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大班科学教案

大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4-10-23 17:24:45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的大班科学教案4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科学教案4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实用的大班科学教案4篇

大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初步发现有洞的水瓶与瓶盖的关系,探索洞洞的变化对瓶中水会有什么影响。

  2、能够用自己的方式清晰记录下实验猜想与结果,乐于表达自己的发现。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能发现有洞的水瓶与瓶盖的关系,探索洞洞的变化对瓶中水会有什么影响。

  活动难点

  能够用自己的方式清晰记录下实验猜想与结果,并进行分享。

  活动准备

  戳有一只洞洞的水瓶×8、戳有一高一低两只洞洞的水瓶×8、水桶×8、收纳筐×8、毛巾×8、记录纸、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第一次实验(实验激趣,初试记录)

  导入:请看,这只瓶子和常见的水瓶有什么不同?

  集体猜测:有洞的瓶子装满了水,会发生什么?盖上瓶盖,又会发生什么?

  过渡:光猜还不够,要做实验验证猜想。

  操作要求:

  (1)两人一组在瓶子里装满水,手提瓶口进行观察。

  (2)观察盖瓶盖和不盖瓶盖两种情况,将实验结果清晰记录在纸上。

  提问:实验完成,结果和你们的猜想一样吗?你们有什么发现?

  追问:哪一组记录一眼就能看明白?为什么?

  小结:当瓶子上有洞时,盖上瓶盖不漏水,不盖瓶盖会漏水。大小适中、位置合适、线条流畅、页面整洁的记录方式,就能帮助你们清晰准确地记录下实验结果。

  二、第二次实验(二次实验,花样记录)

  过渡:看,这只瓶子和之前的瓶子有什么不同?(有上、下2个洞。)

  集体猜测:2个洞的瓶子装满水,会发生什么?盖上瓶盖,又会发生什么?

  操作要求同上

  巡回指导:幼儿是否记录了实验过程中发生的现象;幼儿是否能与之前预测的现象进行比较。

  提问:通过第二次实验,结果和你们的猜想一样吗?你们有什么发现?

  追问:他们的出水情况一样吗?对于这样的发现哪一组的记录更清晰?

  小结:不盖瓶盖,2个洞都漏水,上面洞的水漏得近,下面洞的水漏得远;盖上瓶盖,上面的洞不漏水,下面的洞漏水。

  三、活动延伸(大胆猜测,无限可能)

  第三种瓶子,你们看看不同之处在哪?(并排的两个洞洞)盖上瓶盖和不盖瓶盖会是什么结果呢?

  活动总结

  此次活动有三大亮点,即自主探索——在活动中教师只是引导及旁观者,幼儿有极大的空间进行自主探索;自主发现——在活动中教师只是帮助幼儿梳理总结,所有的发现都是通过实验产生;自主记录——在两次操作后,孩子们运用不同的方式将发现的"秘密"自主记录下来,丰富幼儿的记录方式。

  本次活动目标度达成度为90%。整个活动通过实验引导幼儿发现洞洞与瓶盖的关系从而探索发现洞洞的变化对水会有什么影响;孩子们基本能够用自己的'方式清晰记录下实验猜想与结果,并进行表达。

  一开始,我设计了三个实验,分别为探究如何让有洞的瓶子不漏水、两个上下位置的瓶子有没有瓶盖的出水情况及平行两只洞瓶子的出水情况,但在几次科学室活动与个别化中我发现让孩子们们自己发现盖上瓶盖水瓶就不会漏水较难,会让他们失去探究的兴趣,所以我将环节进行了调整,变为探索一个洞的瓶子与上下两洞的瓶子盖上瓶盖和不盖瓶盖是否会漏水,难度适中的实验会更好的激发幼儿兴趣。

大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观察天气变化的兴趣,尝试多种记录的方法。

  2、学画晴天、阴天、雨天、雪天、刮风、下冰雹等画面。

  3、激发幼儿表现美的欲望。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引导幼儿观看电视上的天气预报,丰富知识经验。

  2、纸张、彩笔等

  活动过程:

  1、放天气变化的录像,看后请幼儿讲讲不同天气的特点,为接下来描绘天气变化做好准备。

  2、如果没有录像,教师出示不同天气的范画,便于幼儿认真观察并学习记录。

  3、幼儿自己学及气象日记,在画面上表示出来。

  幼儿相互学习,交流气象日记。

  4、延伸活动:教师为幼儿提供不同的材料,便于幼儿用不同的方法,做气象日记,教师注意提醒幼儿在科学区坚持做好气象日记,每个月都与幼儿一起分析天气变化的规律学会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

  户外活动:练习早操

  活动反思:

  本节活动基本上能达到所设的.目标,幼儿能自己画出晴天等画面,但在交流的时候有的幼儿不能大胆的表现出来。

大班科学教案 篇3

  目标:

  通过观察冬季的树木花草,使幼儿发现植物生长与季节变化的关系。

  准备:

  1、在室外选择几棵容易观察的树和草地作为观察对象。

  2、与温室养花工人取得联系。

  过程:

  ①观察大树:让幼儿仔细观察冬天的树是什么样子?想一想,它们冻死了吗?找一找树上还留下了什么?引导幼儿发现芽苞、果实、种子等。

  让幼儿剥开芽苞看一看,它里面有什么?猜一猜,明年春天会变成什么?

  ②观察小草:让幼儿在草地上观察,看看冬天的小草怎么样了?想一想,小草冻死了吗?挖出小草的根看看是什么颜色的?根上长着什么?

  ③将树枝、草根带回活动室,将它们浸泡在水中。让幼儿每天观察它们的变化。引导幼儿发现室内外不同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2、参观温室养花

  ①在进入温室前,让幼儿感受外面天气的寒冷;进入温室后,感受室内的温暖。

  ②让幼儿观察温室里有什么花,想一想,为什么要将盆花搬进温室里?花儿在温室里长得怎么样?为什么有的`花在冬季还能开放?

  ③请花工叔叔介绍保护花草过冬的简单常识。

  建议进行此活动前后,可让幼儿在家中观察室内的盆花与院子里的草木,鼓励幼儿自己去发现树木花草是怎样过冬的。

大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感知物体与物体间是有空隙的,寻找合理、有序的安排空间的方法。

  2.尝试把大小不同的物体全部装进容器里,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核桃、芸豆、小米;透明瓶子、托盘。2.自制图标一套;自制PPT课件

  活动过程:

  1.游戏导入,引起幼儿操作兴趣

  l 师:“小老鼠今天要搬家,它要把自己的粮食全部搬到新家去。你们能来帮助它吗?”

  2.观察操作材料,感知材料的不同

  l 师:“核桃、芸豆和小米大小一样吗?它们有什么不同呢?”

  3.幼儿操作,尝试把三种材料全部装进透明瓶子里

  l 幼儿设计装瓶方法,教师出示相应图标

  l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重点引导幼儿发现材料装进瓶子里的位置情况和关系。

  l 师生共同交流实验过程

  ①展示装瓶失败的瓶子,请幼儿介绍自己的操作过程。

  ②展示装瓶成功的瓶子,请幼儿介绍自己的操作过程。并示范将材料装进瓶子,教师依次引导幼儿观察材料装进瓶子后,瓶内空隙情况。

  l 再次操作,体验成功

  ①请幼儿按照正确的顺序装瓶,一边装一边观察瓶内的空隙情况。

  ②观看课件,师生共同小结

  4.观察照片,迁移生活经验

  l 出示物品摆放凌乱的抽屉照片

  ①师:“我们来看这个小抽屉,看上去它已经装满了,但是里面还有空的地方吗?那么如何合理的安排抽屉里面的东西,让抽屉变得整齐呢?”

  ②师:“等会儿请你去收拾一下你的抽屉,让你的抽屉变得又整洁又干净吧!”

《实用的大班科学教案4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大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科学教案:溶解_大班科学教案02-24

大班科学教案:顽皮的影子_大班科学教案02-24

大班科学教案:雨的秘密_大班科学教案02-24

大班科学教案:我与水_大班科学教案02-24

大班科学教案:魔术圈_大班科学教案03-04

(经典)大班科学教案08-27

大班科学教案08-28

大班生活科学教案06-09

大班教案科学教案05-22

大班科学教案(精选)08-12

实用的大班科学教案4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科学教案4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实用的大班科学教案4篇

大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初步发现有洞的水瓶与瓶盖的关系,探索洞洞的变化对瓶中水会有什么影响。

  2、能够用自己的方式清晰记录下实验猜想与结果,乐于表达自己的发现。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能发现有洞的水瓶与瓶盖的关系,探索洞洞的变化对瓶中水会有什么影响。

  活动难点

  能够用自己的方式清晰记录下实验猜想与结果,并进行分享。

  活动准备

  戳有一只洞洞的水瓶×8、戳有一高一低两只洞洞的水瓶×8、水桶×8、收纳筐×8、毛巾×8、记录纸、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第一次实验(实验激趣,初试记录)

  导入:请看,这只瓶子和常见的水瓶有什么不同?

  集体猜测:有洞的瓶子装满了水,会发生什么?盖上瓶盖,又会发生什么?

  过渡:光猜还不够,要做实验验证猜想。

  操作要求:

  (1)两人一组在瓶子里装满水,手提瓶口进行观察。

  (2)观察盖瓶盖和不盖瓶盖两种情况,将实验结果清晰记录在纸上。

  提问:实验完成,结果和你们的猜想一样吗?你们有什么发现?

  追问:哪一组记录一眼就能看明白?为什么?

  小结:当瓶子上有洞时,盖上瓶盖不漏水,不盖瓶盖会漏水。大小适中、位置合适、线条流畅、页面整洁的记录方式,就能帮助你们清晰准确地记录下实验结果。

  二、第二次实验(二次实验,花样记录)

  过渡:看,这只瓶子和之前的瓶子有什么不同?(有上、下2个洞。)

  集体猜测:2个洞的瓶子装满水,会发生什么?盖上瓶盖,又会发生什么?

  操作要求同上

  巡回指导:幼儿是否记录了实验过程中发生的现象;幼儿是否能与之前预测的现象进行比较。

  提问:通过第二次实验,结果和你们的猜想一样吗?你们有什么发现?

  追问:他们的出水情况一样吗?对于这样的发现哪一组的记录更清晰?

  小结:不盖瓶盖,2个洞都漏水,上面洞的水漏得近,下面洞的水漏得远;盖上瓶盖,上面的洞不漏水,下面的洞漏水。

  三、活动延伸(大胆猜测,无限可能)

  第三种瓶子,你们看看不同之处在哪?(并排的两个洞洞)盖上瓶盖和不盖瓶盖会是什么结果呢?

  活动总结

  此次活动有三大亮点,即自主探索——在活动中教师只是引导及旁观者,幼儿有极大的空间进行自主探索;自主发现——在活动中教师只是帮助幼儿梳理总结,所有的发现都是通过实验产生;自主记录——在两次操作后,孩子们运用不同的方式将发现的"秘密"自主记录下来,丰富幼儿的记录方式。

  本次活动目标度达成度为90%。整个活动通过实验引导幼儿发现洞洞与瓶盖的关系从而探索发现洞洞的变化对水会有什么影响;孩子们基本能够用自己的'方式清晰记录下实验猜想与结果,并进行表达。

  一开始,我设计了三个实验,分别为探究如何让有洞的瓶子不漏水、两个上下位置的瓶子有没有瓶盖的出水情况及平行两只洞瓶子的出水情况,但在几次科学室活动与个别化中我发现让孩子们们自己发现盖上瓶盖水瓶就不会漏水较难,会让他们失去探究的兴趣,所以我将环节进行了调整,变为探索一个洞的瓶子与上下两洞的瓶子盖上瓶盖和不盖瓶盖是否会漏水,难度适中的实验会更好的激发幼儿兴趣。

大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观察天气变化的兴趣,尝试多种记录的方法。

  2、学画晴天、阴天、雨天、雪天、刮风、下冰雹等画面。

  3、激发幼儿表现美的欲望。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引导幼儿观看电视上的天气预报,丰富知识经验。

  2、纸张、彩笔等

  活动过程:

  1、放天气变化的录像,看后请幼儿讲讲不同天气的特点,为接下来描绘天气变化做好准备。

  2、如果没有录像,教师出示不同天气的范画,便于幼儿认真观察并学习记录。

  3、幼儿自己学及气象日记,在画面上表示出来。

  幼儿相互学习,交流气象日记。

  4、延伸活动:教师为幼儿提供不同的材料,便于幼儿用不同的方法,做气象日记,教师注意提醒幼儿在科学区坚持做好气象日记,每个月都与幼儿一起分析天气变化的规律学会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

  户外活动:练习早操

  活动反思:

  本节活动基本上能达到所设的.目标,幼儿能自己画出晴天等画面,但在交流的时候有的幼儿不能大胆的表现出来。

大班科学教案 篇3

  目标:

  通过观察冬季的树木花草,使幼儿发现植物生长与季节变化的关系。

  准备:

  1、在室外选择几棵容易观察的树和草地作为观察对象。

  2、与温室养花工人取得联系。

  过程:

  ①观察大树:让幼儿仔细观察冬天的树是什么样子?想一想,它们冻死了吗?找一找树上还留下了什么?引导幼儿发现芽苞、果实、种子等。

  让幼儿剥开芽苞看一看,它里面有什么?猜一猜,明年春天会变成什么?

  ②观察小草:让幼儿在草地上观察,看看冬天的小草怎么样了?想一想,小草冻死了吗?挖出小草的根看看是什么颜色的?根上长着什么?

  ③将树枝、草根带回活动室,将它们浸泡在水中。让幼儿每天观察它们的变化。引导幼儿发现室内外不同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2、参观温室养花

  ①在进入温室前,让幼儿感受外面天气的寒冷;进入温室后,感受室内的温暖。

  ②让幼儿观察温室里有什么花,想一想,为什么要将盆花搬进温室里?花儿在温室里长得怎么样?为什么有的`花在冬季还能开放?

  ③请花工叔叔介绍保护花草过冬的简单常识。

  建议进行此活动前后,可让幼儿在家中观察室内的盆花与院子里的草木,鼓励幼儿自己去发现树木花草是怎样过冬的。

大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感知物体与物体间是有空隙的,寻找合理、有序的安排空间的方法。

  2.尝试把大小不同的物体全部装进容器里,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核桃、芸豆、小米;透明瓶子、托盘。2.自制图标一套;自制PPT课件

  活动过程:

  1.游戏导入,引起幼儿操作兴趣

  l 师:“小老鼠今天要搬家,它要把自己的粮食全部搬到新家去。你们能来帮助它吗?”

  2.观察操作材料,感知材料的不同

  l 师:“核桃、芸豆和小米大小一样吗?它们有什么不同呢?”

  3.幼儿操作,尝试把三种材料全部装进透明瓶子里

  l 幼儿设计装瓶方法,教师出示相应图标

  l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重点引导幼儿发现材料装进瓶子里的位置情况和关系。

  l 师生共同交流实验过程

  ①展示装瓶失败的瓶子,请幼儿介绍自己的操作过程。

  ②展示装瓶成功的瓶子,请幼儿介绍自己的操作过程。并示范将材料装进瓶子,教师依次引导幼儿观察材料装进瓶子后,瓶内空隙情况。

  l 再次操作,体验成功

  ①请幼儿按照正确的顺序装瓶,一边装一边观察瓶内的空隙情况。

  ②观看课件,师生共同小结

  4.观察照片,迁移生活经验

  l 出示物品摆放凌乱的抽屉照片

  ①师:“我们来看这个小抽屉,看上去它已经装满了,但是里面还有空的地方吗?那么如何合理的安排抽屉里面的东西,让抽屉变得整齐呢?”

  ②师:“等会儿请你去收拾一下你的抽屉,让你的抽屉变得又整洁又干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