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是什么教案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我是什么教案集锦五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我是什么教案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是什么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了解水的不同形态的变化以及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朗读课文。
2。了解水的变化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课时安排]二课时
[双色AB案]
A案
[设计思路]:
本教学设计将根据儿童观察生活,感知生活的特点,以孩子普遍喜爱的谜语导入。在教学生认字的方式方法上,力求做到遵照《课标》随文识字的要求在读书中识字。在识记过程中方法多样,方式灵活,注重培养学生识记汉字的能力。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方面,力求做到少讲多读,引导学生明白不同语句用不同语气朗读,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自已感知课文。并利用童趣化的课件帮助学生理解重难点。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相关课件。
2。师生收集水与人类关系的相关资料。
第一课时
一、谜语导入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条谜语,你能猜出谜底吗?
师说出谜语“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中看不见”,学生猜,随机板书课题。
二、通读课文,随文识字。
1。学生带着问题“我是什么”试读课文,并圈出文中生字,多读几遍。
2。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仔细听老师是怎样把每一个字读准确的,特别注意生字的读音。
3。学生自由大声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4。开火车认读带拼音生词卡片,师相机指导正音。
重点指导读准以下字、词:
zaozai
躁灾
暴躁灌溉冲毁灾害睡觉散步飘浮
5。小组分别交流识字方法。
6。分小组齐读课文,要求读准确,读流利。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三、指导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字,让学生自己观察这些字有什么特点。
2。汇报观察结果,相机引导学生观察重点字的特点,左右结构的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师范写字、边写边强调重点:如:“晒”的第九笔是竖弯,没有钩;四点底的四点不同的排列方向。
4。学生描红、临写、自由练写。教师巡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检测巩固识字
1。点名读课后不带拼音的生字词。
2。分小组比赛读,加强记忆。
五、作业
1。多向交流记字方法(小组交叉交流)
2。读自己喜欢的段落给朋友听。
第二课时
一、言语激趣,引入课文学习。
小朋友,聪明的你知道“我”是什么了吗?请你来说给大家听一听。
二、抓重点段进行朗读感悟。
自由读课文,说说你从什么地方知道“我”是水的?(找出第三自然段)
1。自己练读,评议指导:
你的朗读很流利,你想听听“水”自己是怎么说的吗?
2。(课件出示水滴):小朋友,你真聪明,我是水,不过我睡觉的时候,请你读得再轻一些,不要吵醒我;我散步的时候读得轻快一些;瞧,我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舞、唱歌的时候,多自在呀!你能把我读得活泼一些吗?再练习练习,你肯定是最棒的。
(课件设计江河里水流的情景,重点凸现一大滴水珠,并用对话的形式出示它的语言。)
3。教师范读,学生练读。读出“睡觉、散步、奔跑、跳舞、唱歌”时的不同语气。
4。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1)。生自由放声朗读
(2)。出示课件:(出示水滴的话)小朋友,我的性格是多变的,你能把我的各种变化找出来吗?
(课件设计与上同,语言内容变化。)
(3)。生自由找、画,师随机板书:(汽、云、雨、雹子、雪)
(4)。出示课件:你最喜欢我的哪种样子啊,读给大家听听好吗?
(课件设计出现江河、小溪、大海三处不同的水珠,形态各异。)
学生分别找出不同自然段进行赛读、点评。
5。学习第四自然段
水听到小朋友们读得这么棒,都想与你们交朋友了。可是他说作为朋友,还想把他的脾气告诉你们,你们想知道吗?
(1)小组合作读第四自然段,老师巡视辅导。
(2)引导学生在反复练读中体会水“温和”的一面和“暴躁”的'一面。
(3)提出不懂的词语,相机理解“温和、暴躁、灌溉、淹没、冲毁、灾害”等词语的意思。
(4)根据自己的体会,读出水不同的状态和温和、暴躁的双面性,齐读课文。
(5)背出自己喜欢的段落。
三、反馈
通过学习,你知道了什么知识,懂得了什么道理?适时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培养。
四、拓展思维
1。水是我们亲密的朋友,除了课文中介绍的,你还知道水能帮助人们做什么好事吗?
2。说话练习
用“假如我是水”结合课文中介绍的知识说一段话。
五、作业
1。把今天新认识的字读给父母或朋友听听。
2。找找水的资料,看看我国水资源情况怎样。
我是什么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初步认识水是会变的,知道雨、雪、冰雹是水变成的,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自然界的因果关系。
2、理解水的变化与人类的关系。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懂得我是指水,了解水是怎样变化的。
教学难点:
理解水的变化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方法:
采用快乐教学法、讨论法、表演法等现代教学方法以及多媒体教学手段。
课前准备:
1、 准备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课件。
2、 让学生搜集图片。
教学过程:
一、 复习生字。
1、 谈话: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些生字朋友,你们还认识它们吗?
2、 课件出示:摘苹果(指名认读)
二、 动画激趣,整体感知。
1、 激趣谈话:我是什么?这个调皮可爱的小朋友到底是谁呢?大家想不想了解它,让我们一起听听它的自我介绍吧!
2、 课件播放课文朗读,同时出现一些相关画面。要求学生思考:我是什么?
3、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我是什么,并说说自己的理由。
4、 指名汇报。(我是水)
三、 启发学生思维。
1、 谈话: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水是会不断变化的,那么水是怎样变化的?水除了变化以外,还有什么特点呀?你能不能想个好办法,把这些问题材弄懂呢?
2、 学生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3、 交流方法。(学生可能会提出小组读书,边读边记、故事表演、绘画表现等方法。)
四、 进行探究学习。
1、 组织学生根据自己提出的学习方法,进行合作学习。老师及时关注各组学习情况,因材施教,和学生一起进行探究,帮助学生选择正确地运用自主选择的阅读方法,以确保学习质量。
2、 展示:组织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小组学习)汇报学习情况。注意引导学生弄清以下问题。
(1) 水的不同状态及变化过程。(利用课件中情境这部分中的水变化云变化下雨下冰雹动画以及练习这部分中的说说画画填空帮助理解,同时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 水在不同地方的不同样子。(利用课件中情境这部分中的水状态中的三张动画图片以及课件里练习这部分中的.演演帮助理解。)
(以上两点的教学应当充分相信学生,并引导学生结合对文中重点语句的体会,练习感情朗读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如:用突出重音的方法读出落、打、飘;用愉快、轻柔的语气读出白云与红霞的美丽、可爱)
(3) 水在人类生活中的利弊。(利用课件中情境中的好与坏中的图片让学生进一步感知以及课件中练习中的找找理解词语温和和暴躁)
五、 拓展延伸,进一步了解水与人类之间的密切关系。
我是什么教案 篇3
一、题目入手,引出新课
齐读课题。这个题目很有意思吧,我们今天就将围绕这个题目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掌握生字,读通课文
1、自读课文,画出本课生字、词语,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出示写有生字的小黑板)以小老师教读、开火车读的形式检查字音掌握的情况。
3、对不理解的地方提出质疑。
(1)对“红袍”“小硬球”,联系生活中的实物理解。
(2)温和:指脾气、态度不严厉,不粗暴,使人感到亲切。本课形容水的平稳。(可联系生活中具有此种性格的人举例,说的时候用这个词语口头造句)
(3)飘浮:停留在空气中或液体的表面,顺着风向或液体流动的方向移动。(可用动作表示,加以理解)
(4)散步: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就是慢慢地走。
(5)灾害:给人们造成害处的事情。联系本文内容理解灾害是指什么。(发大水)这些事给人们造成了危害,就叫灾害。可用扩词的方法进一步理解。如:火灾、虫灾、水灾、风灾......
4、记忆字形,书写生字。
(1)让学生自己记忆字形,记住了的打上符号。
(2)交流难记的字,教师适时点拨。
如:(比较法)屋:和室比较。
(3)练写生字。在课后第2题的第一个田字格里先写一个。
(4)自评,交流自己哪个字写得好,教师适时点拨个别难字的写法。
如:“助”字,左边“且”的最后一横要变成提;右边“力”的撇要撇到左边提下面。“灾、害”,这两个有宝盖头的字,宝盖头一定要写在上半格的中间。
“屋”的“尸”的撇要长一点。
(5)完成课后练习2。
三、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学生自读课文,想想“我”是什么?
2、抽生分段读课文,学生之间交流答案。(板书:水)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课文、巩固练习
一、复习交流
1、上节课,我们已经找到了答案,“我”是“水”。
2、同学们是从哪些地方看出它是水的?分成四人小组交流交流。
3、谁来向大家说说你是从哪里知道的?教师适时总结、板书:变化、地方、脾气,
从这些方面我们都可以了解它就是“水”,多奇妙的`水呀!它竟有这么多变化,它竟有这么多的家,它的脾气竟是如此多变。同学们,你们最想了解它的哪个方面就再去仔细读读有关的部分吧!然后和大家交流一下。(学生自读自悟)
二、自读自悟
1、交流:(学生说到哪个方面就引导学生学习哪个部分)
A、“水”的变化。
(1)请一名学生向大家介绍水的变化,教师和简笔画或摆图形的方法展示水变化过程的示意图。
(2)还有什么不懂的吗?
(为什么有时穿白衣服、有时穿黑衣服、有时穿红袍?)
放录像(云的变化)让学生了解白衣是平时所见的白云;黑衣就是平时所见的乌云;红袍就是我们平时所见的朝霞、晚霞。
作者让不同时间的云朵穿上了不同颜色的衣服,这多么有意思呀!让我们想象着云儿多变的色彩,一起再来读读这句吧。
(3)云儿的颜色有变化,碰到冷风时它又变了。引读第2自然段。板书:落、打、飘,写时可有意打乱顺序,让学生质疑。教师再适时问为什么不能这样。请学生做做这几个动作,加以体会。
用得多准确呀!让我们想象小雨妹妹、雹子大哥、雪花娃娃各自从天上落下来的样子,美美地读一读这段吧!
B、“水”平时所在的地方。
(1)水平时在池子、小溪、江河、海洋里。
(2)对这段大家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提出来共同解决。(为什么说水在池子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舞蹈、唱歌、开大会?)
(3)放录像或联系生活实际想象水在这些地方不同的情景,来帮助理解:
水在池子里它(睡觉)安安静静;在小溪里它(散步)慢慢前行;在江河里它(奔跑)流速快,充满生机;在海洋里它(舞蹈、唱歌、开大会)波涛翻滚,气势磅礴。让我们把对这段的理解融入到自己的朗读中,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C、“水”的脾气
(1)有时温和,表现在做好事......
有时暴躁,表现在做坏事......
如学生答不出二者之间的联系,可变换提问方式。(如:温和表现在什么地方?为什么说它暴躁?)
板书:温和
暴躁
做好事
做坏事
(2)你还了解水能做哪些好事,哪些坏事?(适时总结水对人类的生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分角色读。女生读表现水温和的部分,男生读表现水暴躁的部分。
(4)人们想出了哪些办法让水光做好事,不做坏事?让学生交流收集到的资料。
板书:(利用)
勤劳智慧的人们想出了各种办法来治理它,让我们能更好地利用它。
三、拓展
1、你们还能想出哪些办法,让水多做好事,少做坏事?小组讨论。
2、学生交流。(重在引导学生提到如何保护水资源:如节约用水;植树造林,预防水土流失;处理污水;不倾倒垃圾......)
3、小结。
面对现在人们赖以生存的水资源越来越贫乏,面对现在水资源污染越来越严重的现实,我们更应该重视如何保护它,这样才能让它多做好事,不做坏事。板书:(保护)
我是什么教案 篇4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孙悟空吗?
生:喜欢。
师:为什么?
生:因为孙悟空会七十二变。
师:对,它会变,我也会变,你想知道我是什么吗?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14课(师指课题)。
生:(齐读)我是什么。
(点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一下子就调动起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究竟“我”是什么,请同学们打开课文,带着自身的问题,自由朗读课文。
(学生自由朗读)
师:“我”是什么?有谁知道?
生l:我知道“我”是天空。
生2:我知道“我”是彩虹。
生3:我知道“我”是水。
师:你真会读书,我们就应该这样读书。下面我们再自由读课文,把生字词划出来,多读几遍。(利用个别读、齐读、开火车读、拍手读等形式让学生认读生字)
师:这些生字同学们都会读,下节课我们再来记生字写生字。
(点评:让学生圈划生字,以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在语言环境中识字,用多种形式读识字,为进一步学习课文扫清阅读的障碍。)
三、学习课文。
1、下面我们来学习第一自然段。
师:谁想读第一段?
指名读,其它同学边听边想:我会变成什么?
生:我会变成汽和云。(师板书)
师:谁能找出写变成汽的句子?
生:我找出“太阳一晒,我就变成汽”这一句。
师:还有哪些句子是描写变成云的?
生l:还有“升到天空,我又变成无数极小极小的颗粒,连成一片,在空中飘浮”这一句。
生2:还有“有时候我穿白衣服,有时候我穿黑衣服,早晨和黄昏我又经常把红纱披在身上。”
师:说得真好,掌声褒扬。
(课件出示几种不同色彩的云,配上“有时候……披在身上”)
师:你们看,这些云美吗?你想读吗?(想)那就自由读读吧!学生自由练读。指名一人读
师:读了这句话,你读懂了什么?
生l:我读懂了穿白衣服的云叫白云,穿黑衣服的云叫乌云,穿红纱的云叫红霞。
生2:我读懂了云有不同的色彩,多美呀!
师:说得真好,请同学们美美地读一遍。
全班齐读。
师:谁能用“有时候……有时候……”说一句话。
学生踊跃发言。
师:水变成汽,汽变成云,云又变成什么呢?请同学自由读第二自然段。
生l:我知道云会变成雨。
生2:我知道云会变成雪。
生3:我知道云会变成冰雹。
(师板书,并投影第一句话。)
师:变成雨的这一句谁来读?
生:我想试试。(大声地读,读完,其他小朋友举手)
师:你们想对他说什么?
生1:他的声音很洪亮,不过有些地方没有停顿。
生2:他的声音很响亮,可是没有读出感情。
师:谁愿意再试试?
生3:我来试试。(大声、有感情读好)
师:听到掌声了吗?老师也想提意见,行吗?
生:行。
师:我觉得这位同学读得很好,特别“飘浮、落”很形象,大家能不能像他那样练习读好第2、3句?
生:有!(充溢信心)
师:那开始吧!
(同学们练习读给同桌听)
师:谁想读第2、第3句。
生1、生2分别读第2、第3句。
师:谁想挑战他们?
(同学们积极举手)
师:你们真是勇敢的小朋友!
(指名1人读全段)
师:你们这么爱读书,老师也想读了,行不行?
生:行。
(师在音乐声中朗读课文)
师:同学们也想读吗?老师相信你们通过练习,一定会超越老师的,对不对?
生:对!
师:水会变成雨、冰雹、雪,那么落下的雨、冰雹、雪又跑到哪里去了呢?自由读第三段。
(一名学生大声读)
师:同学们想一想,池子里的'水静静的,好像人在睡觉一样,那我们应该怎样读?
生:我认为应该轻轻地读。
师:你能试一试吗?(生试读)
师:我们明白睡觉这个词怎样读了,那么其它的4个词,你又知道哪个应该怎样读?
生l:我觉得散步是自由自在的,应该比睡觉高声一点。
生2:我觉得奔跑是快快的跑,应该更大声。
生3:我认为唱歌、跳舞是很高兴的,应该读出高兴一点。
生4:我认为朗读的声音应该逐渐升高。
师:听你们一说,老师也想读了。
(师在音乐声中朗读第三段,全班同学闭上眼睛想象:好像看到了什么?)
生l:我好像看到了水在池子里睡觉。
生2:我好像听到了水在唱歌。
师:你想读了吗?开始吧!
(学生自由练习读)
师:谁想试试?
生1:我来试试。(朗读)
生2:我也试试。(有感情朗读)
师:读得真好,我们看着图,一起像他那样读好。
(点评:以读代讲,没有烦琐的提问,让学生充沛地读,读中思,读中悟。尤其是抓住重点的词句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加深了学生对课文语言的内化。朗读的指导和朗读的评价融为一体,使教学的预设和生成相得益彰。)
师:你们想知道水的脾气吗?那就自由读第四自然段吧。
(学生响亮、自由朗读)
师:你读懂了什么?有谁想说。
生l:我读懂水有时候做好事,有时候做坏事。
生2:我读懂了水有时候温和,有时候暴躁。
师:那水在什么时候温和,什么时候暴躁?
生3:我读懂了水温和时做好事,暴躁时会做坏事。
师:同学们读懂的真多,看来同学们真会读书。那谁还有不明白的问题?
生:我不明白水会做什么好事,什么坏事?
师:你提的问题真好,请同学们在小组内推荐推荐。(学生在小组内发言,互相推荐。)
师:谁想说?
生1:我知道水能给人们饮用。
生2:我知道水可以洗衣服,可以洗菜。
生3:我知道水能灌溉农田。
师:同学们讨论得真好,那水还会做什么坏事?
生4:我知道水会淹死人。
生5:我知道水可以冲毁房屋。
师:既然水会做好事,也会做坏事,你能想出什么方法让它只做好事,不做坏事呢?
生6:我们可以筑堤坝。
生7:我们还可以利用水来发电。
师:对,水是珍贵的资源,我们要节约用水。
(点评:让学生推荐读懂的和提出不懂的,充沛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这是语文教学、的目的,也是培养创新精神的途径。)
四、总结课文,推荐收获。
师:同学们,学习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生1:我知道了水会变。
生2:我知道了水可以变成雨。
生3:我知道了水可以做许多的好事。
生4:我知道我们要用水来发电,为人民做好事。
(点评:课结束,让学生推荐学文的收获,有利于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时改进教法。)
五、作业安排。
搜集有关水的资料,多看《十万个为什么》等课外书。
(点评:课后让学生搜集资料,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语文素养。)
我是什么教案 篇5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6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
2.知道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汽、云、雨、雹子和雪;了解水既能给人们带来好处,也能给人们带来灾害。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10个生字,知道“我”是什么。
教学过程:
一、引言揭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水”是怎样变化的吗?你们知道自然界中的云、雨、雪、雹是怎么形成的吗?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将会把这个答案告诉你。板书课题:我是什么。
二、新授:
1.自读课文,划出本课生字新词,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检查自学情况。
注意下面几个字的读音:
3.学生质疑。
4.记忆字形。
1)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记忆字形,比比谁的方法好。
2)学生互相交流识字方法,教师从旁点拨。
可以用熟字加偏旁记字法来记:晒、飘、冲、助、灾
会意法记字;浮、温
5.书写指导。
飘:左高右低,“风”的起笔点与左上“”的“横折”一边高。
帮:三个部件要写得紧凑。
害:第七笔“竖”上下要出头。
6.学生练习书写
7.作业展示,大家共同评议。
三、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四、全课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出示生字卡片:晒太阳漂浮温和帮助冲毁房屋灾害灌溉白袍管理
二、新授:
1.学习第一段
1)学生轻声读课文第一段。
2)思考:“我”变成了什么?是怎样变成汽的.?又是怎样变成云的?
3)解词:“白衣服”、“黑衣服”、“红袍”。
2.看图学习第二段。
1)在这段中“我”是指谁?
2)云是怎样变成雨的?又是怎样变成雹子的?怎样变成的雪?
3)读了这段你知道了什么?
3.学习第三段。
1)学习这段你想知道什么?
2)学生自由提问。
3)小组讨论
4)教师引导大家弄懂下面的问题:为什么说水在池子里睡觉?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舞蹈?唱歌、开会又是怎么回事?
5)在这一段中,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4.学习第四段。
1)水为人们做了哪些好事?哪些坏事?
2)人们是怎样约束它的?怎样才能让它光做好事,不做坏事?
5.指导朗读。
6.你在生活中看到过水在变吗?举例说说。
三、完成本课练习。
板书设计:
19我是什么
【我是什么教案】相关文章:
我是什么教案05-25
《我是什么》教案02-24
我是什么教案10-19
《我是什么》教案07-28
《我是什么》教案01-02
《我是什么》教案范文03-21
《我是什么》教案设计05-25
关于《我是什么》的优秀教案04-02
《我是什么》教案(15篇)02-25
《我是什么》教案精选15篇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