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时间:2024-06-01 22:39:04 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大班语言活动教案模板汇总五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语言活动教案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精选大班语言活动教案模板汇总五篇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认知目标:初步了解豆芽破土而出的过程

  技能目标:引导幼儿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完整背诵诗歌

  情感目标:通过体会小豆芽钻出泥土时激动兴奋的情感,引发幼儿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活动重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活动准备:

  1、课前组织幼儿种植种子,观察其发芽过程

  2、种子从播种到发芽长大的图片一套

  活动过程:

  1、幼儿讨论自己观察到的`种子的变化。

  2、出示图片让幼儿进一步观察种子是如何钻出泥土不断长大的过程。

  3、学习诗歌“钻泥巴”。

  4、引导启发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出种子发芽的经过。

  5、谈话:怎样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

  活动延伸:引导幼儿观察种子的发芽情况并做好详细记录。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故事,感受名字之间浓浓的的亲情。

  2、懂得爱妈妈的方式是多样的,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行动表达对亲人的爱。

  活动准备:

  1、活动前请幼儿想一想自己爱妈妈的表现,并用绘画的方式记录下来。

  2、小兔和兔妈妈布袋木偶各一个,温馨的背景音乐。

  3、幼儿用书1~6页。

  4、挂图《我要和你在一起》。

  5、语言磁带。

  活动重点:

  感受名字之间浓浓的的亲情。

  活动难点:

  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行动表达对亲人的爱。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1)小朋友,当你想到妈妈的时候,心里是什么感受?你和妈妈在一起时,最想和她说什么?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感受。

  (2)教师:有只小兔子也很爱自己的妈妈,他向妈妈表达爱的方式和你们有什么不一样?

  2、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1)在背景音乐的衬托下,教师有感情地讲述故事,幼儿欣赏。

  (2)为什么小兔丁丁和妈妈长得像?

  (3)小兔子爱妈妈吗?他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什么?

  (4)小兔子丁丁想和妈妈永远在一起,妈妈是怎么说的?小兔子又是怎么回答的?

  (5)播放故事录音,幼儿结合教师提问认真倾听。

  (6)讨论:丁丁长大会干什么?

  (7)小兔子丁丁是怎么回答的?

  (8)小兔子丁丁是怎样爱自己的妈妈的?引导幼儿根据小兔子丁丁的回答说说。

  (9)教师完整讲述故事,在小兔和妈妈的对话处鼓励幼儿共同讲述。

  3.经验迁移讲述。

  (1)你爱你的妈妈吗?你会怎样向自己的妈妈表达你的爱?引导幼儿结合自己画得内容,大胆说说自己的想法。

  (2)幼儿交流、欣赏作品。

  (3)教师小结:每个人爱妈妈的方式不一定相同,如果你爱自己的.妈妈,那么就大声地告诉妈妈,用自己的行动让妈妈感受到你的爱。

  活动反思:

  这是一则很美、很有意境、表达浓浓的爱的故事。从小兔子和兔妈妈的对话中以及丰富的肢体动作中让人感受其中蕴涵的母子之间浓浓的爱它的爱"当你很爱、很爱一个人的时候,也许,你会把这种感觉描述出来。可是,爱,实在不是一件容易衡量的东西。通过故事《妈妈我要和你在一起》,帮助孩子进入故事的情境,积极用语言和动作去表现。活动开始我请孩子观察其中的一个画面,请孩子猜猜"兔妈妈和小兔子在做什么?"有的孩子说,大兔子张开双臂要抱小兔子;有的说,大兔子在给小兔子讲故事。带着疑问,我请孩子完整地欣赏了一遍故事。欣赏完故事,我借助古诗请幼儿用动作和语言表现故事中小兔挖空心思想要和妈妈在一起的故事,激发幼儿兴趣,感知对爱的表达可以像小兔一样,将爱大声说出来。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3

  活动意图:

  摄影是一种文化艺术活动,拍照和欣赏照片是幼儿喜欢的一件事,适合于讲述活动。根据大班孩子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以及语言领域的发展目标,利用照片发展孩子详细条理完整的讲述自己亲身经历的能力,启发她们通过观察,捕捉静态的视图传递动态的信息,能很好的用语言表达出来。

  活动目标:

  1、能贯完整并富有一定故事情节的语言讲述照片内容。

  2、感受照片所表达内容的多样性。

  3、体验与人交流的乐趣。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5、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能贯完整并富有一定故事情节的语言讲述照片内容。

  活动难点:由于大班幼儿语言的连贯性还有待加强,所以本活动重点即难点。

  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照片﹑幼儿准备自己的照片﹑布置照片展览会﹑自制相册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组织幼儿参观照片,相互交流照片的内容。

  1、提出参观要求:“参观时找出那一张是你的,和好朋友讲一讲你的照片上有谁,在什么地方拍的`,当时你的心情怎么样。”

  2、同伴互相讲述,教师给予个别幼儿恰当的指导。

  二﹑教师示范讲述自己照片的故事。

  1﹑教师示范讲述我的照片。

  2﹑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要点。

  (1)我的照片里有谁?

  (2)我和谁在什么时候去了什么地方?

  (3)做了一件什么事?玩的怎么样?

  三﹑启发引导幼儿讲述各类照片。

  1﹑个别讲述自己照片的故事。

  2﹑讲述幼儿在幼儿园活动中拍的照片的故事。

  3﹑经验迁移,讲述他人照片的故事。

  四﹑制作班级相册,分享照片故事。

  照片装在一起再加一个封面就做成了一本相册。

  活动延伸:

  继续收集相片,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自由讲述。

  活动反思:

  因为此次活动的选材来源于孩子的生活经验,所以在活动中孩子们的表现非常积极和投入,师幼互动非常活跃有效。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其他人交流的乐趣,是他们快乐的情绪得到宣泄,满足了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本活动充分体现了“语言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幼儿能观察理解两次抢蛋糕的不同结果,理解故事情节,激发幼儿改编故事的兴趣。

  2、体验老虎两次吃蛋糕的不同感受,学会用语言或非语言进行表达。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1、大图书一本;

  2、小图书人手一份;

  3、多媒体(幻灯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图片:图片上有谁?谁来谈谈你所了解的狐狸和老虎?

  2、看了图片你猜猜发生了什么事情?(幼儿结伴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

  3、你们讲了这么多,我觉得都有可能发生,那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二、理解故事内容:

  1、看幻灯片(一半故事内容):

  (1)看到些什么?还有吗?

  (2)刚才你们都说狐狸偷了蛋糕,谁来找一找这幅图片!

  (3)看到狐狸拿走了蛋糕小动物们会怎么样?

  (4)理解、区别“偷”和“抢”。

  2、狐狸抢蛋糕干什么?为什么不自己吃而送给老虎呢?老虎狼吞虎咽吃完了蛋糕,伸出了大拇指怎么表扬狐狸的?(哪个小朋友来做一做!)

  3、老虎表扬了狐狸还会对狐狸说什么呢?(幼儿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

  4、听听老虎说了什么!(放录音)原来老虎要吃第二块蛋糕!

  (1)明明是抢来的蛋糕却说是自己做的,为什么呢?

  (2)狐狸听了怎么样?(刚才还是得意扬扬的,现在怎么样了呢?)

  (3)这可怎么办呀?你们猜猜接下去狐狸会怎么样?(幼儿猜测)

  (4)这个故事就藏在后面的小图书里你们自己去看一看、找一找好吗?

  三、自主阅读小图书:

  1、老虎拿到第二块蛋糕后怎么样了?

  2、从哪里看出蛋糕很难吃?

  3、老虎越吃越生气,越吃越生气,最后怎么样了?(感受火冒三丈。)

  4、这只狐狸真是自作自受、得到了该得的报应。可我有个问题,它的两个蛋糕都是从小动物那里抢的,为什么第一个好吃,第二个难吃呢?出示第二次抢蛋糕图片:蛋糕被抢走了,小动物们怎么都在笑?(小动物们知道狐狸肯定还会再来抢蛋糕,所以就想好了办法,让狐狸上当。)

  5、了这个故事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

  四、完整欣赏

  1、老师完整讲述故事(边看幻灯片边听故事。)

  2、我刚才在想,要是狐狸没有抢到第二块蛋糕那结局会怎么样呢?(请几幼儿讲讲。)

  3、对于这个不同的结局我们可以到区域活动中再去想一想、编一编,编一个不同的《第二块蛋糕》。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开展的比较顺利,目标也基本达成。孩子们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大胆想象、猜测,并用简单的语言进行表达,充分感受了故事的趣味性。但从各个环节看,还有些不足,如,由于时间的关系,在活动中让孩子想象、表达的空间还有些不够,没有满足大多孩子的表达欲望。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5

  一、活动目标:

  1、感受故事的诙谐与幽默,并能用语言、动作等表达对故事的理解。

  2、体验正确记忆的重要性,了解一些有效记忆的方法。

  二:活动准备:

  小熊手偶、三张含故事内容的图片

  三:活动过程:

  1、提问引出故事内容

  师:“你觉得这是怎样的小熊?”

  幼:“……”

  师:“它有个秘密,它的记性特别不好,什么是记性不好?”

  幼:“……”

  2、深情并茂的讲述故事第一部分

  师:“妈妈让它买什么?”

  幼:“……”

  师:“它嘴里念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

  “它记成了什么?”小朋友说出后拿出正确的图片

  “它怎么把它们带回家?”着重讲解里面的动词,请个别幼儿学一学

  请全体幼儿起立一起学学这些动作

  3、继续讲述故事第二部分,讲到小熊买到的.东西时拿出相应的图片,并用动作展示如何拿这些东西的。

  师:“为什么又没有买对?”“它怎么拿回家的?”

  请个别幼儿说一说,并用动作来演示

  4、讲述故事第三部分,先抛出问题“你觉得它会买对吗?”

  师:“买对了吗?”

  幼:“……”

  师:“为什么后来又不记得了?”

  师小结,小熊的记性可真差。

  5、完整讲述故事《小熊买糖果》

  师:“你觉得这个故事哪些地方特别有趣?”

  幼:“……”

  师:“你觉得这只小熊是只怎样的小熊?”

  “你有什么话要对小熊说的?”

  幼:“……”

  师:“那怎样记得牢呢?”

  “你们平时有没有记忆不好闹出了小笑话?”

  6、问幼儿有没有好办法记住这个故事 ,回去再讨论一下。

《精选大班语言活动教案模板汇总五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精选】大班语言活动教案04-22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05-18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11-11

大班语言儿歌活动教案03-02

大班语言《a的认识》活动教案03-14

大班比尾巴语言活动教案03-30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梦》12-30

大班语言活动《落叶》教案05-30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家01-26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优秀12-24

精选大班语言活动教案模板汇总五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语言活动教案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精选大班语言活动教案模板汇总五篇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认知目标:初步了解豆芽破土而出的过程

  技能目标:引导幼儿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完整背诵诗歌

  情感目标:通过体会小豆芽钻出泥土时激动兴奋的情感,引发幼儿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活动重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活动准备:

  1、课前组织幼儿种植种子,观察其发芽过程

  2、种子从播种到发芽长大的图片一套

  活动过程:

  1、幼儿讨论自己观察到的`种子的变化。

  2、出示图片让幼儿进一步观察种子是如何钻出泥土不断长大的过程。

  3、学习诗歌“钻泥巴”。

  4、引导启发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出种子发芽的经过。

  5、谈话:怎样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

  活动延伸:引导幼儿观察种子的发芽情况并做好详细记录。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故事,感受名字之间浓浓的的亲情。

  2、懂得爱妈妈的方式是多样的,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行动表达对亲人的爱。

  活动准备:

  1、活动前请幼儿想一想自己爱妈妈的表现,并用绘画的方式记录下来。

  2、小兔和兔妈妈布袋木偶各一个,温馨的背景音乐。

  3、幼儿用书1~6页。

  4、挂图《我要和你在一起》。

  5、语言磁带。

  活动重点:

  感受名字之间浓浓的的亲情。

  活动难点:

  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行动表达对亲人的爱。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1)小朋友,当你想到妈妈的时候,心里是什么感受?你和妈妈在一起时,最想和她说什么?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感受。

  (2)教师:有只小兔子也很爱自己的妈妈,他向妈妈表达爱的方式和你们有什么不一样?

  2、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1)在背景音乐的衬托下,教师有感情地讲述故事,幼儿欣赏。

  (2)为什么小兔丁丁和妈妈长得像?

  (3)小兔子爱妈妈吗?他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什么?

  (4)小兔子丁丁想和妈妈永远在一起,妈妈是怎么说的?小兔子又是怎么回答的?

  (5)播放故事录音,幼儿结合教师提问认真倾听。

  (6)讨论:丁丁长大会干什么?

  (7)小兔子丁丁是怎么回答的?

  (8)小兔子丁丁是怎样爱自己的妈妈的?引导幼儿根据小兔子丁丁的回答说说。

  (9)教师完整讲述故事,在小兔和妈妈的对话处鼓励幼儿共同讲述。

  3.经验迁移讲述。

  (1)你爱你的妈妈吗?你会怎样向自己的妈妈表达你的爱?引导幼儿结合自己画得内容,大胆说说自己的想法。

  (2)幼儿交流、欣赏作品。

  (3)教师小结:每个人爱妈妈的方式不一定相同,如果你爱自己的.妈妈,那么就大声地告诉妈妈,用自己的行动让妈妈感受到你的爱。

  活动反思:

  这是一则很美、很有意境、表达浓浓的爱的故事。从小兔子和兔妈妈的对话中以及丰富的肢体动作中让人感受其中蕴涵的母子之间浓浓的爱它的爱"当你很爱、很爱一个人的时候,也许,你会把这种感觉描述出来。可是,爱,实在不是一件容易衡量的东西。通过故事《妈妈我要和你在一起》,帮助孩子进入故事的情境,积极用语言和动作去表现。活动开始我请孩子观察其中的一个画面,请孩子猜猜"兔妈妈和小兔子在做什么?"有的孩子说,大兔子张开双臂要抱小兔子;有的说,大兔子在给小兔子讲故事。带着疑问,我请孩子完整地欣赏了一遍故事。欣赏完故事,我借助古诗请幼儿用动作和语言表现故事中小兔挖空心思想要和妈妈在一起的故事,激发幼儿兴趣,感知对爱的表达可以像小兔一样,将爱大声说出来。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3

  活动意图:

  摄影是一种文化艺术活动,拍照和欣赏照片是幼儿喜欢的一件事,适合于讲述活动。根据大班孩子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以及语言领域的发展目标,利用照片发展孩子详细条理完整的讲述自己亲身经历的能力,启发她们通过观察,捕捉静态的视图传递动态的信息,能很好的用语言表达出来。

  活动目标:

  1、能贯完整并富有一定故事情节的语言讲述照片内容。

  2、感受照片所表达内容的多样性。

  3、体验与人交流的乐趣。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5、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能贯完整并富有一定故事情节的语言讲述照片内容。

  活动难点:由于大班幼儿语言的连贯性还有待加强,所以本活动重点即难点。

  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照片﹑幼儿准备自己的照片﹑布置照片展览会﹑自制相册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组织幼儿参观照片,相互交流照片的内容。

  1、提出参观要求:“参观时找出那一张是你的,和好朋友讲一讲你的照片上有谁,在什么地方拍的`,当时你的心情怎么样。”

  2、同伴互相讲述,教师给予个别幼儿恰当的指导。

  二﹑教师示范讲述自己照片的故事。

  1﹑教师示范讲述我的照片。

  2﹑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要点。

  (1)我的照片里有谁?

  (2)我和谁在什么时候去了什么地方?

  (3)做了一件什么事?玩的怎么样?

  三﹑启发引导幼儿讲述各类照片。

  1﹑个别讲述自己照片的故事。

  2﹑讲述幼儿在幼儿园活动中拍的照片的故事。

  3﹑经验迁移,讲述他人照片的故事。

  四﹑制作班级相册,分享照片故事。

  照片装在一起再加一个封面就做成了一本相册。

  活动延伸:

  继续收集相片,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自由讲述。

  活动反思:

  因为此次活动的选材来源于孩子的生活经验,所以在活动中孩子们的表现非常积极和投入,师幼互动非常活跃有效。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其他人交流的乐趣,是他们快乐的情绪得到宣泄,满足了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本活动充分体现了“语言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幼儿能观察理解两次抢蛋糕的不同结果,理解故事情节,激发幼儿改编故事的兴趣。

  2、体验老虎两次吃蛋糕的不同感受,学会用语言或非语言进行表达。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1、大图书一本;

  2、小图书人手一份;

  3、多媒体(幻灯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图片:图片上有谁?谁来谈谈你所了解的狐狸和老虎?

  2、看了图片你猜猜发生了什么事情?(幼儿结伴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

  3、你们讲了这么多,我觉得都有可能发生,那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二、理解故事内容:

  1、看幻灯片(一半故事内容):

  (1)看到些什么?还有吗?

  (2)刚才你们都说狐狸偷了蛋糕,谁来找一找这幅图片!

  (3)看到狐狸拿走了蛋糕小动物们会怎么样?

  (4)理解、区别“偷”和“抢”。

  2、狐狸抢蛋糕干什么?为什么不自己吃而送给老虎呢?老虎狼吞虎咽吃完了蛋糕,伸出了大拇指怎么表扬狐狸的?(哪个小朋友来做一做!)

  3、老虎表扬了狐狸还会对狐狸说什么呢?(幼儿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

  4、听听老虎说了什么!(放录音)原来老虎要吃第二块蛋糕!

  (1)明明是抢来的蛋糕却说是自己做的,为什么呢?

  (2)狐狸听了怎么样?(刚才还是得意扬扬的,现在怎么样了呢?)

  (3)这可怎么办呀?你们猜猜接下去狐狸会怎么样?(幼儿猜测)

  (4)这个故事就藏在后面的小图书里你们自己去看一看、找一找好吗?

  三、自主阅读小图书:

  1、老虎拿到第二块蛋糕后怎么样了?

  2、从哪里看出蛋糕很难吃?

  3、老虎越吃越生气,越吃越生气,最后怎么样了?(感受火冒三丈。)

  4、这只狐狸真是自作自受、得到了该得的报应。可我有个问题,它的两个蛋糕都是从小动物那里抢的,为什么第一个好吃,第二个难吃呢?出示第二次抢蛋糕图片:蛋糕被抢走了,小动物们怎么都在笑?(小动物们知道狐狸肯定还会再来抢蛋糕,所以就想好了办法,让狐狸上当。)

  5、了这个故事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

  四、完整欣赏

  1、老师完整讲述故事(边看幻灯片边听故事。)

  2、我刚才在想,要是狐狸没有抢到第二块蛋糕那结局会怎么样呢?(请几幼儿讲讲。)

  3、对于这个不同的结局我们可以到区域活动中再去想一想、编一编,编一个不同的《第二块蛋糕》。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开展的比较顺利,目标也基本达成。孩子们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大胆想象、猜测,并用简单的语言进行表达,充分感受了故事的趣味性。但从各个环节看,还有些不足,如,由于时间的关系,在活动中让孩子想象、表达的空间还有些不够,没有满足大多孩子的表达欲望。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5

  一、活动目标:

  1、感受故事的诙谐与幽默,并能用语言、动作等表达对故事的理解。

  2、体验正确记忆的重要性,了解一些有效记忆的方法。

  二:活动准备:

  小熊手偶、三张含故事内容的图片

  三:活动过程:

  1、提问引出故事内容

  师:“你觉得这是怎样的小熊?”

  幼:“……”

  师:“它有个秘密,它的记性特别不好,什么是记性不好?”

  幼:“……”

  2、深情并茂的讲述故事第一部分

  师:“妈妈让它买什么?”

  幼:“……”

  师:“它嘴里念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

  “它记成了什么?”小朋友说出后拿出正确的图片

  “它怎么把它们带回家?”着重讲解里面的动词,请个别幼儿学一学

  请全体幼儿起立一起学学这些动作

  3、继续讲述故事第二部分,讲到小熊买到的.东西时拿出相应的图片,并用动作展示如何拿这些东西的。

  师:“为什么又没有买对?”“它怎么拿回家的?”

  请个别幼儿说一说,并用动作来演示

  4、讲述故事第三部分,先抛出问题“你觉得它会买对吗?”

  师:“买对了吗?”

  幼:“……”

  师:“为什么后来又不记得了?”

  师小结,小熊的记性可真差。

  5、完整讲述故事《小熊买糖果》

  师:“你觉得这个故事哪些地方特别有趣?”

  幼:“……”

  师:“你觉得这只小熊是只怎样的小熊?”

  “你有什么话要对小熊说的?”

  幼:“……”

  师:“那怎样记得牢呢?”

  “你们平时有没有记忆不好闹出了小笑话?”

  6、问幼儿有没有好办法记住这个故事 ,回去再讨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