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桥教案

桥教案

时间:2024-11-09 09:55:48 教案 我要投稿

关于桥教案模板汇总七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桥教案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桥教案模板汇总七篇

桥教案 篇1

  活动名称:两只山羊过桥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互相谦让的良好品质,使幼儿懂得互相谦让的重要性。

  2,让幼儿初步了解不仅要懂得谦让,还要学会谦让的方法。

  活动准备:

  课件《山羊过桥》

  活动要点:

  一,游戏《过独木桥》,激发幼儿活动兴趣,引出课题。

  1,介绍游戏名称及规则

  师:听着欢快的音乐,你的心情怎么样 我们来做个游戏吧。瞧,这有一个独木桥,游戏的名字叫"过独木桥"。两组进行游戏,看哪组小朋友都能顺利过桥一个都不掉下来。

  2,游戏结束教师点评

  二,观看动画片《山羊过桥1》

  1,幼儿观看动画片

  师:让我们来看看两只山羊是怎么样过桥的。

  2,看完动画片后,提问:

  (1) 小羊是怎么样过桥的 最后结果怎么样

  (2) 想一想怎样过桥,小羊才不会掉下去,并能顺利到达对岸 (幼儿展开讨论)

  三,情景表演《山羊过桥2》

  1,观看大班幼儿表演小白羊和小黑羊的'弟弟过桥的情景剧。

  2,教师小结:小白羊和小黑羊的弟弟们互相谦让顺利的过了桥。要学会互相谦让才能办好事,不然就会产生不愉快的事情。

  四,结束部分

  我提议,咱们再来玩一次游戏《过独木桥》,比一比谁最懂得谦让,谁能顺利过桥。

桥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感受桥的不同,体会桥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2、在操作中运用记录、比较的方法,判定不同桥面的载重量的大小,激发幼儿研究桥的爱好。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5、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

  活动准备:

  幼儿收集的资料、照片、汉字

  活动过程:

  一、个别交流、分享经验

  1、这些桥有你熟悉吗?叫什么名字?在哪里?(幼儿说清方位教师出示相应的桥汉字)?

  2、这些桥一样吗?

  3、为什么要造这些桥?

  下面没有河为什么要造桥?

  小结:在水上、马路上造桥都是为了给人多一条路,让我们的`生活更方便安全。

  二、运用记录、比较的方法,判定不同桥面的载重量的大小

  1、引出赵洲桥,激发幼儿造纸桥的爱好

  2、发现桥的共同特征“桥面”“桥墩”

  3、做造纸桥的实验

  4、提升:弯弯的拱形桥面比平平的桥面更牢固,桥面外形不同桥的牢固程度也不同。

  活动结束:

  出示第二张记录表,猜猜哪个桥面更牢固,激发幼儿到区域再次尝试的爱好。

桥教案 篇3

  过桥(语言)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激发幼儿的勇敢精神。

  2、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3、让幼儿初步掌握跳、摇、爬、抱、几个动词,并能够用身体动作进行表演。

  4、学会朗诵儿歌。

  活动方式:集体、个别

  活动准备:课件、头饰、平衡木

  活动过程:

  一、导入:小鸟请大家到家里做客,幼儿进入教室通过过小桥到小鸟家。

  二、展开:

  1、出示课件,引导幼儿观察。

  "今天,还有哪些小动物也要到小鸟家去做客呀?"

  2、出示课件,引导幼儿观察。

  "小朋友看它们都是谁呀?"幼儿回答

  教师讲解:他们遇到了一条小河,要过小桥。小动物们都可勇敢啦,都能自己过桥。(激发幼儿学习小动物的勇敢)

  3、熟悉诗歌。

  (1)小朋友想一想小兔子是怎样过桥的?

  请幼儿表演、回答。

  看课件,边说边表演"小兔子过桥蹦蹦跳"

  发散思维:还有谁走路像小兔子一样是蹦蹦跳跳?

  (2)小鸭子是怎样过桥的?

  幼儿表演、回答看课件,边说"小鸭子过桥摇呀摇"边表演模仿小鸭子一摇一摆。

  发散思维:还有谁过桥也会摇呀摇?幼儿回答

  (3)第3个该谁过桥啦?(小螃蟹)

  小螃蟹会怎样过桥?幼儿表演、回答。看课件,边说边表演"小螃蟹过桥横着爬"。

  发散思维:还有哪些小动物会爬着走?

  (4)小袋鼠在哪里呢?(妈妈的口袋里)

  为什么还让妈妈抱着? 幼儿回答。

  教师讲解:小袋鼠年龄小,还不会走路,所以让妈妈抱着。小朋友还让妈妈抱吗?(教育幼儿要自己走!)

  看课件,小袋鼠怎样过桥?

  幼儿边说边表演"小袋鼠过桥妈妈抱"

  4、学儿歌。

  (1)教师示范朗诵,幼儿欣赏儿歌。"小动物把过桥的事编成了一首儿歌,名字叫《过桥》"

  (2)学说儿歌,幼儿整体朗诵边表演

  (3)看课件,边朗诵边表演

  三、结束幼儿过小桥离开

  "小动物们真勇敢,你们也是也很棒,让我们一起到院子里做游戏吧"

  (幼儿过桥户外游戏)

  儿歌:过 桥

  小兔子过桥蹦蹦跳,小鸭子过桥摇呀摇,

  小螃蟹过桥横着走,小袋鼠过桥妈妈抱。

  扩展阅读:

  活动准备

  《小熊过桥》的动画视频歌曲、有关图片及头饰。

  活动目标

  培养幼儿仔细观察角色大胆表演动作的`兴趣。

  分角色有表情的朗读儿歌并创编表演动作。

  用动画和图片创设情境,理解儿歌的意义。

  活动过程

  1、动画引入,激发幼儿兴趣。

  (1)通过动画情景,让幼儿回答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从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2)教师根据动画情景表演小熊站在桥上左右摇晃,不敢过桥的样子,从而激发幼儿的表演欲望。

  (3)请幼儿大胆想象,大胆表述,要求幼儿与教师表演的不一样。

  2、利用图片学习儿歌。

  (1)引入儿歌第一段。

  ①教师边出示小熊过桥的有关图片边有表情的朗诵儿歌第一段。

  师:“请小朋友听一听老师刚才表演的是怎么一回事。”

  ②通过提问帮助幼儿掌握儿歌内容。

  ③学习第一段,鼓励幼儿创编表演动作。

  (2)学习儿歌第二段。

  ①提问:“小熊叫妈妈帮忙了,假如你是熊妈妈,你会怎么帮助它?”

  ②请幼儿开动脑筋,想办法帮小熊过桥。

  教师正面评价,鼓励孩子大胆想象。

  师:“现在我们看看小熊是怎样过桥的?”

  ③教师边出示有关小鲤鱼的图片边有表情的朗诵儿歌第二段,

  ④通过提问帮助幼儿掌握儿歌内容。

  ⑤引导幼儿创编动作。

  ⑥幼儿先集体朗诵整首儿歌再分组竞赛朗读。

  3、能力提升 请幼儿戴上头饰分角色表演儿歌。

  活动延伸

  (1) 请幼儿在表演区继续表演儿歌(小熊过桥)

  (2) 请幼儿在熟悉儿歌的基础上学习歌曲《小熊过桥》。

桥教案 篇4

  教学目的

  一、认识中国石拱桥在历史上的光辉成就和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增强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感情。

  二、理解选择有代表性的例子说明事物特征的写作方法。

  三、了解本文由一般到特殊、由概括到具体、由整体到局部以及时间从先到后说明事物的顺序。

  四、学习运用准确语言的特点。

  教学设想

  一、本文的教学重点是学习以代表性事例说明事物特征的写作方法和准确运用语言的特点。

  二、本文的说明顺序是由一般到特殊、由概括到具体、由整体到局部,时间上则从先到后。要学生理解这一点并不容易,要在理清全文结构层次的基础上层层深入地加以说明。

  三、本文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的好教材,必须结合课文有机地进行。

  四、为增强感性认识,最好准备好赵州桥、卢沟桥的详细挂图,以便在课堂上边看图边分析。

  五、布置预习,运用工具书弄懂生字词,阅读课文,了解基本内容,划分段落层次。

  教学时数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检查预习,划分段落层次,学习用代表性例子说明事物特征的写作方法。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中国石拱桥》一课(板书课题)。作者茅以升(板书)是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他几十年致力于桥梁的设计、研究和教学工作。30年代,他主持设计和修建了钱塘江大桥;50年代又参加了武汉长江大桥的设计工作。他写过大量的介绍桥梁知识的书籍和文章,本文就是介绍我国石拱桥的说明文章。

  二、检查预习

  1.正音正字(出示小黑板):

  洨(xiǎo)匀称(yúnchèn)

  鷟(zhuó)佥(qiān)河堤(dī)

  2.补充解词:

  古朴:朴素而有古代的风格。

  惟妙惟肖:形容描绘或模仿得生动逼真。惟,特别;肖,相似。

  绝伦:独一无二,无可比拟。

  推崇:很尊重。

  三、划分段落

  1.范读课文。

  2.指名让学生分段,归纳段意,教师小结。

  本文共10个自然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石拱桥的特点;

  第二部分(第3—9段);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第三部分(第10段),中国石拱桥的发展。

  四、学习本文选材的方法

  1.要求学生默读课文,找出石拱桥、中国石拱桥、赵州桥、卢沟桥的特点。

  指名让学生分别回答,互相纠正、补充,教师板书小结。

  石拱桥:桥洞为弧形,桥梁史上出现得较早,形式优美,结构坚固。

  中国石拱桥:历史悠久,分布广、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

  赵州桥:历史悠久,结构坚固,设计巧妙,形状像弓,用料省,艺术价值高。

  卢沟桥:石拱相联,结构精巧,坚固耐用,形式优美,艺术价值高,历史价值突出。

  2.讨论:中国的石拱桥很多,都有相同的特点,作者为什么选择赵州桥和卢沟桥作为说明的例子?

  小结:赵州桥和卢沟桥历史悠久,气魄宏伟、驰名中外,有中国石拱桥的典型特点,很有代表性。选择有代表性的例子说明事物的特征方法可以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使读者对被说明事物的特征认识得更具体、更明确、更深刻。

  3.讨论:既然赵州桥和卢沟桥都具有中国石拱桥的共同特点,作者为什么不选一个而要选两个呢?

  小结:赵州桥和卢沟桥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前者是“独拱”石桥,后者是“联拱”石桥,既有共性也有个性。作者选择两例可以起到互相对照、互相补充的作用,说明了中国石拱桥形式多样、多彩多姿的特点。

  五、完成课后练习五

  六、布置课后作业

  精读课文,研究本文的`说明顺序,并列出层次表。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了解本文的说明顺序,学习本文运用准确语言的特点,总结课文。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检查复习

  1.提问: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有哪些?请举例说明。(略)

  2.提问:本文在介绍中国石拱桥时,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安排文章的结构的?

  归纳:石拱桥——中国石拱桥——赵州桥——卢沟桥——解放后兴建的各种拱桥

  二、学习新课

  1.研讨本文的说明顺序。

  (1)指名读1、2段,讨论主要写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为什么开头两段写一般石拱桥的特点?

  归纳小结:开头第1段,一连几处以虹喻桥,写石拱桥的形式优美,可以引起读者的联想,激发阅读兴趣。第2段写石拱桥的结构坚固,这是石拱桥的又一特点。这两个特点是石拱桥的一般特点,为下面写中国石拱桥作了铺垫,自然过渡到写特殊的石拱桥。这是由一般到特殊的顺序。

  (2)默读4、5段,列出层次表,讨论: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赵州桥的?

  归纳小结:第4段写赵州桥的地理位置、建造时间及解放后的修整。第5段首先介绍赵州桥的长度、宽度、设计施工的精巧以及古人的赞誉。接着从四个方面(结构巧妙;造型优美,用料节省;结构坚固;结构匀称,与四周景色和谐配合)来说明其特点。从这个层次可以看出作者在说明赵州桥时,是运用从概括到具体的顺序。

  (3)指名读第6段,教师强调“桥长……十一个半圆形的石拱……每个石拱……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等语句,提问:这一部分写卢沟桥是按什么顺序?

  归纳小结:由整体到局部

  (4)要求学生在课文中依次找出所写的桥名及建成时间。

  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二八二年;

  赵州桥:建于公元六○五年左右;

  卢沟桥:建于公元一一八九到一一九二年间;

  长虹大桥:建于一九六一年。

  提问:这是按照什么顺序说明的?

  明确: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说明的。

  归纳提问:综观全文,本文在安排说明顺序上有哪些特点?

  总结:本文在安排说明顺序时,是由一般到特殊,先概括后具体的顺序;在说明桥梁的结构时,是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有关历史发展的说明则以时间先后为顺序。这样写,可以使文章层次分明,条理清楚。

  2.学习本文运用准确的语言。

  (1)赵州桥……全长五十点八二米,两端宽九点六米,中部略窄,宽九米。

  卢沟桥……桥长二百六十五米,由十一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十六米到二十一点六米。

  长虹大桥……石拱长达一百一十二点五米。

  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二八二年。

  这座桥修建于公元六○五年左右。

  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

  提问:以上带点的字词能否改动或去掉?为什么?

  小结:不能改动或去掉。表示准确数字的,都是经过丈量和计算的。表示概数的,都是无法考查、检测而推算的。说明文,特别是科技说明文,所用数据都必须十分明确,语气肯定,毫不含糊,这是用词准确的表现,体现了作者严谨的治学精神。

  (2)教师突出一些有修饰语和关联词语的句子。让学分析。

  修饰语:

  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

  赵州桥……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

  赵州桥……也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

  分析后归纳:这些加点的词和短语,分别对“石拱桥”、“石桥”作了恰当的修饰、限制,从而准确地说明了赵州桥在中国及世界桥梁建筑史上的地位。

  关联词语:

  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

  讨论:“不但”和“而且”两个词能不能去掉?两个分句和词序能不能调换?为什么?

  归纳小结:“不但”、“而且”表示出了“形式”到“质地”的主次与层进的关系,去掉关联词,就变成了并列关系。两个分句的词序调换,就颠倒了主次关系。

  (3)研究一些句群的组织。

  第9段对我国石拱桥取得光辉成就原因的分析,用“首先”、“其次”、“再其次”分条说明。这三条由人到物,由主到次,既严密又全面,逻辑性强,非常准确。

  第10段除开头和最后一句外,是一个用事实说明解放后我国桥梁事业飞跃发展的句群。这个句群可以分为两部分,第1、2句是一部分,说明不但兴建了许多石拱桥,而且兴建了世界上最长的独拱石桥。第3、4句又是一部分,说明创新建造了“双曲拱桥”,以及这拱桥的总长度及最大桥拱的长度。这句群中的两部分,从量和质两方面准确、严密地说明了我国拱桥建筑的飞跃发展。

  3.总结课文。

  (1)齐读第9、10两段,讨论:本文主要是写中国石拱桥特征的,为什么最后还用两段揭示我国石拱桥取得成就的原因,并且写解放后兴建的各种桥梁?

  归纳小结:第9段写我国石拱桥取得成就的原因,反映了我国石拱桥发展的本质特征。第10段写解放后我国桥梁事业的发展,说明科技的发展与社会制度的关系,表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写这两段不仅使全文结构严谨,而且使文章的主题得到升华。

  (2)简介目前我国桥梁发展的信息。

  《中国石拱桥》写于1962年,在文章的最后一段介绍说:“‘双曲拱桥’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新创造……近几年来,全国造了总长二十余万米的这种拱桥”。几十年来,我国的双曲拱桥了迅猛的发展,全国已星罗棋布,遍及城乡。据1991年3月份资料介绍,全国已建双曲拱桥20多万座,国外已有20多个国家正在推广。(见《新华日报》1991年3月3日第二版文章《赵州桥后新创造》)

  (3)归纳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赵州桥、卢沟桥以及解放后创造的双曲拱桥的介绍,说明我国石拱桥的特点、成就及其发展,充分地表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

  三、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的“思考和练习”。

  2.学写一篇选择有代表性例子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文。

  【附】板书设计:

  中国石拱桥

  茅以升

  由一般到特殊:石拱桥的一般特点(一般)

  由概括到具体:我国石失桥的特点(概括)

桥教案 篇5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桥?(指名答)

  2.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有趣的课文,(板书课题)课文里所讲的桥会让大家大开眼界。

  (二)初读课文

  1.老师范读课文

  2.学生借助拼音自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音。

  3.四人小组分自然段读课文,互相纠正字音。

  4.出示生字卡片,检测生字的读音。

  (三)初步学习课文,了解课文大致结构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2.兰兰跟爷爷过了几种桥?(潜水桥、塑料桥)

  3.课文的哪些段写的是潜水桥?谁愿意来读一读。(请举手的同学一齐来读一读)

  4.课文的哪些段写的是塑料桥?谁愿意来读一读。(请举手的同学一齐来读一读)

  5.再读全文:我们知道了潜水桥和塑料桥这两种神奇的`桥,现在我们再来把全文读一遍。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学生自读课文,想一想兰兰过了哪两种桥。

  (二)朗读感悟

  1.学习课文第1—4自然段。

  (1)你喜欢哪一种桥?(指名说)请喜欢潜水桥的同学读一读描写潜水桥的第1—4自然段。

  (2)思考:潜水桥有什么特点?(四人小组讨论)

  (3)兰兰在潜水桥里都看到了什么?(图文结合回答)

  2.学习课文第六至九自然段。

  (1)朗读第六至九自然段,思考:你从第六至九自然段中知道了什么桥?

  (2)兰兰刚开始看到的塑料桥是什么样的?读出课文中的句子。

  过了桥后,把塑料桥怎么办呢?读出课文中的句子。

  (3)说一说塑料桥有什么特点?(轻巧、带着方便)

  3.学习第十自然段。

  (1)齐读第十自然段。

  (2)爷爷真会变魔术吗?(是科技的力量)

  (三)实践活动

  老师这里有一道难题,需要我们也来设计一座未来的桥:小熊过生日,请小猴去他家作客。小熊家住在河对面,河面上没有任何可以帮助过桥的东西,河边也没有船能载小猴子过河。请你帮助小猴设计一座桥让他顺利过河。

  要求:1

  设计好造桥用的材料;2

  设计好桥的式样;3

  向小组的同学介绍自己的桥。

  第三课时

  (一)复习课文

  1.复读全文。

  2.说说课文中兰兰过了哪两种桥,潜水桥和塑料桥各有什么特点。

  (二)识记、书写新的生字。

  1.读出生字词

  兰兰 桥梁 工程师 一条 波浪 架在 特别 玻璃砖 各种各样

  驶过来 划过去 采野花 往前走 打开 很薄 轻巧 又平又稳

  2.指导书写

  五、资料袋

  当今世界先进桥梁图(8幅):

  西樵斜拉桥:(中国)位于广东南海县西樵山

  特殊桥梁:(日本)悬臂钢桁梁,大阪的港大桥。

  特殊桥梁:(中国)新菏线长(垣)东(明)黄河大桥

  拱桥:(英国)世界首座旋转式桥梁

  中国廊桥:灞陵桥(明朝建)

  悬索桥:(中国)江阴长江公路大桥

  斜拉桥:中国武汉长江公路桥

  斜拉桥:中国重庆石门

桥教案 篇6

  活动内容:《过小桥》(故事)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故事内容,知道遇到困难要相互帮助。

  2、培养幼儿的勇敢品质,遇到困难不害怕。

  活动准备:

  1、故事背景图,小鸡、小熊、小兔图片。

  2、《小熊过桥》、《生日快乐》音乐磁带、故事磁带。

  活动过程:

  1、幼儿欣赏歌曲《小熊过桥》,引出课题。

  师:(1)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歌曲《小熊过桥》。

  (2)小熊勇敢地过了桥,今天又有几个小动物来过桥了,他们是谁呢?过桥时又遇到了什么困难?我们一起来听故事《过小桥》。

  2、教师分段讲述故事。

  (1)教师有感情地讲述故事至“小白兔照着这个办法过了桥”。

  师:小熊过生日,请谁去做客?

  小白兔在过桥时遇到了困难,是谁帮助它的?

  小熊是怎么帮助它的'?

  (2)教师继续讲述故事至“害怕得哭了起来”。

  师:小鸡不敢过桥了,请小朋友帮它想想办法,怎样帮助小鸡过小桥?

  (3)教师继续讲述故事至结尾。

  师:小鸡在过桥时也遇到了困难,是谁帮助小鸡过桥的?

  小兔是怎样帮助小鸡的?

  3、师幼合作讲述故事。

  (1)教师放慢速度讲述故事,故事中对话部分由幼儿讲述。

  (2)分享交流:你最喜欢故事中的那个小动物?为什么?

  4、师幼完整欣赏故事录音。

  师:你在生活中遇到了困难,你是怎么做的?当别人遇到了困难时,你又是怎么做的?

  5、师幼共同为小熊唱生日快乐歌。

桥教案 篇7

  教学内容

  七彩桥

  教学目标

  1. 巩固汉语拼音,认识14个生字,会写8个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2. 通过看图、读文了解彩虹有七种颜色。

  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生字词,了解彩虹有七种颜色,朗读课文。

  教学措施方法

  自主 合作 探究

  课时安排

  1至2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本课生字卡片、教学挂图,有条件的可以准备有关雨过天情,彩虹出现的录象带或课件。

  学生:彩色笔和图画纸。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一、自读自悟

  1. 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自己一边看图,一边读文。

  2. 小组内同学互相帮助,学习字词。

  3. 小组内讨论交流:学会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

  二、引导读中体会

  1. 全班讨论:你学会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

  2. 自己再读课文,对照图认一认七种颜色。

  3. 请小朋友把写有“赤”、“橙”、“黄”、“绿”、“青”、“蓝”、“紫”的生字卡,贴在对应的颜色下,再读一读词语。

  4. 请学生试读课文,大家评议。

  5. 齐读课文,理解“赤”、“绘”的'意思。用“……和……”说一句话。

  6. 分小组比赛读课文,学生互相评议。

  7. 学了课文,你知道七彩桥是什么吗?

  8. 请根据自己读课文后体会,拿出纸笔画一幅画,然后在班上交流评比。

  三、巩固识字,指导写字

  1. 请小老师来教读生字,大家评议、纠正。

  2. 看卡片读生字,口头组词语。

  3. 组织学生进行猜谜语游戏:请甲生上台,背向黑板,教师任指一词,甲生便开始猜“是不是……”其余学生回答“不是……”甲生猜对了,其余学生拍手答“对对对,请回答!”

  4. 指导书写,适时纠正写字姿势。

  板书设计

  七彩桥

  彩虹的图片

  赤 橙 黄 绿 青 蓝 紫

《关于桥教案模板汇总七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桥教案】相关文章:

《桥》教案07-10

桥的教案03-10

《桥》教案06-01

《桥》的教案02-24

美术桥的教案05-19

桥大班教案10-29

《象鼻桥》教案03-29

有关桥的教案03-13

关于的桥教案03-24

生命桥教案10-26

关于桥教案模板汇总七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桥教案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桥教案模板汇总七篇

桥教案 篇1

  活动名称:两只山羊过桥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互相谦让的良好品质,使幼儿懂得互相谦让的重要性。

  2,让幼儿初步了解不仅要懂得谦让,还要学会谦让的方法。

  活动准备:

  课件《山羊过桥》

  活动要点:

  一,游戏《过独木桥》,激发幼儿活动兴趣,引出课题。

  1,介绍游戏名称及规则

  师:听着欢快的音乐,你的心情怎么样 我们来做个游戏吧。瞧,这有一个独木桥,游戏的名字叫"过独木桥"。两组进行游戏,看哪组小朋友都能顺利过桥一个都不掉下来。

  2,游戏结束教师点评

  二,观看动画片《山羊过桥1》

  1,幼儿观看动画片

  师:让我们来看看两只山羊是怎么样过桥的。

  2,看完动画片后,提问:

  (1) 小羊是怎么样过桥的 最后结果怎么样

  (2) 想一想怎样过桥,小羊才不会掉下去,并能顺利到达对岸 (幼儿展开讨论)

  三,情景表演《山羊过桥2》

  1,观看大班幼儿表演小白羊和小黑羊的'弟弟过桥的情景剧。

  2,教师小结:小白羊和小黑羊的弟弟们互相谦让顺利的过了桥。要学会互相谦让才能办好事,不然就会产生不愉快的事情。

  四,结束部分

  我提议,咱们再来玩一次游戏《过独木桥》,比一比谁最懂得谦让,谁能顺利过桥。

桥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感受桥的不同,体会桥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2、在操作中运用记录、比较的方法,判定不同桥面的载重量的大小,激发幼儿研究桥的爱好。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5、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

  活动准备:

  幼儿收集的资料、照片、汉字

  活动过程:

  一、个别交流、分享经验

  1、这些桥有你熟悉吗?叫什么名字?在哪里?(幼儿说清方位教师出示相应的桥汉字)?

  2、这些桥一样吗?

  3、为什么要造这些桥?

  下面没有河为什么要造桥?

  小结:在水上、马路上造桥都是为了给人多一条路,让我们的`生活更方便安全。

  二、运用记录、比较的方法,判定不同桥面的载重量的大小

  1、引出赵洲桥,激发幼儿造纸桥的爱好

  2、发现桥的共同特征“桥面”“桥墩”

  3、做造纸桥的实验

  4、提升:弯弯的拱形桥面比平平的桥面更牢固,桥面外形不同桥的牢固程度也不同。

  活动结束:

  出示第二张记录表,猜猜哪个桥面更牢固,激发幼儿到区域再次尝试的爱好。

桥教案 篇3

  过桥(语言)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激发幼儿的勇敢精神。

  2、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3、让幼儿初步掌握跳、摇、爬、抱、几个动词,并能够用身体动作进行表演。

  4、学会朗诵儿歌。

  活动方式:集体、个别

  活动准备:课件、头饰、平衡木

  活动过程:

  一、导入:小鸟请大家到家里做客,幼儿进入教室通过过小桥到小鸟家。

  二、展开:

  1、出示课件,引导幼儿观察。

  "今天,还有哪些小动物也要到小鸟家去做客呀?"

  2、出示课件,引导幼儿观察。

  "小朋友看它们都是谁呀?"幼儿回答

  教师讲解:他们遇到了一条小河,要过小桥。小动物们都可勇敢啦,都能自己过桥。(激发幼儿学习小动物的勇敢)

  3、熟悉诗歌。

  (1)小朋友想一想小兔子是怎样过桥的?

  请幼儿表演、回答。

  看课件,边说边表演"小兔子过桥蹦蹦跳"

  发散思维:还有谁走路像小兔子一样是蹦蹦跳跳?

  (2)小鸭子是怎样过桥的?

  幼儿表演、回答看课件,边说"小鸭子过桥摇呀摇"边表演模仿小鸭子一摇一摆。

  发散思维:还有谁过桥也会摇呀摇?幼儿回答

  (3)第3个该谁过桥啦?(小螃蟹)

  小螃蟹会怎样过桥?幼儿表演、回答。看课件,边说边表演"小螃蟹过桥横着爬"。

  发散思维:还有哪些小动物会爬着走?

  (4)小袋鼠在哪里呢?(妈妈的口袋里)

  为什么还让妈妈抱着? 幼儿回答。

  教师讲解:小袋鼠年龄小,还不会走路,所以让妈妈抱着。小朋友还让妈妈抱吗?(教育幼儿要自己走!)

  看课件,小袋鼠怎样过桥?

  幼儿边说边表演"小袋鼠过桥妈妈抱"

  4、学儿歌。

  (1)教师示范朗诵,幼儿欣赏儿歌。"小动物把过桥的事编成了一首儿歌,名字叫《过桥》"

  (2)学说儿歌,幼儿整体朗诵边表演

  (3)看课件,边朗诵边表演

  三、结束幼儿过小桥离开

  "小动物们真勇敢,你们也是也很棒,让我们一起到院子里做游戏吧"

  (幼儿过桥户外游戏)

  儿歌:过 桥

  小兔子过桥蹦蹦跳,小鸭子过桥摇呀摇,

  小螃蟹过桥横着走,小袋鼠过桥妈妈抱。

  扩展阅读:

  活动准备

  《小熊过桥》的动画视频歌曲、有关图片及头饰。

  活动目标

  培养幼儿仔细观察角色大胆表演动作的`兴趣。

  分角色有表情的朗读儿歌并创编表演动作。

  用动画和图片创设情境,理解儿歌的意义。

  活动过程

  1、动画引入,激发幼儿兴趣。

  (1)通过动画情景,让幼儿回答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从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2)教师根据动画情景表演小熊站在桥上左右摇晃,不敢过桥的样子,从而激发幼儿的表演欲望。

  (3)请幼儿大胆想象,大胆表述,要求幼儿与教师表演的不一样。

  2、利用图片学习儿歌。

  (1)引入儿歌第一段。

  ①教师边出示小熊过桥的有关图片边有表情的朗诵儿歌第一段。

  师:“请小朋友听一听老师刚才表演的是怎么一回事。”

  ②通过提问帮助幼儿掌握儿歌内容。

  ③学习第一段,鼓励幼儿创编表演动作。

  (2)学习儿歌第二段。

  ①提问:“小熊叫妈妈帮忙了,假如你是熊妈妈,你会怎么帮助它?”

  ②请幼儿开动脑筋,想办法帮小熊过桥。

  教师正面评价,鼓励孩子大胆想象。

  师:“现在我们看看小熊是怎样过桥的?”

  ③教师边出示有关小鲤鱼的图片边有表情的朗诵儿歌第二段,

  ④通过提问帮助幼儿掌握儿歌内容。

  ⑤引导幼儿创编动作。

  ⑥幼儿先集体朗诵整首儿歌再分组竞赛朗读。

  3、能力提升 请幼儿戴上头饰分角色表演儿歌。

  活动延伸

  (1) 请幼儿在表演区继续表演儿歌(小熊过桥)

  (2) 请幼儿在熟悉儿歌的基础上学习歌曲《小熊过桥》。

桥教案 篇4

  教学目的

  一、认识中国石拱桥在历史上的光辉成就和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增强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感情。

  二、理解选择有代表性的例子说明事物特征的写作方法。

  三、了解本文由一般到特殊、由概括到具体、由整体到局部以及时间从先到后说明事物的顺序。

  四、学习运用准确语言的特点。

  教学设想

  一、本文的教学重点是学习以代表性事例说明事物特征的写作方法和准确运用语言的特点。

  二、本文的说明顺序是由一般到特殊、由概括到具体、由整体到局部,时间上则从先到后。要学生理解这一点并不容易,要在理清全文结构层次的基础上层层深入地加以说明。

  三、本文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的好教材,必须结合课文有机地进行。

  四、为增强感性认识,最好准备好赵州桥、卢沟桥的详细挂图,以便在课堂上边看图边分析。

  五、布置预习,运用工具书弄懂生字词,阅读课文,了解基本内容,划分段落层次。

  教学时数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检查预习,划分段落层次,学习用代表性例子说明事物特征的写作方法。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中国石拱桥》一课(板书课题)。作者茅以升(板书)是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他几十年致力于桥梁的设计、研究和教学工作。30年代,他主持设计和修建了钱塘江大桥;50年代又参加了武汉长江大桥的设计工作。他写过大量的介绍桥梁知识的书籍和文章,本文就是介绍我国石拱桥的说明文章。

  二、检查预习

  1.正音正字(出示小黑板):

  洨(xiǎo)匀称(yúnchèn)

  鷟(zhuó)佥(qiān)河堤(dī)

  2.补充解词:

  古朴:朴素而有古代的风格。

  惟妙惟肖:形容描绘或模仿得生动逼真。惟,特别;肖,相似。

  绝伦:独一无二,无可比拟。

  推崇:很尊重。

  三、划分段落

  1.范读课文。

  2.指名让学生分段,归纳段意,教师小结。

  本文共10个自然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石拱桥的特点;

  第二部分(第3—9段);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第三部分(第10段),中国石拱桥的发展。

  四、学习本文选材的方法

  1.要求学生默读课文,找出石拱桥、中国石拱桥、赵州桥、卢沟桥的特点。

  指名让学生分别回答,互相纠正、补充,教师板书小结。

  石拱桥:桥洞为弧形,桥梁史上出现得较早,形式优美,结构坚固。

  中国石拱桥:历史悠久,分布广、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

  赵州桥:历史悠久,结构坚固,设计巧妙,形状像弓,用料省,艺术价值高。

  卢沟桥:石拱相联,结构精巧,坚固耐用,形式优美,艺术价值高,历史价值突出。

  2.讨论:中国的石拱桥很多,都有相同的特点,作者为什么选择赵州桥和卢沟桥作为说明的例子?

  小结:赵州桥和卢沟桥历史悠久,气魄宏伟、驰名中外,有中国石拱桥的典型特点,很有代表性。选择有代表性的例子说明事物的特征方法可以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使读者对被说明事物的特征认识得更具体、更明确、更深刻。

  3.讨论:既然赵州桥和卢沟桥都具有中国石拱桥的共同特点,作者为什么不选一个而要选两个呢?

  小结:赵州桥和卢沟桥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前者是“独拱”石桥,后者是“联拱”石桥,既有共性也有个性。作者选择两例可以起到互相对照、互相补充的作用,说明了中国石拱桥形式多样、多彩多姿的特点。

  五、完成课后练习五

  六、布置课后作业

  精读课文,研究本文的`说明顺序,并列出层次表。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了解本文的说明顺序,学习本文运用准确语言的特点,总结课文。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检查复习

  1.提问: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有哪些?请举例说明。(略)

  2.提问:本文在介绍中国石拱桥时,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安排文章的结构的?

  归纳:石拱桥——中国石拱桥——赵州桥——卢沟桥——解放后兴建的各种拱桥

  二、学习新课

  1.研讨本文的说明顺序。

  (1)指名读1、2段,讨论主要写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为什么开头两段写一般石拱桥的特点?

  归纳小结:开头第1段,一连几处以虹喻桥,写石拱桥的形式优美,可以引起读者的联想,激发阅读兴趣。第2段写石拱桥的结构坚固,这是石拱桥的又一特点。这两个特点是石拱桥的一般特点,为下面写中国石拱桥作了铺垫,自然过渡到写特殊的石拱桥。这是由一般到特殊的顺序。

  (2)默读4、5段,列出层次表,讨论: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赵州桥的?

  归纳小结:第4段写赵州桥的地理位置、建造时间及解放后的修整。第5段首先介绍赵州桥的长度、宽度、设计施工的精巧以及古人的赞誉。接着从四个方面(结构巧妙;造型优美,用料节省;结构坚固;结构匀称,与四周景色和谐配合)来说明其特点。从这个层次可以看出作者在说明赵州桥时,是运用从概括到具体的顺序。

  (3)指名读第6段,教师强调“桥长……十一个半圆形的石拱……每个石拱……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等语句,提问:这一部分写卢沟桥是按什么顺序?

  归纳小结:由整体到局部

  (4)要求学生在课文中依次找出所写的桥名及建成时间。

  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二八二年;

  赵州桥:建于公元六○五年左右;

  卢沟桥:建于公元一一八九到一一九二年间;

  长虹大桥:建于一九六一年。

  提问:这是按照什么顺序说明的?

  明确: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说明的。

  归纳提问:综观全文,本文在安排说明顺序上有哪些特点?

  总结:本文在安排说明顺序时,是由一般到特殊,先概括后具体的顺序;在说明桥梁的结构时,是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有关历史发展的说明则以时间先后为顺序。这样写,可以使文章层次分明,条理清楚。

  2.学习本文运用准确的语言。

  (1)赵州桥……全长五十点八二米,两端宽九点六米,中部略窄,宽九米。

  卢沟桥……桥长二百六十五米,由十一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十六米到二十一点六米。

  长虹大桥……石拱长达一百一十二点五米。

  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二八二年。

  这座桥修建于公元六○五年左右。

  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

  提问:以上带点的字词能否改动或去掉?为什么?

  小结:不能改动或去掉。表示准确数字的,都是经过丈量和计算的。表示概数的,都是无法考查、检测而推算的。说明文,特别是科技说明文,所用数据都必须十分明确,语气肯定,毫不含糊,这是用词准确的表现,体现了作者严谨的治学精神。

  (2)教师突出一些有修饰语和关联词语的句子。让学分析。

  修饰语:

  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

  赵州桥……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

  赵州桥……也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

  分析后归纳:这些加点的词和短语,分别对“石拱桥”、“石桥”作了恰当的修饰、限制,从而准确地说明了赵州桥在中国及世界桥梁建筑史上的地位。

  关联词语:

  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

  讨论:“不但”和“而且”两个词能不能去掉?两个分句和词序能不能调换?为什么?

  归纳小结:“不但”、“而且”表示出了“形式”到“质地”的主次与层进的关系,去掉关联词,就变成了并列关系。两个分句的词序调换,就颠倒了主次关系。

  (3)研究一些句群的组织。

  第9段对我国石拱桥取得光辉成就原因的分析,用“首先”、“其次”、“再其次”分条说明。这三条由人到物,由主到次,既严密又全面,逻辑性强,非常准确。

  第10段除开头和最后一句外,是一个用事实说明解放后我国桥梁事业飞跃发展的句群。这个句群可以分为两部分,第1、2句是一部分,说明不但兴建了许多石拱桥,而且兴建了世界上最长的独拱石桥。第3、4句又是一部分,说明创新建造了“双曲拱桥”,以及这拱桥的总长度及最大桥拱的长度。这句群中的两部分,从量和质两方面准确、严密地说明了我国拱桥建筑的飞跃发展。

  3.总结课文。

  (1)齐读第9、10两段,讨论:本文主要是写中国石拱桥特征的,为什么最后还用两段揭示我国石拱桥取得成就的原因,并且写解放后兴建的各种桥梁?

  归纳小结:第9段写我国石拱桥取得成就的原因,反映了我国石拱桥发展的本质特征。第10段写解放后我国桥梁事业的发展,说明科技的发展与社会制度的关系,表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写这两段不仅使全文结构严谨,而且使文章的主题得到升华。

  (2)简介目前我国桥梁发展的信息。

  《中国石拱桥》写于1962年,在文章的最后一段介绍说:“‘双曲拱桥’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新创造……近几年来,全国造了总长二十余万米的这种拱桥”。几十年来,我国的双曲拱桥了迅猛的发展,全国已星罗棋布,遍及城乡。据1991年3月份资料介绍,全国已建双曲拱桥20多万座,国外已有20多个国家正在推广。(见《新华日报》1991年3月3日第二版文章《赵州桥后新创造》)

  (3)归纳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赵州桥、卢沟桥以及解放后创造的双曲拱桥的介绍,说明我国石拱桥的特点、成就及其发展,充分地表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

  三、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的“思考和练习”。

  2.学写一篇选择有代表性例子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文。

  【附】板书设计:

  中国石拱桥

  茅以升

  由一般到特殊:石拱桥的一般特点(一般)

  由概括到具体:我国石失桥的特点(概括)

桥教案 篇5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桥?(指名答)

  2.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有趣的课文,(板书课题)课文里所讲的桥会让大家大开眼界。

  (二)初读课文

  1.老师范读课文

  2.学生借助拼音自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音。

  3.四人小组分自然段读课文,互相纠正字音。

  4.出示生字卡片,检测生字的读音。

  (三)初步学习课文,了解课文大致结构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2.兰兰跟爷爷过了几种桥?(潜水桥、塑料桥)

  3.课文的哪些段写的是潜水桥?谁愿意来读一读。(请举手的同学一齐来读一读)

  4.课文的哪些段写的是塑料桥?谁愿意来读一读。(请举手的同学一齐来读一读)

  5.再读全文:我们知道了潜水桥和塑料桥这两种神奇的`桥,现在我们再来把全文读一遍。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学生自读课文,想一想兰兰过了哪两种桥。

  (二)朗读感悟

  1.学习课文第1—4自然段。

  (1)你喜欢哪一种桥?(指名说)请喜欢潜水桥的同学读一读描写潜水桥的第1—4自然段。

  (2)思考:潜水桥有什么特点?(四人小组讨论)

  (3)兰兰在潜水桥里都看到了什么?(图文结合回答)

  2.学习课文第六至九自然段。

  (1)朗读第六至九自然段,思考:你从第六至九自然段中知道了什么桥?

  (2)兰兰刚开始看到的塑料桥是什么样的?读出课文中的句子。

  过了桥后,把塑料桥怎么办呢?读出课文中的句子。

  (3)说一说塑料桥有什么特点?(轻巧、带着方便)

  3.学习第十自然段。

  (1)齐读第十自然段。

  (2)爷爷真会变魔术吗?(是科技的力量)

  (三)实践活动

  老师这里有一道难题,需要我们也来设计一座未来的桥:小熊过生日,请小猴去他家作客。小熊家住在河对面,河面上没有任何可以帮助过桥的东西,河边也没有船能载小猴子过河。请你帮助小猴设计一座桥让他顺利过河。

  要求:1

  设计好造桥用的材料;2

  设计好桥的式样;3

  向小组的同学介绍自己的桥。

  第三课时

  (一)复习课文

  1.复读全文。

  2.说说课文中兰兰过了哪两种桥,潜水桥和塑料桥各有什么特点。

  (二)识记、书写新的生字。

  1.读出生字词

  兰兰 桥梁 工程师 一条 波浪 架在 特别 玻璃砖 各种各样

  驶过来 划过去 采野花 往前走 打开 很薄 轻巧 又平又稳

  2.指导书写

  五、资料袋

  当今世界先进桥梁图(8幅):

  西樵斜拉桥:(中国)位于广东南海县西樵山

  特殊桥梁:(日本)悬臂钢桁梁,大阪的港大桥。

  特殊桥梁:(中国)新菏线长(垣)东(明)黄河大桥

  拱桥:(英国)世界首座旋转式桥梁

  中国廊桥:灞陵桥(明朝建)

  悬索桥:(中国)江阴长江公路大桥

  斜拉桥:中国武汉长江公路桥

  斜拉桥:中国重庆石门

桥教案 篇6

  活动内容:《过小桥》(故事)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故事内容,知道遇到困难要相互帮助。

  2、培养幼儿的勇敢品质,遇到困难不害怕。

  活动准备:

  1、故事背景图,小鸡、小熊、小兔图片。

  2、《小熊过桥》、《生日快乐》音乐磁带、故事磁带。

  活动过程:

  1、幼儿欣赏歌曲《小熊过桥》,引出课题。

  师:(1)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歌曲《小熊过桥》。

  (2)小熊勇敢地过了桥,今天又有几个小动物来过桥了,他们是谁呢?过桥时又遇到了什么困难?我们一起来听故事《过小桥》。

  2、教师分段讲述故事。

  (1)教师有感情地讲述故事至“小白兔照着这个办法过了桥”。

  师:小熊过生日,请谁去做客?

  小白兔在过桥时遇到了困难,是谁帮助它的?

  小熊是怎么帮助它的'?

  (2)教师继续讲述故事至“害怕得哭了起来”。

  师:小鸡不敢过桥了,请小朋友帮它想想办法,怎样帮助小鸡过小桥?

  (3)教师继续讲述故事至结尾。

  师:小鸡在过桥时也遇到了困难,是谁帮助小鸡过桥的?

  小兔是怎样帮助小鸡的?

  3、师幼合作讲述故事。

  (1)教师放慢速度讲述故事,故事中对话部分由幼儿讲述。

  (2)分享交流:你最喜欢故事中的那个小动物?为什么?

  4、师幼完整欣赏故事录音。

  师:你在生活中遇到了困难,你是怎么做的?当别人遇到了困难时,你又是怎么做的?

  5、师幼共同为小熊唱生日快乐歌。

桥教案 篇7

  教学内容

  七彩桥

  教学目标

  1. 巩固汉语拼音,认识14个生字,会写8个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2. 通过看图、读文了解彩虹有七种颜色。

  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生字词,了解彩虹有七种颜色,朗读课文。

  教学措施方法

  自主 合作 探究

  课时安排

  1至2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本课生字卡片、教学挂图,有条件的可以准备有关雨过天情,彩虹出现的录象带或课件。

  学生:彩色笔和图画纸。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一、自读自悟

  1. 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自己一边看图,一边读文。

  2. 小组内同学互相帮助,学习字词。

  3. 小组内讨论交流:学会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

  二、引导读中体会

  1. 全班讨论:你学会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

  2. 自己再读课文,对照图认一认七种颜色。

  3. 请小朋友把写有“赤”、“橙”、“黄”、“绿”、“青”、“蓝”、“紫”的生字卡,贴在对应的颜色下,再读一读词语。

  4. 请学生试读课文,大家评议。

  5. 齐读课文,理解“赤”、“绘”的'意思。用“……和……”说一句话。

  6. 分小组比赛读课文,学生互相评议。

  7. 学了课文,你知道七彩桥是什么吗?

  8. 请根据自己读课文后体会,拿出纸笔画一幅画,然后在班上交流评比。

  三、巩固识字,指导写字

  1. 请小老师来教读生字,大家评议、纠正。

  2. 看卡片读生字,口头组词语。

  3. 组织学生进行猜谜语游戏:请甲生上台,背向黑板,教师任指一词,甲生便开始猜“是不是……”其余学生回答“不是……”甲生猜对了,其余学生拍手答“对对对,请回答!”

  4. 指导书写,适时纠正写字姿势。

  板书设计

  七彩桥

  彩虹的图片

  赤 橙 黄 绿 青 蓝 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