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必备】科学活动教案模板集合6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科学活动教案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科学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 培养幼儿与同伴分享国庆节旅游的快乐事。
2. 让幼儿了解旅游中怎样保护环境。
3. 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 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5. 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活动准备:
1. 幼儿旅游照片若干。
2. 环保图片。
活动过程:
一. 分享趣事。
1. 国庆长假刚结束,有些小朋友就急忙想告诉老师他们都去了哪些好玩的地方,可是如果只说给老师一个人听多没意思呀,今天大家一起来说说你去了什么地方?
2. 幼儿分享交流自己的长假趣事。
3. 教师小结:刚才你们说的真好,老师国庆节也出去旅游了,可是我却遇到了不高兴的事,你们想知道吗?
二. 旅游中怎样环保。
1. 我在旅游途中看见很多被丢弃的餐巾纸、空酒瓶、易拉罐被扔在路边,清洁工叔叔和阿姨都忙得来不及清扫。(出示图片)
2. 你们说说这样旅游会开心吗?
3. 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4. 教师讲“在旅游中应当怎样保护环境?”提问:你们能做到吗?
5. 小结:我们都来做文明小卫士,开开心心、干干净净地旅游吧。
活动反思:
上课时,关注小班幼儿做实验的习惯养成。培养小班幼儿做什么事要有序,细心,认真观察,并耐心倾听老师的讲解。注意辅导个别动作能力较差的幼儿。
科学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对海底世界产生较浓厚的兴趣,体验通过多种方式获取知识的乐趣。
2、以积极的态度参加游戏活动。
3、在交流时,能注意倾听他人的介绍。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1、请幼儿收集有关海底世界的资料,海洋动物标本以及若干图书。
2、准备了有关珊瑚、海水、海底动物等方面的录像带
3、海马、海藻图片各一张,海底背景图三幅,橡皮泥。
活动过程:
一、观看录象《奇妙的海底世界》,边看边谈论:
刚才小朋友观看了海底世界,看到了海底有好多的动植物。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游戏,请你把看到的和你知道的海底动植物的名称说出来。
二、抢答游戏
1、把幼儿分成海马队和海藻队,说出一种海里的动植物得一颗星。
2、教师将幼儿说出的海底动植物图片贴到黑板上。
3、表扬得星数多的一组。
三、分类游戏
请幼儿将出示的海底动植物图片进行分类,找对一个获得一颗星,错一个扣一颗星。
1、出示两幅海底背景图
2、海马队找海底的动物,海藻队找海底的植物,分别将寻找到的图片贴到相应的背景图上。
3、两队交换检查分类情况,对有疑惑的动植物教师进行重点讲解。
4、教师小结
5、表扬得星数多的一组。
四、海底知识大比拼
1、组内幼儿轮流、轻声地交流;要用较清楚的语言讲述;说说海底动植物的特征及生活习性。注意倾听他人的介绍。
2、小组交流结束后,各组推选代表讲述。小代表们讲述时,教师用投影仪在一旁给予协助。
海马:海马不是马而是鱼,能直立游泳,海马是海马爸爸生的。
海蛰:海蛰学名水母, 可供人们食用,其营养丰富,美味爽口。
章鱼:章鱼不是鱼,是一种软体动物,有8条触腕,可以喷墨,章鱼妈妈产的卵是长长的,卵产下后章鱼妈妈就死去。
3、介绍一种获得一颗星。
4、统计获星情况,给获胜组发奖。
五、延伸活动
组织幼儿运用橡皮泥捏各种海底的动植物,并在活动室中办海底世界的.展览会
活动反思:
活动中孩子们的积极反应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在老师富有创意的活动中,孩子们将前一段时间探索出来的知识全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了出来。在观看电视时又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当孩子们的小手如森林般举起时,我才感到这才是孩子们自主的学习。
科学活动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脚及其用途,并且知道保护脚。
2、学习用脚趾撕报纸,知道脚步锻炼有益健康。
3、培养幼儿探索身体奥秘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
旧报纸、塑料瓶,盘子。
三、活动过程:
1、律动:小兔跳。
2、认识脚——请幼儿脱鞋袜,坐在地毯上。
l 仔细看一看,我们的小脚丫都有什么呀? 脚背(用手拍一拍)、脚趾头(自己动一动)。脚指甲(手指敲一敲)、脚后跟(拳头捶一捶)。
l 教师介绍脚弓。
l 把小脚丫伸出来,挠一挠脚心有什么感觉?(痒)幼儿互相挠一挠,抓一抓,用脚趾互相挠一挠,看一看感觉一样不一样。小脚丫伸一伸,小脚趾勾一勾。
l 小脚有什么用?
l 教师小结。
3、 想一 想我们的小脚丫还有哪些本领?
4、学习用脚趾撕报纸。
l 幼儿自由探索各种脚撕报纸的`方法。
l 相互交流。
l 比赛,看谁撕得多、撕得碎。
l 评价:为什么撕得又多又碎?
5、小脚丫的本领这样大,我们怎样保护小脚丫?
活动延伸:
脱掉鞋子,去小区里的鹅软石路上走走。
科学活动教案 篇4
一、活动目标
1、尝试根据材料选择合适的工具解决生活中的穿线问题
2、乐于与同伴交流、探究,体验成功解决问题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第一次操作材料准备:鞋板、无硬头的黑色鞋带、带有硬头的白色鞋带。
2、第二次操作材料准备:鞋板、无硬头的黑色鞋带、棍子、铅笔、电线、发夹若干。
3、第三次操作材料准备:彩色管、糖果袋、绳子、棍子、别针、发夹、展示板若干。
三、活动过程
(一)动手实践、获取经验
1、出示鞋板、黑色鞋带、白色鞋带,提出任务:帮鞋板系上鞋带。
2、提出操作要求
一只穿上白色鞋带,另一只穿上黑色鞋带,看看哪种颜色的鞋带最容易穿过去?想一想为什么?
3、幼儿分组操作,教师重点启发幼儿思考:哪种颜色的鞋带最容易穿过去?为什么?
4、集中交流
①你发现哪种颜色的绳子容易穿过去?为什么?
②归纳小结:原来白色的鞋带有硬硬的头,比鞋洞小就容易穿过洞洞。而黑色鞋带没有硬头、软软的、而且比洞粗不容易穿过去。
(二)选择适宜的工具帮助软头的鞋带穿过鞋洞
1、出示工具(棍子、铅笔、电线、发夹),交代任务。
2、提出操作要求
①每一种工具都去试一试,看看哪种工具最适合帮助黑色鞋带穿过鞋洞。
②请在最适合的工具下贴上一个花片。
3、幼儿操作,师重点启发幼儿思考:为什么这种工具能最快帮绳子穿过洞洞?为什么?
4、集中交流
①相互交流:你认为哪种工具最适合帮助黑色鞋带穿过洞洞?为什么?
②归纳小结:棍子和发夹都比较硬,又比洞口小,能帮助鞋带穿过鞋洞;铅笔比洞粗,不容易穿过去,而电线软软的也不能帮助它穿过鞋洞。
(三)迁移经验,解决问题
1、出示材料及辅助工具,交代任务
彩色管、绳子:请小朋友帮彩色管穿上绳子做成项链。
糖果袋、绳子:请小朋友为糖果袋穿上绳子。
2、提出操作要求
①要注意选择适合的工具帮助它们穿上绳子。
②要与伙伴们一起说说你选用了什么工具帮它们穿过去呢?为什么?
3、幼儿分组操作,教师重点观察幼儿如何借助工具穿绳子。
4、交流分享,提升经验
①互相交流:你是选择什么工具,帮助彩色管(糖果袋)穿上绳子?你觉得这种工具合适吗?为什么?
②归纳小结:要帮助不一样的`洞洞穿线,所选用的工具也是不一样的。要选择比洞口小的、比较硬的工具,而且要根据你的材料选择最适合的工具。
(四)活动延伸:平时还有很多东西需要用到穿线,请小朋友回到家里和爸爸、妈妈一起来试一试。
科学活动教案 篇5
活动形式:
分组教学
活动目标:
1、幼儿有浓厚的动手兴趣,了解橙汁的由来,并能积极思维。
2、幼儿能亲自动手,采用各种方法取橙汁。
3、幼儿能把自己的劳动成果与同伴分享。
活动准备:
鲜橙若干、榨汁机、泥工板、筷子、勺子、吸管、碟子、杯子、抹布、小刀、磁带、记录表、彩色笔、鲜橙汁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师生相互问好。
二、基本部分:
1、老师揭示课题:今天教室来了客人,老师为客人和小朋友准备了礼物,出示橙子。
2、提问:橙子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什么味道?橙子里面有什么?
3、教师,橙子还可变成饮料,即橙汁。
4、老师展示泥工板、筷子、勺子、吸管、小刀、抹布、碟子、杯子、榨汁机等给小朋友,请小朋友想一想,用什么办法、什么工具能榨出橙汁?
5、幼儿把黑板上的记录表按自己的想象填写。
6、老师交待实验要注意的'事项。
7、请幼儿在《小燕子》的音乐飞到桌子的两旁,动手操作取橙汁。
8、幼儿动手、老师记录,并适当引导个别能力较差的幼儿。
9、取橙汁时,老师,并延伸到课余,小朋友可以回家榨果汁。
三、结束部分师生共同分享自己的劳动。
科学活动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幼儿对颜色感兴趣,在玩色中,体验发现的乐趣。
2.在活动中能仔细观察,乐于探索操作,初步感知生活中的颜色。
3.在认识三原色的基础上,通过动手操作,发现两种颜色混合在一起会变成另一种颜色。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幼儿对颜色有初步的感知。活动前教师和幼儿一起玩变魔术的游戏。
2.物质准备:小矿泉水瓶若干、瓶盖提前涂上颜料、红黄蓝颜色标记、带标记的瓶盖若干。
活动重点:
通过探索操作,初步感知生活中的颜色。
活动难点:
发现两种颜色混合在一起会变成另一种颜色。
活动过程:
一、游戏"变魔术"引起幼儿的兴趣。
1.导入情景:小朋友想不想看老师变魔术?
2.出示魔瓶,引起幼儿的兴趣:这是什么?水是什么颜色的.?
3.教师变魔术,依次变出红黄蓝三种颜色,并引导幼儿观察:魔术瓶里的水宝宝变成什么颜色了?你见过什么东西是这个颜色?
二、幼儿变魔术,感知三原色。
1.幼儿自由取瓶子变魔术,初步感知不同的颜色,小朋友我们来当小小魔术师,看看谁能变出好看的颜色。你的水宝宝变成什么颜色了?还有谁变出这个颜色?
2.给颜色做标记我们来给你的魔术瓶做个标记吧,你的水宝宝是什么颜色的?可以做个什么颜色的标记?请小朋友选与水宝宝相同颜色的标记贴在魔术瓶上。
3.引导发现魔术的秘密水宝宝为什么会变颜色?秘密藏在哪里,找一找?
小结:颜料溶解在水里,水变了颜色。
三、换瓶盖,变颜色。发现色彩的变化
1.通过操作,发现两种颜色混合在一起会变成另一种颜色。
这里有许多的瓶盖,看看这些瓶盖里藏着什么颜色?怎样让你的水宝宝再变颜色?
2.请幼儿选一个和自己的水宝宝颜色不一样瓶盖玩变色游戏。
你的水宝宝变色了吗?又变成什么颜色了?怎么变得?
小结:两种颜色混合在一起,就变成另外一种颜色了。
四、结束部分
除了这些颜色,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的颜色,颜色把我们的生活打扮得非常美丽老师今天把这个魔术瓶送给你们,回去后再用它变出更多美丽的颜色。
活动延伸:
1.引导用变出的颜色进行涂鸦画。
2.引导玩配色游戏感知更多的颜色变化。
【科学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活动教案(精选)07-24
【经典】科学活动教案07-23
(经典)科学活动教案07-24
科学活动教案[经典]07-26
【精选】科学活动教案07-27
科学活动教案【精选】07-30
科学活动教案10-31
科学活动教案02-24
科学的活动教案05-31
科学活动教案[精选]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