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

时间:2024-07-27 09:27:10 教案 我要投稿

【精华】大班教案范文锦集5篇

  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华】大班教案范文锦集5篇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绕口令,尝试正确、清楚、快速地读准绕口令中的字、词、句。

  2、进一步了解绕口令的特点,体验说绕口令的乐趣。

  活动重点:

  学习朗诵绕口令。

  活动难点:

  尝试正确、清楚、快速地朗诵。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学过一些儿歌和绕口令。

  2、物质准备:与绕口令内容相符的小图片6张;相声视频一段。

  活动过程:

  一、听听说说,激发兴趣。

  1、教师快速念读绕口令,激发兴趣。

  师:今天,葛老师为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节目,想看吗?

  教师快速地表演绕口令《盆和瓶》,幼儿认真倾听,教师可根据幼儿的反应,决定是否再念一遍。

  2、说说听后感受,感受绕口令的特点。

  师:听完后,你有什么感觉?

  引导幼儿自由讲述其感觉,如:很有趣、听不清楚、很快等。

  3. 小结:老师刚才表演的是绕口令,快就是绕口令的特点之一。绕口令是我国传统的语言艺术,里面一些词语的发音念起来都很相似,而且念的速度要求很快,多说绕口令可以让我们的口齿更加清晰,思维更加敏捷。

  幼儿认真倾听,了解绕口令的特点。

  二、视听结合,学习朗诵。

  1、过渡:刚才那段绕口令中到底说了什么呢?让我们再来听一听!

  2、教师放慢速度,再次朗诵,并提问。

  师:这段绕口令中说了什么呢?

  引导幼儿说出绕口令中的字、词、句,并根据幼儿说到的内容,出示相应的图片,并用绕口令中的语句进行反馈,同时,引导幼儿集体学说。如:若幼儿说听到了盆和瓶,则出示盆和瓶的图片,引导幼儿注意其字音,一起念读等。并根据幼儿的回馈情况,决定是否需要念第2遍,帮助幼儿将每一句都练到。

  3、看看说说,学习朗诵。

  师:小朋友,刚才我们听到的这段绕口令的'名字就叫《盆和瓶》,现在葛老师来完整地念一遍,小朋友们会念的,可跟着一起来念一念。

  教师边念边根据绕口令的前后顺序,排好图片,然后引导幼儿看着图片,慢速念读绕口令,注意读准每个字音。可以以集体、分男女等形式,帮助幼儿反复练习、念读,掌握绕口令的内容。

  三、分析特点,学习快速朗诵。

  1、根据已有经验,分析绕口令的特点。

  (1)师:小朋友们真棒,已经掌握了绕口令的内容了,那么你觉得怎样念,才能让绕口令更有趣呢?

  幼儿根据已有经验,知道可以念快一些,让绕口令更有意思。

  (2)自由尝试,教师巡视倾听。

  师:请你自己来试一试,用稍快的速度来念一念这段绕口令。

  幼儿自由尝试,教师巡视倾听,了解幼儿快速念读的情况。

  (3)个别表演。

  师:谁愿意来试一试,快速地念一念这段绕口令。

  幼儿积极举手,踊跃尝试,可能会出现念到一半,念错或停住、念不下去的情况。教师根据幼儿出现的情况,可提问:

  师:你遇到了和他一样的情况吗?那你觉得快速念读绕口令容易吗?为什么?

  引导幼儿亲自尝试后,发现念起来不容易,因为它其中很多字音念起来都是差不多的。

  (4)小结:原来,绕口令是由许多读音相近的字、词排列在一起的,念的时候一定要分清楚。

  2、再次练习,找出其中不易念清的字、词、句。

  师:那你觉得哪些地方,你念起来是有困难的?

  引导幼儿找出其中有困难、不易念清的地方,由教师或同伴帮助,给予示范,并进行重点练习。教师可用打节奏的方式,指导幼儿根据节奏来分句重点练习、念读绕口令,提醒幼儿注意每个字念得要短,不要拖,且集体念时,声音可以轻一些。

  3、以较快地速度,再次尝试。

  (1)完整示范,以较快的速度来念读。

  师:现在葛老师来将这段绕口令,完整、快速地念一念,请小朋友们认真听。

  教师示范,边打节奏边念,幼儿认真倾听。

  (2)集体练习。

  师:让我们跟着节奏,一起快速、完整地念一念,注意每个字音都要念准了!

  教师打节奏,幼儿集体快速念读。

  (3)分组PK对抗赛。

  师:小朋友们都学会了,想不想来分组PK一下,看看哪一组不仅念得快而且清楚?

  组织幼儿分组PK,幼儿热情高涨,积极投入其中,对积极参与的幼儿给予鼓励和褒奖。

  四、结束与延伸。

  1、播放相声视频,引导幼儿了解说绕口令有很大的用处,且是不容易的。

  师:小朋友们真棒,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段相声,看看相声演员的精彩表演。

  2、小结:我们刚刚看的是一段相声表演,有趣吗?作为一名相声演员,绕口令是他们必学的一门功课,他们每天都要练习各种绕口令,练习这些绕口令,让他们的口齿更加清晰,思维更加敏捷,为他们精彩的演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们小朋友今天能将这段绕口令念成这样已经很棒了,回家后,小朋友们要继续练习,还可以去表演给爸爸妈妈看!

大班教案 篇2

  设计思路:

  我以“求稳中求新”为自己定位,以我班幼儿的绘画、操作、想象水平为参考标准,设计出这节课。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美国学者杜威认为:“兴趣是刺激儿童学习的好形式”幼儿只有对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会注意力集中,参与主动,投入积极,从而获得知识经验,依据这一教学理论及对幼儿平时的观察,发现幼儿在结束了前一节关于设计马路的课程后,幼儿提出:“马路太空了。”于是我就启发幼儿能够添点什么东西,幼儿发挥想象讲出了许多,借着幼儿的兴趣,找了大家都同意的主题“汽车”进行活动,首先我们组织了一次“汽车展”让幼儿将自己家里的汽车模型、汽车图片带来,让大家来欣赏汽车,观察汽车。再对汽车基本了解的基础上,展开讨论,让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发挥、任意想象,鼓励幼儿用笔、纸 、剪刀、糨糊、蜡笔来进行操作。《纲要》中指出:课程实施的中心环节是因地制宜的`创设儿童的兴趣、爱好,需要和发展水平将周围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作为儿童的重要资源环境教育中很重视过程教育,提出教师与幼儿共同参与创设环境。所以将幼儿设计、讨论、想象、创作的马路及汽车布置在了教室的墙壁上,既可以装饰教室环境又可以参与区角活动、展示幼儿的作品,同时又能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流程:

  介绍、讨论——想象、讲述——创作——展示、讲述

  活动目标:

  1、通过想象、绘画、涂色、剪、贴等方法,促进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及动手操作的能力。

  2、通过活动使幼儿感受自己创作中自然、朴实的没,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重、难点:

  想象、创作、制作汽车。

  活动准备:

  纸、铅笔、蜡笔、剪刀、糨糊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介绍——每一小组请一个代表介绍小组设计的马路。

  讨论——马路上太空了,缺什么?

  总结——缺汽车

  二、想象、讲述

  如果你是设计师会设计出什么样的汽车?为什么?

  幼儿想象,并讲述自己想象中的汽车样子和功能。

  三、创作

  幼儿自由探索提供的操作材料如何制作出汽车。

  鼓励幼儿大胆创作。

  注意:

  1、在活动过程中提醒幼儿设计时要美观、特别、与众不同。

  2、运用剪刀时注意安全。

  3、糨糊要涂满。

  4、汽车帖在马路上要注意布局。

  5、剪的纸头放进篮子里。

  四、展示、讲述

  组织幼儿欣赏,并邀请幼儿向同伴、教师介绍自己设计的汽车。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发现动物为了生存而采取的几种自我保护的方法。

  2、萌发探索动物奥秘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故事《隐身妙招》。

  2、幼儿活动材料第三册第25—26页《防身绝招》。

  3、让幼儿收集各种动物图片。

  活动过程:

  一、隐身妙招。

  1、师幼围坐一起倾听故事《隐身妙招》。

  2、故事中有些什么动物?

  3、老虎来了以后,小动物们躲在哪里?为什么老虎找不到它们?

  4、这些动物有什么样的防护本领?(隐身。让自己身上的`颜色变得与周围环境接近,把自己隐蔽起来,让老虎发现不了自己)

  二、防身绝招。

  1、你知道动物还有哪些保护自己的方法?

  2、你知道变色龙、狐狸、壁虎、黄鼠狼自我保护的方法吗?

  3、根据幼儿的讨论,请幼儿阅读幼儿活动材料上相应的内容。如变色龙——变色,狐狸——装死,壁虎——断尾,黄鼠狼——臭气味,等等。

  三、游戏:对错。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能感受音乐的快慢、高低、强弱,会用动作表现。

  2、尝试用符号来表示强弱,发展幼儿感受力、思维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1、不同大小的“圆形、正方形、三角形”若干

  2、幼儿用彩笔若干、记录卡每人一张。

  3、贴绒教具一套,大鼓一面

  活动过程:

  一、用动作表现音的高低、快慢、强弱。

  1、根据教师的琴声做相应的动作。

  2、启发幼儿用多种动作表现音的强弱。

  3、律动:大鼓小鼓

  二、用符号表现音的.强弱

  1、听鼓声用动作表现强弱。

  2、尝试用图形表现音的强弱。

  3、记录大鼓怎样唱歌,引导幼儿用图形表现,教师敲鼓的强弱节奏。

  三、用彩笔来记录敲鼓的强弱节奏,引导幼儿自己设计记录的符号,鼓励幼儿与别人不同。

  四、我给大鼓设计歌词

  1、邀请几名幼儿分别让大鼓唱歌,其他幼儿进行纪录。

  2、幼儿尝试用图形摆出强弱节奏,让大鼓按照他的节奏来唱歌。

  五、幼儿交流自己的记录卡的内容和自己设计的符号。

大班教案 篇5

  一、活动目的:

  1、探索不同的标准对图形进行层次分类,并学会做记录。

  2、大胆讲述自己的分类过程和记录结果,愿意与同伴交流。

  二、活动准备:

  不同形状、颜色图形卡片每个幼儿一套、记录纸每个幼儿一张、彩笔若干、教师操作的图形若干。

  三、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图形,并说出不同点

  师:“班上来了许多图形宝宝,请你们仔细观察,说说都有哪些图形?这些图形什么不同?

  (1)幼儿观察图形后回答问题。

  (2)师小结:这些图形有颜色的不同、形状的不同、大小的不同。

  2、启发幼儿对图形进行分类

  师:在上一节“扑克牌找朋友”的中,扑克们都找到了与自己有相同特征的朋友。这些图形宝宝也想找与自己有相同特征的.朋友,你们愿意帮助它们吗?

  (1)幼儿对图形进行自由分类。

  (2)请个别幼儿演示并讲述自己的分类结果。

  (3)师结合记录小结:

  我们可先将图形按形状分,再按大小分;也可先按大小分,再按形状分;还可先按颜色分,再按形状分。它们都有两个相同的地方。

  3、鼓励幼儿尝试不同的分法,指导幼儿从多角度对图形进行分类,并提醒幼儿进行记录。

  师:这些图形宝宝非常感谢你们帮助它们找到了有相同特征的朋友,还可以有哪些不同的方法找到朋友呢?并把这些方法记录下来。

  (2)鼓励能力强的幼儿进行多种分类并做记录。

  (2)帮助能力弱的幼儿大胆地操作。

  4、幼儿交流自己的分类过程和记录结果。

  (1)引导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分类过程并展示记录结果。

  (2)启发幼儿说出它们的两个相同特征。

  5、教师演示分类过程,引导全体幼儿说出它们的相同特征。

  师小结:在小朋友的帮助下,图形们都找到了与自己有相同特征的朋友。它们非常感谢你们,现在让我们带着这些图形宝宝到外面做吧!

《【精华】大班教案范文锦集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语言大班教案03-26

大班教案05-13

大班教案05-14

大班教案05-06

大班教案05-06

大班教案05-07

大班教案05-07

大班教案04-19

大班教案04-21

大班教案05-10

【精华】大班教案范文锦集5篇

  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华】大班教案范文锦集5篇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绕口令,尝试正确、清楚、快速地读准绕口令中的字、词、句。

  2、进一步了解绕口令的特点,体验说绕口令的乐趣。

  活动重点:

  学习朗诵绕口令。

  活动难点:

  尝试正确、清楚、快速地朗诵。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学过一些儿歌和绕口令。

  2、物质准备:与绕口令内容相符的小图片6张;相声视频一段。

  活动过程:

  一、听听说说,激发兴趣。

  1、教师快速念读绕口令,激发兴趣。

  师:今天,葛老师为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节目,想看吗?

  教师快速地表演绕口令《盆和瓶》,幼儿认真倾听,教师可根据幼儿的反应,决定是否再念一遍。

  2、说说听后感受,感受绕口令的特点。

  师:听完后,你有什么感觉?

  引导幼儿自由讲述其感觉,如:很有趣、听不清楚、很快等。

  3. 小结:老师刚才表演的是绕口令,快就是绕口令的特点之一。绕口令是我国传统的语言艺术,里面一些词语的发音念起来都很相似,而且念的速度要求很快,多说绕口令可以让我们的口齿更加清晰,思维更加敏捷。

  幼儿认真倾听,了解绕口令的特点。

  二、视听结合,学习朗诵。

  1、过渡:刚才那段绕口令中到底说了什么呢?让我们再来听一听!

  2、教师放慢速度,再次朗诵,并提问。

  师:这段绕口令中说了什么呢?

  引导幼儿说出绕口令中的字、词、句,并根据幼儿说到的内容,出示相应的图片,并用绕口令中的语句进行反馈,同时,引导幼儿集体学说。如:若幼儿说听到了盆和瓶,则出示盆和瓶的图片,引导幼儿注意其字音,一起念读等。并根据幼儿的回馈情况,决定是否需要念第2遍,帮助幼儿将每一句都练到。

  3、看看说说,学习朗诵。

  师:小朋友,刚才我们听到的这段绕口令的'名字就叫《盆和瓶》,现在葛老师来完整地念一遍,小朋友们会念的,可跟着一起来念一念。

  教师边念边根据绕口令的前后顺序,排好图片,然后引导幼儿看着图片,慢速念读绕口令,注意读准每个字音。可以以集体、分男女等形式,帮助幼儿反复练习、念读,掌握绕口令的内容。

  三、分析特点,学习快速朗诵。

  1、根据已有经验,分析绕口令的特点。

  (1)师:小朋友们真棒,已经掌握了绕口令的内容了,那么你觉得怎样念,才能让绕口令更有趣呢?

  幼儿根据已有经验,知道可以念快一些,让绕口令更有意思。

  (2)自由尝试,教师巡视倾听。

  师:请你自己来试一试,用稍快的速度来念一念这段绕口令。

  幼儿自由尝试,教师巡视倾听,了解幼儿快速念读的情况。

  (3)个别表演。

  师:谁愿意来试一试,快速地念一念这段绕口令。

  幼儿积极举手,踊跃尝试,可能会出现念到一半,念错或停住、念不下去的情况。教师根据幼儿出现的情况,可提问:

  师:你遇到了和他一样的情况吗?那你觉得快速念读绕口令容易吗?为什么?

  引导幼儿亲自尝试后,发现念起来不容易,因为它其中很多字音念起来都是差不多的。

  (4)小结:原来,绕口令是由许多读音相近的字、词排列在一起的,念的时候一定要分清楚。

  2、再次练习,找出其中不易念清的字、词、句。

  师:那你觉得哪些地方,你念起来是有困难的?

  引导幼儿找出其中有困难、不易念清的地方,由教师或同伴帮助,给予示范,并进行重点练习。教师可用打节奏的方式,指导幼儿根据节奏来分句重点练习、念读绕口令,提醒幼儿注意每个字念得要短,不要拖,且集体念时,声音可以轻一些。

  3、以较快地速度,再次尝试。

  (1)完整示范,以较快的速度来念读。

  师:现在葛老师来将这段绕口令,完整、快速地念一念,请小朋友们认真听。

  教师示范,边打节奏边念,幼儿认真倾听。

  (2)集体练习。

  师:让我们跟着节奏,一起快速、完整地念一念,注意每个字音都要念准了!

  教师打节奏,幼儿集体快速念读。

  (3)分组PK对抗赛。

  师:小朋友们都学会了,想不想来分组PK一下,看看哪一组不仅念得快而且清楚?

  组织幼儿分组PK,幼儿热情高涨,积极投入其中,对积极参与的幼儿给予鼓励和褒奖。

  四、结束与延伸。

  1、播放相声视频,引导幼儿了解说绕口令有很大的用处,且是不容易的。

  师:小朋友们真棒,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段相声,看看相声演员的精彩表演。

  2、小结:我们刚刚看的是一段相声表演,有趣吗?作为一名相声演员,绕口令是他们必学的一门功课,他们每天都要练习各种绕口令,练习这些绕口令,让他们的口齿更加清晰,思维更加敏捷,为他们精彩的演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们小朋友今天能将这段绕口令念成这样已经很棒了,回家后,小朋友们要继续练习,还可以去表演给爸爸妈妈看!

大班教案 篇2

  设计思路:

  我以“求稳中求新”为自己定位,以我班幼儿的绘画、操作、想象水平为参考标准,设计出这节课。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美国学者杜威认为:“兴趣是刺激儿童学习的好形式”幼儿只有对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会注意力集中,参与主动,投入积极,从而获得知识经验,依据这一教学理论及对幼儿平时的观察,发现幼儿在结束了前一节关于设计马路的课程后,幼儿提出:“马路太空了。”于是我就启发幼儿能够添点什么东西,幼儿发挥想象讲出了许多,借着幼儿的兴趣,找了大家都同意的主题“汽车”进行活动,首先我们组织了一次“汽车展”让幼儿将自己家里的汽车模型、汽车图片带来,让大家来欣赏汽车,观察汽车。再对汽车基本了解的基础上,展开讨论,让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发挥、任意想象,鼓励幼儿用笔、纸 、剪刀、糨糊、蜡笔来进行操作。《纲要》中指出:课程实施的中心环节是因地制宜的`创设儿童的兴趣、爱好,需要和发展水平将周围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作为儿童的重要资源环境教育中很重视过程教育,提出教师与幼儿共同参与创设环境。所以将幼儿设计、讨论、想象、创作的马路及汽车布置在了教室的墙壁上,既可以装饰教室环境又可以参与区角活动、展示幼儿的作品,同时又能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流程:

  介绍、讨论——想象、讲述——创作——展示、讲述

  活动目标:

  1、通过想象、绘画、涂色、剪、贴等方法,促进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及动手操作的能力。

  2、通过活动使幼儿感受自己创作中自然、朴实的没,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重、难点:

  想象、创作、制作汽车。

  活动准备:

  纸、铅笔、蜡笔、剪刀、糨糊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介绍——每一小组请一个代表介绍小组设计的马路。

  讨论——马路上太空了,缺什么?

  总结——缺汽车

  二、想象、讲述

  如果你是设计师会设计出什么样的汽车?为什么?

  幼儿想象,并讲述自己想象中的汽车样子和功能。

  三、创作

  幼儿自由探索提供的操作材料如何制作出汽车。

  鼓励幼儿大胆创作。

  注意:

  1、在活动过程中提醒幼儿设计时要美观、特别、与众不同。

  2、运用剪刀时注意安全。

  3、糨糊要涂满。

  4、汽车帖在马路上要注意布局。

  5、剪的纸头放进篮子里。

  四、展示、讲述

  组织幼儿欣赏,并邀请幼儿向同伴、教师介绍自己设计的汽车。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发现动物为了生存而采取的几种自我保护的方法。

  2、萌发探索动物奥秘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故事《隐身妙招》。

  2、幼儿活动材料第三册第25—26页《防身绝招》。

  3、让幼儿收集各种动物图片。

  活动过程:

  一、隐身妙招。

  1、师幼围坐一起倾听故事《隐身妙招》。

  2、故事中有些什么动物?

  3、老虎来了以后,小动物们躲在哪里?为什么老虎找不到它们?

  4、这些动物有什么样的防护本领?(隐身。让自己身上的`颜色变得与周围环境接近,把自己隐蔽起来,让老虎发现不了自己)

  二、防身绝招。

  1、你知道动物还有哪些保护自己的方法?

  2、你知道变色龙、狐狸、壁虎、黄鼠狼自我保护的方法吗?

  3、根据幼儿的讨论,请幼儿阅读幼儿活动材料上相应的内容。如变色龙——变色,狐狸——装死,壁虎——断尾,黄鼠狼——臭气味,等等。

  三、游戏:对错。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能感受音乐的快慢、高低、强弱,会用动作表现。

  2、尝试用符号来表示强弱,发展幼儿感受力、思维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1、不同大小的“圆形、正方形、三角形”若干

  2、幼儿用彩笔若干、记录卡每人一张。

  3、贴绒教具一套,大鼓一面

  活动过程:

  一、用动作表现音的高低、快慢、强弱。

  1、根据教师的琴声做相应的动作。

  2、启发幼儿用多种动作表现音的强弱。

  3、律动:大鼓小鼓

  二、用符号表现音的.强弱

  1、听鼓声用动作表现强弱。

  2、尝试用图形表现音的强弱。

  3、记录大鼓怎样唱歌,引导幼儿用图形表现,教师敲鼓的强弱节奏。

  三、用彩笔来记录敲鼓的强弱节奏,引导幼儿自己设计记录的符号,鼓励幼儿与别人不同。

  四、我给大鼓设计歌词

  1、邀请几名幼儿分别让大鼓唱歌,其他幼儿进行纪录。

  2、幼儿尝试用图形摆出强弱节奏,让大鼓按照他的节奏来唱歌。

  五、幼儿交流自己的记录卡的内容和自己设计的符号。

大班教案 篇5

  一、活动目的:

  1、探索不同的标准对图形进行层次分类,并学会做记录。

  2、大胆讲述自己的分类过程和记录结果,愿意与同伴交流。

  二、活动准备:

  不同形状、颜色图形卡片每个幼儿一套、记录纸每个幼儿一张、彩笔若干、教师操作的图形若干。

  三、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图形,并说出不同点

  师:“班上来了许多图形宝宝,请你们仔细观察,说说都有哪些图形?这些图形什么不同?

  (1)幼儿观察图形后回答问题。

  (2)师小结:这些图形有颜色的不同、形状的不同、大小的不同。

  2、启发幼儿对图形进行分类

  师:在上一节“扑克牌找朋友”的中,扑克们都找到了与自己有相同特征的朋友。这些图形宝宝也想找与自己有相同特征的.朋友,你们愿意帮助它们吗?

  (1)幼儿对图形进行自由分类。

  (2)请个别幼儿演示并讲述自己的分类结果。

  (3)师结合记录小结:

  我们可先将图形按形状分,再按大小分;也可先按大小分,再按形状分;还可先按颜色分,再按形状分。它们都有两个相同的地方。

  3、鼓励幼儿尝试不同的分法,指导幼儿从多角度对图形进行分类,并提醒幼儿进行记录。

  师:这些图形宝宝非常感谢你们帮助它们找到了有相同特征的朋友,还可以有哪些不同的方法找到朋友呢?并把这些方法记录下来。

  (2)鼓励能力强的幼儿进行多种分类并做记录。

  (2)帮助能力弱的幼儿大胆地操作。

  4、幼儿交流自己的分类过程和记录结果。

  (1)引导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分类过程并展示记录结果。

  (2)启发幼儿说出它们的两个相同特征。

  5、教师演示分类过程,引导全体幼儿说出它们的相同特征。

  师小结:在小朋友的帮助下,图形们都找到了与自己有相同特征的朋友。它们非常感谢你们,现在让我们带着这些图形宝宝到外面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