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相关推荐
关于《露在外面的面》教案3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露在外面的面》教案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露在外面的面》教案 篇1
设计说明
课程目标由“关注知识结果”转向“关注学生活动”,教学过程也由“给出知识”转向“引导活动”,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学会思考,在操作活动中学会质疑、解思,体现了构建数学思想的全过程,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真正的发展。
1.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
课堂上让学生自主去摆放正方体,让他们通过自己的观察,知道露在外面的面有几个,引导学生发现规律。这样的设计,学生乐于动手操作,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使学生在探索中获得了知识。
2.深挖教材,拓展学生的思维。
本节课是《数学课程标准》中的新教学内容,教师不存在原有的教学经验,所以在教学这种全新的内容时,更需要教师把握好教材,深入研究本节课的精髓所在,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掌握本节课的重点。在让学生探究规律时,不仅仅让学生发现“每增加一个小正方体,露在外面的面就增加3个”等浅层的规律,更要让学生挖掘规律后面本质的东西。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掌握这部分知识。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小正方体
学生准备 若干个相同的小正方体
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运用方法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这是一组立体图形,看谁能最先看出它是由几个小正方体组成的?(由6个小正方体组成)
师:能说一说你是怎么看的吗?
生:将看到的所有小正方体加起来。
(将立体图形拆分成小正方体,数出一共有8个小正方体)
师:看来仅有观察还是不够的,还要在观察的基础上加入合理的推想,把你视线所看不到的在脑海中想象出来,这样才会得出正确结论。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索“露在外面的面”。(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观察是学生学习“图形与几何”领域内知识的重要方法,但仅有观察还是不够的,还需要不断掌握新的思维方法,以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此环节正是从这一角度出发设计的,学生要想正确数出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不仅需要观察,还要在观察的基础上加入推想,在脑海中想象出这样的立体图形,并推理出小正方体的个数,渗透观察、推理与想象等方法,为新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操作体验,探索新知
1.数一数,总结方法。
(1)一个小正方体放在墙角,有几个面露在外面?是哪几个面?
(2)观察课件,下面有几个小正方体?有几个面露在外面?你是怎么想的?
①交流不同的计数方法。
预设
方法一 一个一个地数,共有9个面露在外面。
方法二 每个小正方体都有3个面露在外面,3个小正方体一共有9个面露在外面。
方法三 从正面观察,看到了3个面;从侧面观察,看到了3个面;从上面观察,看到了3个面,所以一共有9个面露在外面。
②比较三种方法的特点,小结计算露在外面的面的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汇报,归纳:
a.方法一是“逐一观察法”,先把每个小正方体露在外面的面数出来,然后相加。
b.方法二和方法三是“不同角度观察法”,先分别从正面、上面、侧面数出露在外面的面的个数,然后相加。不论用哪种方法,只要按一定的顺序去观察,就不会重复,也不会遗漏。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计算露在外面的面的过程,注重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有序地进行观察,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同时通过操作、观察、对比,发现物品的.摆放方式不同,露在外面的面的数量也不同。
2.学生动手操作。
(1)将这四个小正方体摆放在墙角,可以怎么摆?小组同学先摆一摆,再数一数露在外面的面有多少个,看你能发现什么?
(2)汇报交流。
学生可能摆出以下几种情况:
(3)看着这些立体图形和它们露在外面的面数,你们发现了什么?
师小结:都用4个小正方体来摆,由于摆的方式不同,露在外面的面的个数也不同;即使露在外面的面的个数相同,摆的方式也可能不同。
《露在外面的面》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能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具有初步的立体空间想象能力。
2、结合具体的多个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堆放情景,经历探究多个长方体和正方体堆放时露在外面表面积的过程,能够准确的计算出多个长方体和正方体堆放时露在外面的表面积。
3、使学生感受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重点难点:
能够准确的计算出多个长方体和正方体堆放时露在外面的表面积。
教学方法:
师生共同归纳和推理。
教学准备:
多个正方体盒子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让学生顾回上一节课学习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并对学生进行提问。
学生回答: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高×宽)×2;正方体的表面积=边长×边长×6)
二、讲授新课
教师出示课本插图1,让学生观察一个棱长是50厘米箱子放在墙角处时,有几个面露在外面,露在外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学生观察图片并计算露在外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这个问题。(露在外面的面有3个;露在外面的面积是50×50×3=750(平方厘米)。
教师出示插图2,让学生观察4个棱长为50厘米的正方体纸箱堆放在墙角处,有几个面露在外面?露在外面的面积是多少?
学生从正面、侧面、上面分别观察数一数露在外面的有几个面?并计算一下露在外面的面积是多少?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这个问题,(有9个面露在外面,露在外面的面积是50×50×9)
教师让学生用自己的4个正方体学具换一种堆放方式来试一试,露在外面的面积是否有变化,同桌之间相互讨论交流。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提问学生回答)
板书设计:
露在外面的面
从正面、侧面、上面看一看,一共有几个面露在外面?
《露在外面的面》教案 篇3
教学内容:
教材20-21页“露在外面的面”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观察、分析等活动,综合运用有关知识,解决有关物体表面积的问题,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重、难点);
2.经历探究过程,激发主动探索欲望;
3.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往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能够准确的计算出多个长方体和正方体堆放时露在外面的表面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揭题
1.谈话引入,出示放在墙角的包装纸箱图,让学生观察露在外面的面有几个?
2.顺势导入新课:露在外面的面;
二、扶放结合探究新知
1.将一个正方体放在墙角,引导学生观察有几个面露在外面?
2.将四个正方体堆放在墙角,引导学生观察:有几个面露在外面?
3.变换方法堆放正方体,引导学生观察露在外面的面的变化;
4.将正方体1个、2个、3个…排成一层,引导学生观察露在外面的面的规律:3N+2
5.引导学生探究竖放一排的规律:4N+1
6.引导学生探究多排多层规律:5N+4
三、反馈矫正落实双基
1.出示教材练习二第4题
2.用正方体模型摆出不同的情况,引导学生找出露在外面的面有什么规律?
四、小结评价布置预习
1.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小结
2.布置课外预习:教材24页“到数”
板书设计:
露在外面的面
1.正方体堆放在墙角处,观察露在外面的面的方法:(1)看露在外面的面有几个;(2)分别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每个方位露在外面的'面有几个;
2.平放一排规律:露在外面的面=正方体的个数×3+2即露在外面的面=3n+2;
3.竖放一排的规律:露在外面的面=正方体的个数×4+1即露在外面的面=4n+1;
4.多排多层放的规律:露在外面的面=正方体的竖排数×5+4即露在外面的面=5n+4
教学反思:
1.注重让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采用互动探究式教学,立足于“导”,积累探索图形表面积的经验;
2.注重培养学生有序的观察,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注重创设富有生活气息的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露在外面的面》教案】相关文章:
《露在外面的面》教案3篇02-07
有关《露在外面的面》教案3篇10-20
一面的教案03-03
《一面》教案01-22
足球外脚背踢球教案03-01
《一面》教案优秀12-02
《一面》教学教案优秀11-21
足球外脚背踢球教案15篇03-01
开学安全教育方面的教案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