心情怎样?

  活动延伸

  社会学习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需要幼儿园、家庭、社会密切合作,协调一致,共同促进幼儿良好社会性品质的形成。

  以希望工程的几组镜头,引发幼儿乐于助人的积极情感,将帮助的对象由周围拓展到更大的范围。

  需要我们帮助的人还有很多,你们看:(课件),你们回去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商量,怎样帮助他们,好吗?

  小百科:帮助,指以出钱、出力或出主意的方式相助别人。

大班社会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幼儿社会教育活动的难点是如何实现幼儿的社会认知和社会行为的统一。结合大班幼儿的社会认知和社会行为发展特点,我以幼儿生活和学习中常用到的物品“纸”为节约教育的内容。设计了该活动。教育幼儿节约用纸主要可体现在引导幼儿对纸的珍惜和对废旧纸张的重复利用上。大班幼儿的责任感和对行为的自我控制能力正在逐步发展,我力求让幼儿通过节约用纸的行为,实现社会认知和社会行为的统一。

  活动目标:

  1.开展班级纸制品使用情况的调查,在此基础上讨论并制订班级纸张使用和废旧纸张重复使用的可行性。

  2.愿意从自身做起,做节约用纸的环境保护小卫士。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进行为期一周的纸制品使用情况调查,可记录自己每天在幼儿园使用各种纸制品的具体数量。并统计己一周使用各种纸制品的总量;知道制作纸的主要原料是树木等植物纤维。

  2.材料准备:视频资料——幼儿使用纸的活动实录片段(绘画、折纸、手工制作活动),纸制品使用情况的调查汇总表,课件,标记卡,报纸,单面使用过的复印纸,画报纸(广告纸),废旧纸盒,纸杯等。

  活动过程:

  一、分享调查结果,初步了解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纸制品的用量非常大,体会节约用纸的必要性

  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汇总调查结果。

  (1)师:我们用了一周的时间记录自己使用的各种纸制品的数量,现在我们来统计一下,全班小朋友在幼儿园里一周使用了多少纸制品。

  (2)出示大调查表,请3~4位幼儿介绍自己的记录结果。教师和幼儿一起推算全班幼儿一周使用的图画纸、彩纸、白纸、废旧纸盒(杯)等的数量。

  2.出示课件,以照片的形式展示幼儿用纸量,并与一棵树的造纸量进行对比,让幼儿感受到节约用纸的重要性。

  (1)展示班级一个月和一年用纸数量的课件(分别为约640张和约6400张)。

  (2)展示幼儿园全年用纸数量的课件(约5万张)。

  (3)教师介绍一棵树的造纸数量(大约为5万张),出示树木和相应数量的纸张课件。

  (4)对比全园全年使用的纸张和一棵树的.造纸量,可以带领幼儿数数5后面的“O”,让幼儿初步感受两者的关系。

  (5)师幼一起:我们每个小朋友学习、游戏需要用的纸看起来不多,可是合在一起就非常多。像我们这么大小的幼儿园,一年就要用掉一棵树。

  (6)讨论:我们真的需要用这么多纸吗?有没有可能节约使用?为什么?

  3.:纸对我们很重要,我们需要它。用纸也有节约的方法,节约用纸可以少砍树,就是一种保护环境的行动。

  二、观看视频,讨论并提出班级节约用纸的方法

  1.观看视频,观察其中的用纸行为,讨论节约用纸的方法。

  (1)观看片段一:一幼儿正用勾线笔在图画纸上画画,只见他画一点就换一张画纸;美工区陈列着许多幼儿的画,一幼儿在美工区用水粉颜料在白纸上画画。

  (2)讨论:这是我们小朋友画画的情景,你看了以后有什么想法?(不能浪费纸,每张纸都要尽量画完;画完一幅画后再拿新纸画另一幅画;可以用报纸画水粉画。)

  (3)观看片段二:一幼儿在用一张白纸折纸,周围有一些用白纸折的作品;一幼儿在做手工(纸盒造型),正从一张大彩纸中剪一个小圆形;另一幼儿则从一张彩纸的边缘剪所需的小圆形,旁边有废纸篓,篓里有一些纸屑。

  (4)讨论:看了这段录像你们又有什么想法?(可用废旧纸折纸,剪图形可以选不同大小的纸,剪的时候要从边缘开始剪起,用过的废纸也可以收集起来再利用……)

  2.师幼共同:班级节约用纸的方法。

  ●认真画画、写字,画错画写错字的纸可以留作他用;

  ●可用报纸、用过的复印纸、画报纸替代部分画纸;

《精选大班社会教案集锦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大班社会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社会的教案11-08

大班社会教案:美丽的家乡_大班社会教案02-28

大班社会教案:老少同乐_大班社会教案02-28

大班社会《时间》教案08-03

大班社会微笑教案03-24

(经典)大班社会教案08-11

大班社会教案(精选)08-19

(精选)大班社会教案08-01

大班社会教案(精选)08-04

[精选]大班社会教案08-07

精选大班社会教案集锦6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社会教案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精选大班社会教案集锦6篇

大班社会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茶事一种饮品,喝茶能给人们带来健康和快乐。

  2、初步感受中国的茶文化,产生自豪感。

  活动准备:

  1、幼儿调查家里的人最爱喝的茶,收集关于茶的知识(可以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图片、各种茶叶,布置茶叶展览。

  2、沏茶用的茶具1套,收集各种茶具。

  3、幼儿用书:《香香的茶》。

  活动过程:

  1、幼儿交流调查经验,了解各种各样的茶。

  幼儿相互的交流家里的人喜欢喝的'茶。

  教师:你知道中国盛产哪些茶?

  幼儿欣赏茶叶展览。

  教师小结:中国有许多种茶叶,中国人很喜欢喝茶。

  幼儿讨论:为什么大家喜欢喝茶?

  教师小结:喝茶不仅能解渴,还有去多作用,如能帮助消化、提神、解毒,夏天喝菊花茶能防止长痱子。

  幼儿了解茶叶的制作过程。

  让幼儿看制作茶叶的图片,让幼儿标出制作过程。

  教师总结茶叶的制作过程。

大班社会教案 篇2

  设计思路:

  现在的孩子生活在优越的环境中,无法体会和感受祖辈的艰难。同时,他们也缺少关爱周围人的意识,多数都是以自我为中心。通过这样的一次采访活动,孩子们能主动地去采访爷爷奶奶,聆听他们小时候的生活,真正感受到现在生活的幸福和快乐。

  本次活动是幼儿采访后的一次交流活动,目的在于帮助幼儿归纳和提升他们的经验和体会,提高他们对两个时代不同的生活条件的认识,从而发现人们的变化,感受我们的生活正越过越好。

  活动目标:

  1、分享各自采访获得的感受,阅读相关的图片,进一步理解爷爷(奶奶)童年的故事,体验其中的艰难。

  2、运用实物比较感知发现两个时代生活条件的不同(吃、穿),初步体验今天生活的幸福。

  环境和材料创设:

  1、带补丁的衣服、黄面粉、蛋糕,绳子、ppt等。

  2、幼儿事先采访过爷爷奶奶,并记录。

  活动过程:

  一、分享交流

  1、最近大家都完成了一次采访任务,采访了爷爷奶奶,他们讲了童年的故事,一定有很多收获。我发现了一个很奇怪的问题,这个标记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是这个样子的?

  2、听故事本来是一件快乐的事,为什么现在选择伤心(泪流满面)?谁来讲讲自己当初选择的理由

  3、爷爷奶奶讲了什么使你要流泪?

  A、谁来说说以前的人穿怎样的衣服?

  什么叫补丁?

  订衣服的布是补丁,我找了一件衣服,你们来看看哪里有补丁?谁来穿穿看?(请一个幼儿上来穿)

  当时有件衣服穿已经很好了,穿这样的'破衣服一定会别人笑,爷爷为什么还要穿呢?

  B、说了穿就说一些吃的?

  我也带来了一样东西,你们猜猜是什么?

  我拿了两份东西比较一下,爷爷吃的和我们吃的有什么不同?谁来尝一下是什么滋味?

  二、阅读体验

  1、我也采访了一位非常值得尊敬的人,你们猜是谁?他也跟我讲了一些小时候的事情。(出示ppt观察图片)

  2、老伯伯也有象三毛一样的苦难同年,你们谁能看懂?(引导幼儿说出画面上的内容,同时感知个别情景)

  我这里有绳子来试一试(请幼儿上来)为什么把肚子这样?

  3、你感觉老伯伯的童年是怎样的?

  三、比较感知。

  1、这里有一张我们小朋友的采访表,我们来看看:我们的童年和爷爷奶奶的童年比,我们的童年是怎么样的?(快乐的、幸福的、温暖的)(寒冷的、饥饿的、残酷的)

  2、请你用一个颜色来表示你的童年,爷爷的童年。

  3、在重阳节那一天,是爷爷奶奶的节日,你准备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关爱他们呢?

大班社会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 促进幼儿大肌肉动作发展;

  2. 提高幼儿的反应能力;

  3. 增强幼儿团队合作意识培养;

  4. 体验在集体运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皮球1个、长的红布4条、遥控汽车1辆。

  活动过程:

  (一)游戏:看谁变得快

  教师将红布举过头顶,幼儿站立红布下,完成下列动作:

  . 及时调整步伐跟随红布左右移动方位变化;

  . 及时调整步伐跟随红布上下移动方位变化。

  (二)游戏:球儿滚滚

  幼儿站立于红布两侧拉起红布形成通道,并互相协作完成下列动作:

  . 教师将球快速滚动过红布,提示幼儿将红布拉开并保持平整;

  . 教师将球放置于红布一侧,提示幼儿利用站立姿势的'变化,将球滚动到另一侧;

  . 教师进一步提升难度,在红布上开遥控汽车。

  (三)游戏:跨越彩虹

  幼儿站立于红布一侧:若干幼儿拉起红布形成四条横向通道,并互相协作完成下列动作:

  . 在红布上跑动

  . 在红布上爬行

  (四)游戏:舞龙

  幼儿将红布至于头顶,并用手臂拉开,形成长龙,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

  . 直线走

  . 曲线走

  . 变速走

  . 转向走或跑

  (五)放松游戏:同心协力

  . 幼儿排成一列横队,手持红布按节奏前进

大班社会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帮助幼儿了解家庭开支情况,初步树立健康消费的观念,懂得花钱要合理、有计划、有节制。

  2、在活动过程中学习互助、合作、分享,并能积极参与讨论、交流,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3、培养幼儿爱惜物品的良好习惯。

  4、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5、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准备:

  1、幼儿通过调查表了解一些家庭的开支情况。

  2、布置小超市,准备购物篮,购物单。

  3、将椅子摆放为七个家庭,每个家庭准备一个信封。

  4.磁带。

  教学过程:

  一、组合小家庭。

  1、由孩子自愿组合成小家庭,介绍家中成员。

  2、发“工资”。介绍家中成员:(教师发给每个家庭一个信封,内有钱币20元。)师:今天我们每个小家都领到了20元工资。我们的爸爸妈妈每个月也会有工资,他们是怎么花钱的呢?(幼儿根据自己调查的经验讲述。)师:今天我们来当家,我们的工资该怎么花呢?

  二、超市购物。

  1、师:每个家庭商量一下需要到超市去购买些什么。

  2、幼儿在超市购物,并将所购物品记录下来。

  3、购物后讨论:

  各家买了什么?还剩下多少钱?

  三、体验家庭开支缴水电费1、请一名教师扮演收水电费的工作人员,报出每家需缴的水电费费用。

  2、每个家庭缴纳水电费。

  讨论:为什么每家的水电费不一样?

  如果不缴水电费会怎样?

  小结:我们要节约用水用电。娃娃入园费。听录音(需交娃娃入园费)

  讨论:娃娃上幼儿园重要吗?

  工资不够花了怎么办?

  小结:当家可真不容易,除了花钱买吃的、穿的`、用的,原来还需要支付许多别的费用。

  四、交流、小结。

  1、今天你当家当得怎样?

  2、如果下次再当家你会怎样用钱?

  3、我们平时可以怎样节约用钱,合理花钱?

  活动反思:

  这节活动课目的是培养幼儿合理的消费观念,但活动时孩子们却只是购物,完全忘记了自己是否有钱的事,看来这样的社会实践还要让小朋友积极参与多锻炼。最成功地是孩子们都喜欢这样的活动,积极性很高,相信在实践中多锻炼,孩子一定会养成合理消费的观念。

大班社会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了解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互相帮助能把事情做得更好。

  2、学会正确使用帮助用语,设想多种助人的方法。

  3、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相互帮助的快乐。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5、能够将自己好的行为习惯传递给身边的人。

  活动准备

  1、课件:小公鸡和小鸭子、希望工程;

  2、录像:星星班;

  3、实践活动材料。

  活动过程

  一、以形象的故事情节,引导幼儿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做不到的事情,相互帮助能解决困难。

  1、观看课件。

  提问:在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情?

  小鸭子吃不到虫子时心情怎样?后来心情又怎样了?它是怎么吃到的?

  小公鸡碰到了什么困难?心情怎样?后来呢?谁帮助了它?

  小结:碰到困难时很着急、害怕,但是它们你帮我,我帮你后,小鸭吃到了虫子,小鸡被救上了岸,心里都很高兴。

  2、小鸭为什么吃不到虫子?小鸡为什么差点被淹死?

  小结:它们都有自己做不到的事情,相互帮助后,困难就解决了。

  二、充分运用图片设置情景,引导幼儿讨论交流身边发生的相互帮助的事例,设想帮助别人的'办法。

  1、讨论:你遇到过困难吗?是谁帮助你的?你帮助过别人吗?心里觉得怎样?

  2、如果你遇到困难怎么办?请求帮助时怎么说?你想帮助别人时怎么说?得到了帮助怎么说?

  小结:我们都会遇到困难,可以说一些有礼貌的话请求帮助,只要我们互相帮助,就能把事情做好。

  3、猜测可能的困难,讨论帮助解决的办法。

  出示图片:娃娃可能碰到什么困难了?怎么办?

  小结:你们猜得都有道理,想得办法也很好。可弟弟还在哭?到底发生什么事情了?

  三、将幼儿日常生活内容与大班幼儿社会教育的目标相结合,让幼儿在帮助弟弟妹妹整理物品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帮助别人和相互帮助的快乐。

  1、看录像:星星班场景。

  提问:小弟弟为什么哭?怎么办?怎样整理又快又好?

  2、幼儿实践活动:整理材料。

  帮助了弟弟妹妹,心情怎样?

  活动延伸

  社会学习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需要幼儿园、家庭、社会密切合作,协调一致,共同促进幼儿良好社会性品质的形成。

  以希望工程的几组镜头,引发幼儿乐于助人的积极情感,将帮助的对象由周围拓展到更大的范围。

  需要我们帮助的人还有很多,你们看:(课件),你们回去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商量,怎样帮助他们,好吗?

  小百科:帮助,指以出钱、出力或出主意的方式相助别人。

大班社会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幼儿社会教育活动的难点是如何实现幼儿的社会认知和社会行为的统一。结合大班幼儿的社会认知和社会行为发展特点,我以幼儿生活和学习中常用到的物品“纸”为节约教育的内容。设计了该活动。教育幼儿节约用纸主要可体现在引导幼儿对纸的珍惜和对废旧纸张的重复利用上。大班幼儿的责任感和对行为的自我控制能力正在逐步发展,我力求让幼儿通过节约用纸的行为,实现社会认知和社会行为的统一。

  活动目标:

  1.开展班级纸制品使用情况的调查,在此基础上讨论并制订班级纸张使用和废旧纸张重复使用的可行性。

  2.愿意从自身做起,做节约用纸的环境保护小卫士。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进行为期一周的纸制品使用情况调查,可记录自己每天在幼儿园使用各种纸制品的具体数量。并统计己一周使用各种纸制品的总量;知道制作纸的主要原料是树木等植物纤维。

  2.材料准备:视频资料——幼儿使用纸的活动实录片段(绘画、折纸、手工制作活动),纸制品使用情况的调查汇总表,课件,标记卡,报纸,单面使用过的复印纸,画报纸(广告纸),废旧纸盒,纸杯等。

  活动过程:

  一、分享调查结果,初步了解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纸制品的用量非常大,体会节约用纸的必要性

  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汇总调查结果。

  (1)师:我们用了一周的时间记录自己使用的各种纸制品的数量,现在我们来统计一下,全班小朋友在幼儿园里一周使用了多少纸制品。

  (2)出示大调查表,请3~4位幼儿介绍自己的记录结果。教师和幼儿一起推算全班幼儿一周使用的图画纸、彩纸、白纸、废旧纸盒(杯)等的数量。

  2.出示课件,以照片的形式展示幼儿用纸量,并与一棵树的造纸量进行对比,让幼儿感受到节约用纸的重要性。

  (1)展示班级一个月和一年用纸数量的课件(分别为约640张和约6400张)。

  (2)展示幼儿园全年用纸数量的课件(约5万张)。

  (3)教师介绍一棵树的造纸数量(大约为5万张),出示树木和相应数量的纸张课件。

  (4)对比全园全年使用的纸张和一棵树的.造纸量,可以带领幼儿数数5后面的“O”,让幼儿初步感受两者的关系。

  (5)师幼一起:我们每个小朋友学习、游戏需要用的纸看起来不多,可是合在一起就非常多。像我们这么大小的幼儿园,一年就要用掉一棵树。

  (6)讨论:我们真的需要用这么多纸吗?有没有可能节约使用?为什么?

  3.:纸对我们很重要,我们需要它。用纸也有节约的方法,节约用纸可以少砍树,就是一种保护环境的行动。

  二、观看视频,讨论并提出班级节约用纸的方法

  1.观看视频,观察其中的用纸行为,讨论节约用纸的方法。

  (1)观看片段一:一幼儿正用勾线笔在图画纸上画画,只见他画一点就换一张画纸;美工区陈列着许多幼儿的画,一幼儿在美工区用水粉颜料在白纸上画画。

  (2)讨论:这是我们小朋友画画的情景,你看了以后有什么想法?(不能浪费纸,每张纸都要尽量画完;画完一幅画后再拿新纸画另一幅画;可以用报纸画水粉画。)

  (3)观看片段二:一幼儿在用一张白纸折纸,周围有一些用白纸折的作品;一幼儿在做手工(纸盒造型),正从一张大彩纸中剪一个小圆形;另一幼儿则从一张彩纸的边缘剪所需的小圆形,旁边有废纸篓,篓里有一些纸屑。

  (4)讨论:看了这段录像你们又有什么想法?(可用废旧纸折纸,剪图形可以选不同大小的纸,剪的时候要从边缘开始剪起,用过的废纸也可以收集起来再利用……)

  2.师幼共同:班级节约用纸的方法。

  ●认真画画、写字,画错画写错字的纸可以留作他用;

  ●可用报纸、用过的复印纸、画报纸替代部分画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