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江畔独步寻花》教案

《江畔独步寻花》教案

时间:2024-06-30 02:39:59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江畔独步寻花》教案集锦六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江畔独步寻花》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江畔独步寻花》教案集锦六篇

《江畔独步寻花》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理解“蹊”、“恰”等词的意思2、读懂诗句,体会诗的意境和思想感情3、能根据诗句的描绘想象画面。

  4、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这首诗。教学重点:

  在读中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歌中蕴涵的情感。教学难点: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教法学法: 自读自悟、合作、交流法。教学准备:朗读录音磁带。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同学们,春天是个美好的季节,它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许多诗人都曾在诗中赞美过春天,那么诗圣杜甫又是如何赞美春天的呢?今天我们将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诗。

  板书:江畔独步寻花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初读课文,要求读的响亮、正确。2。画出文中的生字生词。并用自己最拿手的方法解决3。听录音带,划出节奏。

  三、精读课文,入境悟情1。学生边读边结合文中插图展开想象。2。同桌互相试着说一说诗意。3。精读第一句: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⑴抽生读这一句⑵问:读了这一句你知道什么?“蹊”是什么意思?那花满蹊呢?哪些词写出了黄四娘家花很多?谁来读读这句话?指两名学生读。

  ⑶指导朗读,指名读、齐读4、精读第二句,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⑴问:黄四娘家的花很多了,这些花怎么样,你是如何体会到的?流连是什么意思?(舍不得离去),谁舍不得离开?(蝴蝶、黄莺、小蜜蜂、诗人)。是呀,流连戏蝶时时舞

  ⑵舍不得离去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因为他舍不得那五彩缤纷的花,那五颜六色的花,那散发着阵阵香气的花呀!你能读出了它的'那份恋恋不舍吗?

  ⑶想象:如果蝴蝶黄莺会说话,它们看见这么多这么美的花,会说些什么?⑷指导朗读,指名读、齐读四、深化主题,体会诗情。

  同学们,多么美的春色图呀,繁花盛开,戏蝶起舞,娇莺歌唱,有声有色,有歌有舞,有鸟语有花香,这不仅仅是黄四娘家的春色图,更是一幅无边的春色图,她让蝴蝶醉了,黄莺醉了,我们也醉了。下面让我们拿起书来用自己有感情的朗读、表情、动作来表现你们的陶醉吧!

  五、感情朗读,拓展延伸

  1。学习了这首诗后,你有什么感想?

  2、让我们用自己的诵读读出诗人对春天美景的喜爱吧。

《江畔独步寻花》教案 篇2

  教学要求:

  1、读懂诗句,体会诗的意境和思想感情。

  2、学会生字新词。

  3、背诵这三首诗。

  4、以家乡的自然风光为内容,练习写一个片断。

  教学重点:

  1、理解词句,读懂诗句。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三首诗。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1、理解《江畔独步寻花》,体会诗人感情。

  2、背诵这首诗。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新课。

  指名背诵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

  二、指导学习《江畔独步寻花》。

  1、解题。

  2、简介作者。

  杜甫,唐代伟大诗人,诗圣。

  3、初读,大体了解内容。

  (1)自由读,读准字音。

  (2)指名读,其他同学想每句的意思。

  4、再读,逐句讲解,师生订正,补充。

  江畔:江边。

  蹊:小路。

  留连:舍不得离开。

  时时:不停地。

  自在:自由自在。

  5、连起来说说诗意。

  6、教师指导有感情朗读。

  (1)范读,指导节奏与重音。

  黄四娘家/ 花/ 满蹊,

  千朵/ 万朵/ 压/枝低。

  留连/ 戏蝶/ 时时舞,

  自在/ 娇莺/ 恰恰啼。

  (2)指导读出春天景色的美和诗中蕴含的.情趣。

  (3)自由读。

  (4)指名读,师生评读。

  7、练习背诵。

  8、学习生字。

  (1)引导学生自己记忆畔娇莺。

  (2)指名说是怎样记住的。

  (3)书写生字,每字写三遍。

  三、自由练习读《游园不值》《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四、作业

  1、背诵《江畔独步寻花》。

  2、预习后两首诗。

《江畔独步寻花》教案 篇3

  教学目标:(知识、能力、教法、德育渗透点)

  知识与能力: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能借助注释,了解古诗所描绘的美景。

  3。借助注释、课后练习初步理解古诗大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

  1。熟读课文、理解古诗含义.

  2。能借助注释,课后练习,理解古诗大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凭借语言文字,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句意思,。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挂图

  第1课时

  教学设计:个性化备课:

  一、导入新课,明确学路

  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春天万物苏醒,充满生机与活力,许多诗人都曾在诗中赞美过春天,你们还记得哪些描写春天的诗?今天我们将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诗,板书:江畔独步寻花,它的作者是唐朝诗人杜甫。

  二、引导学习古诗《江畔独步寻花》

  1、介绍作者,了解写作背景

  师: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杜甫的情况。

  (杜甫唐朝大诗人,称为诗圣,他的一生跌荡起伏,在经历了安史之乱的动荡不安后,杜甫来到了成都锦江边的草堂居住,过上了安宁的日子,这一年春天来了,江水的歌唱,鸟儿的叫声,吸引着他走出草堂,一路上他被春天的美景所打动,写下了这组江畔独步寻花共七首,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其中的一首。)

  2、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古诗,注意把字音读准,做到字字响亮,字正腔圆。

  点评:读得声音响亮。字音咬得真准,尤其是这个簇字,是一个平舌音。

  3、我们说古诗与音乐一样也有节奏美,现在就请同学们再读一读,注意词句内部的停顿,可以试着用做记号。

  点评:读得不错,听出来了吗?她在哪儿停顿了。一起试着读一读。

  4、光把字音读谁,句子断对,还远远不够,要想把诗读出它的韵味来,必须要理解古诗。回忆学习古诗有哪些方法。

  (板书:联系上下文,图文结合,查注释,补省略,换词序,了解背景,联系上下文)

  5、理解诗句。

  ①借助注释自读诗句(可让学生提出不懂的地方)。

  ②指名朗读,注意下列字音。

  畔(pàn)倚(yǐ)簇(cù)

  ③同桌互说诗句的意思,再全班交流。

  黄师塔前江水东:黄师塔:僧人所葬墓地的黄塔。全诗句意:僧人的黄色陵墓前,碧绿江水缓缓东流。

  春光懒困倚微风:倚微风:微风吹拂。全句诗意:春光融融,微风吹拂,让人略感困乏。

  桃花一簇开无主:无主??没有主人,任人欣赏。全句诗意:江畔一簇无主桃花,如火如荼忽入眼帘。

  可爱深红爱浅红?全句诗意:桃花深红浅红不一,哪一种更另人喜欢?)

  ④齐读后,指名完整的说说诗句的意思。

  3、感悟内涵,体会感情

  ①自读全诗。思考:诗中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②交流体会。

  (诗中描写了春暖花开时节,诗人来到黄师塔前看到江水东流,桃花盛开,颜色有深有浅的美丽景象。表露出诗人当时欣喜的心情。)

  ③有感情地朗读。(教师范读、自读、指名读)

  4、练习背诵。(各人试背、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四、汇报交流,朗读背诵

  1、指名读诗,随机正音。

  2、讨论交流。

  主要说说诗的内容和诗人的感情,并提出不懂的问题。教师适时点拨,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3、出示挂图:进一步体会诗的意境。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板书设计:

  黄师塔前江水东,

  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

  可爱深红爱浅红。

《江畔独步寻花》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朗读、背诵古诗,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情景。

  教学重点:

  朗读、背诵古诗,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用自己的话讲解诗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导课

  除了欣赏美景,我们对于如何学习古诗也有了一些尝试,这节课我想与同学一起再欣赏一首古诗,题目是——《江畔独步寻花》。

  二、新授

  (一)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同学们,请大家读一读这首古诗,首先看看这首古诗是谁写的,你还记得他吗?你曾经读过他的哪些古诗?(简介作家,说出自己读过的作品。)

  (2)请你再看看今天的这首古诗,你自己能不能把它读出来呢?注意读准生字的字音。(同学们自读古诗)

  2.创设情景感受诗境。

  (1)小组之间互读诗文,说一说这是一首描写什么的诗。

  (2)这是一篇写景的诗文,作者向我们介绍了哪里的景色呢?这里的景是什么样的呢?请你们再读一读古诗。

  (3)请同学们边看插图边读,结合书上的注解自己先学一学。

  (4)把你的学习成果向旁边的伙伴做汇报。

  (二)理解诗句,有感情地朗读。

  1.我们一同理解了诗句的意思,下面我们就随作者一同到江边走一走,看一看。

  (1)出示课件1。怎样的景象就可以和书中描写的诗句一样了呢?请同学们动手选择。

  (2)请同学边看课件边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一句古诗的意思。

  (3)现在是怎样的景象了呢?(充分理解“满”“压枝低”)

  (4)出示课件2。让同学感受到蝴蝶在花丛中飞舞。

  (5)请同学边看课件边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二句古诗的意思。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诗句,想想应该用什么语气来读。

  3.请同学们先自己读一读。

  4.读给身边的小伙伴听听。

  5.老师配乐范读后,也请学生配乐练习朗读。

  6.通过反复诵读,进一步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意思。

  7.总结:

  第一句:从整体上说花的样子。

  第二句:从局部说每枝花的样子。

  第三句四句:讲蝶莺对花的喜爱。

  (三)在有感情地朗读的基础上练习背诵。

  1.请学生边看课件边背诵这首诗。

  2.可以和小伙伴合作,一人背一句。

  三、练习

  1.请同学们想想,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春天的诗呢?

  2.你也可以根据你的理解把这首诗变成一幅画。

  四、总结

  黄四娘家的花长得非常茂盛,花枝花叶把小路都遮盖住了;数不清的盛开的花朵,把枝条都压弯了腰。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好似恋恋不舍一样,恰好这时,黄莺也发出了动听的'叫声,真是自由自在的小鸟。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平宁静生活的热爱,以及经离乱战后得以安居的喜悦心情。

  五、作业

  1.联系春游中观察到的春天的景象,结合诗句说说春天的花、春天的蝶、春天的鸟这些景物的特点,再动笔把这首诗描写的意境绘成一幅画。

  2.请你再找出一些描写春天景象的诗句,写在你们的好词好句本上。

《江畔独步寻花》教案 篇5

  教学目的要求:

  1、读懂诗句,体会诗的意境和思想感情。

  2、学会生字新词,理解“蹊”、“恰恰”等词的意思。

  3、背诵这首诗。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词语,读懂诗句,有感情地朗读。

  三、教具安排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春天象征着生机与活力今天,我们就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诗——《江畔独步寻花》,它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甫。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杜甫的其他情况?

  二,学习古诗

  1理解词语

  把你自学的内容讲给大家听。讲讲你理解了哪些词语?(江畔:江边。独步寻花:独自一人一边散步一边赏花。蹊:小路。压枝低:把花枝压弯了腰。留连:舍不得离开。自在:自由自在。)

  2理解诗句

  说说你理解了哪一句诗?(不用按照顺序)

  谁能按顺序把这首诗的.意思完整地说出来?(教师引导)

  3感情朗读

  诗中主要写了几种景物?(花,蝴蝶,黄莺)

  哪句写花?写出了花的什么特点?谁能用一个词概括?谁来朗读这两句诗?(读,评)让我们齐读这两句,感受春天的欣欣向荣。

  4理解意境

  三,拓展

  诗中描绘的景色美吗?请大家闭上眼睛,在我们面前出现了一条小路,小路两旁繁花似锦,蝴蝶在飞舞,黄莺在歌唱,望着这一美景,我们真想把他画下来。(画画,展示)

  四,课后作业

  积累描写春景的古诗

  [简析]

  唐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诗人杜甫在饱经离乱之后,寓居四川成都,在西郊浣花溪畔建成草堂,暂时有了安身的处所,心情比较舒畅。春暖花开时节,他独自在江畔散步赏花,写下了《江畔独步寻花》一组七首绝句,这是其中的第六首。

  首句“黄四娘家花满蹊”,点明寻花的地点。“蹊”是小路。“花满蹊”是说繁花将小路都盖住了,连成片了。次句“千朵万朵压枝低”。“千朵万朵”形容数量之多。“压枝低”中的“压”和“低”两个字用得十分贴切、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春花密密层层,又大又多,沉甸甸地把枝条都压弯了。这句是上句“满”字的具体化。第三句“留连戏蝶时时舞”。“留连”是形容蝴蝶飞来飞去舍不得离开的样子。这句从侧面写出春花的鲜艳芬芳。其实诗人也被万紫千红的春花所吸引而留连忘返。第四句“自在娇莺恰恰啼”。“娇”是形容莺歌柔美圆润。“恰恰啼”是说正当诗人前来赏花时,黄莺也在鸣叫。只因为诗人内心欢愉,所以想当然地认为黄莺特意为自己歌唱。这与上句说彩蝶留连春花一样,都是移情于物的手法。由于诗人成功地运用了这一手法,使物我交融,情景相生,这首小诗读起来就更亲切有味。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河南府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杜甫生逢开元盛世及安史之乱,一生颠沛流离,历尽磨难,他的诗广泛地记载了这一时期的现实生活,被人称为“诗史”。杜甫擅长各种诗体,诗风沉郁顿挫,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

《江畔独步寻花》教案 篇6

  一、教学目的要求:

  1、读懂诗句,体会诗的意境和思想感情

  2、学会生字新词,理解“蹊”、“恰”等词的意思

  3、背诵这首诗

  4、利用学校园艺景点资源引导学生创作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词语,读懂诗句,有感情地朗读

  三、教具安排: 录音

  四、板书设计:

  江畔独步寻花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花多

  留连戏蝶时时舞 花美

  自在娇莺恰恰啼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1、启发谈话:我们学过许多古诗,谁来背一首,指名学生背诵。本课我们学习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师板出课题,学生挤读。

  2、释题;题目什么意思,你能说说吗?不行的话,请看诗后注释⑴,指名学生说说诗题意思。

  (二)学习《江畔独步寻花》

  1、学生自读古诗3分钟左右,然后指名说说读懂了什么?

  2、精读第一句: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⑴指名读这一句

  ⑵问:读了这一句你知道什么?“蹊”是何意?哪些写出了黄回娘家花的多?

  ⑶指导朗读,指名读、齐读

  3、精读第二句,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⑴指名读这一句

  ⑵问:黄四娘家的花很多了,这些花怎么样,你如何知道的?

  ⑶想家:如果蝴蝶黄莺会说话,它们看见这么多这么美的花,会说些什么?

  ⑷指导朗读,指名读、齐读

  4、品味、赏析;你最喜欢诗中的哪句或哪词?说……为什么?

  5、感情朗读古诗

  (三)迁移、应用

  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写出了春天草长莺飞,生机勃勃的景象,写得妙极了,同学们,看看窗外的植物园,想想我们美丽的校园,你能将本诗换何字变成你的吗?

  学生的诗:

  ⑴植物园独步寻花

  植物园内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⑵学校独步寻花

  杨园小学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花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⑶尚湖独步寻花

  尚湖公园花满蹊

  ………………………

  五、作业

  抄写古诗

  简评:在学生充分诵读诗句,深入地体会诗句的意境后,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利用学校园艺景点,资源,进行简单仿写诗句。

《《江畔独步寻花》教案集锦六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江畔独步寻花》教案】相关文章:

江畔独步寻花教案03-09

《江畔独步寻花》教案02-04

《江畔独步寻花》教案04-26

《江畔独步寻花》的教案优秀10-23

江畔独步寻花教案(15篇)03-19

江畔独步寻花教案15篇03-19

《江畔独步寻花》教学反思02-17

江畔独步寻花教学反思07-25

【必备】《江畔独步寻花》教案四篇04-06

有关《江畔独步寻花》教案四篇04-08

《江畔独步寻花》教案集锦六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江畔独步寻花》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江畔独步寻花》教案集锦六篇

《江畔独步寻花》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理解“蹊”、“恰”等词的意思2、读懂诗句,体会诗的意境和思想感情3、能根据诗句的描绘想象画面。

  4、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这首诗。教学重点:

  在读中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歌中蕴涵的情感。教学难点: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教法学法: 自读自悟、合作、交流法。教学准备:朗读录音磁带。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同学们,春天是个美好的季节,它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许多诗人都曾在诗中赞美过春天,那么诗圣杜甫又是如何赞美春天的呢?今天我们将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诗。

  板书:江畔独步寻花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初读课文,要求读的响亮、正确。2。画出文中的生字生词。并用自己最拿手的方法解决3。听录音带,划出节奏。

  三、精读课文,入境悟情1。学生边读边结合文中插图展开想象。2。同桌互相试着说一说诗意。3。精读第一句: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⑴抽生读这一句⑵问:读了这一句你知道什么?“蹊”是什么意思?那花满蹊呢?哪些词写出了黄四娘家花很多?谁来读读这句话?指两名学生读。

  ⑶指导朗读,指名读、齐读4、精读第二句,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⑴问:黄四娘家的花很多了,这些花怎么样,你是如何体会到的?流连是什么意思?(舍不得离去),谁舍不得离开?(蝴蝶、黄莺、小蜜蜂、诗人)。是呀,流连戏蝶时时舞

  ⑵舍不得离去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因为他舍不得那五彩缤纷的花,那五颜六色的花,那散发着阵阵香气的花呀!你能读出了它的'那份恋恋不舍吗?

  ⑶想象:如果蝴蝶黄莺会说话,它们看见这么多这么美的花,会说些什么?⑷指导朗读,指名读、齐读四、深化主题,体会诗情。

  同学们,多么美的春色图呀,繁花盛开,戏蝶起舞,娇莺歌唱,有声有色,有歌有舞,有鸟语有花香,这不仅仅是黄四娘家的春色图,更是一幅无边的春色图,她让蝴蝶醉了,黄莺醉了,我们也醉了。下面让我们拿起书来用自己有感情的朗读、表情、动作来表现你们的陶醉吧!

  五、感情朗读,拓展延伸

  1。学习了这首诗后,你有什么感想?

  2、让我们用自己的诵读读出诗人对春天美景的喜爱吧。

《江畔独步寻花》教案 篇2

  教学要求:

  1、读懂诗句,体会诗的意境和思想感情。

  2、学会生字新词。

  3、背诵这三首诗。

  4、以家乡的自然风光为内容,练习写一个片断。

  教学重点:

  1、理解词句,读懂诗句。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三首诗。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1、理解《江畔独步寻花》,体会诗人感情。

  2、背诵这首诗。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新课。

  指名背诵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

  二、指导学习《江畔独步寻花》。

  1、解题。

  2、简介作者。

  杜甫,唐代伟大诗人,诗圣。

  3、初读,大体了解内容。

  (1)自由读,读准字音。

  (2)指名读,其他同学想每句的意思。

  4、再读,逐句讲解,师生订正,补充。

  江畔:江边。

  蹊:小路。

  留连:舍不得离开。

  时时:不停地。

  自在:自由自在。

  5、连起来说说诗意。

  6、教师指导有感情朗读。

  (1)范读,指导节奏与重音。

  黄四娘家/ 花/ 满蹊,

  千朵/ 万朵/ 压/枝低。

  留连/ 戏蝶/ 时时舞,

  自在/ 娇莺/ 恰恰啼。

  (2)指导读出春天景色的美和诗中蕴含的.情趣。

  (3)自由读。

  (4)指名读,师生评读。

  7、练习背诵。

  8、学习生字。

  (1)引导学生自己记忆畔娇莺。

  (2)指名说是怎样记住的。

  (3)书写生字,每字写三遍。

  三、自由练习读《游园不值》《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四、作业

  1、背诵《江畔独步寻花》。

  2、预习后两首诗。

《江畔独步寻花》教案 篇3

  教学目标:(知识、能力、教法、德育渗透点)

  知识与能力: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能借助注释,了解古诗所描绘的美景。

  3。借助注释、课后练习初步理解古诗大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

  1。熟读课文、理解古诗含义.

  2。能借助注释,课后练习,理解古诗大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凭借语言文字,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句意思,。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挂图

  第1课时

  教学设计:个性化备课:

  一、导入新课,明确学路

  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春天万物苏醒,充满生机与活力,许多诗人都曾在诗中赞美过春天,你们还记得哪些描写春天的诗?今天我们将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诗,板书:江畔独步寻花,它的作者是唐朝诗人杜甫。

  二、引导学习古诗《江畔独步寻花》

  1、介绍作者,了解写作背景

  师: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杜甫的情况。

  (杜甫唐朝大诗人,称为诗圣,他的一生跌荡起伏,在经历了安史之乱的动荡不安后,杜甫来到了成都锦江边的草堂居住,过上了安宁的日子,这一年春天来了,江水的歌唱,鸟儿的叫声,吸引着他走出草堂,一路上他被春天的美景所打动,写下了这组江畔独步寻花共七首,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其中的一首。)

  2、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古诗,注意把字音读准,做到字字响亮,字正腔圆。

  点评:读得声音响亮。字音咬得真准,尤其是这个簇字,是一个平舌音。

  3、我们说古诗与音乐一样也有节奏美,现在就请同学们再读一读,注意词句内部的停顿,可以试着用做记号。

  点评:读得不错,听出来了吗?她在哪儿停顿了。一起试着读一读。

  4、光把字音读谁,句子断对,还远远不够,要想把诗读出它的韵味来,必须要理解古诗。回忆学习古诗有哪些方法。

  (板书:联系上下文,图文结合,查注释,补省略,换词序,了解背景,联系上下文)

  5、理解诗句。

  ①借助注释自读诗句(可让学生提出不懂的地方)。

  ②指名朗读,注意下列字音。

  畔(pàn)倚(yǐ)簇(cù)

  ③同桌互说诗句的意思,再全班交流。

  黄师塔前江水东:黄师塔:僧人所葬墓地的黄塔。全诗句意:僧人的黄色陵墓前,碧绿江水缓缓东流。

  春光懒困倚微风:倚微风:微风吹拂。全句诗意:春光融融,微风吹拂,让人略感困乏。

  桃花一簇开无主:无主??没有主人,任人欣赏。全句诗意:江畔一簇无主桃花,如火如荼忽入眼帘。

  可爱深红爱浅红?全句诗意:桃花深红浅红不一,哪一种更另人喜欢?)

  ④齐读后,指名完整的说说诗句的意思。

  3、感悟内涵,体会感情

  ①自读全诗。思考:诗中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②交流体会。

  (诗中描写了春暖花开时节,诗人来到黄师塔前看到江水东流,桃花盛开,颜色有深有浅的美丽景象。表露出诗人当时欣喜的心情。)

  ③有感情地朗读。(教师范读、自读、指名读)

  4、练习背诵。(各人试背、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四、汇报交流,朗读背诵

  1、指名读诗,随机正音。

  2、讨论交流。

  主要说说诗的内容和诗人的感情,并提出不懂的问题。教师适时点拨,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3、出示挂图:进一步体会诗的意境。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板书设计:

  黄师塔前江水东,

  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

  可爱深红爱浅红。

《江畔独步寻花》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朗读、背诵古诗,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情景。

  教学重点:

  朗读、背诵古诗,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用自己的话讲解诗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导课

  除了欣赏美景,我们对于如何学习古诗也有了一些尝试,这节课我想与同学一起再欣赏一首古诗,题目是——《江畔独步寻花》。

  二、新授

  (一)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同学们,请大家读一读这首古诗,首先看看这首古诗是谁写的,你还记得他吗?你曾经读过他的哪些古诗?(简介作家,说出自己读过的作品。)

  (2)请你再看看今天的这首古诗,你自己能不能把它读出来呢?注意读准生字的字音。(同学们自读古诗)

  2.创设情景感受诗境。

  (1)小组之间互读诗文,说一说这是一首描写什么的诗。

  (2)这是一篇写景的诗文,作者向我们介绍了哪里的景色呢?这里的景是什么样的呢?请你们再读一读古诗。

  (3)请同学们边看插图边读,结合书上的注解自己先学一学。

  (4)把你的学习成果向旁边的伙伴做汇报。

  (二)理解诗句,有感情地朗读。

  1.我们一同理解了诗句的意思,下面我们就随作者一同到江边走一走,看一看。

  (1)出示课件1。怎样的景象就可以和书中描写的诗句一样了呢?请同学们动手选择。

  (2)请同学边看课件边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一句古诗的意思。

  (3)现在是怎样的景象了呢?(充分理解“满”“压枝低”)

  (4)出示课件2。让同学感受到蝴蝶在花丛中飞舞。

  (5)请同学边看课件边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二句古诗的意思。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诗句,想想应该用什么语气来读。

  3.请同学们先自己读一读。

  4.读给身边的小伙伴听听。

  5.老师配乐范读后,也请学生配乐练习朗读。

  6.通过反复诵读,进一步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意思。

  7.总结:

  第一句:从整体上说花的样子。

  第二句:从局部说每枝花的样子。

  第三句四句:讲蝶莺对花的喜爱。

  (三)在有感情地朗读的基础上练习背诵。

  1.请学生边看课件边背诵这首诗。

  2.可以和小伙伴合作,一人背一句。

  三、练习

  1.请同学们想想,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春天的诗呢?

  2.你也可以根据你的理解把这首诗变成一幅画。

  四、总结

  黄四娘家的花长得非常茂盛,花枝花叶把小路都遮盖住了;数不清的盛开的花朵,把枝条都压弯了腰。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好似恋恋不舍一样,恰好这时,黄莺也发出了动听的'叫声,真是自由自在的小鸟。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平宁静生活的热爱,以及经离乱战后得以安居的喜悦心情。

  五、作业

  1.联系春游中观察到的春天的景象,结合诗句说说春天的花、春天的蝶、春天的鸟这些景物的特点,再动笔把这首诗描写的意境绘成一幅画。

  2.请你再找出一些描写春天景象的诗句,写在你们的好词好句本上。

《江畔独步寻花》教案 篇5

  教学目的要求:

  1、读懂诗句,体会诗的意境和思想感情。

  2、学会生字新词,理解“蹊”、“恰恰”等词的意思。

  3、背诵这首诗。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词语,读懂诗句,有感情地朗读。

  三、教具安排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春天象征着生机与活力今天,我们就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诗——《江畔独步寻花》,它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甫。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杜甫的其他情况?

  二,学习古诗

  1理解词语

  把你自学的内容讲给大家听。讲讲你理解了哪些词语?(江畔:江边。独步寻花:独自一人一边散步一边赏花。蹊:小路。压枝低:把花枝压弯了腰。留连:舍不得离开。自在:自由自在。)

  2理解诗句

  说说你理解了哪一句诗?(不用按照顺序)

  谁能按顺序把这首诗的.意思完整地说出来?(教师引导)

  3感情朗读

  诗中主要写了几种景物?(花,蝴蝶,黄莺)

  哪句写花?写出了花的什么特点?谁能用一个词概括?谁来朗读这两句诗?(读,评)让我们齐读这两句,感受春天的欣欣向荣。

  4理解意境

  三,拓展

  诗中描绘的景色美吗?请大家闭上眼睛,在我们面前出现了一条小路,小路两旁繁花似锦,蝴蝶在飞舞,黄莺在歌唱,望着这一美景,我们真想把他画下来。(画画,展示)

  四,课后作业

  积累描写春景的古诗

  [简析]

  唐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诗人杜甫在饱经离乱之后,寓居四川成都,在西郊浣花溪畔建成草堂,暂时有了安身的处所,心情比较舒畅。春暖花开时节,他独自在江畔散步赏花,写下了《江畔独步寻花》一组七首绝句,这是其中的第六首。

  首句“黄四娘家花满蹊”,点明寻花的地点。“蹊”是小路。“花满蹊”是说繁花将小路都盖住了,连成片了。次句“千朵万朵压枝低”。“千朵万朵”形容数量之多。“压枝低”中的“压”和“低”两个字用得十分贴切、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春花密密层层,又大又多,沉甸甸地把枝条都压弯了。这句是上句“满”字的具体化。第三句“留连戏蝶时时舞”。“留连”是形容蝴蝶飞来飞去舍不得离开的样子。这句从侧面写出春花的鲜艳芬芳。其实诗人也被万紫千红的春花所吸引而留连忘返。第四句“自在娇莺恰恰啼”。“娇”是形容莺歌柔美圆润。“恰恰啼”是说正当诗人前来赏花时,黄莺也在鸣叫。只因为诗人内心欢愉,所以想当然地认为黄莺特意为自己歌唱。这与上句说彩蝶留连春花一样,都是移情于物的手法。由于诗人成功地运用了这一手法,使物我交融,情景相生,这首小诗读起来就更亲切有味。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河南府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杜甫生逢开元盛世及安史之乱,一生颠沛流离,历尽磨难,他的诗广泛地记载了这一时期的现实生活,被人称为“诗史”。杜甫擅长各种诗体,诗风沉郁顿挫,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

《江畔独步寻花》教案 篇6

  一、教学目的要求:

  1、读懂诗句,体会诗的意境和思想感情

  2、学会生字新词,理解“蹊”、“恰”等词的意思

  3、背诵这首诗

  4、利用学校园艺景点资源引导学生创作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词语,读懂诗句,有感情地朗读

  三、教具安排: 录音

  四、板书设计:

  江畔独步寻花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花多

  留连戏蝶时时舞 花美

  自在娇莺恰恰啼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1、启发谈话:我们学过许多古诗,谁来背一首,指名学生背诵。本课我们学习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师板出课题,学生挤读。

  2、释题;题目什么意思,你能说说吗?不行的话,请看诗后注释⑴,指名学生说说诗题意思。

  (二)学习《江畔独步寻花》

  1、学生自读古诗3分钟左右,然后指名说说读懂了什么?

  2、精读第一句: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⑴指名读这一句

  ⑵问:读了这一句你知道什么?“蹊”是何意?哪些写出了黄回娘家花的多?

  ⑶指导朗读,指名读、齐读

  3、精读第二句,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⑴指名读这一句

  ⑵问:黄四娘家的花很多了,这些花怎么样,你如何知道的?

  ⑶想家:如果蝴蝶黄莺会说话,它们看见这么多这么美的花,会说些什么?

  ⑷指导朗读,指名读、齐读

  4、品味、赏析;你最喜欢诗中的哪句或哪词?说……为什么?

  5、感情朗读古诗

  (三)迁移、应用

  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写出了春天草长莺飞,生机勃勃的景象,写得妙极了,同学们,看看窗外的植物园,想想我们美丽的校园,你能将本诗换何字变成你的吗?

  学生的诗:

  ⑴植物园独步寻花

  植物园内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⑵学校独步寻花

  杨园小学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花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⑶尚湖独步寻花

  尚湖公园花满蹊

  ………………………

  五、作业

  抄写古诗

  简评:在学生充分诵读诗句,深入地体会诗句的意境后,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利用学校园艺景点,资源,进行简单仿写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