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班教案模板集合七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教案7篇,欢迎大家分享。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不受物体排列形式的影响,学习正确判断5—10以内的物体数量。
2、遵守游戏规则,体验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各种颜色的大瓢虫若干只。
2、彩色的小瓢虫卡片若干只(身上的圆点在1——10之间),分布在“草丛”中。
3、圆点贴图、虫子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数一数
1、出示“七星瓢虫”,点数其身上的点子数。
2、引导幼儿不受圆点排列形式的影响点数数量,找出“七星瓢虫妈妈”。
(二)玩一玩:——找七星瓢虫宝宝
1、情景引入游戏:“七星瓢虫妈妈”的宝宝不见了,我们帮它找一找。
2、介绍游戏的玩法。
3、提出游戏规则
①各队要帮助与自己相同颜色的“七星瓢虫妈妈”找宝宝;
②运用各种方法找七星宝宝,比一比看谁找得又对又快;
③宝宝身上的点子数要和妈妈的`相同,都是7个点点,身上的颜色也要是一样的。
4、幼儿寻找七星宝宝,教师提醒幼儿根据点点的排列形式正确点数。
5、幼儿互相交流,共同找出不是七星瓢虫的宝宝。
(三)比一比:——谁捉的害虫多
1、让幼儿在两只手背上贴上7个圆点装扮成七星瓢虫捉害虫。
2、幼儿互相交流、讨论,比一比谁捉的害虫多。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能分清衣服的正面和反面,会将衣服翻正、有序放入衣柜中。
2、通过主动探索、同伴学习等方式,寻找整理服装的方法。
3、在游戏的情景中体验成功的。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5、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活动准备:
衣柜一个、幼儿服装若干(开衫、套头衫、裤子)、卡片、等
活动过程:
一、情景体验,自如展现自己整理服装的能力。
1、"老师这里有很多衣服,谁愿意帮助老师把这些衣服叠整齐,放进衣柜里?"
2、幼儿自选一件服装进行整理,并放进衣柜里。
二、经验分享,区分不同服装正、反面,探寻翻正服装、整理服装的方法。
1、师生共同寻找服装正、反面的不同。
"你觉得这条裤子整理得好?为什么?"(没有将裤子翻正、裤子是反的)
"裤子的正面和反面有什么不同呢?"(口袋、小花、毛毛的边,……)
"这件开衫的正面和反面有什么不同呢?"(口袋、小花、毛毛的边,……)
"这件套头上衣的正面和反面有什么不同呢?"(口袋、小花、毛毛的边,……)
2、师生共同探讨将服装翻正的方法。
"这些衣服都是反的,谁来想办法把它们翻正呢?"
"怎样将裤子翻正呢?"(将手从裤腰进去,到裤脚处伸出手,抓住裤脚,将手从裤管里退出。)
"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把它翻过来?"(自主探索将开衫和套头衫翻正的不同方法。)
3、师生共同总结整理服装的方法。
"我们应该怎样整理衣服呢?"(翻正,扣纽扣、拉拉链,叠整齐)
三、动手实践,自主尝试翻正服装的方法,并有序放入衣柜中。
1、幼儿整理服装,并放进衣柜。
"老师这里还有一筐衣服,你们愿意帮助我吗?"
"请小朋友帮助老师把这筐衣服整理好、放进衣柜,再把原来放进衣柜的衣服检查一下,看看这些衣服整理好没有。"
2、幼儿相互检查,体验成功的`快乐。
"请小朋友检查衣柜里的衣服整理的好吗?
活动延续:
1、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幼儿每天自己穿脱衣裤、整理服装。
2、在班级健康区设立"整理小衣柜"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练习整理服装。
教学反思:
什么是真正意义的操作?在数学活动中,幼儿的操作要体现幼儿建构知识的学习过程,有幼儿的发现、质疑、排除、表达等思维过程。让幼儿听着教师的指令去操作材料,其实质上就不是真正的操作,因此教师要思考怎样调动孩子的经验,变指令操作为幼儿的自主操作,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如本次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孩子观察物体的特征及双维列表的特点,让幼儿自主探索操作材料,根据自己的标准进行分类,为幼儿进行多重分类做好知识经验的准备。
中班教案 篇3
环境材料:木头、钉、锤、乳胶、刷子
游戏目标:1、喜欢参加各种木工活动。
2、学会一些简单的木工技巧(刷、钉、涂)等。
3、发展小肌肉群。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5、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游戏指导:1、提示使用锤、钉、木块的安全事项及一些简单钉装技巧。
2、可使用乳胶来贴木块,但要注意贴合后不能立刻移动,要将其风干。
3、引导孩子提出更多好玩的木工区建议,鼓励孩子创造出各种多样的方法。
教学反思:课堂环节紧凑,幼儿在轻松的环境下享受,由于在游戏过程中,我讲游戏规则不到位,导致幼儿在游戏过程有的'捣乱,气氛太过度的活跃,导致我控制不住场面。今后我要加强本班的游戏规则的培养,是幼儿愉快、友好的分享游戏乐趣。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能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较合理地创编故事结尾、并清楚地讲述。
2、能将海底生物的自我保护方法迁移到故事中、并能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3、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活动准备】
1、人手一份白纸、水彩笔。
2、收音机、磁带。
3、图片
【活动过程】
1、直接导入主题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
师:今天老师为你们讲一个小黄鱼历险记的故事。
放录音、边放录音边出示图片。
2、对故事内容进行提问。
师:小黄鱼不听妈妈的话、独自一人出去游玩、最后遇到了大鲨鱼、它该怎么办呢?我们小朋友帮助它想想办法?(老师可以适当的提醒幼儿:大海里的动物都很有本领、我们想想小黄鱼可不可以借用其他小动物的逃跑本领呢?)幼儿用绘画的方式把自己的方法写下来。
师:刚才我们小朋友想了很多方法、现在老师请你们把这些方法画下来、等会请你们到前面来讲。
根据图片完整的讲述故事。
师:画好的小朋友可以先跟着你的`好朋友讲讲。
师:谁愿意到前面来根据这些图片和你自己想的方法把故事完整的讲一遍。
迁移情感、好好安全工作。
师:你们喜欢贪玩的小黄鱼吗?为什么?
师:那我们平时跟爸爸妈妈一起出去玩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师:如果我们真的跟爸爸妈妈走散了、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附故事《小黄鱼历险记》
小黄鱼和妈妈还有很多小朋友一起生活在大海里。他们每天一起出去找食物、一起在水草里面玩耍、生活得很开心。有一天、黄鱼妈妈带着小黄鱼们出去找东西吃、出门前、黄鱼妈妈对小黄鱼们说:“孩子们、出门后你们一定要跟好妈妈、不能掉队、不然会被大鲨鱼吃掉的。”小黄鱼听后很害怕、紧紧跟着妈妈。
游着游着、一条小黄鱼发现了他的好朋友在珊瑚丛里玩、这条贪玩的小黄鱼忘记了妈妈的叮嘱、高兴地加入了好朋友队伍中去了。突然、不知从什么地方窜出一条大鲨鱼、它快速地向小黄鱼游去、这可怎么办呢?
中班教案 篇5
一、活动目标:
1、能根据儿歌里不同角色的特点创编简单的动作。
2、运用材料将自己装扮成儿歌中角色的摸样。
3、对与同伴合作表演感兴趣。
二、活动准备:
1、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妖婆的牵线木偶。
2、制作道具的`材料若干。
三、活动过程:
1、教师演示牵线木偶,表演诗歌《孙悟空打妖怪》
2、引导幼儿说己对儿歌中不同角色的爱憎情感。
教师:这首儿歌里都有哪些人物?你最喜欢谁?为什么?你最不喜欢谁?为什么?
3、根据儿歌中不同角色的特点创编简单的动作。
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分别提问:唐僧是是什么样的?沙和尚呢?(幼儿学一学)猜一猜他扮演的是谁?
4、根据儿歌中不同的形象,启发幼儿讨论并自制道具,
教师:小朋友都很喜欢他们,刚才也学了他们的样子。那我们怎么变得更像他们呢?
5、幼儿使用自制的道具集体表演。
中班教案 篇6
中班语言活动《家》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画面美和语言美。
2、引导幼儿信编诗歌,培养幼儿的想像力、创造力和尝试精神。 活动准备:
1、画有蓝天、树林、草地、河水、花儿、幼儿园大幅背景图。
2、制作好的小鸟、蘑菇、小兔、蝴蝶、水草、小朋友等动物及事物的头饰。
3、制作诗歌《家》的PPT、音乐《我爱我的家》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小鸟、蘑菇、小兔、蝴蝶、水草和小朋友的图片引出故事内容
1、师:小朋友们今天除了我们中一班的小朋友来到这里,老师还请来了6个可爱的好朋友,你们想不想知道他们是谁呀?(幼儿:想)那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逐一出示小鸟、蘑菇、小兔、蝴蝶、水草、小朋友图片。 ⑴边出示边引导幼儿模仿六个好朋友。
⑵师:现在他们六个好朋友要给我们中一班的小朋友们唱一首歌,我们一起来听听好吗?
3、播放《我爱我的家》歌曲,引导幼儿进行讨论。
⑴师:小动物们刚才在歌里唱到:我爱我的什么?(我爱我的家) ⑵师:小动物们都很爱自己的家,那中一班小朋友们你们喜欢自己的家吗?(喜欢)
⑶师:现在小动物唱完歌都想回家了,可是他们出来玩的太久了,都找不到自己的了,怎么办呢?(我们帮他找)
二、逐一出示天空、树林、草地、河水、花儿、幼儿园图片,理解儿歌内容,学习儿歌。
1、师:我们现在来看看这6个好朋友的家都是些什么地方。
2、逐一出示6幅图,引导幼儿学说:蓝蓝的天空、密密的树林、绿绿的草地、清清的河水、红红的花儿、快乐的幼儿园“
3、师:现在我们已经认识了6个好朋友的家,我们快来帮忙把他们送回家
吧。
教师和幼儿一起边讨论边引导幼儿将动物和小朋友送到相应的“家“里。
三、幼儿朗读儿歌《家》
1、教师配乐朗诵诗歌
师: 6个好朋友都回到家了,他们可开心了,于是他们编了一首好听的儿歌,这首儿歌的'名字就叫做“家”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2、请小朋友朗读第一遍儿歌,
3、请小朋友们边学6个好朋友,边配乐朗诗儿歌。
四、培养幼儿发散性思维,引导幼儿仿编诗歌。
1、引导幼儿大胆思考:蓝蓝的天空,密密的树林、绿绿的草地、清清的河水、红红的花儿还可以是谁的家。
2、将幼儿第一次尝试创编的儿歌集体朗读一遍。
3、引导幼儿进行第二次创编并朗诵。
五、游戏《找家》
1、请小朋友们带上一个头饰,当音乐响起时,根据自己头饰的图案,找到相对应的家。
2、教师总计游戏结果。
六、请小朋友搭上小火车一起回到我们中一班的家吧。
附
《家》:蓝蓝的天空是小鸟的家,密密的树林是蘑菇的家,绿绿的草地是小兔的家,清清的河水是水草的家,红红的花儿是蝴蝶的家,快乐的幼儿园是小朋友的家。
中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熟悉故事中的角色关系,理解朋友间要相互关心的内容。
2.通过倾听故事以及交流活动,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理解和体会。
3、体验同伴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积极情感。
活动重点:理解故事内容。
活动难点:理解故事的内涵:朋友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活动准备及家长配合:
1、幼儿用书:《胖胖猪感冒了》。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封面,引起幼儿听故事的兴趣。
教师:这是谁呀?对,是小猪,他叫胖胖猪。(跟胖胖猪打招呼)你们看,胖胖猪怎么啦?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导幼儿观察图片)
教师:胖胖猪感冒了,他心里怎么样啊?
二、师幼边观察图片变讲述故事,帮助幼儿初步熟悉故事内容。
1、胖胖猪感冒了,他心里很难过。这时,看看这时谁来了?(小松鼠豆豆)小松鼠豆豆来到了胖胖猪的家,他看到什么?他会怎么做呢?小松鼠豆豆帮助胖胖猪的家整理得干干净净,胖胖猪心里觉得怎么样?
2、看看谁又来了?(小鸟菲菲)小鸟菲菲会怎么帮助胖胖猪呢?胖胖猪听到了朋友送来的美妙的歌声,他心里会怎么样呢?
3、还有谁回来找胖胖猪玩呢?原来是蝴蝶丽丽和他的好朋友们。他们会怎么帮助胖胖猪呢?我们一起来看。
三、介绍故事名字,回忆故事内容。
1、介绍故事的名字。
2、回忆故事内容:是谁生病了,是谁来看望胖胖猪呢?他们为胖胖猪做了什么事?(幼儿自由讲述听到的.内容)
四、师幼一起观察图片,完整讲述故事。
五、经验迁移,引出话题“怎样关心生病的朋友或者家人?
教师:在胖胖猪感冒的时候,他的好朋友们都来帮助了他。相信在这些好朋友的帮助下,胖胖猪的病一定会好起来的。
教师:你生过病吗?生病了有什么感觉?
教师:你生病的时候,你的家人、好朋友是怎么关心你的?如果你有一个朋友或者亲人生病了,你会怎么做呢?为什么?(先讨论,后讲述)
六、结合故事以及幼儿的谈话,教师总结怎样关心生病的朋友与亲人。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经典中班教案中班教案02-23
教案中班教案02-23
【精选】中班教案08-26
中班教案(精选)08-26
中班教案(经典)08-27
[经典]中班教案08-08
中班教案[经典]08-19
中班教案(经典)09-19
中班教案【精选】07-24
(精选)中班教案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