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识字教案

识字教案

时间:2024-10-16 22:29:25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推荐】识字教案模板锦集五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识字教案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推荐】识字教案模板锦集五篇

识字教案 篇1

  一、教学内容:认一认1

  二、教学要求:

  1.认识16个汉字,读准字音,分清字形。

  2.通过观察图画和联系生活实际,初步了解字义。

  3.引导学生发现象形文字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相关教学挂图。

  2.学生准备:每人一盒水彩笔、一张白纸。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老师听说有的小朋友在幼儿园时,就认识了不少汉字。今天我想来考考大家,看看谁认的字多。不识字的小朋友也不要着急,我们一起来学习,好不好?

  2.出示本课第一部分的8个汉字,指名会读的学生大声读。表扬读音准确的孩子,并请他说一说自己是怎么认识这些字的。

  [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认识这些汉字的,这是一种成功的体验,也为其他学生指明识字的途径,激发更多的学生积极、主动地识字。]

  (二)识字指导

  1.教学“人”字。

  (1)指名会读的学生认读:rén。(可以多请几人。)

  (2)教师板书“人”的甲骨文,引导学生观察其象形之处。(教师提示:这就是一个人直立着,手轻轻举向前方。是侧面的样子。

  [引导学生观察古、今文字,发现汉字的象形之处,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培养他们对汉字文化的热爱。]

  (3)引导观察书上的图:图上画了几个人?是什么样的人?

  (4)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帮助理解生字。启发:你家有几口人?分别是哪些人?

  (5)引导学生口头组词。soft/(老人、军人、人口、人家、人山人海、人声鼎沸……)

  [字不离词,让学生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加深对汉字的理解,同时丰富词汇,起到积累语言的作用。]

  2.教学“口”字。

  (1)引导观察图:图上画的.是什么?

  (2)引导学生观察人的嘴巴和“口”字的相似之处。

  (3)指名读kǒu,要求把三声读到位。

  (4)齐读。

  (5)指导用“口”组词,加深对“口”的理解。(口腔、口是心非、目瞪口呆、口若悬河……)

  3.教学“手”字。

  (1)指导观察图。引导思考:图上画的是什么?

  (2)教师在挂图边板书“手”的甲骨文,(教师提示:我们的祖先真聪明,用最简单的几笔线条就画出了手的样子。)

  (3),引导学生了解“手”字的演变过程,发现“手”字的相形之处。

  (4)指导读shǒu article/,注意翘舌音,把三声读到位。

  (5)指导用“手”组词,加深对“手”的理解。(手指、双手、情同手足、手足情深……)

  4.教学“足”字。

  (1)出示“足”字,请会读的学生领读、齐读,提示学生zú的声母是平舌音。

  (2)引导学生对照图说一说“足”指的是哪个部分。

  (3)指导用“足”组词。(足球、手足、远足、画蛇添足、足不出户……)

  5.教学“舌”、“牙”两个字。

  (教法同上。)

  6.教学“耳”字。

  (1)出示耳朵的图,教师板书“耳”的小篆,引导学生对照图观察,发现“耳”的相形之处。(2)出示“耳”字,指名读,齐读。

  7.教学“目”字。

  (1)出示图,指名说说图上是什么?(教师提示:一只眼睛。)引导思考:“眼睛”又可以叫什么?(目。)

  (2)引导观察:我们的祖先非常聪明,用最简单的线条就记录下了眼睛的样子。板书“目”的古文字。soft/

  (3)教师小结:人类在不断进步,文字越来越统一规范,这就是现在的“目”。

  请学生齐读两遍。

  (三)练习

  1.指导学生对照图,自由读一读相应的汉字。

  2.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指名读,齐读。

  3.指导游戏:教师出示汉字,学生快速读出字音,并用手指出自己相应的身体部分。

  第二课时

  1.教学“山”字。

  (1)出示几幅“山”的图片请学生欣赏。

  (2)引导思考:看了这几幅图你有什么感觉?

  (3)启发:你能用最简单的线条勾画出山的轮廓吗?(学生画图,教师巡视,选出优秀的作品。)

  师:(实物投影,展示部分学生的作品。)大部分同学已经画好了,你们看,这些都是同学们画的山,真不错!(出示山的古文字。)我们的祖先,就用这最简单的线条画出了山,这就是古时候的山字。

  师:我们小朋友真不简单,都能和祖先一样创造字了!经过人们不断改进,现在的山字这样写。(出示“山”。)谁来读一读?

  (4)出示“山”的古文字,引导学生将自己画的山与古文字相比,在比较中感知古文字与山的样子是多么相似。

  (5)出示“山”字,启发学生发现“山”的象形之处。

  (6)指名读“山”sjbwz/,指导读准翘舌音。

  [引导学生经历了发现的过程,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学习兴趣。]

  2.教学“水”字。

  (教法同上。)

  3.课外拓展。

  (1)启发:你能说出有关“山”、“水”的词语吗?

  (2)将学生说的词语归纳、补充,出示以下词语,教师带读。(高山流水、清山绿水、山清水秀、山高水长……)

  4.教学“金”、“木”、“火”、“石”、“田”、“土”。

  (1)出示:金、木、火、石、田、土卡片及图画。

  (2)启发:你能将这些字和图用线连起来吗?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在答题纸上完成。

  (3)启发交流答案,说说这样连线的理由。

  (4)指导读准字音,并随机引导组词,帮助理解字意。

  教后记:

  出示古文字,并不是要求学生掌握。它只是起到了桥梁作用,将图与今天的规范汉字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的象形特点,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汉字的兴趣和热爱祖国文字的感情。

识字教案 篇2

  (一)朗读导入

  1.教师范读导语,引起学生对本组教材的兴趣。

  2.学生朗读课文,初步感知对子。

  (二)读中识字

  引导学生逐段朗读,在读中体会意思,在读中引出生字,并结合对子中相对的词语学习生字。

  (三)归类突破

  1.有雨字头的:雾、霜、霞。

  2.有虫字旁的:蝶、蜂。

  (四)在活动中巩固识字

  1.开火车认读生字卡片,巩固识字。

  2.用熟字“加一加”巩固生字:木—李,木—杨,禾—秀。

  3.找朋友:学生各选一个词语写在一张纸上,再把这张纸举在自己胸前,然后找到能与自己相对的词语,比比谁找到的朋友多。

  (五)在读中巩固

  1.师生交叉读,教师读前半句,学生读后半句,读完一遍后再交换读。

  2.学生可分三个大组拍手赛读,优胜组集体表演读。

  (六)在积累词语中巩固

  1.口头组词语。

  朝()蜂()杨()

  夕()蝶()李()

  2.我会读。分小组读“我会读”中的.词语,想一想:在这些词语中,哪些词语可以与哪些词语相对?

  (七)在写中巩固

  要求写的六个字中,有三个是本课生字,要注意指导学生在写字时复习巩固生字。

  (八)扩展练习

  小组合作学习:我能对。分小组找一找,在生活中还有哪些词语可以对对子?比一比,看哪个小组找的多。

识字教案 篇3

  目标:

  1、正确认读汉字“好”,能在众多的汉字中找出“好”。

  2、通过挂图,引导幼儿观察、表述,发展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准备:

  挂图一幅,爸爸、妈妈的图片各一,“女儿、儿子”字卡各一,字卡“好”两张。

  过程:

  一、引入活动

  1、出示爸爸、妈妈图片,问:爸爸妈妈手里牵着谁呀?(爸爸妈妈中间放着“儿子”字卡)看看他们的表情,谁能用一个词说说?(高兴)

  2、“女儿”字卡蹦蹦跳跳地来到他们之间:又来了谁呀?(女儿)他们有了一个乖儿子,又来了一个乖女儿。瞧,他们多高兴呀!爸爸、妈妈笑得合不拢嘴了,还一个劲儿地说:“好、好、好。”

  3、出示字卡好,让幼儿辨别,知道“女”和“子”合在一起念好,并认读。

  二 、引导说词、说句

  如:(今天的动画片)好看、(这首歌)好听、好象、妈妈炒的菜)好香、好天气、(蜂蜜)好甜、(醋)好酸、(炒菜的.时候盐放多了)好咸、(下雪天)好冷、(开水)好烫……

  三 、引导观察挂图,学习儿歌

  1、出示挂图:请小朋友仔细看看,图上谁和谁好?你怎么知道的?

  (1)藤儿和瓜儿好:它们手拉手,不吵也不闹。

  (2)蜜蜂和花好:蜜蜂来采粉,花儿仰脸笑。

  2、以问答的形式,引导幼儿完整地朗诵儿歌。

  四 、找字宝宝,巩固对新字的认识

  出示儿歌,让幼儿把“好”字圈出来。

  附

  谁和谁好

  谁和谁好?藤儿和瓜儿好。

  它们手拉手,不吵也不闹。

  谁和谁好?蜜蜂和花好。

  蜜蜂来采粉,花儿仰脸笑。

识字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在探索、操作中感知字是有偏旁的,并初步认识四种偏旁。

  2、通过游戏扩大幼儿的识字量。

  【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教具一份,幼儿每组一份字卡、计算板,各种书。

  【教学过程】

  (一)探索操作

  1、幼儿自由进行探索操作,将各种相同偏旁的汉字进行归类。

  2、教师巡回观察幼儿的'

  操作,将各种相同偏旁的汉字进行归类。

  2、教师巡回观察幼儿的操作情况,并进行适当的引导。

  (二)交流讨论

  1、幼儿展示他们的成果。教师启发提问:“为什么要把这几个字放在一起?”

  2、教师引导幼儿认识四种偏旁。

  (三)游戏巩固幼儿自由地在各种书中找这四种偏旁的字,并将它写下来,互相交流。

  四、提示与建议

  1、此活动要在幼儿有较大识字量的基础上进行,且幼儿已认识活动中的汉字。

  2、该活动适合中、大班。

  附字卡:偏旁四种:“草字头”、“反犬旁”、“三点水”、“木字旁”各一。

  每偏旁各四个字或词:

  “草字头”:菠菜、花、芹菜、草……

  “反犬旁”:狐狸、狗、猫、猪……

  “三点水”:海洋、河流、湖泊、溪流……

  “木字旁”:树枝、桃树、森林、杨树……

识字教案 篇5

  活动内容:

  游戏识字《落叶》

  活动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幼儿对文学的兴趣。

  2、学习重点字词:片、过来、把、当、院子

  活动准备:

  挂图范例,字卡2套(红、黑色各一套),音带

  活动过程:

  1、音乐律动

  2、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观察。

  提问:图中是什么季节?你看到了什么?

  3、请幼儿大胆猜测,图中就讲的是关于什么的事情。

  出示范例,教师划指阅读(配音乐),幼儿欣赏课文。

  4、出示新学字卡(红色),请幼儿在课文中找出相同的.字宝宝来,并把红色字卡贴上去,再认读。

  5、请幼儿尝试阅读课文。

  6、游戏“奇妙的口袋”

  目的:巩固新学字词(黑色字卡)

  7、游戏“xx,xx在那里”“听指令做动作”

  8、游戏“找朋友”“看谁读得快”

  9、送字宝宝回课文(黑色字卡)

  10、幼儿集体朗读课文,自然结束。

《【推荐】识字教案模板锦集五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推荐】识字教案模板锦集五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识字教案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推荐】识字教案模板锦集五篇

识字教案 篇1

  一、教学内容:认一认1

  二、教学要求:

  1.认识16个汉字,读准字音,分清字形。

  2.通过观察图画和联系生活实际,初步了解字义。

  3.引导学生发现象形文字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相关教学挂图。

  2.学生准备:每人一盒水彩笔、一张白纸。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老师听说有的小朋友在幼儿园时,就认识了不少汉字。今天我想来考考大家,看看谁认的字多。不识字的小朋友也不要着急,我们一起来学习,好不好?

  2.出示本课第一部分的8个汉字,指名会读的学生大声读。表扬读音准确的孩子,并请他说一说自己是怎么认识这些字的。

  [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认识这些汉字的,这是一种成功的体验,也为其他学生指明识字的途径,激发更多的学生积极、主动地识字。]

  (二)识字指导

  1.教学“人”字。

  (1)指名会读的学生认读:rén。(可以多请几人。)

  (2)教师板书“人”的甲骨文,引导学生观察其象形之处。(教师提示:这就是一个人直立着,手轻轻举向前方。是侧面的样子。

  [引导学生观察古、今文字,发现汉字的象形之处,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培养他们对汉字文化的热爱。]

  (3)引导观察书上的图:图上画了几个人?是什么样的人?

  (4)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帮助理解生字。启发:你家有几口人?分别是哪些人?

  (5)引导学生口头组词。soft/(老人、军人、人口、人家、人山人海、人声鼎沸……)

  [字不离词,让学生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加深对汉字的理解,同时丰富词汇,起到积累语言的作用。]

  2.教学“口”字。

  (1)引导观察图:图上画的.是什么?

  (2)引导学生观察人的嘴巴和“口”字的相似之处。

  (3)指名读kǒu,要求把三声读到位。

  (4)齐读。

  (5)指导用“口”组词,加深对“口”的理解。(口腔、口是心非、目瞪口呆、口若悬河……)

  3.教学“手”字。

  (1)指导观察图。引导思考:图上画的是什么?

  (2)教师在挂图边板书“手”的甲骨文,(教师提示:我们的祖先真聪明,用最简单的几笔线条就画出了手的样子。)

  (3),引导学生了解“手”字的演变过程,发现“手”字的相形之处。

  (4)指导读shǒu article/,注意翘舌音,把三声读到位。

  (5)指导用“手”组词,加深对“手”的理解。(手指、双手、情同手足、手足情深……)

  4.教学“足”字。

  (1)出示“足”字,请会读的学生领读、齐读,提示学生zú的声母是平舌音。

  (2)引导学生对照图说一说“足”指的是哪个部分。

  (3)指导用“足”组词。(足球、手足、远足、画蛇添足、足不出户……)

  5.教学“舌”、“牙”两个字。

  (教法同上。)

  6.教学“耳”字。

  (1)出示耳朵的图,教师板书“耳”的小篆,引导学生对照图观察,发现“耳”的相形之处。(2)出示“耳”字,指名读,齐读。

  7.教学“目”字。

  (1)出示图,指名说说图上是什么?(教师提示:一只眼睛。)引导思考:“眼睛”又可以叫什么?(目。)

  (2)引导观察:我们的祖先非常聪明,用最简单的线条就记录下了眼睛的样子。板书“目”的古文字。soft/

  (3)教师小结:人类在不断进步,文字越来越统一规范,这就是现在的“目”。

  请学生齐读两遍。

  (三)练习

  1.指导学生对照图,自由读一读相应的汉字。

  2.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指名读,齐读。

  3.指导游戏:教师出示汉字,学生快速读出字音,并用手指出自己相应的身体部分。

  第二课时

  1.教学“山”字。

  (1)出示几幅“山”的图片请学生欣赏。

  (2)引导思考:看了这几幅图你有什么感觉?

  (3)启发:你能用最简单的线条勾画出山的轮廓吗?(学生画图,教师巡视,选出优秀的作品。)

  师:(实物投影,展示部分学生的作品。)大部分同学已经画好了,你们看,这些都是同学们画的山,真不错!(出示山的古文字。)我们的祖先,就用这最简单的线条画出了山,这就是古时候的山字。

  师:我们小朋友真不简单,都能和祖先一样创造字了!经过人们不断改进,现在的山字这样写。(出示“山”。)谁来读一读?

  (4)出示“山”的古文字,引导学生将自己画的山与古文字相比,在比较中感知古文字与山的样子是多么相似。

  (5)出示“山”字,启发学生发现“山”的象形之处。

  (6)指名读“山”sjbwz/,指导读准翘舌音。

  [引导学生经历了发现的过程,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学习兴趣。]

  2.教学“水”字。

  (教法同上。)

  3.课外拓展。

  (1)启发:你能说出有关“山”、“水”的词语吗?

  (2)将学生说的词语归纳、补充,出示以下词语,教师带读。(高山流水、清山绿水、山清水秀、山高水长……)

  4.教学“金”、“木”、“火”、“石”、“田”、“土”。

  (1)出示:金、木、火、石、田、土卡片及图画。

  (2)启发:你能将这些字和图用线连起来吗?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在答题纸上完成。

  (3)启发交流答案,说说这样连线的理由。

  (4)指导读准字音,并随机引导组词,帮助理解字意。

  教后记:

  出示古文字,并不是要求学生掌握。它只是起到了桥梁作用,将图与今天的规范汉字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的象形特点,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汉字的兴趣和热爱祖国文字的感情。

识字教案 篇2

  (一)朗读导入

  1.教师范读导语,引起学生对本组教材的兴趣。

  2.学生朗读课文,初步感知对子。

  (二)读中识字

  引导学生逐段朗读,在读中体会意思,在读中引出生字,并结合对子中相对的词语学习生字。

  (三)归类突破

  1.有雨字头的:雾、霜、霞。

  2.有虫字旁的:蝶、蜂。

  (四)在活动中巩固识字

  1.开火车认读生字卡片,巩固识字。

  2.用熟字“加一加”巩固生字:木—李,木—杨,禾—秀。

  3.找朋友:学生各选一个词语写在一张纸上,再把这张纸举在自己胸前,然后找到能与自己相对的词语,比比谁找到的朋友多。

  (五)在读中巩固

  1.师生交叉读,教师读前半句,学生读后半句,读完一遍后再交换读。

  2.学生可分三个大组拍手赛读,优胜组集体表演读。

  (六)在积累词语中巩固

  1.口头组词语。

  朝()蜂()杨()

  夕()蝶()李()

  2.我会读。分小组读“我会读”中的.词语,想一想:在这些词语中,哪些词语可以与哪些词语相对?

  (七)在写中巩固

  要求写的六个字中,有三个是本课生字,要注意指导学生在写字时复习巩固生字。

  (八)扩展练习

  小组合作学习:我能对。分小组找一找,在生活中还有哪些词语可以对对子?比一比,看哪个小组找的多。

识字教案 篇3

  目标:

  1、正确认读汉字“好”,能在众多的汉字中找出“好”。

  2、通过挂图,引导幼儿观察、表述,发展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准备:

  挂图一幅,爸爸、妈妈的图片各一,“女儿、儿子”字卡各一,字卡“好”两张。

  过程:

  一、引入活动

  1、出示爸爸、妈妈图片,问:爸爸妈妈手里牵着谁呀?(爸爸妈妈中间放着“儿子”字卡)看看他们的表情,谁能用一个词说说?(高兴)

  2、“女儿”字卡蹦蹦跳跳地来到他们之间:又来了谁呀?(女儿)他们有了一个乖儿子,又来了一个乖女儿。瞧,他们多高兴呀!爸爸、妈妈笑得合不拢嘴了,还一个劲儿地说:“好、好、好。”

  3、出示字卡好,让幼儿辨别,知道“女”和“子”合在一起念好,并认读。

  二 、引导说词、说句

  如:(今天的动画片)好看、(这首歌)好听、好象、妈妈炒的菜)好香、好天气、(蜂蜜)好甜、(醋)好酸、(炒菜的.时候盐放多了)好咸、(下雪天)好冷、(开水)好烫……

  三 、引导观察挂图,学习儿歌

  1、出示挂图:请小朋友仔细看看,图上谁和谁好?你怎么知道的?

  (1)藤儿和瓜儿好:它们手拉手,不吵也不闹。

  (2)蜜蜂和花好:蜜蜂来采粉,花儿仰脸笑。

  2、以问答的形式,引导幼儿完整地朗诵儿歌。

  四 、找字宝宝,巩固对新字的认识

  出示儿歌,让幼儿把“好”字圈出来。

  附

  谁和谁好

  谁和谁好?藤儿和瓜儿好。

  它们手拉手,不吵也不闹。

  谁和谁好?蜜蜂和花好。

  蜜蜂来采粉,花儿仰脸笑。

识字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在探索、操作中感知字是有偏旁的,并初步认识四种偏旁。

  2、通过游戏扩大幼儿的识字量。

  【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教具一份,幼儿每组一份字卡、计算板,各种书。

  【教学过程】

  (一)探索操作

  1、幼儿自由进行探索操作,将各种相同偏旁的汉字进行归类。

  2、教师巡回观察幼儿的'

  操作,将各种相同偏旁的汉字进行归类。

  2、教师巡回观察幼儿的操作情况,并进行适当的引导。

  (二)交流讨论

  1、幼儿展示他们的成果。教师启发提问:“为什么要把这几个字放在一起?”

  2、教师引导幼儿认识四种偏旁。

  (三)游戏巩固幼儿自由地在各种书中找这四种偏旁的字,并将它写下来,互相交流。

  四、提示与建议

  1、此活动要在幼儿有较大识字量的基础上进行,且幼儿已认识活动中的汉字。

  2、该活动适合中、大班。

  附字卡:偏旁四种:“草字头”、“反犬旁”、“三点水”、“木字旁”各一。

  每偏旁各四个字或词:

  “草字头”:菠菜、花、芹菜、草……

  “反犬旁”:狐狸、狗、猫、猪……

  “三点水”:海洋、河流、湖泊、溪流……

  “木字旁”:树枝、桃树、森林、杨树……

识字教案 篇5

  活动内容:

  游戏识字《落叶》

  活动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幼儿对文学的兴趣。

  2、学习重点字词:片、过来、把、当、院子

  活动准备:

  挂图范例,字卡2套(红、黑色各一套),音带

  活动过程:

  1、音乐律动

  2、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观察。

  提问:图中是什么季节?你看到了什么?

  3、请幼儿大胆猜测,图中就讲的是关于什么的事情。

  出示范例,教师划指阅读(配音乐),幼儿欣赏课文。

  4、出示新学字卡(红色),请幼儿在课文中找出相同的.字宝宝来,并把红色字卡贴上去,再认读。

  5、请幼儿尝试阅读课文。

  6、游戏“奇妙的口袋”

  目的:巩固新学字词(黑色字卡)

  7、游戏“xx,xx在那里”“听指令做动作”

  8、游戏“找朋友”“看谁读得快”

  9、送字宝宝回课文(黑色字卡)

  10、幼儿集体朗读课文,自然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