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中班教案

中班教案

时间:2024-11-05 11:21:44 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中班教案范文锦集7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选中班教案范文锦集7篇

中班教案 篇1

  大伞和小伞

  活动目标及重难点:

  1、运用多种形式理解故事,体会身材大小和伞的大小之间的关系。(重点)

  2、 感受故事中雨天优美的意境,能大胆的学说句子:把你的伞收起来吧,到我的伞下来,有了大伞就不用小伞了。(重点)

  3、体验小动物在雨天一起合伞的快乐和情趣。(难点)

  活动准备:

  教学课件、人手一份操作性的教具(小动物、伞等)

  活动过程:

  一、引出主题

  1、出示中伞:这是什么?什么时候用的?这会是谁的伞呢?

  2、出示小伞和大伞:这两把会是谁的伞?

  二、分段欣赏故事前三段

  1、下雨天,小老鼠怎么出门去?路上他遇到了谁?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接着呢?(他们又遇到了谁?三个人怎么一起走的?)

  2、小刺猬为什么要请小老鼠到它的伞下来?小狗呢?

  3、三个朋友还会遇幼儿到谁?(发散后再继续欣赏)

  三、完整欣赏、讨论理解故事

  1、为什么有了大伞就不用小伞了呢?

  2、如果它们四个在一起合伞的时候是小老鼠的伞会是怎么样的情况呢?

  3、为什么一起撑一把大伞会觉得开心呢?

  四、听故事比较故事

  1、试一试:请幼儿按照故事里小动物出场的先后顺序给它们排队,并个小动物送上相应的伞。(每人一份操作材料)

  2、摆一摆:播放录音故事,请幼儿按故事情节,动态摆放伞和动物,从中体验伞的大小与多少的关系。

  3、说一说:学者说一说故事中动物的对话,体会动物之间的礼貌与友谊。

  4、想一想:你喜欢下雨吗?如果下雨时你没有带伞怎么办?同伴没有伞你会怎么办?

  五、延伸:表演故事

  按照自己喜欢的角色扮演一边听录音,表演故事。

  附故事:大伞和小伞

  下雨了,小老鼠撑着伞走在路上,雨水打在小老鼠的伞上发出“噼啪、噼啪”的.声音。

  走着走着,小老鼠碰到了小刺猬。“刺猬哥哥你好!”小老鼠有礼貌的说。小刺猬说“小老鼠,快把你的伞收起来吧,到我的伞下来,有了大伞就不用小伞了!”于是,小老鼠和小刺猬合撑一把大伞往前走,雨水打在小刺猬的伞上发出“噼啪、噼啪”的声音。

  走着走着,小老鼠、小刺猬碰到了小黄狗。“小黄狗你好!”小老鼠、小刺猬有礼貌的说。小黄狗说“小老鼠、小刺猬快把你们的伞收起来吧,到我的伞下来,有了大伞就不用小伞了!”于是,小老鼠、小刺猬、小黄狗合撑一把大伞往前走,雨水打在小黄狗的伞上发出“噼啪、噼啪”的声音。

  走着走着,小老鼠、小刺猬、小黄狗碰到了黑熊。“黑熊大哥你好!”小老鼠、小刺猬、小黄狗有礼貌的说。黑熊说“小老鼠、小刺猬、小黄狗快把你们的伞收起来吧,到我的伞下来,有了大伞就不用小伞了!”于是,小老鼠、小刺猬、小黄狗、黑熊合撑一把大伞往前走,雨水打在黑熊的伞上发出“噼啪、噼啪”的声音。

  它们四个往前走,不一会儿雨停了,太阳出来了。黑熊把大伞收了起来,大家你看我,我看你,开心的笑了起来!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画面,尝试从细节中进行推测,体验发现的乐趣。

  2、乐意表达自己的想法,感受和好朋友在一起的幸福。

  活动准备:

  ppt课件、音乐、绘本《当我们同在一起》。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师:小朋友们,你有没有这样的朋友,玩也在一起,吃也在一起,无论欢笑与哭泣,都是他陪着你,现在,让我们来找找你们最要好的朋友吧!(好朋友手牵手坐一起)

  二、分段讲述,解读绘本

  1、图片导入:小姑娘与她的好朋友们。

  2、好朋友天天在一起,他们是最幸福的!

  (1)画画的时候好朋友们在一起。

  (2)爬山探险的时候好朋友们在一起。

  (3)躲猫猫的时候好朋友们在一起。

  (4)旅行的时候好朋友们在一起。

  (5)爬到天空去看月亮和星星的时候好朋友们在一起。

  (6)累了休息的时候好朋友们在一起。

  3、小结:这是一个充满了想象的绘本,那你们能说说每种动物都充当了什么角色吗?

  灰熊:宽阔的胸膛用来画画;鳄鱼:脊背是蜿蜒的山峦;小女孩:帽子是捉迷藏的乐园;小猪:鼓鼓的肚子可以变成气球;长颈鹿:长脖子是通向月亮的天梯;狮子:鬃毛是辽阔的草原。

  三、情感延伸

  师:小女孩找到了这些动物做朋友,天天幸福地在一起。你现在也跟你的好朋友在一起,你觉得幸福吗?当你感觉很幸福地时候,你会怎么做?(听音乐,与好朋友抱抱亲亲)

  活动反思:

  当拿到这个绘本的时候,我看了一遍,觉得故事好简单呀,这样以语言讲述绘本对于中班第二学期的孩子来说是否简单了。但是当我开始设计教案整理思路的时候,才感觉到绘本故事中所深藏的一些秘密!通过反复观察和细读绘本内容,开始制定了教学活动的目标以及活动流程。

  在展示活动中,我在出示第一张导入图片的时候就诧异了,原来我们班中的烁烁小朋友家里有这个绘本故事,我一下子慌了!但好在烁烁是个自我管理能力很强的孩子,能够遵守老师的规定举手回答问题。为了让他能为大家保留住绘本内容,所以在整个活动中只请到了他回答一次,给了更多其他孩子回答的机会。

  绘本中的重点是根据局部的特征来推测6个朋友中谁是成为大家快乐元素的那一个,通过老师的.提问来引导孩子带入绘本故事的精髓中,在这一环节中,孩子们还是有自己的想法和推测的,但是总体来说思维不广阔,比较局限和统一。

  最后以生命启蒙教育作为情感的延伸,通过抱一抱、转一转、跳个舞的方式来回顾绘本中最重要的精神就是:好朋友在一起就很幸福!我感觉在这个部分,可能自己的话语没有让孩子们有表现的欲望,所以最后我以行动来提示和明确这一环节的意义,跟着音乐,孩子们才想到了要与好朋友之间抱一抱。

  整个活动下来,我感觉教师的引导性语言很重要,尽量要简洁明了,这样才能抓住活动内容的精髓,正确的把孩子引入绘本的中心思想中,才能紧扣着活动目标进行。

中班教案 篇3

  糖果大聚会

  活动目标

  1.正确感知7以内物体数量,学习将实物分类并用相应的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

  2.对包糖果、数糖果活动感兴趣,能较专注地参与操作活动。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1)幼儿喜爱各种各样的糖果,有包糖果的经验。

  (2)接触过数字与数量匹配的活动。

  2、物质准备教具:数卡1-7;投影仪学具:糖果纸,纸团,数卡5套,贴纸,水彩笔,操作单1、2、3。

  活动过程:

  一、包糖果

  1、引出活动内容师:新年快到了,我们要做一些新年糖果打扮我们的教室,甜甜蜜蜜过新年。大家一起来帮忙吧!

  2、观察活动材料。

  师:每一组都有一些糖果和糖纸,请小朋友把糖果全部包完哦!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提醒幼儿包糖果时将糖纸的两头拧紧,才能把糖果包紧。

  二、分糖果

  1、师:糖果都包好了吗?现在我们得把这么多糖果分一分,怎么分呢?(一样颜色的放在一起)

  2、师:好吧,我们就把一样颜色的糖果放在一个盘子里,数一数每种颜色的'糖果有几颗,在选一个数卡朋友来表示。

  三、确认糖果师:现在请小朋友们一起说一说各种颜色的糖果有几个?

  四、幼儿操作

  1、教师出示“糖果数字练练看”操作单。

  师:这里还有很多糖果朋友呢!请大家仔细数一数贴纸中的每个糖果罐里有几颗糖果,把糖果罐贴到和数字卡片相等的线上,然后在最小和最大的两个数字下面做自己喜欢的标记吧!

  鼓励能力尚欠的幼儿收口一致仔细点数,引导能力较强的幼儿尝试目测默数糖果的数量。

  2、教师出示“找糖果”操作单教师:这里有几罐糖果,你觉得这个罐子里应该有几颗糖果呢?(7颗)你是怎么知道的?(因为这个罐子上标有数字7)。师:你真聪明。

  师:那请你仔细数一数,这个罐子里现在有几颗糖果(4颗),那怎么样才能变成7颗呢?(再画3颗)师:真棒,待会请你试一试。

  师:请你再看一看这一罐,因该有几颗糖果呢?(5颗),请你们仔细数一数现在罐子里有几颗糖果(7颗),师:哦,原来是太……多了。那我们应该怎么样呢?(应该把它划掉2个)。

  这里面还有几罐糖果,请小朋友们帮帮它,将糖果罐上的数字和里面的糖果数量一样多?你想帮忙完成这个好玩的游戏吗?

  3、教师出示操作单三师:小朋友们,这个游戏你会玩玩吗?(会)待会儿也请你去玩一玩哦。

  师:我们今天总过要玩几个游戏啊?(3个)做完游戏了,我们要轻轻地回到自己的小椅子上。好,现在请小朋友们轻轻地去玩游戏吧。记得3个游戏都要玩一玩哦。

  五、幼儿游戏,检查操作单,活动结束。

  师:游戏结束时间快到啦,还没有玩好的小朋友要抓紧时间哦。游戏做好的小朋友,请你和身边的好朋友说一说你是怎么玩游戏的。

  师:游戏结束了,请每个小朋友有轻轻回到自己的小椅子上。

  师:这个游戏你是怎么玩?请2名幼儿回答。你们做的对吗?(对)师:这个游戏你是怎么玩?请2名幼儿回答。你们做的对吗?(对)师:这个游戏你是怎么玩?请2名幼儿回答。你们做的对吗?(对)师:你们3个游戏都做对了吗?(对)4、师:好,老师表扬每一小朋友都很棒!现在老师要将糖果奖励给小朋友,我们一起用它来做成漂亮的吊饰放在我们的教室,好吗?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知道牙齿生病的一般原因,懂得怎样保护牙齿。

  2、能和同伴主动交流、按规则分享。

  3、对探讨怎样养成好习惯使身体健康有兴趣。

  4、知道不刷牙牙齿会有小细菌,会得虫牙。

  5、学习正确的刷牙方法,知道饭后漱口,刷牙。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知道牙齿生病的一般原因,懂得怎样保护牙齿。

  活动难点:

  能和同伴主动交流、按规则分享。

  活动准备:

  保护牙齿的儿歌、视频;小组讨论后发言者用的标志牌。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们,觉得自己牙齿健康的人请举手?个别回答:健康的牙齿什么样子?

  2、牙齿不健康的小朋友请举手。个别回答:你的牙齿有什么问题?

  二、基本环节

  1、说说你知道的牙齿生病的原因。

  2、怎样保护牙齿?(8人组合成一组,五组幼儿讨论,小组推荐一名幼儿发言,发言者要带上标志牌与大家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

  3、五个小组的代表发言,大家倾听。

  4、看保护牙齿的专题片后,师幼一起小结:从养成刷牙习惯、少吃甜食、晚上刷牙后不吃食物、不挑食、勤锻炼、补钙等方面保护牙齿,养护牙齿。(教师简笔画板书提示,小结。)

  三、结束部分

  1、学儿歌,巩固护牙知识。

  2、希望小朋友们从今天起知道定期检查牙齿,生活中养成爱护牙齿的习惯,每个人都有一口健康的牙齿。

  活动反思:

  幼儿知道健康的牙齿白白的,不疼痛,没缺口;不健康的牙齿会疼、延迟的颜色是黄色或黑色,有的`牙齿上虫洞,有的咬不动稍微硬一点的食物。讨论如何保护牙齿时,部分幼儿缺乏轻声讨论交流的习惯,不能按要求倾听同伴的发言,自我意识较强,个别组有争抢发言标志牌的现象,活动常规需要长期培养。总体说来,幼儿知道牙齿生病的原因,掌握了保护牙齿的方法。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熟练说出:“线绕一个圈,再绕一个圈,两头交叉绕一绕,拉拉紧”。

  2、尝试在儿歌的帮助下,初步学习系鞋带的正确方法。

  3、增强自我服务的能力,感受自我服务带来的快乐和成功感。

  4、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5、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漂亮的蝴蝶结》教学挂图。

  2、系蝴蝶结的小鞋。

  3、穿有鞋带的鞋来园,每位幼儿一根短绸带

  4、幼儿学习资源。

  活动重、难点

  初步学习系鞋带的正确方法,增强自我服务的能力,感受自我服务带来的快乐和成功感。

  活动过程

  1、出示带蝴蝶结的小鞋子,引出故事主题。

  引导幼儿观察小小子的特殊之处:你喜欢这双小鞋子吗?为什么?引发幼儿的讨论。

  2、欣赏故事,幼儿初步了解系蝴蝶结的方法。

  (1)看课件教师完整讲述故事《漂亮的蝴蝶结》。

  (2)引导幼儿观察幼儿学习资源,学习系鞋带的`方法。

  提问:开始时妈妈为什么不给美嘉买有蝴蝶结的鞋子?美嘉是怎样学习扎蝴蝶结的?大,考吧、幼师,网出,处!重点学习短句”先绕一个圈,再绕一个圈,两头交叉绕一绕,拉拉紧”。

  (3)每位小朋友一根短绸带,练习扎蝴蝶结的方法。

  引导幼儿根据故事中的短句练习扎蝴蝶结的方法,同时提醒幼儿线绕的两个圈要小一些,交叉的部分也要少,不然拉近是容易拉过头,形不成蝴蝶结。

  3、游戏“试着系一系”,引导幼儿初步学习系鞋带的方法。

  (1)出示蝴蝶结,请幼儿讨论蝴蝶结该怎么系?

  (2)幼儿讨论后自己学着系鞋带,老师在一边引导提醒。

  (3)表扬鞋带系得好的幼儿。

  4、游戏 “蝴蝶飞飞”。幼儿互相帮助吧蝴蝶结扎在手上,颤动手指磨坊蝴蝶飞的动作,体验学会系蝴蝶结的快乐和成就感。

  5、活动延伸

  为自己的妈妈做一个漂亮的蝴蝶结,作为“三八”妇女节的礼物。

  教学反思:

  从这堂课,我们也看出一堂教学活动是要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不放任自流,还是要尊重孩子的自主性,顺其自然。不管哪种占主导,都应该处理好教的方式,让孩子们感觉不到被教,一切像一场游戏活动。教无定法,无论采用哪种教学方式,都必须作用于人的感官才能发挥作用。教学方式实质上是一种刺激手段。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区分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梯形

  2、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激发幼儿对图形的兴趣。

  活动准备:

  1、课件

  2、各种图形的卡片若干,人手都有。

  活动过程:

  一、律动:小花猫发高烧

  二、复习认识的图形

  1、小花猫今天过生日,老师带你们去给他过生日,你们愿意吗?去小花猫家的路和我们的不一样,让我们一起看一看它是由什么组成的?(出示课件)

  2、都有什么图形,谁能告诉老师和小朋友,正方形是什么样的`?幼儿根据经验自由讲述。教师小结:正方形特征,四条边相等,四个角一样大。

  3、这是什么形?谁能说说长方形的特征?

  4、这是什么形?圆形有什么特征?

  5、这是什么形?三角形有什么特征?

  三、学习新知

  1、你们都说对了,看我们到哪了?课件(小花猫的家)你们看到了什么?(房子)小花猫家的房子是用什么做的?(图形)你们都发现了什么图形?幼儿自由讲述。

  2、还有一个图形是我们以前没见过的,谁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它叫梯形。这个梯形呢,两个对边相等,两个相邻角一样大。老师告诉你们,梯形呀也有不是这样的,它还有许多种,今天小朋友可以回家和小朋友一起查一查,还有什么样的梯形,明天来告诉老师,好吗?

  3、我们又认识了一个图形,小朋友观察一下梯形,谁能想出来梯形是怎么变出来的?(课件)

  4、我们在去小花猫家的过程中遇见了这么多图形,你们能不能快速叫出他们的名字?看课件,请幼儿快速说出课件中的名字。

  四、利用经验幼儿自由拼摆个种图案

  1、小朋友在生活中见过这样的图形吗?你见过什么东西象这些图形?(课件参考)

  2、小朋友想了这么多,可是小花猫都着急了,说,小朋友你们来给我过生日,给我准备礼物了吗?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些图片,我们来摆出好的东西送给小花猫。(幼儿动手操作)

  3、你们的礼物都准备好了吗?那我们一起去送给小花猫吧!!

  随音乐离开活动室。

中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在拼图的过程中感知三角形与正方形、长方形三者之间的拼合关系,体验图形的空间变化。

  2、乐意操作,大胆尝试,感受拼图活动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等腰直角三角形卡片若干,三角形范例板、每组一筐等腰直角三角形卡片,三角形拼图操作板每人一块。每组一份固体胶或者浆糊。

  2、《幼儿画册》(第3册第47页及硬卡纸)

  知识准备:

  幼儿对于三角的认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利用三角形进行拼图,体验图形的`空间变化。

  难点:感知三角形与正方形、长方形三者之间的拼合关系。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起兴趣。

  1、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幅图片,想不想来看看?

  2、出示一张房子的范例板。

  师:这是什么?是有什么组成的?老师这里有许多三角形,谁愿意来试试看的?

  二、感知三角形与其他的拼合关系。

  师:观察这两幅画你们发现了什么?

  小结:原来两个等腰三角形可以组成一个正方形,4个等腰三角形可以组成一个长方形。所以拼图时三角形代替了正方形和长方形。

  三、学习按范例板拼图形。

  1、出示一张三角形的范例板。

  师:这是什么?是由什么拼成的呢?有几个三角形拼成的呢?数数看。

  2、出示另外范例板,请幼儿按范例板拼出图形。

  师:这还有一张图片,小朋友来看一看,这是什么?一共用了几个三角形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3、师:这里还有几张图片,请小朋友们仔细的看看,和旁边的小朋友说说看是有几个三角形组成的。

  四、游戏“三角拼图”。

  师:我给你们准备了一些范例板,看一看它们是什么?它们是由几个三角形拼成的?请你们选一个喜欢的范例板用三角形把它拼出来吧!

  五、延伸活动。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用三角形拼图,老师这边还有很多的材料,小朋友们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去拼拼自己喜欢的图片哦。

《精选中班教案范文锦集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经典中班教案中班教案02-23

教案中班教案02-23

【精选】中班教案08-26

中班教案(精选)08-26

中班教案(经典)08-27

[经典]中班教案08-08

中班教案[经典]08-19

中班教案(经典)09-19

中班教案【精选】07-24

(精选)中班教案08-03

精选中班教案范文锦集7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选中班教案范文锦集7篇

中班教案 篇1

  大伞和小伞

  活动目标及重难点:

  1、运用多种形式理解故事,体会身材大小和伞的大小之间的关系。(重点)

  2、 感受故事中雨天优美的意境,能大胆的学说句子:把你的伞收起来吧,到我的伞下来,有了大伞就不用小伞了。(重点)

  3、体验小动物在雨天一起合伞的快乐和情趣。(难点)

  活动准备:

  教学课件、人手一份操作性的教具(小动物、伞等)

  活动过程:

  一、引出主题

  1、出示中伞:这是什么?什么时候用的?这会是谁的伞呢?

  2、出示小伞和大伞:这两把会是谁的伞?

  二、分段欣赏故事前三段

  1、下雨天,小老鼠怎么出门去?路上他遇到了谁?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接着呢?(他们又遇到了谁?三个人怎么一起走的?)

  2、小刺猬为什么要请小老鼠到它的伞下来?小狗呢?

  3、三个朋友还会遇幼儿到谁?(发散后再继续欣赏)

  三、完整欣赏、讨论理解故事

  1、为什么有了大伞就不用小伞了呢?

  2、如果它们四个在一起合伞的时候是小老鼠的伞会是怎么样的情况呢?

  3、为什么一起撑一把大伞会觉得开心呢?

  四、听故事比较故事

  1、试一试:请幼儿按照故事里小动物出场的先后顺序给它们排队,并个小动物送上相应的伞。(每人一份操作材料)

  2、摆一摆:播放录音故事,请幼儿按故事情节,动态摆放伞和动物,从中体验伞的大小与多少的关系。

  3、说一说:学者说一说故事中动物的对话,体会动物之间的礼貌与友谊。

  4、想一想:你喜欢下雨吗?如果下雨时你没有带伞怎么办?同伴没有伞你会怎么办?

  五、延伸:表演故事

  按照自己喜欢的角色扮演一边听录音,表演故事。

  附故事:大伞和小伞

  下雨了,小老鼠撑着伞走在路上,雨水打在小老鼠的伞上发出“噼啪、噼啪”的.声音。

  走着走着,小老鼠碰到了小刺猬。“刺猬哥哥你好!”小老鼠有礼貌的说。小刺猬说“小老鼠,快把你的伞收起来吧,到我的伞下来,有了大伞就不用小伞了!”于是,小老鼠和小刺猬合撑一把大伞往前走,雨水打在小刺猬的伞上发出“噼啪、噼啪”的声音。

  走着走着,小老鼠、小刺猬碰到了小黄狗。“小黄狗你好!”小老鼠、小刺猬有礼貌的说。小黄狗说“小老鼠、小刺猬快把你们的伞收起来吧,到我的伞下来,有了大伞就不用小伞了!”于是,小老鼠、小刺猬、小黄狗合撑一把大伞往前走,雨水打在小黄狗的伞上发出“噼啪、噼啪”的声音。

  走着走着,小老鼠、小刺猬、小黄狗碰到了黑熊。“黑熊大哥你好!”小老鼠、小刺猬、小黄狗有礼貌的说。黑熊说“小老鼠、小刺猬、小黄狗快把你们的伞收起来吧,到我的伞下来,有了大伞就不用小伞了!”于是,小老鼠、小刺猬、小黄狗、黑熊合撑一把大伞往前走,雨水打在黑熊的伞上发出“噼啪、噼啪”的声音。

  它们四个往前走,不一会儿雨停了,太阳出来了。黑熊把大伞收了起来,大家你看我,我看你,开心的笑了起来!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画面,尝试从细节中进行推测,体验发现的乐趣。

  2、乐意表达自己的想法,感受和好朋友在一起的幸福。

  活动准备:

  ppt课件、音乐、绘本《当我们同在一起》。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师:小朋友们,你有没有这样的朋友,玩也在一起,吃也在一起,无论欢笑与哭泣,都是他陪着你,现在,让我们来找找你们最要好的朋友吧!(好朋友手牵手坐一起)

  二、分段讲述,解读绘本

  1、图片导入:小姑娘与她的好朋友们。

  2、好朋友天天在一起,他们是最幸福的!

  (1)画画的时候好朋友们在一起。

  (2)爬山探险的时候好朋友们在一起。

  (3)躲猫猫的时候好朋友们在一起。

  (4)旅行的时候好朋友们在一起。

  (5)爬到天空去看月亮和星星的时候好朋友们在一起。

  (6)累了休息的时候好朋友们在一起。

  3、小结:这是一个充满了想象的绘本,那你们能说说每种动物都充当了什么角色吗?

  灰熊:宽阔的胸膛用来画画;鳄鱼:脊背是蜿蜒的山峦;小女孩:帽子是捉迷藏的乐园;小猪:鼓鼓的肚子可以变成气球;长颈鹿:长脖子是通向月亮的天梯;狮子:鬃毛是辽阔的草原。

  三、情感延伸

  师:小女孩找到了这些动物做朋友,天天幸福地在一起。你现在也跟你的好朋友在一起,你觉得幸福吗?当你感觉很幸福地时候,你会怎么做?(听音乐,与好朋友抱抱亲亲)

  活动反思:

  当拿到这个绘本的时候,我看了一遍,觉得故事好简单呀,这样以语言讲述绘本对于中班第二学期的孩子来说是否简单了。但是当我开始设计教案整理思路的时候,才感觉到绘本故事中所深藏的一些秘密!通过反复观察和细读绘本内容,开始制定了教学活动的目标以及活动流程。

  在展示活动中,我在出示第一张导入图片的时候就诧异了,原来我们班中的烁烁小朋友家里有这个绘本故事,我一下子慌了!但好在烁烁是个自我管理能力很强的孩子,能够遵守老师的规定举手回答问题。为了让他能为大家保留住绘本内容,所以在整个活动中只请到了他回答一次,给了更多其他孩子回答的机会。

  绘本中的重点是根据局部的特征来推测6个朋友中谁是成为大家快乐元素的那一个,通过老师的.提问来引导孩子带入绘本故事的精髓中,在这一环节中,孩子们还是有自己的想法和推测的,但是总体来说思维不广阔,比较局限和统一。

  最后以生命启蒙教育作为情感的延伸,通过抱一抱、转一转、跳个舞的方式来回顾绘本中最重要的精神就是:好朋友在一起就很幸福!我感觉在这个部分,可能自己的话语没有让孩子们有表现的欲望,所以最后我以行动来提示和明确这一环节的意义,跟着音乐,孩子们才想到了要与好朋友之间抱一抱。

  整个活动下来,我感觉教师的引导性语言很重要,尽量要简洁明了,这样才能抓住活动内容的精髓,正确的把孩子引入绘本的中心思想中,才能紧扣着活动目标进行。

中班教案 篇3

  糖果大聚会

  活动目标

  1.正确感知7以内物体数量,学习将实物分类并用相应的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

  2.对包糖果、数糖果活动感兴趣,能较专注地参与操作活动。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1)幼儿喜爱各种各样的糖果,有包糖果的经验。

  (2)接触过数字与数量匹配的活动。

  2、物质准备教具:数卡1-7;投影仪学具:糖果纸,纸团,数卡5套,贴纸,水彩笔,操作单1、2、3。

  活动过程:

  一、包糖果

  1、引出活动内容师:新年快到了,我们要做一些新年糖果打扮我们的教室,甜甜蜜蜜过新年。大家一起来帮忙吧!

  2、观察活动材料。

  师:每一组都有一些糖果和糖纸,请小朋友把糖果全部包完哦!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提醒幼儿包糖果时将糖纸的两头拧紧,才能把糖果包紧。

  二、分糖果

  1、师:糖果都包好了吗?现在我们得把这么多糖果分一分,怎么分呢?(一样颜色的放在一起)

  2、师:好吧,我们就把一样颜色的糖果放在一个盘子里,数一数每种颜色的'糖果有几颗,在选一个数卡朋友来表示。

  三、确认糖果师:现在请小朋友们一起说一说各种颜色的糖果有几个?

  四、幼儿操作

  1、教师出示“糖果数字练练看”操作单。

  师:这里还有很多糖果朋友呢!请大家仔细数一数贴纸中的每个糖果罐里有几颗糖果,把糖果罐贴到和数字卡片相等的线上,然后在最小和最大的两个数字下面做自己喜欢的标记吧!

  鼓励能力尚欠的幼儿收口一致仔细点数,引导能力较强的幼儿尝试目测默数糖果的数量。

  2、教师出示“找糖果”操作单教师:这里有几罐糖果,你觉得这个罐子里应该有几颗糖果呢?(7颗)你是怎么知道的?(因为这个罐子上标有数字7)。师:你真聪明。

  师:那请你仔细数一数,这个罐子里现在有几颗糖果(4颗),那怎么样才能变成7颗呢?(再画3颗)师:真棒,待会请你试一试。

  师:请你再看一看这一罐,因该有几颗糖果呢?(5颗),请你们仔细数一数现在罐子里有几颗糖果(7颗),师:哦,原来是太……多了。那我们应该怎么样呢?(应该把它划掉2个)。

  这里面还有几罐糖果,请小朋友们帮帮它,将糖果罐上的数字和里面的糖果数量一样多?你想帮忙完成这个好玩的游戏吗?

  3、教师出示操作单三师:小朋友们,这个游戏你会玩玩吗?(会)待会儿也请你去玩一玩哦。

  师:我们今天总过要玩几个游戏啊?(3个)做完游戏了,我们要轻轻地回到自己的小椅子上。好,现在请小朋友们轻轻地去玩游戏吧。记得3个游戏都要玩一玩哦。

  五、幼儿游戏,检查操作单,活动结束。

  师:游戏结束时间快到啦,还没有玩好的小朋友要抓紧时间哦。游戏做好的小朋友,请你和身边的好朋友说一说你是怎么玩游戏的。

  师:游戏结束了,请每个小朋友有轻轻回到自己的小椅子上。

  师:这个游戏你是怎么玩?请2名幼儿回答。你们做的对吗?(对)师:这个游戏你是怎么玩?请2名幼儿回答。你们做的对吗?(对)师:这个游戏你是怎么玩?请2名幼儿回答。你们做的对吗?(对)师:你们3个游戏都做对了吗?(对)4、师:好,老师表扬每一小朋友都很棒!现在老师要将糖果奖励给小朋友,我们一起用它来做成漂亮的吊饰放在我们的教室,好吗?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知道牙齿生病的一般原因,懂得怎样保护牙齿。

  2、能和同伴主动交流、按规则分享。

  3、对探讨怎样养成好习惯使身体健康有兴趣。

  4、知道不刷牙牙齿会有小细菌,会得虫牙。

  5、学习正确的刷牙方法,知道饭后漱口,刷牙。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知道牙齿生病的一般原因,懂得怎样保护牙齿。

  活动难点:

  能和同伴主动交流、按规则分享。

  活动准备:

  保护牙齿的儿歌、视频;小组讨论后发言者用的标志牌。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们,觉得自己牙齿健康的人请举手?个别回答:健康的牙齿什么样子?

  2、牙齿不健康的小朋友请举手。个别回答:你的牙齿有什么问题?

  二、基本环节

  1、说说你知道的牙齿生病的原因。

  2、怎样保护牙齿?(8人组合成一组,五组幼儿讨论,小组推荐一名幼儿发言,发言者要带上标志牌与大家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

  3、五个小组的代表发言,大家倾听。

  4、看保护牙齿的专题片后,师幼一起小结:从养成刷牙习惯、少吃甜食、晚上刷牙后不吃食物、不挑食、勤锻炼、补钙等方面保护牙齿,养护牙齿。(教师简笔画板书提示,小结。)

  三、结束部分

  1、学儿歌,巩固护牙知识。

  2、希望小朋友们从今天起知道定期检查牙齿,生活中养成爱护牙齿的习惯,每个人都有一口健康的牙齿。

  活动反思:

  幼儿知道健康的牙齿白白的,不疼痛,没缺口;不健康的牙齿会疼、延迟的颜色是黄色或黑色,有的`牙齿上虫洞,有的咬不动稍微硬一点的食物。讨论如何保护牙齿时,部分幼儿缺乏轻声讨论交流的习惯,不能按要求倾听同伴的发言,自我意识较强,个别组有争抢发言标志牌的现象,活动常规需要长期培养。总体说来,幼儿知道牙齿生病的原因,掌握了保护牙齿的方法。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熟练说出:“线绕一个圈,再绕一个圈,两头交叉绕一绕,拉拉紧”。

  2、尝试在儿歌的帮助下,初步学习系鞋带的正确方法。

  3、增强自我服务的能力,感受自我服务带来的快乐和成功感。

  4、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5、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漂亮的蝴蝶结》教学挂图。

  2、系蝴蝶结的小鞋。

  3、穿有鞋带的鞋来园,每位幼儿一根短绸带

  4、幼儿学习资源。

  活动重、难点

  初步学习系鞋带的正确方法,增强自我服务的能力,感受自我服务带来的快乐和成功感。

  活动过程

  1、出示带蝴蝶结的小鞋子,引出故事主题。

  引导幼儿观察小小子的特殊之处:你喜欢这双小鞋子吗?为什么?引发幼儿的讨论。

  2、欣赏故事,幼儿初步了解系蝴蝶结的方法。

  (1)看课件教师完整讲述故事《漂亮的蝴蝶结》。

  (2)引导幼儿观察幼儿学习资源,学习系鞋带的`方法。

  提问:开始时妈妈为什么不给美嘉买有蝴蝶结的鞋子?美嘉是怎样学习扎蝴蝶结的?大,考吧、幼师,网出,处!重点学习短句”先绕一个圈,再绕一个圈,两头交叉绕一绕,拉拉紧”。

  (3)每位小朋友一根短绸带,练习扎蝴蝶结的方法。

  引导幼儿根据故事中的短句练习扎蝴蝶结的方法,同时提醒幼儿线绕的两个圈要小一些,交叉的部分也要少,不然拉近是容易拉过头,形不成蝴蝶结。

  3、游戏“试着系一系”,引导幼儿初步学习系鞋带的方法。

  (1)出示蝴蝶结,请幼儿讨论蝴蝶结该怎么系?

  (2)幼儿讨论后自己学着系鞋带,老师在一边引导提醒。

  (3)表扬鞋带系得好的幼儿。

  4、游戏 “蝴蝶飞飞”。幼儿互相帮助吧蝴蝶结扎在手上,颤动手指磨坊蝴蝶飞的动作,体验学会系蝴蝶结的快乐和成就感。

  5、活动延伸

  为自己的妈妈做一个漂亮的蝴蝶结,作为“三八”妇女节的礼物。

  教学反思:

  从这堂课,我们也看出一堂教学活动是要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不放任自流,还是要尊重孩子的自主性,顺其自然。不管哪种占主导,都应该处理好教的方式,让孩子们感觉不到被教,一切像一场游戏活动。教无定法,无论采用哪种教学方式,都必须作用于人的感官才能发挥作用。教学方式实质上是一种刺激手段。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区分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梯形

  2、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激发幼儿对图形的兴趣。

  活动准备:

  1、课件

  2、各种图形的卡片若干,人手都有。

  活动过程:

  一、律动:小花猫发高烧

  二、复习认识的图形

  1、小花猫今天过生日,老师带你们去给他过生日,你们愿意吗?去小花猫家的路和我们的不一样,让我们一起看一看它是由什么组成的?(出示课件)

  2、都有什么图形,谁能告诉老师和小朋友,正方形是什么样的`?幼儿根据经验自由讲述。教师小结:正方形特征,四条边相等,四个角一样大。

  3、这是什么形?谁能说说长方形的特征?

  4、这是什么形?圆形有什么特征?

  5、这是什么形?三角形有什么特征?

  三、学习新知

  1、你们都说对了,看我们到哪了?课件(小花猫的家)你们看到了什么?(房子)小花猫家的房子是用什么做的?(图形)你们都发现了什么图形?幼儿自由讲述。

  2、还有一个图形是我们以前没见过的,谁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它叫梯形。这个梯形呢,两个对边相等,两个相邻角一样大。老师告诉你们,梯形呀也有不是这样的,它还有许多种,今天小朋友可以回家和小朋友一起查一查,还有什么样的梯形,明天来告诉老师,好吗?

  3、我们又认识了一个图形,小朋友观察一下梯形,谁能想出来梯形是怎么变出来的?(课件)

  4、我们在去小花猫家的过程中遇见了这么多图形,你们能不能快速叫出他们的名字?看课件,请幼儿快速说出课件中的名字。

  四、利用经验幼儿自由拼摆个种图案

  1、小朋友在生活中见过这样的图形吗?你见过什么东西象这些图形?(课件参考)

  2、小朋友想了这么多,可是小花猫都着急了,说,小朋友你们来给我过生日,给我准备礼物了吗?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些图片,我们来摆出好的东西送给小花猫。(幼儿动手操作)

  3、你们的礼物都准备好了吗?那我们一起去送给小花猫吧!!

  随音乐离开活动室。

中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在拼图的过程中感知三角形与正方形、长方形三者之间的拼合关系,体验图形的空间变化。

  2、乐意操作,大胆尝试,感受拼图活动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等腰直角三角形卡片若干,三角形范例板、每组一筐等腰直角三角形卡片,三角形拼图操作板每人一块。每组一份固体胶或者浆糊。

  2、《幼儿画册》(第3册第47页及硬卡纸)

  知识准备:

  幼儿对于三角的认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利用三角形进行拼图,体验图形的`空间变化。

  难点:感知三角形与正方形、长方形三者之间的拼合关系。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起兴趣。

  1、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幅图片,想不想来看看?

  2、出示一张房子的范例板。

  师:这是什么?是有什么组成的?老师这里有许多三角形,谁愿意来试试看的?

  二、感知三角形与其他的拼合关系。

  师:观察这两幅画你们发现了什么?

  小结:原来两个等腰三角形可以组成一个正方形,4个等腰三角形可以组成一个长方形。所以拼图时三角形代替了正方形和长方形。

  三、学习按范例板拼图形。

  1、出示一张三角形的范例板。

  师:这是什么?是由什么拼成的呢?有几个三角形拼成的呢?数数看。

  2、出示另外范例板,请幼儿按范例板拼出图形。

  师:这还有一张图片,小朋友来看一看,这是什么?一共用了几个三角形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3、师:这里还有几张图片,请小朋友们仔细的看看,和旁边的小朋友说说看是有几个三角形组成的。

  四、游戏“三角拼图”。

  师:我给你们准备了一些范例板,看一看它们是什么?它们是由几个三角形拼成的?请你们选一个喜欢的范例板用三角形把它拼出来吧!

  五、延伸活动。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用三角形拼图,老师这边还有很多的材料,小朋友们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去拼拼自己喜欢的图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