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小班教案模板合集九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班教案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运用多种器官,理解故事内容。
2、能大胆猜测和表达,学会说“怎样的ⅹⅹ真好吃”。
3、感受故事结局的有趣,知道即使是好吃的东西也不能多吃。
4、通过多种阅读手段理解图画书内容,了解故事,感受故事诙谐幽默的情节。
5、通过加入适当的拟声词去感受图画书的诙谐、幽默。
【活动准备】
故事PPT、苹果、香蕉、面包实物各一个。
【活动过程】
一、局部猜测导入,激发兴趣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小动物,把它请出来好吗?看到了什么?长着圆圆耳朵、小小眼睛、长长尾巴,是谁呀?
二、运用多种感官,理解故事内容
1、依次出示小老鼠吃过的三种食物。提问:怎样的苹果?怎样的香蕉?怎样的面包?
2、同时倾听两种声音。提问:小老鼠先吃了什么?,后吃了什么?为什么?
学说并讲述“脆脆的苹果真好吃”、“软软的香蕉真好吃”
3、猜测,接下来小老鼠该吃什么了?为什么?
学习讲述“香喷喷的面包真好吃”集体表演
4、吃了这么多东西,看看小老师的肚子变得怎么样啦?
5、红红的辣椒,红红的西瓜。你喜欢吃哪一个?为什么?看来你们都喜欢吃西瓜,因为西瓜甜甜的。
6、互动讲述:红红的辣椒好吃吗?赶快告诉小老鼠吧?小老鼠吃了辣椒了吗?从哪里看出来的?
7、小朋友,小老鼠都吃了哪些东西,你能说出怎样的ⅹⅹ,我就把它变出来。
(梳理、教师用“先…再…接着…然后…最后完整讲述)
三、感受故事结局的有趣,知道再好吃的.东西也不能多吃
1、小老鼠回不了家,好着急呀,鼠妈妈告诉小老鼠不能贪吃。
2、这只小老鼠不停的吃好吃的东西,它的嘴特别地——馋,是呀,它就是一只馋嘴的小老鼠。(出示故事封面)
3、你喜欢故事中的小老鼠吗?为什么?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特别高,因为这是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只是个别孩子对这方面的知识欠缺,但是在活动中,他们能充分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来参与活动,我个人认为,这节课还是成功的。
小班教案 篇2
区域名称:宝宝银行
角色名称:银行工作人员、客户(三到五名)
活动目标:
1、银行工作人员会很有礼貌地接待客户,做到使用文明用语。
2、愿意与别人交谈,做到热情服务。
活动准备:银行内有电话1-2部、印章、面值不一的钱币、胸牌、银行卡、存折
活动过程:
早上8点钟,银行工作人员上班并整理卫生。一名男士进来,
工作人员:“您好,先生,请问有什么需要帮忙吗?”
第一位男士:“我想问一下办理贷款需要哪些手续?”
工作人员:“什么贷款?
第一位男士:“房产抵押”
工作人员:“奥,需要结婚证、土地使用证、房产证、身份证、双方要来签名。”
第一位男士:“谢谢你,我知道了”
工作人员:“不客气,请慢走”。
工作人员:“您好,请问您要办理什么业务?”
第二位男士:“奥,你好,我想提出10000元钱?”边说边双手递存折。
工作人员:“好的,请稍等片刻”工作人员数钱。
工作人员:“请签名”
第二位男士:“好的”
工作人员:“请收好你的钱,还需要什么帮助吗?”
第二位男士:“我想麻烦你把这些钱打进银行卡里。”
工作人员:“好的请稍等,需要设置密码吗?”
第二位男士:“好的”边说边按密码。
工作人员:“你的业务办理完了,请慢走。”
女士:“你好,我要存1000元钱?”
工作人员:“请出示您的`身份证?”
女士:“对不起,我忘记带了”
工作人员:“这位女士,银行有规定:没有身份证是不能存钱的。”
女士:“那我明天再来吧”工作人员:“|请慢走”
工作人员:“请问,先生需要办理什么业务”
第三位男士:“我过来看看我的工资打上了么?边说边双手递银行卡”
工作人员:“请稍等一下。”“对不起,没有”
第三位男士:“没关系。”工作人员:“请走好。
小班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乐意表达自己的想法。
2、能根据画面信息,进行大胆猜想。
3、知道蛋壳易碎的特点。
教学准备:
实物半个蛋壳、PPT图片
教学过程:
一、出示实物蛋壳,引导幼儿联系生活经验进行大胆想象师:看看老师带什么来了?(出示半个蛋壳)幼:鸡蛋、蛋壳、半个蛋壳师:这是半个蛋壳,跟我说一说:半个蛋壳师:你们觉得半个蛋壳像什么呢?
幼:像船、像球、像伞、像半圆师:如果你们有半个蛋壳,你会把它当成什么呢?
幼:拿来当杯子,当帽子师:你为什么会觉得当杯子,当帽子?
幼: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哦,你们想到好多东西,有一只小老鼠,它的名字叫皮皮,你们想知道小老鼠皮皮会拿蛋壳当什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看PPT课件
1、幼儿能根据画面,进行大胆猜想。
师:小老鼠在哪里玩?
幼:草地上、田野上师:突然他发现了什么?
幼:半个蛋壳。
师:太阳好晒呀,你们猜猜皮皮会怎么办呢?
幼:把蛋壳当帽子师:会像你们说的把蛋壳当帽子?我们来看看。哇,你们跟皮皮想的一样,说明你们刚刚都开动了小脑筋。
师:小河没有桥,皮皮怎么过去啊?
幼:把蛋壳当小船师:都同意把蛋壳当小船?那我们来看看师:皮皮把蛋壳当成什么了?
幼:小船师:给自己拍拍小手、师:皮皮要下山坡,这回皮皮会把蛋壳当什么呢?
幼:滑滑车师:我们来看看皮皮把蛋壳当成了蛋壳车师:回到家后,皮皮会把蛋壳当什么呢?
儿:当桌子、当杯子师:那我们去皮皮家里看看吧。
师:哎呀,蛋壳怎么了?
幼:破了师:跟你们刚刚想的'一样?蛋壳破了,皮皮会怎么办呀?
幼:再买一个蛋壳师:我们看看皮皮是怎么做的皮皮背着书包再去寻找一个蛋壳了。
三、完整听故事一遍。
师:刚刚你们看到皮皮他把半个蛋壳当成什么了?
幼:帽子、小船、车子师:我们再来听一遍故事,看看皮皮是不是这样做的?
师:老师完整的讲诉一遍故事。
小结:原来皮皮把半个蛋壳当作帽子、小船、车子师:蛋壳最后怎么了?为什么会碎?
幼:碎了,因为摔破了师: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蛋壳?
幼:应该轻轻地拿,轻轻地放小结:是的,我们在拿蛋壳是要轻轻的,因为蛋壳比较薄我们要是用力了就会把蛋壳弄碎。
教学反思: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幼儿的情绪还是相当积极的,在较大程度上拓展了幼儿的知识面。第二方面:培养幼儿认真倾听故事的习惯。这个能力目标的达成也很不错,通过木偶、故事动画片等生动、直观的教育手段加强幼儿倾听故事的专注度,提升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第三方面:乐意表述自己的想法,提升语言表达能力。我觉得今天这个目标的达成做的不够好,首先是没有能够给予孩子们很多的讲述机会,幼儿回答问题的面不够广,跟说、集体学说等的讲述手段用的太少。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尝试自己吃饭、吃点心,培养独立进餐的习惯。
2、了解饭菜的营养,懂得样样菜都要吃。
3、体验自己吃饭后的成功感。
活动依据
因为我班是新小班,大多数幼儿没进过托班,他们在家大多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现在,到了幼儿园怎样才能融入到集体中来呢?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要面对的难题。入园第一天,午餐时间到了,小朋友们依次进入午餐室,当他们看到香喷喷的饭菜时,有一半小朋友会自己学着拿小勺吃,但也有很多望着不肯动手,还不时地哭着喊爸爸妈妈。老师和阿姨们只能连哄带骗地喂他们吃。看到他们吃饭时的样子,我就想何不开展学吃饭的活动。我们依据生活活动的特点和小班的年龄特点,强调在做中培养,注重在真实的情景中练习,关注幼儿的情感反应和情感体验,积极创设相应的环境,以游戏的方式让幼儿在与环境和材料互动的过程中逐渐发展动手能力。同时,我们也提倡家园互动。要真正达到预期的目标,没有家长的配合是不行的。所以,我们对幼儿进行日常生活能力培养的同时,要求家长让幼儿在家中的表现与幼儿园一致,做到真正地互动和协调。
活动实施的主要内容
环境的创设
一、区角环境的创设
1、投放小娃娃、小动物,让幼儿练习喂饭。
2、提供彩泥和各种制作工具,让幼儿尝试着做小面点。
3、创设娃娃家,幼儿在游戏情境中,自己做饭、做菜,喂小娃娃。
二、墙面环境的创设
1、在墙面上创设“我吃得真棒”的布置,当幼儿哪天饭菜都吃完时,在相应的船上贴上一个红五星,比一比看谁的小船内红五星最多。在此过程中让幼儿体验自己吃饭饿快乐和自豪。
2、在墙面上,展示幼儿需要吃进肚子的食物,潜移默化地让幼儿学习样样东西都要吃。
家园共育
一、运用调查卷,了解每一个孩子在家的吃饭情况,向家长传递有关我们这个活动的目标、内容和方法等,让家长在了解的基础上积极予以支持和配合。
二、通过开家长会,交流在家如何指导孩子自己吃饭,用什么方法最好等。从而让家长在互动交流中得到启发,丰富指导的方法。
三、通过“亲子栏”向家长传递有关幼儿“我会自己吃”方面的目标、内容和具体的操作方法,包括相关的儿歌、故事、等。让家长能充分的了解幼儿的活动,并对教师开展的活动给予积极的配合与支持。
日常指导
1、在用餐前,让幼儿念儿歌,理解儿歌的含义,从而更好地吃完自己的一份。
2、教师有意识地观察幼儿的用餐情况,并针对个别幼儿的表现加以适时地指导。
3、对于不同的幼儿要有不同的方法,如挑食的可以让幼儿一点一点地吃,争取一天进步一点点;对于吃饭要人喂的孩子,可以运用一些小小的奖励来激起他们的兴趣等。
主要活动
(一)预设活动
1、生活活动:我爱吃的菜
2、生活活动:我不挑食
3、生活活动:自己会收拾
4、生活活动:我吃的真棒
5、生活活动:我要吃些什么
6、生活活动:开开心心就餐
(二)与其他活动的整合
1、游戏活动
(1)角区活动中,引导幼儿喂娃娃、做面条和小面点等。
(2)开设角色游戏“点心店”,引导幼儿做各种小点心。
2、学习活动
(1)儿歌——自己吃饭真正好
(2)手工——撕面条
(3)谈话——我爱吃的东西
(4)儿歌——样样东西都要吃
(5)故事——我会自己吃饭
(6)绘画——样样蔬菜都要吃
(7)故事——大公鸡和漏嘴巴
活动案例
(一)生活活动:我不挑食
活动目标:
1、幼儿初步了解各种食物都有不同的营养。
2、培养幼儿不挑食的好习惯。
支持方式:
1、教师讲故事<挑食的小豆豆>
2、让幼儿讨论小豆豆为什么生病了,如果想不生病那该怎么办.
3、引导幼儿通过讨论知道不挑食的小朋友就会健健康康的,不会生病.
4、活动后,教师做一个简单的小结。
5、延伸活动:让家长配合做一个调查报告。
(二)生活活动:我爱吃的东西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能在同伴前能大胆讲述。
2、引导幼儿了解不挑食的好处。
支持方式:
1、教师询问幼儿最喜欢吃的东西是什么。
2、幼儿在集体面前大声的回答。
3、教师总结幼儿的回答,引导幼儿了解不挑食的好处。
4、请幼儿家长配合,填好调查问卷。
(三)生活活动:自己会收拾
活动目标:
1、进餐完毕能将饭桌收拾干净,锻炼其动手能力,
2、引导幼儿体验自我服务的乐趣。
支持方式:
1、情景表演,请两幼儿表演吃饭后的情景,(一个小朋友把桌子弄的很脏,饭菜撒了一桌一地,另一个小朋友吃饭时把食物的渣子放到老师提供的碗里,桌子上干干净净的。)
2、幼儿与同伴交谈两幼儿的表现,请个别幼儿讲述两幼儿那个对,那个错,小朋友应怎样做。
3、教师总结幼儿的回答,边示范边讲解,引导幼儿吃饭时自己动手把食物的渣子放到老师提供的碗里,保持桌面的干净。
4、轻轻的拿放餐具并将餐具归类放在指定处。
(四)生活活动:我吃得真棒
活动目标引导幼儿在用餐时吃得又快又干净,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
支持方式:
1、教师出示小船和个别幼儿的照片,引发幼儿的兴趣。
2、教师向幼儿询问,怎样才能做吃饭小能手。
3、教师小结,吃得又好又干净的幼儿才能做小能手,可以贴上五角星。
4、张贴每一位幼儿的小船,鼓励幼儿争做吃饭小能手。
(五)生活活动:我要吃些什么
活动目标:
1、幼儿初步了解菜的种类。
2、引导幼儿样样东西都要吃。
支持方式:
1、教师展示各种蔬菜、荤菜等的图样,给幼儿观看。
2、发调查卷了解幼儿对菜的挑食情况
3、鼓励幼儿样样东西都要吃,才能让身体长得棒棒的。
(六)生活活动:开开心心就餐
活动目标:让幼儿了解各种食物具有不同的营养,能安静、愉快地就餐,初步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
支持方式:
一、情景感知:“吃饭的时间到了!”食堂的阿姨把一盆盆菜端到桌上时,可是丁丁却托着下巴,对饭菜毫无兴趣,任凭老师怎么说,丁丁就是不想吃,不肯吃,勉强吃一口,还要吐出来。
二、师生讨论:“丁丁这样好不好啊?(不好)“热乎乎香喷喷的饭菜放在桌上,你们开心吧?(开心)那你们要不要学丁丁呀?我们吃饭的时候应该开开心心的吃!
(七)学习活动:儿歌——自己吃饭真正好
活动目标:
1、通过儿歌的学习,让孩子们知道要自己吃饭的道理。
2、能引导孩子学习简单的儿歌表演。
活动准备:教具图一张、儿歌录音
活动过程:
1、引起兴趣,导入课题教师请幼儿欣赏一首儿歌的录音,让幼儿听一听儿歌里面都讲了些什么。
2、感知儿歌的内容
(1)教师提问:小朋友,你们刚才听到了什么?
(2)幼儿自由地回答教师的`提问。
(3)出示教具图,请幼儿看看图片中的哥哥是怎么吃饭的。
(4)教师示范朗诵儿歌,幼儿学习。
(5)请幼儿分组念儿歌。
3、幼儿学习儿歌表演请幼儿模仿吃饭的样子,并在集体面前表演。
4、延伸活动让孩子把儿歌表演给家长看,要学会自己独立地用餐。
(八)学习活动:手工——撕面条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简单的撕纸的技能。
2、通过活动,引发幼儿乐于帮助他人的情感。
活动准备:手工纸、小篮子、布娃娃
活动过程:
1、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师:“小朋友,今天老师请来了谁呀?”(教师出示布娃娃,激发孩子的兴趣)
2、教师讲解示范
(1)小妹妹肚子饿极了,你们有什么办法帮帮她呢?
(2)教师启发幼儿想出各种办法来帮助妹妹。
(3)教师示范撕面条的方法,请幼儿仔细地看。
(4)要求幼儿把面条撕得又细又长。
3、鼓励幼儿积极地帮妹妹撕面条
(1)教师让幼儿把面条放在面前的小篮子里,不乱丢。
(2)帮妹妹做的好吃一点。
(3)教师指导胆子小的幼儿,能力差的幼儿完成作业
4、喂妹妹吃面条让幼儿感受到活动的快乐,激发幼儿再次游戏的愿望。
预计问题:幼儿由于手指机能没有发育好,所以在撕的过程中,会出现纸条太粗的问题。
应对措施:教师在进行示范时,强调妹妹要吃细长的面条,不然,她会不高兴的。
(九)学习活动:谈话——我爱吃的东西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懂得要样样东西都要吃的道理。
2、引导幼儿在集体面前大声地说话,并学会安静地倾听他人的说话。
活动过程:
1、导入主题师:我们来念一首新学的儿歌,好吗?
2、谈话:你最爱吃什么菜,告诉大家好吗?
(1)教师告诉幼儿自己爱吃的东西。
(2)请大胆举手的幼儿回答教师的提问。
(3)鼓励个别幼儿大胆的在集体面前讲话。
3、教师总结幼儿的谈话我们小朋友要做到样样东西都要吃,才能长得高、长得棒。
(十)学习活动:儿歌:样样东西都要吃
活动目标:
1、幼儿初步学念儿歌,理解儿歌的内容。
2、通过儿歌,感染幼儿样样东西都要吃。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主题
1、你喜欢吃什么?
2、师:你们想不想知道老师喜欢吃什么吗?(白米饭、红烧肉、绿青菜、胡萝……)
二、教师示范念儿歌
1、儿歌后提问:儿歌里讲了什么?
2、学习儿歌我们小朋友是否样样东西都要吃?试着编儿歌。
(十一)学习活动:故事:我会自己吃饭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有自己吃饭的愿望;
2、初步学习正确使用调羹的方法。
重点:演示握调羹的正确方法;
难点:能喜欢自己吃饭。
活动过程:
1、引起兴趣:出示图片,讲述故事;
2、老师示范吃饭
1)提示幼儿正确握调羹;
2)一口饭,一口菜;
3)身体靠近桌子;
4)饭菜全吃完。
5)检查一下,台子上、地上是否干净。
(十二)学习活动:绘画:样样蔬菜都要吃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画圆形;
2、引起幼儿学习绘画的兴趣。
重点:能左弯弯、右弯弯,连接成一个圆;
难点:指导幼儿圆圈能合拢。
活动过程:
一、演示与讨论
1、开饭罗!今天吃的是什么菜?引导幼儿从颜色上,分辨说出名称。
2、左弯弯,右弯弯,画颗青菜真好吃。(老师用绿色蜡笔在纸上画个圆)
3、啊呜啊呜!咽下肚。(画到封闭圆口时,表示咽下肚)
二、幼儿作画,教师指导要点。
1、提醒幼儿画圆圈时,要封闭;
2、“吃饭要轻声,闭着小嘴嚼饭菜“引导幼儿安静画画。
三、引导评价模拟吃饭,介绍自己画的蔬菜。
(十三)学习活动:故事:大公鸡和漏嘴巴
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让幼儿知道吃饭时不能东张西望。
2、培养幼儿良好的用餐习惯。
重点:演示正确的用餐方法。
难点:知道吃饭时不能东张西望。活动过程:
4、出示大公鸡头饰,引起兴趣;
5、教师讲述故事;
6、教师示范正确的用餐方法
1)提醒幼儿吃饭时要专心,不要东张西望;
2)身体靠近桌子;
3)一手扶住碗,一手拿起勺;
4)一口饭,一口菜交替着吃;
5)饭菜全吃完。
4、检查一下,桌子上、地上是否干净。
5、再听故事一遍。
活动反思
通过这个活动,幼儿的吃饭情况有明显的好转。像路夏小朋友,刚开始他总是不愿自己动手的,后来,我让吃得快的小朋友去帮助她,喂他吃饭,这样一来,他会觉得让别人喂很难为情。第二天,在就餐前他对我说:“老师,今天我不要别人喂,我会自己吃。”听到他说这话,我真为他的懂事而高兴,我赶紧对他说:“路夏真乖,等你吃完了老师给你一个五角星。”果然,这一次他吃得很好。为了兑现我对他的承诺,把五角星贴在了他的额头上。从此,路夏改变了吃饭的坏习惯,每次自己动手,再也不要老师和阿姨喂她了。这样有进步的孩子真不少,有些在家不肯吃饭的孩子,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和开家长会,进行了有目的的教育和具有针对性的指导。经过一段时间,家长们陆续向我们反映他们的孩子在家已能自己吃饭了。看到家长们脸上逐渐绽开的笑容,我们心里也乐呵呵的。我想,孩子的行为是具有模仿性的,而且他们的求胜心很强。如果你去观察和正确地引导,没有跨不过的坎,只有默默去耕耘,才会有收获。
小班教案 篇5
目标:
1、透过游戏模仿怀孕时的妈妈,发展幼儿跳的动作;
2、喜欢参与游戏,能与同伴轮换玩具玩游戏;
准备:4个不同颜色的大布口袋(里面装着沙子)、平衡木、
过程:
1、准备活动:动物模仿动作
2、游戏:《袋鼠妈妈》玩法:幼儿分成人数相同的四队,每一队排头的幼儿系上大口袋当袋鼠妈妈,走过平衡木,跳到呼拉圈里,再跳回来把口袋交给下一名幼儿;规则:当袋鼠妈妈务必要跳着完成游戏;没跳的幼儿要重新开始。
3、分散活动:带给大口袋,指导幼儿带着大口袋模仿袋鼠妈妈的动作,扮演主角进行袋鼠妈妈跳跳跳的游戏。
为小动物们找船(游戏教案)
活动目标
1.在议议、听听、说说的基础上,理解什么是“适宜”的船,并用心展开想象,为不同的小动物找“适宜的船”。
2.学说不同的动词及小动物们的祝贺语。
材料准备和环境的创设
1.配乐故事。
2.一幅蓝蓝湖面的背景图和动物小插图。
(1)故事中的主角:鲤鱼妈妈,小鲤鱼,七星瓢虫,松鼠,猫,公鸡,白鹅。
(2)本故事之外的主角:刺猬,兔子,蜗牛,蚂蚁等。
活动过程
导入故事——想象议论——完整欣赏——重点听讲——迁移想象
1.导人故事。
交待故事的开始部分
说明
出示背景图,交待小鲤鱼要过生日了,把幼儿引入故事特定的情景。
2.想象、议论。
引导儿童想象,议议小动物会坐什么“船”去祝贺。
在背景图上出示故事中的'其他主角。设问:
(1)有哪些动物要去祝贺小鲤鱼的生日?
(2)小动物们会坐什么“船”去呢?
说明
可先让幼儿充分自由地议论,然后在群众面前说出各自的想法,再让大家评一评是否适宜。
3.完整欣赏。
用听配乐录音故事,边听边演示教具,出示各种“船”。
听后设问:
(1)他们乘坐的是什么“船”?
(2)和哪些小朋友想得一样或差不多?
4.重点听讲。
(1)小船是怎样来到小鲤鱼身边的?
(2)动物们说了哪些祝贺的话?
说明
引导儿童仔细听辨形容小“船”的不同词语(如漂呀漂,摇呀摇,划呀划,游呀游),以及主角的对话,并能清楚地表达。
5.迁移想象。
出示故事以外的主角:刺猬,蜗牛,蚂蚁,兔子。
(1)还有哪些动物要去祝贺小鲤鱼的生日?
(2)它们能坐什么船去呢?
说明
启发儿童想出适宜的船,并将想象的环节编入故事。
小班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幼儿对可爱的小动物充满了一种与生俱来的喜爱感,对小动物的特征也产生了好奇心和认识兴趣。而故事《小老鼠去旅游》是根据儿歌《小老鼠的旅行》改编的。故事语言浅显易懂,又不失幽默诙谐,蕴含了丰富的趣味性,可为幼儿插上一对丰富的想象翅膀。它讲述了小老鼠去不同的地方旅行,原来是在爬老黄牛的尾巴,骆驼的驼峰,大象的鼻子,钻梅花鹿的角、大肥猪的鼻孔。幼儿可以根据直观的画面和生动的儿歌发现动物的特征,找到乐趣,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和认识欲望。因此我设计了这个语言活动,通过情景导入——分段理解故事内容——整体欣赏故事三个环节,让幼儿跟着老师大胆想象,积极表达,学习简短的故事语言,收获快乐!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根据画面进行初步的判断、想象,并乐意大胆讲述。
2.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能学说“原来是……”这句话。
3.体会语言活动带来的快乐。
4.帮助幼儿体验和理解故事内容,尝试讲清简单的事情。
5.理解故事内容,大胆讲述简单的事情。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经有旅游的生活体验:已经对故事中的动物有所认识。
2.材料准备、一张小老鼠图片,PPT课件。
活动重难点:
幼儿能够根据画面大胆想象,积极地表述,学说“原来是……”体验语言活动带来的快乐。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主题,激发幼儿兴趣
1.老师出示小老鼠的图片,向大家问好“嗨,大家好,我是一只爱旅游的小老鼠!”我们和它打个招呼吧?(小老鼠好!)
2.你知道小老鼠是怎么叫的吗?我们来学一学(吱吱,吱吱)它说它是一只爱旅游的小老鼠,你们知道什么是旅游吗?,(旅游是带着好吃的东西去远处玩,要住在宾馆里面的……)
3.教师小结:“旅游呀,就是去一些很远的地方玩。你去过什么地方旅游呀?”请幼儿举手回答,叫三个小朋友。教师要给予正确的回应,简短,有效。
4.“哇,小朋友们去过那么多的地方旅游,肯定很开心。小老鼠去旅游的时候发生了一些有趣的事情,我们跟着小老鼠一起去看看吧!
二、出示课件,幼儿逐步理解故事内容,并学说故事语言
1.出示草地
“这一天啊,小老鼠来到了一片绿油油的草地。它在草地上玩的可开心了,突然它看到了一个东西“咦这是什么?”
a.小朋友,你觉得这是什么呢?(尾巴、绳子、管子……)我们听听小老鼠是怎么说的:“吱吱、吱吱,爬“绳子”喽!”
b.小老鼠是怎么说的?我们来学一学!(学句子和动作,怎么爬的)
c.爬到上面一看原来是什么?原来是老牛的尾巴呀!
d.我们也用好听的话来说一说!(原来是老牛的尾巴呀)
2.出示森林
a.小老鼠继续往前走,现在他来到了哪里?哪里看出来的?
b.它发现了什么?小老鼠认为是什么?我们来听听!
c.爬呀、爬呀终于爬上管子了,仔细一看原来……(引导幼儿说:原来是大象的鼻子呀!)
3.出示沙漠
a.现在小老鼠来到了那里?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呢?它看到了什么?(你觉得这个像什么?)
b.小老鼠看到了会怎么做呢?用好听的话来说。(引导幼儿用吱吱、吱吱、爬“山峰”喽!)
c.爬到上面一看原来是什么?骆驼背上的叫什么?(叫驼峰)
d.我们用好听的话来说一说
4.出示树林
a.这次小老鼠来到了树林,开始“吱吱,吱吱,钻树枝咯。”
b.“钻”是怎么样的?一起来学一学,边学动作边说句子。你觉得真的`会是树枝吗?
c.你觉得会是什么?用原来……
5.出示泥潭
a.小老鼠走到了泥塘边,感觉非常的累,他想找个地方休息一会儿,它忽然发现了一个什么?(地洞)他会怎么做呢?
b.感觉怎么不对劲儿呢,这个地洞里面怎么热乎乎的,小朋友们,你觉得这是什么地方呢?
c.原来是大肥猪的大鼻孔啊!
6.完整欣赏儿歌
a.小老鼠在旅游途中遇到的事情给你的感觉是怎样的?老师把它编成了一首好听的儿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b.结合PPT完整欣赏
c.那么有趣的儿歌还没有题目呢,我们给它取个题目吧!
d.儿歌的题目是《小老鼠去旅游》
7.跟念儿歌一遍,然后师幼互念(第一句老师说,第二句幼儿回答)
三、经验的迁移
1.你觉得小老鼠在旅游的时候还会碰到什么有趣的事情呢?它会遇到谁?以为是什么呢?
2.幼儿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3.请个别幼儿来说一说(引导幼儿用原句回答)
4小结:小朋友的小脑袋真厉害,能想出那么多有趣的事情来,下课后和爸爸、妈妈其他小朋友一起来说一说吧!
小老鼠的旅行
吱吱,吱吱,爬“绳子”喽,
啊!原来是老牛的尾巴呀!
吱吱,吱吱,爬“山峰”喽,
啊!原来是骆驼的驼峰呀!
吱吱,吱吱,爬“管子”喽,
啊!原来是大象的长鼻子呀!
吱吱,吱吱,钻“树林”喽,
啊!原来是梅花鹿美丽的角呀!
教学反思:
这一话题,孩子们比较感兴趣,都愿意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去,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但在幼儿讨论的这个阶段,我应该创设情景,让幼儿体验。
小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在感受音乐性质和初步会玩游戏的基础上,边玩边感受兔和狼的节奏。初步会用小乐器表现音乐。
2、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创造性用动作表现兔和狼的音乐形象。
3、享受集体游戏的快乐,遵守游戏规则。
活动准备:
1、感知过不同兔和狼的律动。
2、小朋友会敲舞和小铃。
活动过程:
一、律动:游戏:小兔采蘑菇
在兔跳的音乐伴奏下,边跳边入室。
①听到低音区兔跳音乐,小兔蹲下采蘑菇(要求不同方位)
②听到高音区兔跳音乐,小兔双手举在头上学兔跳。
二、发声练习:
1234|5—|5432|1—|
小兔怎样跳,跳跳跳跳跳,
12|34|5—|54|32|1—|
老狼怎样走,凶狠狠地走,
1234|5—|5432|1—|
请你学老狼,凶狠狠地走。
三、复习歌曲:《小猫你别吵》
①幼儿唱一遍。②边唱边做动作。
四、新授:
(一)、在玩中进一步感受音乐性质:
1、听音乐,启发幼儿用动作表现,并引导幼儿说出音乐的性质。
问:小白兔的音乐是怎么样的?(
高兴、欢快)那你们刚才跳得怎么样?(高高兴兴、蹦蹦跳跳)
2、边听音乐边启发幼儿创造性地表现角色的音乐形象。
①启发幼儿做出兔跳,欢快的不同动作。(幼儿听音乐再练习)
②启发幼儿创造性地做出狼的动作。
☆掌握狼的动作发节奏。╳—
游戏:拍出狼走的节奏。(教师做狼的动作)
A、教师引导幼儿拍出动作发节奏。
B、用舞板拍出动作的节奏。
C、跺脚,跺出动作的节奏。(为走做准备)
☆学做狼的动作。
A、狼是怎么样走路的?动作是轻的还是重的?
(引导幼儿用╳—的节奏重重地学习狼走)
B、怎么样才能表现出狼凶狠的样子?
l手是怎么样的?(五指张开勾指成爪形)
l眼是怎么样的?(瞪得大大的,眼睛东张西望找寻小动物)
l来回怎么找?(东看看、西看看)边说幼儿边学做
l脸上还有哪些地方表现狼很凶?(舌头伸得长长的)
l舌头为什么要伸得长长的?(想吃小动物)
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按节奏练习狼凶狠的样子。
C、及时发现有创意的'幼儿,做小老师引导幼儿跟学。
3、听音乐做游戏。
①全体幼儿学做小兔和狼(听到什么音乐大家一起做动作)
②全体做小兔,请个别幼儿做狼,小兔逃回家。
4、用小乐器表演游戏。
①启发幼儿探索,用小铃和舞板表现游戏。
l问:你们每人有两种乐器——小铃和舞板,你们试一试用哪个乐器扮演小兔?哪个乐器扮演狼?(幼儿自由探索)
l探索尝试后,老师请幼儿说出用什么乐器,为什么?
l兔用小铃,为什么?(小铃的声音比舞板的声音高、细)
l狼用舞板,为什么?(舞板的声音比小铃的声音低、粗)
②老师出示图形谱,幼儿边听音乐边看图谱,边敲小乐器(3遍)
③下面要做游戏,请老师用小乐器为我们伴奏。
5、幼儿游戏,老师敲节奏乐。
五、边听小兔的音乐,手拿小乐器。跳出教室。
活动反思:
本次的教研活动,我选择的是小班音乐游戏《狼和小兔》。在活动中,我通过小兔和狼的故事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在欣赏音乐时,引导孩子们分辨小兔和狼的不同音乐形象,学习小兔跳及采蘑菇的动作,以及大灰狼凶狠的形象。在玩游戏的过程中,通过创设游戏场景和孩子们一起玩游戏,达到了活动目标。
小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能用动作表现儿歌内容
重点难点:
能用动作表现儿歌内容
活动准备:
1.两只燕子的图片、“儿歌”《大房子》
2.自制大房子图片一张。
活动过程:
一、出示自制的大房子图,引导宝宝观察画面。
1.师:图片上有什么?(引出“大房子”、“大狮子”。此时的门是关上的。)
2.请宝宝上来指一指自己看到的画面。
3.师:猜一猜门里藏了什么呢?(引出“两只小燕子”。此时的门是打开的。)
4.请一位宝宝将门推开,老师同时将门里的两只小燕子贴出来。
二、边念儿歌边用动作完整呈现儿歌的`内容。
念儿歌时语速放慢些,念到每一句时用手指画面。
三、带着宝宝念儿歌。
1.第一遍,宝宝边看图边跟着老师念儿歌。
2.第二遍,边念儿歌边请宝宝观看老师的动作演示。
3.第三遍,引导宝宝边念儿歌边模仿老师的动作。
小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幼儿在探索和实践活动中,逐渐掌握投掷的基本方法。
2、通过活动,培养幼儿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纸飞机、塑料圈若干等。
活动重点:
投掷的方法------手臂弯曲在肩上,两脚前后分开放,身体后仰,用力蹬地投向前方。
活动流程:
活动身体------分散探索------集体游戏------放松活动
活动过程:
一、活动身体:
1、队列训练
2、准备操练习:运动模仿操
二、分散探索:
1、自由尝试
带领幼儿到“飞机场”,告诉大家:今天老师做指挥官,你们做飞行员,请大家拿起飞机练习一下,看看谁的飞机飞得远。
2、介绍方法:
根据观察,请幼儿说说“你的飞机为什么远”。教师示范,边用儿歌的.形式总结。(手拿飞机放肩上,身体往后靠一靠,预备开始向上飞。)
再次分散练习。
3、飞行员特技表演:
前面出现了“三个山洞”,让我们想想办法穿过它。(想到要射得高、对准目标)
4、竞赛活动:
小飞行员们的本领真大,现在我们分两队进行比赛。
介绍规则:前面有三条不同颜色的绳子,分别代表着不同的分数,等会儿我们比赛时要记分的。如果你的飞机飞在了红绳内,就是一分------(分两组进行)并请6分、5分------的幼儿出列,教师给予鼓励。
根据幼儿投掷情况,再次巩固方法,请投得远的幼儿示范,并帮助分数低的幼儿。
第二次比赛。
5、集体游戏:打怪兽
你们的本领练得真棒,司令员知道了就派我们去火星执行重要任务,打败怪兽。这里旅程很远,要经过太空隧道、银河、火山,有一定的危险,你们要注意。走,跟着指挥官行动吧!(利用休闲区进行)
火星到了,瞄准目标,准备射击,打!
活动结束:
1、怪兽被我们打败了,说说我们为什么会胜利的?
2、自由结伴游戏。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3-10
(经典)小班教案08-08
小班教案(经典)08-08
【经典】小班教案08-22
小班教案[经典]09-09
(经典)小班教案09-10
小班教案(精选)09-23
小班教案(经典)07-25
小班教案[精选]07-22
[经典]小班教案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