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小班音乐教案

小班音乐教案

时间:2024-05-22 02:07:43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小班音乐教案范文合集6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班音乐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实用】小班音乐教案范文合集6篇

小班音乐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能根据音乐节奏的快慢做游戏。

  2、大胆表演大象、小老鼠的动作,表现小老鼠的机灵淘气和大象笨重诙谐的形象。

  3、乐意与同伴共同体验游戏的乐趣。

  4、初步学习用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5、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活动准备:

  (1)制作教学ppt。

  (2)小鼓一只、音乐3段

  活动过程:

  1、欣赏《小老鼠与大象》故事。

  师:“小老鼠和大象是一对好朋友,有一天它们一起出去散步。(播放ppt)它们走到了哪里?(小桥)我们来听听大象是怎么走的呢(鼓声‘咚咚咚’),小老鼠呢?(鼓声‘笃笃笃笃笃’),(继续播放ppt)它们又走到了哪里?(小山)大象怎么走的.呢?小老鼠呢?(继续播放ppt),大象和小老鼠走累了,来到了哪里休息呀?(草地),大象‘咚咚咚’,小老鼠‘笃笃笃笃笃’来到草地上休息”(大象走过敲鼓中间节奏慢,小老鼠走过敲鼓边节奏快。)

  2、引导幼儿回顾故事的情节,学习和创编小老鼠和大象的动作。

  ⑴师:“请小朋友们想想看,刚才的故事里有谁呀?”(大象、小老鼠)师:“它们去了哪些地方玩呢?”(小桥、小山、草地)

  ⑵让幼儿学大象(跺脚)和小老鼠(轻快踮脚走)的脚步声以及走路的样子师:“大象在走过小桥(小山、草地)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呀?谁来学学看呀?小老鼠又是什么样的呢”(敲鼓,两种方式多次轮流反复。)幼儿模仿。

  师:“为什么大象是这样(做跺脚动作)走路的?小老鼠是这样(做轻快踮脚走动作)走路的呀?”(请小朋友形容:大象重脚步重,老鼠轻脚步轻)

  ⑶听鼓声,与幼儿一起学动物走路的样子,将故事重复一遍。

  师:“下面请小朋友听好咯,是谁来了呀?(敲鼓)我们一起来学学看!

  大象‘咚咚咚!’走过小桥,小老鼠‘笃笃笃笃笃’走过小桥。

  大象‘咚咚咚!’翻过小山,小老鼠‘笃笃笃笃笃’翻过小山。

  大象‘咚咚咚!’来到草地上休息,小老鼠‘笃笃笃笃笃’来到草地上休息。”

  教师总结:大象身体大而笨重,所以走路慢。小老鼠身体轻,所以走路快。

  3、跟随音乐,大胆表演。

  师:“我们小朋友啊,表演大象和小老鼠的时候都表演的很棒,接下来我们跟着音乐,一起再表演一次好吗?请你听清楚,什么时候是大象出来了,什么时候是小老鼠哦。”

  播放音乐,配班敲鼓。

  4.谢幕!

  师:“我们的大象和小老鼠都表演的好棒呀,今天我们玩的可真开心,大象和小老鼠也要回家了,我们一起和大家再见吧!”

小班音乐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愉快的情绪唱歌。

  2、初步知道教师爱小朋友,小朋友也爱老师。

  活动准备:

  玩偶娃娃个。

  活动过程:

  2、激起对歌词内容的兴趣。

  出示玩偶娃娃,提问:看看娃娃的笑脸像什么?谁来亲亲她?

  2、范唱歌曲。

  (1)教师以娃娃的口吻范唱歌曲。

  幼儿初步理解歌词内容,熟悉旋律。

  (2)第二遍范唱。

  请个别幼儿亲亲娃娃,渲染气氛。

  3、学唱歌曲。

  教师在幼儿演唱歌曲的过程中适时地亲亲幼儿,体现爱幼儿的情感。

  4、在教师的启发下,知道教师爱小朋友,小朋友也要爱老师。

  提问:老师为什么要亲亲小朋友?小朋友爱老师吗?

  歌曲:亲亲

  1=D

  3 3 3 2︱1 3 2— ︱3 3 3 2︱

  我 的. 笑 脸 像 苹果, 老 师 你 快

  老师的笑脸 像 花 朵, 老 师 我 想

  1 3 2 — ︱3 2 3 2︱1———‖

  亲亲我, 亲 呀 亲 亲 我。

  亲亲你, 亲 呀 亲 亲 你。

小班音乐教案 篇3

  一、设计思路:

  在认识了Mi 、Sol、 La三个音宝宝之后,小朋友对听音及学习这方面的音乐知识越来越感兴趣,从听辩三个音的不同音高到听辩五个音宝宝的不同音高,这期间小朋友也花了不少的时间和精力,但是,他们的时间和精力并没有白花,因为他们从这些音乐活动中找到了乐趣,同时也找到了许多价值。在认识Re宝宝之前,小朋友刚刚接触认识Do宝宝,所以过程中的有些形式与认识Do的时候有点相似,为了进一步巩固和让幼儿认识不同音的不同音高,所以在认识Re的过程中,我还设计了类似“五线谱”的示意图,把它比作是音宝宝所居住的楼房,从而让他们感知每个音的不同音高位置,让他们在今后的歌曲中更好的、更准确的唱准音高。

  二、音乐活动

  (一)目标:

  1) 在听听、唱唱、敲敲的过程中,认识音宝宝Re,让幼儿知道Re的声音比Mi低比Do高。 2) 复习练声歌曲“小鸡在哪里”,引导幼儿用比较正确的方法发声。

  (二)重点与难点:

  认识Re宝宝,知道Re的声音比Mi低比Do高

  (三)活动准备: 八块音块;黑板图示;水彩笔;

  (四)流程:

  练声“小鸡在哪里”----->认识Re音宝宝---->游戏“开汽车”。

  (五)过程:

  (一) 练声“小鸡在哪里” 幼儿随着故事情节的变化,从C调----->F调练声。

  (故事情节:有一群小鸡不见了,鸡妈妈非常着急,想请我们小朋友帮忙找。一楼是鸡妈妈的家,幼儿来到鸡妈妈的家唱这首歌曲“小鸡在哪里”如果没有听到小鸡回答的声音就代表没有找到小鸡,。以此类推,二楼是鸭妈妈的家,三楼是羊伯伯的家,四楼是牛伯伯的家,五楼是大灰狼的家。到大灰狼的家中找到了小鸡,就说明小鸡被大灰狼抓住了,幼儿就要帮助小鸡逃跑。这时可以请出音宝宝来帮忙,即:幼儿唱歌谱从F调----->C调下行练声。)

  (二) 认识Re音

  1.听Re的音高 教师出示Re的音块,敲奏它,一边敲一边唱Re的音高介绍自己:“小朋友,你们好,我的名字叫Re、Re、Re”

  2.辨别音高

  1) 教师边敲边唱“小朋友们好”,幼儿随着Re的音高唱“Re Re Re你好”。(练习3次后,与个别幼儿打招呼)

  2) 出示音块Do Mi Sol La与Re比较音高 今天这几个音宝宝说要来比比谁的声音高,你们来当裁判,好吗?

  A). Re和La比,幼儿听着音块发出的声音进行比较。老师问:他们谁的声音高谁的声音低?(幼儿唱唱比较一下)

  B). Re和Sol比(方法同上)

  C).Re和Mi比(方法同上)

  D). Re和Do比 老师:这两个音宝宝听上去好象有点一样,仔细听听他们俩谁的声音低谁的声音高? (引导幼儿讲出"Re的声音比Mi低比Do高")

  E).老师敲由这四个音组成的乐句,幼儿跟唱(老师指导幼儿唱准音)

  3.幼儿进一步感知音高

  1)老师出示黑板上的音阶图示,问:Mi住在第几格?Sol住在第几格?La住在第几格?Do住在第几格呢? 他们谁住的最高,谁住的最低?

  2)Re宝宝应该住在什么地方呢?(引导幼儿讲出“Re 住在Mi的下面Do的上面)

  3)幼儿随着老师在黑板上点的音高,用好听的'声音唱出来.

  4)老师小结幼儿学习的情况,鼓励幼儿多多在音块或八音琴上练习Re宝宝.

  (三) 游戏《开汽车》

  玩法:请2到3名幼儿扮演司机,用不同节奏作为不同的开车方法。音乐响起时,司机开着自己的小汽车去载客,所载的客人上车后要跟在司机后面与司机做一样的动作(打出一样的节奏),到最后看谁的汽车载的乘客多就算是赢了。

  规则:1)乘客上车后不能和别的车子上的乘客搞错,一定要和自己的司机所做的动作相同。 2)司机一定要等一段音乐结束时才能站在乘客面前请他们的上车。

小班音乐教案 篇4

  重点领域:

  艺术

  活动目标:

  1.能分辨乐曲的快慢,会用相应的动作表现小羊、大羊、老羊走路的节奏。

  2.学习用表情、动作表现高兴、害怕、勇敢的神态,感受战胜大灰狼的喜悦。

  活动准备:

  1.请一名教师扮演大灰狼

  2.小羊、大羊、老羊三个造型

  活动过程:

  1.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师:今天,老师请来了几位客人和我们一起做游戏,它们是谁呀?(出示小羊、大羊、老羊造型)

  师:看,它们正向我们走来了

  师:这段音乐哪一段快?哪一段慢?哪一段不快、不慢?

  2.分辨乐曲节奏,用不同的动作表现小羊、大羊、老羊走路的节奏。

  3.幼儿完整听音乐分别表现三只羊不同的.走路节奏。

  4。学习用表情动作表现高兴、害怕、勇敢,感受战胜大灰狼的喜悦。

  5.幼儿听音乐完整的表演一遍。

  教师与幼儿一起听音乐做动作并用语言提示。

  最后,战胜了大灰狼(欢呼起来)“我们胜利了!”

  6.结束:

  师:时间不早了,我们一起下山吧.

小班音乐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 、让幼儿感受两段不同的音乐,并能跟着音乐做出各种动物的动作。

  2、乐意参与音乐游戏,感受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教师布置场景,音乐,小白兔和大灰狼的头饰。

  活动过程:

  一、带幼儿进入场地

  教师:小朋友我们一起学小鸟飞到森林里吧

  二、听第一段音乐

  1、 教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段好听的音乐,我们一起来听听看。(播放音乐)

  2、 教师提问:听了这个音乐你感觉怎么样?

  3、 教师提问:那你们来说说看,森林里有什么动物?(请个别幼儿说,并请幼儿做出动作)

  4、 让幼儿跟着音乐做各种小动物的动作。(播放音乐)

  教师:小朋友那我们跟着音乐做自己说出来的小动物的动作吧!但是等会音乐停的时候,请小朋友们蹲下来不动。

  三、听第二段音乐

  1、 教师:老师还给小朋友来来了一段好听的'音乐,我们也一起来听听看。(播放音乐)

  2、 教师提问:听了这个音乐你感觉怎么样?

  3、 教师提问:那你们来说说看,森林里又来了什么小动物?(请个别幼儿说,并请幼儿做出动作)

  4、 让幼儿跟着音乐做各种小动物的动作。(播放音乐)

  教师:小朋友那我们跟着音乐做自己说出来的小动物的动作吧!但是等会音乐停的时候,请小朋友们蹲下来不动。

  四、完整的欣赏音乐。(播放音乐)

  今天小兔子和大灰狼也想出来玩,那我们就跟着音乐坐在椅子上做动作,好吗?

  五、教师小结:小朋友们玩的真开心,我们今天都来当小兔子,一起来玩《小白兔和大灰狼》的游戏。

  六、游戏

  教师讲述游戏规则:小白兔们,你们看外面草地上多美呀,我们一起去草地上玩吧,但是等会要是大灰狼出来的时候,我们一定要蹲在那里,那样子大灰狼就找不到我们,他自己就会走掉的!

  1、 教师带领幼儿当小白兔,请一位老师当大灰狼。(提醒幼儿做各种小白兔的动作,大灰狼出来的时候要蹲在那里不动)播放音乐。

  2、 请一位幼儿当大灰狼,教师和幼儿当小白兔。播放音乐。

  生活中的美无时不有,无处不在。而“怎样让幼儿去感受美,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让每个幼儿都能得到美的熏陶和培养”正是 《纲要》中对幼儿艺术教育提出的目标和要求。艺术教育通过一定的教育形式,将生活中美好的东西集中展示和表现出来,让幼儿对美有更鲜明的感受和更深刻的体验,是幼儿园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

  选择《毛毛虫与蝴蝶》的音乐,为了让幼儿欣赏音乐,感受AB段乐曲的不同曲风(缓慢欢快),体验伤心和快乐的两种情绪。在欣赏和感受的同时,让幼儿尝试用肢体动作和纱巾表现毛毛虫一伸一缩的动作和蝴蝶飞舞的动作。通过玩游戏了解毛毛虫变蝴蝶的过程。

  因此,我还采用引导幼儿用手指、脚、身体的某部位在空间上的移动来表现毛毛虫爬的形态,蝴蝶飞舞的动作。中班幼儿已有一定的经验储备,教师只需要帮助幼儿梳理已知经验,引导幼儿主动表现,鼓励幼儿探索创造,让幼儿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使他们的音乐素养有进一步的提升。

小班音乐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能合拍地随音乐边拍手唱歌边走步。

  2.用不同的动作方式与同伴相“碰”,学会按指令做出迅速准确的反应。

  3.体验与同伴合作、交流的友好情感和愉快心情。

  活动准备:

  1.在日常活动中有用体态动作与同伴友好交往的经验。

  2.配套磁带。

  活动过程:

  1、听音乐合拍地走步或跑步,初步感受音乐的节拍。

  (1)幼儿坐在位子上边听音乐边拍手边轻轻踏步(一拍一下),并在音乐休止的`地方,停止踏步,心中默数1、2、3、4;尾奏时迅速与身边邻座的同伴拉起手来。

  (2)自由地在空间边拍手边走步(一拍一下),并在音乐休止的地方停止走步,心中想象自己点了4次头;尾奏时迅速找几个同伴拉起手来。

  2、学唱歌曲,并按歌词要求游戏,尝试与同伴合作、交流感情。

  (1)边拍手边学唱歌曲,尾奏时根据歌词提示,与邻座同伴鼻子相碰,两拍碰一次,共碰四次(提醒幼儿轻轻触碰对方鼻尖)。

  (2)自由地在空间边拍手边走步唱歌,学习在音乐休止的地方停止动作,听教师说碰什么地方;尾奏处与相邻的伙伴相碰。

  3、创编相“碰”动作进行游戏,体验合作、交往的乐趣。

  (1)我们的身体除了鼻子可以碰一碰,还有什么地方可以碰一碰呢?(如小手碰小手、膝盖碰膝盖、屁股碰屁股等)

  (2)用幼儿创编的相碰动作进行游戏

《【实用】小班音乐教案范文合集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小班音乐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音乐教案01-29

小班音乐教案04-19

小班音乐教案【精选】07-10

小班音乐教案05-20

小班音乐教案:走路01-17

小班音乐教案《捕鱼》03-02

小班音乐《春天》教案05-15

小班音乐《伞》教案04-03

小班音乐游戏教案02-15

小班伞音乐教案05-21

【实用】小班音乐教案范文合集6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班音乐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实用】小班音乐教案范文合集6篇

小班音乐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能根据音乐节奏的快慢做游戏。

  2、大胆表演大象、小老鼠的动作,表现小老鼠的机灵淘气和大象笨重诙谐的形象。

  3、乐意与同伴共同体验游戏的乐趣。

  4、初步学习用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5、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活动准备:

  (1)制作教学ppt。

  (2)小鼓一只、音乐3段

  活动过程:

  1、欣赏《小老鼠与大象》故事。

  师:“小老鼠和大象是一对好朋友,有一天它们一起出去散步。(播放ppt)它们走到了哪里?(小桥)我们来听听大象是怎么走的呢(鼓声‘咚咚咚’),小老鼠呢?(鼓声‘笃笃笃笃笃’),(继续播放ppt)它们又走到了哪里?(小山)大象怎么走的.呢?小老鼠呢?(继续播放ppt),大象和小老鼠走累了,来到了哪里休息呀?(草地),大象‘咚咚咚’,小老鼠‘笃笃笃笃笃’来到草地上休息”(大象走过敲鼓中间节奏慢,小老鼠走过敲鼓边节奏快。)

  2、引导幼儿回顾故事的情节,学习和创编小老鼠和大象的动作。

  ⑴师:“请小朋友们想想看,刚才的故事里有谁呀?”(大象、小老鼠)师:“它们去了哪些地方玩呢?”(小桥、小山、草地)

  ⑵让幼儿学大象(跺脚)和小老鼠(轻快踮脚走)的脚步声以及走路的样子师:“大象在走过小桥(小山、草地)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呀?谁来学学看呀?小老鼠又是什么样的呢”(敲鼓,两种方式多次轮流反复。)幼儿模仿。

  师:“为什么大象是这样(做跺脚动作)走路的?小老鼠是这样(做轻快踮脚走动作)走路的呀?”(请小朋友形容:大象重脚步重,老鼠轻脚步轻)

  ⑶听鼓声,与幼儿一起学动物走路的样子,将故事重复一遍。

  师:“下面请小朋友听好咯,是谁来了呀?(敲鼓)我们一起来学学看!

  大象‘咚咚咚!’走过小桥,小老鼠‘笃笃笃笃笃’走过小桥。

  大象‘咚咚咚!’翻过小山,小老鼠‘笃笃笃笃笃’翻过小山。

  大象‘咚咚咚!’来到草地上休息,小老鼠‘笃笃笃笃笃’来到草地上休息。”

  教师总结:大象身体大而笨重,所以走路慢。小老鼠身体轻,所以走路快。

  3、跟随音乐,大胆表演。

  师:“我们小朋友啊,表演大象和小老鼠的时候都表演的很棒,接下来我们跟着音乐,一起再表演一次好吗?请你听清楚,什么时候是大象出来了,什么时候是小老鼠哦。”

  播放音乐,配班敲鼓。

  4.谢幕!

  师:“我们的大象和小老鼠都表演的好棒呀,今天我们玩的可真开心,大象和小老鼠也要回家了,我们一起和大家再见吧!”

小班音乐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愉快的情绪唱歌。

  2、初步知道教师爱小朋友,小朋友也爱老师。

  活动准备:

  玩偶娃娃个。

  活动过程:

  2、激起对歌词内容的兴趣。

  出示玩偶娃娃,提问:看看娃娃的笑脸像什么?谁来亲亲她?

  2、范唱歌曲。

  (1)教师以娃娃的口吻范唱歌曲。

  幼儿初步理解歌词内容,熟悉旋律。

  (2)第二遍范唱。

  请个别幼儿亲亲娃娃,渲染气氛。

  3、学唱歌曲。

  教师在幼儿演唱歌曲的过程中适时地亲亲幼儿,体现爱幼儿的情感。

  4、在教师的启发下,知道教师爱小朋友,小朋友也要爱老师。

  提问:老师为什么要亲亲小朋友?小朋友爱老师吗?

  歌曲:亲亲

  1=D

  3 3 3 2︱1 3 2— ︱3 3 3 2︱

  我 的. 笑 脸 像 苹果, 老 师 你 快

  老师的笑脸 像 花 朵, 老 师 我 想

  1 3 2 — ︱3 2 3 2︱1———‖

  亲亲我, 亲 呀 亲 亲 我。

  亲亲你, 亲 呀 亲 亲 你。

小班音乐教案 篇3

  一、设计思路:

  在认识了Mi 、Sol、 La三个音宝宝之后,小朋友对听音及学习这方面的音乐知识越来越感兴趣,从听辩三个音的不同音高到听辩五个音宝宝的不同音高,这期间小朋友也花了不少的时间和精力,但是,他们的时间和精力并没有白花,因为他们从这些音乐活动中找到了乐趣,同时也找到了许多价值。在认识Re宝宝之前,小朋友刚刚接触认识Do宝宝,所以过程中的有些形式与认识Do的时候有点相似,为了进一步巩固和让幼儿认识不同音的不同音高,所以在认识Re的过程中,我还设计了类似“五线谱”的示意图,把它比作是音宝宝所居住的楼房,从而让他们感知每个音的不同音高位置,让他们在今后的歌曲中更好的、更准确的唱准音高。

  二、音乐活动

  (一)目标:

  1) 在听听、唱唱、敲敲的过程中,认识音宝宝Re,让幼儿知道Re的声音比Mi低比Do高。 2) 复习练声歌曲“小鸡在哪里”,引导幼儿用比较正确的方法发声。

  (二)重点与难点:

  认识Re宝宝,知道Re的声音比Mi低比Do高

  (三)活动准备: 八块音块;黑板图示;水彩笔;

  (四)流程:

  练声“小鸡在哪里”----->认识Re音宝宝---->游戏“开汽车”。

  (五)过程:

  (一) 练声“小鸡在哪里” 幼儿随着故事情节的变化,从C调----->F调练声。

  (故事情节:有一群小鸡不见了,鸡妈妈非常着急,想请我们小朋友帮忙找。一楼是鸡妈妈的家,幼儿来到鸡妈妈的家唱这首歌曲“小鸡在哪里”如果没有听到小鸡回答的声音就代表没有找到小鸡,。以此类推,二楼是鸭妈妈的家,三楼是羊伯伯的家,四楼是牛伯伯的家,五楼是大灰狼的家。到大灰狼的家中找到了小鸡,就说明小鸡被大灰狼抓住了,幼儿就要帮助小鸡逃跑。这时可以请出音宝宝来帮忙,即:幼儿唱歌谱从F调----->C调下行练声。)

  (二) 认识Re音

  1.听Re的音高 教师出示Re的音块,敲奏它,一边敲一边唱Re的音高介绍自己:“小朋友,你们好,我的名字叫Re、Re、Re”

  2.辨别音高

  1) 教师边敲边唱“小朋友们好”,幼儿随着Re的音高唱“Re Re Re你好”。(练习3次后,与个别幼儿打招呼)

  2) 出示音块Do Mi Sol La与Re比较音高 今天这几个音宝宝说要来比比谁的声音高,你们来当裁判,好吗?

  A). Re和La比,幼儿听着音块发出的声音进行比较。老师问:他们谁的声音高谁的声音低?(幼儿唱唱比较一下)

  B). Re和Sol比(方法同上)

  C).Re和Mi比(方法同上)

  D). Re和Do比 老师:这两个音宝宝听上去好象有点一样,仔细听听他们俩谁的声音低谁的声音高? (引导幼儿讲出"Re的声音比Mi低比Do高")

  E).老师敲由这四个音组成的乐句,幼儿跟唱(老师指导幼儿唱准音)

  3.幼儿进一步感知音高

  1)老师出示黑板上的音阶图示,问:Mi住在第几格?Sol住在第几格?La住在第几格?Do住在第几格呢? 他们谁住的最高,谁住的最低?

  2)Re宝宝应该住在什么地方呢?(引导幼儿讲出“Re 住在Mi的下面Do的上面)

  3)幼儿随着老师在黑板上点的音高,用好听的'声音唱出来.

  4)老师小结幼儿学习的情况,鼓励幼儿多多在音块或八音琴上练习Re宝宝.

  (三) 游戏《开汽车》

  玩法:请2到3名幼儿扮演司机,用不同节奏作为不同的开车方法。音乐响起时,司机开着自己的小汽车去载客,所载的客人上车后要跟在司机后面与司机做一样的动作(打出一样的节奏),到最后看谁的汽车载的乘客多就算是赢了。

  规则:1)乘客上车后不能和别的车子上的乘客搞错,一定要和自己的司机所做的动作相同。 2)司机一定要等一段音乐结束时才能站在乘客面前请他们的上车。

小班音乐教案 篇4

  重点领域:

  艺术

  活动目标:

  1.能分辨乐曲的快慢,会用相应的动作表现小羊、大羊、老羊走路的节奏。

  2.学习用表情、动作表现高兴、害怕、勇敢的神态,感受战胜大灰狼的喜悦。

  活动准备:

  1.请一名教师扮演大灰狼

  2.小羊、大羊、老羊三个造型

  活动过程:

  1.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师:今天,老师请来了几位客人和我们一起做游戏,它们是谁呀?(出示小羊、大羊、老羊造型)

  师:看,它们正向我们走来了

  师:这段音乐哪一段快?哪一段慢?哪一段不快、不慢?

  2.分辨乐曲节奏,用不同的动作表现小羊、大羊、老羊走路的节奏。

  3.幼儿完整听音乐分别表现三只羊不同的.走路节奏。

  4。学习用表情动作表现高兴、害怕、勇敢,感受战胜大灰狼的喜悦。

  5.幼儿听音乐完整的表演一遍。

  教师与幼儿一起听音乐做动作并用语言提示。

  最后,战胜了大灰狼(欢呼起来)“我们胜利了!”

  6.结束:

  师:时间不早了,我们一起下山吧.

小班音乐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 、让幼儿感受两段不同的音乐,并能跟着音乐做出各种动物的动作。

  2、乐意参与音乐游戏,感受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教师布置场景,音乐,小白兔和大灰狼的头饰。

  活动过程:

  一、带幼儿进入场地

  教师:小朋友我们一起学小鸟飞到森林里吧

  二、听第一段音乐

  1、 教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段好听的音乐,我们一起来听听看。(播放音乐)

  2、 教师提问:听了这个音乐你感觉怎么样?

  3、 教师提问:那你们来说说看,森林里有什么动物?(请个别幼儿说,并请幼儿做出动作)

  4、 让幼儿跟着音乐做各种小动物的动作。(播放音乐)

  教师:小朋友那我们跟着音乐做自己说出来的小动物的动作吧!但是等会音乐停的时候,请小朋友们蹲下来不动。

  三、听第二段音乐

  1、 教师:老师还给小朋友来来了一段好听的'音乐,我们也一起来听听看。(播放音乐)

  2、 教师提问:听了这个音乐你感觉怎么样?

  3、 教师提问:那你们来说说看,森林里又来了什么小动物?(请个别幼儿说,并请幼儿做出动作)

  4、 让幼儿跟着音乐做各种小动物的动作。(播放音乐)

  教师:小朋友那我们跟着音乐做自己说出来的小动物的动作吧!但是等会音乐停的时候,请小朋友们蹲下来不动。

  四、完整的欣赏音乐。(播放音乐)

  今天小兔子和大灰狼也想出来玩,那我们就跟着音乐坐在椅子上做动作,好吗?

  五、教师小结:小朋友们玩的真开心,我们今天都来当小兔子,一起来玩《小白兔和大灰狼》的游戏。

  六、游戏

  教师讲述游戏规则:小白兔们,你们看外面草地上多美呀,我们一起去草地上玩吧,但是等会要是大灰狼出来的时候,我们一定要蹲在那里,那样子大灰狼就找不到我们,他自己就会走掉的!

  1、 教师带领幼儿当小白兔,请一位老师当大灰狼。(提醒幼儿做各种小白兔的动作,大灰狼出来的时候要蹲在那里不动)播放音乐。

  2、 请一位幼儿当大灰狼,教师和幼儿当小白兔。播放音乐。

  生活中的美无时不有,无处不在。而“怎样让幼儿去感受美,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让每个幼儿都能得到美的熏陶和培养”正是 《纲要》中对幼儿艺术教育提出的目标和要求。艺术教育通过一定的教育形式,将生活中美好的东西集中展示和表现出来,让幼儿对美有更鲜明的感受和更深刻的体验,是幼儿园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

  选择《毛毛虫与蝴蝶》的音乐,为了让幼儿欣赏音乐,感受AB段乐曲的不同曲风(缓慢欢快),体验伤心和快乐的两种情绪。在欣赏和感受的同时,让幼儿尝试用肢体动作和纱巾表现毛毛虫一伸一缩的动作和蝴蝶飞舞的动作。通过玩游戏了解毛毛虫变蝴蝶的过程。

  因此,我还采用引导幼儿用手指、脚、身体的某部位在空间上的移动来表现毛毛虫爬的形态,蝴蝶飞舞的动作。中班幼儿已有一定的经验储备,教师只需要帮助幼儿梳理已知经验,引导幼儿主动表现,鼓励幼儿探索创造,让幼儿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使他们的音乐素养有进一步的提升。

小班音乐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能合拍地随音乐边拍手唱歌边走步。

  2.用不同的动作方式与同伴相“碰”,学会按指令做出迅速准确的反应。

  3.体验与同伴合作、交流的友好情感和愉快心情。

  活动准备:

  1.在日常活动中有用体态动作与同伴友好交往的经验。

  2.配套磁带。

  活动过程:

  1、听音乐合拍地走步或跑步,初步感受音乐的节拍。

  (1)幼儿坐在位子上边听音乐边拍手边轻轻踏步(一拍一下),并在音乐休止的`地方,停止踏步,心中默数1、2、3、4;尾奏时迅速与身边邻座的同伴拉起手来。

  (2)自由地在空间边拍手边走步(一拍一下),并在音乐休止的地方停止走步,心中想象自己点了4次头;尾奏时迅速找几个同伴拉起手来。

  2、学唱歌曲,并按歌词要求游戏,尝试与同伴合作、交流感情。

  (1)边拍手边学唱歌曲,尾奏时根据歌词提示,与邻座同伴鼻子相碰,两拍碰一次,共碰四次(提醒幼儿轻轻触碰对方鼻尖)。

  (2)自由地在空间边拍手边走步唱歌,学习在音乐休止的地方停止动作,听教师说碰什么地方;尾奏处与相邻的伙伴相碰。

  3、创编相“碰”动作进行游戏,体验合作、交往的乐趣。

  (1)我们的身体除了鼻子可以碰一碰,还有什么地方可以碰一碰呢?(如小手碰小手、膝盖碰膝盖、屁股碰屁股等)

  (2)用幼儿创编的相碰动作进行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