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中班音乐教案

中班音乐教案

时间:2024-10-29 19:32:08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精选中班音乐教案集合六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音乐教案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精选中班音乐教案集合六篇

中班音乐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初步学唱弱拍起的歌曲。尝试根据前奏的速度变化快速反应并歌唱。

  2、初步发现身体各部位"顺序"在记忆中的作用。

  3、在玩唱歌游戏的过程中,感受"忍住不唱"而只做动作的快乐。

  教学准备:

  录音机、音乐磁带《快来拍拍》。

  教学过程:

  一、教师范唱歌曲《快来拍拍》一遍。注意用点头的动作提前暗示幼儿歌曲即将开始。教师在演唱的过程中不做动作,以避免动作干扰幼儿倾听歌曲。

  二、教师引导幼儿回忆歌词内容。教师:我唱的歌中,拍了身体的哪些地方?

  1、教师再次范唱歌曲《快来拍拍》,引导幼儿找出歌词排列的规律。(从头到脚)

  2、幼儿跟着教师边歌唱边做动作。教师用点头的动作提前暗示幼儿歌曲即将开始。

  3、幼儿跟着教师,随钢琴弹奏歌曲的不同速度,边做动作边歌唱两遍。对于有困难的幼儿,教师引导他们听前奏并看自己的动作暗示。

  4、教师:这次,我们不仅要把歌唱出来,还要跟着琴的速度做动作。如果你觉得自己跟不E,可以怎么办呢7

  三、教师指导幼儿以较慢的速度玩"藏起来"的.唱歌游戏。

  教师:这首歌还可以有更好玩的唱法,我们来试试吧!当唱到"脚"的时候,我们忍住不唱,仍做触摸身体特定部位的动作。教师与幼儿尝试用常速玩这个唱歌游戏。

  教师:我们的伴奏音乐要快一点了,大家试一试,看能不能按快的音乐节奏做动作。

  效果分析:结合健康教育,学习说出自己身体从上到下各部分的名称,并能边说出名称边指相应部分。

中班音乐教案 篇2

  中班音乐游戏:小老鼠打电话

  活动目标:

  1、借助图谱、动作、游戏,理解记忆歌词,学唱歌曲。

  2、能按节奏说出打电话的内容,感受歌曲的诙谐幽默。

  3、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老鼠打电话

  活动重点:学习歌曲,能按节奏说出打电话的内容。 活动难点:借助图谱、动作、游戏理解记忆歌词。 活动过程:

  一、引出游戏,引导幼儿理解歌曲内容。

  1、律动导入:小老鼠上灯台(PPT1音乐)

  师:小朋友们,请坐下来。

  师:听,是什么声音啊?

  幼:电话铃声。

  师:哦,电话铃响了,小朋友们打过电话吗?

  幼:打过。

  2、引出游戏

  师:嗯,那好,今天我们就来玩儿一个打电话的游戏。你们愿意吗吗?

  幼儿:愿意。

  教师:打电话的时候我们应该先说什么呢?(PPT3.1)

  幼:喂。

  师:对,喂喂。

  师:握手的时候要说什么呢?

  幼:你好。

  师:对,你好呀!

  师:这是什么意思呢?(手势)

  幼:请。

  师:请到哪里去呀?

  幼:小房子。

  师:对,小房子就是我的家。

  师:请你快到我的家。

  师:打电话的人先说。(手势指向图谱)

  师幼:喂,喂,你好呀,请你快到我的家。

  师:那接电话的人是怎么说的呢?(PPT3.2)

  师:好好(口型)。学一学这个小嘴巴,知道了(微笑点头),小脚丫是什么意思呢?

  幼:走路。

  师:对,马上就到你的家(指图谱,说动作)

  (口气分明)师幼:喂喂,你好呀,请你快到我的家。 师:接电话喽,好好,知道了,马上就到你的`家(一个图手势指一个动作)。

  师:嗯好,现在我们来玩这个游戏,我来打电话,你们来接,请我点到的小朋友起立接电话。

  师:嘀嘀(手势),嘀嘀(手势),嘀嘀嘀(手势)。 师:喂喂,你好呀,请你快到我的家。

  幼:好好,知道了,马上就到你的家。

  师:小朋友们表现真棒,我们再玩一遍。(全体)嘀嘀,嘀嘀,嘀嘀嘀。

  师:打电话啦,(口型)。

  幼:喂喂,你好呀,请你快到我的家。(指图谱第一行) 师:好好,知道了,马上就到你的家。(指图谱第二行)。 师:小朋友们,现在你们打电话,我来接电话,嘀嘀,嘀嘀,嘀嘀嘀。

  幼:喂喂,你好呀,请你快到我的家。(指图谱第一行) 师:好好,知道了,马上就到你的家。(指图谱第二行)。 师:小朋友们和老师打电话,被一只小动物听见了,它也想给它的朋友打电话,看看,它是谁?(PPT4)

  幼:小老鼠。

  师:对,是小老鼠,想一想,小朋友打电话来找它的朋友干什么呢?

  幼:??

  师:是不是这样的,我们来看一看。

  幼:过家家

  师:你演爸爸,我演妈妈,有小锅、小碗,给宝宝做饭,猜一猜?(PPT5)

  幼:过家家。

  师:(单击出示图谱6.1)小老鼠,打电话,原来啊,它是,找,个朋友过家家

  师:我们一起来说一说。

  师幼:小老鼠打电话,找个朋友过家家??

  教师:给朋友打电话,首先要知道朋友的什么?(单击出示图谱6.2)

  幼儿:电话号码

  教师:对,是电话号码。

  教师:电话本呀,手中拿.....延长一点说拿。

  师幼:一起来。电话本呀,手中拿.....拿起来了吗?延长一点说拿。

  教师:电话本呀,手中拿.....,哦,这下都拿起来了。 教师:拨号码啦,号码是多少呢?

  幼儿:5432678

  教师:嗯,小朋友们都知道,但是,小老鼠拨号码的时候和你们可不一样,听一听小老鼠是怎样拨号码的。54 32 6 7 8,小老鼠拨号码的时候是不是很有节奏啊?

  幼:是

  师:小朋友们注意看,54、32在一起,我们拨快一点,54、

  32。6 7 8,分开了,所以我们把6 7 8拨慢一点。 师:54 32 6 7 8(准确示范)

  教师:好,拿起你们的小食指,我们和小老鼠一起有节奏的拨号码吧。

  幼儿:54.32.6 7 8.

  教师:连起来说,电话本呀,手中拿.54.32.678. 师幼:电话本呀,手中拿.54.32.678.

  教师:号码拨通了,小老鼠是怎样说的呢:(单击出示图谱

  7.1)

  “喂,喂,你好呀!请你快到我的家!”

  师:朋友是怎样回答的?(单击出示图谱7.2)

  师幼:“好,好,知道了。马上就到你的家”。

  教师:孩子们你们太厉害了,这个游戏好玩吗?让我们看着图谱玩一遍。(单击出示图谱8)

  师幼:(看着图谱重复一遍帮助幼儿记忆)

  打电话啦。。。接电话啦。。。有的小朋友做的动作可真好看,我还想看看。(小老鼠打电话,找个朋友……好好,知道了,马上就到你的家)

  3、引导幼儿说出歌词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觉得小老鼠家来的客人会是谁呢? 幼儿:.....

  教师:嗯,有可能是,有可能是,也有可能是??听一听来

中班音乐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感受进行曲雄壮有力的旋律特点。

  2、初步尝试通过舞蹈动作创编身体节奏谱。

  3、通过奏乐,享受合作的乐趣。

  4、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5、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活动准备:

  幼儿已有韵律《斗牛士之歌》的经验;音乐伴奏;各种打击乐器等。

  活动过程:

  一、韵律《斗牛士之歌》。

  要求:感受节奏,表现斗牛士的英姿。

  二、创编身体动作节奏谱。

  1、根据不同的韵律动作创编相应的身体动作:

  “我们刚才表演的第一个动作的节奏是怎样的?如果用身体动作来表示,可以怎样做?”(如:跺脚、拍手)

  “第二个动作的节奏跟第一个的一样不一样?一样的话还可以用哪些身体动作节奏来表示?”(如:跺脚、拍腿)

  “蹲下、起来的节奏是慢还是快?可以做什么动作来表示?”(如:拍头)

  “接下来是一个节奏很快的间奏,我们表演的'是什么动作?我们还可以用脚尖点地来表示吗?”

  2、幼儿用身体动作完整的表现《斗牛士之歌》的节奏。

  3、幼儿看教师指挥,分组合作用身体动作表现《斗牛士之歌》。(教师用与幼儿相同的动作来指挥)

  三、幼儿使用乐器为《斗牛士之歌》伴奏。

  1、探索铃鼓的两种不同使用方法:

  “这一组的小朋友脚的动作有两种,一种是跺脚,一种是脚尖点地。现在你们使用的乐器是铃鼓,演奏时的方法一样不一样呢?不一样的话,要怎样使用铃鼓来奏出相应的节奏呢?”(引导幼儿表现敲铃鼓和摇铃鼓的动作)

  2、幼儿看教师指挥演奏乐曲一遍。

  3、幼儿交换乐器看教师指挥演奏乐曲第二遍。

  4、请一名幼儿尝试当小指挥,全体演奏乐曲第三遍。

  四、游戏:《魔法师斗牛》

  玩法:幼儿在活动室中间的空地上边唱《农场里的牛》,边自由模仿牛的动作,教师则变成魔法师,当幼儿唱到牛的“哞哞”声时,魔法棒指到谁,谁就要保持固定姿势不能动,直至歌曲结束。

  活动反思:

  因为有韵律活动作为先行组织者,再加上教师适当的提示语引导,幼儿创编身体节奏谱这一重难点完成得比较好,由身体节奏谱过渡到配乐、奏乐就相当流畅,幼儿轻松地完成了探索式学习,也体验到了成功和音乐活动的乐趣。多给孩子提供机会。最后的音乐游戏可以加大难度,如创编牛叫时的不同节奏。

  小百科:西班牙斗牛起源于西班牙古代宗教活动(杀牛供神祭品),13世纪西班牙国王阿方索十世开始这种祭神活动,后来演变为赛牛表演(真正斗牛表演则出现于18世纪中叶)。

中班音乐教案 篇4

  设计思路:

  《玩具进行曲》节奏分明,轻快的音乐能很好地激发幼儿的表演欲望。在本次活动中将引导幼儿感受乐曲的诙谐幽默和玩具的有趣组合,学唱歌曲,通过引导,希望幼儿在动作表现上有进一步的提升。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玩具进行曲》,感受歌曲的活泼欢快。

  2、尝试用动作表现歌曲内容。

  活动准备:

  1、课件《玩具进行曲》。

  2、各种玩具,小猫、小狗、小汽车、小娃娃。

  活动过程:

  一、欣赏歌曲

  1.教师点击【歌曲欣赏】,播放歌曲《玩具进行曲》,幼儿欣赏。

  2.教师:歌曲好听吗?歌曲里面提到了哪些玩具呢?

  3.教师点击【玩具图片】,小结:歌曲里面提到了玩具小猫、小狗、小汽车、小娃娃。

  二、学唱歌曲

  1.教师点击【歌曲mtv】,请幼儿再次欣赏,并尝试跟着歌曲在老师的带领下拍节奏。

  2.教师边演唱歌曲边引发孩子模仿各种玩具形象的'动作。

  *小猫怎么叫的?(喵喵)走起路来怎么样?(静悄悄)

  *小狗的动作呢?开小汽车的样子是怎样的?

  3.幼儿听歌曲,反复跟唱。

  4.小结:你们唱得真好听,这么多玩具都来了,真热闹。

  三、表演歌曲

  1.请幼儿尝试在音乐伴奏下,演唱歌曲并配合模仿各种玩具的形象动作进行表演。

  2.活动延伸

  *播放课件【歌曲图谱】,帮助幼儿记忆歌词。

  *播放课件【歌词创编】,教师提问:除了歌曲中唱到的玩具之外,小朋友想想,还有哪些玩具也来了?

  3.小结:小朋友们有这么多的玩具,可以组合着玩,真开心。

中班音乐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能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初步体验和表现跳音。

  2.愿意参加唱歌活动,体验与同伴互动交流的乐趣。

  活动准备:

  小鸟指偶两个、钢琴。

  活动过程:

  1.练声:小鸟飞来了,喳喳喳喳喳(3个音阶练习);哼唱《小小鸟》旋律。

  2.谈话导入,欣赏第一遍(教师清唱歌曲),了解歌曲名称。

  设问:歌曲唱了什么?介绍歌曲名字。

  3.手偶表演,欣赏第二遍,初步了解歌词。

  设问:歌曲里的.小鸟先怎么样?然后呢?

  4.借助手偶表演熟悉记忆歌词。

  5.学唱新歌,重点学习表现跳音。

  6. 幼儿边歌唱边表演,进一步熟悉歌曲。

  附:歌曲《小小鸟》

  1=C

  一 只 小 小 鸟,两 只 小 小 鸟,见 面 点 点 头,点 点头。

  你 亲 亲 我,我 亲 亲 你,碰 一 碰,碰 一 碰,飞 走了。

中班音乐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前阶段我们开展了《春天来了》的主题,幼儿在主题中知道了春天的花,春天的小动物,尤其对幼儿园春天的小花园特别的感兴趣。在幼儿玩的过程中,我发现幼儿会边玩边发出小动物的声音而且还有几个小伙伴一起学着小动物走路的样子在小花园里散步,他们发出的汪汪汪、嘎嘎嘎的声音非常的具有节奏性,所以我抓住幼儿的这个兴趣点,借助小动物这个载体,帮助幼儿感受理解音乐,来体验每一个乐句。在活动中,我设计了许多的情景,层层递进,通过激活幼儿的已知经验,并引导幼儿运用这些已知经验运用到新的情景中来解决新的问题。

  活动目标:

  1、会根据乐句的变换做不同的动作,并初步进行分奏、合奏。

  2、在游戏中感受对小动物的热爱之情。

  活动准备:

  1、三种打击乐(小铃、圆舞板、铃鼓)每人一份

  2、欢乐的小鸭子的律动

  3、活动音乐

  活动过程:

  一、律动《欢乐的小鸭子》

  鸭宝宝我们一起去散步吧(音乐起,做律动进教室)

  二、小乐器来唱歌

  1、今天天气可真不错,看看鸭妈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乐器宝宝)我们一起和乐器宝宝做个游戏吧!

  2、我来请个小指挥(听音乐小指挥开始进行)

  三、欣赏感受音乐

  1、初步感受音乐。你听到这个歌曲有着什么样的感觉呢?心里是怎么想的呢?

  2、再次感受音乐。我们用小手来拍拍这个音乐,这个音乐讲了几句话给我们听。

  3、在游戏中理解乐句。你们做了拍手的'动作,你们来数数看现在我也来做几个动作。

  四、幼儿演奏

  1、师:我们看看马路上都有什么?都有谁来了?这些小动物说话的声音是什么样子的呢?你觉得哪种小乐器最像小猫、小狗、小青蛙的声音。哦,我们来问一问这些小动物是不是像我们说的一样,(出示乐器图谱)哦,真的是这样啊。

  2、师:那我们用小乐器来唱唱他们的声音好吗?那谁来做小青蛙、小狗和小猫呢?我请数字宝宝来帮帮忙,谁知道数字宝宝这样站是什么意思呢?好我们一起来试试看。(幼儿操作)

  3、这次我们数字宝宝又换位置了,我们马上把自己的乐器宝宝变出来好吗?(幼儿操作)

《精选中班音乐教案集合六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精选中班音乐教案集合六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音乐教案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精选中班音乐教案集合六篇

中班音乐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初步学唱弱拍起的歌曲。尝试根据前奏的速度变化快速反应并歌唱。

  2、初步发现身体各部位"顺序"在记忆中的作用。

  3、在玩唱歌游戏的过程中,感受"忍住不唱"而只做动作的快乐。

  教学准备:

  录音机、音乐磁带《快来拍拍》。

  教学过程:

  一、教师范唱歌曲《快来拍拍》一遍。注意用点头的动作提前暗示幼儿歌曲即将开始。教师在演唱的过程中不做动作,以避免动作干扰幼儿倾听歌曲。

  二、教师引导幼儿回忆歌词内容。教师:我唱的歌中,拍了身体的哪些地方?

  1、教师再次范唱歌曲《快来拍拍》,引导幼儿找出歌词排列的规律。(从头到脚)

  2、幼儿跟着教师边歌唱边做动作。教师用点头的动作提前暗示幼儿歌曲即将开始。

  3、幼儿跟着教师,随钢琴弹奏歌曲的不同速度,边做动作边歌唱两遍。对于有困难的幼儿,教师引导他们听前奏并看自己的动作暗示。

  4、教师:这次,我们不仅要把歌唱出来,还要跟着琴的速度做动作。如果你觉得自己跟不E,可以怎么办呢7

  三、教师指导幼儿以较慢的速度玩"藏起来"的.唱歌游戏。

  教师:这首歌还可以有更好玩的唱法,我们来试试吧!当唱到"脚"的时候,我们忍住不唱,仍做触摸身体特定部位的动作。教师与幼儿尝试用常速玩这个唱歌游戏。

  教师:我们的伴奏音乐要快一点了,大家试一试,看能不能按快的音乐节奏做动作。

  效果分析:结合健康教育,学习说出自己身体从上到下各部分的名称,并能边说出名称边指相应部分。

中班音乐教案 篇2

  中班音乐游戏:小老鼠打电话

  活动目标:

  1、借助图谱、动作、游戏,理解记忆歌词,学唱歌曲。

  2、能按节奏说出打电话的内容,感受歌曲的诙谐幽默。

  3、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老鼠打电话

  活动重点:学习歌曲,能按节奏说出打电话的内容。 活动难点:借助图谱、动作、游戏理解记忆歌词。 活动过程:

  一、引出游戏,引导幼儿理解歌曲内容。

  1、律动导入:小老鼠上灯台(PPT1音乐)

  师:小朋友们,请坐下来。

  师:听,是什么声音啊?

  幼:电话铃声。

  师:哦,电话铃响了,小朋友们打过电话吗?

  幼:打过。

  2、引出游戏

  师:嗯,那好,今天我们就来玩儿一个打电话的游戏。你们愿意吗吗?

  幼儿:愿意。

  教师:打电话的时候我们应该先说什么呢?(PPT3.1)

  幼:喂。

  师:对,喂喂。

  师:握手的时候要说什么呢?

  幼:你好。

  师:对,你好呀!

  师:这是什么意思呢?(手势)

  幼:请。

  师:请到哪里去呀?

  幼:小房子。

  师:对,小房子就是我的家。

  师:请你快到我的家。

  师:打电话的人先说。(手势指向图谱)

  师幼:喂,喂,你好呀,请你快到我的家。

  师:那接电话的人是怎么说的呢?(PPT3.2)

  师:好好(口型)。学一学这个小嘴巴,知道了(微笑点头),小脚丫是什么意思呢?

  幼:走路。

  师:对,马上就到你的家(指图谱,说动作)

  (口气分明)师幼:喂喂,你好呀,请你快到我的家。 师:接电话喽,好好,知道了,马上就到你的`家(一个图手势指一个动作)。

  师:嗯好,现在我们来玩这个游戏,我来打电话,你们来接,请我点到的小朋友起立接电话。

  师:嘀嘀(手势),嘀嘀(手势),嘀嘀嘀(手势)。 师:喂喂,你好呀,请你快到我的家。

  幼:好好,知道了,马上就到你的家。

  师:小朋友们表现真棒,我们再玩一遍。(全体)嘀嘀,嘀嘀,嘀嘀嘀。

  师:打电话啦,(口型)。

  幼:喂喂,你好呀,请你快到我的家。(指图谱第一行) 师:好好,知道了,马上就到你的家。(指图谱第二行)。 师:小朋友们,现在你们打电话,我来接电话,嘀嘀,嘀嘀,嘀嘀嘀。

  幼:喂喂,你好呀,请你快到我的家。(指图谱第一行) 师:好好,知道了,马上就到你的家。(指图谱第二行)。 师:小朋友们和老师打电话,被一只小动物听见了,它也想给它的朋友打电话,看看,它是谁?(PPT4)

  幼:小老鼠。

  师:对,是小老鼠,想一想,小朋友打电话来找它的朋友干什么呢?

  幼:??

  师:是不是这样的,我们来看一看。

  幼:过家家

  师:你演爸爸,我演妈妈,有小锅、小碗,给宝宝做饭,猜一猜?(PPT5)

  幼:过家家。

  师:(单击出示图谱6.1)小老鼠,打电话,原来啊,它是,找,个朋友过家家

  师:我们一起来说一说。

  师幼:小老鼠打电话,找个朋友过家家??

  教师:给朋友打电话,首先要知道朋友的什么?(单击出示图谱6.2)

  幼儿:电话号码

  教师:对,是电话号码。

  教师:电话本呀,手中拿.....延长一点说拿。

  师幼:一起来。电话本呀,手中拿.....拿起来了吗?延长一点说拿。

  教师:电话本呀,手中拿.....,哦,这下都拿起来了。 教师:拨号码啦,号码是多少呢?

  幼儿:5432678

  教师:嗯,小朋友们都知道,但是,小老鼠拨号码的时候和你们可不一样,听一听小老鼠是怎样拨号码的。54 32 6 7 8,小老鼠拨号码的时候是不是很有节奏啊?

  幼:是

  师:小朋友们注意看,54、32在一起,我们拨快一点,54、

  32。6 7 8,分开了,所以我们把6 7 8拨慢一点。 师:54 32 6 7 8(准确示范)

  教师:好,拿起你们的小食指,我们和小老鼠一起有节奏的拨号码吧。

  幼儿:54.32.6 7 8.

  教师:连起来说,电话本呀,手中拿.54.32.678. 师幼:电话本呀,手中拿.54.32.678.

  教师:号码拨通了,小老鼠是怎样说的呢:(单击出示图谱

  7.1)

  “喂,喂,你好呀!请你快到我的家!”

  师:朋友是怎样回答的?(单击出示图谱7.2)

  师幼:“好,好,知道了。马上就到你的家”。

  教师:孩子们你们太厉害了,这个游戏好玩吗?让我们看着图谱玩一遍。(单击出示图谱8)

  师幼:(看着图谱重复一遍帮助幼儿记忆)

  打电话啦。。。接电话啦。。。有的小朋友做的动作可真好看,我还想看看。(小老鼠打电话,找个朋友……好好,知道了,马上就到你的家)

  3、引导幼儿说出歌词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觉得小老鼠家来的客人会是谁呢? 幼儿:.....

  教师:嗯,有可能是,有可能是,也有可能是??听一听来

中班音乐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感受进行曲雄壮有力的旋律特点。

  2、初步尝试通过舞蹈动作创编身体节奏谱。

  3、通过奏乐,享受合作的乐趣。

  4、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5、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活动准备:

  幼儿已有韵律《斗牛士之歌》的经验;音乐伴奏;各种打击乐器等。

  活动过程:

  一、韵律《斗牛士之歌》。

  要求:感受节奏,表现斗牛士的英姿。

  二、创编身体动作节奏谱。

  1、根据不同的韵律动作创编相应的身体动作:

  “我们刚才表演的第一个动作的节奏是怎样的?如果用身体动作来表示,可以怎样做?”(如:跺脚、拍手)

  “第二个动作的节奏跟第一个的一样不一样?一样的话还可以用哪些身体动作节奏来表示?”(如:跺脚、拍腿)

  “蹲下、起来的节奏是慢还是快?可以做什么动作来表示?”(如:拍头)

  “接下来是一个节奏很快的间奏,我们表演的'是什么动作?我们还可以用脚尖点地来表示吗?”

  2、幼儿用身体动作完整的表现《斗牛士之歌》的节奏。

  3、幼儿看教师指挥,分组合作用身体动作表现《斗牛士之歌》。(教师用与幼儿相同的动作来指挥)

  三、幼儿使用乐器为《斗牛士之歌》伴奏。

  1、探索铃鼓的两种不同使用方法:

  “这一组的小朋友脚的动作有两种,一种是跺脚,一种是脚尖点地。现在你们使用的乐器是铃鼓,演奏时的方法一样不一样呢?不一样的话,要怎样使用铃鼓来奏出相应的节奏呢?”(引导幼儿表现敲铃鼓和摇铃鼓的动作)

  2、幼儿看教师指挥演奏乐曲一遍。

  3、幼儿交换乐器看教师指挥演奏乐曲第二遍。

  4、请一名幼儿尝试当小指挥,全体演奏乐曲第三遍。

  四、游戏:《魔法师斗牛》

  玩法:幼儿在活动室中间的空地上边唱《农场里的牛》,边自由模仿牛的动作,教师则变成魔法师,当幼儿唱到牛的“哞哞”声时,魔法棒指到谁,谁就要保持固定姿势不能动,直至歌曲结束。

  活动反思:

  因为有韵律活动作为先行组织者,再加上教师适当的提示语引导,幼儿创编身体节奏谱这一重难点完成得比较好,由身体节奏谱过渡到配乐、奏乐就相当流畅,幼儿轻松地完成了探索式学习,也体验到了成功和音乐活动的乐趣。多给孩子提供机会。最后的音乐游戏可以加大难度,如创编牛叫时的不同节奏。

  小百科:西班牙斗牛起源于西班牙古代宗教活动(杀牛供神祭品),13世纪西班牙国王阿方索十世开始这种祭神活动,后来演变为赛牛表演(真正斗牛表演则出现于18世纪中叶)。

中班音乐教案 篇4

  设计思路:

  《玩具进行曲》节奏分明,轻快的音乐能很好地激发幼儿的表演欲望。在本次活动中将引导幼儿感受乐曲的诙谐幽默和玩具的有趣组合,学唱歌曲,通过引导,希望幼儿在动作表现上有进一步的提升。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玩具进行曲》,感受歌曲的活泼欢快。

  2、尝试用动作表现歌曲内容。

  活动准备:

  1、课件《玩具进行曲》。

  2、各种玩具,小猫、小狗、小汽车、小娃娃。

  活动过程:

  一、欣赏歌曲

  1.教师点击【歌曲欣赏】,播放歌曲《玩具进行曲》,幼儿欣赏。

  2.教师:歌曲好听吗?歌曲里面提到了哪些玩具呢?

  3.教师点击【玩具图片】,小结:歌曲里面提到了玩具小猫、小狗、小汽车、小娃娃。

  二、学唱歌曲

  1.教师点击【歌曲mtv】,请幼儿再次欣赏,并尝试跟着歌曲在老师的带领下拍节奏。

  2.教师边演唱歌曲边引发孩子模仿各种玩具形象的'动作。

  *小猫怎么叫的?(喵喵)走起路来怎么样?(静悄悄)

  *小狗的动作呢?开小汽车的样子是怎样的?

  3.幼儿听歌曲,反复跟唱。

  4.小结:你们唱得真好听,这么多玩具都来了,真热闹。

  三、表演歌曲

  1.请幼儿尝试在音乐伴奏下,演唱歌曲并配合模仿各种玩具的形象动作进行表演。

  2.活动延伸

  *播放课件【歌曲图谱】,帮助幼儿记忆歌词。

  *播放课件【歌词创编】,教师提问:除了歌曲中唱到的玩具之外,小朋友想想,还有哪些玩具也来了?

  3.小结:小朋友们有这么多的玩具,可以组合着玩,真开心。

中班音乐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能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初步体验和表现跳音。

  2.愿意参加唱歌活动,体验与同伴互动交流的乐趣。

  活动准备:

  小鸟指偶两个、钢琴。

  活动过程:

  1.练声:小鸟飞来了,喳喳喳喳喳(3个音阶练习);哼唱《小小鸟》旋律。

  2.谈话导入,欣赏第一遍(教师清唱歌曲),了解歌曲名称。

  设问:歌曲唱了什么?介绍歌曲名字。

  3.手偶表演,欣赏第二遍,初步了解歌词。

  设问:歌曲里的.小鸟先怎么样?然后呢?

  4.借助手偶表演熟悉记忆歌词。

  5.学唱新歌,重点学习表现跳音。

  6. 幼儿边歌唱边表演,进一步熟悉歌曲。

  附:歌曲《小小鸟》

  1=C

  一 只 小 小 鸟,两 只 小 小 鸟,见 面 点 点 头,点 点头。

  你 亲 亲 我,我 亲 亲 你,碰 一 碰,碰 一 碰,飞 走了。

中班音乐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前阶段我们开展了《春天来了》的主题,幼儿在主题中知道了春天的花,春天的小动物,尤其对幼儿园春天的小花园特别的感兴趣。在幼儿玩的过程中,我发现幼儿会边玩边发出小动物的声音而且还有几个小伙伴一起学着小动物走路的样子在小花园里散步,他们发出的汪汪汪、嘎嘎嘎的声音非常的具有节奏性,所以我抓住幼儿的这个兴趣点,借助小动物这个载体,帮助幼儿感受理解音乐,来体验每一个乐句。在活动中,我设计了许多的情景,层层递进,通过激活幼儿的已知经验,并引导幼儿运用这些已知经验运用到新的情景中来解决新的问题。

  活动目标:

  1、会根据乐句的变换做不同的动作,并初步进行分奏、合奏。

  2、在游戏中感受对小动物的热爱之情。

  活动准备:

  1、三种打击乐(小铃、圆舞板、铃鼓)每人一份

  2、欢乐的小鸭子的律动

  3、活动音乐

  活动过程:

  一、律动《欢乐的小鸭子》

  鸭宝宝我们一起去散步吧(音乐起,做律动进教室)

  二、小乐器来唱歌

  1、今天天气可真不错,看看鸭妈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乐器宝宝)我们一起和乐器宝宝做个游戏吧!

  2、我来请个小指挥(听音乐小指挥开始进行)

  三、欣赏感受音乐

  1、初步感受音乐。你听到这个歌曲有着什么样的感觉呢?心里是怎么想的呢?

  2、再次感受音乐。我们用小手来拍拍这个音乐,这个音乐讲了几句话给我们听。

  3、在游戏中理解乐句。你们做了拍手的'动作,你们来数数看现在我也来做几个动作。

  四、幼儿演奏

  1、师:我们看看马路上都有什么?都有谁来了?这些小动物说话的声音是什么样子的呢?你觉得哪种小乐器最像小猫、小狗、小青蛙的声音。哦,我们来问一问这些小动物是不是像我们说的一样,(出示乐器图谱)哦,真的是这样啊。

  2、师:那我们用小乐器来唱唱他们的声音好吗?那谁来做小青蛙、小狗和小猫呢?我请数字宝宝来帮帮忙,谁知道数字宝宝这样站是什么意思呢?好我们一起来试试看。(幼儿操作)

  3、这次我们数字宝宝又换位置了,我们马上把自己的乐器宝宝变出来好吗?(幼儿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