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燕子教案范文集锦十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燕子教案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燕子教案 篇1
师:燕子这篇课文到底说些什么内容呢,老师发一张纸给你,你猜到到底说一些什么内容?你可以在工作纸的第一页写上内容,可以写上“俺猜这篇课文说些什么内容。”
教师发绿色16开工作纸,并叮嘱写完的同学请坐好。
师:同学们你们猜这篇课文写些什么内容?
生:俺猜写的是燕子的生活习性。
生;俺猜写的是燕子的外表、生活习性。
生:俺猜写的是小燕子病了,它飞行的时候受了伤,燕子妈妈为它包扎伤口,它在北方养好了病,秋天,它的病好以后又和妈妈飞到南方去了。
师:你们猜了这么多,那到底写的是什么呢?老师也不知道,你们猜的内容和课文内容一样不一样呢,请组长来发文章。
师:老师给你们三分钟,请你们读一读课文,看你们猜对了多少,看完你们就坐好。
师:看完了没有?请你把课文盖起来,在工作纸上写出原来课文内容是什么。
同学写
师:写完的同学,你就坐好了。写完的同学请你举手,没写完的同学请抓紧时间,俺给你们十秒钟的时间。请同学们停笔看俺。
教师找一名同学:请你告诉俺,(手势示意)你到黑板前面来。
生:原来这篇课文写的是燕子的特点和燕子从那里飞来的。
师:同学们课文写的和你们猜的一样不一样,你们猜对了多少呢?
生:课文写了小燕子冬天到南方去,夏天到北方来。
师:有没有不同意?
生:是春天从南方飞回来。
师:好,下面把这张工作纸盖起来,看俺。刚才你们看了一遍,下面听老师把课文朗读一遍。
教师朗读全篇课文
师:刚才老师把课文读了一遍,现在就请你们把课文轻声地朗读一遍。
同学朗读课文,教师出示投影,投影上是课题和燕子的图。
师:刚才同学们朗读了课文,老师要请同学们考俺一下,从第一段里面出一个问题考俺一下,看老师能不能回答。老师很担心,你们会问俺什么呢?
生:老师,课文写燕子是什么样的羽毛?
师:乌黑光亮的羽毛,对吗?
生:对
生:燕子的样子是什么样的?
师:活泼机灵的。让俺们把这样的小燕子读出来。
同学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生再问:第一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师随口回答:就是跟燕子有关系的。
生立刻更正:不是,写的是燕子的外表。
生:燕子的什么沾了一下水面?(这是第三段描写的内容)
生不谋而合指正:第一段……
生:俊俏是什么意思?
师:很美丽、很可爱。
师:请你看第二段,马上看一下,请你考一下老师。
生:燕子是什么时候飞过来的?
师:春天
生:什么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
师:很多人急急忙忙赶集似的聚拢。
生:不是,是青的草、绿的页、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
生:老师,第二自然段怎么作成一首诗。
师:作诗,好,有兴趣咱们下课再做。
生:为什么说燕子飞来就增添了许多生机?
师故做糊涂:燕子飞来就增添了许多生机。
生再显明白:是因为它们活泼可爱。
生:老师,第二段主要写的是什么呀?
师:各色的花都很美丽。
师:第三段,1分钟,快点读。(半分钟后)
生:什么像一把剪刀?
师:尾巴。
生:掠过是什么意思?
师:飞过。
生:荡漾是什么意思?
师:水在动来动去,是吗?
生:水在来回摆动。
师:你们问了老师这么多问题,俺也问问你们好吗?
师:老师先问第一自然段是从那些方面描写燕子的?
同学用朗读第一段回答。
师:第二段的“吹拂”可以不可以换成“狂扫”
生:不可以,春风不大,只是吹拂,不是狂扫。
师;作者是用什么形容花的?赶集似的聚拢来,光彩夺目是形容什么的?第二自然段课文说了那些景色?
生:写了细雨、微风、柳丝还有漂亮的小燕子。
师:第三自然段小燕子飞的动作是怎样的?
生:燕子斜着身子掠过,尾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
师:“掠”可以改做飞吗?
生:不可以,掠的`速度快,而飞的速度慢。
师;刚才有同学提出了一转眼就飞过湖面,想象一下做一个什么动作。那第三自然段课文的内容是什么?
生:燕子飞行时候的样子。
师:也就是动态。第四自然段里面为什么说电线杆像五线谱呢?
生:因为电线又细又长。
生:电线很细,也很多,所以看起来就像五线谱。
生:因为燕子飞到了电线上,猛的一看 电线就像五线谱,燕子就成了音符。
师:最重要的是因为有了燕子的到来,怎么样啊?赞美一下。
同学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师:请同学们看黑板,看看这两篇课文你喜欢哪一篇?
课文一:
才下过几阵蒙蒙的细雨,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舒展开带黄色嫩叶的柳丝,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
课文二:
才下过几阵细雨,微风吹拂着柳丝,草、叶,花,都聚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生机。
同学朗诵第一篇,说第一篇比第二篇好。
师:你们念得非常棒,老师送你一件礼物,老师送给你们俺最喜欢的一句话。(送的那句俺忘了)你们收到了吗“你也把你最喜欢的句子送给老师,10秒钟。停。
生: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成了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
师:今天回家请同学们找一些你喜欢的动物。
老师收回工作纸。
燕子教案 篇2
【设计理念】
《燕子专列》是一篇人文情惊较浓的文章,因此本设计力图体现“以情为基点、以读为主线、以悟为手段”的新课程理念,让学生在步步推移的多种读式之中,以具体的语言为载体,深层感悟课文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体会人们保护动物的博大爱心。
【教学目标】
1、正确、感情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句,体会课文内涵。
3、感受人们的爱心,增强环保意识。
【重点】
感受爱心。
【难点】
领会恶劣气候与人民奉献爱心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学习课文前,我们列出了自己想要研究的问题,这些问题有的在上节课我们已经解决了,有的还没有解决(指黑板板书的'问题:燕子遇到了什么麻烦?人们为燕子做了些什么?),那么就让我们开动小脑筋,去课文中寻找答案,好吗?
二、细读课文
围绕两个问题自学课文划出有关词句,仔细品味。
1、燕子遇到什么困难:(第2段)
预设:
⑴ 困难一:冷。理解“骤降”
⑵ 困难二:累。我们在《燕子过海》这篇课文中知道燕子要飞过高山,飞过大海,飞过许多国家,它们太疲倦了。
⑶ 困难三:饿。联系“几乎所有昆虫都被冻死了”理解饥寒交迫。
⑷ 困难四:死亡。
师:燕子太可怜了,所以瑞士政府决定为燕子选择另一条飞回北方的路。
2、人们为燕子做了些什么?(第3、4段)
预设:
⑴ “瑞士政府决定……送到温暖的地方”:政府工作非常忙,还用专列来送燕子,真是很了不起。
⑵ “于是……把它们送到火车站”:理解“呼吁”。如果你是电台、电视台的工作人员,你会怎么呼吁?假如你听到这个消息,你会怎么做?
⑶ “人们纷纷走出家门……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这句话中,哪些地方让你最感动?
① “冒、顶、踏、”。
② “四处”。
天气如此恶劣,可人们不畏严寒到处寻找燕子,去拯救比自己更需要保护、更弱小的燕子,这种精神不正是体现了人类对动物、对自然的爱护吗?
⑷ 贝蒂的故事:她是怎么寻找的?她会想些什么?
多么感人的一幕呀!这样感人的故事有何止一个呢?列车载着获救的檐子,也载着人们对燕子的关爱之情驶向远方。(感情朗读最后一段)
3、想象:
如果你是获救的燕子,你会说些什么?(写一张爱心卡)
三、人们爱心编织了多么美好的故事,让我们再读读课文,去体会人与动物之间这美好的感情
燕子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燕子、赶集”等22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燕子和春天的语句,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气勃勃的景象,培养热爱大自然春天的思想感情。
4.学习作者细致地观察和一些表达方法,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准备
课前让学生注意观察身边春天的景物,想想你了解的春天是什么样的;搜集有关春天的图片(特别是有关燕子的资料),诵读歌颂春天的诗歌和文章。
教学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资料交流导入课题;初读课文,读准字音,了解文章脉络;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学习7个生字)
一、交流“我知道的春天”,导入课题
1.展示自己收集的有关春天的图片并用优美词句描述给大家听。
2.师小结导入:从同学们介绍的鸟语花香、潺潺流水中,我们感受到春天已经来临了,特别是小燕子,更是给早春的山光水色增添了生气,把春光点缀得更加美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一篇课文《燕子》。(出示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了解文章脉络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小组合作学习生字词
(1)读准字音:开火车读,个个过关。
(2)讨论识记难记的生字、不懂的词语。
(3)出示生字词集体点拨:“俏”读“qiào”,要和“悄”区别读音和字形。“拂”的读音是“fú”,不要错读成“fó”。“掠”是撮口音。
3.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燕子的?
4.集体交流。(按由近及远的观察顺序来描写)
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轻声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这段话写什么?(燕子的外形特点)
2.你想怎么读这段话?为什么?试着读读。
“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机灵的小燕子。“一身羽毛”“一对翅膀”“凑成小燕子”是小燕子外形的勾勒,“乌黑光亮”“俊俏轻快”“剪刀似的”突出活泼机灵的燕子的特点。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小燕子的活泼可爱。
3.词语训练:“凑成”换成“组成”好吗?为什么?(反复读体会文章表达的活泼的基调)
4.采用指名读、小组读等多种方式有感情朗读第一自然段。
四、巩固字、词,指导书写6个生字
1.出示本课生词:燕子、赶集、聚拢、增添、掠过、稻田、尾尖、偶尔、一圈、荡漾、音符、演奏、赞歌、生机勃勃、沾了一下水面、飞倦了
2.出示生字“燕、聚、增、掠、稻、尖、偶”认读、组词
3.自己观察识记,集体点拨:
“燕”的上部分是“廿”,不要错写成“艹”;注意“聚”的下面不要写成“水”;“尖”,上小下大,“稻“右下部第一笔是撇,中间横没有连着。
4.师根据需要范写,学生书写练习。
燕子教案 篇4
设计内容: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二册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文知道做任何事情都要认真:认真听,认真看,认真完成
知识、技能目标:学习燕、菜等15个生字,了解声调的标法,拼读音节
过程、方法目标:1、练习上下文猜字;
2、熟读课文,回答文后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们喜欢笑吗?大家笑一下,好吗?燕子妈妈也和小朋友一样喜欢笑,为什么呢?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师范读
2、生自读(不懂的字猜一猜,查字表,或请教他人。)
3、认读生字词
A找生字:一生上前找,把找到的字贴到黑板上,并领读。
B记生字:怎样才能很快,很准确地记住这些字呢?
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4、指名分段读课文。
5、同桌互读课文,读准字音
三、讨论学文
1、小燕子到菜园里去观察到了什么?同桌讨论,全班交流。(板书)
2、小组讨论:你觉得小燕子认真观察吗?为什么
指导三次观察的朗读。
3、全班交流:怎么做才是认真观察呢?
A反复观察
B仔细观察
四、延伸:出示西红柿和黄瓜,观察他们的`异同点。
五、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瓜、皮
1、说说笔顺,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字?
2、你觉得要怎样写才好看?左耳刀重点指导
其他字的笔顺你知道吗?
3、同桌说说怎样写才好看?
4、生描写,师巡视个别指导
5、反馈评议
板书设计:
燕子妈妈笑了
学会观察
燕子教案 篇5
学习目标
1、认识“欧”“洲”等11个生字。会写“欧”“洲”“瑞”等14个字。正确读写“欧洲”“瑞士”“舒适”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受到爱护动物的教育,体会人与动物之间美好的情意。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
2、课文插图的挂图或投影片。
3、搜集有关燕子春来秋去的资料。
第一课时
一、解题导入,激发读书兴趣
1、喜欢小燕子吗?能背一背描写燕子的古诗吗?
2、板书课题,根据课题质疑:看到课题你会产生哪些疑问?“专列”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为燕子开专列?……
二、自读自悟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认读生字。
2、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3?分组讨论。
三、全班汇报交流
1、指名读课文,相机指导朗读。
2、指名认读生字,注意“殊”不要读成chū;“骤”不要读成zòu;“濒”不要读成pín。
3、交流。
(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人们为燕子做了什么?通过交流,学生要对课文内容做到全面把握。可从两方面想:一是政府方面(做决定、呼吁人们、燕子专列);二是人们(纷纷走出家门、竭尽全力寻找、专程送行)。
(3)交流自己的体会。重点体会人对燕子的关爱。
(4)读课文,思考:课文是怎样把人们对燕子的关爱写具体的。①政府的呼吁;②概括地写居民们是怎么做的;③具体写一位小姑娘是怎么做的。
四、指导朗读
1、人们帮助燕子也好,救助燕子也好,都是源于一种最朴素、最真挚的感情,那就是爱!从文中哪些地方我们可以看到“爱”呢?我们要怎样读才能体会这种爱呢?
2、重点指导读好第3、4自然段。
(1)第3段,应读出居民纷纷走出家门,不顾天气恶劣、路途艰难去寻找燕子的意思。
(2)第4段,要读出小姑娘贝蒂和父母一起,不怕危险,不怕寒冷寻找燕子的经过。突出险(“覆盖着皑皑白雪的山间岩缝”),救助燕子多(“一个人就救护了十几只”),丝毫不想自己(“她的脸冻得通红,手冻得僵硬,但她一点也不在乎”)。
3、看图,引导想象,对课文作思维上的补充,丰富课文内容。小贝蒂在哪儿发现燕子?她怎么做的`?会说什么?
(1)自己练习讲一讲。
(2)指名说一说。
4、总结,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多么感人的一幕啊!在寻找燕子的过程中,这样感人的故事又何止一个!人们用爱、用情,编织了多么美好的故事。让我们再读课文,去体会人与动物之间这美好的感情!
五、抄写生字
1、自主记忆字形。提出难写的字。
2、指导书写。
3、学生抄写生字和生词。生词:欧洲瑞士舒适启程特殊骤然跋涉政府踏雪救护载着(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确定抄写内容。)
燕子教案 篇6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有关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朗读、观察、想象,感受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美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会用偶尔、活泼造句,理解课文的内容,概括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歌曲欣赏《小燕子》,说说听这首歌的感受。
2、多媒体出示燕子的画面,请学生观察燕子的样子,抓住它的特点说说燕子。
3、我们要学的课文是怎样来写燕子的呢?今天就一起来学6、燕子。
教学生字燕,燕是个象形字,廿是燕子的头,口是燕子的身子,北是燕子的翅膀,四点底是摊子的尾巴。
在写燕的时候各部分要紧凑。
学生用钢笔在书上描红。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字词的读音。
(1)抽读生字卡片,纠正读错的音节。
提醒学生注意:拢、掠是边音;俊、晕是前鼻音;横是后鼻音。
(2)学生齐读
2、掌握生字的写法:
请学生做小老师说说这些字在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学生交流,并在书上逐个进行描红。
3、指名分节朗读课文,要求不添字,不漏字,不错读,不破词破句。
(1)学生读课文。
(2)学生对照要求进行评价。
4、交流:课文主要写了燕子的那些方面?
三、学习课文第一段:
1、多媒体出示燕子的画面,用自己的话说说燕子的外形。
2、自由读课文,想想从这段中知道了什么?
3、学生交流。
4、作者是抓住什么特点来描写的?
结合交流板书:羽毛乌黑发亮
翅膀俊俏轻快
尾巴剪刀似的
5、指导朗读
(1)激发情感
看多媒体:面对这么机灵的燕子,这么可爱的.燕子,你愿尽情的夸奖它吗?让我们赞美的语气读。
(2)自由朗读。
(3)指名试读、齐读。
6、指导背诵。
(1)学生说该怎样背?
(2)看板书练习背诵。
6、说说这一段的意思。
四、作业。
1、抄写词语三遍。
2、朗读课文。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燕子有一身()的羽毛,一对()的翅膀,还有一个()的尾巴。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读课文第一段。
2、说说从第一段中知道了什么?
3、交流填空。
二、学习课文第二段:
1、自由读课文第二段,把表示事物的词语画出来,圈出具体描述的词语。
2、学生交流。
结合理解赶集、像赶集似的聚拢来?
4、重点品味:(并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
(1)春天是个热闹、色彩斑斓的季节。
请学生说说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在书上用横线划出所写的景物,用曲线划出景物的特点)
学生同桌、全班交流。
(2)多媒体出示春天的美景,理解为什么说像赶集似的聚拢来?
(3)出示填空题。
二三月间,微风轻轻地()着,毛毛细雨从天上()下来。千万条柔柳()了鹅黄色的嫩叶。青的草,绿的芽,各色鲜艳的花,都像()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的春天。
学生完成填空。
再次多媒体出示春天的美景,体会作者用词的正确性。
读好上面的一段话。
(4)从这段中还知道了什么?
(燕子为春天增添了生机)
读好最后一句话。
5、有感情朗读第二段。
(1)学生自由读,想想用怎样的语气读。
(2)指名读,评议。
(3)看这多媒体出示春天的美景,齐读第二段
6、指导背诵。
(1)请学生说说怎样来背。
(2)学生试背
(3)齐背
三、学习课文第三段:
1、学生自读课文,从这段知道了什么?
2、交流。
3、再读课文燕子飞行给你留下的影象是什么?你从那些地方体会到的?
4、学生交流。
5、说说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飞行的快?为什么能体会到?
(斜字不但写出了燕子飞行轻快,而且写出了飞行动作的优美。)
(唧是叫声,只短短的一声一从这飞到了那,速度真快。)
看多媒体燕子飞行加深印象。
6、朗读有关句子。
7、说说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飞行的轻?为什么能体会到?
(偶而、沾、小圆晕)
理解:小圆晕
作者为什么说是小圆晕呢?
相机理解偶尔并用偶尔造句。
看多媒体燕子飞行加深印象。
8、朗读有关句子。
9、感情朗读课文第三段。
10、指导背诵。
四、学习课文第四段。
1、指名读第四段。
2、学生质疑。
3、理解词句:五线谱、音符、。
4、理解句子。
5、看多媒体燕子的休息。
6、感情朗读。
7、指导背诵。
五、总结课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说说燕子什么地方可爱?春天美在哪里?
六、作业:
1、造句:
偶尔
活泼
2、背诵课文。
外形
活泼机灵
板书:
燕子
赶来
飞行
轻、快
休息
音符
燕子教案 篇7
一、复习导入
有一年春天,在欧洲瑞士的一个车站,一列漂亮舒适的空调列车正准备启程,站台上站满了送行的人。他们送的是一批特殊的客人──燕子。燕子是候鸟,能长途飞行,怎么还用专列送呢? 小学教案课件网
1、出示第一段。
2、引读: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燕子专列》这个感人的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有一年春天),在──(欧洲瑞士的一个车站),一列漂亮舒适的空调列车──(正准备启程),站台上──(站满了送行的人),他们送的是──(一批特殊的客人──燕子),看到此情此景,我们不禁要问──(燕子是候鸟,能长途飞行,怎么还用专列送呢?)
二、体味艰难(第二段)
1、是啊,燕子是候鸟,能长途飞行,秋去春来,年年如此,为什么今年的春天,却要用专列送呢?它到底遇到了什么麻烦?请大家读读课文的第二段,找出燕子遇到的麻烦,用波浪线画出来。(学生自由读书、勾画)
当地气温骤降,风雪不止,几乎所有昆虫都被冻死了。燕子经过长途跋涉,已经非常劳累,再加上找不到食物,饥寒交迫,濒临死亡。
2、组织交流,出示句子。
3、每个同学再次用心读读这两句话。
4、你们感受到了什么?
组织交流:
⑴ 我感受到燕子(很不幸),(很可怜),(很危险)。板书──不幸?
⑵ 能用“我从────感受到────”来回答吗?
⑶ 我从燕子经过长途跋涉,已经非常劳累,再加上找不到食物,饥寒交迫,濒临死亡。感受到燕子的不幸。
⑷ 我从当地气温骤降,风雪不止,几乎所有昆虫都被冻死了感受到天气的寒冷。你能读出寒冷吗?
⑸ 结合回答出示词卡:
气温骤降
风雪不止
长途跋涉
饥寒交迫
濒临死亡
⑹ 什么叫长途跋涉?课文中说燕子从哪里飞回哪里?
⑺ 出示地图:看着这幅欧洲燕子迁徙的地图,你能猜想燕子从遥远的南方飞回北方,都飞过哪些地方吗?
⑻ 从非洲最南端掠过整个非洲大陆,穿过令人毛骨悚然的撒哈拉沙漠,翻过欧洲最高大的阿尔卑斯山脉,才到达北方精疲力尽的燕子是多么需要食物来补充体力。然而,迎接它的却是──(饥寒交迫)。
饥寒交迫就是──(又饥又饿)。读出又饥又饿。
饥饿是因为──(找不到食物)
找不到食物是因为──(几乎所有昆虫都被冻死了)
寒冷是因为──(当地气温骤降,风雪不止)
因为饥寒交迫,所以──(濒临死亡)
⑼ 多么可怜的燕子啊,你们能把燕子的不幸读出来吗?
指名读──评价学生评──师:
5、出示句子:
这年春天,成千上万只燕子从南方飞回北方时,在瑞士境内遇到了麻烦。
⑴ 此时此刻,难道你们还认为燕子仅仅是遇到了麻烦吗?可以换成什么词?(不幸)(灾难)(危险)
这年春天,成千上万只燕子从南方飞回北方时,在瑞士境内遇到了()。
⑵ 换词读句子。
三、感悟爱心
1、在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前,燕子是不幸的,然而我们的燕子又是幸福的。板书──幸福。请大家用心去读课文的第2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和3、4自然段,感受燕子的幸福。
2、读了课文,你们知道燕子的幸福是来自谁对他的关爱呢?板书──关爱
3、是的。燕子的幸福正是来自于──板书:
政府 居民们 小贝蒂
4、你们是怎么体会到政府对燕子的爱呢?
⑴ 出示句子:
政府知道了这个情况,决定用火车把这些燕子送到温暖的地方。于是,政府通过电视和广播呼吁人们立即行动起来,寻找燕子。
⑵ 你们能读出政府的了不起吗?
男同学读──你们是英明的政府。
女同学读──你们是富有爱心的政府。
5、居民们又是怎样爱燕子的呢?
⑴ 指名读;
⑵ 出示填空,在课文里圈出括号里要填的词语。
居民们( )走出家门,( )料峭的春寒,( )满天飞舞的大雪,( )冻得坚硬的山路,( )寻找冻僵的燕子。
⑶ 指名填空;
⑷ 你们从所填的词语中体会到什么?
(从冒着、顶着、踏着、四处体会到人们为了找到燕子,不怕寒冷。)
⑸ 哪些词语说明当时很冷。料峭的春寒也可以说──春寒料峭。
⑹ 料峭的春寒阻止不了人们拯救燕子的决心。纷飞的大雪更挡不住人们寻找燕子的步伐。谁来读──指名读──评议:你已经将燕子当作了朋友,你已经将燕子当作了亲人。
齐读:让我们一起加入这寻找燕子的队伍吧。
6、成千上万的人都在寻找燕子,有大人,有老人,也有向你们一样小的孩子。其中一个就叫──(贝蒂)。
⑴ 贝蒂是怎样救护燕子的呢?画出最让你感动的语句,多读几遍。
⑵ 告诉同桌你为什么感动?和同桌交流
⑶ 告诉全班同学。出示句子:
⑷ 在覆盖着皑(ǎi)皑白雪的山间崖缝里,寻找冻僵的燕子。
贝蒂会遇到什么危险?你能读出危险吗?
一天下来,她一个人就救护了十几只燕子。
你能读出时间久,救的燕子多吗?
她的脸冻得通红,手冻得僵硬,但她一点也不在乎。
你能读读出冷吗?谁能读出一点也不在乎?
这么冷,贝蒂为什么一点也不在乎?
⑸ 在这天寒地冻的日子里,幼小的贝蒂是多么需要温暖的呵护,可她却冒着严寒救护比自己更弱小的燕子,我们一起来夸夸小贝蒂。(齐读)
7、看图想象,对课文做思维上的补充,丰富课文内容
出示图。瞧,小贝蒂又找到了一只燕子,这回她是在哪里发现了燕子,是怎么做的,又会说些什么呢?──自由讲──指名。
8、看到这感人的一幕,你有什么话要对贝蒂说吗?
9、如果你就是贝蒂手中的这只被救的燕子,你又会对她说什么?
10、多么懂事多么灵性的燕子啊,此时,他们已坐上了专列要去温暖的地方了,我们也去送送吧。
男:一列漂亮舒适的空调列车正准备启程,站台上站满了送行的人。他们送的是一批特殊的客人──燕子。
女:列车开动了。载着燕子的列车,带着人类的友情驶向远方。
合:燕子在车厢里唧唧喳喳,仿佛在向人们致谢。
四、课外拓展
瑞士的`政府、居民用爱,用情编织了一个多么美好的故事。其实,在我们生活中,关于人和动物之间感人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老师也带来了一个真实的故事。
放课件:一个真实的故事
知道歌中讲的是什么事吗?
你知道人类关爱动物的事吗?
五、总结
一、复习导入
有一年春天,在欧洲瑞士的一个车站,一列漂亮舒适的空调列车正准备启程,站台上站满了送行的人。他们送的是一批特殊的客人──燕子。燕子是候鸟,能长途飞行,怎么还用专列送呢? 小学教案课件网
1、出示第一段。
2、引读: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燕子专列》这个感人的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有一年春天),在──(欧洲瑞士的一个车站),一列漂亮舒适的空调列车──(正准备启程),站台上──(站满了送行的人),他们送的是──(一批特殊的客人──燕子),看到此情此景,我们不禁要问──(燕子是候鸟,能长途飞行,怎么还用专列送呢?)
二、体味艰难(第二段)
1、是啊,燕子是候鸟,能长途飞行,秋去春来,年年如此,为什么今年的春天,却要用专列送呢?它到底遇到了什么麻烦?请大家读读课文的第二段,找出燕子遇到的麻烦,用波浪线画出来。(学生自由读书、勾画)
当地气温骤降,风雪不止,几乎所有昆虫都被冻死了。燕子经过长途跋涉,已经非常劳累,再加上找不到食物,饥寒交迫,濒临死亡。
2、组织交流,出示句子。
3、每个同学再次用心读读这两句话。
4、你们感受到了什么?
组织交流:
⑴ 我感受到燕子(很不幸),(很可怜),(很危险)。板书──不幸?
⑵ 能用“我从────感受到────”来回答吗?
⑶ 我从燕子经过长途跋涉,已经非常劳累,再加上找不到食物,饥寒交迫,濒临死亡。感受到燕子的不幸。
⑷ 我从当地气温骤降,风雪不止,几乎所有昆虫都被冻死了感受到天气的寒冷。你能读出寒冷吗?
⑸ 结合回答出示词卡:
气温骤降
风雪不止
长途跋涉
饥寒交迫
濒临死亡
⑹ 什么叫长途跋涉?课文中说燕子从哪里飞回哪里?
⑺ 出示地图:看着这幅欧洲燕子迁徙的地图,你能猜想燕子从遥远的南方飞回北方,都飞过哪些地方吗?
⑻ 从非洲最南端掠过整个非洲大陆,穿过令人毛骨悚然的撒哈拉沙漠,翻过欧洲最高大的阿尔卑斯山脉,才到达北方精疲力尽的燕子是多么需要食物来补充体力。然而,迎接它的却是──(饥寒交迫)。
饥寒交迫就是──(又饥又饿)。读出又饥又饿。
饥饿是因为──(找不到食物)
找不到食物是因为──(几乎所有昆虫都被冻死了)
寒冷是因为──(当地气温骤降,风雪不止)
因为饥寒交迫,所以──(濒临死亡)
⑼ 多么可怜的燕子啊,你们能把燕子的不幸读出来吗?
指名读──评价学生评──师:
5、出示句子:
这年春天,成千上万只燕子从南方飞回北方时,在瑞士境内遇到了麻烦。
⑴ 此时此刻,难道你们还认为燕子仅仅是遇到了麻烦吗?可以换成什么词?(不幸)(灾难)(危险)
这年春天,成千上万只燕子从南方飞回北方时,在瑞士境内遇到了()。
⑵ 换词读句子。
三、感悟爱心
1、在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前,燕子是不幸的,然而我们的燕子又是幸福的。板书──幸福。请大家用心去读课文的第2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和3、4自然段,感受燕子的幸福。
2、读了课文,你们知道燕子的幸福是来自谁对他的关爱呢?板书──关爱
3、是的。燕子的幸福正是来自于──板书:
政府 居民们 小贝蒂
4、你们是怎么体会到政府对燕子的爱呢?
⑴ 出示句子:
政府知道了这个情况,决定用火车把这些燕子送到温暖的地方。于是,政府通过电视和广播呼吁人们立即行动起来,寻找燕子。
⑵ 你们能读出政府的了不起吗?
男同学读──你们是英明的政府。
女同学读──你们是富有爱心的政府。
5、居民们又是怎样爱燕子的呢?
⑴ 指名读;
⑵ 出示填空,在课文里圈出括号里要填的词语。
居民们( )走出家门,( )料峭的春寒,( )满天飞舞的大雪,( )冻得坚硬的山路,( )寻找冻僵的燕子。
⑶ 指名填空;
⑷ 你们从所填的词语中体会到什么?
(从冒着、顶着、踏着、四处体会到人们为了找到燕子,不怕寒冷。)
⑸ 哪些词语说明当时很冷。料峭的春寒也可以说──春寒料峭。
⑹ 料峭的春寒阻止不了人们拯救燕子的决心。纷飞的大雪更挡不住人们寻找燕子的步伐。谁来读──指名读──评议:你已经将燕子当作了朋友,你已经将燕子当作了亲人。
齐读:让我们一起加入这寻找燕子的队伍吧。
6、成千上万的人都在寻找燕子,有大人,有老人,也有向你们一样小的孩子。其中一个就叫──(贝蒂)。
⑴ 贝蒂是怎样救护燕子的呢?画出最让你感动的语句,多读几遍。
⑵ 告诉同桌你为什么感动?和同桌交流
⑶ 告诉全班同学。出示句子:
⑷ 在覆盖着皑(ǎi)皑白雪的山间崖缝里,寻找冻僵的燕子。
贝蒂会遇到什么危险?你能读出危险吗?
一天下来,她一个人就救护了十几只燕子。
你能读出时间久,救的燕子多吗?
她的脸冻得通红,手冻得僵硬,但她一点也不在乎。
你能读读出冷吗?谁能读出一点也不在乎?
这么冷,贝蒂为什么一点也不在乎?
⑸ 在这天寒地冻的日子里,幼小的贝蒂是多么需要温暖的呵护,可她却冒着严寒救护比自己更弱小的燕子,我们一起来夸夸小贝蒂。(齐读)
7、看图想象,对课文做思维上的补充,丰富课文内容
出示图。瞧,小贝蒂又找到了一只燕子,这回她是在哪里发现了燕子,是怎么做的,又会说些什么呢?──自由讲──指名。
8、看到这感人的一幕,你有什么话要对贝蒂说吗?
9、如果你就是贝蒂手中的这只被救的燕子,你又会对她说什么?
10、多么懂事多么灵性的燕子啊,此时,他们已坐上了专列要去温暖的地方了,我们也去送送吧。
男:一列漂亮舒适的空调列车正准备启程,站台上站满了送行的人。他们送的是一批特殊的客人──燕子。
女:列车开动了。载着燕子的列车,带着人类的友情驶向远方。
合:燕子在车厢里唧唧喳喳,仿佛在向人们致谢。
四、课外拓展
瑞士的政府、居民用爱,用情编织了一个多么美好的故事。其实,在我们生活中,关于人和动物之间感人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老师也带来了一个真实的故事。
放课件:一个真实的故事
知道歌中讲的是什么事吗?
你知道人类关爱动物的事吗?
五、总结
燕子教案 篇8
师:同学们,你们见过燕于吗?请你向大家介绍一下燕子,好吗?
生:燕子是益鸟。
生:燕子是候鸟。
生:燕子的羽毛是黑色的,燕子的尾巴像剪刀。
师:你们说得真不错,能告诉我,燕子大概有多大?(孩子们用手比划着)那么,谁见过海?海有多大?
生:海很大,天连水,水连天,望也望不到边。
师:你真能干,把课文的第一句都背下来了,那么,谁能用一个词说说“天连水,水连天”的意思?(生说一望无边、一望无际、无边无际)谁能用手比划一下海有多大?
生:(笑,使劲拉开手,说:“怎么比得出呀!”)
师:确实比不出,这么小的燕子,要过天连水,水连天,一望无际的大海可真了不起?还可以说过怎么样的海?
生:还可以说过无边无际的海。
生:还可以说过水天相连的海。
(设计意图:将词语的积累、运用和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师:哦,你们说得真不错。你们看见过燕子过海吗?(孩子们摇头)
师:那是一个很感人的情景。有一艘军舰上的海军战士看见了过海的燕子,于是他们给我们写下了这篇文章《燕子过海》。
你们听我读,好吗?请同学们认真听,然后评一评,我读得怎么样?希望你们超过我。(老师范读)
(设计意图:这是一篇很有情的朗读教材,教师有机地进行范读,激起学生学习的情感,让孩子进入学习情境。)
(同学们评价老师后,再请同学们自己试着读,特别注意带拼音的字词)
师:请同学们完成作业纸上的看拼音写词。(同学们作业做完后,老师请学生校对。)
师: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问题呢?
生:燕子为什么要过海?
为什么它要不分昼夜地飞?
为什么像雨点一样落下来?
(设计意图:让学生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学习,这才能真正地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安排这一环节的意图就在于此。)
师:燕子为什么要过海?课文的第二段有一句话已经回答了,请你找出来。
请学生把找到的语句读出来。
——它们要从寒冷的北方回到温暖的南方。
师:对了!大家一起读。这句话中有三组反义词,你能圈下来吗?最先圈好的同学上来写。
生:(上下一起写,再集体校对。)(温暖——寒冷、南方——北方、昼——夜)
师:那么,燕子是怎么过海的呢?(学生们说“燕子是不分昼夜地飞呀飞”,老师请学生们学着燕子飞呀飞,学生飞了好久,老师也没让停,问学生们:“手酸吗?累吗?”学生们笑着说:“累了。”老师说:“你们才飞了一分钟,可燕子是不分昼夜地飞,所以他们是很疲倦了。”)
“疲倦”是什么意思?
生:是累的意思。
师:你们看看下面这句话是一样的吗?
燕子不分昼夜地飞,一定是疲倦了。
燕子不分昼夜地飞,一定是太疲倦了。
第二句和第一句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生:第二句加了个“太”字,说明已经是非常非常疲倦了。
师:哦,请你读读第二句,读出非常疲倦的样子。
师:那么,你读读第三段,你觉得哪些词句写燕子太疲倦了。
先读第一句、第二句,把这些词句找出来,划下。
生:(学生认真的读第三段的一、二句)
师:像雨点一样落下来是写燕子的疲倦。燕子为什么像雨点一样落下来?
生:雨点是比喻燕子的多。
师:那么,怎么说“落”下来呢?雨点是应该“飘”下来的,这样吧,你们试试看,燕子像雨点一样落下来了,应该是怎么样一种声音。(让学生模仿像雨点一样落下来的声音)
师:老师听到了声音,一种是“嗒,嗒,嗒……”另一种是“嗒嗒嗒嗒……”你们说是第一种还是第二种。(孩子们很兴奋,纷纷地说第二种,第二种)是呀,燕子太累了,所以是又急又快地“落下来”。
(设计意图:动静搭配,在理解的基础上让孩子模拟动作、模拟声音,让孩子自觉地进入课文情境;学习语言文字,体验语言文字所带的情感。)
师:请同学们接着往下看,有一个动作是写“燕子太疲倦”了,你能把这个动作做出来吗?(大多数孩于们伏在桌子上)对了,燕子“伏”在甲板上休息。
师:(有意问)可怜的小燕子,你们为什么伏着啊?
生:因为我们太累了。
师:你们怎么会那么累呀!
生:因为我们要从寒冷的北方回到温暖的南方。
师:那就别飞了,跟我们的船回去吧。
生:(有的说)好的!(更多的人说)不好!
师:燕子有没有乘着船前进?
生:没有。它们只休息了一会儿,又展翅起飞了。
师:还有写燕子疲倦的句子吗?
生:“停止了呼吸”……“累死了!”
师:那么“展翅起飞”的燕子一点儿也不累哦?
生:也很累。它们是凭着毅力和意志起飞的。
师:对,那我们该怎么读?
(请学生朗读,读出展翅起飞的燕子的'坚强。)
师:水手们对燕子是怎么一种感情呢?我们接着读下面两句——“水手们用崇敬的目光,望着那些越飞越远的燕子,又怀着沉重的心情,把这些躺在甲板上的燕子,轻轻地放到大海的怀里。”
生:崇敬、沉重。
师:崇敬的目光——怎么样的目光是崇敬的目光。
(请学生表演)
师:你们曾经用崇敬的目光注视着什么?
生:升旗时我用祟敬的目光注视着国旗。
生:扫墓时,我用崇敬的目光注视着先烈的墓碑。
师:为什么战士们用崇敬的目光去看一只小燕子呢?
生:因为它们太了不起了。不怕辛苦、不伯艰难,不达目的不罢休。
师:你想对“展翅起飞”的小燕子说句什么话?
师:请你们讨论一下,然后再说。
生:燕子,你一路保重。
生:燕子祝你一路顺风。
生:燕子,希望明年还能看见你。
生:燕子,你走好。
(设计意图:将说话练习自然地融进情境中,将祟敬这个比较抽象的词汇的理解与熟悉的生活现象结合,说话、解词融成一体,语言训练就会变得生动自然。)
师:水手们怀着沉重的心情,把这些燕子轻轻地放到大海的怀里。(请学生边读边做动作,然后大家进行评价)
师:水手们不仅自己爱燕子,还向大家提出了请求。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读出课文中叹号的含义。当你看见燕子飞来的时候,请不要伤害它们吧2你可知道,在到达目的地以前,它们飞过大海,是多么辛苦、艰难!
第一个叹号是什么意思呀?是请求。我们读出请求。
第二叹号呢?是赞叹,是敬佩。
生:(练习,表演,评价。)
师:读得真不错,老师听了也很感动。下面我们完成作业:
听写最后一段话。(听写后校对)
师:(出示一幅画)这是老师画的插图,请同学们和课文中的插图作一个比较,说谁画得更正确?
(设计意图:这是优生作业,书上的插图上有军舰,远处有小岛,这些景物与“燕子不分昼夜地飞,看见我们的船像雨点一样的落下来”不符。因为,只有天连水,水连天,燕子才无处歇脚,所以教师再画一幅唯有艘军舰的插图,让孩子进行分析,辩解,将思维训练和语言训练结合在一起。)
燕子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自学本课生字、生词,注意积累,赏析好词好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朗读和想像,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美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仪、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导人新课
1.同学们,每当春姑娘到来的时候,她的使者--燕子(板书课题)就会从南方赶来,你看到过吗?在你眼中,燕子像什么呢?
2.我们再来看看我国著名作家郑振铎眼中的燕子是什么样的?
二、初读课文
1.(教师配乐朗读课文)听了课文之后,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什么?
你想不想看到更多的东西?请读课文。
2.自读课文。
3.小组合作学习。
出示自读要求:
(1)读课文中的生字,想办法记住每个生字;
(2)画出生词和其他自己不理解的词语,然后小组讨论,说说它们的意思以及在什么情况下可用;
(3)组员轮读课文(每人一节),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燕子的哪些方面?
(4)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一节,读给小组成员听。读后其他组员评议,指出优点和不足之处。
4.检查小组合作学习情况。
三、小组研读
1.这是一篇经典散文,之所以能经久不衰,就是因为它非常美,美在以下四个方面。
(1)出示:外形美
春之美
飞行美
歇息美
(2)你们小组最想研读那一方面的美?(小组成员商量研读专题)
2.出示研读方法:
(1)自读课文,找出哪些词句最能反映这方面的美;
(2)细细品读这些词句,把自己的想法写在旁边;
(3)小组交流补充;
(4)讨论怎样读好这一节?练读。
3.学生研读,教师巡视并参与研读。
四,汇报交流
(一)汇报交流外形关
1.研究外形美的小组汇报。
(1)燕子的外形美在哪儿?
(2)你们从哪些词句读出了这种美?01
(3)其他组成员补充或质疑。
(4)推荐一名成员朗读这一节,其他成员评价。
2.练习。
出示:一身()的'羽毛,一对()翅膀,加上()的尾巴,凑成了()的小燕子。
(二)汇报交流春之关
1.研究春之美的小组汇报。
(1)这一节通过哪些景物来展示春之美?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
(2)你们认为哪些词句写得比较好?为什么?
(3)最后一句写小燕子对表现春之美有什么作用?
(4)这一节的四句话顺序能不能颠倒?为什么?
---------------------------
(5)其他组成员补充或质疑。
(6)推荐一名成员朗读这一节,其他组成员评价。
2.练习。
出示:这一节描写了--、---、---、---、---
等景物来表现春天--的特点。
(三)汇报交流飞行美
1.研究飞行美的小组汇报。
(1)燕子飞行时美在哪儿?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
(2)你们认为这一节是按照什么顺序写景的?
(3)其他组成员补充或质疑。
(4)推荐一名成员读本节。学生、老师共同评价。
2.练习。
出示:在()中,在()中,燕子()在天空里(),唧唧地叫着,有的(),()飞到了();有的(),尾尖()水面,就看到波纹()荡漾开去。
(四)汇报交流歇息关
1.研究歇息美的小组汇报。
(1)你们觉得这一节中哪些词句写得特别美,为什么?
(2)作者打了哪些比方,把什么比做什么?
(3)其他组成员补充或质疑。
(4)推荐一名成员读,评价。
2.练习。
说话:燕子会谱出一支怎样的歌?请你把歌词写出来。
燕子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 “晴、朗、航、疲、倦、伏、板、休、益、坚”10个生字,正确书写并记忆“晴、朗、航、伏、休”5个汉字。
2.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标点停顿。能在理解的基础上
读好文中带有省略号的两句句子,初步体会省略号的用途。
3.能正确听写课文最后一句话,试着背诵课文2、3节。
4.通过对课文的朗读、理解,感受燕子不怕困难、坚强执着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在丰富的语言环境中,运用多种方法自主识记10个生字,并适时巩固汉语拼音。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听写句子,读好重点句,背诵2、3节课文。
3.通过一些参考资料、口语训练,帮助学生感受燕子的好品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出示燕子在海面飞行图:这是小朋友们熟悉的鸟——燕子
2 .看图,请用上“燕子”一词说话。
3. 那么燕子有多大?那么谁见过大海,海有多大?
4.补全课题,齐读。
5.学生交流:说说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自学课文
要求:
(1)自由轻声读课文,标上小节号,边读边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同桌合作,选择交流自己的识字好方法。
2交流自学情况。
(1)出示词语(带拼音):
晴朗 航行 疲倦 伏 甲板 休息 益鸟 坚强
学生多种形式读词语,如有读不准的.字,借助拼音正音。
(2)记字形。重点指导“倦、益”。
三再读课文,读懂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发现读错的地方自己及时纠正。
2.指名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燕子为何要飞过海?用直线划出相关句子。
3.出示句子,一群从北方飞往南方过冬的燕子,在海的上空不停地飞啊飞啊……
指导读句
(1)自由尝试读
(2)示范读
(3)学生挑战读
并让学生像小鸟一样飞。理解“疲倦”
4.是阿,燕子要飞过一望无际的大海是很疲倦的,如果你是小燕子,飞得那么累,会怎么样?
5.再读2、3节,你觉得哪些词句是写燕子太疲倦了?指导理解“像雨点一般落下来,”为什么不用“飞下来”而是“落下来”;“伏在甲板上”做动作理解“伏”;“再也飞不起来”。这些说明燕子太累急着下来休息,有的甚至死了。试着读出燕子疲倦的样子。
6.指导背诵2、3节。
7.齐读4、5节,边读边想:燕子休息了一会儿又展翅起飞了,他们不累吗?
8.出示句子:不管路途多么遥远,小燕子总是坚强地飞着,飞着……
指导朗读,体悟展翅起飞的燕子面对困难表现出非常坚强的意志。
9.说话练习
燕子是那么勇敢,那么坚强,如果这时你站在甲板上,望着远去的燕子,会对他们说些什么?
四游戏巩固,总结全文
1.抽读生字卡片
2.抽读词语
3.分角色朗读课文
4.指导描红“晴、朗、航、伏、休”。
【燕子教案】相关文章:
燕子的教案02-15
《燕子》教案03-03
《燕子过海》教案03-02
关于《燕子》的教案03-03
有关燕子教案03-16
燕子专列教案03-29
关于《燕子》教案02-25
关于燕子的教案02-22
燕子教案范文02-28
燕子小学教案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