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中班美术教案

中班美术教案

时间:2024-10-25 06:52:11 教案 我要投稿

【热门】中班美术教案模板集锦五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班美术教案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热门】中班美术教案模板集锦五篇

中班美术教案 篇1

  一、选材意图

  新《纲要》提出幼儿美术教育的价值在于它激发情趣、激活兴趣;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赋于幼儿满足感和成就感。传统的幼儿艺术教育要求通过模仿掌握技能、技巧,现代幼儿艺术教育则强调精神创造的意义;强调艺术活动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我选择了幼儿既感兴趣,又能充分动手动脑的美术创作活动——有趣的陀螺,让幼儿自由选择,为他们提供丰富的材料、宽松的环境,尊重个体差异,为不同水平的幼儿考虑。通过“目测、尺量、棉线、纸条”多种方法找出圆的中心点后来制作陀螺,让幼儿去体验、感受色彩变化的美丽以及活动带来的愉悦、满足感、成就感。

  二、教材分析

  1、内容分析

  根据本班幼儿年龄特点、以及具体的美术活动能力,我为幼儿提供了不同的活动内容、材料。“用尺量、棉线量、纸条对折”这些在平常美术活动中是很少见的操作方法来进行制作陀螺,这就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好奇欲、积极性,最关建的是这些活动形式让孩子充分锻炼了他们的动脑、动手的能力,只要动脑、动手就能创作出漂亮有趣的作品。体验审美愉悦以及满足感、成功感。还给幼儿充分想象的空间,自由构图、用色;大胆表现自我;促进个性发展。

  2 、目标分析

  知识性目标:

  ⑴ 让幼儿学习掌握用目测、尺、棉线量、纸条量的方法确定圆的中心点。

  ⑵ 体验色彩变化的美,并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

  社会性目标:

  ⑴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在愉悦的情绪下自由想象及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⑵肯定每个幼儿的作品,让他们获得创造后的愉悦体验。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制作陀螺的方法。难点:找出圆的中心点。

  三、教学方法设计

  1、谈话、提问法引出主题

  谈话法维护宽松的精神氛围和自主表现的时空,而提问的方式又能引导幼儿靠近主题表达出自己的.所思所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

  2 、观察、学习法提高幼儿审美感受

  通过欣赏教师制作的陀螺,激发幼儿的兴趣。

  3 、探索法让幼儿了解、掌握找出圆的中心点的几种方法。

  幼儿自己动手尝试探索,调动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 、选择操作法尊重幼儿个体差异

  根据活动内容、材料以及幼儿的年龄特点,放置三个辅助材料:尺、纸条和棉线。让幼儿自己选择探索活动。给每个幼儿自由的想象空间。

  5 、个别指导法为幼儿创造更多获得成功的机会

  幼儿美术活动虽然游戏性很强,又非常自由,但它并不是单纯的娱乐或消遣,老师在把握幼儿现有水平和每个孩子的特点的前提下,对个别幼儿适时、适当的指导才能出成果。

  四、教学准备

  1、 活动前两天,幼儿在家长的帮助下从家中带来各种陀螺陈列在教室内。

  2、教师制作多种图案的陀螺若干个。

  3、陀螺画面色彩图一幅。4、印有直径6厘米圆形的硬纸片和白色硬纸、牙签、彩笔、剪刀,供画圆用的圆形瓶盖、短尺、火柴棍等。

  五、教学程序设计

  第一部分 :谈话、提问引出主题

  老师以谈话的方式,逐一提问①小兔玩具店又有新玩具,你们看这是什么?

  第二部分:欣赏观察色彩组合图,体验色彩的美

  老师逐一出示色彩组合图,幼儿欣赏观察,引导幼儿说出或表现出感受。

  本环节中难点的突破主要通过老师的陀螺画面色彩图,让孩子了解掌握陀螺的画面设计及涂色方法。

  第三部分:幼儿分组创作

  第一步 :示范创作方法

  1、 老师简单示范制作,让幼儿掌握制作陀螺的基本技能、常规。

  2、个别幼儿上前来按老师的讲解操作,老师了解幼儿的掌握情况。

  3、老师据幼儿掌握情况再示范1—2次。

  第二步:介绍活动内容、材料,幼儿按意愿选择活动组。

  第三步:鼓励幼儿大胆制作。 幼儿在没有任何束缚和限制下,自由创作,老师巡回指导,对一些不够大胆的幼儿以积极的鼓励;对个别不会的幼儿做详细的讲解;对一些领悟强、制作较好的幼儿及时给予表扬、引导。

  这一环节是本次活动的重点环节,主要采用讲解和示范突出教学重点;通过幼儿的实际操作、老师个别指导突破难点。

  第四部分:幼儿作品展示

  本部分主要采用谈话法,通过讨论,让幼儿用语言将自己的作品内容表达出来,这是本次活动较重要的一环。老师要肯定每个幼儿的作品,让幼儿获得成功后的愉悦体验。

  第五部分:结束活动

  教师引导幼儿欣赏作品后,把自己的作品送到小兔的商店。

  整个活动程序的安排,能遵循《纲要》中组织与实施中的教育性、互动性、针对性的原则,也符合中班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规律。因此,我想通过这样的一个活动,孩子们不仅学会制作陀螺,而且在以后的学习中遇到困难时通过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及与同伴交流等方法来解决问题。

中班美术教案 篇2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幼儿欣赏范例,激发幼儿尝试新内容的学习欲望,其内容的难易程度符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针对我班孩子喜欢动手操作,但操作时毛躁、对精细动作的操作活动训练不多、不够,旨在锻炼我班幼儿动手能力、有序的操作能力。

  活动目标:

  1、感受蛋壳粘贴画特殊的花纹美。

  2、尝试用废弃的蛋壳分块面进行拼贴色装饰物体。

  3、大胆操作,体验手工活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蛋壳、胶水、记号笔,各种物体图画,课件。活动过程:

  一、课件出示范例,师幼一起欣赏

  1、提问:请小朋友们欣赏一下这片叶子漂亮吗?

  2、猜一猜,这片叶子是用什么材料做出来的?

  3、谈话引出分块:老师就是用线条把叶子分成大小不一的块面,在里面粘上不同颜色的蛋壳,这样一片漂亮的叶子就做出来了。(你们想来学一学用蛋壳变出漂亮物体的魔术吗?)

  4、其实我们身边的好多物体都可以用蛋壳来装饰让它变得更漂亮。

  二、幼儿尝试给物体分块

  (1)、想要学会用蛋壳来装饰物体,首先要学会用线条把物体分成大小不同的块面。

  (2)、复习线条,提问:你会哪些线条呢?

  (3)幼儿尝试,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围巾、小手套和帽子,请你们用自己会画的线条将他们分成几个块面。

  (4)抽个别幼儿的分快对比度强烈的作品进行讲解。(提问:哪一块可以撒的蛋壳更多一些?)

  谈话:小朋友们真会观察,我们想要装饰的物体颜色更漂亮就一定要把物体分成大小不一的块面,装饰出来才漂亮,但小的块面不能太小,太小蛋壳不好粘。

  (5)向幼儿介绍运用不同线条的.分块。

  三、出示课件,观看步骤图,教师讲解装饰方法

  第一步:用线条给物体分块。

  第二步:在分好快的物体上涂抹胶水。涂一块粘贴一块。第三步:在涂有胶水的块面上均匀的撒上碎蛋壳。

  第四步:撒完蛋壳后用手轻轻压一压。

  第五步:再把画对着小盆翻过来轻轻抖一抖,让没粘到的蛋壳倒回小盆里。依次进行,直至贴完为止。

  (过渡:你们想不想来试试?)

  三、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提醒幼儿分块时一定要分大块。

  2、强调在粘蛋壳时抹一块撒一块。

  3、鼓励幼儿进行大胆操作。

  4、提醒幼儿分块时分大一点并把蛋壳粘贴在轮廓线里。

  5、教师辅导能力弱的幼儿。

  四、讲评作品

  1、幼儿交流,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快乐。

  2、小结:我们今天用了废旧的蛋壳来装饰了一幅幅漂亮的画,回家以后小朋友们就把这个方法教给爸爸妈妈,和爸爸妈妈一起粘贴更漂亮的作品好吗?

中班美术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在说说、想象、变变的过程中,感受乌龟的基本特征,并尝试表现乌龟的动态。

  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激发幼儿喜欢画、愿意的画的活动兴趣。

  活动准备:

  1.PPT;

  2.绘画工具材料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观看PPT,了解、感受有趣的乌龟

  1.观看认识同心圆,了解乌龟的基本特征。

  (1)师:小雨滴要来和我们做游戏了,嘀嗒点击出现一个圆,再点击两次,一共有几个雨滴?它们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2)小结:像这样,小圆在大圆里面,大圆抱着小圆,它们围着一个中点在跳圆圈舞,我们叫它同心圆。

  2.幼儿学画同心圆,提醒画面布局。

  请幼儿在自己的画纸上变出同心圆,提醒幼儿同心圆在跳舞,有高有低,有大有小。

  3.幼儿尽情想象,同心圆像什么。

  师:想想同心圆像什么?它可以变成什么?

  4.观看大屏幕,引出乌龟。

  (1)边说儿歌边点击,出现乌龟。

  (2)通过儿歌的形式,感受乌龟的'动态变化。

  二、想想、说说,感受乌龟随处游玩的快乐

  1.乌龟在哪里玩?

  师:乌龟喜欢在哪里玩?它们喜欢干什么?

  2.乌龟的心情怎样?

  三、自由创作——有趣的乌龟

  1.幼儿创作,在自己的同心圆上表现乌龟。

  师:如果让你的同心圆来变乌龟,你会变出谁呢?你想带它们到哪里玩呢?

  2.教师指导,注意引导幼儿表现乌龟的各种动态。

  教师提醒幼儿添画细节和背景,也可在幼儿作品上适当添画场景,让画面更丰富。

  四、欣赏交流:说说我的小乌龟

  师:你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你觉得它们在干什么?

  谁来介绍一下你画的乌龟?乌龟们在哪里干什么?

  小结:今天你们画的小乌龟真有趣,等会请小朋友把它们带回教室,帮它们穿上五彩缤纷的衣服,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到更有趣的地方去玩,好吗?

中班美术教案 篇4

  美术泛指创作占有一定平面或空间,且具有可视性的艺术,就叫作美术,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中班美术活动教案。

  中班美术活动教案一:星空

  幼儿园中班美术优质课教案:星空

  一、活动目标

  1.通过谈话欣赏活动使幼儿自由想像、大胆绘画.培养幼儿初步的创新意识;

  2.引导幼儿选择适当的方法、颜色表现星空。

  3.培养幼儿审美情趣,激发幼儿对艺术活动的兴趣。

  重点与难点:如何激发幼儿自由想像,大胆表现多彩的星空,培养幼儿表现想像中的星空及组织画面的能力。

  二、活动准备

  视频仪。梵高的作品《星空》绘画工具、材料若干。

  三、活动过程

  1.对话交流

  师:你见过美丽的夜空吧?夜空中有什么?师;你见过、你知道的星星是什么样的?幼儿小组交流教师提出的问题。幼儿:有熊星、望远镜、飞机星、机器星??

  2.欣赏教师与名家的作品

  ①首先欣赏梵高的《星空》。请幼儿谈谈自己的感受。教师重点引导幼儿欣赏画面中的形象,笔触及色彩。

  ②欣赏教师的.作品:教师眼中的星空是五彩缤纷的,有菊花星、仙女星。教师重点引导幼儿教师是如何表现星空的?教师如何把想像的星空用画笔描绘出来。

  3.创作与交流

  ①师引导幼儿相互交流想像中的星空分别是什么样的?

  ②幼儿动手绘画,师有重点观察,辅导幼儿绘画。

  4.作品评议

  面对幼儿的作品,师生共同欣赏评价。

  活动结束。

  活动评析

  此活动评析从内容选择、活动设计、教学过程,教师的教法与表现.教学效果五个方面进行。

  首先,教师在选择内容方面能考虑幼儿年龄特点。兴趣、经验和接受能力。“星空”主题具有广泛性,挑战性,和前瞻性,内容能激发幼儿的内心感受.培养幼儿的想像力和创新精神。

  第二,在活动设计方面教师考虑到了幼儿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准备,教具、学具的准备.同时还有教师自身的准备(如略案,详案的准备),具体思路是观念树立一一信息收集一一资料准备一一教案设计。

  第三,教学过程分为四个层次:感觉一一智慧(领悟,发现,想像)一一表现一一创作。教师通过谈话导入星空的话题,引起幼儿的兴趣,教师的问题是递进的:你见过美丽的夜空吗?夜空中都有什么?你见过.知道的星星是什么样的呢,没见过的星星又是什么样的,幼儿回答的过程也是思维逐渐深入扩展的过程。幼儿讨论星空中有星星,月亮、勺子星、房子星、大熊星、飞机星、桃子星等。过程的第二块内容是欣赏教师与名家的作品,并讨论交流,孩子们的积极性高,表现好,幼儿为教师的作品鼓掌,为大师的作品惊奇,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大师的作品进一步引导幼儿观察教师眼中的星空,是想像转化为具体表现方法。大师的作品引导幼儿感受作品的意境美及简单的表现技法,线条,色彩的运用,提醒幼儿用喜欢的材料,合适的方法表现星空。有许多幼儿直接用小手,触摸喜欢的颜色,大胆绘画,自由表现。小手自由了,心灵自由了,伴着兴奋的情绪体验,潜在的艺术本能被调动,创作热情充分展示。作品评议是活动必要和重要的一部分,是另一个欣赏活动。评议以师幼儿自评、互评为主,幼儿互为学习,互相提高。

  第四,教师的教法与表现。教师创设条件丰富幼儿的生活,知识经验;注重幼儿审美情感的体验,创设轻松愉快的环境,自由感受美,表现美;提供多种材料,实践操作中发展幼儿手眼协调和动手能力,教师具备一定的艺术素养,较广泛的艺术知识和技能,并且有创新精神。

  第五,教学效果。幼儿的作品可以是创新的、多种多样的,每位幼儿的星空各具特色。如会炸的星,治病的星,机器人星,开满鲜花的星空,灯笼星空,蛇星,表现手法也多种多

  样(画、吹、喷),很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开阔了幼儿视野,发展了幼儿的想像和创作,培养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调动了幼儿积极情感,体验了成功,培养了自信。

  总之,此次活动.幼儿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在感知、理解、活动过程中,幼儿不断丰富内心感受,儿童乐于表达,善于表达,争着表达.并创作了一幅幅充满童真、童趣,富有创新的作品。(来源:屈老师教案网)

  中班美术活动教案二: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蜗牛去哪儿了(优质课)

  活动背景

  外出活动时,晨晨找到了一个小蜗牛。过了一会儿,小蜗牛从壳里探出头,在晨晨手里慢吞吞地爬。几名小朋友围在晨晨身边,饶有兴趣地观察着。老师看到孩子们对小蜗牛这么有兴趣,就将它装进瓶子放在了班上的自然角里,由此,班上就开展了主题活动一一蜗牛。在主题活动中,孩子们观察了蜗牛的外貌特征,了解了蜗牛的饮食习惯、生活习性。可是,有一天,由于瓶子没有盖严,小蜗牛不见了,孩子们在活动室里找来找去也没有找到。晨晨很伤心,有的孩子还互相埋怨。为了安慰孩子,调整孩子的情绪,教师抓住这个教育契机,设计了绘画表述活动《小蜗牛去哪儿了》。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大胆想像,并通过语言、绘画或粘贴的形式表现出来。

  2、引导幼儿关注周围的生命,养成积极的生活态度。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观察蜗牛的外貌特征,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

  2.背景图:大树和草,毛毛虫和菜地,花园和蝴蝶,小河和青蛙。

  3.环境布置:蜗牛图片、蜗牛生活背景、幼儿观察记录。

  4.材料:半成品剪贴画、八开白纸、油画棒、胶棒、手工布等。

  5.电教器材:视频仪、录音机。

  活动过程

  1.听一听

  (1)教师交代故事名称——小青蛙旅行记。

  (2)放录音——自编童话故事《小青蛙旅行记》(附后),边讲边通过视频仪出示背景图。

  2说一说

  (l)教师引出主题:故事里的小青蛙去旅行,可高兴了。咱班自然角的小蜗牛丢了,小朋友都很着急。其实小蜗牛也去旅行了,旅行是一件多快乐的事啊。你们想一想,小蜗牛可能到哪里去旅行呢?它会碰见谁,看到什么,遇到什么事呢?

  (2)围绕这几个问题,让幼儿找同桌或自己的好朋友一起讨论。教师走到幼儿中间,倾听他们的想法。

  (3)全班幼儿一起交流。

  3.画一画

  (1)教师引导幼儿将自己的想法画出来(介绍提供的材料),鼓励幼儿大胆表现。幼儿按自己的意愿选择需要的材料。

  (2)幼儿绘画、粘贴。教师细心观察,根据幼儿的实际需要给予适当的支持、帮助和指导。

  对不敢大胆绘画的幼儿,教师可以用游戏的口吻说:“小蜗牛去哪儿了?它找妈妈去了。”这样,幼儿重复地画出同样的蜗牛,就有成功感了。教师还可以说:“小蜗牛找花姐姐去了,花姐姐什么样呢?”引导幼儿从颜色、形状等方面考虑,画出花姐姐。

  对不会画的幼儿,教师可以引导他们挑选适当的半成品材料,粘贴蜗牛及背景。

  对不喜欢换色的'幼儿,教师可以引导他们欣赏环境创设中的作品或其他幼儿的作品,让孩子感知色彩的美。

  4讲一讲。

  (1)教师引导画完的幼儿讲画。幼儿拿着自己的画,把小蜗牛去旅行的经历讲给老师、小朋友或其他人听。

  (2)教师协助

  幼儿将作品粘在展示板上;幼儿互相欣赏、交流。

  活动延伸

  幼儿将自己的绘画作品编成一个个小故事,录音后送给小班的弟弟妹妹听。

  教师协助幼儿将绘画作品装订成书,放在图书区,供大家阅读和讲述。

  中班美术活动教案三:《放烟花》

  活动目标:

  能愉快地参与活动,体验创作的乐趣。

  能大胆地想象并表达自己的想法,尝试用不同的.色彩,以拖画的形式拉出线条。 学习词语“五颜六色”、“色彩缤纷”,知道人们什么时候放烟花,放烟花的安全事项,提高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PPT课件、各种颜料、蓝色卡纸若干、细绳子若干。

  活动过程:

  师幼共唱儿歌《小星星》,激发幼儿兴趣与想象,引导幼儿观察画画材料。 提问:今天画画用到的材料与平时有什么不一样?

  看到这张蓝色的纸,你想到了什么?

  师幼共同示范。

  教师示范,用手捏住绳子的一端,蘸上颜料,拉出线条,请个别幼儿示范。

  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看看,这张蓝色的纸在你们和我的共同努力下又添上了几笔,现在又让你想到了什么?

  幼儿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展示幼儿作品,学习词语“五颜六色”、“色彩缤纷”,知道人们什么时候会放烟花,放烟花的安全事项。

  提问:这么多的颜色,可以用什么词语来表达?

  这么多线条,这么多的颜色,让你想到了什么?引导幼儿说出烟花。 人们什么时候放烟花?放烟花时我们要注意些什么?

  提醒幼儿在放烟花时一定要注意安全,要让爸爸妈妈来放,小朋友要站远一点观看。

  师幼一起欣赏和评价作品。

中班美术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知道糖葫芦的形状、颜色等基本结构。

  2.学习用纸浆制作立体的糖葫芦,体验制作的快乐。

  3.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4.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活动准备:

  各种颜色的纸浆,一次性筷子若干,糖葫芦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好吃的糖葫芦

  1.今天我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样好吃的东西,想知道是什么吗?(出示图片)

  2.糖葫芦的形状是怎样的?有什么颜色?

  3.看到这些美味的`糖葫芦我都想去咬一口了,可是我们这现在有吗?那怎么办呢?有了,我们可以动手来制作一些美味的糖葫芦。

  二、五彩糖葫芦

  1.介绍操作时要用到的材料。

  2.讨论制作糖葫芦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三、欣赏糖葫芦

  讲评、展示幼儿的作品。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下来有两方面让我印象深刻,一是幼儿对本次活动的兴趣相当的高,动作快。开始采用的是图片导入的方式,图片的真实性强,一串串红彤彤的糖葫芦马上印入幼儿的脑海,勾起幼儿想要品尝的念头,从而促使幼儿动手制作的热情,以及完成的速度。二是作品的效果好,纸浆制作的糖葫芦样子与真实的非常相似,我们还把制作好的糖葫芦也学买的样子一样把它插起来,看起来很诱人。建议以后在操作前在桌子上先垫上报纸那样桌面上会更干净。

  小百科:冰糖葫芦又叫糖葫芦,在天津又称糖墩儿,在安徽凤阳叫作糖球。冰糖葫芦是中国传统小吃,它是将野果用竹签串成串后蘸上麦芽糖稀,糖稀遇风迅速变硬。北方冬天常见的小吃,一般用山楂串成,糖稀冻硬,吃起来又酸又甜,还很冰。

《【热门】中班美术教案模板集锦五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中班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美术中班教案05-27

中班美术教案【精选】07-20

中班美术教案(经典)07-20

中班美术教案12-13

中班美术的教案12-13

中班美术教案05-18

中班美术蝴蝶教案01-17

中班美术教案:梦01-09

中班美术《菠萝》教案04-05

中班美术教案最新06-19

【热门】中班美术教案模板集锦五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班美术教案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热门】中班美术教案模板集锦五篇

中班美术教案 篇1

  一、选材意图

  新《纲要》提出幼儿美术教育的价值在于它激发情趣、激活兴趣;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赋于幼儿满足感和成就感。传统的幼儿艺术教育要求通过模仿掌握技能、技巧,现代幼儿艺术教育则强调精神创造的意义;强调艺术活动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我选择了幼儿既感兴趣,又能充分动手动脑的美术创作活动——有趣的陀螺,让幼儿自由选择,为他们提供丰富的材料、宽松的环境,尊重个体差异,为不同水平的幼儿考虑。通过“目测、尺量、棉线、纸条”多种方法找出圆的中心点后来制作陀螺,让幼儿去体验、感受色彩变化的美丽以及活动带来的愉悦、满足感、成就感。

  二、教材分析

  1、内容分析

  根据本班幼儿年龄特点、以及具体的美术活动能力,我为幼儿提供了不同的活动内容、材料。“用尺量、棉线量、纸条对折”这些在平常美术活动中是很少见的操作方法来进行制作陀螺,这就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好奇欲、积极性,最关建的是这些活动形式让孩子充分锻炼了他们的动脑、动手的能力,只要动脑、动手就能创作出漂亮有趣的作品。体验审美愉悦以及满足感、成功感。还给幼儿充分想象的空间,自由构图、用色;大胆表现自我;促进个性发展。

  2 、目标分析

  知识性目标:

  ⑴ 让幼儿学习掌握用目测、尺、棉线量、纸条量的方法确定圆的中心点。

  ⑵ 体验色彩变化的美,并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

  社会性目标:

  ⑴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在愉悦的情绪下自由想象及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⑵肯定每个幼儿的作品,让他们获得创造后的愉悦体验。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制作陀螺的方法。难点:找出圆的中心点。

  三、教学方法设计

  1、谈话、提问法引出主题

  谈话法维护宽松的精神氛围和自主表现的时空,而提问的方式又能引导幼儿靠近主题表达出自己的.所思所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

  2 、观察、学习法提高幼儿审美感受

  通过欣赏教师制作的陀螺,激发幼儿的兴趣。

  3 、探索法让幼儿了解、掌握找出圆的中心点的几种方法。

  幼儿自己动手尝试探索,调动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 、选择操作法尊重幼儿个体差异

  根据活动内容、材料以及幼儿的年龄特点,放置三个辅助材料:尺、纸条和棉线。让幼儿自己选择探索活动。给每个幼儿自由的想象空间。

  5 、个别指导法为幼儿创造更多获得成功的机会

  幼儿美术活动虽然游戏性很强,又非常自由,但它并不是单纯的娱乐或消遣,老师在把握幼儿现有水平和每个孩子的特点的前提下,对个别幼儿适时、适当的指导才能出成果。

  四、教学准备

  1、 活动前两天,幼儿在家长的帮助下从家中带来各种陀螺陈列在教室内。

  2、教师制作多种图案的陀螺若干个。

  3、陀螺画面色彩图一幅。4、印有直径6厘米圆形的硬纸片和白色硬纸、牙签、彩笔、剪刀,供画圆用的圆形瓶盖、短尺、火柴棍等。

  五、教学程序设计

  第一部分 :谈话、提问引出主题

  老师以谈话的方式,逐一提问①小兔玩具店又有新玩具,你们看这是什么?

  第二部分:欣赏观察色彩组合图,体验色彩的美

  老师逐一出示色彩组合图,幼儿欣赏观察,引导幼儿说出或表现出感受。

  本环节中难点的突破主要通过老师的陀螺画面色彩图,让孩子了解掌握陀螺的画面设计及涂色方法。

  第三部分:幼儿分组创作

  第一步 :示范创作方法

  1、 老师简单示范制作,让幼儿掌握制作陀螺的基本技能、常规。

  2、个别幼儿上前来按老师的讲解操作,老师了解幼儿的掌握情况。

  3、老师据幼儿掌握情况再示范1—2次。

  第二步:介绍活动内容、材料,幼儿按意愿选择活动组。

  第三步:鼓励幼儿大胆制作。 幼儿在没有任何束缚和限制下,自由创作,老师巡回指导,对一些不够大胆的幼儿以积极的鼓励;对个别不会的幼儿做详细的讲解;对一些领悟强、制作较好的幼儿及时给予表扬、引导。

  这一环节是本次活动的重点环节,主要采用讲解和示范突出教学重点;通过幼儿的实际操作、老师个别指导突破难点。

  第四部分:幼儿作品展示

  本部分主要采用谈话法,通过讨论,让幼儿用语言将自己的作品内容表达出来,这是本次活动较重要的一环。老师要肯定每个幼儿的作品,让幼儿获得成功后的愉悦体验。

  第五部分:结束活动

  教师引导幼儿欣赏作品后,把自己的作品送到小兔的商店。

  整个活动程序的安排,能遵循《纲要》中组织与实施中的教育性、互动性、针对性的原则,也符合中班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规律。因此,我想通过这样的一个活动,孩子们不仅学会制作陀螺,而且在以后的学习中遇到困难时通过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及与同伴交流等方法来解决问题。

中班美术教案 篇2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幼儿欣赏范例,激发幼儿尝试新内容的学习欲望,其内容的难易程度符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针对我班孩子喜欢动手操作,但操作时毛躁、对精细动作的操作活动训练不多、不够,旨在锻炼我班幼儿动手能力、有序的操作能力。

  活动目标:

  1、感受蛋壳粘贴画特殊的花纹美。

  2、尝试用废弃的蛋壳分块面进行拼贴色装饰物体。

  3、大胆操作,体验手工活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蛋壳、胶水、记号笔,各种物体图画,课件。活动过程:

  一、课件出示范例,师幼一起欣赏

  1、提问:请小朋友们欣赏一下这片叶子漂亮吗?

  2、猜一猜,这片叶子是用什么材料做出来的?

  3、谈话引出分块:老师就是用线条把叶子分成大小不一的块面,在里面粘上不同颜色的蛋壳,这样一片漂亮的叶子就做出来了。(你们想来学一学用蛋壳变出漂亮物体的魔术吗?)

  4、其实我们身边的好多物体都可以用蛋壳来装饰让它变得更漂亮。

  二、幼儿尝试给物体分块

  (1)、想要学会用蛋壳来装饰物体,首先要学会用线条把物体分成大小不同的块面。

  (2)、复习线条,提问:你会哪些线条呢?

  (3)幼儿尝试,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围巾、小手套和帽子,请你们用自己会画的线条将他们分成几个块面。

  (4)抽个别幼儿的分快对比度强烈的作品进行讲解。(提问:哪一块可以撒的蛋壳更多一些?)

  谈话:小朋友们真会观察,我们想要装饰的物体颜色更漂亮就一定要把物体分成大小不一的块面,装饰出来才漂亮,但小的块面不能太小,太小蛋壳不好粘。

  (5)向幼儿介绍运用不同线条的.分块。

  三、出示课件,观看步骤图,教师讲解装饰方法

  第一步:用线条给物体分块。

  第二步:在分好快的物体上涂抹胶水。涂一块粘贴一块。第三步:在涂有胶水的块面上均匀的撒上碎蛋壳。

  第四步:撒完蛋壳后用手轻轻压一压。

  第五步:再把画对着小盆翻过来轻轻抖一抖,让没粘到的蛋壳倒回小盆里。依次进行,直至贴完为止。

  (过渡:你们想不想来试试?)

  三、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提醒幼儿分块时一定要分大块。

  2、强调在粘蛋壳时抹一块撒一块。

  3、鼓励幼儿进行大胆操作。

  4、提醒幼儿分块时分大一点并把蛋壳粘贴在轮廓线里。

  5、教师辅导能力弱的幼儿。

  四、讲评作品

  1、幼儿交流,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快乐。

  2、小结:我们今天用了废旧的蛋壳来装饰了一幅幅漂亮的画,回家以后小朋友们就把这个方法教给爸爸妈妈,和爸爸妈妈一起粘贴更漂亮的作品好吗?

中班美术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在说说、想象、变变的过程中,感受乌龟的基本特征,并尝试表现乌龟的动态。

  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激发幼儿喜欢画、愿意的画的活动兴趣。

  活动准备:

  1.PPT;

  2.绘画工具材料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观看PPT,了解、感受有趣的乌龟

  1.观看认识同心圆,了解乌龟的基本特征。

  (1)师:小雨滴要来和我们做游戏了,嘀嗒点击出现一个圆,再点击两次,一共有几个雨滴?它们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2)小结:像这样,小圆在大圆里面,大圆抱着小圆,它们围着一个中点在跳圆圈舞,我们叫它同心圆。

  2.幼儿学画同心圆,提醒画面布局。

  请幼儿在自己的画纸上变出同心圆,提醒幼儿同心圆在跳舞,有高有低,有大有小。

  3.幼儿尽情想象,同心圆像什么。

  师:想想同心圆像什么?它可以变成什么?

  4.观看大屏幕,引出乌龟。

  (1)边说儿歌边点击,出现乌龟。

  (2)通过儿歌的形式,感受乌龟的'动态变化。

  二、想想、说说,感受乌龟随处游玩的快乐

  1.乌龟在哪里玩?

  师:乌龟喜欢在哪里玩?它们喜欢干什么?

  2.乌龟的心情怎样?

  三、自由创作——有趣的乌龟

  1.幼儿创作,在自己的同心圆上表现乌龟。

  师:如果让你的同心圆来变乌龟,你会变出谁呢?你想带它们到哪里玩呢?

  2.教师指导,注意引导幼儿表现乌龟的各种动态。

  教师提醒幼儿添画细节和背景,也可在幼儿作品上适当添画场景,让画面更丰富。

  四、欣赏交流:说说我的小乌龟

  师:你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你觉得它们在干什么?

  谁来介绍一下你画的乌龟?乌龟们在哪里干什么?

  小结:今天你们画的小乌龟真有趣,等会请小朋友把它们带回教室,帮它们穿上五彩缤纷的衣服,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到更有趣的地方去玩,好吗?

中班美术教案 篇4

  美术泛指创作占有一定平面或空间,且具有可视性的艺术,就叫作美术,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中班美术活动教案。

  中班美术活动教案一:星空

  幼儿园中班美术优质课教案:星空

  一、活动目标

  1.通过谈话欣赏活动使幼儿自由想像、大胆绘画.培养幼儿初步的创新意识;

  2.引导幼儿选择适当的方法、颜色表现星空。

  3.培养幼儿审美情趣,激发幼儿对艺术活动的兴趣。

  重点与难点:如何激发幼儿自由想像,大胆表现多彩的星空,培养幼儿表现想像中的星空及组织画面的能力。

  二、活动准备

  视频仪。梵高的作品《星空》绘画工具、材料若干。

  三、活动过程

  1.对话交流

  师:你见过美丽的夜空吧?夜空中有什么?师;你见过、你知道的星星是什么样的?幼儿小组交流教师提出的问题。幼儿:有熊星、望远镜、飞机星、机器星??

  2.欣赏教师与名家的作品

  ①首先欣赏梵高的《星空》。请幼儿谈谈自己的感受。教师重点引导幼儿欣赏画面中的形象,笔触及色彩。

  ②欣赏教师的.作品:教师眼中的星空是五彩缤纷的,有菊花星、仙女星。教师重点引导幼儿教师是如何表现星空的?教师如何把想像的星空用画笔描绘出来。

  3.创作与交流

  ①师引导幼儿相互交流想像中的星空分别是什么样的?

  ②幼儿动手绘画,师有重点观察,辅导幼儿绘画。

  4.作品评议

  面对幼儿的作品,师生共同欣赏评价。

  活动结束。

  活动评析

  此活动评析从内容选择、活动设计、教学过程,教师的教法与表现.教学效果五个方面进行。

  首先,教师在选择内容方面能考虑幼儿年龄特点。兴趣、经验和接受能力。“星空”主题具有广泛性,挑战性,和前瞻性,内容能激发幼儿的内心感受.培养幼儿的想像力和创新精神。

  第二,在活动设计方面教师考虑到了幼儿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准备,教具、学具的准备.同时还有教师自身的准备(如略案,详案的准备),具体思路是观念树立一一信息收集一一资料准备一一教案设计。

  第三,教学过程分为四个层次:感觉一一智慧(领悟,发现,想像)一一表现一一创作。教师通过谈话导入星空的话题,引起幼儿的兴趣,教师的问题是递进的:你见过美丽的夜空吗?夜空中都有什么?你见过.知道的星星是什么样的呢,没见过的星星又是什么样的,幼儿回答的过程也是思维逐渐深入扩展的过程。幼儿讨论星空中有星星,月亮、勺子星、房子星、大熊星、飞机星、桃子星等。过程的第二块内容是欣赏教师与名家的作品,并讨论交流,孩子们的积极性高,表现好,幼儿为教师的作品鼓掌,为大师的作品惊奇,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大师的作品进一步引导幼儿观察教师眼中的星空,是想像转化为具体表现方法。大师的作品引导幼儿感受作品的意境美及简单的表现技法,线条,色彩的运用,提醒幼儿用喜欢的材料,合适的方法表现星空。有许多幼儿直接用小手,触摸喜欢的颜色,大胆绘画,自由表现。小手自由了,心灵自由了,伴着兴奋的情绪体验,潜在的艺术本能被调动,创作热情充分展示。作品评议是活动必要和重要的一部分,是另一个欣赏活动。评议以师幼儿自评、互评为主,幼儿互为学习,互相提高。

  第四,教师的教法与表现。教师创设条件丰富幼儿的生活,知识经验;注重幼儿审美情感的体验,创设轻松愉快的环境,自由感受美,表现美;提供多种材料,实践操作中发展幼儿手眼协调和动手能力,教师具备一定的艺术素养,较广泛的艺术知识和技能,并且有创新精神。

  第五,教学效果。幼儿的作品可以是创新的、多种多样的,每位幼儿的星空各具特色。如会炸的星,治病的星,机器人星,开满鲜花的星空,灯笼星空,蛇星,表现手法也多种多

  样(画、吹、喷),很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开阔了幼儿视野,发展了幼儿的想像和创作,培养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调动了幼儿积极情感,体验了成功,培养了自信。

  总之,此次活动.幼儿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在感知、理解、活动过程中,幼儿不断丰富内心感受,儿童乐于表达,善于表达,争着表达.并创作了一幅幅充满童真、童趣,富有创新的作品。(来源:屈老师教案网)

  中班美术活动教案二: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蜗牛去哪儿了(优质课)

  活动背景

  外出活动时,晨晨找到了一个小蜗牛。过了一会儿,小蜗牛从壳里探出头,在晨晨手里慢吞吞地爬。几名小朋友围在晨晨身边,饶有兴趣地观察着。老师看到孩子们对小蜗牛这么有兴趣,就将它装进瓶子放在了班上的自然角里,由此,班上就开展了主题活动一一蜗牛。在主题活动中,孩子们观察了蜗牛的外貌特征,了解了蜗牛的饮食习惯、生活习性。可是,有一天,由于瓶子没有盖严,小蜗牛不见了,孩子们在活动室里找来找去也没有找到。晨晨很伤心,有的孩子还互相埋怨。为了安慰孩子,调整孩子的情绪,教师抓住这个教育契机,设计了绘画表述活动《小蜗牛去哪儿了》。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大胆想像,并通过语言、绘画或粘贴的形式表现出来。

  2、引导幼儿关注周围的生命,养成积极的生活态度。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观察蜗牛的外貌特征,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

  2.背景图:大树和草,毛毛虫和菜地,花园和蝴蝶,小河和青蛙。

  3.环境布置:蜗牛图片、蜗牛生活背景、幼儿观察记录。

  4.材料:半成品剪贴画、八开白纸、油画棒、胶棒、手工布等。

  5.电教器材:视频仪、录音机。

  活动过程

  1.听一听

  (1)教师交代故事名称——小青蛙旅行记。

  (2)放录音——自编童话故事《小青蛙旅行记》(附后),边讲边通过视频仪出示背景图。

  2说一说

  (l)教师引出主题:故事里的小青蛙去旅行,可高兴了。咱班自然角的小蜗牛丢了,小朋友都很着急。其实小蜗牛也去旅行了,旅行是一件多快乐的事啊。你们想一想,小蜗牛可能到哪里去旅行呢?它会碰见谁,看到什么,遇到什么事呢?

  (2)围绕这几个问题,让幼儿找同桌或自己的好朋友一起讨论。教师走到幼儿中间,倾听他们的想法。

  (3)全班幼儿一起交流。

  3.画一画

  (1)教师引导幼儿将自己的想法画出来(介绍提供的材料),鼓励幼儿大胆表现。幼儿按自己的意愿选择需要的材料。

  (2)幼儿绘画、粘贴。教师细心观察,根据幼儿的实际需要给予适当的支持、帮助和指导。

  对不敢大胆绘画的幼儿,教师可以用游戏的口吻说:“小蜗牛去哪儿了?它找妈妈去了。”这样,幼儿重复地画出同样的蜗牛,就有成功感了。教师还可以说:“小蜗牛找花姐姐去了,花姐姐什么样呢?”引导幼儿从颜色、形状等方面考虑,画出花姐姐。

  对不会画的幼儿,教师可以引导他们挑选适当的半成品材料,粘贴蜗牛及背景。

  对不喜欢换色的'幼儿,教师可以引导他们欣赏环境创设中的作品或其他幼儿的作品,让孩子感知色彩的美。

  4讲一讲。

  (1)教师引导画完的幼儿讲画。幼儿拿着自己的画,把小蜗牛去旅行的经历讲给老师、小朋友或其他人听。

  (2)教师协助

  幼儿将作品粘在展示板上;幼儿互相欣赏、交流。

  活动延伸

  幼儿将自己的绘画作品编成一个个小故事,录音后送给小班的弟弟妹妹听。

  教师协助幼儿将绘画作品装订成书,放在图书区,供大家阅读和讲述。

  中班美术活动教案三:《放烟花》

  活动目标:

  能愉快地参与活动,体验创作的乐趣。

  能大胆地想象并表达自己的想法,尝试用不同的.色彩,以拖画的形式拉出线条。 学习词语“五颜六色”、“色彩缤纷”,知道人们什么时候放烟花,放烟花的安全事项,提高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PPT课件、各种颜料、蓝色卡纸若干、细绳子若干。

  活动过程:

  师幼共唱儿歌《小星星》,激发幼儿兴趣与想象,引导幼儿观察画画材料。 提问:今天画画用到的材料与平时有什么不一样?

  看到这张蓝色的纸,你想到了什么?

  师幼共同示范。

  教师示范,用手捏住绳子的一端,蘸上颜料,拉出线条,请个别幼儿示范。

  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看看,这张蓝色的纸在你们和我的共同努力下又添上了几笔,现在又让你想到了什么?

  幼儿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展示幼儿作品,学习词语“五颜六色”、“色彩缤纷”,知道人们什么时候会放烟花,放烟花的安全事项。

  提问:这么多的颜色,可以用什么词语来表达?

  这么多线条,这么多的颜色,让你想到了什么?引导幼儿说出烟花。 人们什么时候放烟花?放烟花时我们要注意些什么?

  提醒幼儿在放烟花时一定要注意安全,要让爸爸妈妈来放,小朋友要站远一点观看。

  师幼一起欣赏和评价作品。

中班美术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知道糖葫芦的形状、颜色等基本结构。

  2.学习用纸浆制作立体的糖葫芦,体验制作的快乐。

  3.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4.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活动准备:

  各种颜色的纸浆,一次性筷子若干,糖葫芦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好吃的糖葫芦

  1.今天我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样好吃的东西,想知道是什么吗?(出示图片)

  2.糖葫芦的形状是怎样的?有什么颜色?

  3.看到这些美味的`糖葫芦我都想去咬一口了,可是我们这现在有吗?那怎么办呢?有了,我们可以动手来制作一些美味的糖葫芦。

  二、五彩糖葫芦

  1.介绍操作时要用到的材料。

  2.讨论制作糖葫芦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三、欣赏糖葫芦

  讲评、展示幼儿的作品。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下来有两方面让我印象深刻,一是幼儿对本次活动的兴趣相当的高,动作快。开始采用的是图片导入的方式,图片的真实性强,一串串红彤彤的糖葫芦马上印入幼儿的脑海,勾起幼儿想要品尝的念头,从而促使幼儿动手制作的热情,以及完成的速度。二是作品的效果好,纸浆制作的糖葫芦样子与真实的非常相似,我们还把制作好的糖葫芦也学买的样子一样把它插起来,看起来很诱人。建议以后在操作前在桌子上先垫上报纸那样桌面上会更干净。

  小百科:冰糖葫芦又叫糖葫芦,在天津又称糖墩儿,在安徽凤阳叫作糖球。冰糖葫芦是中国传统小吃,它是将野果用竹签串成串后蘸上麦芽糖稀,糖稀遇风迅速变硬。北方冬天常见的小吃,一般用山楂串成,糖稀冻硬,吃起来又酸又甜,还很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