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手指教案

手指教案

时间:2024-09-01 23:15:50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的手指教案集锦6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手指教案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实用的手指教案集锦6篇

手指教案 篇1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理解字词。

  2、阅读描写生活中普通事物的小品文,教师可向学生推荐几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

  生活中平凡的人和事,常常会带给我们启示,像那个我至今还常常想起的顶碗少年,还有那一棵棵优雅自在,显示着勃勃生机的桃花心木。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普普通通的事物,对于他们的存在,我们常常司空见惯、熟视无睹,可是,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这些普通的事物也会带给我们耐人寻味的启示的。比如我们每个人手上的五根手指。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5课《手指》。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互相解答不懂的词语。

  2、指生逐段读课文,思考:课文的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3、速度课文,口头完成填空:课文先总写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___,然后分别具体写___,最后总结写___。

  4、请学生根据填空的内容,给课文分段,在此基础上体会本文的写作顺序和方法。

  三、自读课文,理解内容

  1、默读课文,标画出本文的中心句。

  (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2、学生自主学习,思考问题:五根手指各有什么特点?读书标画相关语句。

  3、汇报交流,体会道理:

  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重点语句,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体会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点。

  理解要点如下:

  ⑴大拇指:

  短处:姿态不美──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只有一个关节;长处:最肯吃苦。

  ⑵食指:

  短处:姿态不如其他三指窈窕,都是直直落落的强硬的曲线;长处:工作不如大拇指吃力,却比大拇指复杂、机敏。

  ⑶中指:

  短处:养尊处优,做事名义上参加,实际并不出力;长处:地位最优,身体最高、相貌最堂皇,左右有屏障,曲线优美。

  ⑷无名指和小指:

  短处:能力薄弱是其他手指的附庸;长处:体态秀丽,样子可爱,在丝竹管弦、舞蹈上能力强,有用武之地。

  4、适时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根据手指不同的特点,读出不同的语气和感受。

  四、品读课文,体会写法

  1、指生朗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思考:作者通过描写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点,想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你觉得作者喜欢哪根手指?本文的描写果真却无爱憎在其中吗?

  3、你愿意做哪根手指呢?为什么?

手指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感受诗歌的画面美和语言美。

  2、借助指偶,尝试用“xx是xx的家”的句式仿编诗歌。

  3、积极参与仿编活动,体验仿编后的成功感。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云朵、花朵、小鸟、鱼儿;天空、田野、树林、小河等指偶。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复习手指游戏《五门开开》、《手指歌》、《数数歌》

  孩子们,让我们的小手动起来吧?小手准备。

  二、基本部分

  1、观察背景图,熟悉诗歌内容。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幅美丽的图画,我们一起来看看图画上有些什么?

  (2)请小朋友来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我看到了(天空)。

  (3)看到了什么样的(天空)?我看到了(蓝蓝的天空)。

  (4)你还看到了什么?我还看到了(田野、树林、小河、幼儿园)

  2、帮助幼儿进一步熟悉诗歌中的主要词汇。

  老师觉得加上了这些好听的词语,这幅画更漂亮了,我们一起来说一说。

  (蓝蓝的天空、广阔的田野、密密的树林、清清的小河、快乐的幼儿园)

  3、刚才,我们说蓝蓝的天空、广阔的田野、密密的树林、清清的小河、快乐的幼儿园可都是一个个家呢?那么,它们都是谁的`家呢?老师还请来了许多朋友呢?看看是谁?(云朵、花朵、鸟儿、鱼儿)

  4、现在要请小朋友来给这些朋友们找家,一边找一边要说出谁是谁的家。为什么?(蓝蓝的天空是云朵的家)

  5、完整倾听、朗诵诗歌

  (1)他们都找到了家,真是件开心的事呀?老师告诉你们把这里所有的“家”连起来就是一首好听的诗歌了,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师念诗歌)

  (2)师幼念诗歌

  (3)个别、小组念儿歌

  (4)幼儿念儿歌

  6、根据原诗歌的结构仿编部分诗歌。

  (1)(出示蓝天指偶)接下来,老师要考考你们了,蓝蓝的天空是云朵的家,还会是谁的家呢?还有谁在天空上?

  (2)广阔的田野、密密的树林、清清的小河、快乐的幼儿园还是谁的家呢?

  (3)现在我要把小朋友说的编成一首新的诗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a、诗歌的最后一句讲的是什么?

  b、我的新诗歌已经编好了,你们想不想也来挑战一下呢?

  (4)老师为小朋友也准备了指偶,请你先想一想,你想把谁编到儿歌中,想好后,按照老师的方法戴好,在一只手上戴蓝天,田野,树林,小河指偶,等下音乐停,小朋友就要坐好。

  a、幼儿自由讲述,互相讲述

  b、个别讲述

  c、把指偶送回家

  三、结束部分

  音乐《大中国》

  1、我们大家还有一个共同的家,你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吗?中国

  2、听音乐表演《大中国》。

手指教案 篇3

  幼儿手指游戏,顾名思义,就是和宝宝用手指头玩的游戏。从孩子3岁左右开始,就可以循序渐进地和宝宝做游戏,不仅锻炼宝宝手指的小肌肉群,提高宝宝动作的灵活性、准确性及控制能力,更能开发宝宝智力,让宝宝更聪明。

  第一步:初步了解手的结构,培养宝宝对手指活动的兴趣。

  首先教宝宝认识自己的手,使他知道手有手心、手背、手腕和手指,然后再逐一认识5个手指的名称。认识后再通过游戏“手指点名”进行巩固,即家长说出一个手指的名称,孩子立即伸出相应的手指并说:“times;指到。”先是单手练习,熟练后用双手同时练习。

  在这个阶段,为了增强孩子对手指活动的兴趣,家长还可以安排他玩一些小游戏,如“小老鼠”:孩子先学用拇指和食指做老鼠,再学习加上中指做老鼠顺着身体爬的动作,这个游戏用单手玩;也可以让孩子的两手分工,一只手做灯,一只手做老鼠,两手配合,共同进行游戏。

  第二步:学习用手指表示数和方位,训练宝宝手指小肌肉的活动能力,增强灵活性和准确性。

  在孩子通过数字学习和计算游戏后,在掌握了手口一致点数5以内实物的基础上,就可以让他学习用手指表示1~5了。具体做法是:家长先示范,说一个数做一个相应的手指动作,使孩子有了一个整体印象后,再来学习。

  1、“听听是几”。家长说出一个数字或敲几下铃鼓,要求孩子很快地伸出相应的手指。另外,也可以在家里的大钟敲响时,让孩子用手指告诉家长几点了。这样,在训练幼儿较灵敏的反应力的同时,还培养了幼儿良好的注意力。

  2、“小鸟”。孩子两手背向上,交叉相握,两大拇指相顶做鸟头,其余4指做翅膀。通过两手心的开合及手指的上、下动作做小鸟飞翔状,家长可提出向上、向下、向前、向后等要求,让孩子一边游戏,一边巩固空间方位概念。

  3、“水波”。两手背向上,指尖相搭,两手交替上下起伏,形成水波。这一动作要做得连贯、协调,主要是练习孩子手指及手腕动作的灵活性。4、“猜拳”,即“石头、剪刀、布”游戏。通过这个活动训练孩子的反应能力和手指动作的精确性。

  第三步:综合练习,使孩子的'手指和其他感官结合起来,协调、熟练地进行各种游戏。

  先请孩子观察家长用手指表示“~5”,并和家长一起说出从前一个数到后一个数要收什么指,伸什么指。如从“”到“1”,要收拇指;从“1”到“2”,伸中指;从“2”到“3”,收食指,伸无名指和小指……然后让孩子自己边出边说。这是孩子手、眼、口、脑全面的结合,使其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处于兴奋状态,充分体现了手指活动的巨大作用。

  1、“做生姜”。从食指开始,往后每一个手指都搭在前一个手指上,边做边说出手指名称,双手分别练习。

  2、“指五官”。五指分工,如拇指指嘴,食指指鼻子等,听家长说出某个五官的名字后,和孩子一起立即用相应的手指指着它,看谁动作最快且手指出得对。

  3、“照相机”。两手背相靠,相应的手指互相勾起来,留出食指和拇指圈成圆。这个游戏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学习手背相靠,用两个小指相勾做相机;第二次学习用小指、无名指、中指相勾做相机,家长可以给孩子照相,孩子也可以给爸爸或妈妈照相。

  以上3个阶段的活动并不是孤立地进行的,在教孩子掌握一个新内容的同时,往往穿插复习前一阶段的内容。这样,孩子学过的东西不断得到巩固、加深,使眼、手、口、脑的配合日趋准确、协调和灵活。

手指教案 篇4

  【学习目标】

  1、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留心生活、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得到启示的习惯。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五个手指的各自特点,体会到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道理。

  【课前准备】

  1、课前选读关于手指的寓言小故事,试着从中悟出一定的道理。

  2、自学题的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请把你们的手伸开,看看你们的手指形状,你们说,哪根最好看,哪根最有用?同学们的说法各一,我们今天来读读课文《手指》,看作者写了什么。 板题:手指。

  二、初读课文,理解大意

  1、自已读一遍课文,读不准的字问问周围的.同学,把字音读准。

  2、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三、自学感悟,读文明理

  出示自学讨论题,先自学再和小组同学交流。

  1、自读课文,填表格。(略)

  2、理解句子:

  手指的全体,同人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3、通过以上的对比分析,你有什么想法吗?

  4、有感情地把课文朗读两遍。

  5、小组内分角色扮演五个手指,赋予手指生命和情感,根据你要表达的意图,编个课本剧表演一下。

  四、检查自学,深化理解

  1、学生汇报对自学题中前三题的理解。

  2、指几个小组到前面表演课本剧,其他同学评价表演,教师根据表演情况点拨,指导重点是学生剧本中蕴含的道理是否正确。

  五、拓展延伸,启迪思维

  1、学习本单元课文时,我们基本悟到了读文明理的方法,下面有一篇短文,请你读一读,想想短文蕴含一个什么道理?

手指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毛毛虫》这个游戏简单并富有童趣。其实这个游戏不单单适合中班玩,只要我们老师稍微设计一下,它可以适合各个年龄段的孩子来玩。小班孩子我们就让她独立地边念儿歌边玩,不需要让他们合作。中班的孩子就像我刚才上的一样,加深难度让他们两两合作或三人合作来玩。到了大班还可以让他们很多人合作来玩。全班小朋友围坐成一个圆圈一起玩。这个游戏我主要是培养他们同伴间的合作精神,让他们体验合作玩带来的快乐。在活动中幼儿也非常地感兴趣,玩的`也非常地开心。对中班的孩子来说,有的孩子对左右的区分还有点难度,因此我在孩子的一只手上贴了红色的小圆点,以便幼儿更好的区分。在活动中我还让孩子们自主主动找朋友玩,充分体现了孩子是活动的主体。

  活动目标:

  1、学会玩游戏《毛毛虫》,能遵守游戏规则。

  2、培养幼儿在游戏中同伴合作玩的能力,体验幼儿所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幼儿坐成两直排。幼儿一只手贴有小标记。

  重难点:引导多个幼儿合作玩游戏。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教师伸出食指)问:“小朋友,伸出你们的食指,今天汪老师请你们来当魔术师,看把我们的食指能变成什么?(幼儿自由回答)

  汪老师要把我的手指变成毛毛虫。毛毛虫来啦!毛毛虫要来玩游戏啦,你们听它在玩什么游戏呢?

  二、 幼儿学玩游戏。

  1、教师边念儿歌边玩手指游戏。

  毛毛虫,(左手的食指爬啊爬)钻进洞,(右手握成空心拳做成洞)转一转,挖一挖,拉一拉

  2、分解游戏的玩法。

  ⑴毛毛虫玩了什么游戏啊 ?我们要念到“洞”时 ,毛毛虫才能钻进洞。

  ⑵毛毛虫钻进洞,它做了哪些动作?

  ⑶ 毛毛虫在洞里卡住了,我们一起把它拔出来吧。(1、2、3、啵)

  3、幼儿学玩手指游戏(2-3遍)

  ⑴教师完整地示范游戏一遍。

  ⑵幼儿学玩游戏2遍

  ⑶幼儿边大声地念儿歌边游戏一遍。

  三、幼儿结伴合作玩游戏

  1、请幼儿面对面坐,两两合作玩。(一人当毛毛虫,另一人当山洞)

  2、交换角色玩。

  3、教师请一幼儿与教师面对面,两人两只手来玩。(贴有小标记的手当洞,要求洞不动,毛毛虫动)

  4、幼儿合作玩。

  四、三幼儿合作玩。(要求幼儿听指令,迅速找到三个朋友一起玩,并能做好准备工作等待玩游戏。)

  1、教师请两名幼儿来示范玩游戏一遍。

  2、三人为一组,幼儿合作玩。

  教师小结:这个游戏我们可以一个人玩、可以两个人玩,还可以三人玩,还可以很多个人一起玩。

  五、结束活动。

  现在我们去把这个游戏教给其他小朋友吧!

  附:毛毛虫

  毛毛虫,(左手的食指爬啊爬)

  钻进洞,(右手握成空心拳做成洞)

  转一转,

  挖一挖,

  拉一拉,

  一二三。(啵)(左手食指从右手从心拳中拔出)

手指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手指点画的兴趣。

  2。通过活动培养幼儿手指的灵活性。

  3。提高幼儿对作品的欣赏能力。

  活动准备

  1。课件:打篮球;课件:彩球。

  2。 课件:涂色—球,印有球的轮廓的画纸,各种颜色。

  重难点分析

  重点:手指灵活的点画。

  难点:掌握好手指的力度,点出大小不同的画点。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课件演示:打篮球

  指导语:这些运动员在干什么?(打篮球可以锻炼身体)

  你们喜欢玩球吗?

  2。课件演示:彩球

  指导语:大家看这个彩球真漂亮,你们喜欢这个彩球吗?

  二、导入

  1。指导语:现在,我们就来制作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彩球。

  2。出示范画

  指导语: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个彩球是用什么方法画出来的? (幼儿讨论,发言)

  3。示范手指点画。

  (1)用食指先蘸一种颜色,点一下,然后离开一点空隙再点一下。

  (2)把手指擦干净,用食指再蘸另一种颜色,在空隙出点画。

  (3)用同样的方法,换颜色,继续点画。

  4。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1)提醒幼儿一定要把手擦干净再换另一种颜色。

  (2)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大胆点画。

  三、结束

  1。引导幼儿互相欣赏、互评作品。

  2。教师从画面的颜色布局和点画的均匀方面进行讲评。

  活动延伸

  幼儿回家和家长一起进行球类运动。

《实用的手指教案集锦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手指教案】相关文章:

手指的教案02-24

《手指》教案12-24

《手指》教案05-30

小班手指游戏手指谣教案09-18

手指游戏教案03-03

关于手指的教案03-11

手指律动教案03-27

《手指谣》教案03-29

手指歌教案02-07

手指游戏教案05-28

实用的手指教案集锦6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手指教案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实用的手指教案集锦6篇

手指教案 篇1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理解字词。

  2、阅读描写生活中普通事物的小品文,教师可向学生推荐几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

  生活中平凡的人和事,常常会带给我们启示,像那个我至今还常常想起的顶碗少年,还有那一棵棵优雅自在,显示着勃勃生机的桃花心木。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普普通通的事物,对于他们的存在,我们常常司空见惯、熟视无睹,可是,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这些普通的事物也会带给我们耐人寻味的启示的。比如我们每个人手上的五根手指。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5课《手指》。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互相解答不懂的词语。

  2、指生逐段读课文,思考:课文的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3、速度课文,口头完成填空:课文先总写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___,然后分别具体写___,最后总结写___。

  4、请学生根据填空的内容,给课文分段,在此基础上体会本文的写作顺序和方法。

  三、自读课文,理解内容

  1、默读课文,标画出本文的中心句。

  (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2、学生自主学习,思考问题:五根手指各有什么特点?读书标画相关语句。

  3、汇报交流,体会道理:

  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重点语句,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体会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点。

  理解要点如下:

  ⑴大拇指:

  短处:姿态不美──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只有一个关节;长处:最肯吃苦。

  ⑵食指:

  短处:姿态不如其他三指窈窕,都是直直落落的强硬的曲线;长处:工作不如大拇指吃力,却比大拇指复杂、机敏。

  ⑶中指:

  短处:养尊处优,做事名义上参加,实际并不出力;长处:地位最优,身体最高、相貌最堂皇,左右有屏障,曲线优美。

  ⑷无名指和小指:

  短处:能力薄弱是其他手指的附庸;长处:体态秀丽,样子可爱,在丝竹管弦、舞蹈上能力强,有用武之地。

  4、适时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根据手指不同的特点,读出不同的语气和感受。

  四、品读课文,体会写法

  1、指生朗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思考:作者通过描写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点,想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你觉得作者喜欢哪根手指?本文的描写果真却无爱憎在其中吗?

  3、你愿意做哪根手指呢?为什么?

手指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感受诗歌的画面美和语言美。

  2、借助指偶,尝试用“xx是xx的家”的句式仿编诗歌。

  3、积极参与仿编活动,体验仿编后的成功感。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云朵、花朵、小鸟、鱼儿;天空、田野、树林、小河等指偶。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复习手指游戏《五门开开》、《手指歌》、《数数歌》

  孩子们,让我们的小手动起来吧?小手准备。

  二、基本部分

  1、观察背景图,熟悉诗歌内容。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幅美丽的图画,我们一起来看看图画上有些什么?

  (2)请小朋友来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我看到了(天空)。

  (3)看到了什么样的(天空)?我看到了(蓝蓝的天空)。

  (4)你还看到了什么?我还看到了(田野、树林、小河、幼儿园)

  2、帮助幼儿进一步熟悉诗歌中的主要词汇。

  老师觉得加上了这些好听的词语,这幅画更漂亮了,我们一起来说一说。

  (蓝蓝的天空、广阔的田野、密密的树林、清清的小河、快乐的幼儿园)

  3、刚才,我们说蓝蓝的天空、广阔的田野、密密的树林、清清的小河、快乐的幼儿园可都是一个个家呢?那么,它们都是谁的`家呢?老师还请来了许多朋友呢?看看是谁?(云朵、花朵、鸟儿、鱼儿)

  4、现在要请小朋友来给这些朋友们找家,一边找一边要说出谁是谁的家。为什么?(蓝蓝的天空是云朵的家)

  5、完整倾听、朗诵诗歌

  (1)他们都找到了家,真是件开心的事呀?老师告诉你们把这里所有的“家”连起来就是一首好听的诗歌了,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师念诗歌)

  (2)师幼念诗歌

  (3)个别、小组念儿歌

  (4)幼儿念儿歌

  6、根据原诗歌的结构仿编部分诗歌。

  (1)(出示蓝天指偶)接下来,老师要考考你们了,蓝蓝的天空是云朵的家,还会是谁的家呢?还有谁在天空上?

  (2)广阔的田野、密密的树林、清清的小河、快乐的幼儿园还是谁的家呢?

  (3)现在我要把小朋友说的编成一首新的诗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a、诗歌的最后一句讲的是什么?

  b、我的新诗歌已经编好了,你们想不想也来挑战一下呢?

  (4)老师为小朋友也准备了指偶,请你先想一想,你想把谁编到儿歌中,想好后,按照老师的方法戴好,在一只手上戴蓝天,田野,树林,小河指偶,等下音乐停,小朋友就要坐好。

  a、幼儿自由讲述,互相讲述

  b、个别讲述

  c、把指偶送回家

  三、结束部分

  音乐《大中国》

  1、我们大家还有一个共同的家,你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吗?中国

  2、听音乐表演《大中国》。

手指教案 篇3

  幼儿手指游戏,顾名思义,就是和宝宝用手指头玩的游戏。从孩子3岁左右开始,就可以循序渐进地和宝宝做游戏,不仅锻炼宝宝手指的小肌肉群,提高宝宝动作的灵活性、准确性及控制能力,更能开发宝宝智力,让宝宝更聪明。

  第一步:初步了解手的结构,培养宝宝对手指活动的兴趣。

  首先教宝宝认识自己的手,使他知道手有手心、手背、手腕和手指,然后再逐一认识5个手指的名称。认识后再通过游戏“手指点名”进行巩固,即家长说出一个手指的名称,孩子立即伸出相应的手指并说:“times;指到。”先是单手练习,熟练后用双手同时练习。

  在这个阶段,为了增强孩子对手指活动的兴趣,家长还可以安排他玩一些小游戏,如“小老鼠”:孩子先学用拇指和食指做老鼠,再学习加上中指做老鼠顺着身体爬的动作,这个游戏用单手玩;也可以让孩子的两手分工,一只手做灯,一只手做老鼠,两手配合,共同进行游戏。

  第二步:学习用手指表示数和方位,训练宝宝手指小肌肉的活动能力,增强灵活性和准确性。

  在孩子通过数字学习和计算游戏后,在掌握了手口一致点数5以内实物的基础上,就可以让他学习用手指表示1~5了。具体做法是:家长先示范,说一个数做一个相应的手指动作,使孩子有了一个整体印象后,再来学习。

  1、“听听是几”。家长说出一个数字或敲几下铃鼓,要求孩子很快地伸出相应的手指。另外,也可以在家里的大钟敲响时,让孩子用手指告诉家长几点了。这样,在训练幼儿较灵敏的反应力的同时,还培养了幼儿良好的注意力。

  2、“小鸟”。孩子两手背向上,交叉相握,两大拇指相顶做鸟头,其余4指做翅膀。通过两手心的开合及手指的上、下动作做小鸟飞翔状,家长可提出向上、向下、向前、向后等要求,让孩子一边游戏,一边巩固空间方位概念。

  3、“水波”。两手背向上,指尖相搭,两手交替上下起伏,形成水波。这一动作要做得连贯、协调,主要是练习孩子手指及手腕动作的灵活性。4、“猜拳”,即“石头、剪刀、布”游戏。通过这个活动训练孩子的反应能力和手指动作的精确性。

  第三步:综合练习,使孩子的'手指和其他感官结合起来,协调、熟练地进行各种游戏。

  先请孩子观察家长用手指表示“~5”,并和家长一起说出从前一个数到后一个数要收什么指,伸什么指。如从“”到“1”,要收拇指;从“1”到“2”,伸中指;从“2”到“3”,收食指,伸无名指和小指……然后让孩子自己边出边说。这是孩子手、眼、口、脑全面的结合,使其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处于兴奋状态,充分体现了手指活动的巨大作用。

  1、“做生姜”。从食指开始,往后每一个手指都搭在前一个手指上,边做边说出手指名称,双手分别练习。

  2、“指五官”。五指分工,如拇指指嘴,食指指鼻子等,听家长说出某个五官的名字后,和孩子一起立即用相应的手指指着它,看谁动作最快且手指出得对。

  3、“照相机”。两手背相靠,相应的手指互相勾起来,留出食指和拇指圈成圆。这个游戏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学习手背相靠,用两个小指相勾做相机;第二次学习用小指、无名指、中指相勾做相机,家长可以给孩子照相,孩子也可以给爸爸或妈妈照相。

  以上3个阶段的活动并不是孤立地进行的,在教孩子掌握一个新内容的同时,往往穿插复习前一阶段的内容。这样,孩子学过的东西不断得到巩固、加深,使眼、手、口、脑的配合日趋准确、协调和灵活。

手指教案 篇4

  【学习目标】

  1、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留心生活、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得到启示的习惯。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五个手指的各自特点,体会到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道理。

  【课前准备】

  1、课前选读关于手指的寓言小故事,试着从中悟出一定的道理。

  2、自学题的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请把你们的手伸开,看看你们的手指形状,你们说,哪根最好看,哪根最有用?同学们的说法各一,我们今天来读读课文《手指》,看作者写了什么。 板题:手指。

  二、初读课文,理解大意

  1、自已读一遍课文,读不准的字问问周围的.同学,把字音读准。

  2、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三、自学感悟,读文明理

  出示自学讨论题,先自学再和小组同学交流。

  1、自读课文,填表格。(略)

  2、理解句子:

  手指的全体,同人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3、通过以上的对比分析,你有什么想法吗?

  4、有感情地把课文朗读两遍。

  5、小组内分角色扮演五个手指,赋予手指生命和情感,根据你要表达的意图,编个课本剧表演一下。

  四、检查自学,深化理解

  1、学生汇报对自学题中前三题的理解。

  2、指几个小组到前面表演课本剧,其他同学评价表演,教师根据表演情况点拨,指导重点是学生剧本中蕴含的道理是否正确。

  五、拓展延伸,启迪思维

  1、学习本单元课文时,我们基本悟到了读文明理的方法,下面有一篇短文,请你读一读,想想短文蕴含一个什么道理?

手指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毛毛虫》这个游戏简单并富有童趣。其实这个游戏不单单适合中班玩,只要我们老师稍微设计一下,它可以适合各个年龄段的孩子来玩。小班孩子我们就让她独立地边念儿歌边玩,不需要让他们合作。中班的孩子就像我刚才上的一样,加深难度让他们两两合作或三人合作来玩。到了大班还可以让他们很多人合作来玩。全班小朋友围坐成一个圆圈一起玩。这个游戏我主要是培养他们同伴间的合作精神,让他们体验合作玩带来的快乐。在活动中幼儿也非常地感兴趣,玩的`也非常地开心。对中班的孩子来说,有的孩子对左右的区分还有点难度,因此我在孩子的一只手上贴了红色的小圆点,以便幼儿更好的区分。在活动中我还让孩子们自主主动找朋友玩,充分体现了孩子是活动的主体。

  活动目标:

  1、学会玩游戏《毛毛虫》,能遵守游戏规则。

  2、培养幼儿在游戏中同伴合作玩的能力,体验幼儿所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幼儿坐成两直排。幼儿一只手贴有小标记。

  重难点:引导多个幼儿合作玩游戏。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教师伸出食指)问:“小朋友,伸出你们的食指,今天汪老师请你们来当魔术师,看把我们的食指能变成什么?(幼儿自由回答)

  汪老师要把我的手指变成毛毛虫。毛毛虫来啦!毛毛虫要来玩游戏啦,你们听它在玩什么游戏呢?

  二、 幼儿学玩游戏。

  1、教师边念儿歌边玩手指游戏。

  毛毛虫,(左手的食指爬啊爬)钻进洞,(右手握成空心拳做成洞)转一转,挖一挖,拉一拉

  2、分解游戏的玩法。

  ⑴毛毛虫玩了什么游戏啊 ?我们要念到“洞”时 ,毛毛虫才能钻进洞。

  ⑵毛毛虫钻进洞,它做了哪些动作?

  ⑶ 毛毛虫在洞里卡住了,我们一起把它拔出来吧。(1、2、3、啵)

  3、幼儿学玩手指游戏(2-3遍)

  ⑴教师完整地示范游戏一遍。

  ⑵幼儿学玩游戏2遍

  ⑶幼儿边大声地念儿歌边游戏一遍。

  三、幼儿结伴合作玩游戏

  1、请幼儿面对面坐,两两合作玩。(一人当毛毛虫,另一人当山洞)

  2、交换角色玩。

  3、教师请一幼儿与教师面对面,两人两只手来玩。(贴有小标记的手当洞,要求洞不动,毛毛虫动)

  4、幼儿合作玩。

  四、三幼儿合作玩。(要求幼儿听指令,迅速找到三个朋友一起玩,并能做好准备工作等待玩游戏。)

  1、教师请两名幼儿来示范玩游戏一遍。

  2、三人为一组,幼儿合作玩。

  教师小结:这个游戏我们可以一个人玩、可以两个人玩,还可以三人玩,还可以很多个人一起玩。

  五、结束活动。

  现在我们去把这个游戏教给其他小朋友吧!

  附:毛毛虫

  毛毛虫,(左手的食指爬啊爬)

  钻进洞,(右手握成空心拳做成洞)

  转一转,

  挖一挖,

  拉一拉,

  一二三。(啵)(左手食指从右手从心拳中拔出)

手指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手指点画的兴趣。

  2。通过活动培养幼儿手指的灵活性。

  3。提高幼儿对作品的欣赏能力。

  活动准备

  1。课件:打篮球;课件:彩球。

  2。 课件:涂色—球,印有球的轮廓的画纸,各种颜色。

  重难点分析

  重点:手指灵活的点画。

  难点:掌握好手指的力度,点出大小不同的画点。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课件演示:打篮球

  指导语:这些运动员在干什么?(打篮球可以锻炼身体)

  你们喜欢玩球吗?

  2。课件演示:彩球

  指导语:大家看这个彩球真漂亮,你们喜欢这个彩球吗?

  二、导入

  1。指导语:现在,我们就来制作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彩球。

  2。出示范画

  指导语: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个彩球是用什么方法画出来的? (幼儿讨论,发言)

  3。示范手指点画。

  (1)用食指先蘸一种颜色,点一下,然后离开一点空隙再点一下。

  (2)把手指擦干净,用食指再蘸另一种颜色,在空隙出点画。

  (3)用同样的方法,换颜色,继续点画。

  4。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1)提醒幼儿一定要把手擦干净再换另一种颜色。

  (2)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大胆点画。

  三、结束

  1。引导幼儿互相欣赏、互评作品。

  2。教师从画面的颜色布局和点画的均匀方面进行讲评。

  活动延伸

  幼儿回家和家长一起进行球类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