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小班社会教案3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班社会教案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班社会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在一次“找春天”的活动中,孩子们看到小区里五颜六色的花儿兴奋不已,“好美啊!”“好香啊!”……就在这时,一只小手拉住了我.“老师,我好看吗?”我低头一瞧,只见贝贝摘了一朵红色的花插在小辫子上,正得意地看着我呢。看着贝贝那可爱的模样,责备还是包容?我迟疑了。如何让小班的孩子懂得花儿好看,大家都要爱护的道理呢,经过思考,我设计了这节社会活动。
活动目标
1.知道春天来了,花儿都开了,我们的生活环境变得更美了。
2.懂得花儿好看,大家都要爱护它。
3.体验花儿被折的悲伤心情,学会帮助别人。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有过观察春天自然现象的经验。
2.材料准备:布置花园场景,关于春天美景和折断花的PPT,撕花材料。
活动过程
看一看,感知花儿绽放的美丽
1.摸一摸、闻一闻美丽的花儿
师:小朋友们,春天到了,花园里的花儿都开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花儿可真多呀!有些什么颜色的花呢?你觉得它像什么?
2.欣赏更多的花儿
师:老师这儿还有许多漂亮的花,我们来看一看。春天的花可真多,这是哪儿?你还在什么地方看到过花?看到这些漂亮的花心里感觉怎么样呢?
小结:春天来了,幼儿园、公园、田野里的花儿都开了,花儿不仅能让环境变得更加漂亮,还能让我们看花的人心里感觉很舒服呢!
想一想,体验花儿被折的心情
1.猜猜花儿为什么伤心
指导语:听,谁在哭呀?花儿怎么了,它为什么哭呀?
2.体验花儿被折的悲伤心情
指导语:花儿被折断了,它好伤心呀!还有谁也会很伤心呢?你们心里觉得怎么样呢?
3.比较花儿被摘前后的'画面
指导语:看到这两幅图,你们会有什么想法?这么好看的花儿能摘下来吗?
小结:花儿能让我们的环境变得更美丽,我们每个人都要爱护它。
做一做,享受帮助别人的快乐
1.讨论如何帮助小兔子
指导语:
(1)那是谁把这朵漂亮的花儿折下来的呢?
(2)小兔子为什么要折花呀?请小朋友猜一猜。
(3)我们听听小兔是怎么说的。
(4)原来小兔折花是想做一个花环让自己变得更漂亮,我们有什么好办法帮助它呢?(幼儿自由讨论)
2.帮助小兔做花环
指导语:刚才小朋友想了许多办法让小兔变得更漂亮,老师这儿有许多五颜六色的皱纹纸,我们做一个漂亮的花环送给小兔,好不好?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结束语:花环真漂亮,我们一起去送给小兔子吧!
现场点评:
这节社会活动,教师借助小兔摘花做花环这样一个载体,巧妙地设置情境,将美好的情感进行迁移,潜移默化地引导幼儿接纳“花儿好看我不摘”的道理,体验帮助别人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充分体现了“幼儿主体,教师主导”的教育理念。
“看”——让幼儿充分感知
活动开始,教师首先创设花园的情境,幼儿通过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真切感知春天花儿的美,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与学习特点。接着通过观看PPT,引导幼儿说出还在什么地方看到花,让幼儿充分感知春天来了,幼儿园、公园、田野的花儿都开了,花儿不仅让我们的生活更美,还让我们的心情更舒畅。
“想”——让幼儿接纳道理
随后的情感迁移,教师借助哭泣的花儿引发幼儿思考“花儿为什么哭”“还有谁会伤心”“看到折断的花儿,你们有什么样的感觉”,并对幼儿的回答进行总结提升:是的,它的家人、朋友都很伤心,所有看见这朵美丽的花儿的人都会难过。在此环节中,教师继续引导幼儿观察、比较花儿被摘前后的画面,鼓励幼儿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让幼儿真正体悟到“花儿好看我不摘”的道理。
“做”——让幼儿体验快乐
这个环节,教师继续追问:“是谁摘的花呢?”“小兔为什么要摘花?”“我们有什么好办法帮助它?”三个问题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幼儿在此过程中不仅学会了遇到事情正确处理的方法,同时还体验到了帮助别人的快乐。
小班社会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在庆祝生日的情境中,体验找朋友的乐趣,初步
2、在做客情境种巩固做客的礼貌用语和简单礼节,学做有礼貌的小客人。
活动准备:
1、创设patry情境
2、礼物、多媒体。
活动过程:
一、情景引入:今天是豆豆小朋友的生日,他要举办一个生日会,我们给他的朋友打电话请他们一起来参加我们的生日庆祝活动吧。谁来告诉我们怎么打电话?朋友接电话了要说什么?小结:我们在打电话前要先按对电话号码,接通后能主动打招呼,说完后会说再见。
二、打电话邀请朋友:
1、(出示媒体电话本)师:这是一本电话本,上面有许多朋友的电话号码,我们一起给他们打个电话,他们过来参加吧。问:你看到了什么?还有什么?这些数字是几?我们一起连起来读一读。小结:原来这么多数字连起来就是小红家的电话号码。
2、(给小红打电话)小红:喂,是谁找我啊?师:喂,你好,我们是小3班的小朋友,想邀请你参加我们的party。小红:好的,谢谢你的邀请,我等一下就来。师:好的,再见。小红:再见。问:刚才我在打电话的时候说了什么?小结:拨通电话后要主动打招呼,还要说出自己是谁,有礼貌的.邀请朋友,通话结束还要说再见。
3、轻轻的再翻开电话本,看看还有谁的电话?电话号码是多少?(拨打乐乐的电话)谁来邀请乐乐?请一名幼儿邀请,师在旁引导幼儿有礼貌的邀请朋友。
4、再找找还有谁?号码是多少?师拨打电话,怎么电话没人接?那我们等一下再给她打电话。
5、再看看电话本上还有谁?拨打电话后请幼儿一起邀请。小结:小朋友真有礼貌,打电话时能主动和动物朋友问好,还会先说出自己是谁,挂电话的时候还会和佳佳说再见,真是有礼貌的好孩子。
三、朋友来了(初步了解待客礼仪)
1、丁冬……(门铃响了)a:是谁呀?b:是我,我是……a:你好,欢迎欢迎,请进来。b:谢谢:这是我送给你们的礼物。a双手接过礼物:谢谢,请坐。
2、师问:小红来到豆豆家说了哪些有礼貌的话?(通过回忆讲述招待客人的过程,加深幼儿印象,为下面有礼貌招待客人打下基础)
3、丁冬……(门铃再次响起)师:我们一起去迎接客人。(引导幼儿礼貌的招待客人)
四、patry开始客人们都来了,我们的patry开始咯。先来唱个歌庆祝一下吧。幼儿齐声唱歌。师:我们的朋友为我们带来了许多的礼物,我们和朋友们一起分享。(分享礼物)
小班社会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1、积极探索并发现自己和他人不一样的地方。
2、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大胆介绍自己的外貌特点、爱好。
3、幼儿学会欣赏自己,为自己与他人的不同感到兴奋。
二、活动预备
1、拍摄本班教师和其他班级教师的照片和幼儿穿园服的集体照。
2、活动前为幼儿进行录音。
3、安装有穿衣镜的活动室或盥洗室。
4、活动前可通过问卷等情势向家长做有关幼儿爱好的调查,教师对幼儿的爱好有较具体的了解。
三、活动进程
1、进行点名游戏,激起幼儿爱好,引导幼儿了解每一个人都有不一样的名字。
教师点名 :***(**)在哪里?幼儿回答:***(**)在这里。
2、出示教师和幼儿的照片,引导幼儿从外貌上辨别自己和他人的不同。
(1)出示教师照片,进行游戏“我的老师在哪里”熟悉本班教师与其他教师的不同。
①指导幼儿认真观察照片,根据外貌的不同正确辨认自己班的教师。
②鼓励幼儿说出自己是怎样辨认出本班教师的`,引导幼儿描写老师的外貌特点。
(2)出示全班幼儿穿园服的集体照片,进行游戏“找找我自己”引导幼儿进一步熟悉自己的外貌特点。
①指导幼儿认真观察照片,找找自己在哪里。
②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的外貌特点,如:脸型、五官、发型等。
(3)引导幼儿参与游戏“比一比”,进一步熟悉除脸部特点外自己和他人不一样的地方。
①幼儿分组站在穿衣镜前,引导幼儿相互观察,比一比自己和他人不一样的外貌特点,如:高矮、胖瘦、衣饰等不同。
②组织幼儿进行交换,大胆的说出自己和***(**)不一样的地方。
3、引导幼儿从声音、爱好等方面,找出自己和他人不一样的地方。
(1)请幼儿从录音中辨别出自己的声音。
(2)教师根据对幼儿爱好的了解,鼓励幼儿大胆说一说自己的爱好。
四、活动总结
教师总结幼儿今天的表现,表扬和鼓励幼儿在活动中表现积极的幼儿。让幼儿在探索发现的同时,感遭到社会活动的快乐。同时,教师要照顾到那些在活动中比较安静的幼儿,使其也能在活动结束的时候取得快乐,以培养他们对社会活动的爱好。
【小班社会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社会的教案03-28
小班教案社会03-16
小班教案社会教案12-11
小班社会主题教案02-24
小班社会抱抱教案04-02
小班社会《做客》教案10-10
小班社会教案01-19
小班社会教案05-16
小班社会谷雨教案01-03
小班社会课教案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