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班社会教案集合6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社会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班社会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实践等活动,初步了解合作的重要。
2.尝试协商、分工,提高与同伴合作的能力,发挥小组长的职能。
3.体验团结协作、战胜困难带来的快乐,增强进一步合作的意识。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准备:
1、四只布袋,气球若干。
2、每桌一张记录表,黑色笔每人一支。
3、有各色泡泡的大图一张。
4、合作照片(医生手术 走大鞋 划龙舟 拔河 抢险 盖房……)
5、小蚂蚁手偶一个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感受合作
和幼儿谈蚂蚁搬运食物的情况,提问题引出合作。
蚂蚁遇到了什么困难?它是怎么解决的?
(有些事情,一个人做很难,几个人或很多人一起合作就变得轻松了。)
二、引导幼儿在生活中感受合作并体验合作
(一)讨论、交流
平日里有哪些事情需要合作才能完成?
(二)出示图片,引导幼儿合作统计泡泡的数量
1.观看图片讨论,感知单独统计的困难
(1)你看到了哪几种颜色的泡泡?
(2)你能自己统计出来吗?
2.小组尝试合作统计
(1)一个人数一种颜色的泡泡,请小组内部商量并将具体的.分工告诉大家。
(2)幼儿统计。
3.发现受干扰原因,协商避免干扰的办法,统计并记录
(1)提问四个组蓝色泡泡数了多少个,为什么结果不一样呢?
(2)我们有什么办法不受干扰呢?让我们再来试一试。
4.对照正确答案,理解合作中的每一个人都很重要
(1)你们都统计出来了?你们是怎么做到的?
(2)到底哪一组合作得最好呢?我们一起来看看答案就知道了。
引导大家看看没有合作成功的小组,并提问:为什么他们没有成功?什么颜色的没数对?
尽管其他颜色的泡泡都数对了,因为X颜色没有数对,整个团队合作没有成功,看来大家合作的时候每一个人都很重要。
三、引导幼儿在装气球的游戏中学会合作
小朋友们数泡泡数的不错,我送给大家一件礼物,在规定时间内,装到袋子里的气球就都归你们了。
(一)让幼儿单独装气球,发现并协商解决问题
请每组请一个小朋友上来试一试,数十个数字后结束,让小朋友拎起来看看袋子有没有装满,当孩子们发现袋子破的时候,教师引导幼儿找朋友商量办法。
(二)小组尝试分工合作,引导幼儿帮忙解决问题
1.有什么办法让袋子不漏球呢?四人一组商量一下,一起合作试一试。
2.看看哪个组装的最多,并请这个组的幼儿为大家介绍经验。
(三)小组再次协商,第二次合作装球
1.给你们一点时间,赶快商量一下这一次准备怎么合作。
2.幼儿合作装球。
经过我们的合作,四个袋子全部装满了,祝贺大家合作成功!咱们把气球带到班上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吧!
活动反思:
孩子进入大班以后已经有明显的合作意识,但是他们缺乏科学的合作方法,因此根据这一情况我设计了这一活动。这一活动以游戏的形式进行,我为他们提供一个宽松、自由的氛围,让他们通过统计和装气球两个游戏寻找、探索合作的好方法,即要步调一致才能配合好。但是对于幼儿来说,需要在反复的、不断的练习中才能体悟合作的要领,所以我还在生活活动、体育活动及各种游戏活动中设计了一系列有关合作主题的活动,让幼儿在轻松自主的环境中充分尝试,让每个孩子体验成长、体验成功、体验快乐。
小百科:合作就是个人与个人、群体与群体之间为达到共同目的,彼此相互配合的一种联合行动、方式。
大班社会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牙医的工作,知道牙医是治疗牙齿疾病的医生。
2、知道保护牙齿的基本方法。
活动准备:
1、"社会万花筒":《牙医阿姨请问你》
2、与小区内牙医或从事相关工作额人士、家长、卫生单位联系,确定参观地点。
3、海报纸、儿童记录本、彩色笔。
活动过程:
一、与同伴分享自己到医院看牙医的经验。
1、你到医院看过牙齿吗?为什么要去见牙医?
2、在牙医诊所见到了什么?
3、牙医是怎么检查牙齿的?
4、你见过哪些看牙的工具?猜猜看它们有什么作用?
5、你有什么疑问?
二、讨论即将到医院拜访牙医时想问的问题。
1、教师协助幼儿将问题记录在海报上。
2、告诉幼儿参观牙医诊所时的安全及礼貌,不要乱动牙医叔叔或阿姨的看诊工具。
三、参观牙医诊所。
1、请牙医介绍各种看牙的工具,说明其功能,并请牙医介绍保健牙齿的方法。
2、鼓励幼儿依之前讨论的'问题提问,请牙医回答幼儿的问题,并记录下来。(也可以请幼儿当场让牙医进行检查,用现场示范的形式回答幼儿提问。)
四、回园后分享参观,交流讨论自己的发现,并看看疑问是否得到了解答。
大班社会教案 篇3
活动设计背景
我在与我班幼儿的接触中,发现他们在班级来客人时,不会问好。由此,我想到:他们在家也一点不会待客。待客也是人际交往的一项重要能力。为此,我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了这堂主题活动课。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在学校、在家待客的常识。
2、培养幼儿待客的'兴趣、增强安全意识。
3、做一个懂礼貌的小主人。
4、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初步的待客常识
难点:礼貌待客
活动准备
准备水果,水。
在家观察父母是怎样待客的。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
小朋友们好,我们经常会遇到客人来到班级、来到我们家。那你们会招待客人吗?
二、班级来客人
1,你认为怎么做?
2,老师提点建议,好不好?
3,模拟情境表演
三、家里来客人
1、摆好两张桌子当茶几,上面放好水果,和一杯水。
2、教师问:想一想,家里发生了什么事?
3、找几组小朋友上台表演,你想怎样待客?
4、评一评:哪组好?好在哪?(让幼儿在了解待客常识的基础上,指导用礼貌用语,还要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5、谁能表演得更好?
6、(放使人恐怖的音乐)如果家里来了陌生的客人,怎么办?
四、活动总结与延伸
对待客人要友好,但遇到陌生客人可一定要小心!回家后,我们主动待客,看看谁做得好?
大班社会教案 篇4
设计思路:
今年我们这里出现了沙尘天气。连续几天的大风沙,孩子们只能躲在活动室里,失去了每天两个小时户外活动的快乐时光,孩子们沮丧极了。由于这种坏天气使孩子们有了切身体会,每天都在讨论着。我借此机会组织了此活动。
活动目标:
认识"沙尘暴"这一天气现象,及对人类的危害。
渗透目标:
知道植树能控制风沙,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活动重点:
"沙尘暴"形成的原因。
活动难点:
植物能阻挡沙尘。
活动准备:
1、 在有"沙尘暴"天气的日子里,引导幼儿观察"沙尘暴"天气的特征。
2、 收集"沙尘暴"天气给人们造成的危害图片、及录相带,供幼儿了解。
3、 一盘沙土、废旧轮胎中种植的小麦。
活动过程:
一、 导入活动-说说沙尘暴
1、 观看沙尘暴的.录像,引出"沙尘暴"天气提问:
1) 这是什么样的天气?
2) 你是从哪儿听说的"沙尘暴"天气?
二、 基本活动--知道"沙尘暴"形成的原因及植物能阻挡沙尘
1、 提问:"沙尘暴"天气的特征:
风很猛,风中夹着很多的沙子,时间有时长,有时短。
讨论:"沙尘暴"给人们带来的危害。
2、 讨论:为什么会出现沙尘天气?沙子是从哪儿来的?了解"沙尘暴"形成的原因。
1) 播放人为的砍伐树木、破坏草原,致使土地沙化的录像。
2) 再提问:沙子是从哪儿来的?
引导幼儿说出多植树,保护绿色植被。
3、 做小实验。
1) 让小朋友想办法把一盘沙"吹"起来。
2) 请幼儿把废旧轮胎中种植小麦中的土吹起来。
大班社会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认识学习用品,知道他们的用途。
2.尝试学习整理、摆放文具用品的方法,能有序地摆放物品。
3.逐步学习自己整理文具,增强做一名小学生的愿望。
4.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5.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每人准备一只书包、铅笔盒、书本等。
2.情境表演:《两个小朋友》(小学生自己收拾文具盒的情景,一个会自己收拾,一个不会收拾。)
活动过程:
1.谈话,书包里有什么。
师(出示书包):小朋友,这是什么啊?(书包)那你们知道书包里有些什么物品?(书、本子、铅笔盒等等)2.认识学习用品,并知道它们的用途。
(1)逐一出示书包内的物品:书、铅笔盒、本子、笔、尺、橡皮等用品,让幼儿讨论各种物品的用处。
(2)引导幼儿将这些物品进行归类。
师小结:铅笔、文具盒、书包、三角套尺、卷笔刀、橡皮、彩色铅笔、水笔、签字笔、没有用过的本子等都是文具。
(3)形成学习用品的概念,知道这些都是小学生学习时需要用到的用品。
3.观看情境表演《两个小朋友》,比较两个小学生(小明和小方)的文具有什么不同。
幼儿表演,一个幼儿书包里的文具整理的又快又好,另一个幼儿整理的很乱。
(1)师:两个小朋友的表演你发现了什么?大;考吧.幼,师网出处(一个整理的很快,另一个还没整理好)(2)为什么会这样的,你觉得应该怎么做?
师小结:大的.东西放最下面,有点大的东西放上一层,最小的物品放最上面,整理好后放进书包。)你喜欢小明还是小方?(为什么?)(2)师小结:学会自己收拾文具学具很重要。
3.讨论:小朋友我们应该怎样爱护自己的学习用品?
4.幼儿讨论收拾文具的方法,学习将自己书包里的学习用品收拾摆放整齐。
(1)请两至三名幼儿示范收拾文具的方法。如何收拾的好,为什么?收拾的不好,请幼儿指出怎样改正。
(2)幼儿共同操作收拾整理自己的文具和学具。
5.创设“上课,下课”情况,幼儿练习摆放整理学习用具,感知体验收放文具的快乐。
比一比:看谁收得又快又整齐。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过程,教师为幼儿搭建了自由探索的舞台,让幼儿自己探索,尝试,思考,教师只是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科学探索活动中我们首先要有清晰的思路,对整个活动做合理的安排,做到每次操作要求明确,并能为后一次的操作奠定基础。活动层次要清晰,做到层层深入。
大班社会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爱国情感。
2、通过大合唱培养幼儿的唱歌兴趣和团结协作的能力。
3、了解节日中应注意的安全和卫生,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
4、感受节日的.欢乐气氛。
活动时间:
20xx年9月28日下午3点整。
活动地点:多功能厅。
活动准备:
1、各班自选两首歌曲同时排练好。
2、演唱道具各班自选。
3、布置舞台,大班组空班老师。
活动过程:
迎国庆爱国歌曲大合唱。
1、各班老师自选歌曲教会幼儿唱革命歌曲。
2、演出顺序:大一班、大二班、大三班。
3、请各班提前10分钟到现场按指定位置就坐。
4、上台顺序从左上右下。
5、请各班主任负责本班幼儿的安全及其教育工作。
6、在台上准备20张小椅子,便于合唱队形的编排,(一般形式站成高低2排,各班可按实际情况进行变化队形,并自己解决道具问题。)
【大班社会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社会的教案11-08
大班社会教案:老少同乐_大班社会教案02-28
大班社会教案:美丽的家乡_大班社会教案02-28
大班社会教案06-04
大班社会感恩教案04-02
大班社会领域教案03-22
大班社会微笑教案03-24
大班社会树教案04-01
大班社会《毕业》教案03-31
大班社会教案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