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口语交际教案模板集合5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口语交际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口语交际教案 篇1
【教学准备】
1. 学生提前储备(身边常见易懂的)科学小常识;
2. 多媒体课件与实验用的材料。
【教学过程】口语交际合作-身边的科学教案教学设计
一、设情境,激发兴趣──进入“科学乐园”
1. 谈话导入:今天我们要去科学乐园走一走,同学们带上了准备好的科学知识,我们的“科学乐园”一定会非常有趣。
课件:蓝猫提示语“科学世界真奇妙!欢迎同学们的到来,首先请主持人赵博士为大家变个有趣的魔术。”
2. 演示激趣。
旋转两个鸡蛋,一个旋转,另一个却不转。(制造悬念,引导学生动脑思考)
1)学生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稍做讨论,得出结果。
2)指名回答,引导了解知识获得的.渠道。
二、提供案例,交际热身──进入“智慧之门”
1. 看一看,找一找,科学就在我身边。(课件出示“智慧之门”蓝猫提示语)
2. 情境设置。(课件播放生活片段)
(1)刚煮熟的鸡蛋放在冷水中浸,蛋壳容易剥。
(2)用湿淋淋的手拔插头,危险。
(3)操场上烈日炎炎,穿黑色衬衣大汗淋漓。
(4)剧烈运动后冲凉水澡。
3. 引导观察,组织学生交流,讨论。
(1)同桌自由讨论。
(2)指名发言,其他学生补充、评点。
三、联系生活,展开交际──进入“知识碰碰园”课件出示“知识碰碰园”(课件蓝猫提示语)
1. 小组交流
(1)组内同学或自愿组合互相交流。
(2)教师参与、点拨。(时间要充足)
(3)小组推荐准备充分、介绍精彩的同学当“小博士”。
2. 明确要求,分工合作。
课件提示汇报形式,如下:
● 大家提问,或大胆接受挑战,回答同学们的问题──“蓝猫问题组”
● 自己知道的科学知识告诉大家──“智慧少年组”
● 小小的实验,说明科学现象──“小小科学家组”
● 同学们还可以……
3. 自主选择形式,充分展示交流。
课件:蓝猫提示语“同学们交流得真热烈呀,下面就请大家进入精彩‘展示台’”
(1)组内确定汇报形式,分组汇报。
(2)小博士做主要发言,组内成员补充。
(3)其他同学根据介绍进行评价、质疑或补充。
四、竞赛,拓展──进入“智力挑战园”
口语交际教案 篇2
学习目标
1.通过写读后感,提高阅读和作文能力,增长见识,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
2.通过口语交际,培养学生初步的演讲能力,增进学生对近代中国屈辱历史的了解,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与爱国热情,增强历史责任感。
习作
一、阅读提示,了解读后感
1.学生自读习作提示,勾画自己认为比较重要的语句。
2.交流:什么是读后感?
写读后感有什么作用?
小结:读后感的基础是读,只有仔细地阅读,认真地思考,深入地感悟,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到文章的思想感情,读出了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才能有感而发写好读后感。
3.点拨:平时阅读文章或书籍时,在文旁圈点批注,随时记下瞬间的思考与感受,遇到相关的资料随时积累下来,有助于写好读后感。
二、赏析范文,学习写法
1.自由阅读范文《愤怒与妥协》,引导学生发现读后感的写法
2.归纳小结读后感的一般写法:
紧扣原文,抓住重点;联系实际,情感真实;叙议结合,以感为主。
三、明确要求,开启思路
1.独立选材,尽量做到新颖。
2.学生互相说。
3.学生选好材料,独立写作。
四、自改互评,定稿誊抄
1.写完后自己阅读,修改。
2.学生分作文小组互评互改,根据同学指出的不足进行修改。
3.选择典型作文,示范如何修改。
4.学生再次修改,定稿誊抄。
板书参考:
读熟原文是基础,抓住感觉是关键;
根据文意想开去,结合实际是重点;
表达形式多样化,勿忘真情与实感;
若想写得不一般,感受真实独特点。
口语交际
(课前布置:学生结合自己的习作和搜集的资料,拟定一个简单的提纲。)
一、揭示演讲活动的主题
1.回顾本单元课文,说说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2.揭示本次演讲活动的主题: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二、读题,了解题意
1.独立审题,勾画要求。
2.交流:说什么?怎么说?
三、指导演讲
1.交流课前拟定的提纲,互相启发,开启思路。
2.完善提纲,分组试讲。
3.各组推荐一人在班内进行交流,学生评议。
四、总结评议
口语交际教案 篇3
教材说明:
口语交际·习作上作为一个整体,由两个栏目构成:口语交际和习作,围绕着鲜明的人物形象这一组题,让学生讲人物故事,写印象深刻的人。
口语交际,是让学生讲一讲书本中的人物故事,或者是现实生活中的人物故事。学生要围绕单元主题搜集整理素材,当众讲故事。这一活动的开展,既要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要使学生从故事中体会人物的特点,从中获得启示。
习作教学要注重引导学生平时留心观察,积累素材,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写自己的所见所感,鼓励学生写真实的内容;表达真情实感,还要引导学生把阅读课中学到的描写人的方法,积累的语言材料恰当地运用到习作中去。
课时分配:习作3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
教学目标:
*学生能根据本单元的主题搜集整理素材,讲故事时吐字清楚,声音适中娓娓到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写人的时候,鼓励学生的习作能力。
*陪养学生认真倾听别人发言的能力,学会评价。
*通过口语交际与习作使学生养成乐于表达,与人分享交际的快乐的习惯激发学生口语交际和习作的兴趣,提高能力。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教学步骤
一、活动准备:
1.整理搜集到的资料(每人准备一个人物故事)
2.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
二、导课:
听故事是一种先天的欲望,不论是神话故事《封神榜》,还是童话故事《米老鼠与唐老鸭》等,常使我们如醉如痴,浮想联翩。可以说我们都是在故事的摇篮中长大的。对于我们来说,如果能把故事说的有声有色,使人听得如醉如痴,无论是丰富知识,还是提高听说与说的能力,都很受益。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讲故事。不过,今天要讲的故事有一个限制条件--讲人物故事。
二、明确话题:
1、读书上的要求,明确话题的内容。
2、讨论明确讲故事的方法与技巧。
(此环节的设计,是让学生掌握方法,为下一不更好的交际做铺垫)
师:讲故事有方法吗?
(学生广泛地交流,在学生的交流中达成共识:
1)用普通话讲述,语气要亲切;
2)吐字清楚,语气流畅;
3)讲述自然,不背稿,不念稿;
4)根据故事内容,恰当地运用停顿、轻重读、语速、语调的变化来表达,感染听众,以求达成最佳效果。
5)可借助表情、手势多形体语言来表情达意。)
三.感受精彩故事:
1学生自己准备(把要讲的故事按照要求有声有色地讲给自己听。)
2在小组里交流,相互评价,推荐1名最佳的和全班交流。
3集体交流,听声评价。
4在刚才的展示中,谁讲的故事给你的印象最深?为什么?
小结: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于他人的独特之处,也就是我们说的特点。这特点可能是好的方面,也可能是不好的方面,就看你是否能观察到,并通过你细致的描写彰显人物的这些特点,让看故事,听故事的人从中受到启示,得到借鉴,感受美好。
板书设计:
讲人物故事
普通话
清楚亲切特点鲜明
抑扬顿挫
肢体语言
第二、三课时教学步骤
一、激趣导课:
(这一环节的设计旨在让学生回顾本组元的主题为写人做准备。如:这个组元我们都学习了哪些文章?主要内容是什么?是啊,这些都是写人的文章。我们每天面对生活,生活是多姿多彩的,生活中的人也是各具特色:有的刚正耿直;有的能言善辨;有的了光豁达;有的多愁善感。他们中有的是你很熟悉的亲朋好友,有的可能仅是一面之缘的陌生人,也许在不敬意间他们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这节课就让我们拿出笔,把他们的形象呈现在大家面前,希谁把人物的特点写得突出。)
二、明确要求:
1、引导学生通过弄清习作要求。
1)题目自拟。(写人德文章,可以以人为题,如《调皮德弟弟》、《我的奶奶》)
2)范围:熟悉的人、陌生的人均可。
3)突出人物某一方面的特点。(可以是性格上的特点,如性子急;可以是为人处事方面的特点,如待人热情、主动;还可以是做事认真、学习刻苦......
2.要引导学生通过回顾本组元的课文来学习怎样细致描写突出人物的特点。如:本组元我们学了哪些课文?介绍了哪些人?他们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表达的?
三.指导习作:
1、学生交流选材
(你想写谁?想表现他(她)的什么特点?选取什么事例写?怎样写?)
(这一环节开展的形式可以多样。可以在小组里进行,可以与好朋友交流,可以在全班开展。总之,为学生搭建交流的平台,让学生畅所欲言,激起学生表达的欲望。但是要注意,无论采用何处形式,教师都要注意学生交流情况的反馈,以保让交流的突出性。
2、指导学生写提纲。
四、试写修改
学生动笔写作,教师巡视,给予学生帮助指导,同时,引导学生自己修改习作。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是写人的特点,要想使你笔下的人物形象鲜明,不仅平时要做一个有心人,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瞬间,还要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运用上写人的方法。希望大家能留心观察,用心感悟,用手中的笔为我们的生活增添新的乐趣。
侧面描写语言
板书:写人细节描写外貌
典型事例动作
神态心理活动
第四课时
一、回顾作文要求:
回顾本次的习作要求,让学生明确从哪些方面来修改习作。
二、评改习作:
1、教师总结本次习作的的情况,指明优点和不足。
2、佳作评析:
教师选取几篇优秀习作,请读者读,其他同学根据要求欣赏和修改。
(选取的文章可以是整篇的,也可以是开头和结尾,也可以是片段,只要学生从中有所借鉴即可。)
3、自评习作
学生再次回顾自己的习作,根据习作的要求以及从佳作中吸收的`优点,来修改自己的习作,从而提高学生自评自改的能力。
4、小组评改:
有能力独立完成修改任务的同学,此时可以把修改好的文章在组内交流,听取评价,再次修改;能力略欠的同学,正好可以在你帮我助的氛围中完成修改任务。
三、全班交流
小组选出修改最成功的文章在全班交流,并说明文章是怎样一步一步修改成功的。这样做,便于给其他同学借鉴,也便于教师发现学生的共性问题,给予指导和帮助。
回顾·拓展七
教材说明:
交流平台仍然体现了单元主题,体现了单元训练重点。交流平台中的两个话题,一个是从内容上谈的--哪一个给你的印象最深,为什么会给你留下这么深的印象;另一个是从表达方法上淡的--你在学习和运用描写人物的方法上有什么心得。不仅如此,还让学生淡自己是怎样在习作中运用学到的写人方法。这样的设计,润物细无声地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学会学以致用。
日积月累呈现给学生的是描写人物的外貌、动作、神态等方面的四字词语。
成语故事安排是《入木三分》.
建议教学1课时.
教学设计:
一、交流平台:
1、同学们,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学生的交流,可以是深文的内容,也可以是认识了哪些人以及这些人的特点,还可以是表达方法方面的,这些学生基本上都能谈到。因此,重点是教师要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将学到的写人方法在习作中运用,表现人物特点的。)
2、选背自己喜欢的句段,说一说从中受到的启发。
3、拓展:除了上面谈到的以外,你还有什么收获?
过渡:与描写人的精彩句段亲密接触之后,我们再来看一看今天的“日积月累”积累什么呢?
二、日积月累
1、生自读,借助字典读准字音
2、交流正音.
3、交流:在这些词语中你明白哪个词语的意思?
4、归类:你能分清这些词语都是描写什么的吗?
5、选用其中的词语进行写活练习。
过渡:要想自如的运用词语,首先要了解它的意思,现在我们就来了解成语故事《入木三分》。
三、成语故事:
1、学生自读故事,想:“入木三分”是什么意思?
2、“入木三分”这个成语一般用在哪些地方?
3、讲成语故事“入木三分”,并联系实际谈一谈体会。
四、作业:
积累成语故事3则。
板书:回顾.拓展七
一、交流平台:印象深的人
表达方法细节描写(外貌、动作......)
侧面描写
二、日积月累:外貌
动作
神态
三.成语故事:入木三分
口语交际教案 篇4
学习目标
1.通过口语交际,进一步感受人类的生存与周围环境休戚相关、密不可分,知道应该投身环保,关爱家园。
2.结合身边的事例,交流如何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问题。
3.通过口语交际,增强学生表达、倾听和乐于与他人交往沟通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关于全球生态环境状况的数字和我国生态环境状况的数字,以及今年重庆地区旱灾情况统计数字。
学生:准备自己收集到的关于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破坏家园的不良行为。
教学过程
揭题导入
这一组,我们学习了《只有一个地球》《大瀑布的葬礼》《这片土地是神奇的》和《青山不老》四篇课文,快速浏览,说说你的感受。(可针对一课,也可针对整个单元谈感受)
小结:课文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人类生存与周围环境休戚相关、密不可分,懂得珍惜资源,关爱家园,不能随意浪费资源,破坏环境。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说说如何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问题。
[评:唤起学生对单元课文的'整体回忆,进一步感受人类的生存与周围环境的密切关系]
自读提示,明确要求
1.自读“口语交际?习作四的学习提示,整体了解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说说本次口语交际的主题和内容分别是什么。
2.师生共同确定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和内容:“为什么要珍惜资源”和“怎样珍惜资源”。
[评:通过阅读学习提示,明确口语交际的要求,学生的审题能力得到了提高。]
组内交流讨论(一):“为什么要珍惜资源”
1.学生按要求进行准备。可以结合本组教材的内容进行交流,也可以结合学生收集的资料进行交流。
2.进行组内交流。
3.示范带动,交流评价
⑴每一组推荐一名学生向全班汇报。
⑵将学生收集的资源有限资料用展示台展示交流。
⑶评议。对向全班交流的同学进行补充、提问等,开展对话,说说听后的感受。
⑷教师出示收集的关于全球生态环境状况和我国生态环境状况的几个数字:
见资料。(略)
⑸开展看后感受交流。
[评:合作学习,资源共享,更多的学生参与交流。学生根据表达需要对资料进行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组内交流讨论(二):“怎样珍惜资源”
1.学生展开积极讨论,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
2.注意发言规范,集思广益达成一致意见。
3.全班交流,评比“环保精点子”
⑴每一组推荐一名学生向全班汇报。
⑵将学生收集的“环保从我做起”精点子进行梳理。
①节约每一张纸。
②在需要传达问候和祝福时,尽量不使用纸制的贺卡。
③不使用一次性筷子。
④节约每一滴水,保护长江水资源不受污染,不往江中扔垃圾。
⑤不使用塑料袋,自觉抵制白色污染。
……
4.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对照讨论意见说说还有哪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可以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
[评:“精点子”的评比,着眼现实,对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有积极的意义。]
课外延伸
请留心观察自己周围的生活状况,对于铺张浪费、随意破坏的行为该如何制止?
[评:引导学生走向生活,将环境保护的大主题,落实到日常行为的小细节中。]
[总评:本次口语交际的重点是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和身边的事例,讨论交流如何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问题,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课外资料的补充对教学目标的达成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每一次的练习都有较明确的要求,也有利于让学生的口语表达更规范。]
口语交际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敢于表达、乐于表达、善于表达,并能认真倾听他人发言,学会交流。
2、引导学生说完整话,表达清楚自己的观点。
3、培养学生说话的连贯性和逻辑性,提高思维的想象能力和跳跃能力。
4、通过猜想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准备:
师生各准备一张照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瞧!我这儿有一张照片,是我自己最喜欢的!请大家猜一猜,照片是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拍的?”
(学生猜想后回答)
2、问:“照片里可能有一个什么故事,你能帮我讲一讲吗?”
(学生讨论后交流)
2、 师讲自己照片里的故事。揭示课题。
二、情感交流,提高想象
1、师:“你们还记得刚才在猜老师的照片时我们是怎么进行的'吗?先猜什么?后猜什么?”
2、学生想好后回答。
3、同桌同学用刚才的办法互相猜想。并讲一讲照片中的故事。
4、自己讲出照片中的真实故事。
5、教师小结。
三、布置有情趣的作业
l 把自己讲的故事写在小本本上。
l 把自己喜欢的照片制作成一个小相册。
l 用《照片里的故事》为题,设计一期手抄报。
把自己最喜欢的照片画下来,举行一次绘画大赛。
【口语交际教案】相关文章:
口语交际教案05-18
《口语交际》教案02-27
口语交际教案04-15
口语交际《商量》教案12-22
《口语交际:演讲》教案03-23
口语交际教案模板04-02
关于口语交际的教案02-12
口语交际教案【热】03-24
口语交际教案范文05-16
口语交际优秀教案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