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猫教案

猫教案

时间:2024-08-07 16:27:50 教案 我要投稿

有关猫教案范文锦集六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猫教案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有关猫教案范文锦集六篇

猫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故事所传达的情节画面,大胆想象虎斑猫不同的生活阶段与心灵感受。

  2.初步感知有爱,有自由,是最幸福的事情。

  活动准备:

  ppt课件,投票板,心形贴纸37枚(贴与椅背后)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介绍主角虎斑猫导入:今天,我要向你们推荐一本非常有意思的书。

  提问:你在封面上看到了什么?

  小结:就像你们说的那样,封面上有一只特别神气的猫。

  过渡:这只猫模样长的不一般,还有一个特别的本领,谁来说一说你的发现。

  小结:它是一只特殊的猫,是一只能死而复生、活了100万次的虎斑猫。

  分析:这一环节为了引起幼儿对阅读故事的兴趣,并了解故事主角--虎斑猫的特别之处。

  二、理解思考--感受猫的"前尘往事"过渡:这只活了100万次的猫做过无数人的宠物,得到过无数人的爱。

  1.出示PPT(6副猫跟着不同主人的图片)提问:仔细看看,虎斑猫曾经有哪些主人?

  小结:这些年虎斑猫分别做过国王的猫,水手的猫,小偷的猫,孤独老人的猫,魔术师的'猫,和小女孩的猫。

  提问:你们觉得猫跟着谁最幸福。

  小结:有人觉得被疼爱最幸福的,有人认为有好吃的是最幸福的,每个人的想法都是不同的。

  提问:猫跟着不同的主人会不会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小结:原来,做别人家的猫有时就是这样身不由己的,可能主人们表达爱的方式你不一定喜欢。

  2.阅读故事前半部分提问:你觉得猫有没有真心喜欢过它的主人,这是为什么?

  小结:原来主人想做的事情并不是猫喜欢的,所以他并不快乐。他非常渴望能做回自己。

  分析:将猫不自由的生活经历进行细致的讲述,目的是为了引导幼儿发现虎斑猫由始至终都不爱主人的真正原因,以及虎斑猫,骄傲自我的心理状态。从这一段活动开始,我们就需要幼儿大量的借助经验去想像猫跟着不同主人的生活。为了让幼儿感受猫的不幸福,本段的完整故事由教师带着孩子们一起阅读,进一步渲染情感氛围。

  三、阅读感受--猫真正的幸福提问:做回了自己的猫想干些什么?

  小结:能自由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我想现在虎斑猫应该是很快乐的。

  1.阅读图书,了解虎斑猫后来的生活。

  提问:谁来回忆一下猫,做回自己,以后发生的什么有意思的事情?(教师给予幼儿一些思考的方向提示;引导幼儿回忆猫以前的骄傲生活。)提问:虎斑猫为什么会这么受欢迎呢?

  小结:虎斑猫一直炫耀自己的特殊本领和经历,所有的母猫都想和猫交朋友,真的感觉很幸福。

  过渡:白猫和虎斑猫之后的生活变得更有意思了。

  提问:妈妈爸爸会做哪些事情来表达对孩子的爱呢?

  小结:虎斑猫有了白猫和小猫,它发现最爱的不是自己了,它爱母猫,也爱可爱的猫宝宝们,原来,有朋友、有爱、有家庭就能让我们感到快乐。

  2.讲述最后的故事结局提问:为什么虎斑猫选择不再活过来?

  虎斑猫在天堂里如果遇到了白猫,它们会过上什么样的幸福生活呢?

  小结:虎斑猫拥有了朋友,拥有了爱和家庭,它已经满足了。有爱的故事永远不会结束,相信虎斑猫一定能在天堂里继续和白猫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猫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喜欢欣赏漫画,生动地描述图片的内容。

  2、学习词语:难解难分、满头大汗。

  活动准备:

  1、教育挂图《领域活动语言两猫相争》。

  2、学习包《语言讲述活动两猫相争》

  活动过程:

  一、设疑导入:

  今天森林里开运动会,所有的小动物们都来到草地上集合,可是左等右等都不见猫兄弟俩。猫兄弟俩去哪里了?

  二、引导幼儿逐幅观察图片,感知理解图片内容并讲述。

  1、感知讲述对象并自由讲述。

  2、丰富词汇:难解难分、满头大汗。

  3、集体讲述。

  4、幼儿个别讲述。

  三、完整讲述图片内容并结合图片取名。

  四、小结活动情况,提升主题并进行行为教育。

  五、延伸活动:

  引导幼儿续编图片的故事。 回家后请小朋友也给爸爸妈妈讲讲这个故事,想想故事的.结尾还可以怎么样?明天来可以告诉老师,看谁的故事更有趣。

猫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幼儿感知7以内的数量,理解数字与数量的关系。

  2、根据数字和图形标志匹配相同的图形。

  3、知道做客的基本礼仪,体验做客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课件;

  2、幼儿人手一盘鱼;

  3、幼儿人手一个手环。

  活动过程:

  一、准备去做客。

  1、交流做客的礼仪。

  师:今天老师带你们到猫妈妈家做客,做客要做些什么呢?

  2、准备礼物。

  师:猫妈妈最喜欢吃什么?

  老师今天给每位小朋友准备了一盆鱼送给猫妈妈,你去端一盆,数数你的盘子里有几条鱼?

  幼儿讲述自己盆里的小鱼个数。

  二、去做客的路上。

  1、出发前的准备。

  请幼儿仔细看好我们去猫妈妈家的.路上都看见了什么?;我们待会要原路返回的。

  2、去的路上。

  教师随这画面的变化提出不同的问题。

  第一幅图:一座小桥

  第二幅图:二座蘑菇亭

  第三幅图:草地上有三座房子

  第四幅图:四朵花的花园

  第五幅图:池塘里有五只小鸭子

  第六幅图:草地上有六张椅子

  第七幅图:树林里有七棵小树

  三、 去家里做客。

  1、猫妈妈家到了,学习做客的礼仪:敲门,你好,欢迎你们!

  2、给猫妈妈送礼物。

  猫妈妈要求你们根据鱼的数量分别送到不同的数字下面。

  3、猫妈妈也要送礼物给我们。

  (1)提出要求:猫妈妈要送手环给我们,不过她只做了一半,还有一半要我们自己想办法做出来,考考我们还聪明。

  (2)介绍材料:手环上有数字图形标记,请看清楚手环上的数字和图形标记就贴几个相应的几何图形。

  (3)幼儿操作:指导有困难的幼儿,提醒幼儿看清楚数字和几何图形。

  (4)交流:我做了几个手环,数数有几个什么几何图形。

  四、回家。

  从原路返回,幼儿边走边数。

  活动反思:

  对于中班幼儿来说,“排序”是一项比较具有挑战性的数学活动,需要他们运用有限的数、量、形方面的知识,进行一番系统、连贯的思考,找出事物之间的联系,也就是我们称之为“规律”的东西。排序活动不仅能培养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简单的判断力、初步的推理能力,同时也是培养幼儿逻辑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猫教案 篇4

  游戏材料:

  不同颜色的彩纸板、纸夹、报纸、45厘米左右的线、硬纸盒。

  游戏步骤:

  1、在不同颜色的纸板上分别画三种不同大小的鱼,鱼鳞、嘴巴和眼睛。然后剪下来。

  2 、给鱼儿们附上分值,最大的鱼是1分,中等大小的鱼是3分,最小的鱼5分。

  3、用胶带把纸夹粘在鱼背面,让三种大小的鱼在一个水平线上。这样大鱼露出的`最多,在中等大小的鱼露出的稍微少一点,在小鱼身上最少。所以最小的鱼是最难捉的。

  4、把报纸卷起来做一根坚硬的钓鱼竿,然后用胶带粘贴起来,涂上宝宝喜欢的颜色。

  5、将线的一端固定在一个纸夹上。然后将纸夹展开,做成一个鱼钩。将线的另外一端粘在钓鱼竿上。

  6、把画好的鱼全都放在硬纸盒中,然后宝宝们就可以尽情玩耍、开心地比赛啦。

  游戏规则:

  参赛的宝宝们充当小猫的角色。宝宝们用钓鱼竿从装着鱼的硬纸盒中将鱼儿钓出然后放入属于自己的盒子里。猫妈妈们负责计分,看看哪个宝宝在五分钟之内得分最好,优胜者将予以奖励。

猫教案 篇5

  一、活动目标:

  1、熟悉音乐旋律,乐意用动作进行表现。

  2、能听辩音乐中的滑音部分并作出反应,学习遵守游戏规则。

  3、在轻松愉快的游戏场景中主动地参与游戏。

  二、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学过歌曲《猫捉老鼠》的前三段,由配班教师扮演大猫。

  2、材料准备:活动场地内摆放自制的立体的树木、花朵、蘑菇等,《猫捉老鼠》音乐完整版及分段版,猫和老鼠的胸饰若干。

  三、活动过程:

  1、小老鼠吃米

  (1)明确角色,提炼动作。

  师(戴上鼠妈妈的胸饰,给幼儿戴上鼠宝宝的胸饰):宝宝们,你们知道我是谁吗?嗯,我是鼠妈妈,你们是......

  师:听,鼠宝宝们在做什么?(播放《猫捉老鼠》前三段音乐)

  师:你会跑来跑去吗?谁会轻轻地跑来跑去?(幼儿个别及集体相结合做动作。)

  (2)跟着音乐做动作。

  师:哎呀,我的肚子好饿。你们饿吗?我们一起出去找点米吧!(引导幼儿在场地中间根据音乐的变化做动作。)

  师:米的味道怎么样?你是怎么吃米的?(请个别幼儿示范。)

  (3)再次表现。

  师:你还想吃点什么米?我们一起去找一找。(鼓励幼儿尝试运用不同动作表现“吃”这一行为。)

  师:宝宝们,吃了这么多米,让我们回去休息一下吧!

  师(小结):刚才有的鼠宝宝会轻轻地跑来跑去,找到米还会一口一口地吃,这些鼠宝宝真能干!

  2、大猫来了

  (1)听辩音乐。

  师:听,谁来了?它来做什么?(播放歌曲的第四段。)

  师:你是从哪里听出来的?

  师:大猫是在什么时候发现小老鼠的?(再次听辩第四段音乐中的'滑音部分。)

  (2)明确游戏规则。

  师:听到大猫的叫声,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师:对,我们要一起快快地逃回家。

  3、游戏:猫捉老鼠

  (1)由教师扮演大猫,师幼共同游戏。教师鼓励每个幼儿参与游戏,观察幼儿能否遵守游戏规则,即听到滑音后逃回家。

  (2)由幼儿扮演大猫,师幼共同游戏。

  师:大猫是什么时候出来的?它是什么时候去捉老鼠的?(帮助幼儿梳理游戏情节,将其与音乐进行匹配。)

  师:谁想做大猫?

  (3)引导幼儿变换躲藏地点进行游戏。

  师:如果我们到离家很远的地方去找米吃,大猫来了,我们还可以躲在哪里呢?(如大树后面、花丛后面等。)(游戏进行2——3次,教师逐渐退出游戏。)

  师:宝宝们,现在我们到更远的地方去找一找还有些什么米可以吃。

猫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 教给学生客观公正、宽容仁爱、关爱弱小的待人处事原则和方法。

  2.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善于观察生活、积累生活的习惯。

  3. 学习本文的写作,着重揣摩动物描写和直抒胸臆的抒情文字。

  教学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品味文章深情,体会作者抒发的情感。

  教学难点

  注意细节描写对刻画形象的作用,理解故事中所包含的深刻哲理。

  教学准

  1、学生:提前预习,弄懂“读一读,写一写”中词语的意思,思考课后练习一。

  2、教师:多媒体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交待作者并板书课题。

  2、(读导语质疑)养猫诚然有乐,又怎么会悲伤甚至懊悔呢?让我们一块进入文本,看看本文究竟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二、整体感悟

  1、故事中一共出现了几只猫?如果说它们是在给我们演出,哪只是主角,哪只是配角,哪只是跑龙套的?(课件出示问题----初读领略)

  明确:一共出现了四只猫,主要写了前三只,重点写第三只。这篇文章就是写的郑振铎先生家里三次养猫的经历。(阅读要仔细,不能粗心)

  2、那我们一起来找一找,这三只小猫各自的来历、外形、性情、在家中的地位和各自最后的结局。(请同学们汇报预习成果,再多媒体出示表格) 来历 外形 性情 家中地位 结局

  第一只 隔壁要的 花白的毛,白雪球似的,

  后来消瘦了,毛也污涩了 很活泼

  后来懒惰

  郁闷 相伴的小侣 病亡

  第二只 舅舅家要的 浑身黄色 更有趣

  更活泼 亲爱的同伴 被人捉走

  第三只 门外拾来的 毛色花白,并不好看,

  又很瘦

  后来毛被烧脱好几块,

  更难看 不活泼

  天生忧郁

  懒惰 大家都不大喜欢它

  在家中若有若无

  可厌 被我屈打至死

  3、文章开头写“我家养了好几次猫,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既然这样,那我们删去写前两只猫的文字可以吗?(课件出示问题----思考把握)

  文章开头写“我家养了好几次猫,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 这句话其实是我们全文的行文线索。三次养猫的故事层层推进,又环环相扣。写花白猫、小黄猫是为详写第三只猫(可怜猫)作必要的铺垫,并与第三只猫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布局,有利于更好地刻画形象、凸现中心。

  三、分析体会

  1、你们喜欢哪只猫,为什么?请结合文中的语句说说你的理由。(课件展示优美语句)

  第一只是活泼可爱的小猫。

  找找文中描写我对第一只小猫的情感态度的句子,组成学习小组讨论分析并准备汇报。

  ○1读“我坐在藤椅上看着他们,可以微笑着消耗过一二小时的光阴,那时 太阳光暖暖地照着,心上感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可以体味到“我”的愉悦之情。

  ○2“我心里也感着一缕的酸辛,可怜这两月来相伴的小侣!” ——“我”为花白猫的病死而难过、酸辛。人一旦对自己喜爱的东西产生了感情,就会为它的不幸而难过。

  (板书)

  第二只更活泼更有趣。

  找找文中描写我对第二只小猫的情感态度的句子

  ○3“我也怅然的,愤恨的,在诅骂着那个不知名的夺去我们所爱的东西的人。”——“我”失猫的怅然,对恶人的愤恨! 这些损人利己的人实在可恨!④“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突然间失去了一个亲爱的同伴,一种失落感久久萦绕在心,缺德的人太气人了,叫人恨恨难消,养猫固然快乐,可是亡失的痛苦更让人难受,干脆不养了。

  (板书)

  第三只是可怜的小猫。(找出文中描写每只小猫的句子,品读分析再得出其特点) 第三只小猫——来得可怜:在冬天的早晨发现被人遗弃的它,几乎为冬寒与饥饿所杀。

  活得可怜:(见上表)

  去得可怜:受了冤苦,遭我毒打而屈死。

  2、分析探究文中描写我对第三只小猫的情感态度的'句子。(课件出示问题——析疑探究)

  ○1“我”为什么暴怒,挥舞大棒虐待可怜猫?

  因为我认为是它咬死的芙蓉鸟。

  ○2“我”根据什么判定芙蓉鸟是第三只猫咬死的?

  “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到桌子上对鸟笼凝望着。”

  ○3“凝望”是何意?(目不转睛地看) 可怜猫究竟为什么要“凝望”鸟笼呢?想当初,那只可怜猫就像一个孩子,被人抛弃,无家可归,在冬天的早晨,几乎为冬寒与饥饿所杀。它忧郁,它不活泼,可能是由于生活上什么不幸,或许是失去了亲爱的父母吧。它常常对鸟笼凝望着,也许是在羡慕鸟儿的美丽、天伦之乐,而悲叹自己的悲惨经历和孤苦伶仃的生活吧??

  ④谁是咬死“我”的芙蓉鸟的真凶?证据何在?

  凶恶的黑猫。“逃”:做贼心虚。“衔着”:铁证如山。

  ○5于是“我”的态度如何?——体味第30段(课件展示——品读感悟),扣“十分难过” “良心受伤”深入到“妄下断语”(没有事实根据地做出判定),体会“针”的含义。

  ○6 “自此,我家永不养猫。”——一种负罪感永远不能消除,一见到猫就触发了自己灵魂的伤痛,觉得永远愧对这类生命。

  (板书)

  四、感悟升华

  同学们,我们的故事讲完了。不过,这个故事似乎太过于沉重。让我们读了心里有种压抑。不过,既然是故事,就像表演一样,咱们能不能也来当一当导演,在故事表演的过程中喊停,然后告诉你的演员,怎样能避免他们即将上演的悲剧,好吗?(课件出示学习要求,学习小组比赛,选代表汇报板书)

  1、 第一、二只猫的亡失悲剧——略讲

  eg:事不关己,莫不不关心的周家的丫头;不顾别人,自私自利的“不知名的夺去小猫的人” ??

  2、 第三只猫身世之谜——尽量不讲,提及就让感兴趣的同学仿写《丑小鸭》

  3、第三只猫的生活处事态度——在不合理的社会中,弱小者总是饱尝着生活的不幸,不受欢迎的人往往会成为冤案的牺牲品;人的个性需要自我完善,才能避免不幸。

  4、对“我”妄下断语打死可怜猫的事——凡事不能单凭印象,主观臆断,更重要的是弄清事实;对人对事不存偏见私心,要宽容、要仁爱,要同情弱小者。

  五、拓展训练

  1、共唱《让世界充满爱》(屏幕展示歌词,配乐齐唱)

  2、习作练笔《生活中,假如我们这样做??》

【猫教案】相关文章:

《猫》的教案02-12

《猫》教案02-21

精选猫教案03-30

猫的教学教案02-21

猫来了教案09-18

《猫》美术教案06-10

有关猫教案02-20

《我是猫》教案02-23

关于猫教案05-21

猫游戏教案03-27

有关猫教案范文锦集六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猫教案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有关猫教案范文锦集六篇

猫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故事所传达的情节画面,大胆想象虎斑猫不同的生活阶段与心灵感受。

  2.初步感知有爱,有自由,是最幸福的事情。

  活动准备:

  ppt课件,投票板,心形贴纸37枚(贴与椅背后)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介绍主角虎斑猫导入:今天,我要向你们推荐一本非常有意思的书。

  提问:你在封面上看到了什么?

  小结:就像你们说的那样,封面上有一只特别神气的猫。

  过渡:这只猫模样长的不一般,还有一个特别的本领,谁来说一说你的发现。

  小结:它是一只特殊的猫,是一只能死而复生、活了100万次的虎斑猫。

  分析:这一环节为了引起幼儿对阅读故事的兴趣,并了解故事主角--虎斑猫的特别之处。

  二、理解思考--感受猫的"前尘往事"过渡:这只活了100万次的猫做过无数人的宠物,得到过无数人的爱。

  1.出示PPT(6副猫跟着不同主人的图片)提问:仔细看看,虎斑猫曾经有哪些主人?

  小结:这些年虎斑猫分别做过国王的猫,水手的猫,小偷的猫,孤独老人的猫,魔术师的'猫,和小女孩的猫。

  提问:你们觉得猫跟着谁最幸福。

  小结:有人觉得被疼爱最幸福的,有人认为有好吃的是最幸福的,每个人的想法都是不同的。

  提问:猫跟着不同的主人会不会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小结:原来,做别人家的猫有时就是这样身不由己的,可能主人们表达爱的方式你不一定喜欢。

  2.阅读故事前半部分提问:你觉得猫有没有真心喜欢过它的主人,这是为什么?

  小结:原来主人想做的事情并不是猫喜欢的,所以他并不快乐。他非常渴望能做回自己。

  分析:将猫不自由的生活经历进行细致的讲述,目的是为了引导幼儿发现虎斑猫由始至终都不爱主人的真正原因,以及虎斑猫,骄傲自我的心理状态。从这一段活动开始,我们就需要幼儿大量的借助经验去想像猫跟着不同主人的生活。为了让幼儿感受猫的不幸福,本段的完整故事由教师带着孩子们一起阅读,进一步渲染情感氛围。

  三、阅读感受--猫真正的幸福提问:做回了自己的猫想干些什么?

  小结:能自由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我想现在虎斑猫应该是很快乐的。

  1.阅读图书,了解虎斑猫后来的生活。

  提问:谁来回忆一下猫,做回自己,以后发生的什么有意思的事情?(教师给予幼儿一些思考的方向提示;引导幼儿回忆猫以前的骄傲生活。)提问:虎斑猫为什么会这么受欢迎呢?

  小结:虎斑猫一直炫耀自己的特殊本领和经历,所有的母猫都想和猫交朋友,真的感觉很幸福。

  过渡:白猫和虎斑猫之后的生活变得更有意思了。

  提问:妈妈爸爸会做哪些事情来表达对孩子的爱呢?

  小结:虎斑猫有了白猫和小猫,它发现最爱的不是自己了,它爱母猫,也爱可爱的猫宝宝们,原来,有朋友、有爱、有家庭就能让我们感到快乐。

  2.讲述最后的故事结局提问:为什么虎斑猫选择不再活过来?

  虎斑猫在天堂里如果遇到了白猫,它们会过上什么样的幸福生活呢?

  小结:虎斑猫拥有了朋友,拥有了爱和家庭,它已经满足了。有爱的故事永远不会结束,相信虎斑猫一定能在天堂里继续和白猫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猫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喜欢欣赏漫画,生动地描述图片的内容。

  2、学习词语:难解难分、满头大汗。

  活动准备:

  1、教育挂图《领域活动语言两猫相争》。

  2、学习包《语言讲述活动两猫相争》

  活动过程:

  一、设疑导入:

  今天森林里开运动会,所有的小动物们都来到草地上集合,可是左等右等都不见猫兄弟俩。猫兄弟俩去哪里了?

  二、引导幼儿逐幅观察图片,感知理解图片内容并讲述。

  1、感知讲述对象并自由讲述。

  2、丰富词汇:难解难分、满头大汗。

  3、集体讲述。

  4、幼儿个别讲述。

  三、完整讲述图片内容并结合图片取名。

  四、小结活动情况,提升主题并进行行为教育。

  五、延伸活动:

  引导幼儿续编图片的故事。 回家后请小朋友也给爸爸妈妈讲讲这个故事,想想故事的.结尾还可以怎么样?明天来可以告诉老师,看谁的故事更有趣。

猫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幼儿感知7以内的数量,理解数字与数量的关系。

  2、根据数字和图形标志匹配相同的图形。

  3、知道做客的基本礼仪,体验做客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课件;

  2、幼儿人手一盘鱼;

  3、幼儿人手一个手环。

  活动过程:

  一、准备去做客。

  1、交流做客的礼仪。

  师:今天老师带你们到猫妈妈家做客,做客要做些什么呢?

  2、准备礼物。

  师:猫妈妈最喜欢吃什么?

  老师今天给每位小朋友准备了一盆鱼送给猫妈妈,你去端一盆,数数你的盘子里有几条鱼?

  幼儿讲述自己盆里的小鱼个数。

  二、去做客的路上。

  1、出发前的准备。

  请幼儿仔细看好我们去猫妈妈家的.路上都看见了什么?;我们待会要原路返回的。

  2、去的路上。

  教师随这画面的变化提出不同的问题。

  第一幅图:一座小桥

  第二幅图:二座蘑菇亭

  第三幅图:草地上有三座房子

  第四幅图:四朵花的花园

  第五幅图:池塘里有五只小鸭子

  第六幅图:草地上有六张椅子

  第七幅图:树林里有七棵小树

  三、 去家里做客。

  1、猫妈妈家到了,学习做客的礼仪:敲门,你好,欢迎你们!

  2、给猫妈妈送礼物。

  猫妈妈要求你们根据鱼的数量分别送到不同的数字下面。

  3、猫妈妈也要送礼物给我们。

  (1)提出要求:猫妈妈要送手环给我们,不过她只做了一半,还有一半要我们自己想办法做出来,考考我们还聪明。

  (2)介绍材料:手环上有数字图形标记,请看清楚手环上的数字和图形标记就贴几个相应的几何图形。

  (3)幼儿操作:指导有困难的幼儿,提醒幼儿看清楚数字和几何图形。

  (4)交流:我做了几个手环,数数有几个什么几何图形。

  四、回家。

  从原路返回,幼儿边走边数。

  活动反思:

  对于中班幼儿来说,“排序”是一项比较具有挑战性的数学活动,需要他们运用有限的数、量、形方面的知识,进行一番系统、连贯的思考,找出事物之间的联系,也就是我们称之为“规律”的东西。排序活动不仅能培养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简单的判断力、初步的推理能力,同时也是培养幼儿逻辑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猫教案 篇4

  游戏材料:

  不同颜色的彩纸板、纸夹、报纸、45厘米左右的线、硬纸盒。

  游戏步骤:

  1、在不同颜色的纸板上分别画三种不同大小的鱼,鱼鳞、嘴巴和眼睛。然后剪下来。

  2 、给鱼儿们附上分值,最大的鱼是1分,中等大小的鱼是3分,最小的鱼5分。

  3、用胶带把纸夹粘在鱼背面,让三种大小的鱼在一个水平线上。这样大鱼露出的`最多,在中等大小的鱼露出的稍微少一点,在小鱼身上最少。所以最小的鱼是最难捉的。

  4、把报纸卷起来做一根坚硬的钓鱼竿,然后用胶带粘贴起来,涂上宝宝喜欢的颜色。

  5、将线的一端固定在一个纸夹上。然后将纸夹展开,做成一个鱼钩。将线的另外一端粘在钓鱼竿上。

  6、把画好的鱼全都放在硬纸盒中,然后宝宝们就可以尽情玩耍、开心地比赛啦。

  游戏规则:

  参赛的宝宝们充当小猫的角色。宝宝们用钓鱼竿从装着鱼的硬纸盒中将鱼儿钓出然后放入属于自己的盒子里。猫妈妈们负责计分,看看哪个宝宝在五分钟之内得分最好,优胜者将予以奖励。

猫教案 篇5

  一、活动目标:

  1、熟悉音乐旋律,乐意用动作进行表现。

  2、能听辩音乐中的滑音部分并作出反应,学习遵守游戏规则。

  3、在轻松愉快的游戏场景中主动地参与游戏。

  二、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学过歌曲《猫捉老鼠》的前三段,由配班教师扮演大猫。

  2、材料准备:活动场地内摆放自制的立体的树木、花朵、蘑菇等,《猫捉老鼠》音乐完整版及分段版,猫和老鼠的胸饰若干。

  三、活动过程:

  1、小老鼠吃米

  (1)明确角色,提炼动作。

  师(戴上鼠妈妈的胸饰,给幼儿戴上鼠宝宝的胸饰):宝宝们,你们知道我是谁吗?嗯,我是鼠妈妈,你们是......

  师:听,鼠宝宝们在做什么?(播放《猫捉老鼠》前三段音乐)

  师:你会跑来跑去吗?谁会轻轻地跑来跑去?(幼儿个别及集体相结合做动作。)

  (2)跟着音乐做动作。

  师:哎呀,我的肚子好饿。你们饿吗?我们一起出去找点米吧!(引导幼儿在场地中间根据音乐的变化做动作。)

  师:米的味道怎么样?你是怎么吃米的?(请个别幼儿示范。)

  (3)再次表现。

  师:你还想吃点什么米?我们一起去找一找。(鼓励幼儿尝试运用不同动作表现“吃”这一行为。)

  师:宝宝们,吃了这么多米,让我们回去休息一下吧!

  师(小结):刚才有的鼠宝宝会轻轻地跑来跑去,找到米还会一口一口地吃,这些鼠宝宝真能干!

  2、大猫来了

  (1)听辩音乐。

  师:听,谁来了?它来做什么?(播放歌曲的第四段。)

  师:你是从哪里听出来的?

  师:大猫是在什么时候发现小老鼠的?(再次听辩第四段音乐中的'滑音部分。)

  (2)明确游戏规则。

  师:听到大猫的叫声,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师:对,我们要一起快快地逃回家。

  3、游戏:猫捉老鼠

  (1)由教师扮演大猫,师幼共同游戏。教师鼓励每个幼儿参与游戏,观察幼儿能否遵守游戏规则,即听到滑音后逃回家。

  (2)由幼儿扮演大猫,师幼共同游戏。

  师:大猫是什么时候出来的?它是什么时候去捉老鼠的?(帮助幼儿梳理游戏情节,将其与音乐进行匹配。)

  师:谁想做大猫?

  (3)引导幼儿变换躲藏地点进行游戏。

  师:如果我们到离家很远的地方去找米吃,大猫来了,我们还可以躲在哪里呢?(如大树后面、花丛后面等。)(游戏进行2——3次,教师逐渐退出游戏。)

  师:宝宝们,现在我们到更远的地方去找一找还有些什么米可以吃。

猫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 教给学生客观公正、宽容仁爱、关爱弱小的待人处事原则和方法。

  2.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善于观察生活、积累生活的习惯。

  3. 学习本文的写作,着重揣摩动物描写和直抒胸臆的抒情文字。

  教学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品味文章深情,体会作者抒发的情感。

  教学难点

  注意细节描写对刻画形象的作用,理解故事中所包含的深刻哲理。

  教学准

  1、学生:提前预习,弄懂“读一读,写一写”中词语的意思,思考课后练习一。

  2、教师:多媒体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交待作者并板书课题。

  2、(读导语质疑)养猫诚然有乐,又怎么会悲伤甚至懊悔呢?让我们一块进入文本,看看本文究竟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二、整体感悟

  1、故事中一共出现了几只猫?如果说它们是在给我们演出,哪只是主角,哪只是配角,哪只是跑龙套的?(课件出示问题----初读领略)

  明确:一共出现了四只猫,主要写了前三只,重点写第三只。这篇文章就是写的郑振铎先生家里三次养猫的经历。(阅读要仔细,不能粗心)

  2、那我们一起来找一找,这三只小猫各自的来历、外形、性情、在家中的地位和各自最后的结局。(请同学们汇报预习成果,再多媒体出示表格) 来历 外形 性情 家中地位 结局

  第一只 隔壁要的 花白的毛,白雪球似的,

  后来消瘦了,毛也污涩了 很活泼

  后来懒惰

  郁闷 相伴的小侣 病亡

  第二只 舅舅家要的 浑身黄色 更有趣

  更活泼 亲爱的同伴 被人捉走

  第三只 门外拾来的 毛色花白,并不好看,

  又很瘦

  后来毛被烧脱好几块,

  更难看 不活泼

  天生忧郁

  懒惰 大家都不大喜欢它

  在家中若有若无

  可厌 被我屈打至死

  3、文章开头写“我家养了好几次猫,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既然这样,那我们删去写前两只猫的文字可以吗?(课件出示问题----思考把握)

  文章开头写“我家养了好几次猫,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 这句话其实是我们全文的行文线索。三次养猫的故事层层推进,又环环相扣。写花白猫、小黄猫是为详写第三只猫(可怜猫)作必要的铺垫,并与第三只猫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布局,有利于更好地刻画形象、凸现中心。

  三、分析体会

  1、你们喜欢哪只猫,为什么?请结合文中的语句说说你的理由。(课件展示优美语句)

  第一只是活泼可爱的小猫。

  找找文中描写我对第一只小猫的情感态度的句子,组成学习小组讨论分析并准备汇报。

  ○1读“我坐在藤椅上看着他们,可以微笑着消耗过一二小时的光阴,那时 太阳光暖暖地照着,心上感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可以体味到“我”的愉悦之情。

  ○2“我心里也感着一缕的酸辛,可怜这两月来相伴的小侣!” ——“我”为花白猫的病死而难过、酸辛。人一旦对自己喜爱的东西产生了感情,就会为它的不幸而难过。

  (板书)

  第二只更活泼更有趣。

  找找文中描写我对第二只小猫的情感态度的句子

  ○3“我也怅然的,愤恨的,在诅骂着那个不知名的夺去我们所爱的东西的人。”——“我”失猫的怅然,对恶人的愤恨! 这些损人利己的人实在可恨!④“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突然间失去了一个亲爱的同伴,一种失落感久久萦绕在心,缺德的人太气人了,叫人恨恨难消,养猫固然快乐,可是亡失的痛苦更让人难受,干脆不养了。

  (板书)

  第三只是可怜的小猫。(找出文中描写每只小猫的句子,品读分析再得出其特点) 第三只小猫——来得可怜:在冬天的早晨发现被人遗弃的它,几乎为冬寒与饥饿所杀。

  活得可怜:(见上表)

  去得可怜:受了冤苦,遭我毒打而屈死。

  2、分析探究文中描写我对第三只小猫的情感态度的'句子。(课件出示问题——析疑探究)

  ○1“我”为什么暴怒,挥舞大棒虐待可怜猫?

  因为我认为是它咬死的芙蓉鸟。

  ○2“我”根据什么判定芙蓉鸟是第三只猫咬死的?

  “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到桌子上对鸟笼凝望着。”

  ○3“凝望”是何意?(目不转睛地看) 可怜猫究竟为什么要“凝望”鸟笼呢?想当初,那只可怜猫就像一个孩子,被人抛弃,无家可归,在冬天的早晨,几乎为冬寒与饥饿所杀。它忧郁,它不活泼,可能是由于生活上什么不幸,或许是失去了亲爱的父母吧。它常常对鸟笼凝望着,也许是在羡慕鸟儿的美丽、天伦之乐,而悲叹自己的悲惨经历和孤苦伶仃的生活吧??

  ④谁是咬死“我”的芙蓉鸟的真凶?证据何在?

  凶恶的黑猫。“逃”:做贼心虚。“衔着”:铁证如山。

  ○5于是“我”的态度如何?——体味第30段(课件展示——品读感悟),扣“十分难过” “良心受伤”深入到“妄下断语”(没有事实根据地做出判定),体会“针”的含义。

  ○6 “自此,我家永不养猫。”——一种负罪感永远不能消除,一见到猫就触发了自己灵魂的伤痛,觉得永远愧对这类生命。

  (板书)

  四、感悟升华

  同学们,我们的故事讲完了。不过,这个故事似乎太过于沉重。让我们读了心里有种压抑。不过,既然是故事,就像表演一样,咱们能不能也来当一当导演,在故事表演的过程中喊停,然后告诉你的演员,怎样能避免他们即将上演的悲剧,好吗?(课件出示学习要求,学习小组比赛,选代表汇报板书)

  1、 第一、二只猫的亡失悲剧——略讲

  eg:事不关己,莫不不关心的周家的丫头;不顾别人,自私自利的“不知名的夺去小猫的人” ??

  2、 第三只猫身世之谜——尽量不讲,提及就让感兴趣的同学仿写《丑小鸭》

  3、第三只猫的生活处事态度——在不合理的社会中,弱小者总是饱尝着生活的不幸,不受欢迎的人往往会成为冤案的牺牲品;人的个性需要自我完善,才能避免不幸。

  4、对“我”妄下断语打死可怜猫的事——凡事不能单凭印象,主观臆断,更重要的是弄清事实;对人对事不存偏见私心,要宽容、要仁爱,要同情弱小者。

  五、拓展训练

  1、共唱《让世界充满爱》(屏幕展示歌词,配乐齐唱)

  2、习作练笔《生活中,假如我们这样做??》

【猫教案】相关文章:

《猫》的教案02-12

《猫》教案02-21

精选猫教案03-30

猫的教学教案02-21

猫来了教案09-18

《猫》美术教案06-10

有关猫教案02-20

《我是猫》教案02-23

关于猫教案05-21

猫游戏教案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