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大班美术教案锦集7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班美术教案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班美术教案 篇1
活动背景
太仓是一个美丽的滨江城市,也是物产丰富的“鱼米之乡”。近期,本园正致力于乡土美术的课题研究。大班美术活动《美味的“长江三鲜”》便是在这一课题背景下产生的。 一些孩子已接触过部分“江鲜”,如,刀鱼等。大班的孩子,语言、绘画、手工制作能力已有了一定的基础,针对这些情况,我决定将“长江三鲜”(刀鱼、鲥鱼、河豚)作为主要内容,开展一节集“语言、绘画、制作”等多方面发展目标为一体的美术活动。
活动目标
1.通过做鱼的生活情景,激发幼儿对绘画活动的兴趣。
2.能大胆地用线条勾画出简单的长江三鲜,并能用丰富的色彩与图案代表不同的口味进行装饰。
3.感受家乡资源的丰富,激发对家乡的热爱、自豪之情。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1.多媒体演示文稿。
2.“煎盘”(纸制)每人一只,剪刀人手一把,蜡笔,画纸。
3.教师用品:煎盘一只,剪好的鱼两条,蜡笔,画纸三张,视频展示仪,作品展示台,黑板。
4.小组操作材料:
红烧组:绿色皱纹纸做的“葱花”,红色、黄色腊光纸做的“辣椒”、“姜片”等。
咖喱组:红色、青色、米色纸做的“红椒块”、“青椒块”、“洋葱块”。
清蒸组:黄色、绿色橡皮泥做的“姜丝”、“葱”,红色的“辣椒”。
油炸组:红色橡皮泥(做番茄酱)。
活动过程
一、谈话活动,引出活动主题。
T:(点击画面)“你们好!我的名字叫起司猫,今天我来大1班做客,今天是我的生日哦!”
T:你们说,我们该怎样来招待它呢?”
C:“小猫最喜欢吃鱼了。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我们的家乡太仓就是位于长江边的。长江里有许多种类的鱼。今天我们就每人做一道美味的长江鱼来招待小猫,好吗?”
二、简笔画——长江三鲜。
T:(点击画面)长江里有三种鱼是特别有名的,它们的味道非常鲜美,所以人们称它们为“长江三鲜”。先让我们看看是哪三种鱼吧!”
1.幼儿观察鱼的形态,说说鱼的特征,教师介绍名称。
刀鱼——身体细细长长的`,嘴巴尖尖的,尾巴细细的,身体就像一把刀。
鲥鱼——身体有些扁。
河豚——头和肚子圆圆的,眼睛鼓鼓的,背部和肚子上有刺。
T:(点击“三鲜”画面)“长江三鲜”这三种鱼各有各的特点,老师现在想把它们画出来了。
2.教师示范三种鱼的简笔画,(提醒幼儿要将纸画满,从纸的一端画到另一端。)将其贴于黑板展示。
三、绘出“鲜美”鱼餐。
师:“鱼我们已经准备好了,接下来该做鲜美的大餐了。烧鱼的方法有很多种,我们来欣赏一些图片。”(点击画面,幼儿欣赏颜色鲜艳的烹饪美图。)
1.结合图片介绍各种烹饪方法。(注重各种颜色各异的佐料及盘子装饰的介绍。)
(1)红烧——用褐色的酱油、黄色的姜片做成,还要撒上绿绿的葱花,也可以放上一些红色的辣椒。
(2)清蒸——颜色比较清淡,需要一些生姜片或生姜丝、葱段等。
(3)咖喱味——黄色的咖喱粉,红椒块,青椒块,洋葱块配料。
(4)油炸鱼一一用金黄色的油炸成,还可以浇上番茄汁。
(5)烧烤鱼——用竹签串起来刷上油烧烤,变成金黄色,再撒上胡椒粉、孜然粉等佐料。
2.师介绍“煎盘”,利用各种制作材料(皱纹纸、腊光纸等)示范“咖喱刀鱼”的“烧”法。
师:“这是一个煎盘,我们就是把鱼放在这里面煎烧。老师这儿有两条新鲜的刀鱼,我把它放人煎盘,浇上油先煎一煎,然后放入咖喱粉、红椒块、青椒块、洋葱块煮一煮,一道美味又好看的“咖喱刀鱼”就做成了。”
过渡:老师的咖喱刀鱼已经完成了,下面该我们的小厨师们显本领了。你们想做什么鱼呢?
3.教师简单介绍各小组制作材料,幼儿按烹饪方法自由选择制作小组。幼儿自选一种鱼,简笔画出来,用剪刀将画好的鱼沿边缘剪下。
4.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1)要求把鱼画大些。
(2)启发幼儿选用一些与茄汁、咖喱、葱、姜等佐料相似的材料、颜色,把鱼“烧”得又香又美。
(3)引导幼儿运用丰富的图案和色彩装饰盘子。
四、评价。
师:谁来说说你用的是哪种方法烧鱼?是怎么烧的?
总结:我们把烧好的鱼送给起司猫吧!她肯定很开心,我们一起唱生日快乐歌吧!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正是抓住幼儿感兴趣、喜爱的物品。让幼儿通过自己细致观察、敏锐的触觉,独特的视角,自由进行创作发挥,并把单纯的班级环境布置与课堂与主题衔接,让幼儿参与真正成为班级的主人。
大班美术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运用多种花纹与图案装饰向日葵的花盘、茎叶。
2、学会用相似色进行背景色的涂色,鼓励幼儿用不同规律的色块来涂色。
活动准备:
花纹范例、范图若干张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复习:有个大画家叫凡高,他画了一幅美丽的画,是什么?
2、请幼儿描述一下向日葵是什么样的?
二、欣赏范画
1、了解不同的作画方式:凡高的《向日葵》是油画,这幅《向日葵》是用什么方法画的呢?(线条装饰画)
2、欣赏不同的花纹和图案:除了这些花纹,你还会其它漂亮的花纹吗?(请个别幼儿画一画)
三、提出作画要求。
1、构图时要大胆、流畅,向日葵的花盘画得圆又大。(教师示范,引导幼儿画出不同的花瓣)
2、进行装饰时注意花纹要画得整齐而密集。
3、背景色选用相似色,运用不同形状的色块排列来进行涂色。
四、幼儿作画
五、作品展示。
相关内容
剪纸活动:花儿朵朵
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讨论等感受累加剪纸的特点,并初步尝试用这一方法创作“花儿朵朵”。
2.能运用折剪、画轮廓的方法进行创作,体验成功的快乐。
3.能共同合理地使用各种工具、材料。
准备:
1.各色蜡光纸,糨糊,剪刀,托盘,抹布,铅笔等。
2.累加组合剪纸作品一幅(见图1),其中一只蝴蝶的花纹可以分离并移动。
3.背景音乐,“三只蝴蝶”背景图(图上有幼儿画的若干花朵)。
4.欣赏剪花娘子库淑兰的剪纸作品,丰富有关经验。
过程:
1.回忆已有经验,萌发活动兴趣。
师:我们听过剪花娘子库淑兰奶奶的故事,也欣赏过库淑兰奶奶的剪纸作品,还记得是什么作品吗?库淑兰奶奶这幅作品是用什么方法做的?
幼:梅香骑马。
幼:用的是累加剪纸的方法。 2.欣赏剪纸作品《蝴蝶飞》,感知累加组合剪纸的特点。
(1)初步整体欣赏作品。
师:这些蝴蝶是什么样子的?
幼:大小不一样,飞的方向不一样。
幼:有红色的、黄色的、蓝色的。
师:在这么多美丽的蝴蝶中,你最喜欢哪一只?你觉得它哪里最漂亮?
幼:我最喜欢红色的蝴蝶。
幼:蝴蝶身上的锯齿形花纹很好看。
幼:蝴蝶身上还有波浪形、圆形和水滴形的花纹。
师:这只黑色蝴蝶翅膀上的花纹是什么样子的?
幼:最外面的是锯齿形,中间有许多圆形,像小太阳一样。
(2)初步了解累加粘贴的位置不同,产生的效果也不同。
师:像小太阳一样的花纹有几层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教师将黑色蝴蝶上的太阳形花纹一层层地分离,便于幼儿观察。)
师:原来四层图形从下到上,一层比一层小,而且它们的颜色也不同。
现在我要把它们贴回去,该先贴哪一个呢?
幼:桃红色的最大,要贴在最底下,再贴绿色的、小一点的……最小的要贴在最上面。
师:贴好后的花纹和原来的一样吗?怎么不一样呢?
幼:圆形都贴到一边去了,和蝴蝶小翅膀上的'水滴形花纹有点像。
师:看来累加粘贴的位置不同,产生的花纹效果也不同。
(3)初步了解累加粘贴的层数不同,产生的花纹效果也不同。
师:蝴蝶所有的花纹都是四层的吗?有没有和它不一样的?
幼:小翅膀上的花纹是三层的。
幼:还有蝴蝶的身体用了两层累加,眼睛用了一层。
师:累加的花纹有单层的,也有多层的,它们的色彩和花纹效果也不一样。
3.大胆尝试用累加组合的剪纸方法创作“花儿朵朵”。
(1)共同讨论制作方法。
师:我们的小舞台要上演童话剧《三只蝴蝶》,我们已经做了一些背景,画了一些美丽的花。今天我们再用累加的方法做些花,把背景布置得丰富些,好吗?你们想做什么样的花呢?
幼:菊花、荷花、蝴蝶花、梅花……
师:我这儿有一些梅花,我们来看看它是什么样子的。
幼:最外面一层花瓣是红色的,第二层是粉红色的,还有花蕊。
师:我们怎么来做这朵花呢?两层花瓣一样大吗?
幼:先折剪出第一层梅花花瓣,再剪出第二层花瓣。
幼:最下面的最大,中间的小一些……还要剪出花蕊,然后把它们贴在一起。还可以剪些小花纹装饰花瓣。
(2)尝试制作。
师:我们可以用折剪的方法和画轮廓剪的方法来做花,在使用材料时要注意:大的花瓣和花纹用大的纸,小的花瓣和花纹用小的纸,剪下的碎纸要放到空盘子里,我们要像库淑兰奶奶一样学会节约。
(幼儿制作并将作品布置在《三只蝴蝶》的背景图上)
4.师幼共同布置作品并欣赏,体验成功的喜悦。
师:你最喜欢哪一朵?它哪里最漂亮?
幼:荷花很漂亮,它的花瓣一层一层的,每一层的颜色都不同。
幼:鸡冠花很好看,它的花蕊有很多形状。
师:累加剪纸的方法不仅可以做花,还可以表现很多其他的东西,以后我们再来试一试。
大班美术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回忆、欣赏,能细致地描述花瓶的各种造型、色彩、图案,感受花瓶的和谐美和均衡美。
2、了解纸版画的创作、转版、制作和拓印的基本方法,能在教师的提示下有序地进行制作活动。
3、知道将操作材料放回原处。
活动准备:
1、幼儿对花瓶的外形和图案有充分的了解。
2、有关花瓶的实物和照片。
3、稿纸(A4),白板纸两张,复写纸,铅笔,夹子,油墨,胶滚,宣纸等。
活动过程:
◎第一步:创作并转版
1、引导幼儿回忆并讲述自己看过的花瓶的造型、色彩和图案。
教师:你见过的花瓶是什么样的?像什么?是什么颜色的`?上面有什么?
2、欣赏一些特殊的花瓶。
教师:你喜欢哪一个花瓶?这个花瓶给你什么感觉?它像什么?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什么颜色?是用什么花纹或图案装饰的?是怎么装饰的?
3、幼儿创作并进行转版。
鼓励幼儿没计造型独特的花瓶,尝试运用连续纹样和单独纹样来装饰。
4、作品。
互相交流,谈谈自己的花瓶有什么独特之处。欣赏其他小朋友的作品,积累有益的经验。
◎第二步:制版
1、观察以前幼儿制作的版子,发现制作方法。
(1)教师:仔细看看这些版子,你能猜出这些是怎么制作的吗?
(2)教师:哪些部分需要剪?怎么剪?怎么贴?剪灰版还是白版?为什么?如果有两层怎么办?
2、幼儿进行制作活动。
3、观察、交流制作方法。
要点提示:
从灰版到白版、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有顺序地转版。
◎第三步:拓印
1、欣赏、幼儿的上次作品。
教师:为什么没印清楚?为什么发生重影?为什么印不上去?
2、观察教师的印制过程。
(1)教师:老师是怎么印面的?先干什么?后干什么?
(2)教师:怎么滚油墨?滚筒上的油墨多少合适?怎样才能滚匀?
(3)教师:宣纸怎样放上去?怎样拓印?怎样揭开宣纸?
3、教师指导幼儿进行小组拓印活动。
活动建议:
☆活动延伸 尝试一些简单的剪贴活动,促进幼儿小肌肉的发展,使幼儿使用剪刀的技能更加娴熟。
☆区角活动 收集瓶子的实物和照片布置在区域内供幼儿欣赏和交流。
☆家园共育 举行“花瓶设计大赛”的亲子活动。
评析
设计的关键是外形在于独特,装饰在于精巧——这些创意都蕴含在欣赏之中,因此欣赏作品的收集和选择很重要,能给幼儿很多启迪,打开创造之门。转版不难,但是幼儿容易忽略有序复制和两块底版要复制不同的颜色,因此教师要用提问的方式及时提醒幼儿,减少出错。
大班美术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了解刮刮画的独特作画方式,掌握刮刮画的方法,表现深海里的鱼。
2、尝试运用点、线、面进行刻画创作,体会画中色彩和构图的美。感受奇特效果和成功喜悦。
活动准备:
16K刮刮纸,牙签若干支。课件一个。
活动过程:
1、引题激趣:
(1)出示刮刮画,激发幼儿对刮刮画的兴趣。
(2)出示蜡笔画、水彩笔画,与刮刮画作比较,使幼儿初步了解刮刮画的`独特风格。
2、观察讨论:
(1)运用课件,展示刮刮画的作画步骤。
(2)教师示范画深海里的鱼。
(3)幼儿相互讨论自己想要画什么样子鱼。
3、自由创作:
(1)放音乐,幼儿自由创作。
(2)教师巡回指导,及时发现幼儿在创作过程中的情况。
4、交流体验:
把幼儿作品贴到展示栏中,相互欣赏。
大班美术教案 篇5
大班美术《滑滑梯》
沁阳市第一幼儿园幼教集团南旺分园 张东静
一、活动目标:
1、在感知各种滑梯特征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设计想象滑梯。
2、能用绘画的方式表现滑滑梯的大致场景,构图比较完整。
3、从滑梯的回忆中感受感受自己的成长,萌发对幼儿园的留恋。
二、活动准备:各种滑梯的图片、纸、笔、音乐
三、活动过程:
1、回忆玩滑梯。
师:每个小朋友都玩过滑梯,滑梯也伴随我们一起成长。我们幼儿园的滑梯你喜欢吗?除了玩过像幼儿园这样的滑梯,你还玩过什么样的滑梯呢?
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自由讲述。
2、欣赏各种滑梯图片
(1)师:其实除了我们幼儿园的滑梯以外,还有各种各样的`滑梯,我们一起来看看好吗?
(2)逐一向幼儿)播放图片,让幼儿边看边讲滑梯的特征。
(3)教师小结:原来滑梯有这么多的种类,有充气滑梯、水上滑梯、组合滑梯、卡通滑梯、滑梯床、真是非常的有趣,而且每种滑梯的功能还都不一样。
3、设计滑梯。
(1)师:你觉得除了我们刚才看到的这些有趣好玩的滑梯外,还有什么样的滑梯?如果请你来设计的话,你想设计什么与众不同的滑梯呢?
请幼儿自由讨论。
(2)教师引导幼儿先画出滑梯在画出小朋友上滑梯的
动作和姿态。
提示:在画人时侯,可以画正面的,也可以画侧面的。
4、展示滑梯
(1)选一些有特殊功能的滑梯作品请幼儿介绍,教师适当小结。
(2)教师小结;小朋友和玩了3年的幼儿园马上离别了,你想对滑梯说什么感谢的话呢?让我们把感谢的话去带给滑梯好吗?
活动延伸:可请幼儿用彩纸剪贴出滑梯,然后添画人物。
反思
大班美术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引起幼儿对画鱼的兴趣,能大胆地用几何图和线条构画出简单的鱼。
2.继续学用“短线排列”的方法涂色。并使幼儿在选择、调换颜色的过程中感受到色彩美。
3.提高手部肌肉动作的灵活性,要求幼儿将画具和废纸放在指定处。
活动准备
1.自然角里放置各种常见的鱼供幼儿观察。
2.画具:图画纸若干,每张纸上如图画上一个煎盘,用缝纫机在“煎盘”的四周扎一圈细密的小孔油画棒或彩色粉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设置情境,引起幼儿作画的兴趣
1.出示玩具小猫,告诉幼儿:今天是小猫的生日,朋友们送给它很多鱼
2.出示范例,引导幼儿观察欣赏这些鱼的造型(是用三角形、半圆形、圆形、梯形和线条组合而成的)。
3.继续讲述:小猫想,如果能把这些鱼烧成各种各样的味道,请朋友们一起来吃该有多好啊。4.提问:这些鱼可以烧成什么味道的呢?(茄汁的、咖喱的、糖醋的、葱油的等等)让幼儿讲讲常见的鱼名称,并了解鱼营养好,人人都需要。
二、教师以烧鱼的形式,为幼儿作示范
1.教师介绍煎盘,准备“烧鱼”。
2.教师边示范,边作讲解:先把鱼放人煎盘里(在煎盘里画上一条鱼),然后在鱼的周围浇一层油(涂上—圈不规则的黄颜色)
黄色的`油
绿色的葱
桔黄色的姜
咖啡色的酱油
褐色的酱油
3.与幼儿讨论可放些什么佐料.请一、二名幼儿在鱼的边上或身上添画上—些佐料,如绿色的葱段、红色的辣椒、咖啡色的酱油、黄色的姜片等。
组织幼儿讨论作画方法。
建议可用通俗的语言“入味好吃”与“不好吃”来表示颜色涂得浓还是淡。
a.可出示二张范例(一张涂得浓,一张涂得淡)供幼儿观察讨论:哪个煎盘内的鱼味美?为什么?(颜色鲜艳的味美香味浓;颜色暗淡的鱼肉香味淡。)
b.建议教师在暗淡的一张范例上示范涂色方法:先在轮廊线圈内涂一圈,再在里面运用短线连接着来回涂,涂满、涂浓,让幼儿体会到鱼变“入味”了。
三、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1.要求幼儿把鱼画大些(至少—个小拳头或—个小手掌遮不住)
2.启发幼儿选用一些与茄汁(紫色)、咖喱(淡黄)、酱油(赫色)、糖醋番茄酱(红色)、色拉酱(白色)、葱姜(绿色)及其它佐料相似的颜色,把鱼“烧”得又香又美。
3.对运用“短线排列法”涂色有困难的幼儿,作个别辅导。
4.提醒幼儿最后撕去煎盘周围的纸边。
四、引导讲评
1.幼儿将各自的“煎盘”放在铺好“桌布”的桌上、
2.教师抱着玩具小猫,和幼儿一起以“品尝鱼味”的形式作品。
对大胆造型、配色鲜艳以及构图独特的幼儿多作鼓励;哪盘鱼最好吃?建议可让涂得好的幼儿介绍方法。鼓励有些幼儿对自己的画稍作加工。让它们也变得“味美好吃”。对观察仔细、想象力丰富的幼儿予以充分的肯定。也可用大家提建议的方法,帮助个别幼儿丰富画面内容.如添上一些x,颜色好看,味道也更好等等。
五、唱歌曲“办家家”给最佳“小橱师”发奖
让幼儿讲讲常见的鱼名称,并了解鱼营养好,人人都需要。
大班美术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能自由设计画面,创作出有生活情景的小朋友活动画。
2.尝试通过表情变化来表现心理活动,从动作和色彩中感知美、创造美。
3.培养想象力,体验快乐的情感。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鼓励幼儿乐于参与绘画活动,体验绘画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绘画纸、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幼儿随音乐自由表现手、脚、面部表情的活动,并表现出与歌词相符的`造型动作。(教师用语言启发幼儿用夸张的表情表现我们的各种情绪)
二、示范画表情,引导幼儿互相讨论
1.小朋友孤单发愁时的表情该怎样表现(撅嘴、垂头、掉泪、嘴角下弯、闭眼、躲在角落……),请小朋友上前做示范,教师画出1-2种表现形式。
2.小朋友快乐游玩时的表情怎样表现(笑、唱歌、拥抱、嘴角上翘、手拉手……),请小朋友上前做示范,教师画出1~2种表现形式。
三、交代要求,引发绘画欲望。
师:小朋友生活的地方非常美丽,都有些什么呢?(树、花、草、楼房……)鼓励幼儿用这些美丽的东西做背景,把刚才的音乐游戏用画笔表现出来。可以只表现孤单发愁的情景,也可以表现快乐游玩的情景,还可以表现整个游戏情景。
四、幼儿自由创作,教师巡回指导教师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自由表现。
五、幼儿互相介绍作品。
活动反思
开始部分让幼儿自由地用表情和姿态表现音乐,激发了他们对活动的兴趣。接着从老师的示范讲解中获得了用笔表现的相关经验,教师的语言启示进一步激发了孩子们的创作欲望,为孩子的创作打下了基础。小朋友对绘画感兴趣,但是在画人时,表情基本能够表现出来,身体以及手脚就难画好,还有就是在结束部分,一些小朋友先画完,而另外的小朋友动作慢,迟迟没有画好,就造成先画完的小朋友吵吵闹闹,部分小朋友动作慢,后来介绍作品的时间就不多了。
【大班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美术 大班美术教案06-19
【经典】大班美术教案08-04
(精选)大班美术教案07-27
大班美术教案(精选)08-18
大班美术教案(经典)08-12
大班美术教案(精选)08-14
大班美术教案【经典】07-23
大班美术教案05-17
大班美术教案[精选]07-29
(经典)大班美术教案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