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小班教案

小班教案

时间:2024-09-22 20:29:56 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小班教案模板锦集九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班教案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选】小班教案模板锦集九篇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语言活动的兴趣。

  2、通过仿编儿歌,促进幼儿的思维想象力。

  活动准备:

  1、圆饼干若干块。

  2、图片:太阳、皮球、闹钟、香蕉、小船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激发兴趣。

  师:出示装有饼干的盒子说:圆圆的、甜甜的、脆脆的东西是什么?

  二、出示饼干观察其形状。

  出示一块圆饼干问,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它是什么形状的?像什么?(太阳、气球、皮球、轮胎……)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片。

  三、吃饼干

  师:小朋友桌上的盘子里有圆的饼干,请你们每人拿一块饼干,闻一闻,是怎样的'?想吃吗?那我们来啊呜咬一口,味道怎样?看看剩下的饼干像什么?(如:像月亮、香蕉、小船、眉毛)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片。

  我们再来啊呜一口全吃完。

  师:吃完了吗?

  四、欣赏儿歌

  老师把刚才宝宝吃饼干的事编成好听的儿歌,你们想听吗?

  教师边演示图片,边示范念一边。

  幼儿跟随教师学念儿歌。

  五、看图片仿编儿歌

  (1)师:请小朋友看图片,把圆圆饼干像xx,啊呜一口又变了什么也编进儿歌。

  (2)请个别幼儿把仿编的儿歌念出来。

  六、拓展想象,仿编儿歌。

  师:圆圆饼干还会像什么呢?请小朋友相互讨论一下,然后把它编成儿歌,好吗?

  活动延伸:

  师:盘子里还有许多饼干,宝宝们可以继续边吃饼干边编儿歌给你的好朋友听。

小班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能快速清楚、正确地说出同伴的姓名,巩固对同伴的认识。

  2.乐意参加游戏活动。

  教学准备:

  在日常生活中帮助幼儿认识同伴,知道他们的姓名。

  教学过程:

  一、点名游戏,巩固认识同伴姓名

  1.教师点名,被点到名的幼儿迅速起立答”到!”,其他幼儿要求注意听和看。

  2.出示漂亮的动物图案小贴花给幼儿欣赏,告诉他们能在游戏中说出别的小朋友的姓名就可以得到贴花,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3.请幼儿在我们班制作的互动式墙饰我和我的好朋友中,让幼儿分组进行找朋友的活动。

  4.鼓励在活动中找对朋友的幼儿,鼓励胆小的幼儿勇于尝试。

  二、新授游戏:谁躲起来了

  1.教师讲解游戏的名称、玩法和游戏的规则。

  游戏的名称叫”谁躲起来了?”

  游戏玩法:请两位幼儿上前,各自作自我介绍,”我叫×××”,讲完后请全体幼儿闭上眼睛,请其中一位幼儿藏进来,接着叫大家睁开眼睛。老师问:”是谁躲起来了?”(请一幼儿回答)然后再请躲起来的幼儿出来给大家看,猜对后,全体幼儿再说一遍:”是×××躲起来了”。

  2.幼儿游戏,先请2名幼儿上前,玩2-3遍后,请3名幼儿上前,视班上幼儿情况逐步增加人数,增加难度。幼儿反复游戏,教师给猜对的幼儿身上贴动物贴花,以示鼓励。

  活动中加强幼儿能快速清楚、正确地说出同伴的.姓名,巩固对同伴的认识,鼓励班上胆小的孩子进行尝试。

  3.学说短句:”×××躲起来了!

  (我的朋友是谁,我的朋友躲起来了,每位孩子尝试大胆进行表达)。

  三、提出交友要求

  教师小结,鼓励幼儿认识更多的朋友,并说出他们的姓名。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理解绘本的主要情节,知道洗澡能让自己的身体变干净和舒服。

  2.学习句式“XX洗干净了”并尝试使用这个句式。

  3,通过小动物洗澡的趣事,体验洗澡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PPT课件,音乐《我爱洗澡》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1. 师:小朋友这是什么?肥皂泡泡是什么样子的?

  2. 小结:肥皂泡泡是圆圆的、透明的、能映出不同的颜色。

  二、观看课件,了解绘本内容

  1.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好看的书,书的名字叫《肥皂泡泡》。

  提问:书的名字叫什么?

  2. 师:小猪在干什么?你从那里看出来的'?

  3. 师:小猪拿着浴巾和肥皂要去洗澡了,他突然觉得还少了一些东西,你们觉得少了什么?教师出示图例:浴球、沐浴露、浴巾、肥皂

  4. 师:小猪要洗澡了,他突然发现这块肥皂很神奇。你们猜猜它用这神奇的肥皂干了什么?

  5. 观察画面,提问:

  (1)小猪在干什么?(吹泡泡)

  (2)小猪吹了多少泡泡?一起数一数

  6. 师:小猪边吹泡泡边洗澡,洗完了,现在小猪变得怎么样了?

  教师带领幼儿学说:小猪变干净了。

  7. 师:小猪觉得一个人洗澡很无聊,他请来了两位好朋友,谁来猜猜他们是谁?(出示小兔、小熊)

  8. 那我们小朋友也一起来洗澡吧(播放音乐)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做洗澡韵律活动。

  提问:

  (1)小熊洗完澡变得怎么样了?小废赐暝璞涞迷趺囱了?

  (2)XX小朋友刚才也一起洗澡的,他变得怎么样啦?

  教师带领幼儿学说:XX变干净了。

  小结:洗澡可以让我们小朋友变得很干净,我们小朋友要经常洗澡。

  9. 师:小动物们洗完澡开始吹泡泡了。

  提问:

  (1)你来数一数有多少泡泡,这些泡泡有什么不一样的?

  (2)最大的泡泡在哪里,最小的泡泡在哪里?你最喜欢哪一只泡泡,为什么?

  三、组织游戏,体验泡泡的乐趣

  1. 师:肥皂泡泡既然那么好玩,那我们也来玩玩。今天老师就带来了一个“泡泡变变变”的游戏。

  2. 师:小老鼠在吹泡泡,他吹了好多泡泡。提问:这些泡泡是什么颜色的?

  3. 请幼儿根据泡泡颜色进行猜测会变成什么动物。

  4. 泡泡真有趣,回家也和爸爸妈妈一起玩一玩。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感受“笑、生气、哭”三种情绪,并产生相应的体验。

  2、乐意探索情绪调节的方法,知道要保持积极的情绪。

  活动准备: 音乐《拍手歌》、三个娃娃夸张的表情图、多种表情矢量图

  活动过程:

  一、情感体验(互相问好)

  1、教师以娃娃家妈妈的身份逐一介绍三位宝宝:娃娃家里有三位宝宝,他们是大哥、二哥和小弟。

  2、鼓励大家与三位宝宝问好。

  二、情绪体验(模仿各种情绪,进一步体验情绪的变化)

  1、出示三张表情图,引发观察:提问:说说他们的表情有什么不同?你觉得他们的心情怎么样?

  2、鼓励幼儿模仿“开心、生气、难过”时的不同表情,并谈谈自己的情绪经验。如:当你遇到什么事情的时候也会这么伤心(生气或高兴)(让幼儿对这三种情绪产生共鸣。)

  教师小结:从表情上可以看出他的心情怎么样,笑眯眯的说明他很高兴,哭了就说明他很难过,瞪眼睛、嘟着嘴说明他生气了,原来表情不一样,心情也不一样。

  三、情绪变变变(积累情绪调节的方法)

  1、讨论:除了这三种表情,你看到过其他表情吗?(鼓励幼儿通过表情动作大胆表达或表现,并演示相关表情图)

  2、通过表情图,鼓励幼儿大胆模仿各种表情,积极体验各种情绪的变化。

  3、继续观察三幅表情图,并展开讨论:提问:说说你喜欢哪个宝宝?(怎么样的表情)为什么?

  教师小结:哭宝宝、生气宝宝的样子都不好看,爱笑的宝宝又好看又可爱,所以大家都喜欢笑眯眯的宝宝。

  4、帮助生气宝宝、哭宝宝变成笑宝宝:你有什么办法能让我的哭宝宝和生气宝宝变成一个笑宝宝?(幼儿互相交流或动作表现,教师以拍照的形式及时加以记录方法,帮助幼儿积累经验)

  教师小结:当朋友或自己不开心的时候,我们可以相互帮助,如,互相安慰,互相关心,互相谦让,大家就会变得开心起来。

  5、欢乐舞(引发幼儿进一步体验积极情绪所带来的快乐):如果感到高兴你就拍拍手,让大家一起来分享你的'快乐吧。(播放《拍手歌》,鼓励幼儿跟着歌声一起唱唱、拍拍,共同体验欢乐的情绪。)

  活动反思:

  小班幼儿的行为受情绪支配作用很大,他们的情绪依然很捕稳定,容易冲动。所以希望通过开展“情绪变变变”这样一个活动,帮助幼儿逐步产生调节情绪的意识。从今天的活动过程来看,发现有些孩子已经意识到了哭闹和生气会给自己的身体带来伤害,还会影响周围的人的情绪,如有幼儿说:“阳阳早上来幼儿园时,总是哭着要回家,弄得我也很不开心。”;还有幼儿说:“经常哭,妈妈说要生病的,所以我不做哭宝宝了。”可见,孩子们还是意识到不良情绪所带来的不良后果。只是在实际生活中,大部分的孩子还是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这就是小班幼儿年龄特点的真实写照。为了让孩子能真正感受到积极情绪所带来的快乐,让更多的孩子能保持积极的情绪,在活动最后,我通过游戏活动 “情绪变变变”,让孩子们跟随欢快的歌声拍拍、唱唱,看到每个孩子的脸上洋溢着欢快的表情,听到每个孩子爆发出欢乐的笑声,我知道孩子们已经乐在其中。不过,积极的情感培养不是一个活动就能达成效应的,所以我们要做好这方面的日常引导,从而让每个幼儿能持久保持一个健康、良好的情绪。

小班教案 篇5

  一、活动目标:

  1、感受诗歌中表现的伙伴间的温馨、友爱、甜蜜、和谐的情感。

  2、尝试用手指着图画和文字念诗歌。

  二、活动重点:

  认读重点词语:伙伴、手套、孤单。

  三、活动准备:

  大图书、录音带、大字卡、实物手套和鞋子若干。

  四、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游戏:找朋友

  教师在桌上随意放一些手套和小鞋子,幼儿手拿一只手套或一只鞋子,根据它的颜色和式样从桌上找出另一只手套或鞋子,配成一对。

  (二)、自由阅读

  鼓励幼儿仔细观察图中的手套、鞋子和田鼠,猜测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诗歌内容。

  (三)、大图书阅读

  1、教师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幼儿完整欣赏。

  2、师幼共同看大图书阅读。

  (1)诗歌里说到了谁和谁是小伙伴?幼儿回答,教师随机出示大字卡“伙伴”、“手套”。

  (2)如果掉了 手套,另一只会怎么样?出示大字卡“孤单”。

  (3)宝宝有伙伴吗?怎样才能与别人做好伙伴呢?

  3、播放录音,幼儿跟读诗歌。

  (1)讨论:你有好伙伴吗?你是怎样与伙伴游戏的呢?

  (2)教师小结:在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需要伙伴。我们应该与伙伴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和睦相处。

  4、说话练习。

  (1) 教师拿出字卡“伙伴”、“手套”、“孤单”,请幼儿用这些词练习说话。如,幼儿用“伙伴”造句:我有一个最好的伙伴,他每天都会和我一起玩。

  (2)教师还可以鼓励幼儿用这三张字卡一起说一段话,锻炼幼儿的语言组织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结束活动

  师幼跟共同整理物品。

  五、活动延伸:在日常生活中,组织一些合作性的游戏,如:搭积木、接力跑、传话等等,让幼儿体验与朋友合作游戏的乐趣。

小班教案 篇6

  教学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写一份优秀教案是设计者教育思想、智慧、动机、经验、个性和教学艺术性的综合体现。那么关于“小班《娃娃手偶》教案”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自制玩具的兴趣,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乐趣。

  2、引导幼儿学习利用各种材料制作出不同头发、帽子、衣服等的娃娃。

  3、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和动手制作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师的教具:制作好的娃娃两个,半成品一个。

  2、幼儿用的`材料:双面胶、剪刀。

  活动过程:

  1、介绍手偶娃娃,激发兴趣

  老师戴着已制作好的手偶娃娃东东和芳芳向小朋友们打招呼:小朋友们好,我叫东东,站在我旁边的是芳芳,我们是好朋友,我们在上同一个幼儿园。

  2、引导幼儿向手偶娃娃东东和芳芳打招呼。

  3、手偶娃娃会向别人介绍自己,真能干。你们想制作一对这样的手偶娃娃吗?

  4、老师介绍制作方法:

  (1)将手偶纸卡1和2分别取下。

  (2)沿虚线位置折一下,将小朋友身体部位粘起来,再将头部粘贴起来。

  (3)将娃娃纸偶套在手上,用它做自我介绍吧

  5、介绍制作材料:纸卡 浆糊

  6、幼儿开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展示评价:

  1、幼儿向老师介绍自己的作品。

  师:小朋友们真能干,帮你做的娃娃取个名字去告诉大家,然后到前面来让手偶娃娃介绍一下自己吧。

  2、欣赏同伴的作品,学习评价。

  师:娃娃真多,你们说说,哪只娃娃最会介绍自己,声音响亮又说得好呢?让幼儿说出自己认为还好的介绍。

  3、幼儿和手偶娃娃一起做游戏,在音乐声中结束活动。

小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尝试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5以内两组物品数量的多少,学习用“去1”“添1”的方法使两组物品一样多

  2.愿意探究,能仔细观察,表达自己的发现

  3.能与同伴一起友好地参与游戏和活动,感受有朋友的喜悦

  活动准备:

  小兔、胡萝卜的图片各5张 幼儿活动材料《数学》第13页《朋友对对碰》

  活动过程:

  1. 游戏“找朋友”铺垫

  师:小朋友们,你们有朋友吗?找到喜欢的朋友多么快乐!让我们一起来玩“找朋友”的游戏吧!老师一开始唱歌你们就好找朋友了,只用找一个,找到朋友就拉好小手,老师唱完就要停咯!(教师边唱歌边拍手)

  师:嗯,我来看看是不是每个人都找到朋友了(事先点好人数,若是奇数则老师加入)。哇,你们都找到朋友了,真棒!让我们抱一个吧!你好朋友!

  师:小朋友们先回到位置上去吧。接下来老师要加大难度了。我请几个小朋友再来玩一次,这一回一定要男孩子跟女孩子拉拉手哦!(请4个男孩和5个女孩)开始游戏!

  师:男孩子、女孩子都找到自己的朋友了吗?你们发现了什么?那有什么办法让男孩子和女孩子一样多?(引导出“加1”和“减1”的方法)

  2. 情境“请朋友吃点心”导入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我们也抱一个吧!你好朋友!好了,谢谢你们,先回去把。今天小熊遇到困难了,你们来帮帮他好吗?小熊邀请小兔子一家来做客。他准备了小兔最爱吃的胡萝卜(出示图片5只小兔、4根胡萝卜,上下一一对应排列,引导幼儿比较)有什么问题?小熊准备的胡萝卜正好是每只兔子一根吗?

  幼:不是!

  师:哪里看出来?(引导幼儿观察胡萝卜和兔子是否一一对应)一只小兔子只能找一根胡萝卜当朋友,怎么办呢?

  幼:加一根胡萝卜!(如果幼儿回答“减去一根兔子,就回应“可是客人都来了,你把这只小兔子请回去不好吧!”)

  师:你们的小脑袋真聪明!过了几天,小熊又请小兔子们来吃饭了,这回呀,一只兔子有事情来不了(出示图片4只小兔、5根胡萝卜,左右一一对应排列,引导幼儿比较),什么情况啊?

  幼:多了一根胡萝卜!

  师:对呀,那怎么办呢?怎样使小兔子跟胡萝卜一样多呢?

  幼:减去一根胡萝卜!

  3. 朋友对对碰

  师:看来这些都难不倒你们!(出示幼儿活动材料第13页)小朋友们你们看,小猪和小猫买了什么东西?哪些东西经常一起使用,是可以做朋友的.?(如铅笔与书包都是学校用品,总是在一起)?

  师:小猪和小猫去商场买了五次东西,你们比一比每次谁买的得多,谁买得少。如果左右两边的物品数量不一样的,就选择相同粘纸贴上,使两边物品的数量一样多。然后我请最快的小朋友说说自己用什么办法使小猪和小猫买的东西一样多。

  4. 总结

  师:好,今天啊多亏了大家,用你们聪明的小脑袋想出“加1”和“减1”的方法,小熊才能让小兔子一家吃得开心,还帮那么多的物品找到了朋友。我们再来玩一次找朋友的游戏吧!(找到朋友玩石头剪刀布)

小班教案 篇8

  何佰丽

  班会目的:

  1、了解踩踏事件产生的原因。

  2、懂得怎样预防踩踏事件的产生。

  3、遇到踩踏事件中的伤者怎么办。

  4、认真面对学校踩踏事件。

  班会准备:学生搜集相关踩踏事件的资料

  班会过程:

  一、主持人通报湖南湘乡育才中学的踩踏事件

  班主任讲话:同学们,20xx年11月29日19时,新疆阿克苏市第五小学发生一起踩踏事故,造成41名学生受伤,其中:轻伤34人,重伤6人,还有1人因脏器严重受损病危。此次踩踏事故中共有123名学生入院检查。

  看着这些鲜花般生命受到威胁,我们的心情十分沉重,为这些无辜生命的逝去感到无比的惋惜,为何拥挤踩踏事件在校园频频发生?如何预防此类事件的发生?这些事件发生后如何处理?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同走进今日的主题班会《预防拥挤踩踏事故》

  二、学生汇报自己搜集到的相关的踩踏事件

  班主任:同学们,教训是惨重的,这样的事故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请同学们交流自己搜集的相关的资料。

  1、20xx年10月25日四川省通江县广纳镇中心小学,停电,因为一名学生说“见到鬼了”,上晚自习的学生在楼梯间互相挤压、踩踏,导致8人死亡、27人受伤的惨剧。

  2、20xx年11月26日江西九江发生5.7级地震,湖北阳新、洪湖、薪春三地学生在撤离过程中,发生了踩踏事件,共造成72人受伤,其中7人重伤。其中据震中心仅70公里的阳新县浮屠镇中学,有47名学生受伤,其中一人伤重,一人病危。

  3、20xx年11月20日江西省都昌县土塘中学初一年级学生在上完晚自习下楼时,因拥挤踩踏造成人员伤亡造成6人死亡,39名学生受伤。

  4、20xx年8月28日云南曲靖市马龙县通泉小学发生踩踏事故,导致17名小学生不同程度受伤,2名学生伤势严重。

  三、交流讨论

  班主任:这么多的事故简直触目惊心,到底哪些场所容易发生拥挤踩踏事故,拥挤踩踏事故是怎样发生的呢?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该怎么办呢?请大家交流要讨论一下。

  1、在哪些场所容易发生拥挤踩踏事件

  学校楼道、超市活动现场、旅游景区等公共场所

  2、踩踏事件产生的原因

  人群较为集中时,前面有人摔倒,后面人未留意,没有止步。

  人群受到惊吓,产生恐慌,如听到爆炸声、枪声,出现惊慌失措的失控局面,

  在无组织无目的`的逃生中,相互拥挤踩踏。

  人群因过于激动(兴奋、愤怒等)而出现骚乱,易发生踩踏。

  因好奇心驱使,专门找人多拥挤处去探索究竟,造成不必要的人员集中而踩踏。

  3、遇到拥挤踩踏的情况怎么办

  面对踩踏事故时候应该做到以下10点:

  (1)举止文明,人多的时候不拥挤、不起哄、不制造紧张或恐慌气氛。

  (2)尽量避免到拥挤的人群中,不得已时,尽量走在人流的边缘。

  (3)发觉拥挤的人群向自己行走的方向来时,应立即避到一旁,不要慌乱,不要奔跑,避免摔倒。

  (4)顺着人流走,切不可逆着人流前进,否则,很容易被人流推倒。

  (5)假如陷入拥挤的人流时,一定要先站稳,身体不要倾斜失去重心,即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弯腰捡鞋子或系鞋带。有可能的话,可先尽快抓住坚固可靠的东西慢慢走动或停住,待人群过去后再迅速离开现场。

  (6)若自己不幸被人群拥倒后,要设法靠近墙角,身体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扣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

  (7)在人群中走动,遇到台阶或楼梯时,尽量抓住扶手,防止摔倒。

  (8)在拥挤的人群中,要时刻保持警惕,当发现有人情绪不对,或人群开始骚动时,就要做好准备保护自己和他人。

  (9)在人群骚动时,脚下要注意些,千万不能被绊倒,避免自己成为拥挤踩踏事件的诱发因素。

  (10)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了,马上要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

  四、辅导员总结

  同学们,每个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危险时时威胁着我们的生命安全,拥挤踩踏事故只是众多安全事故中的一种,我们只有时时做到心中有安全,安全在我心,才能面对随时可能出现的不测的,唯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获得最大的生存机会,希望同学们把安全当成头等大事,提高安全意识,遵守秩序,避免拥挤踩踏等安全事故的发生,快乐健康的生活学习。

小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引导幼儿认识红、黄、绿三种颜色。

  2、在活动中,激发幼儿探索周围事物的愿望,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红、黄、绿三种颜色的精灵妈妈和精灵宝宝

  2、三种色彩的房屋、黑板、各种水果(红、黄、绿)图片、音乐磁带

  3、活动室内布置一些色彩丰富的物品和图画

  活动过程:

  1、 听音乐,认识颜色(精灵妈妈)教师:你们听谁来了?(幼儿自由回答)那我们看看到底谁来了?

  (出示精灵妈妈)

  2、教师:哦,原来是精灵妈妈来了,一共有几个?它们一样吗?(引导幼儿说出精灵妈妈的颜色不同。)

  3、说说自己喜欢的颜色的精灵妈妈教师:你们喜欢什么颜色的精灵妈妈?(可让幼儿上来亲亲妈妈或者幼儿之间自己交流)

  4、找一找,“精灵宝宝”在哪里

  A:帮助精灵妈妈找精灵宝宝

  (1)教师:呀,精灵妈妈好象在叹气,原来是它的.小宝宝不见了,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帮助精灵妈妈呢?这些精灵宝宝可调皮了它们藏在我们的教室里,找到以后要把精灵宝宝送回家,红精灵宝宝要送到什么颜色的家?(鼓励幼儿学说我把XX宝宝送到X颜色的家)

  B:送精灵宝宝回家

  5、帮一帮,为精灵宝宝送水果

  (1)教师:我们小朋友真能干,帮精灵妈妈找到了它的宝宝,而且把这些精灵宝宝都送回了家,小宝宝们肚子饿了,它们想吃水果了,你们想想红精灵宝宝喜欢吃什么颜色的水果呢?————

  (2)幼儿自主选择水果(图片),送给精灵宝宝

  6、说一说,我找到的颜色(红、黄、绿)

  (1)教师:精灵宝宝们都吃饱了,精灵妈妈可高兴了,它们谢谢你们呢,我们小朋友应该怎么说?(不用谢)你们知道在我们的教室里有哪些东西和这些小精灵的颜色是一样的吗?

  (2)教师:我们一起到教室的外面去找找还有什么也是这三种颜色的好吗?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3-10

(经典)小班教案08-08

小班教案(经典)08-08

【经典】小班教案08-22

小班教案[经典]09-09

(经典)小班教案09-10

小班教案(精选)09-23

小班教案(经典)07-25

小班教案[精选]07-22

[经典]小班教案07-22

【精选】小班教案模板锦集九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班教案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选】小班教案模板锦集九篇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语言活动的兴趣。

  2、通过仿编儿歌,促进幼儿的思维想象力。

  活动准备:

  1、圆饼干若干块。

  2、图片:太阳、皮球、闹钟、香蕉、小船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激发兴趣。

  师:出示装有饼干的盒子说:圆圆的、甜甜的、脆脆的东西是什么?

  二、出示饼干观察其形状。

  出示一块圆饼干问,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它是什么形状的?像什么?(太阳、气球、皮球、轮胎……)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片。

  三、吃饼干

  师:小朋友桌上的盘子里有圆的饼干,请你们每人拿一块饼干,闻一闻,是怎样的'?想吃吗?那我们来啊呜咬一口,味道怎样?看看剩下的饼干像什么?(如:像月亮、香蕉、小船、眉毛)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片。

  我们再来啊呜一口全吃完。

  师:吃完了吗?

  四、欣赏儿歌

  老师把刚才宝宝吃饼干的事编成好听的儿歌,你们想听吗?

  教师边演示图片,边示范念一边。

  幼儿跟随教师学念儿歌。

  五、看图片仿编儿歌

  (1)师:请小朋友看图片,把圆圆饼干像xx,啊呜一口又变了什么也编进儿歌。

  (2)请个别幼儿把仿编的儿歌念出来。

  六、拓展想象,仿编儿歌。

  师:圆圆饼干还会像什么呢?请小朋友相互讨论一下,然后把它编成儿歌,好吗?

  活动延伸:

  师:盘子里还有许多饼干,宝宝们可以继续边吃饼干边编儿歌给你的好朋友听。

小班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能快速清楚、正确地说出同伴的姓名,巩固对同伴的认识。

  2.乐意参加游戏活动。

  教学准备:

  在日常生活中帮助幼儿认识同伴,知道他们的姓名。

  教学过程:

  一、点名游戏,巩固认识同伴姓名

  1.教师点名,被点到名的幼儿迅速起立答”到!”,其他幼儿要求注意听和看。

  2.出示漂亮的动物图案小贴花给幼儿欣赏,告诉他们能在游戏中说出别的小朋友的姓名就可以得到贴花,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3.请幼儿在我们班制作的互动式墙饰我和我的好朋友中,让幼儿分组进行找朋友的活动。

  4.鼓励在活动中找对朋友的幼儿,鼓励胆小的幼儿勇于尝试。

  二、新授游戏:谁躲起来了

  1.教师讲解游戏的名称、玩法和游戏的规则。

  游戏的名称叫”谁躲起来了?”

  游戏玩法:请两位幼儿上前,各自作自我介绍,”我叫×××”,讲完后请全体幼儿闭上眼睛,请其中一位幼儿藏进来,接着叫大家睁开眼睛。老师问:”是谁躲起来了?”(请一幼儿回答)然后再请躲起来的幼儿出来给大家看,猜对后,全体幼儿再说一遍:”是×××躲起来了”。

  2.幼儿游戏,先请2名幼儿上前,玩2-3遍后,请3名幼儿上前,视班上幼儿情况逐步增加人数,增加难度。幼儿反复游戏,教师给猜对的幼儿身上贴动物贴花,以示鼓励。

  活动中加强幼儿能快速清楚、正确地说出同伴的.姓名,巩固对同伴的认识,鼓励班上胆小的孩子进行尝试。

  3.学说短句:”×××躲起来了!

  (我的朋友是谁,我的朋友躲起来了,每位孩子尝试大胆进行表达)。

  三、提出交友要求

  教师小结,鼓励幼儿认识更多的朋友,并说出他们的姓名。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理解绘本的主要情节,知道洗澡能让自己的身体变干净和舒服。

  2.学习句式“XX洗干净了”并尝试使用这个句式。

  3,通过小动物洗澡的趣事,体验洗澡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PPT课件,音乐《我爱洗澡》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1. 师:小朋友这是什么?肥皂泡泡是什么样子的?

  2. 小结:肥皂泡泡是圆圆的、透明的、能映出不同的颜色。

  二、观看课件,了解绘本内容

  1.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好看的书,书的名字叫《肥皂泡泡》。

  提问:书的名字叫什么?

  2. 师:小猪在干什么?你从那里看出来的'?

  3. 师:小猪拿着浴巾和肥皂要去洗澡了,他突然觉得还少了一些东西,你们觉得少了什么?教师出示图例:浴球、沐浴露、浴巾、肥皂

  4. 师:小猪要洗澡了,他突然发现这块肥皂很神奇。你们猜猜它用这神奇的肥皂干了什么?

  5. 观察画面,提问:

  (1)小猪在干什么?(吹泡泡)

  (2)小猪吹了多少泡泡?一起数一数

  6. 师:小猪边吹泡泡边洗澡,洗完了,现在小猪变得怎么样了?

  教师带领幼儿学说:小猪变干净了。

  7. 师:小猪觉得一个人洗澡很无聊,他请来了两位好朋友,谁来猜猜他们是谁?(出示小兔、小熊)

  8. 那我们小朋友也一起来洗澡吧(播放音乐)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做洗澡韵律活动。

  提问:

  (1)小熊洗完澡变得怎么样了?小废赐暝璞涞迷趺囱了?

  (2)XX小朋友刚才也一起洗澡的,他变得怎么样啦?

  教师带领幼儿学说:XX变干净了。

  小结:洗澡可以让我们小朋友变得很干净,我们小朋友要经常洗澡。

  9. 师:小动物们洗完澡开始吹泡泡了。

  提问:

  (1)你来数一数有多少泡泡,这些泡泡有什么不一样的?

  (2)最大的泡泡在哪里,最小的泡泡在哪里?你最喜欢哪一只泡泡,为什么?

  三、组织游戏,体验泡泡的乐趣

  1. 师:肥皂泡泡既然那么好玩,那我们也来玩玩。今天老师就带来了一个“泡泡变变变”的游戏。

  2. 师:小老鼠在吹泡泡,他吹了好多泡泡。提问:这些泡泡是什么颜色的?

  3. 请幼儿根据泡泡颜色进行猜测会变成什么动物。

  4. 泡泡真有趣,回家也和爸爸妈妈一起玩一玩。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感受“笑、生气、哭”三种情绪,并产生相应的体验。

  2、乐意探索情绪调节的方法,知道要保持积极的情绪。

  活动准备: 音乐《拍手歌》、三个娃娃夸张的表情图、多种表情矢量图

  活动过程:

  一、情感体验(互相问好)

  1、教师以娃娃家妈妈的身份逐一介绍三位宝宝:娃娃家里有三位宝宝,他们是大哥、二哥和小弟。

  2、鼓励大家与三位宝宝问好。

  二、情绪体验(模仿各种情绪,进一步体验情绪的变化)

  1、出示三张表情图,引发观察:提问:说说他们的表情有什么不同?你觉得他们的心情怎么样?

  2、鼓励幼儿模仿“开心、生气、难过”时的不同表情,并谈谈自己的情绪经验。如:当你遇到什么事情的时候也会这么伤心(生气或高兴)(让幼儿对这三种情绪产生共鸣。)

  教师小结:从表情上可以看出他的心情怎么样,笑眯眯的说明他很高兴,哭了就说明他很难过,瞪眼睛、嘟着嘴说明他生气了,原来表情不一样,心情也不一样。

  三、情绪变变变(积累情绪调节的方法)

  1、讨论:除了这三种表情,你看到过其他表情吗?(鼓励幼儿通过表情动作大胆表达或表现,并演示相关表情图)

  2、通过表情图,鼓励幼儿大胆模仿各种表情,积极体验各种情绪的变化。

  3、继续观察三幅表情图,并展开讨论:提问:说说你喜欢哪个宝宝?(怎么样的表情)为什么?

  教师小结:哭宝宝、生气宝宝的样子都不好看,爱笑的宝宝又好看又可爱,所以大家都喜欢笑眯眯的宝宝。

  4、帮助生气宝宝、哭宝宝变成笑宝宝:你有什么办法能让我的哭宝宝和生气宝宝变成一个笑宝宝?(幼儿互相交流或动作表现,教师以拍照的形式及时加以记录方法,帮助幼儿积累经验)

  教师小结:当朋友或自己不开心的时候,我们可以相互帮助,如,互相安慰,互相关心,互相谦让,大家就会变得开心起来。

  5、欢乐舞(引发幼儿进一步体验积极情绪所带来的快乐):如果感到高兴你就拍拍手,让大家一起来分享你的'快乐吧。(播放《拍手歌》,鼓励幼儿跟着歌声一起唱唱、拍拍,共同体验欢乐的情绪。)

  活动反思:

  小班幼儿的行为受情绪支配作用很大,他们的情绪依然很捕稳定,容易冲动。所以希望通过开展“情绪变变变”这样一个活动,帮助幼儿逐步产生调节情绪的意识。从今天的活动过程来看,发现有些孩子已经意识到了哭闹和生气会给自己的身体带来伤害,还会影响周围的人的情绪,如有幼儿说:“阳阳早上来幼儿园时,总是哭着要回家,弄得我也很不开心。”;还有幼儿说:“经常哭,妈妈说要生病的,所以我不做哭宝宝了。”可见,孩子们还是意识到不良情绪所带来的不良后果。只是在实际生活中,大部分的孩子还是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这就是小班幼儿年龄特点的真实写照。为了让孩子能真正感受到积极情绪所带来的快乐,让更多的孩子能保持积极的情绪,在活动最后,我通过游戏活动 “情绪变变变”,让孩子们跟随欢快的歌声拍拍、唱唱,看到每个孩子的脸上洋溢着欢快的表情,听到每个孩子爆发出欢乐的笑声,我知道孩子们已经乐在其中。不过,积极的情感培养不是一个活动就能达成效应的,所以我们要做好这方面的日常引导,从而让每个幼儿能持久保持一个健康、良好的情绪。

小班教案 篇5

  一、活动目标:

  1、感受诗歌中表现的伙伴间的温馨、友爱、甜蜜、和谐的情感。

  2、尝试用手指着图画和文字念诗歌。

  二、活动重点:

  认读重点词语:伙伴、手套、孤单。

  三、活动准备:

  大图书、录音带、大字卡、实物手套和鞋子若干。

  四、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游戏:找朋友

  教师在桌上随意放一些手套和小鞋子,幼儿手拿一只手套或一只鞋子,根据它的颜色和式样从桌上找出另一只手套或鞋子,配成一对。

  (二)、自由阅读

  鼓励幼儿仔细观察图中的手套、鞋子和田鼠,猜测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诗歌内容。

  (三)、大图书阅读

  1、教师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幼儿完整欣赏。

  2、师幼共同看大图书阅读。

  (1)诗歌里说到了谁和谁是小伙伴?幼儿回答,教师随机出示大字卡“伙伴”、“手套”。

  (2)如果掉了 手套,另一只会怎么样?出示大字卡“孤单”。

  (3)宝宝有伙伴吗?怎样才能与别人做好伙伴呢?

  3、播放录音,幼儿跟读诗歌。

  (1)讨论:你有好伙伴吗?你是怎样与伙伴游戏的呢?

  (2)教师小结:在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需要伙伴。我们应该与伙伴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和睦相处。

  4、说话练习。

  (1) 教师拿出字卡“伙伴”、“手套”、“孤单”,请幼儿用这些词练习说话。如,幼儿用“伙伴”造句:我有一个最好的伙伴,他每天都会和我一起玩。

  (2)教师还可以鼓励幼儿用这三张字卡一起说一段话,锻炼幼儿的语言组织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结束活动

  师幼跟共同整理物品。

  五、活动延伸:在日常生活中,组织一些合作性的游戏,如:搭积木、接力跑、传话等等,让幼儿体验与朋友合作游戏的乐趣。

小班教案 篇6

  教学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写一份优秀教案是设计者教育思想、智慧、动机、经验、个性和教学艺术性的综合体现。那么关于“小班《娃娃手偶》教案”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自制玩具的兴趣,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乐趣。

  2、引导幼儿学习利用各种材料制作出不同头发、帽子、衣服等的娃娃。

  3、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和动手制作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师的教具:制作好的娃娃两个,半成品一个。

  2、幼儿用的`材料:双面胶、剪刀。

  活动过程:

  1、介绍手偶娃娃,激发兴趣

  老师戴着已制作好的手偶娃娃东东和芳芳向小朋友们打招呼:小朋友们好,我叫东东,站在我旁边的是芳芳,我们是好朋友,我们在上同一个幼儿园。

  2、引导幼儿向手偶娃娃东东和芳芳打招呼。

  3、手偶娃娃会向别人介绍自己,真能干。你们想制作一对这样的手偶娃娃吗?

  4、老师介绍制作方法:

  (1)将手偶纸卡1和2分别取下。

  (2)沿虚线位置折一下,将小朋友身体部位粘起来,再将头部粘贴起来。

  (3)将娃娃纸偶套在手上,用它做自我介绍吧

  5、介绍制作材料:纸卡 浆糊

  6、幼儿开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展示评价:

  1、幼儿向老师介绍自己的作品。

  师:小朋友们真能干,帮你做的娃娃取个名字去告诉大家,然后到前面来让手偶娃娃介绍一下自己吧。

  2、欣赏同伴的作品,学习评价。

  师:娃娃真多,你们说说,哪只娃娃最会介绍自己,声音响亮又说得好呢?让幼儿说出自己认为还好的介绍。

  3、幼儿和手偶娃娃一起做游戏,在音乐声中结束活动。

小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尝试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5以内两组物品数量的多少,学习用“去1”“添1”的方法使两组物品一样多

  2.愿意探究,能仔细观察,表达自己的发现

  3.能与同伴一起友好地参与游戏和活动,感受有朋友的喜悦

  活动准备:

  小兔、胡萝卜的图片各5张 幼儿活动材料《数学》第13页《朋友对对碰》

  活动过程:

  1. 游戏“找朋友”铺垫

  师:小朋友们,你们有朋友吗?找到喜欢的朋友多么快乐!让我们一起来玩“找朋友”的游戏吧!老师一开始唱歌你们就好找朋友了,只用找一个,找到朋友就拉好小手,老师唱完就要停咯!(教师边唱歌边拍手)

  师:嗯,我来看看是不是每个人都找到朋友了(事先点好人数,若是奇数则老师加入)。哇,你们都找到朋友了,真棒!让我们抱一个吧!你好朋友!

  师:小朋友们先回到位置上去吧。接下来老师要加大难度了。我请几个小朋友再来玩一次,这一回一定要男孩子跟女孩子拉拉手哦!(请4个男孩和5个女孩)开始游戏!

  师:男孩子、女孩子都找到自己的朋友了吗?你们发现了什么?那有什么办法让男孩子和女孩子一样多?(引导出“加1”和“减1”的方法)

  2. 情境“请朋友吃点心”导入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我们也抱一个吧!你好朋友!好了,谢谢你们,先回去把。今天小熊遇到困难了,你们来帮帮他好吗?小熊邀请小兔子一家来做客。他准备了小兔最爱吃的胡萝卜(出示图片5只小兔、4根胡萝卜,上下一一对应排列,引导幼儿比较)有什么问题?小熊准备的胡萝卜正好是每只兔子一根吗?

  幼:不是!

  师:哪里看出来?(引导幼儿观察胡萝卜和兔子是否一一对应)一只小兔子只能找一根胡萝卜当朋友,怎么办呢?

  幼:加一根胡萝卜!(如果幼儿回答“减去一根兔子,就回应“可是客人都来了,你把这只小兔子请回去不好吧!”)

  师:你们的小脑袋真聪明!过了几天,小熊又请小兔子们来吃饭了,这回呀,一只兔子有事情来不了(出示图片4只小兔、5根胡萝卜,左右一一对应排列,引导幼儿比较),什么情况啊?

  幼:多了一根胡萝卜!

  师:对呀,那怎么办呢?怎样使小兔子跟胡萝卜一样多呢?

  幼:减去一根胡萝卜!

  3. 朋友对对碰

  师:看来这些都难不倒你们!(出示幼儿活动材料第13页)小朋友们你们看,小猪和小猫买了什么东西?哪些东西经常一起使用,是可以做朋友的.?(如铅笔与书包都是学校用品,总是在一起)?

  师:小猪和小猫去商场买了五次东西,你们比一比每次谁买的得多,谁买得少。如果左右两边的物品数量不一样的,就选择相同粘纸贴上,使两边物品的数量一样多。然后我请最快的小朋友说说自己用什么办法使小猪和小猫买的东西一样多。

  4. 总结

  师:好,今天啊多亏了大家,用你们聪明的小脑袋想出“加1”和“减1”的方法,小熊才能让小兔子一家吃得开心,还帮那么多的物品找到了朋友。我们再来玩一次找朋友的游戏吧!(找到朋友玩石头剪刀布)

小班教案 篇8

  何佰丽

  班会目的:

  1、了解踩踏事件产生的原因。

  2、懂得怎样预防踩踏事件的产生。

  3、遇到踩踏事件中的伤者怎么办。

  4、认真面对学校踩踏事件。

  班会准备:学生搜集相关踩踏事件的资料

  班会过程:

  一、主持人通报湖南湘乡育才中学的踩踏事件

  班主任讲话:同学们,20xx年11月29日19时,新疆阿克苏市第五小学发生一起踩踏事故,造成41名学生受伤,其中:轻伤34人,重伤6人,还有1人因脏器严重受损病危。此次踩踏事故中共有123名学生入院检查。

  看着这些鲜花般生命受到威胁,我们的心情十分沉重,为这些无辜生命的逝去感到无比的惋惜,为何拥挤踩踏事件在校园频频发生?如何预防此类事件的发生?这些事件发生后如何处理?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同走进今日的主题班会《预防拥挤踩踏事故》

  二、学生汇报自己搜集到的相关的踩踏事件

  班主任:同学们,教训是惨重的,这样的事故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请同学们交流自己搜集的相关的资料。

  1、20xx年10月25日四川省通江县广纳镇中心小学,停电,因为一名学生说“见到鬼了”,上晚自习的学生在楼梯间互相挤压、踩踏,导致8人死亡、27人受伤的惨剧。

  2、20xx年11月26日江西九江发生5.7级地震,湖北阳新、洪湖、薪春三地学生在撤离过程中,发生了踩踏事件,共造成72人受伤,其中7人重伤。其中据震中心仅70公里的阳新县浮屠镇中学,有47名学生受伤,其中一人伤重,一人病危。

  3、20xx年11月20日江西省都昌县土塘中学初一年级学生在上完晚自习下楼时,因拥挤踩踏造成人员伤亡造成6人死亡,39名学生受伤。

  4、20xx年8月28日云南曲靖市马龙县通泉小学发生踩踏事故,导致17名小学生不同程度受伤,2名学生伤势严重。

  三、交流讨论

  班主任:这么多的事故简直触目惊心,到底哪些场所容易发生拥挤踩踏事故,拥挤踩踏事故是怎样发生的呢?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该怎么办呢?请大家交流要讨论一下。

  1、在哪些场所容易发生拥挤踩踏事件

  学校楼道、超市活动现场、旅游景区等公共场所

  2、踩踏事件产生的原因

  人群较为集中时,前面有人摔倒,后面人未留意,没有止步。

  人群受到惊吓,产生恐慌,如听到爆炸声、枪声,出现惊慌失措的失控局面,

  在无组织无目的`的逃生中,相互拥挤踩踏。

  人群因过于激动(兴奋、愤怒等)而出现骚乱,易发生踩踏。

  因好奇心驱使,专门找人多拥挤处去探索究竟,造成不必要的人员集中而踩踏。

  3、遇到拥挤踩踏的情况怎么办

  面对踩踏事故时候应该做到以下10点:

  (1)举止文明,人多的时候不拥挤、不起哄、不制造紧张或恐慌气氛。

  (2)尽量避免到拥挤的人群中,不得已时,尽量走在人流的边缘。

  (3)发觉拥挤的人群向自己行走的方向来时,应立即避到一旁,不要慌乱,不要奔跑,避免摔倒。

  (4)顺着人流走,切不可逆着人流前进,否则,很容易被人流推倒。

  (5)假如陷入拥挤的人流时,一定要先站稳,身体不要倾斜失去重心,即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弯腰捡鞋子或系鞋带。有可能的话,可先尽快抓住坚固可靠的东西慢慢走动或停住,待人群过去后再迅速离开现场。

  (6)若自己不幸被人群拥倒后,要设法靠近墙角,身体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扣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

  (7)在人群中走动,遇到台阶或楼梯时,尽量抓住扶手,防止摔倒。

  (8)在拥挤的人群中,要时刻保持警惕,当发现有人情绪不对,或人群开始骚动时,就要做好准备保护自己和他人。

  (9)在人群骚动时,脚下要注意些,千万不能被绊倒,避免自己成为拥挤踩踏事件的诱发因素。

  (10)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了,马上要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

  四、辅导员总结

  同学们,每个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危险时时威胁着我们的生命安全,拥挤踩踏事故只是众多安全事故中的一种,我们只有时时做到心中有安全,安全在我心,才能面对随时可能出现的不测的,唯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获得最大的生存机会,希望同学们把安全当成头等大事,提高安全意识,遵守秩序,避免拥挤踩踏等安全事故的发生,快乐健康的生活学习。

小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引导幼儿认识红、黄、绿三种颜色。

  2、在活动中,激发幼儿探索周围事物的愿望,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红、黄、绿三种颜色的精灵妈妈和精灵宝宝

  2、三种色彩的房屋、黑板、各种水果(红、黄、绿)图片、音乐磁带

  3、活动室内布置一些色彩丰富的物品和图画

  活动过程:

  1、 听音乐,认识颜色(精灵妈妈)教师:你们听谁来了?(幼儿自由回答)那我们看看到底谁来了?

  (出示精灵妈妈)

  2、教师:哦,原来是精灵妈妈来了,一共有几个?它们一样吗?(引导幼儿说出精灵妈妈的颜色不同。)

  3、说说自己喜欢的颜色的精灵妈妈教师:你们喜欢什么颜色的精灵妈妈?(可让幼儿上来亲亲妈妈或者幼儿之间自己交流)

  4、找一找,“精灵宝宝”在哪里

  A:帮助精灵妈妈找精灵宝宝

  (1)教师:呀,精灵妈妈好象在叹气,原来是它的.小宝宝不见了,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帮助精灵妈妈呢?这些精灵宝宝可调皮了它们藏在我们的教室里,找到以后要把精灵宝宝送回家,红精灵宝宝要送到什么颜色的家?(鼓励幼儿学说我把XX宝宝送到X颜色的家)

  B:送精灵宝宝回家

  5、帮一帮,为精灵宝宝送水果

  (1)教师:我们小朋友真能干,帮精灵妈妈找到了它的宝宝,而且把这些精灵宝宝都送回了家,小宝宝们肚子饿了,它们想吃水果了,你们想想红精灵宝宝喜欢吃什么颜色的水果呢?————

  (2)幼儿自主选择水果(图片),送给精灵宝宝

  6、说一说,我找到的颜色(红、黄、绿)

  (1)教师:精灵宝宝们都吃饱了,精灵妈妈可高兴了,它们谢谢你们呢,我们小朋友应该怎么说?(不用谢)你们知道在我们的教室里有哪些东西和这些小精灵的颜色是一样的吗?

  (2)教师:我们一起到教室的外面去找找还有什么也是这三种颜色的好吗?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3-10

(经典)小班教案08-08

小班教案(经典)08-08

【经典】小班教案08-22

小班教案[经典]09-09

(经典)小班教案09-10

小班教案(精选)09-23

小班教案(经典)07-25

小班教案[精选]07-22

[经典]小班教案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