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环保教案范文汇总十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环保教案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环保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知道塑料袋对环境的污染,初步了解目前科学解决这种污染的方法。
2.通过宣传实践活动,增强环保意识,提高交往能力。
3.产生做“小小环保宣传员”的愿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重点学难点:
教学重点:
知道塑料袋对环境的污染,初步了解目前科学解决这种污染的方法。
教学难点:
通过宣传实践活动,增强环保意识,提高交往能力,产生做“小小环保宣传员”的愿望。
教学准备:
1、发放绿色环保袋的录影资料。
2、地球被塑料袋淹没的多媒体课件。
3、做纸袋的材料,如牛皮纸、挂历纸、各种装饰纸、剪刀等。
教育理论依据:
幼儿园新纲要指出,社会是一个综合的学习领域。有一次,一个幼儿问我:每次看见自己的妈妈去超市和菜场买水果蔬菜,都会带回一些塑料袋,塑料袋用完了之后会当成垃圾袋来使用。可是,这些塑料袋到底从哪里来的,又会到哪里去呢?孩子的`视角让人深思,是啊,有很多在我们身边司空见惯的东西,在成年人看来是熟视无睹,可是这塑料袋的命运到底是怎么样的呢?由此,我设计了这个活动,通过活动,使幼儿更多地关注我们生存的空间、生存的环境,这是本次教育的潜在效应。
教学过程:
一、幼儿观看发放绿色环保袋的录影资料
1、教师提问:他们为什么要发放绿色环保袋?
2、幼儿自由讨论,并进行发言。
3、教师小结:在自然界中,虫类和其他微生物会使纸袋慢慢分解腐烂,而塑料袋却不容易分解腐烂,它会在土壤里“睡”上许多年,而且还会产生有害物质,所以他们要发放绿色环保袋。
二、了解塑料袋在生活中的使用情况。知道塑料袋对环境的污染
1、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塑料袋用得最多?(超市、菜场、水果店、快餐店、面包房等。)看到人们每天要用那么多塑料袋,你是怎么想的?使用塑料袋有什么危害?(会影响环境、污染空气、损害人体健康等。)
2、我们整个生活小区、南昌市、全国、全世界那么多人都在不停地使用塑料袋,这将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幼儿观看地球被废弃的塑料袋“淹没”的多媒体课件,感受塑料袋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三、讨论减少塑料袋污染的方法
1、塑料袋污染这么严重,有没有可以解决的办法?
2、当幼儿提出用篮子、纸袋、布袋来代替塑料袋时,请幼儿说说使用这些袋子有什么好处,为什么。(篮子结实耐用,且可清洗;纸袋携带方便,无污染,可回收再利用;布袋可清洗,可反复使用。)
3、目前我们无法做到禁止使用塑料袋,这些不易腐烂的塑料袋该怎样处理呢?请幼儿观看解决塑料袋污染的多媒体课件。
4、教师小结:现在,环保部门主要采用两种处理方法,一种是把塑料袋埋在土里,但它会慢慢分解出一种有毒物质,破坏土壤和植物生长;另一种是把塑料袋烧掉,但与此同时会产生有毒气体,污染空气,损害人体健康。这两种方法都不理想。塑料袋会带来严重的污染,所以我们应推广用布袋、纸袋代替塑料袋。还有一种方法是把废旧塑料袋送到工厂炼油,有的废旧塑料袋经过加工可以再生成油漆和新的塑料原料。
四、制作纸袋
1、为了保护环境,我们自己来制作纸袋代替塑料袋吧!
2、幼儿制作纸袋,教师巡回指导,要求幼儿设法把纸袋做得结实些。
五、赠送纸袋
1、你们想把纸袋送给谁?想跟他说些什么话?(如“爷爷奶奶,为了保护环境,请您不要用塑料袋,多用纸袋”,“叔叔,请用我们的纸袋吧,我们一起来保护环境”等。)
2、带领幼儿到附近生活小区的几个主要路口向拿塑料袋的行人赠送纸袋,并进行相关的环保宣传,建议他们今后多用纸袋、布袋,不要每次购物都用新的塑料袋,可带个旧的去。
3、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商店的售货员阿姨已经把我们做的纸袋挂在了店门口,准备以后少用塑料袋;买菜的老奶奶也把菜放进了我们送的纸袋里。今后,我们要做一个“小小环保宣传员”,建议爸爸妈妈少用塑料袋,为了我们的绿色家园,大家一起努力吧!
环保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教育宝宝要爱护树木,从小确立“爱护环境”的观点。培养宝宝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充分体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喜悦心情。
2、让宝宝知道树木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进一步了解环境保护与健康的关系。
活动准备:
环境布置“美丽的.大森林”,宝宝人人动手在许多“树上”贴树叶,森林里生活着许多小动物。
活动过程:
1、参观街道、马路边的树木,和宝宝一起观察树木的特征并介绍树的用途。“为什么路边的树木长得高又大”?
2、参观幼儿园内的树木,边参观边向宝宝介绍树木名称以及它们的作用。
3、常识活动。
A、通过谈话、观看VCD等形式让宝宝知道树对人体的作用。
a 遮挡阳光,给人们一片温馨的绿荫;
b 可制作药材;
c 有的果树生长水果给人们吃;
d 对环境可净化空气、绿化环境等。
B、让宝宝知道3月12日是植树节,认识我们常见树木的名称。
4、语言活动。
A、宝宝听环保故事《爱护小树苗》,让宝宝们知道保护树木的方法。
B、诵读儿歌《绿》,激发宝宝爱护树木的感情。
5、音乐活动。
以歌表演的形式和宝宝一起唱《大树妈妈》这首歌,进一步激发宝宝爱护树木的热爱之情。
6、社会实践活动“给小树叶找妈妈” ,宝宝巩固对树的认识。
和宝宝到小花园拾落叶,然后对照落叶看看是哪棵树掉下来的,帮树叶找到妈妈。
延伸活动
用竞赛形式,让宝宝们围绕在大树旁朗诵自己喜欢的儿歌,比一比谁念的最好听,可颁发小礼物鼓励。
环保教案 篇3
前不久,我们认识了各种粮食。一天,一幼儿问老师:“老师,水稻可以吃,那那些稻草怎么办呢?”于是,我们班就此问题展开了讨论。最后商讨出好多办法,以下就是我们开展的其中一个活动,其中分两课时完成。
搓稻草绳
活动目标:
1、知道稻草绳的多种用途,懂得稻草绳是植物的朋友。
2、两人一组搓稻草绳,从中体会合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稻草、剪刀
活动过程:
一、 出示一捆稻草,让幼儿讨论稻草的用途。
二、 引出主题,帮小树解决问题。
师:冬天到了,天变冷了。小朋友们都穿上了厚厚的衣服,暖暖的.。小动物们也换上了厚厚的皮毛,热热的,只有小树在哭泣,他们没衣服穿,冷死了,该怎么办?你能帮助他吗?
三、 这些稻草很短,小树穿不住怎么办?
四、 教师示范搓稻草绳。(由于幼儿手小,只要求编辫子)
五、 请幼儿两两一组,学习搓稻草绳,教师在一边指导。
六、 结束活动,和幼儿一起收拾场地。
给小树穿衣服
活动目标:
1、 动脑筋,怎样小树才能穿上衣服。
2、活动中体现团结互助的良好品质,并从中体会快乐。
活动准备:
幼儿自己编好的稻草绳、剪刀、塑料绳等
活动过程:
一、 在教室全班分组,并发给各种材料。
(1) 、去社区前讲解安全问题。提醒幼儿不要乱跑。
(2) 每组选一组长。
二、 到目的地,教师指定每组一棵树。请每组自己讨论怎样给小树穿衣。
三、 幼儿动手操作,教师旁边指导。
四、 请幼儿集中,说说哪组给小树穿的衣服最好。
五、 教师总结,表扬成功的幼儿,鼓励其他幼儿。
六、 结束活动。边唱歌边回幼儿园。
环保教案 篇4
《变废为宝》这一活动是以培养幼儿创新,通过不同的废旧物品,启发幼儿想象、组合、尝试、体验创新设计的乐趣。教材本身内容来源于生活,激发幼儿多留意、关注并观察自己身边的周围事物。本活动由废纸到吸水纸变废为宝的过程中,不断创新、大胆改良,使孩子感受到废旧物品的用途和组合创新。在此基础上注重了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和组合创新能力相互渗透和培养。
[幼儿分析]
大班的孩子已经有意识的关注自己身边的周围事物,而且,对于身边发生的问题有一定的主见,能够善于观察、创新。因此,注重他们自身已有的生活经验是很重要的。让孩子主动参与、积极探索,充分表现自己。通过观察、交流、操作、组合、尝试,鼓励他们从不同角度去思考、解决问题,大胆想象,勇于创新。
[活动目标]
、引导幼儿多感官参与创新思维活动,知道废物利用所带来的'社会价值,体验变废为宝的乐趣。
、激发幼儿发明创造的欲望和探索,发展幼儿的想象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初步的创新意识。
3、能用多种形式的废旧物品组合创新出各种物体、玩具,感受到废旧物品组合创新的乐趣。
[活动重点难点]:
能用多种形式的废旧物品组合创新出各种物体和玩具。
[活动准备]
故事挂图:废旧物品若干、用废旧物品制作的玩具若干、课件、制作玩具的废旧物品材料若干。
[活动过程]
(一)实物导入:
出示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的玩具,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出这个玩具是用什么做成的?还能做成什么?
(二)欣赏故事《由废纸到吸水纸》
结合挂图讲故事:
第一幅:画面上的人在干什么?写在纸上的字发生了什么变化?
第二幅:这么多的纸成了一堆什么?人们会怎样?
第三幅:人们发现了纸吸收水的原因?人们用这种纸做了什么?
第四幅:技术人员进行了什么实验?发明了什么?
环保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了解环境现状,能分辨什么样的行为是保护环境,什么样的行为是破坏环境.
2、掌握一定的自然环境知识,懂得一定的保护自然环境的方法,为保护环境,美化家园,做出自己的贡献。
3、培养学生从小树立“热爱大自然,了解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环保意识,把对全球环境的认识转变为保护地球的具体行动。 教学重难点:
对学生进行热爱环境科学的教育和使学生懂得家庭与自己应该怎样把环保工作落实到行动上.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提示课题。
同学们,我们居住在地球上,地球像妈妈一样,精心养育着我们。可是,你们知道吗?我们的地球妈妈病了,满身伤痛,原本绿色的土地被黄沙吞没,原本清澈的河流被污水染黑,原本蔚蓝的天空不再蓝,原本清新的空气不再清??是什么原因使我们的母亲得这么重的病,是环境污染。同学们,看!地球母亲来了。
(一个学生身披着世界地图,饰演成地球妈妈,拄着拐杖,一瘸一拐地上场)
“地球”:环境污染对我的伤害实在是太严重了。现在我全身是病,
再不给我治病,我快没命了。医生!医生!(另一个学生装扮成医生上)
“医生”:你怎么啦?
“地球”:我觉得难受极了。皮肤发痒,透不过气,海湾一带稳稳作痛,请你帮我检查一下吧!
(医生为地球仔细诊断)
“医生”:咦,怎么是你!过去你不是这个样子的。那时你的肌肤不是蓝色,就是绿色,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可如今??(不断地摇头作无奈状)
“地球”:(哭丧着脸)我到底得了什么病?
“医生”:你的绿色的皮肤——森林,受到了沙漠的进攻,得了“脱落症”;你的蓝色血液——海洋,有些地方不再是鱼儿的家了;你的身体保护膜——大气层已开始变得浑浊,渐渐失去了保护功能,将使你的肌肉大片坏死??
“地球”:那可怎么办呢?请救救我吧!
“医生”:你的病是由于人类不注意环境保护,过多采伐树木,随意排放废气造成的。对这样的病,医生是无能为力的,唯一的办法,只能请人类不再加重你的病症,并努力保护环境,逐步恢复你的抗病能力。
“地球”:(面对大家,作哀求状)人类啊,请你们保护环境,救救我吧?
小结:同学们,保护环境对于人类来说太重要了。作为地球上的少年儿童,从小培养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增强环保的责任感。
(板书:拯救地球妈妈)
(二) 联系实际,学习讨论《拯救地球妈妈》。
(1)讨论:1994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什么?
(2)显示(说明地球与家庭关系)图例:指导学生观察并说说这个主题反映了地球与家庭的什么关系?
(3)显示课文插图(即环境污染图,同时配有各种噪音声响。 a.讨论:说说图中存在哪些环境问题?如果住在附近,这样的环境会对你的生活学习造成哪些影响?
b.小结:地球环境的好坏与每一个家庭息息相关??
(4)指导阅读“读一读”材料:《环境污染不受国界限制》。 a.讨论:这段文字告诉了我们什么?
b.调查报告交流:家庭污染造成社会周边环境的恶化的事实。
c.小结:家庭环境的好坏也会影响到全球环境。从以上两个方面的内容,深入浅出地说明了环境和地球与家庭的关系。
(5)显示课文家庭环保图例,学生观察思考。
a.讨论:我们的家庭可以用哪些实际行动保护好家庭的环境?
b.分组讨论:我们的家具体是怎样做的?相互介绍经验,然后交流。进一步强调环保要从家庭中的每一件事做起,知道保护好家庭环境也
为全球环境作出贡献。
c.小结:让学生说说对“一个地球一个家庭”的新的认识。
(三) 讨论明理,指导行为
(1)播放优美环境片的片断。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天蓝地绿水长清的环境,教育学生要爱护环境,增强环保意识和环保责任感,争当环保小卫士。
(2)讨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的哪些行为是不爱护环境的行为?(同学们思考后,举手发言)
(3)看到破坏环境的行为,该怎么做?
(四人小组讨论,派代表发言。有的表示要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积极宣传,使每个人都懂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有的表示要勤奋学习,长大以后为保护环境,美化祖国作贡献;还有的表示,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为保护环境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4)显示:个人环保的图例。讨论:结合自己的行动,说说我应怎样以实际行动保护身边的环境?
(5)结合课文阅读材料《争做环保小卫士》说说班级集体应怎样以实际行动保护身边的环境?结合实际,让学生从个人、班集体方面谈谈做好环保的具体行动,做到文道相互渗透,体现了社会科的教学特点,适时地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的指导,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环保知识小竞赛
主持一:绿娃娃,现在就让我们来考考大家,看大家的环保知识学得
怎么样?
主持二:这个主意不错,我来给大家做裁判,优胜者还会得到我给大家的奖品呢!
(竞赛开始,分组抢答)
1、世界环境日是哪一天?
2、海洋占地球上多大面积?
3、野生动物有哪些濒灭临绝?
4、酸雨、臭氧层是怎么回事?
院5、我们应该怎样从我做起,保护环境?
(五)小品表演
1.主持人一:乱砍滥伐的后果确实是可怕的,我们有几位同学创作了一部反映这方面情况的小品,请大家欣赏。
学生模拟动物(鸟类、走兽等)形象,对大片森林的消失和大面积人工林的培育形成的不同生活情况和态度,运用拟人、夸张等手法,对照比较,反映主题。
主持人二:刚才同学们的表演确实引人发笑,我们在欢笑之余,要进行深层次的思考。我们作为祖国未来的主人,我们应该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
(六)延伸教育,培养创新实践能力
环保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受乐音与噪音。
2、通过看、听、说使幼儿了解乐音的作用与噪音的危害。
3、通过幼儿感受乐音与噪音,培养幼儿养成不发出噪音的.习惯。
活动准备:
相关图片与录音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感受乐音与噪音
1、听乐音说感受
提问:听了这些声音你感觉怎样?
师小结:这些声音听起来让人感觉很舒服,我们就给它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乐音。
2、听噪音,想想说说
提问:刚才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听了这些声音你又有什么感觉?
师小结:这些声音非常吵闹,听起来让人很不舒服,我们也给它一个名字,叫噪音。
二、了解乐音的作用与噪音的危害
1、请幼儿自由从书本上了解并交流。
2、了解乐音的好处
图一:病人
图二:小宝宝
图三:动物
图四:植物
2、了解噪音的害处
提供与乐音作用相反的图片资料。幼儿发现交流。师小结。
三、结合生活经验讲述:
师:你还在哪里听到过乐音?什么地方听到噪音?(幼儿交流后个别讲述)
四、教育幼儿平时不发出噪音
1、出示难受的、笑的两张脸谱图请幼儿说说他们听到了什么声音?
2、师:帮助难受的人(引导幼儿说出平时要轻轻说话、走路、搬桌椅、做游戏等)转过脸谱,变成笑的。
五、延伸、
请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找找哪里有噪音,并寻找有关资料,寻求解决方法。
环保教案 篇7
1、你见过哪些的垃圾?这些垃圾都是从哪里来的?
2、我们每天都会制造大量的垃圾,这么多的垃圾怎样处理呢?
3、究竟什么垃圾可以回收呢?
早操
1、组织幼儿整理队伍,精神饱满地准备做操。
2、听音乐做哑铃操:尽量动作到位,注意节奏。
3、歌表演《健康歌》、《数鸭子》等。
点心
1、提醒幼儿正确洗手,注意不玩水,不把水洒地上或身上。
2、组织幼儿安静用点,尽量吃完自己一份,不挑食,并注意养成卫生习惯。
集中活动见日计划
离园
1、帮助幼儿整理自己的物品及衣物。
2、提醒幼儿与老师和同伴礼貌道别,整理好自己的小椅子。
3、组织未离园的孩子活动。
谈话:我们身边的垃圾
活动目的:
了解垃圾的危害,能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减少垃圾的产生,提 高幼儿的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孩子和家长一起收集的资料、垃圾图片
活动过程:
1、 谈话。“你见过哪些的垃圾?”
2、 教师出示垃圾图片。
3、“这么多的垃圾都是从哪里来的?”引导幼儿知道生活中自己每天都会制造很多垃圾。
4、“如果每个人每天都制造许多的垃圾,会怎样?”引导幼儿讨论,了解垃圾对生活环境造成的危害。
5、师:你们知道垃圾严重的影响我们的环境,除了老师,爸爸妈妈和小朋友一起爱护环境,还有什么方法,可以让更多的人一起参与爱护环境的大行动中呢?引导幼儿讨论。
6、小结:我们在生活中要爱护环境,讲究卫生,要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减少垃圾的产生,并让更多的人一起参与爱护环境的行动中来。
社会性:不乱扔垃圾
环保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种植植物的情感,培养环保意识。
2、给予幼儿亲近大自然的机会,培养幼儿劳动技能。
3、鼓励幼儿在集体劳动中学习与他人配合、协作,增强团队意识。
活动准备:
1、讲解关于植物与环境关系以及春天特征的活动。
2、种植工具。
3、蒜头。
4、有关植树节的CD。
活动内容:
一、解植树节的意义。
教师:小朋友知道3月12日是什么节日吗?
教师:你们知道植树节的意义是什么吗?
二、观看CD。
教师:老师这里有一段关于植树节的视频片段,请小朋友仔细观察,看完之后回答老师刚才问的问题。
教师请幼儿回答植树节的意义。
教师总结:指数造林,不仅可以绿化和美家园,同时还可以起到扩大山林资源、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农田、调节气候、促进经济发展等作用,是一项利于当代、造福子孙的宏伟工程。
三、丰富植物园。
教师:我们的.小朋友还小,还不能去植树,但是我们可以去保护小树,爱护小树。周末的时间也可以和父母一起去植树。
教师:虽然我们不能植树,但是我们可以去我们的植物园去种植其他的小植物,植树节的意义是使我们大家更加的关注绿化、环保问题。我们可以从一点一滴做起,我们可以去种植园大蒜。
教师讲述种植的要求。
教师带领小朋友去种植园种植大蒜。
四、总结,结束活动。
教师再一次总结植树节的意义,同时总结种大蒜活动。
五、活动延伸可以在周末的时候。在父母的帮助下去真正的植树。
环保教案 篇9
设计思路:
近期又有四川、湖南、贵州、广西等地受灾,被人类破坏了的环境给了我们一个又一个严厉的教训,对此部分孩子也有所耳闻。发生这样的`事件,人类乱伐树木,随意破坏生态环境是最主要的原因。对此我设计了这堂课,是为了让孩子了解到自然已遭到严重的破坏,它反过来又影响了我们的生活,从而教育幼儿爱护树木,保护环境。
活动目标:
1、通过观看录像及照片,了解全国部分地区受灾情况,教育幼儿关心周围发生的事情,关心他人。
2、记幼儿认识环境与人类的相互关系,教育幼儿爱护树木、保护环境。
活动准备:录像、照片、手机、小树苗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
(出示照片,幼儿观赏,教师引导幼儿注意观察受灾前与受灾后的城市、人们生活的变化)
师:这些都是我国一些地区受灾前与受灾后的照片,现在再让我们来看一段录像。(教师播放录像)
师:你看到了什么?洪水来了,会怎样?为什么会发洪水?
二、幼儿讨论
(手机响)师:喂,您好!请问你有什么事?
师:刚刚环保所的叔叔打电话来,想请我们的小朋友帮忙出主意,想想看有什么办法可以让这些地方不发洪水?
(引导幼儿认识到不乱伐树、多种树是个防止发洪水的好方法)
三、种树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种树,好吗?(教师带领孩子一起去种树)
活动延伸:为灾区捐款、捐衣物
环保教案 篇10
为了更好地保护生态资源,我国于1990年12月颁布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决定》指出:“中小学及幼儿园教育应结合有关教学内容普爱环境保护知识。”作为基础教育有机组成部分的幼儿教育,怎样开展环保教育呢?下面谈我园开展这项工作的几点做法:
一、 通过户外活动向幼儿渗透环保意识
清新舒适,身体健康。但有些人却不懂得保护环境,因而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为了提高幼儿的环保意识,我们首先组织幼儿开展忘户外活动,如参观吊在电线上、阳台上的垃圾、马路上汽车排出的废气、吞云吐雾的烟。带幼儿参观绿树成荫、空气清新的.历城公园和整洁的城区小学。活动中注重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和比较,在比较中寻找答案,从而让幼儿体会到保护环境就是我们的身体,就是为了使我们生活得更美好。
二、 把环境教育渗透到各学科之中
为了强化幼儿的环保意识,我们专门选择了一些有环境保护教育意义的教材,如语言中的看图说话《花儿好看不能摘》;科学学科中的认识鱼兽声音雨水;绘画学科中的《小蝌蚪找妈妈》《美丽的大森林》等,并在教学中注意其方法,例如:1至4的序数数学,不但要让幼儿掌握其数理,而且还要让幼儿思考,讨论:每一层的住户如果都往窗外扔垃圾,窗外的草地会变成怎么样?幼儿经过热烈的讨论后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说:“从窗外抛垃圾不文明”有的说:“草地上会孳生蚊蝇。”有的说:“窗外抛垃圾很危险。”“那应该怎么样做才对呢?”继续让幼儿思考,最后得出结论。同时,老师又通过这些教材内容,鼓励幼儿努力学习,掌握更多的本领,长大后创造出无烟工厂,无烟汽车,先进的除尘设备,使空气永远清新。
三、宣传环保,提高幼儿的环保意识
幼儿园专门开设了一个环保专栏,定期介绍国家或国际有关环保的内容。例如,三月十二日是中国植树节,四月一日是爱节,四月二十二日是国际地球日,五月三十日是无烟日,六月五日是世界环境日。每到这些节日,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参与活动。
通过一系列的环保教育,幼儿的环保意识得到了很大提高。例如:过去组织幼儿户外活动时摇树干、折树枝、摘花等现象时有生,而现在幼儿不但能自己爱护花卉、树木、而且对一些踩花草、乱扔乱吐的行为上前制止。过去对清洁工人不尊重,现在主动问好。一季度过去了幼儿园的啬画还是好好的,改变了以往这边贴那边撒的坏习惯,幼儿还把学到的运用到日常驻生活中。如,有一天大班小朋友回到家,就看见一只漂亮的小鸟,原来这是爸爸在阳台上捉到的一只流浪鸟,为了让小鸟有个“家”,爸爸买来了一只新鸟笼,小朋友虽然也很喜欢这只小鸟,但她还是要求爸爸放回小鸟,爸爸问为什么,珊小朋友就讲述了小鸟是灭害虫能手,是人类的好朋友,最后爸爸终于让珊珊亲手把小鸟放回了大自然,使小鸟回到了它真正的家。
【环保教案】相关文章:
环保的教案06-16
环保教案06-23
环保的教案02-28
环保袋教案03-28
小学环保教案02-13
关于环保教案01-14
大班环保教案01-16
小学环保教案06-19
大班环保教案05-28
环保教学教案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