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水教案范文集锦8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水教案8篇,欢迎大家分享。
水教案 篇1
一、活动设计意图:
水是幼儿日常生活接触最多的课题之一,但是幼儿对水却不一定有深刻的认识和了解。本次活动的设计旨在让幼儿明白我们喝的水是从江河中、地下开采水等过滤而来的,并结合身边的资源:太湖水数年饱受蓝藻的侵袭,已严重威胁周边水域的用水安全,教育幼儿明白水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应该从我做起珍惜水资源,从小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幼稚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或幼稚园单方面能胜任的,必须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本次活动幼儿园与家庭密切合作,紧紧依靠家长的力量,亲子参与环保,以家庭带动社区,使环保活动在家庭和社区间互动起来。
二、活动目标:
1、知道谁来源于地下水和天上的雨水。
2、通过观察显微镜下面的水,了解水中有许多我们眼睛看不见的微生物,得经过工厂的加工、过滤等程序,才能饮用。
3、通过体验活动让幼儿知道要保护水资源;家、园、社区携手环保。
三、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通过“家长园地”让家长了解活动的目的、要求、方法;家长配合采集水样;显微镜若干
四、活动过程:
(一)、组织谈话,揭示活动
1、师提问:我们喝的水从哪里来的?
幼儿两人互相讨论,集体交流
2、师指出:水可以从天上的雨水落下来,也可以从江河中、湖水中来……
3、谈话:这些江水、湖水、雨水可以直接喝吗?我们今天来进行观察和学习。
(二)、观察实践,开展活动
1、出示湖水样本,供幼儿在显微镜下观察
指出:水中含有的一些微生物和细菌,对我们人体有害,不能直接饮用,得经过过滤。
2、师谈话:我们请某自来水厂的技术员阿姨为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喝的水”
3、多媒体播放某自来水净化和输送水的.影片资料,组织幼儿观看
4、师幼交流:通过影片的观看,你知道江河里的水、天上的水要经过怎样的处理才能饮用呢?
幼儿讲述刚才获取的间接经验。
5、师小结:自来水厂的叔叔、阿姨用一些特殊的设备把这些江河里的水经过加工、过滤使水变得干净,再传输到地下水管中,水龙头就和这些水管连接着,通过水龙头我们就能用这些干净的水了。
6、幼儿用显微镜比较河水、自来水两种水样。
(三)、互动体验、深入活动
1、师谈话:我们附近的太湖,远近闻名,让我们去看看。多媒体播放太湖美丽风景。
幼儿交流:景色美、湖水蓝、闪闪的……
2、出示太湖水水样,幼儿体验:看一看、闻一闻、蘸一蘸,说一说
交流:太湖水臭臭的、粘粘的、黑乎乎的颜色
3、提问:这样的水我们能喝吗?
4、师讲述:以前的太湖风景秀丽,鱼虾成群,现在的太湖受到污染,经常大规模爆发蓝藻,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用水安全。
5、多媒体播放:夏季太湖水爆发,无锡地区缺水的各种情景,没有洗澡水、喝的水靠外地输送……
6、师幼互动讨论:让太湖水变干净,我们小朋友能做什么?让爸爸、妈妈和身边的人做些什么?
7、师总结:节约用水、不往河里扔垃圾、工厂不排放污水、进行漂流物的打捞……人人都应该为保护水资源做出努力。
四、家园倡议、延伸活动
幼儿回家和父母共同起草保护水资源倡议书,教师修改后张贴在幼儿园、社区公告栏里。
水教案 篇2
设计意图:设计水是孩子生活中最常见的,孩子们都喜欢玩水,而“水”中也蕴
藏了许多的知识。“抓住孩子周围的事物对他们进行科学教育”是《纲要》中所要求的,也是最容易让孩子接受和理解的,因此我选择并设计了本次活动。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尝试活动中,了解水是透明的,会流动的,有的东西在水中会被溶解。
2、培养幼儿热爱科学,乐于尝试的精神。
二、活动准备:
1、“水”的字卡、两个玻璃缸、米、水、盆、小桶、小筐、玩具。
2、每组一份白糖、盐、果珍。
3、人手一条毛巾、半杯水、吸管。
三、活动过程:
1、教师以字宝宝“水”引出活动主题。
提问:“水是什么样的?”引导孩子寻找水的秘密。
2、(1)第一个秘密:水是透明的.。
教师出示装有水和米的玻璃缸进行演示,引导幼儿发现水是无色、透明的。
(2)第二个秘密:水是会流动的。
第一步:教师用带有小洞的小筐装水,引导幼儿发现水是流动的。
第二步:请幼儿玩玩具,自己动手操作并感受水的流动。
(3)第三个秘密:有些东西在水中会被溶解。
请幼儿选择糖、盐或果珍放入杯中并搅拌,引导幼儿发现它们在水中是可以被溶解。
3、教师总结水的三个秘密。
4、教师提问:“水”的作用?并渗透环保教育和品德教育,让幼儿从小懂得保护水和节约用水。
水教案 篇3
活动过程:
一、朗诵散文诗《会变的水》,引导幼儿思考水是否真的会变,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引发幼儿的探索兴趣。
二、回忆生活经验和在家做的“水变冰”的小实验,讲述“水是怎样变成冰的”。
三、幼儿观察水遇热的变化
教师操作实验,引导幼儿观察:
1、你们发现水烧热后有什么变化?
2、你们看到杯口冒出了什么?
3、水气是从哪里来的?
4、水变成水蒸汽后到哪里去了?
5、杯子里的水有没有少?
6、水在什么时候变成水蒸气的?
四、引导幼儿讨论“怎样把水蒸气变成水?”
1、提问:我们能不能把水蒸汽变成水?
2、幼儿讨论,提出自己的想法。
3、利用实验材料进行操作验证。
五、帮助幼儿梳理有关水的三态变化规律的经验:当水的温度在“0”度
以下时,水就变成冰。冰融化了变成水。水热了就会变成水蒸气了。水蒸气遇冷又会变成水。
六、跟读散文诗《会变的水》,启发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进一步观察水的'变化。
活动目标:
1、了解水由于温度的高低,会发生变化的物理现象。遇热会变成水蒸气,遇冷会结成冰。
2、通过实验验证水的三态变化,发展探究能力。
活动准备:
1、请幼儿在家里用冰箱做“水和冰”的实验。
2、准备一只煤炉、锅、烧杯。
3、挂图一幅。
水教案 篇4
材料提供:各种容器、容器器皿
玩法一:选择一个大的容器盛满水,三个不一样的舀水器皿。先用一种器皿舀水,一边舀水一边记录次数,直到舀完为止。再换第2、第3中器皿舀水记录各用多少次舀完水。
比较三种器皿舀水的次数,究竟哪种器皿舀的最多(少)。找一找原因。
再用多次试验来证实自己寻找的理由是否准确。交流用不同器皿舀水的经验和器皿大小与舀水的次数的关系。
材料提供:同上、示意图
玩法二:将盛器用几种方法搁置,如图。慢慢地将水倒在不同的盛器的同一部位。反复观察,比较水位的高度与流速之间的关系,体会水有高处往低处流的特征。
材料提供:颜色水、透明饮料瓶若干、数字卡1~10
玩法三:选择相同的透明饮料空瓶6~7个。分别装有颜色不同的水。按瓶中色水多少进行排列,会有从少到多、从多到少两种不同排法,在每个瓶上挂上1~7的数字,即从1~7、从7~1。
观察比较上述两种情况的不同排法,讨论如何进行表述。
观察要点:幼儿能否主动探索每次舀水的不同并作好记录进行观察
七彩音乐杯(音乐区)
材料:5个标有高低不同刻度的玻璃杯子,敲击用小棒。
玩法:
1、用小棒敲击装有不同水位的`玻璃被子,感受水位与声音的关系。
2、观察不同容量水的杯子里容量多少与刻度之间的关系。
观察要点:幼儿是否有探索的兴趣,并能尝试记录探索的结果。
喷泉(科学区)
材料提供:塑料杯若干、水、小雨伞、其他盛器
用塑料杯或灌叠高,搭成宝塔状。往最顶上的一个杯子里倒水,观察水沿杯扣自上而下流动。
把小雨伞倒挂,上小下大串叠,往最上面的伞里倒水,看水流沿伞的四周往下流,收集其他器皿,尝试也用叠高的办法制作喷泉。
1、水帘洞
材料提供:塑料饮料瓶横面切开
玩法一:用针在塑料饮料瓶、罐壁上钻出一排较稀疏的小洞。在塑料饮料瓶罐水平搁置起来,将水倒在里面观察水如何从洞里喷出来,比较小洞的多少与水流动的关系。
玩法二:在空纸杯的杯口处截两个小洞,穿上一根绳子襟(可将杯挂起来),在杯底的下面画上一个圈,在圈上用较粗的针钻4个小洞。将水倒进杯子里,使水从洞里冲出来。在同一个杯子里杯壁的上方以同样的方式大洞,观察哪个方位的水喷的远。思考其他玩法。
2、小水枪
材料提供:饮料瓶、塑料瓶
玩法:在饮料瓶和或其他软塑料瓶的瓶盖和瓶底扎若干个小洞;在瓶里罐满水,用手指压平,水会从小孔中喷出。用来制作水枪射水。比一比谁的水枪射的远,射的准。
观察和思考:洞口的大小和水射得远近的关系。
3、水车转了
材料提供:胡萝卜、小铁片、塑料瓶
玩法:将一根小圆木棍插入一小段胡萝卜(约1.5~2.5cm长)的中心成为小水车的车轴,在胡萝卜的四周插 进4~8片小铁片,成为小水车的叶片,把水车架在水盆上,软塑料瓶中的水冲水轮,使水车转起来。
讨论:怎样使水车转的快,尝试使用其他替代物做水车。
观察要点:幼儿能否根据材料的不同探索不同的玩法
水教案 篇5
一、水的组成
1、电解水实验:电解水是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发生了化学反应。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这两种原子分别两两构成成氢分子、氧分子,很多氢分子,氧分子聚集成氢气、氧气。
2、一正氧、二负氢
实验 现象 表达式
电解水验 电极上有气泡,正负极气体体积比为1:2。负极气体可燃烧,正极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水 氧气+氢气(分解反应)
2H2O 通电 2H2↑+ O2 ↑
3、水的组成:水是纯净物,是一种化合物。从宏观分析,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水是化合物。从微观分析,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是由氢原子、氧原子构成的。
4、水的性质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没有味道的液体,沸点是100℃,凝固点是0℃,密度为1g/cm3,能溶解多种物质形成溶液。
(2)化学性质: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可分解为氢气和氧气,水还可以与许多单质(金属、非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盐等多种物质反应。
二、氢气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是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
2、化学性质--可燃性。
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火焰呈淡蓝色,唯一的生成物是水。
注意:氢气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气体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因此点燃氢气前,一定要先验纯。(验纯的方法:收集一试管的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瓶口向下移进酒精灯火焰,松开拇指点火,若发出尖锐的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需再收集,再检验;声音很小则表示氢气较纯。)
三、分子
1、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2、分子的特征:
(1)分子很小,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总是在不停地运动着,并且温度越高,分子的能量越大,运动速度也就越快。
(3)分子间有作用力和间隔。不同的液体混合后的总体积通常不等于几种液体的体积简单相加,就是因为分子间有一定的作用力和间隔。(热胀冷缩)
3、解释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这些现象::
a:路过酒厂门口,并未喝酒,却能闻到酒的香味?
b:在烟厂工作,虽不会吸烟,身上却有一身烟味?
c:衣服洗过以后,经过晾晒,湿衣变干.那么,水到那里去了?
d:糖放在水中,渐渐消失,但水却有了甜味.为什么?
e:半杯酒精倒入半杯水中,却不满一杯.怎么回事?
四、原子
1、定义: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的分化和原子的重新组合。
3、分子与原子的比较:
原子 分子 备注
概念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原子一定比分子小吗?
相似性 小,轻,有间隔。
同种原子性质相同;
不同种原子性质不同; 小,轻,有间隔。同种分子性质相同;
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相异性 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 在化学反应中,分裂成原子,由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相互关系 原子可以构成分子,由分子构成物质。如:氧气,氮气等原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如:金属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无数多个同种分子构成物质。 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几种?
五、物质的分类、组成、构成
1、物质由元素组成
2、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
3、物质的分类 单质 纯净物 化合物 混合物
六、水的净化
1、水的净化(1)、加入絮凝剂吸附杂质(吸附沉淀)(2)、过滤(3)、消毒(加氯气或一氧化二氯)
2、活性炭的净水作用:具有多孔结构,对气体、蒸气或胶状固体具有强大的吸附能力。可以吸附色素而使液体变无色,也可以除臭味。
3、硬水和软水
(1)区别:水中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多少。
(2)硬水的软化方法:煮沸或蒸馏
七、物质的分类方法
1、过滤:分离可溶性与不溶性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注意:“一贴” “二低” “三靠”)
2、蒸馏:分离沸点不同的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八、爱护水资源
1、人类拥有的水资源P57-P59
2、我国的水资源情况及水资源污染:主要水体污染来源: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染。
3、爱护水资源--节水标志
(1)节约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节约用水,一方面要防止浪费水,另一方面要通过使用新技术,改革工艺和改变习惯来减少大量工农业和生活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
(2)防治水体污染的办法:A、减少污染物的产生B、对被污染的水体进行处理使之符合排放标准 C、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D、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再排放。
水教案 篇6
活动名称:
计算活动——神奇的水 托班下学期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感知不同类材料的东西。(木头类、铁类、塑料类、石子类)
2,初步了解水的神奇力量:东西放在水里有沉有浮。
3,喜欢观察和做水的实验。
活动准备:
乒乓球、塑料玩具、石子、螺丝螺母和分类盒子(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各类材料
1,小朋友,你们看今天李老师准备了很多东西,我们先看看这个盒子里放的是什么。这个? 幼:乒乓球、……
2,这个盒子里的东西都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呢?是塑料还是铁?幼:塑料
师:对,这个盒子里的`东西都是塑料做的,这是塑料类的东西。(依次分类介绍)
二、沉浮实验
1,沉的实验:现在老师拿出来一盆水,我们放一个铁类的东西,看看会有什么变化,铁质的东西在水的上面还是下面?幼:下面
师:对,铁沉到了税的下面。
2,浮的实验:现在我们再放一个塑料类的东西在水里,看看会发生什么变化,老师请一个小朋友从塑料的东西里选一个放水里。(幼操作)塑料的东西在水的上面还是下面?幼:上面。
师:对,塑料的东西浮在水的上面。
三、幼齐操作
师:我看到很多宝宝都在做实验,现在老师看哪个宝宝坐得最整齐,先请他拿一个东西放水里,然后告诉老师你拿的是哪一类东西?是沉还是浮。现在请小朋友一起说说这是什么类东西?幼:塑料类(依次说分类,然后分批操作)
水教案 篇7
设计意图
《指南》中指出:“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纲要》中提出:“幼儿的科学探索应从身边的事物开始。”本班幼儿处于小班初期,喜欢动手动脑探索和摆弄身边常见物品。玩水是孩子的天性,本次活动就是结合孩子的兴趣,利用身边的环境与生活中的常见工具和材料将教育内容巧妙、自然的渗透进去。
活动目标
1、情感目标:体验使用工具运水的乐趣,感受运水活动的成就感。
2、认知目标:在探究中发现哪些工具能运水,哪些工具不能运水,并知道其原因。
3、能力目标:能用语言积极表达自己的发现,乐于尝试和思考。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实验操作发现哪些工具能运水,哪些工具不能运水。
难点:通过观察思考知道能运水和不能运水的原因。(运水的工具四周有边包围,底部没有小孔和缝隙不会漏水,不能运水的工具底部或四周有小孔和缝隙会漏水。)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1)见过和或使用过常见的工具(如小碗、水杯、水舀、漏勺等);
2)知道种植植物需要保持土壤的水分,土干了可能要浇水。
物质准备:
1)情境创设:苗苗农庄两块需要浇水的土地、装满水的大水盆两个,水盆与苗苗农庄有五米的距离。
2)能运水的工具:小碗、水舀、杯子、小桶、小盆等。
3)不能运水的工具:筛子、漏勺、网捞、竹筐、漏斗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环节:(充分利用园所的自然环境,设置真实情境,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愿望,提出活动内容)
师:这块地这么干,小种子都长不好了,我们可以怎么帮助它呢?
师:我们一起来给这块地浇浇水,让小种子快快长高好吗?但是这里离两个大水盆太远了,我们需要用工具把水运过来浇水,孟老师今天专门给你们准备了运水的工具,我们一起去看看都有哪些工具。
二、基本环节:
1、对运水工具进行观察、感知
关键提问:你都认识哪些工具?你用它来做过什么?
还有哪些工具你没有见过,谁知道这个是做什么用的?
2、选择运水工具进行猜想
每人选择一个认为可以运水的工具,集中分享。
师:这么多的.工具,哪些可以帮助我们把水盆里的水运到苗苗农庄呢?你们选择一个你认为可以运水的工具?
师:你选择的什么啊?(幼儿回答:小碗)
师:还有谁选择小碗,举起来让我们看看。你都用小碗做过什么?小碗为什么可以帮助你运水呢?
师:你选择的是什么工具啊?(幼:筛子)
师:还有谁选择筛子,举起来让我们看看。你都用筛子做过什么?筛子为什么可以帮助你运水呢?
师:其他小朋友,你们为什么没有选择筛子?
幼:筛子会漏水,我用它捞过鱼,水都从下面流出来了。
过渡语:你们都有自己不同的想法,我们选择的工具到底能不能帮助我们运水呢?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3、进行实验,尝试运水
幼儿进行操作探究,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关键提问:你选的什么工具啊?它能运水吗,为什么?试试还有没有其他工具也可以运水?
教师进行观察和指导,通过个别或小组提问,引发他们思考选择的工具为什么能(不能)运水,尤其对外形进行观察分析,鼓励幼儿选择更多的工具进行尝试。
4、操作结果记录并进行集体分享
将操作材料分类,用实物直接记录结果。(教师请幼儿将能运水的工具放在红色的桌子上,不能运水的工具放在蓝色的桌子上。)
1)分享讨论能运水的工具
师:你们刚才都运水了,发现这些工具能运水,我们看看都有什么啊?师:小碗(杯子、小盆)是什么样的,小碗为什么可以运水?
小结:小碗、杯子、小盆这些工具四周都有边围起来,底部没有小孔、小缝隙,水装进去不会流出来,所以可以运水。
2)分享讨论不能运水的工具并集体感受
师:这些工具(筛子、漏勺、漏斗、竹筐等)都不能运水,为什么?
师:刚才有的小朋友没有选择这些工具,我们一起来试试,是不是像大家说的那样。幼儿集体感受不能运水工具的使用特点,观察水从小孔、缝隙里流出来。
小结:筛子、网捞、漏勺、篮子的底部有小孔、缝隙,水就会从里边流出来,所以不能运水。
三、结束环节:
幼儿选择能运水的工具来运水浇灌苗苗农庄,感受运水的乐趣,浇水的成就感。
活动总结
本节活动的内容选择来源于幼儿的生活经验,符合幼儿的兴趣爱好。整个活动过程既是“玩”的过程,也是“探究”的过程,又是相互“学习”的过程。幼儿在观察对比不同运水工具后,进行大胆猜测和尝试,经过反复体验和操作,感受水的特性,找出能运水的工具,并通过探究发现这些工具能运水或不能运水的原因,从而提高了生活经验,老师的每个活动环节也都体现了以“幼儿为主”的教育理念,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水教案 篇8
主题:有趣的水
背景:
这是一次绘画活动,但我采取的是儿歌的形式,让幼儿通过续编儿歌的形式,发挥想象,发散思维,增加画面的'选择。
儿歌:下雨了
下雨了,下雨了,雨点落在草地上。
下雨了,下雨了,雨点落在屋顶上。
(边念儿歌边出示范画)
……
请幼儿续编。
幼儿续编实录:
化宇:下雨了,下雨了,雨点落在桃花树上。
唯亮:下雨了,下雨了,雨点落在小河里。
媛媛:下雨了,下雨了,雨点落在滑滑梯上。
梦宇:下雨了,下雨了,雨点落在长城上。
梦晓:下雨了,下雨了,雨点落在东方明珠上。
卫文:下雨了,下雨了,雨点落在衣服上。
昀焘:下雨了,下雨了,雨点落在小朋友的头上。
昊哲:下雨了,下雨了,雨点落在滑板车上。
陶焘:下雨了,下雨了,雨点落在天安门上。
铭苑:下雨了,下雨了,雨点落在梨树上。
【水教案】相关文章:
《水》教案02-21
冷冷的水教案01-08
好玩的水教案06-21
奇妙的水教案01-10
《水的秘密》教案02-17
水的变化的教案02-23
水的净化教案02-26
我与水教案02-27
水的变化教案03-18
神奇的水教案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