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

时间:2024-08-21 17:05:33 教案 我要投稿

有关大班教案模板集锦五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教案5篇,欢迎大家分享。

有关大班教案模板集锦五篇

大班教案 篇1

  内容与要求

  探索和了解电池的基本特征,知道电池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

  1、各种不同型号的电池(方电池、纽扣电池、电板、1~7号电池,废旧电池)。

  2、各种电动玩具,各种生活用电物品(闹钟、砌kman、文曲星、照相机等)。

  3、模拟电池贴绒一份。

  过程与指导

  一、操作探索:玩电动玩具

  这里都是电动玩具,你们想玩吗?去玩玩吧。

  ——老师可以引导:这边有各种各样的电池,你试试,有用吗?

  孩子的探索是在试误中进行的,他们大多在错误之后,才会悟到正确。也有孩子一开始就正确的,但孩子未必了解原因。所以,给孩子大胆试误的机会吧。

  二、交流讨论:你是怎么让电动玩具动起来的?

  1、了解不同的电池型号:

  老师的引导可以是:

  ·你装的是什么电池?

  ·谁的电池和它一样的?谁的电池和它不一样的?

  ·为什么要有不同的电池呢?

  老师(小结):电池有大有小、有长有短、有方有圆……不同的东西需要不同型号、不同功用的`电池。

  2、了解电池的装法。

  可以讨论:

  ·你的电动玩具动起来了吗?

  ·看看他的电动玩具装了电池,为什么不动?

  ·玩具装电池的地方,有“+"和“一”的,电池该怎么放呢?(用模拟电池贴绒说明)

  老师(小结):电池是有头和尾的,我们叫它正极和负极,用“+"和“一"来表示。

  3、了解电池的容量。

  老师可以引发:还有装了电池没有动起来的玩具吗?怎么会的?

  老师(小结):电池里面装着许多电,它会用完的。

  三、运用延伸:玩各种玩具

  1、周围有不同的电器和玩具,你去玩玩,看看要装什么样的电池?

  2、你家里还有哪些东西要用电的?它们又是怎么用电的?

  ——这个活动可以放在角落学习里完成。如,让孩子在许多家用工具的图片中,分析哪些是家用电器、它们不同的使用方式等等。也可以在生活角放置一些常见的家用电器,既可以让孩子探索使用方法,又可以进行安全教育。

大班教案 篇2

  一、倾听歌曲,感受滑稽、可笑的歌词,体验快乐的情绪。

  教师演唱后提问:歌曲里唱了些什么事情?刚才有的小朋友还听得不太清楚,我们再来听一次,这一次呀,小耳朵可要竖起来听好哦!“听了这个歌曲,有什么感受?”

  二、 学唱歌曲

  1 、跟音乐练说唱

  你们平时是这样穿的吗?你们是怎么做的?(用动作引导幼儿说出‘颠倒’),那我们一起来学吧!我们先跟着音乐来轻轻地说唱歌词!

  2 、听音乐轻声哼唱。

  “刚才小朋友们说得不错,我们来轻声唱唱看!”“下面,老师要把音乐放大一点了,你们也要大声唱出来哦!”

  3 、鼓励生生互动表演唱

  小朋友们唱得真不错,下面请和你的`好朋友一起来试着表演表演,我们一起来看看谁表演得最可爱最滑稽!”

  三、 鼓励幼儿相互讨论、 创编歌曲。

  1、 启发幼儿把生活中有趣的事情颠倒着说出来。

  “小朋友,刚才歌词里讲的都是些颠倒的事情,你们有没有颠倒的话或事情说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呢?

  2、 个别幼儿展示创编的歌词

  “请小朋友们把你的事情编到歌词里唱唱看!谁来试试看?”

  3、 引导幼儿四人合作,创编歌曲

  “小朋友们编唱得真不错,你们现在可都是小小创作家哦!汤老师有件事要麻烦你们,请你们4 个好朋友为一组、将自己想到的一句颠倒的话或一件颠倒的事情画下来,贴到一块板上,编一首完整的曲子,小组看图演唱。

  四、 活动延伸

  师生共享创编的歌曲与快乐。

  各小组表演自己创编的歌曲,教师引导幼儿进行经验的分享与互学。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学会寻找比一个数(量)多1和少1的数(量)。

  2、学习5以内的相邻数,知道5以内的数除1以外任何一数与前后面数之间的关系。

  3、学会运用标记表示数(量)排序的关系。

  活动准备

  教具6只贴绒兔子(1只白,2只灰,3只黑),1-6的数字卡,1-6的点卡,放大的标记图1张。

  学具第一组:材料纸若干,实物印章2盒,印泥2盒,幼儿操作材料10;第二、三组:材料纸若干,印泥2盒,圆点印章6个,1-6的数字印章2盒;第四组:范样6张,1-10的数点卡6套;第五组:材料纸若干,印泥2盒,圆点印章6个,1-10的数字印章2盒;第六组:范样6张及材料纸若干,1-10数字印章2盒,印泥2盒。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学习2-5的'相邻数。

  (1)绒板上出示6只兔子。

  “绒板上有什么?它们有什么不同?谁来把一样的兔子放在一起,并且按数目多少排列?”“他是怎么放的,为什么要把1只白兔子放在2只灰兔子的前面,而3只黑兔子放在2只灰兔子的后面呢?”(1只比2只少1只,排在2只的前面,3只比2只多1只,排在2只的后面)“谁来在兔子下面贴数字表示它们的数目”“看看2的前面是几?2的后面是几?比比它们的多少,告诉大家1比2怎样?3比2怎样?”“小结:1比2少1,它是2的朋友,排在2的前面。3比2多1也是2的朋友,排在2的后面”。

  (2)出示3的长条点卡。

  “这张卡片是几?它的朋友又是谁呢?先找在它前面的朋友,应该是几点?它比3点怎样?再找它后面的朋友是几点?它又比3点怎样?说说3有几个朋友,是谁。”再比比它们的多少。

  2、小组活动。

  第一组:找朋友。

  “看看卡片上有什么?有多少?再在空格里盖印章。给他印两张朋友卡片并排在它的前后,前面空格印的数目比它少1,后面的空格印的数目比它多1。最后说说它是几?它的前面是几?它的后面是几?”

  第二、三组:填空缺。

  “请你在空缺的地方印出相应的点数,说说它比前面的数怎样,比后面的数字又怎样,它的朋友是谁和谁。”

  第四组:看大小标记排数卡或点卡。

  第五组:按标记接着印。

  第六组:男孩和女孩的位置。

  “想想男孩和女孩的第一名在哪里,然后拿一张材料纸,用数字记下和材料纸上女孩同一排的男孩的位置,记好后讲一遍。”

  3、活动评价。

  展示几张幼儿完成的放大材料(找朋友,填空缺,比较它们的数量关系,如:谁比它多1、谁比它少1。)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借助故事情境,体会野田做哥哥的情绪变化。

  2。遇到困难时,同伴间能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

  3。通过游戏体验,感受同伴互助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PPT课件,爬梯4张,独木桥2根。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发兴趣

  你们是哪个班的孩子?你们已经是幼儿园里最大的哥哥姐姐了。那你告诉我,做哥哥姐姐有哪些本领?

  二、游戏体验,感受互助带来的.快乐

  (一)片段1

  1.我这里也有一个哥哥,他的名字叫野田,你觉得他开心吗?

  2.野田做哥哥了,为什么不开心呢?

  小结:野田觉得有了弟弟妹妹,那是一件麻烦的事,所以不开心。

  (二)片段2

  1.主要问题:

  (1)你们觉得弟弟妹妹们能够爬到树顶吗?为什么?

  (2)看看小猫们遇到了什么危险?会怎么喊?

  (3)野田哥哥又会怎么想,怎么做呢?

  野田想:我做哥哥了,我要帮助他们。于是,他伸出了手,嘿哟!嘿哟!拉了一只又一只。谁是有力气的哥哥?来帮帮他!

  2.游戏:“爬树”

  规则:4个人一组,商量一下,找一个力气最大的做哥哥,其他人做弟弟妹妹。比一比哪个哥哥能够又快又安全地把弟弟妹妹们都拉上来。

  3.交流游戏感受。

  选哥哥时发生争议,你们是怎么解决的?

  有人不敢爬,你们是怎么帮助的?

  (三)片段3

  1.主要问题:

  (1)听,什么声音?谁来了?

  (2)野田会让弟弟妹妹再发生危险吗?

  (3)野田哥哥先过了桥,弟弟妹妹们呢?

  怎么帮助就能过去了?

  2.游戏:“过独木桥”

  规则:8个人一组,商量一下,找一个最勇敢的做哥哥,其他人做弟弟妹妹。然后相互帮助,又快又安全地过独木桥。

  3.交流游戏感受。

  你们都通过了独木桥,开心吗?我们互相抱一抱,庆祝一下!

  说说刚才你们是怎么互相帮助的?

  (四)片段4

  野田让弟弟妹妹们抓住它的尾巴,大家相互帮助,走过了独木桥。

  瞧,现在的野田笑得多甜呀,还记得野田刚做哥哥时的表情吗?他的心情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

  三、活动延伸,情感升华

  1。你们生活中一定也有许多相互帮助的事情,谁来说说看!

  2。老师也捕捉到了一些镜头,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3。总结:生活中能够相互帮助、相互关爱,这是一件多么幸福、快乐的事情!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能够专注地倾听故事,尝试阅读故事中的简单文字,理解“禁止”的含义。

  2、认识生活中的多种标志牌,了解它们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

  电脑一台,标记若干,文字形式的标志牌。

  活动过程:

  1、教师带领幼儿进教室,并出示标牌:

  “刚才你们都看到了这个标牌你们是怎么做的呢?”

  2、讲述故事《11只猫做苦工》,随着情节的发展逐步出示标志牌。

  3、针对故事内容有针对性的提问。

  “你们发现了吗?所有的标牌都有两个相同的字呢,谁想到了?”

  幼儿回答。并请幼儿来指一指。

  “‘禁止’是什么意思呢?”

  4、与幼儿进行识字互动。

  教师指着“禁止采摘”:“这块牌子上写的'是什么?”幼儿回答。

  5、利用故事书再一次共同欣赏故事。

  总结:

  “故事里的11只猫他们看到这些标牌是怎么做的啊?”幼儿回答。

  “他们没有按照标牌的要求去做,结果被怪兽抓了起来,后来它们知道这样做不对,所以就改正了。”

  6、与幼儿共同进行日常生活中标志的延伸。

  7、活动结束。

  教师总结:

  “其实我们身边还有很多的标牌,如果你们遇到这些标牌的时候,要怎样啊?幼儿回答。

  教师:“不能像11只小猫那样哦,否则下一个遇到怪兽就有可能是你哦。”

《有关大班教案模板集锦五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语言大班教案03-26

大班教案01-05

大班教案12-31

大班教案01-01

大班教案01-01

大班教案01-31

大班教案02-06

大班教案02-03

大班教案02-03

大班教案02-03

有关大班教案模板集锦五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教案5篇,欢迎大家分享。

有关大班教案模板集锦五篇

大班教案 篇1

  内容与要求

  探索和了解电池的基本特征,知道电池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

  1、各种不同型号的电池(方电池、纽扣电池、电板、1~7号电池,废旧电池)。

  2、各种电动玩具,各种生活用电物品(闹钟、砌kman、文曲星、照相机等)。

  3、模拟电池贴绒一份。

  过程与指导

  一、操作探索:玩电动玩具

  这里都是电动玩具,你们想玩吗?去玩玩吧。

  ——老师可以引导:这边有各种各样的电池,你试试,有用吗?

  孩子的探索是在试误中进行的,他们大多在错误之后,才会悟到正确。也有孩子一开始就正确的,但孩子未必了解原因。所以,给孩子大胆试误的机会吧。

  二、交流讨论:你是怎么让电动玩具动起来的?

  1、了解不同的电池型号:

  老师的引导可以是:

  ·你装的是什么电池?

  ·谁的电池和它一样的?谁的电池和它不一样的?

  ·为什么要有不同的电池呢?

  老师(小结):电池有大有小、有长有短、有方有圆……不同的东西需要不同型号、不同功用的`电池。

  2、了解电池的装法。

  可以讨论:

  ·你的电动玩具动起来了吗?

  ·看看他的电动玩具装了电池,为什么不动?

  ·玩具装电池的地方,有“+"和“一”的,电池该怎么放呢?(用模拟电池贴绒说明)

  老师(小结):电池是有头和尾的,我们叫它正极和负极,用“+"和“一"来表示。

  3、了解电池的容量。

  老师可以引发:还有装了电池没有动起来的玩具吗?怎么会的?

  老师(小结):电池里面装着许多电,它会用完的。

  三、运用延伸:玩各种玩具

  1、周围有不同的电器和玩具,你去玩玩,看看要装什么样的电池?

  2、你家里还有哪些东西要用电的?它们又是怎么用电的?

  ——这个活动可以放在角落学习里完成。如,让孩子在许多家用工具的图片中,分析哪些是家用电器、它们不同的使用方式等等。也可以在生活角放置一些常见的家用电器,既可以让孩子探索使用方法,又可以进行安全教育。

大班教案 篇2

  一、倾听歌曲,感受滑稽、可笑的歌词,体验快乐的情绪。

  教师演唱后提问:歌曲里唱了些什么事情?刚才有的小朋友还听得不太清楚,我们再来听一次,这一次呀,小耳朵可要竖起来听好哦!“听了这个歌曲,有什么感受?”

  二、 学唱歌曲

  1 、跟音乐练说唱

  你们平时是这样穿的吗?你们是怎么做的?(用动作引导幼儿说出‘颠倒’),那我们一起来学吧!我们先跟着音乐来轻轻地说唱歌词!

  2 、听音乐轻声哼唱。

  “刚才小朋友们说得不错,我们来轻声唱唱看!”“下面,老师要把音乐放大一点了,你们也要大声唱出来哦!”

  3 、鼓励生生互动表演唱

  小朋友们唱得真不错,下面请和你的`好朋友一起来试着表演表演,我们一起来看看谁表演得最可爱最滑稽!”

  三、 鼓励幼儿相互讨论、 创编歌曲。

  1、 启发幼儿把生活中有趣的事情颠倒着说出来。

  “小朋友,刚才歌词里讲的都是些颠倒的事情,你们有没有颠倒的话或事情说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呢?

  2、 个别幼儿展示创编的歌词

  “请小朋友们把你的事情编到歌词里唱唱看!谁来试试看?”

  3、 引导幼儿四人合作,创编歌曲

  “小朋友们编唱得真不错,你们现在可都是小小创作家哦!汤老师有件事要麻烦你们,请你们4 个好朋友为一组、将自己想到的一句颠倒的话或一件颠倒的事情画下来,贴到一块板上,编一首完整的曲子,小组看图演唱。

  四、 活动延伸

  师生共享创编的歌曲与快乐。

  各小组表演自己创编的歌曲,教师引导幼儿进行经验的分享与互学。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学会寻找比一个数(量)多1和少1的数(量)。

  2、学习5以内的相邻数,知道5以内的数除1以外任何一数与前后面数之间的关系。

  3、学会运用标记表示数(量)排序的关系。

  活动准备

  教具6只贴绒兔子(1只白,2只灰,3只黑),1-6的数字卡,1-6的点卡,放大的标记图1张。

  学具第一组:材料纸若干,实物印章2盒,印泥2盒,幼儿操作材料10;第二、三组:材料纸若干,印泥2盒,圆点印章6个,1-6的数字印章2盒;第四组:范样6张,1-10的数点卡6套;第五组:材料纸若干,印泥2盒,圆点印章6个,1-10的数字印章2盒;第六组:范样6张及材料纸若干,1-10数字印章2盒,印泥2盒。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学习2-5的'相邻数。

  (1)绒板上出示6只兔子。

  “绒板上有什么?它们有什么不同?谁来把一样的兔子放在一起,并且按数目多少排列?”“他是怎么放的,为什么要把1只白兔子放在2只灰兔子的前面,而3只黑兔子放在2只灰兔子的后面呢?”(1只比2只少1只,排在2只的前面,3只比2只多1只,排在2只的后面)“谁来在兔子下面贴数字表示它们的数目”“看看2的前面是几?2的后面是几?比比它们的多少,告诉大家1比2怎样?3比2怎样?”“小结:1比2少1,它是2的朋友,排在2的前面。3比2多1也是2的朋友,排在2的后面”。

  (2)出示3的长条点卡。

  “这张卡片是几?它的朋友又是谁呢?先找在它前面的朋友,应该是几点?它比3点怎样?再找它后面的朋友是几点?它又比3点怎样?说说3有几个朋友,是谁。”再比比它们的多少。

  2、小组活动。

  第一组:找朋友。

  “看看卡片上有什么?有多少?再在空格里盖印章。给他印两张朋友卡片并排在它的前后,前面空格印的数目比它少1,后面的空格印的数目比它多1。最后说说它是几?它的前面是几?它的后面是几?”

  第二、三组:填空缺。

  “请你在空缺的地方印出相应的点数,说说它比前面的数怎样,比后面的数字又怎样,它的朋友是谁和谁。”

  第四组:看大小标记排数卡或点卡。

  第五组:按标记接着印。

  第六组:男孩和女孩的位置。

  “想想男孩和女孩的第一名在哪里,然后拿一张材料纸,用数字记下和材料纸上女孩同一排的男孩的位置,记好后讲一遍。”

  3、活动评价。

  展示几张幼儿完成的放大材料(找朋友,填空缺,比较它们的数量关系,如:谁比它多1、谁比它少1。)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借助故事情境,体会野田做哥哥的情绪变化。

  2。遇到困难时,同伴间能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

  3。通过游戏体验,感受同伴互助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PPT课件,爬梯4张,独木桥2根。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发兴趣

  你们是哪个班的孩子?你们已经是幼儿园里最大的哥哥姐姐了。那你告诉我,做哥哥姐姐有哪些本领?

  二、游戏体验,感受互助带来的.快乐

  (一)片段1

  1.我这里也有一个哥哥,他的名字叫野田,你觉得他开心吗?

  2.野田做哥哥了,为什么不开心呢?

  小结:野田觉得有了弟弟妹妹,那是一件麻烦的事,所以不开心。

  (二)片段2

  1.主要问题:

  (1)你们觉得弟弟妹妹们能够爬到树顶吗?为什么?

  (2)看看小猫们遇到了什么危险?会怎么喊?

  (3)野田哥哥又会怎么想,怎么做呢?

  野田想:我做哥哥了,我要帮助他们。于是,他伸出了手,嘿哟!嘿哟!拉了一只又一只。谁是有力气的哥哥?来帮帮他!

  2.游戏:“爬树”

  规则:4个人一组,商量一下,找一个力气最大的做哥哥,其他人做弟弟妹妹。比一比哪个哥哥能够又快又安全地把弟弟妹妹们都拉上来。

  3.交流游戏感受。

  选哥哥时发生争议,你们是怎么解决的?

  有人不敢爬,你们是怎么帮助的?

  (三)片段3

  1.主要问题:

  (1)听,什么声音?谁来了?

  (2)野田会让弟弟妹妹再发生危险吗?

  (3)野田哥哥先过了桥,弟弟妹妹们呢?

  怎么帮助就能过去了?

  2.游戏:“过独木桥”

  规则:8个人一组,商量一下,找一个最勇敢的做哥哥,其他人做弟弟妹妹。然后相互帮助,又快又安全地过独木桥。

  3.交流游戏感受。

  你们都通过了独木桥,开心吗?我们互相抱一抱,庆祝一下!

  说说刚才你们是怎么互相帮助的?

  (四)片段4

  野田让弟弟妹妹们抓住它的尾巴,大家相互帮助,走过了独木桥。

  瞧,现在的野田笑得多甜呀,还记得野田刚做哥哥时的表情吗?他的心情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

  三、活动延伸,情感升华

  1。你们生活中一定也有许多相互帮助的事情,谁来说说看!

  2。老师也捕捉到了一些镜头,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3。总结:生活中能够相互帮助、相互关爱,这是一件多么幸福、快乐的事情!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能够专注地倾听故事,尝试阅读故事中的简单文字,理解“禁止”的含义。

  2、认识生活中的多种标志牌,了解它们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

  电脑一台,标记若干,文字形式的标志牌。

  活动过程:

  1、教师带领幼儿进教室,并出示标牌:

  “刚才你们都看到了这个标牌你们是怎么做的呢?”

  2、讲述故事《11只猫做苦工》,随着情节的发展逐步出示标志牌。

  3、针对故事内容有针对性的提问。

  “你们发现了吗?所有的标牌都有两个相同的字呢,谁想到了?”

  幼儿回答。并请幼儿来指一指。

  “‘禁止’是什么意思呢?”

  4、与幼儿进行识字互动。

  教师指着“禁止采摘”:“这块牌子上写的'是什么?”幼儿回答。

  5、利用故事书再一次共同欣赏故事。

  总结:

  “故事里的11只猫他们看到这些标牌是怎么做的啊?”幼儿回答。

  “他们没有按照标牌的要求去做,结果被怪兽抓了起来,后来它们知道这样做不对,所以就改正了。”

  6、与幼儿共同进行日常生活中标志的延伸。

  7、活动结束。

  教师总结:

  “其实我们身边还有很多的标牌,如果你们遇到这些标牌的时候,要怎样啊?幼儿回答。

  教师:“不能像11只小猫那样哦,否则下一个遇到怪兽就有可能是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