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时间:2024-11-07 00:04:02 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中班语言活动教案模板汇总7篇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语言活动教案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选】中班语言活动教案模板汇总7篇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情节,有感情地讲述故事。

  2.体会老鼠们玩袜子的心情。

  3.知道自己的东西要摆放整齐。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1.《长长的花袜子》故事录音。

  2.教学挂图、大老鼠图片一幅。

  3.实物花袜一只,大小不同的袜子若干。

  活动重难点:

  理解故事情节,能随故事情节展开想象并体会老鼠们玩袜子的愉快心情。

  活动过程:

  1.出示实物袜子,导入活动。

  提问:这是什么?这是一只什么样的袜子?(长长的花袜子)你们平时是怎么用它的?我们穿它时需要几只?(两只一双)有一只大老鼠(出示大老鼠图片),发现了一只花袜子,它会拿来做什么呢?师:请小朋友仔细听听以下故事就知道了。

  2.教师完整的讲述一遍故事,幼儿初步感知故事内容。

  提问:故事的名称是什么?

  故事里说了一件什么事?师:故事的名称叫《长长的花袜子》,故事里主要讲了一只大老鼠发现一只袜子把它当做车子带着小老鼠们到大树下玩耍。

  现在就让我们再去仔细听一听看一看,小床下面的花袜子是被谁拖走了?

  3.结合教学挂图《长长的花袜子》教师再次讲述故事。

  提问:小床下面的花袜子是被谁拖走的?它把花袜子当做什么?大老鼠用花袜子当车子做了什么事?它们是怎么开车的'?老鼠们在花袜子里的心情怎么样?你是怎么知道的?天亮了,花袜子去那里了?花袜子上的洞洞是怎么回事?

  师:请小朋友再次和老师一起来欣赏这个有趣的故事。

  4:播放故事录音,幼儿再次欣赏故事,体会小老鼠们玩袜子的快乐心情。

  提问:一只花袜子,小老鼠们把它当成什么?如果给你们花袜子,你们会怎么玩呢?(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和表达)

  5.幼儿分组讲故事《长长的花袜子》请一位小朋友到前面来讲给大家听。

  6.结合生活经验谈话,知道自己的东西要收拾整齐。

  讨论:如果你是袜子的主人,你会怎样爱护自己的袜子呢?我们应该怎么整理自己用过的东西?

  师:小朋友自己的东西自己收拾好,做个爱整洁的好孩子。

  附:【故事】

  长长的花袜子

  小床下面,扔着一只花袜子。夜里,花袜子给一只大老鼠拖走了。大老鼠回到家里,对小老鼠们招招手,大声喊:“快来看呀,我捡到一只漂亮的大布袋!”“我要!我要!”小老鼠们呼啦一下,全跑来抢花袜子。拉呀,拉呀,花袜子给拉得长长的,一直拖到了门边边。“别吵!别闹!”大老鼠说,“拿它当车子,我送你们到大树下去玩,好吗?“好呀,好呀!”小老鼠一只跟着一只,钻进了长长的花袜子里。大老鼠背起花袜子就跑,嘴里喊着:“呜呜!长长的花车子开啦!大老鼠一边跑一边唱:“呜呜呜,呜呜呜…….车子跑得快又快。呜呜呜,呜呜呜……!过了一站又一站。“司机,司机!”小老鼠们问,“大树到了吗?”“没到,没到。”大老鼠一边跑,一边回答。“到了吗,到了吗?”小老鼠们又问。“没到呀,没到呀!”大老鼠一边跑,一边回答。“怎么还没到?这么远!”小老鼠们伸了伸腰,打起哈欠来,“车子没有窗,黑洞洞的,看不见外面。”“开窗,开窗!”小老鼠们用尖尖的牙齿,咬破了花袜子。哈哈,哈哈!一扇扇窗子开了,小老鼠一只一只伸出了小脑袋,一双双小眼睛眨啊眨,瞧啊瞧:“呵,大树快到了!”“呜呜!到站了!”大老鼠放下了花袜子,喊,“大家快下车吧!”啊!小老鼠们从花袜子上的洞洞里钻了出来,一只跟着一只,跑到大树下去玩了。天亮了,不知是谁拾起了花袜子,把它挂在大树的树枝上。大家见了都很奇怪:咦!一只多新的花袜子,怎么会有这么多洞洞呢?

  活动反思:

  在培养幼儿的语言时,要把握每个幼儿的实际,掌握幼儿学习语言的规律,有计划地进行培养和训练,让幼儿多看、多听、多说、多练,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那么,幼儿的语言一定会健康的发展。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诗歌,加深对汉字大、小的认识。

  2.进一步理解诗歌内容,采用部分替换的方式,尝试仿编诗歌。

  3.体验大树与小鸟之间互相友爱、相互依存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图片一套(即一幅幅画有单独图案的卡片。

  2.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已初步认识大、小字样。

  3.幼儿用书:《大树和小鸟》

  活动过程:

  一、出示大小字样

  1.教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两位神秘的客人,看看是谁呢?

  2.出示大小字样让幼儿猜测。教师:原来是一位大客人和一位小客人呀。

  3.教师:其实呀它们各自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呢?一个叫大树,一个叫小鸟。它们给我们班的小朋友带来了一首好听的诗歌,名字叫《大树和小鸟》。

  二、教师朗诵诗歌,幼儿初步欣赏诗歌。

  1.教师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2.教师:这首诗歌里,大树和小鸟都做了哪些事情呢?(幼儿讲到什么,就出示哪张图片。)

  3.教师:为什么大树和小鸟快乐陶陶呢?

  4.教师总结:大树和小鸟相互帮助,相互友爱。所以它们生活在一起很快乐。那我们再把这一件快乐的事情感受一下吧。

  三、教师再次朗诵诗歌,幼儿进一步理解诗歌内容。

  1.师结合留白的方式,教师引导幼儿一起学念诗歌。如教师边指图片边念:大树--幼儿接念:高高。教师再念:住着--幼儿接念:小鸟。等等。

  四、分角色学念诗歌。

  1.教师将幼儿进行分组,一半念大树,一半念小鸟。

  2.男孩女孩分组,男孩念大树,女孩念小鸟。

  3.教师将幼儿进行分组比赛。

  五、仿编诗歌。

  1.教师:高高的大树上还会住着谁呢?(如幼儿说到松鼠,则将诗歌中所有的小鸟替换为松鼠进行仿编。)

  活动延伸:

  1.家园公园:回家后也可以跟自己的爸爸妈妈说一说,跟他们一起表演。

  2.游戏活动:游戏的时候,可以跟你们的好朋友说一说除了松鼠还可以换成什么?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3

  设计背景

  动物是受关注的,幼儿喜爱动物也是与生俱来的,而动物身上的奥秘则是幼儿感兴趣的内容。“动物尾巴的特征”成了“找尾巴”活动的话题,我设计了此活动。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倾听、参与活动、愿意讲述的'习惯。

  2、丰富幼儿的知识,让幼儿知道许多小动物都有他们相应的尾巴。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重点难点

  掌握一些常见动物尾巴的特征

  活动准备

  动物绒玩具;老虎、松鼠、猴子、袋鼠、狗、猫等动物为把背景图一幅;断尾巴的动物及尾巴图片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猜一猜,说一说。

  1、用布遮住动物绒玩具的身体,尾巴露出布外。

  2、 猜一猜,这是什么动物?你怎么知道的?猜对的小朋友让小动物亲一下。

  3、 小结:动物尾巴的特征。

  二、看一看,说一说。

  1、出示动物尾巴背景图,请你和旁边小朋友说说,那些动物躲在里面?

  2、 请幼儿找出躲在里面的小动物是谁?并说你怎么知道的?

  3、 小结:除了这些动物尾巴还有那些动物尾巴?

  三、游戏:找尾巴。

  教学反思

  此次活动能够培养幼儿倾听愿意讲述的习惯,让幼儿掌握了一些常见动物尾巴的特征。但是有小部分幼儿在参与讨论过程中不够积极互动,今后还要在这方面多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出现一些火灾、遇到坏人、意外伤害和突然疾病等一系列危险,由于中班幼儿年龄小,生活经验缺乏,有些孩子虽然知道了一些急用电话,但还不懂得正确的使用方法,不知道打电话时怎么说。因此,我选择了中班语言主题活动《特殊的电话号码》,同时让幼儿学习打特殊电话时能清楚、连贯地表述内容,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提高幼儿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目标:

  1、知道几个常用的报急电话。

  2、学会正确拨打报急电话,并用语言清楚连贯地表述。

  3、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4、初步懂得自己长大了,遇事能够试着面对。

  5、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活动准备:

  1.、火灾录像、

  2、电话录音、录音机、

  3、模具电话、

  4、挂图、

  5、特殊电话号码卡片五张(卡片分别为119、120、110、114、121)

  活动过程:

  一、导入。

  看录像《发生火灾》,引出主题“特殊的电话号码”。

  1、师:“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触目惊心的画面,请小朋友看一看,发生了什么事情?”

  (幼儿看火灾录像的现场,由触目惊心的画面吸引幼儿活动的兴趣,引入特殊的电话号码。)

  2、提问:

  (1)、发生了什么事情?

  (2)、发生了火灾,怎么办?

  3、组织幼儿讨论后,请个别幼儿回答.

  (幼儿:发生了火灾要拨打电话119)

  4、讨论小结:在突然发生火灾的时候,我们赶快拨打火警电话119,告诉消防员叔叔什么地方着火了,消防员叔叔接到电话就会马上赶来救火,所以119就是特殊的电话号码。

  二、观察。

  出示挂图,让幼儿加深对特殊电话号码的理解,了解三种特殊电话号码的作用。

  1、出示挂图,让幼儿观察。

  提问:

  (1)、画面上有哪些特殊的电话号码?

  (2)、这些特殊的`电话号码与所对应的画面内容有什么关系?

  2、组织幼儿讨论后,请部分幼儿回答。

  3、讨论小结:抢救火灾时,拨打火警电话119,消防员叔叔接到电话就会赶快来救火;抢救伤病人时,拨打120,医生接到电话就会赶快来抢救伤病人;抓坏人时,拨打报警电话110,警察叔叔接到电话就会赶快来抓坏人。

  三、组织幼儿结合案例讨论:

  1、你拨打过119、120、110这些特殊的电话号码吗?

  2、你见过家人和其他人拨打这些特殊的电话号码吗?

  3、他们拨打这些特殊的电话号码时是怎么说?

  四、创设情境,幼儿学习拨打特殊的电话号码119、120、110。

  1、播放录音《急救电话》,让幼儿加深对拨打特殊电话号码的感性认识。

  2、出示模拟电话,引导幼儿学习拨打特殊的电话号码119、120、110。

  (1)、遇到火灾,请拨打119,打电话时该怎么说?

  (2)、抢救伤病人,请拨打120,打电话时该怎么说?

  (3)、抓坏人,请拨打110,打电话时该怎么说? 教师先请语言组织表述清楚、连贯的幼儿拨打这些特殊的电话号码,再让幼儿集体用语言清楚、连贯地表述拨打电话时该怎么说。

  小结:在拨打这些特殊的电话号码时,首先我们要用语言清楚地告诉对方所处位置的详细地址,然后再说明发生了什么事情。

  五、教师总结特殊电话号码的作用。

  1、今天,我们认识了119、120、110三种特殊电话号码,知道了打特殊电话时怎么说,这些特殊的电话号码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特殊的危急困难,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114查询电话,121天气预报这样一些特殊的电话号码,但我们不能随便乱打。

  2、老师把今天学会的特殊电话号码编成了一首儿歌,希望小朋友记在心里。

  放录音:儿歌《特殊号码记心间》

  匪警电话110,警察叔叔抓坏人;

  火警电话119,消防队员把火救;

  急救电话120,医生阿姨救病人;

  查询电话114,天气预报121;

  特殊号码记心间,没事不能乱拨打.

  六、活动延伸:教师在角色区为幼儿添加道具,请幼儿分角色轮流选择人物和道具创编表演,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也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反思:

  本节活动是一节语言活动,但也渗透了安全教育知识,不仅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也增强了幼儿的安全意识,但在活动中老师忽略了个别语言表达能力较弱的幼儿,他们对于所发生事情的详细地址不能用语言清楚的表达出来,所以这些孩子需要在角色区进一步地发展和提高,我也会对本班幼儿进行情景演练,让幼儿把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在生活中,真正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5

  活动设计背景

  本次活动设计选自《幼儿园探究式活动课程》中语言交流.中班的一节课《一棵会唱歌的树》,为使幼儿懂得爱护树木、关爱他人,理解故事,提高复述的语言能力,结合本班幼儿的年龄特征,特设计了此次活动方案。

  活动目标

  通过活动,理解故事内容,会讲述故事,学习关爱他人。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故事,复述故事内容,培养爱护树木的情感。

  活动准备

  挂图,背面粘有双面胶的树叶,树叶被风吹动的声音录音带,大树、黄莺、小斑马、小熊、小免子的头饰

  活动过程(活动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活动的主要环节很清楚地再现,即开始环节、基本环节、结束环节、延伸环节。注:重点表述基本环节)

  一、开始环节

  教师创设情境,放树叶被风吹动的`声音录音带,以带小朋友们去树林里玩引出主题。

  二、基本环节

  (一)理解故事,复述故事

  1、教师出示挂图,并请小朋友们观察图上有什么

  2、听故事第一部分

  师:树林深处,长着一棵什么样的树?风一吹,翠绿的叶子就怎么样?(请小朋友来表演大树)

  3、听故事第二部分

  师:听到大树歌声,都有哪些小动物跟着一起唱歌跳舞?(请小朋友来分别表演黄莺、喜鹊、松鼠、小麻雀)

  4、听故事第三部分

  师:歌声真神奇,生病的小熊听见了怎么样?迷路的小兔听见了怎么样?邮递员小斑马听见了怎么样?(再请小朋友来分别表演小熊、小兔、小班马)

  5、听故事第四部分

  师:有一天,大树没有唱歌,是怎么回事?(请小朋友贴上掉落的树叶并模仿伤心的大树)

  6、听故事第五部分

  师:第二天,小动物们看见伐木工人又来了,就做了什么事情?大树又开始唱歌了,伐木工人说什么了?

  7、听故事第六部分

  师:小动物们多高兴啊!大树又唱起歌来了,好像在说什么呢?(引导小朋友爱护树木)

  (二)游戏

  请小朋友们扮演故事里的角色,带上头饰演一演这个故事。

  三、结束环节

  引导小朋友们爱护树木,关爱他人。

  四、延伸环节

  请小朋友们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并和爸爸妈妈一起演一演这个故事。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6

  一、活动目标

  (一)欣赏散文诗,理解“我的影子”在一天不同时间段的各种变化。

  (二)初步感知影子长短和太阳位置的关系。

  二、活动准备

  (一)事先发动家长利用双休日在家里与孩子一起完成“我的影子”记录单,并带到幼儿园。

  (二)幼儿用书第5册第18~20页、第24~27页。

  (三)挂图(《影子和我》)。

  (四)语言CD(《影子好朋友》)。

  三、活动过程

  (一)我的大发现。

  1.展示“我的影子”记录单。

  2.交流自己的`发现。

  ——有许多小朋友和爸爸妈妈在家里记录了自己的影子,你有什么发现?(教师重点引导幼儿讲出记录单中影子的特点。)

  ——你的发现和小朋友的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不一样?(让幼儿主动发现自己和同伴在记录中的不同点,尝试探究其中的秘密。)

  (二)影子真有趣

  1.自主阅读幼儿用书第5册第18~20页中的故事《影子和我》。

  2.互相交流自己的发现。

  ——你看到了什么?你觉得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影子有什么变化?(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想法。)

  (三)影子好朋友

  1.教师朗诵散文诗。

  ——有一首诗就讲了这些画面上的内容,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教师配合挂图朗诵。)

  2.熟悉、理解散文诗内容。

  ——影子和谁是好朋友?从哪里可以看出来?早晨、中午、傍晚,“我”的影子都一样吗?你是从哪里听出来的?(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再次示范散文诗的句子,鼓励幼儿能够将喜欢的句子表述出来。)

  ——你觉得哪一句特别有趣?为什么?说说你的理由。(幼儿分享自己对诗中诙谐语言的感受。

  3.幼儿边看幼儿用书,边轻轻跟念自己喜欢的散文诗片段。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欣赏儿歌所描绘的夜景,进一步感受灯与生活的关系。

  2.理解重叠量词表达的数量,学习使用重叠的量词。

  活动材料

  1.主题活动录音带中班①(秋季)1盒,录音机1台。

  2.每个幼儿主题活动图画书(火与电)1册

  活动过程

  1.美丽的夜景

  (1)请幼儿欣赏《火与电》第16—17页的画面,说说图画上是什么时候,自己是怎样知道的。

  (2)组织幼儿说一说什么地方有灯,这些灯是什么样的。

  2.欣赏儿歌。

  (1)播放儿歌录音,让幼儿倾听后说一说:“你从儿歌里看到了什么?”“夜晚什么东西最漂亮?”“每样东西有多少?你是怎么知道的?”

  (2)请幼儿找出儿歌里表示数量的'词。学习用“一××”表示自己见过的许多数量的东西,如“一棵棵松树排成行”、“一朵朵鲜花在开放”。

  3.学念儿歌。

  (1)让幼儿跟教师学念儿歌,提示幼儿用稍慢的速度念清楚重叠词。

  (2)鼓励幼儿分组接龙和结伴接龙,朗诵儿歌。如甲念“一幢幢大高楼”,乙念“一排排的灯”,或者甲念“一幢幢大高楼,一排排的灯”,乙念“一座座大商场,一片片的灯”。最后两句一起念。

《【精选】中班语言活动教案模板汇总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03-25

中班活动教案:语言03-02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12-18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04-19

《家》中班语言活动教案03-01

中班语言活动梦教案03-16

关于中班语言活动教案03-31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实用]07-04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优秀02-14

中班语言游戏活动教案02-02

【精选】中班语言活动教案模板汇总7篇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语言活动教案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选】中班语言活动教案模板汇总7篇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情节,有感情地讲述故事。

  2.体会老鼠们玩袜子的心情。

  3.知道自己的东西要摆放整齐。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1.《长长的花袜子》故事录音。

  2.教学挂图、大老鼠图片一幅。

  3.实物花袜一只,大小不同的袜子若干。

  活动重难点:

  理解故事情节,能随故事情节展开想象并体会老鼠们玩袜子的愉快心情。

  活动过程:

  1.出示实物袜子,导入活动。

  提问:这是什么?这是一只什么样的袜子?(长长的花袜子)你们平时是怎么用它的?我们穿它时需要几只?(两只一双)有一只大老鼠(出示大老鼠图片),发现了一只花袜子,它会拿来做什么呢?师:请小朋友仔细听听以下故事就知道了。

  2.教师完整的讲述一遍故事,幼儿初步感知故事内容。

  提问:故事的名称是什么?

  故事里说了一件什么事?师:故事的名称叫《长长的花袜子》,故事里主要讲了一只大老鼠发现一只袜子把它当做车子带着小老鼠们到大树下玩耍。

  现在就让我们再去仔细听一听看一看,小床下面的花袜子是被谁拖走了?

  3.结合教学挂图《长长的花袜子》教师再次讲述故事。

  提问:小床下面的花袜子是被谁拖走的?它把花袜子当做什么?大老鼠用花袜子当车子做了什么事?它们是怎么开车的'?老鼠们在花袜子里的心情怎么样?你是怎么知道的?天亮了,花袜子去那里了?花袜子上的洞洞是怎么回事?

  师:请小朋友再次和老师一起来欣赏这个有趣的故事。

  4:播放故事录音,幼儿再次欣赏故事,体会小老鼠们玩袜子的快乐心情。

  提问:一只花袜子,小老鼠们把它当成什么?如果给你们花袜子,你们会怎么玩呢?(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和表达)

  5.幼儿分组讲故事《长长的花袜子》请一位小朋友到前面来讲给大家听。

  6.结合生活经验谈话,知道自己的东西要收拾整齐。

  讨论:如果你是袜子的主人,你会怎样爱护自己的袜子呢?我们应该怎么整理自己用过的东西?

  师:小朋友自己的东西自己收拾好,做个爱整洁的好孩子。

  附:【故事】

  长长的花袜子

  小床下面,扔着一只花袜子。夜里,花袜子给一只大老鼠拖走了。大老鼠回到家里,对小老鼠们招招手,大声喊:“快来看呀,我捡到一只漂亮的大布袋!”“我要!我要!”小老鼠们呼啦一下,全跑来抢花袜子。拉呀,拉呀,花袜子给拉得长长的,一直拖到了门边边。“别吵!别闹!”大老鼠说,“拿它当车子,我送你们到大树下去玩,好吗?“好呀,好呀!”小老鼠一只跟着一只,钻进了长长的花袜子里。大老鼠背起花袜子就跑,嘴里喊着:“呜呜!长长的花车子开啦!大老鼠一边跑一边唱:“呜呜呜,呜呜呜…….车子跑得快又快。呜呜呜,呜呜呜……!过了一站又一站。“司机,司机!”小老鼠们问,“大树到了吗?”“没到,没到。”大老鼠一边跑,一边回答。“到了吗,到了吗?”小老鼠们又问。“没到呀,没到呀!”大老鼠一边跑,一边回答。“怎么还没到?这么远!”小老鼠们伸了伸腰,打起哈欠来,“车子没有窗,黑洞洞的,看不见外面。”“开窗,开窗!”小老鼠们用尖尖的牙齿,咬破了花袜子。哈哈,哈哈!一扇扇窗子开了,小老鼠一只一只伸出了小脑袋,一双双小眼睛眨啊眨,瞧啊瞧:“呵,大树快到了!”“呜呜!到站了!”大老鼠放下了花袜子,喊,“大家快下车吧!”啊!小老鼠们从花袜子上的洞洞里钻了出来,一只跟着一只,跑到大树下去玩了。天亮了,不知是谁拾起了花袜子,把它挂在大树的树枝上。大家见了都很奇怪:咦!一只多新的花袜子,怎么会有这么多洞洞呢?

  活动反思:

  在培养幼儿的语言时,要把握每个幼儿的实际,掌握幼儿学习语言的规律,有计划地进行培养和训练,让幼儿多看、多听、多说、多练,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那么,幼儿的语言一定会健康的发展。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诗歌,加深对汉字大、小的认识。

  2.进一步理解诗歌内容,采用部分替换的方式,尝试仿编诗歌。

  3.体验大树与小鸟之间互相友爱、相互依存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图片一套(即一幅幅画有单独图案的卡片。

  2.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已初步认识大、小字样。

  3.幼儿用书:《大树和小鸟》

  活动过程:

  一、出示大小字样

  1.教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两位神秘的客人,看看是谁呢?

  2.出示大小字样让幼儿猜测。教师:原来是一位大客人和一位小客人呀。

  3.教师:其实呀它们各自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呢?一个叫大树,一个叫小鸟。它们给我们班的小朋友带来了一首好听的诗歌,名字叫《大树和小鸟》。

  二、教师朗诵诗歌,幼儿初步欣赏诗歌。

  1.教师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2.教师:这首诗歌里,大树和小鸟都做了哪些事情呢?(幼儿讲到什么,就出示哪张图片。)

  3.教师:为什么大树和小鸟快乐陶陶呢?

  4.教师总结:大树和小鸟相互帮助,相互友爱。所以它们生活在一起很快乐。那我们再把这一件快乐的事情感受一下吧。

  三、教师再次朗诵诗歌,幼儿进一步理解诗歌内容。

  1.师结合留白的方式,教师引导幼儿一起学念诗歌。如教师边指图片边念:大树--幼儿接念:高高。教师再念:住着--幼儿接念:小鸟。等等。

  四、分角色学念诗歌。

  1.教师将幼儿进行分组,一半念大树,一半念小鸟。

  2.男孩女孩分组,男孩念大树,女孩念小鸟。

  3.教师将幼儿进行分组比赛。

  五、仿编诗歌。

  1.教师:高高的大树上还会住着谁呢?(如幼儿说到松鼠,则将诗歌中所有的小鸟替换为松鼠进行仿编。)

  活动延伸:

  1.家园公园:回家后也可以跟自己的爸爸妈妈说一说,跟他们一起表演。

  2.游戏活动:游戏的时候,可以跟你们的好朋友说一说除了松鼠还可以换成什么?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3

  设计背景

  动物是受关注的,幼儿喜爱动物也是与生俱来的,而动物身上的奥秘则是幼儿感兴趣的内容。“动物尾巴的特征”成了“找尾巴”活动的话题,我设计了此活动。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倾听、参与活动、愿意讲述的'习惯。

  2、丰富幼儿的知识,让幼儿知道许多小动物都有他们相应的尾巴。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重点难点

  掌握一些常见动物尾巴的特征

  活动准备

  动物绒玩具;老虎、松鼠、猴子、袋鼠、狗、猫等动物为把背景图一幅;断尾巴的动物及尾巴图片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猜一猜,说一说。

  1、用布遮住动物绒玩具的身体,尾巴露出布外。

  2、 猜一猜,这是什么动物?你怎么知道的?猜对的小朋友让小动物亲一下。

  3、 小结:动物尾巴的特征。

  二、看一看,说一说。

  1、出示动物尾巴背景图,请你和旁边小朋友说说,那些动物躲在里面?

  2、 请幼儿找出躲在里面的小动物是谁?并说你怎么知道的?

  3、 小结:除了这些动物尾巴还有那些动物尾巴?

  三、游戏:找尾巴。

  教学反思

  此次活动能够培养幼儿倾听愿意讲述的习惯,让幼儿掌握了一些常见动物尾巴的特征。但是有小部分幼儿在参与讨论过程中不够积极互动,今后还要在这方面多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出现一些火灾、遇到坏人、意外伤害和突然疾病等一系列危险,由于中班幼儿年龄小,生活经验缺乏,有些孩子虽然知道了一些急用电话,但还不懂得正确的使用方法,不知道打电话时怎么说。因此,我选择了中班语言主题活动《特殊的电话号码》,同时让幼儿学习打特殊电话时能清楚、连贯地表述内容,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提高幼儿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目标:

  1、知道几个常用的报急电话。

  2、学会正确拨打报急电话,并用语言清楚连贯地表述。

  3、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4、初步懂得自己长大了,遇事能够试着面对。

  5、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活动准备:

  1.、火灾录像、

  2、电话录音、录音机、

  3、模具电话、

  4、挂图、

  5、特殊电话号码卡片五张(卡片分别为119、120、110、114、121)

  活动过程:

  一、导入。

  看录像《发生火灾》,引出主题“特殊的电话号码”。

  1、师:“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触目惊心的画面,请小朋友看一看,发生了什么事情?”

  (幼儿看火灾录像的现场,由触目惊心的画面吸引幼儿活动的兴趣,引入特殊的电话号码。)

  2、提问:

  (1)、发生了什么事情?

  (2)、发生了火灾,怎么办?

  3、组织幼儿讨论后,请个别幼儿回答.

  (幼儿:发生了火灾要拨打电话119)

  4、讨论小结:在突然发生火灾的时候,我们赶快拨打火警电话119,告诉消防员叔叔什么地方着火了,消防员叔叔接到电话就会马上赶来救火,所以119就是特殊的电话号码。

  二、观察。

  出示挂图,让幼儿加深对特殊电话号码的理解,了解三种特殊电话号码的作用。

  1、出示挂图,让幼儿观察。

  提问:

  (1)、画面上有哪些特殊的电话号码?

  (2)、这些特殊的`电话号码与所对应的画面内容有什么关系?

  2、组织幼儿讨论后,请部分幼儿回答。

  3、讨论小结:抢救火灾时,拨打火警电话119,消防员叔叔接到电话就会赶快来救火;抢救伤病人时,拨打120,医生接到电话就会赶快来抢救伤病人;抓坏人时,拨打报警电话110,警察叔叔接到电话就会赶快来抓坏人。

  三、组织幼儿结合案例讨论:

  1、你拨打过119、120、110这些特殊的电话号码吗?

  2、你见过家人和其他人拨打这些特殊的电话号码吗?

  3、他们拨打这些特殊的电话号码时是怎么说?

  四、创设情境,幼儿学习拨打特殊的电话号码119、120、110。

  1、播放录音《急救电话》,让幼儿加深对拨打特殊电话号码的感性认识。

  2、出示模拟电话,引导幼儿学习拨打特殊的电话号码119、120、110。

  (1)、遇到火灾,请拨打119,打电话时该怎么说?

  (2)、抢救伤病人,请拨打120,打电话时该怎么说?

  (3)、抓坏人,请拨打110,打电话时该怎么说? 教师先请语言组织表述清楚、连贯的幼儿拨打这些特殊的电话号码,再让幼儿集体用语言清楚、连贯地表述拨打电话时该怎么说。

  小结:在拨打这些特殊的电话号码时,首先我们要用语言清楚地告诉对方所处位置的详细地址,然后再说明发生了什么事情。

  五、教师总结特殊电话号码的作用。

  1、今天,我们认识了119、120、110三种特殊电话号码,知道了打特殊电话时怎么说,这些特殊的电话号码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特殊的危急困难,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114查询电话,121天气预报这样一些特殊的电话号码,但我们不能随便乱打。

  2、老师把今天学会的特殊电话号码编成了一首儿歌,希望小朋友记在心里。

  放录音:儿歌《特殊号码记心间》

  匪警电话110,警察叔叔抓坏人;

  火警电话119,消防队员把火救;

  急救电话120,医生阿姨救病人;

  查询电话114,天气预报121;

  特殊号码记心间,没事不能乱拨打.

  六、活动延伸:教师在角色区为幼儿添加道具,请幼儿分角色轮流选择人物和道具创编表演,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也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反思:

  本节活动是一节语言活动,但也渗透了安全教育知识,不仅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也增强了幼儿的安全意识,但在活动中老师忽略了个别语言表达能力较弱的幼儿,他们对于所发生事情的详细地址不能用语言清楚的表达出来,所以这些孩子需要在角色区进一步地发展和提高,我也会对本班幼儿进行情景演练,让幼儿把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在生活中,真正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5

  活动设计背景

  本次活动设计选自《幼儿园探究式活动课程》中语言交流.中班的一节课《一棵会唱歌的树》,为使幼儿懂得爱护树木、关爱他人,理解故事,提高复述的语言能力,结合本班幼儿的年龄特征,特设计了此次活动方案。

  活动目标

  通过活动,理解故事内容,会讲述故事,学习关爱他人。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故事,复述故事内容,培养爱护树木的情感。

  活动准备

  挂图,背面粘有双面胶的树叶,树叶被风吹动的声音录音带,大树、黄莺、小斑马、小熊、小免子的头饰

  活动过程(活动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活动的主要环节很清楚地再现,即开始环节、基本环节、结束环节、延伸环节。注:重点表述基本环节)

  一、开始环节

  教师创设情境,放树叶被风吹动的`声音录音带,以带小朋友们去树林里玩引出主题。

  二、基本环节

  (一)理解故事,复述故事

  1、教师出示挂图,并请小朋友们观察图上有什么

  2、听故事第一部分

  师:树林深处,长着一棵什么样的树?风一吹,翠绿的叶子就怎么样?(请小朋友来表演大树)

  3、听故事第二部分

  师:听到大树歌声,都有哪些小动物跟着一起唱歌跳舞?(请小朋友来分别表演黄莺、喜鹊、松鼠、小麻雀)

  4、听故事第三部分

  师:歌声真神奇,生病的小熊听见了怎么样?迷路的小兔听见了怎么样?邮递员小斑马听见了怎么样?(再请小朋友来分别表演小熊、小兔、小班马)

  5、听故事第四部分

  师:有一天,大树没有唱歌,是怎么回事?(请小朋友贴上掉落的树叶并模仿伤心的大树)

  6、听故事第五部分

  师:第二天,小动物们看见伐木工人又来了,就做了什么事情?大树又开始唱歌了,伐木工人说什么了?

  7、听故事第六部分

  师:小动物们多高兴啊!大树又唱起歌来了,好像在说什么呢?(引导小朋友爱护树木)

  (二)游戏

  请小朋友们扮演故事里的角色,带上头饰演一演这个故事。

  三、结束环节

  引导小朋友们爱护树木,关爱他人。

  四、延伸环节

  请小朋友们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并和爸爸妈妈一起演一演这个故事。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6

  一、活动目标

  (一)欣赏散文诗,理解“我的影子”在一天不同时间段的各种变化。

  (二)初步感知影子长短和太阳位置的关系。

  二、活动准备

  (一)事先发动家长利用双休日在家里与孩子一起完成“我的影子”记录单,并带到幼儿园。

  (二)幼儿用书第5册第18~20页、第24~27页。

  (三)挂图(《影子和我》)。

  (四)语言CD(《影子好朋友》)。

  三、活动过程

  (一)我的大发现。

  1.展示“我的影子”记录单。

  2.交流自己的`发现。

  ——有许多小朋友和爸爸妈妈在家里记录了自己的影子,你有什么发现?(教师重点引导幼儿讲出记录单中影子的特点。)

  ——你的发现和小朋友的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不一样?(让幼儿主动发现自己和同伴在记录中的不同点,尝试探究其中的秘密。)

  (二)影子真有趣

  1.自主阅读幼儿用书第5册第18~20页中的故事《影子和我》。

  2.互相交流自己的发现。

  ——你看到了什么?你觉得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影子有什么变化?(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想法。)

  (三)影子好朋友

  1.教师朗诵散文诗。

  ——有一首诗就讲了这些画面上的内容,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教师配合挂图朗诵。)

  2.熟悉、理解散文诗内容。

  ——影子和谁是好朋友?从哪里可以看出来?早晨、中午、傍晚,“我”的影子都一样吗?你是从哪里听出来的?(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再次示范散文诗的句子,鼓励幼儿能够将喜欢的句子表述出来。)

  ——你觉得哪一句特别有趣?为什么?说说你的理由。(幼儿分享自己对诗中诙谐语言的感受。

  3.幼儿边看幼儿用书,边轻轻跟念自己喜欢的散文诗片段。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欣赏儿歌所描绘的夜景,进一步感受灯与生活的关系。

  2.理解重叠量词表达的数量,学习使用重叠的量词。

  活动材料

  1.主题活动录音带中班①(秋季)1盒,录音机1台。

  2.每个幼儿主题活动图画书(火与电)1册

  活动过程

  1.美丽的夜景

  (1)请幼儿欣赏《火与电》第16—17页的画面,说说图画上是什么时候,自己是怎样知道的。

  (2)组织幼儿说一说什么地方有灯,这些灯是什么样的。

  2.欣赏儿歌。

  (1)播放儿歌录音,让幼儿倾听后说一说:“你从儿歌里看到了什么?”“夜晚什么东西最漂亮?”“每样东西有多少?你是怎么知道的?”

  (2)请幼儿找出儿歌里表示数量的'词。学习用“一××”表示自己见过的许多数量的东西,如“一棵棵松树排成行”、“一朵朵鲜花在开放”。

  3.学念儿歌。

  (1)让幼儿跟教师学念儿歌,提示幼儿用稍慢的速度念清楚重叠词。

  (2)鼓励幼儿分组接龙和结伴接龙,朗诵儿歌。如甲念“一幢幢大高楼”,乙念“一排排的灯”,或者甲念“一幢幢大高楼,一排排的灯”,乙念“一座座大商场,一片片的灯”。最后两句一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