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舞蹈教案

舞蹈教案

时间:2024-06-20 02:39:42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关于舞蹈教案范文汇总十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舞蹈教案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舞蹈教案范文汇总十篇

舞蹈教案 篇1

  活动名称:创编舞蹈“掀起你的盖头来”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学习新疆舞的基本步伐:垫步、踏点步、进退步、一步一点。基本动作:翻腕、柔腕、托帽手、点肩式、绕腕、移颈。

  2、幼儿学习听音乐自由创编舞蹈,并学习与他人合作创编舞蹈,发展幼儿动作协调性。

  3、提高幼儿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的能力,培养初步的音乐表演能力和即兴创作能力。

  活动准备:新疆帽若干、音乐、舞蹈厅、幼儿服装、铃鼓若干、新疆舞碟子

  活动过程:

  1、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带领幼儿进行基本功训练:芭蕾手位、勾绷脚练习、压腿练习

  2、今天,王老师请小朋友欣赏一段舞蹈,请小朋友仔细看,观察是那个民族的舞蹈。

  问幼儿:“是那个民族的舞蹈,你们知道这个民族的人最擅长什么?在表演的时候通常都有哪些常用的动作呢?比如:移颈、翻腕。”

  老师小结:新疆维吾儿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故新疆素有"歌舞之乡"的美称,新疆乐曲的律优美动听,节奏活泼鲜明,情绪热烈欢快。他们的.舞蹈非常优美,动作也很漂亮,新疆的舞蹈主要是身体各部位的动作同眼神配合,传情达意。从头、肩、腰、手臂到脚趾都有动作。昂首、挺胸、直腰是体态的基本特征。动静结合,大小动作的对比以及移颈、翻腕等装饰性动作的点缀,形成热情、豪放、稳重、细腻的风格韵味。

  原来我们在中班的时候学习了一些新疆舞的基本动作和步伐,都有哪些?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吧。

  4、复习基本步伐:垫步、踏点步,手部动作:翻腕、柔腕、移颈,带领幼儿跟音乐练习。

  5、今天,王老师还要教小朋友学习新的新疆舞步伐:进退步、一步一点。基本手位:托帽手、点肩式、绕腕并带领幼儿反复练习,纠正幼儿的动作,引导幼儿将步伐和手的动作结合起来。

  7、今天,王老师请小朋友创编新疆舞“掀起你的盖头来”,要把新疆舞的基本步伐和基本手位结合起来编进舞蹈。下面请小朋友分组听音乐进行创编。教师分组巡回指导。

  8、引导各组幼儿大胆展示自己创编的舞蹈。

  9、教师小结:今天小朋友真棒,不光学会了新疆舞的基本步伐和手位,还能和小伙伴合作创编出好看的舞蹈,王老师真高兴啊,我也来为大家表演一段新疆舞,欣赏教师的舞蹈“掀起你的盖头来”。结束!

舞蹈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培养幼儿的形体,增强幼儿足尖、足踝的力度及准备部位的协调性。

  吸引幼儿兴趣,激发幼儿对舞蹈的兴趣。

  活动准备

  蓝精灵卡片,光盘

  活动流程

  律动练习、走步练习。

  根据走步的方法和节奏、速度、力度来表现不同的'人物及情绪,不同形象的走,可以慢慢的走,雄壮的走,欢快的走。

  1、动作一:双手五指张开,手心向外,放在脸边,左脚脚尖翘起,向左做一次,向右做一次。面部表情——高兴,动作——欢快。

  2、动作二:双手呈拳状,左胳膊伸直,又胳膊弯曲在胸前,左脚向做侧高高抬起,反方向做一次。做一个八拍。

  3、动作三:游戏式动作,两个小朋友一组,手拉着手跑跳步转圈,左侧同学不动,又侧同学转向坐侧同学那一边,然后拉手转圈跟节奏进行跑跳步练习。小朋友跳着玩,向玩游戏一样。反复做四圈。让小朋友快乐的做动作。

  4、老师把三个动作连起来示范一遍,小朋友跟着连起来做一遍。老师仔细纠正动作,找表现好的小朋友示范动作,个别辅导,鼓励做的好的小朋友。

  活动总结

  要注重跳舞的情绪,动作连接的自然熟悉。

  活动延伸

  回家跳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看。幼儿教育网()

舞蹈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一、通过演唱这首歌曲,让学生感受弱起节奏的特点,提醒学生注意前奏与演唱时的第一句一定要衔接的准确。

  二、通过表演,感受歌曲的舞蹈性,并能够用编创适当的动作配合节拍表演。培养动作的协调性。鼓励合作表演。

  三、通过跟唱、模仿歌曲,顺带学习附点音符。(能正确演唱或演奏即可)

  教学重难点 学习歌曲

  弱起节奏附点音符

  教具准备 电脑光盘 电子琴 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一、随音乐律动

  二、师生问好

  学习新课

  1、教师演奏歌曲旋律,学生随音乐自由创编动作。

  2、教师用不同的速度、不同的乐器音色来演奏这首乐曲。要求学生用不同的动作表现出每一遍之间不同的情绪。(表演后提问、并请学生回答)

  1、教师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请学生模仿(注意与前奏的衔接)

  2、请学生用不同于教师的身体部位来演奏这段节奏。

  3、欣赏歌曲。要求学生记住歌曲的名字。 学生在随音乐律动的过程中可以放松自己,将自己完全的融入到音乐当中来。

  熟悉歌曲的旋律,为下面将要进行的歌曲教学做铺垫。

  通过模仿,提高学生对节奏的记忆能力

  提高学生的肢体协调能力。

  对每一次聆听都应该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

  集体舞表演

  3、教师板书课题,并且介绍歌曲风格(生动有趣,游戏性强)以及歌曲名称的含义。

  4、再次聆听歌曲。记住前四小节说的歌词是什么。欣赏后,教师要提问。并且会要求学生反复的配合肢体语言说出这些歌词。

  5、 请学生随范唱轻声学唱歌曲(教师注意学生在演唱时出现的问题,采用灵活的.方法加以纠正)

  难点:弱起节奏

  附点音符

  a) 教师为学生示范基本动作

  b) 学生模仿教师的动作。

  c)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练习。

  d)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表演,学生之间相互评价。

  总结本课内容,提出希望

  经过几次聆听之后,学生对于歌曲已经基本上掌握了。这就使得接下来的演唱对于学生来讲变的比较容易。

  学生在学习了教师的动作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的部分动作,就可以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舞蹈了。之后再把小组内其他的同学的动作都组织起来,一个小型的集体舞就形成了。

  板书设计 假如幸福的话拍拍手吧

  附点节奏 歌曲曲谱及歌词

舞蹈教案 篇4

  体验音乐节奏和音乐旋律与舞蹈律动和舞蹈动作歌唱性的完美结合。 (十分钟)

  1、分别欣赏三段舞蹈动作片段和音乐片段,请同学们找出相匹配的舞蹈动作和音乐。并从音乐节奏、音乐旋律和舞蹈律动和动作特点来分析作品。

  《胡桃夹子》舞蹈动作片段 《踏歌》音乐片段

  《踏歌》舞蹈动作片段 《黄河》音乐片段

  《黄河》舞蹈动作片段 《胡桃夹子》音乐片段

  (学生欣赏,分析、讨论)

  舞蹈动作的抑扬顿挫;力度的强弱;速度的快慢等,无一不是在音乐节奏中体现的。但没有音乐旋律的衬托,舞蹈是难以表当然舞蹈和音乐都是在时间的过程中展示的,这样他们才能够同步进行,结合在一起。

  2、体验:让学生对《黄河》中的一至两个舞蹈动作进行体验。

  预设一:个别有基础的同学进行舞蹈动作模仿。

  预设二:没有学生主动模仿时,老师带领大家一起进行舞蹈动作体验。

  师:舞蹈的表现需要表演者有很好的基本功,才能充分的'体现作品的内涵。因此,基本功的训练是很重要的。让我们从最基本的站姿训练开始。

  三、体验实践:芭蕾手位组合 (二十分钟)

  1、正确的站资:

  使颈、臀、腿在一条直线上。

  2、手的形态:大拇指尖要轻轻地碰到中指的指根处,其它的手指稍弯一些挨在一起放好。这种形态只是在初学时才要求这样做。因为那时学生还不能有意识地支配,控制自己的动作,因而手指容易紧张。以后,手的形态变得比较自然,大拇指不必碰中指,而是朝向手心既可。

  (学生做动作,老师进行纠正)

  3、芭蕾基本手位动作要领讲解。

  (一位手) (二位手) (三位手)

  (四位手)

  (五位手)

  4、教师示范,学生模仿

舞蹈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感受《雨中曲》诙谐幽默、自由的舞蹈风格,体验踢踏舞带来的乐趣。

  2、尝试用脚尖、脚、脚掌等部位以踢踏舞的形式表达自我、创造快乐。

  3、初步了解踢踏舞轻松活泼、节奏感十足的基本特点,感受《雨中曲》音乐与舞蹈的配合。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音乐《雨中曲》,剪辑视频。

  2、经验准备:幼儿有在雨中玩耍的.经验。

  活动过程

  1、玩游戏“脚的律动”,感受用脚舞蹈的趣味性。

  2、欣赏“雨中曲”视频,初步感受踢踏诙谐幽默、自由的舞蹈风格。

  3、再次完整欣赏《雨中曲》视频,了解新的舞蹈形式。

  4、分段欣赏《雨中曲》片段,尝试模仿几个典型的动作。

  5、尝试以踢踏舞的形式表达自我,创造快乐,进一步了解踢踏舞的特点。

  (1)玩“带头人”游戏,在集体舞蹈中自由探索、创造快乐。

  (2)合作表演踢踏舞。

舞蹈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形象的观察力、记忆力和表现力,简单认识各种舞蹈。

  2、用自己喜爱的表现方式表现舞蹈者的姿态。

  3、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情怀。

  教学重点:感受舞蹈的快乐,并将快乐的舞蹈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

  教学难点: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表现舞蹈者的姿态。

  教学过程:

  一、欣赏感受

  1、师:同学们,一年一度的“六·一”儿童节又要到了,每到这个时候,我们都可以欣赏到很多唱歌、跳舞的节目,你们都认识哪些舞蹈呢?能不能给我们学几个动作?

  (生表演)

  2、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朋友,想不想知道他们“六·一”节排了什么节目?

  生:想!

  师:好!我们一起来欣赏他们《快乐的舞蹈》!

  (出示课题)

  3、播放舞蹈录像带

  二、引导回答

  1、师:舞蹈可以很好的`将我们内心的快乐表达出来,可以作为我们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可以给我们美的享受。同学们在欣赏的过程中,看到了哪些优美的动作?给你的组员模仿一下,我们来比一比,看看谁最会模仿!待会我们请每组推荐以为一位同学来给我们表演,好吗?

  生:好!

  2、小组交流,组内表演舞蹈。

  3、师:同学们的舞蹈姿势都挺优美的!哪位同学来给我们表演?

  (生表演舞蹈)

  三、综合体验

  1、师:同学们,他们跳得怎么样?

  生:挺好的!

  师:大家想不想一起跳?

  生:想!

  师:好!那我们就来玩一个“木头人”的游戏!待会我们围成教案频道 /jiaoan/一个大圈,听到音乐后,大家在原地想怎么跳就怎么跳!等音乐声一停,你们就摆出你们最漂亮的动作,然后停在原地不动!

  2、播放音乐,学生跳舞。

  3、(音乐声停止)好!扭扭你的脖子,观察你周围同学的动作,然后选择一个同学的动作记下来。

  (生观察、记忆)

  4、师:你观察到了谁的动作?谁来给我们学一学?!

  (生模仿自己观察到的动作)

  5、师:老师也观察到了漂亮的动作,我也把他记了下来,可是记的方法跟你们不一样,你们看!

  6、师在黑板上示范。

  7、师:这种用简洁的线条勾画出来的画,叫速写。这种绘画的方法对于五官不要求画得很象,重点在于人物的动作,同学们!你们能不能试着用速写的方法,把你刚才记下来的动作画下来?

  生:能!

  8、生作画。

  四、赏析评述

  1、师:大家都完成得不错,你知道其他小朋友是怎么样表现舞蹈的场面的吗?我们打开书,一起来欣赏。谁来说一说,画上除了由跳舞的人,还画了什么?和我们的画有什么不同?

  生1:他们的画上画有舞台!

  生2:还有观众!

  2、师:同学们都说得很好!我们的画如果少了这些,就少了教案频道 /jiaoan/些快乐了。你们能不能将这些用上,让你们的舞蹈也快乐起来啊?!

  生:能!

  3、播放音乐,学生继续作画。

  五、交流评析

  1、师:请各小组的组长带领你们的组员去欣赏其他组的作品,选择一幅你觉得画得好的,给他贴上小贴片。

  2、生互相欣赏,贴上贴片。

  3、共同欣赏得票多的作品。

  4、师:同学们!想一想,今天大家学到了什么?

  生:我学到了怎样画跳舞的人!

  生:我学会了速写!

  六、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到的速写,不仅仅可以用来画跳舞的人,大家平常看到漂亮的东西也可以用上速写,将它画下来!

舞蹈教案 篇7

  目标:

  1、欣赏中国古典舞《千手观音》,感受舞蹈中的美。

  2、学习用佛手指进行动作表现,尝试多人组合进行表演。

  3、体验欣赏、表演、合作带来的快乐。

  准备:影碟机、碟片《千手观音》,金指甲,黑板,粉笔

  过程:

  1、欣赏舞蹈《千手观音》

  师:今天,老师请你们欣赏一个漂亮的舞蹈,你们想看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师:你知道这个舞蹈叫什么名字?你在哪儿看到过这个舞蹈?它是由一群什么人表演的吗?为什么叫《千手观音》?

  2、教师讲述“千手观音”的来历。

  师:这儿有个故事,说的就是《千手观音》的来历。

  传说《千手观音》:从前有一位国王,他有三个女儿。有一天,国王得了一种怪病,必须用女儿的一手一眼才能治好。三公主妙善知道后,毅然献出了自己的一手一眼为父亲治病。果然,国王的病好了。如来佛祖知道这件事后非常感动,赏赐了她千手千眼。从此,妙善公主便成了千手千眼观音菩萨了。

  3、再次欣赏舞蹈《千手观音》,鼓励幼儿大胆表现动作。

  师:请你们仔细欣赏舞蹈动作,看看你喜欢哪个动作?(师记录动作图谱)你觉得这个动作像什么?请你学一学。她做得好看吗?我们一块儿来学一学。

  师:这个动作的名字叫“千手佛”,右手在上,左手在下。我们怎样把这两个动作组合起来。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师:我们来听音乐,跟音乐拍手。请你告诉我这个音乐是什么样节奏?我们用这个节奏来做动作。(轻声提示“蹲蹲蹲变”)

  4、幼儿分组,鼓励幼儿大胆创编舞蹈动作,教师巡回指导。

  师:刚才我们欣赏了一群聋哑人表演的《千手观音》,现在,我也为你们准备了金指甲,

  请你也去你的'好朋友一块儿来编一个小朋友的《千手观音》。

  5、幼儿尝试多人组合表演《千手观音》。

  师:谁来为我们表演《千手观音》?你觉得哪个动作最好看?(师记录动作图谱)请你来学一学。还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师记录图谱)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师:小朋友表演地真好,让我们把这些好看的动作编进我们的舞蹈中去。听音乐,我们大家来一起表演。

舞蹈教案 篇8

  课时:1课时

  教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选修5《音乐与舞蹈》

  第三单元 舞蹈世界

  教具:DVD机、电视机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藏族的民间舞蹈,感受藏族的音乐特点和舞蹈风格,了解我国少数民族多姿多彩的音乐舞蹈文化。

  2、能较好地跳一个藏族舞蹈组合,掌握藏族民间舞蹈的基本动率。

  重点:通过观摩影像资料,让学生了解藏族音乐与舞蹈的特点,掌握藏族舞蹈基本动率特点,能够抓住音乐的特征。

  难点:要求学生在舞蹈中膝部保持松弛、曲伸和颤动,并由膝部的曲伸和颤动加上重心的移动以带动上身晃动。

  二、教材分析:

  激情奔放、文中朴拙的藏族舞蹈

  藏族是一个能歌善舞、具有悠久歌舞传统的民族。藏族人民在歌舞中欢庆佳节,也在个歌舞中祭祀祈祷,用歌舞来伴随劳动,也在歌舞中赞美爱情和生活,歌舞活动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藏族舞蹈体态的基本特征是做胯,上身松弛并向前倾。特有的`高原环境造成了藏族民间舞“无屈不成动,欲动必先屈”的动律规则。藏族舞蹈主要表演形式有“弦子”、“踢踏”和“锅庄”。

  弦子:以优美、柔颤、富有歌唱性著称。

  踢踏:藏语称为“堆谐”。

  锅庄:藏语称为“卓”,是圆圈歌舞的意思。

  三、学习过程:

  1、热身:复习上节课学习的汉族----云南花灯的基本动作。

  2、介绍藏族音乐与舞蹈的特点。

  3、随节奏练习膝部的颤动,加强上身的松弛感觉。

  4、作品赏析《牛背摇篮》。

  5、学习“弦子”的基本动作:

  步伐:单靠、长靠、三步一撩、拖步

  手臂:甩袖、撩袖、抛袖

  6、配合音乐《吉祥颂》,让学生能够自由的跳动藏族舞蹈。

  四、小结:

  鼓励学生进行舞蹈表演,可独舞或三人舞。

  收集藏族的民间音乐与舞蹈资料。

舞蹈教案 篇9

  教学内容:

扶把组合练习

  教学目的

  准备活动:

以各关节为主,目的在于预防和减少关节损伤,增强各关节肌肉韧带的弹性和灵活性,促使大脑中枢神经兴奋、克服人体活动上的生理惰性,振奋精神。

  扶把练习:

通过扶把练习掌握身体各部位规范的单一动作,克服站立时的`腰部无力向下的毛病,增强躯干的力量,增加腿部肌肉的力度、开度及灵活性。

  组合练习:

通过动作的单一练习和组合,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增加学习的积极性和动作的协调性,是教学达到良好的效果。

  教学过程

  准备活动:

  1、胸腰练习,教师逐个活动

  2、进行腿部前、旁、后的韧带和肌肉练习

  中间练习

  手位组合复习,结合舞台方位、呼吸、音乐等练习

  扶把练习

  1、擦地2、小踢腿3、吸弹撩腿

  学习新课

  胯掖腿练习

  5——8拍右手扶把,左手打开成七位,站成小八字脚

  1——8左脚旁吸腿。

  2——8勾脚,脚跟向旁蹬出成45度

  3——8左脚硼脚面

  4——4左脚成旁吸腿

  5——8左脚放至右脚旁还原

  反复共做二次,再转身换成相反的方向。

  学习组合《雪绒花》

  1、学习华尔滋前、旁、后的运动

  2、复习动作

  3、结合音乐整体练习

  课堂小结

  总结本堂课的优劣之处,向学生提出希望。

舞蹈教案 篇10

  一、 教学目的:

  1、 通过舞蹈基本知识的讲授和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舞蹈基础理论,常用术语,并能在舞蹈学习实践中应用。

  2、 舞蹈基训部分,即对学员进行基本能力的训练,如:发展学员身体各部分肌肉的能力,训练关节的`柔软性,控制身体活动的能力、灵活性和稳定性,以及跳、转、翻等各种技巧。

  二、授课地点:舞蹈教室

  三、内容安排:

  (一)身体基本能力训练:

  1、脚——绷脚、勾脚、半勾脚

  (1)绷脚:动作做法:脚背绷紧,脚尖用力下压,脚底形成弓型,初学者可以通过外力施压来训练。

  (2)勾脚:动作做法:脚背收紧,脚尖向上勾起,脚跟用力前伸。

  (3)半勾脚:动作做法:在绷脚的基础上,脚尖勾起,脚背保持原样。

  (4)环绕脚:动作做法:(八拍完成)准备姿态,绷脚尖,双腿并拢,直腿坐地,双手体侧扶地。做法①(由里向外环绕):1-2双脚勾起;3-4脚跟不动,脚尖分开;5-6双脚在分开的基础上绷直;7-8双脚尖并拢,还原到准备姿态。做法②(由外向里环绕):1-2双脚尖绷直分开,脚跟靠紧;3-4双脚尖分开勾起;5-6在勾脚的形态上双脚并拢;7-8双脚绷直还原到准备姿态。

  ※训练要求:

  勾脚要求力量到脚跟。绷脚要求力量到脚尖,并尽力向远处伸展。半勾脚应注意力量到前脚掌,大脚背用力绷直。

  2、腿——压腿、抬腿、踢腿

  (1)坐压前腿:动作做法:准备姿态,绷脚并腿,上身垂直坐地,立腰、挺胸抬头,双手体侧扶地。做法:上身垂直下压贴近腿部,双手经体侧至头顶扶脚尖。

  上身抬起后,还原到准备姿态。

  (2)坐压旁腿:动作做法:准备姿态,坐地右腿体侧伸直,左腿体侧屈腿,右

  手扶地,左手托掌。做法:上身向右腿下压,左手扶右腿。压左腿时动作相反。

  (3)坐压后腿:动作做法:准备姿态,双跪坐,双手扶大腿。做法:压右后腿

  时,右腿向正后方伸直,双手体侧撑地,上身向后下压,注意尽量用后腰,头靠近右腿,还原姿态时,上身要垂直。压左腿时动作相反。

  (4)躺身抬前腿、踢前腿:动作做法:准备姿态,绷脚尖直腿躺身,双手小七

  位。抬前腿的做法:绷右脚慢慢向上抬起,注意力量伸展到脚尖,脚尖领先抬起,落地时要轻。抬左前腿动作相反。踢前腿的做法:在前抬腿的动作基础上加速踢起落下。

  (5)侧躺身抬旁腿、踢旁腿:动作做法:准备姿态,绷脚尖双腿并拢,侧躺身,

  面向7点,左手头顶伸直,右手屈肘撑地。抬旁腿的做法:右腿绷直慢慢抬起,抬腿时右腿背对右耳。踢旁腿做法:同抬旁腿的路线,向耳旁快速踢起。左腿动作同右腿相反。

  (6)跪抬后腿、踢后腿:动作做法:准备姿态,双腿跪地,上身稍前倾,双手

  撑地。抬右后腿做法:右腿向后伸直绷脚尖,慢慢抬起,注意抬腿时开胯、用腰、脚尖领先上抬。左腿动作相反。踢右后腿做法:在抬后腿的基础上,快速后踢。

  ※训练要求:

  腿的训练要保持姿态的准确性。压腿要注意直膝。身体要伸直,头手尽量向脚尖靠近;踢腿注意踢起时要迅猛,落地时要轻缓;旁腿动作注意侧躺身时腰挺直,臀部收紧,不可低头,翘臀。

  3、腰——上腰(胸腰)、旁腰、中腰

  (1)坐顶上腰:动作做法:准备姿态,绑脚并腿坐,上身垂直,手指尖体侧着地。做法:头、颈、肩、胸腰尽力向后下。

  (2)跪下旁腰:动作做法:准备姿态,双跪坐,上身挺直,双手背后。做法:臀部慢抬起呈跪立,同时双手由左下方向右双晃手,呈顺风旗,下旁腰。此动作左右均可训练。

  (3)跪下中腰:动作做法:准备姿态,双腿并拢跪坐,双手扶大腿。做法①:臀部抬起跪立向右后下腰,同时双分手抓住脚踝。做法②:双手经分手叉腰,向右后下腰。

  (4)拧腰:动作做法:准备姿态,双跪坐,双手扶大腿。向右拧腰,双手向前方伸出同时提臀,上身稍前倾,再划向右侧,上身随双手向右侧拧腰,眼看右侧,右手撑右脚脚踝,左手头顶上方自然下垂。向左侧拧腰动作相反。

  (5)涮腰:动作做法:准备姿态,双跪坐,双手山膀按掌。做法:双手与肩同宽向前伸出,上身前倾(前腰),手带动上身和头一起移动到右侧(右旁腰),再移动到后方(中腰),移动到左侧(左旁腰),再还原到准备姿态。向左涮腰动作相反。

  ※训练要求:

  下上腰时,中腰垂直,不能塌腰,胸腰向上顶,颈部放松,不可憋气。下旁腰时胯部不能移动,向右侧下腰,左侧腰向上挑,姿态腰舒展。下中腰时气息放松,尽量用中腰、上腰,头向臀部靠近。涮腰时,头、手、上身要一致,尽量用到每个部位的腰。

  (二)学习简单的现代舞动作

  1、基本脚位

  2、上身练习:头部、膀子、胸腰、腿部、胯腰、后腰

  3、仰卧起坐、蝶式、胯部练习

  4、踢腿:正踢、旁踢、后踢

  四、课课堂小结

  总结本堂课的优劣之处,向学生提出希望。

《关于舞蹈教案范文汇总十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舞蹈教案】相关文章:

舞蹈教案06-14

舞蹈的教案05-22

中学舞蹈教案04-03

《树叶的舞蹈》教案05-10

【精华】舞蹈教案07-25

舞蹈优秀教案06-09

有关舞蹈教案05-20

大班舞蹈教案02-15

舞蹈的教案【精】02-17

小学舞蹈教案02-20

关于舞蹈教案范文汇总十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舞蹈教案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舞蹈教案范文汇总十篇

舞蹈教案 篇1

  活动名称:创编舞蹈“掀起你的盖头来”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学习新疆舞的基本步伐:垫步、踏点步、进退步、一步一点。基本动作:翻腕、柔腕、托帽手、点肩式、绕腕、移颈。

  2、幼儿学习听音乐自由创编舞蹈,并学习与他人合作创编舞蹈,发展幼儿动作协调性。

  3、提高幼儿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的能力,培养初步的音乐表演能力和即兴创作能力。

  活动准备:新疆帽若干、音乐、舞蹈厅、幼儿服装、铃鼓若干、新疆舞碟子

  活动过程:

  1、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带领幼儿进行基本功训练:芭蕾手位、勾绷脚练习、压腿练习

  2、今天,王老师请小朋友欣赏一段舞蹈,请小朋友仔细看,观察是那个民族的舞蹈。

  问幼儿:“是那个民族的舞蹈,你们知道这个民族的人最擅长什么?在表演的时候通常都有哪些常用的动作呢?比如:移颈、翻腕。”

  老师小结:新疆维吾儿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故新疆素有"歌舞之乡"的美称,新疆乐曲的律优美动听,节奏活泼鲜明,情绪热烈欢快。他们的.舞蹈非常优美,动作也很漂亮,新疆的舞蹈主要是身体各部位的动作同眼神配合,传情达意。从头、肩、腰、手臂到脚趾都有动作。昂首、挺胸、直腰是体态的基本特征。动静结合,大小动作的对比以及移颈、翻腕等装饰性动作的点缀,形成热情、豪放、稳重、细腻的风格韵味。

  原来我们在中班的时候学习了一些新疆舞的基本动作和步伐,都有哪些?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吧。

  4、复习基本步伐:垫步、踏点步,手部动作:翻腕、柔腕、移颈,带领幼儿跟音乐练习。

  5、今天,王老师还要教小朋友学习新的新疆舞步伐:进退步、一步一点。基本手位:托帽手、点肩式、绕腕并带领幼儿反复练习,纠正幼儿的动作,引导幼儿将步伐和手的动作结合起来。

  7、今天,王老师请小朋友创编新疆舞“掀起你的盖头来”,要把新疆舞的基本步伐和基本手位结合起来编进舞蹈。下面请小朋友分组听音乐进行创编。教师分组巡回指导。

  8、引导各组幼儿大胆展示自己创编的舞蹈。

  9、教师小结:今天小朋友真棒,不光学会了新疆舞的基本步伐和手位,还能和小伙伴合作创编出好看的舞蹈,王老师真高兴啊,我也来为大家表演一段新疆舞,欣赏教师的舞蹈“掀起你的盖头来”。结束!

舞蹈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培养幼儿的形体,增强幼儿足尖、足踝的力度及准备部位的协调性。

  吸引幼儿兴趣,激发幼儿对舞蹈的兴趣。

  活动准备

  蓝精灵卡片,光盘

  活动流程

  律动练习、走步练习。

  根据走步的方法和节奏、速度、力度来表现不同的'人物及情绪,不同形象的走,可以慢慢的走,雄壮的走,欢快的走。

  1、动作一:双手五指张开,手心向外,放在脸边,左脚脚尖翘起,向左做一次,向右做一次。面部表情——高兴,动作——欢快。

  2、动作二:双手呈拳状,左胳膊伸直,又胳膊弯曲在胸前,左脚向做侧高高抬起,反方向做一次。做一个八拍。

  3、动作三:游戏式动作,两个小朋友一组,手拉着手跑跳步转圈,左侧同学不动,又侧同学转向坐侧同学那一边,然后拉手转圈跟节奏进行跑跳步练习。小朋友跳着玩,向玩游戏一样。反复做四圈。让小朋友快乐的做动作。

  4、老师把三个动作连起来示范一遍,小朋友跟着连起来做一遍。老师仔细纠正动作,找表现好的小朋友示范动作,个别辅导,鼓励做的好的小朋友。

  活动总结

  要注重跳舞的情绪,动作连接的自然熟悉。

  活动延伸

  回家跳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看。幼儿教育网()

舞蹈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一、通过演唱这首歌曲,让学生感受弱起节奏的特点,提醒学生注意前奏与演唱时的第一句一定要衔接的准确。

  二、通过表演,感受歌曲的舞蹈性,并能够用编创适当的动作配合节拍表演。培养动作的协调性。鼓励合作表演。

  三、通过跟唱、模仿歌曲,顺带学习附点音符。(能正确演唱或演奏即可)

  教学重难点 学习歌曲

  弱起节奏附点音符

  教具准备 电脑光盘 电子琴 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一、随音乐律动

  二、师生问好

  学习新课

  1、教师演奏歌曲旋律,学生随音乐自由创编动作。

  2、教师用不同的速度、不同的乐器音色来演奏这首乐曲。要求学生用不同的动作表现出每一遍之间不同的情绪。(表演后提问、并请学生回答)

  1、教师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请学生模仿(注意与前奏的衔接)

  2、请学生用不同于教师的身体部位来演奏这段节奏。

  3、欣赏歌曲。要求学生记住歌曲的名字。 学生在随音乐律动的过程中可以放松自己,将自己完全的融入到音乐当中来。

  熟悉歌曲的旋律,为下面将要进行的歌曲教学做铺垫。

  通过模仿,提高学生对节奏的记忆能力

  提高学生的肢体协调能力。

  对每一次聆听都应该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

  集体舞表演

  3、教师板书课题,并且介绍歌曲风格(生动有趣,游戏性强)以及歌曲名称的含义。

  4、再次聆听歌曲。记住前四小节说的歌词是什么。欣赏后,教师要提问。并且会要求学生反复的配合肢体语言说出这些歌词。

  5、 请学生随范唱轻声学唱歌曲(教师注意学生在演唱时出现的问题,采用灵活的.方法加以纠正)

  难点:弱起节奏

  附点音符

  a) 教师为学生示范基本动作

  b) 学生模仿教师的动作。

  c)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练习。

  d)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表演,学生之间相互评价。

  总结本课内容,提出希望

  经过几次聆听之后,学生对于歌曲已经基本上掌握了。这就使得接下来的演唱对于学生来讲变的比较容易。

  学生在学习了教师的动作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的部分动作,就可以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舞蹈了。之后再把小组内其他的同学的动作都组织起来,一个小型的集体舞就形成了。

  板书设计 假如幸福的话拍拍手吧

  附点节奏 歌曲曲谱及歌词

舞蹈教案 篇4

  体验音乐节奏和音乐旋律与舞蹈律动和舞蹈动作歌唱性的完美结合。 (十分钟)

  1、分别欣赏三段舞蹈动作片段和音乐片段,请同学们找出相匹配的舞蹈动作和音乐。并从音乐节奏、音乐旋律和舞蹈律动和动作特点来分析作品。

  《胡桃夹子》舞蹈动作片段 《踏歌》音乐片段

  《踏歌》舞蹈动作片段 《黄河》音乐片段

  《黄河》舞蹈动作片段 《胡桃夹子》音乐片段

  (学生欣赏,分析、讨论)

  舞蹈动作的抑扬顿挫;力度的强弱;速度的快慢等,无一不是在音乐节奏中体现的。但没有音乐旋律的衬托,舞蹈是难以表当然舞蹈和音乐都是在时间的过程中展示的,这样他们才能够同步进行,结合在一起。

  2、体验:让学生对《黄河》中的一至两个舞蹈动作进行体验。

  预设一:个别有基础的同学进行舞蹈动作模仿。

  预设二:没有学生主动模仿时,老师带领大家一起进行舞蹈动作体验。

  师:舞蹈的表现需要表演者有很好的基本功,才能充分的'体现作品的内涵。因此,基本功的训练是很重要的。让我们从最基本的站姿训练开始。

  三、体验实践:芭蕾手位组合 (二十分钟)

  1、正确的站资:

  使颈、臀、腿在一条直线上。

  2、手的形态:大拇指尖要轻轻地碰到中指的指根处,其它的手指稍弯一些挨在一起放好。这种形态只是在初学时才要求这样做。因为那时学生还不能有意识地支配,控制自己的动作,因而手指容易紧张。以后,手的形态变得比较自然,大拇指不必碰中指,而是朝向手心既可。

  (学生做动作,老师进行纠正)

  3、芭蕾基本手位动作要领讲解。

  (一位手) (二位手) (三位手)

  (四位手)

  (五位手)

  4、教师示范,学生模仿

舞蹈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感受《雨中曲》诙谐幽默、自由的舞蹈风格,体验踢踏舞带来的乐趣。

  2、尝试用脚尖、脚、脚掌等部位以踢踏舞的形式表达自我、创造快乐。

  3、初步了解踢踏舞轻松活泼、节奏感十足的基本特点,感受《雨中曲》音乐与舞蹈的配合。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音乐《雨中曲》,剪辑视频。

  2、经验准备:幼儿有在雨中玩耍的.经验。

  活动过程

  1、玩游戏“脚的律动”,感受用脚舞蹈的趣味性。

  2、欣赏“雨中曲”视频,初步感受踢踏诙谐幽默、自由的舞蹈风格。

  3、再次完整欣赏《雨中曲》视频,了解新的舞蹈形式。

  4、分段欣赏《雨中曲》片段,尝试模仿几个典型的动作。

  5、尝试以踢踏舞的形式表达自我,创造快乐,进一步了解踢踏舞的特点。

  (1)玩“带头人”游戏,在集体舞蹈中自由探索、创造快乐。

  (2)合作表演踢踏舞。

舞蹈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形象的观察力、记忆力和表现力,简单认识各种舞蹈。

  2、用自己喜爱的表现方式表现舞蹈者的姿态。

  3、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情怀。

  教学重点:感受舞蹈的快乐,并将快乐的舞蹈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

  教学难点: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表现舞蹈者的姿态。

  教学过程:

  一、欣赏感受

  1、师:同学们,一年一度的“六·一”儿童节又要到了,每到这个时候,我们都可以欣赏到很多唱歌、跳舞的节目,你们都认识哪些舞蹈呢?能不能给我们学几个动作?

  (生表演)

  2、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朋友,想不想知道他们“六·一”节排了什么节目?

  生:想!

  师:好!我们一起来欣赏他们《快乐的舞蹈》!

  (出示课题)

  3、播放舞蹈录像带

  二、引导回答

  1、师:舞蹈可以很好的`将我们内心的快乐表达出来,可以作为我们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可以给我们美的享受。同学们在欣赏的过程中,看到了哪些优美的动作?给你的组员模仿一下,我们来比一比,看看谁最会模仿!待会我们请每组推荐以为一位同学来给我们表演,好吗?

  生:好!

  2、小组交流,组内表演舞蹈。

  3、师:同学们的舞蹈姿势都挺优美的!哪位同学来给我们表演?

  (生表演舞蹈)

  三、综合体验

  1、师:同学们,他们跳得怎么样?

  生:挺好的!

  师:大家想不想一起跳?

  生:想!

  师:好!那我们就来玩一个“木头人”的游戏!待会我们围成教案频道 /jiaoan/一个大圈,听到音乐后,大家在原地想怎么跳就怎么跳!等音乐声一停,你们就摆出你们最漂亮的动作,然后停在原地不动!

  2、播放音乐,学生跳舞。

  3、(音乐声停止)好!扭扭你的脖子,观察你周围同学的动作,然后选择一个同学的动作记下来。

  (生观察、记忆)

  4、师:你观察到了谁的动作?谁来给我们学一学?!

  (生模仿自己观察到的动作)

  5、师:老师也观察到了漂亮的动作,我也把他记了下来,可是记的方法跟你们不一样,你们看!

  6、师在黑板上示范。

  7、师:这种用简洁的线条勾画出来的画,叫速写。这种绘画的方法对于五官不要求画得很象,重点在于人物的动作,同学们!你们能不能试着用速写的方法,把你刚才记下来的动作画下来?

  生:能!

  8、生作画。

  四、赏析评述

  1、师:大家都完成得不错,你知道其他小朋友是怎么样表现舞蹈的场面的吗?我们打开书,一起来欣赏。谁来说一说,画上除了由跳舞的人,还画了什么?和我们的画有什么不同?

  生1:他们的画上画有舞台!

  生2:还有观众!

  2、师:同学们都说得很好!我们的画如果少了这些,就少了教案频道 /jiaoan/些快乐了。你们能不能将这些用上,让你们的舞蹈也快乐起来啊?!

  生:能!

  3、播放音乐,学生继续作画。

  五、交流评析

  1、师:请各小组的组长带领你们的组员去欣赏其他组的作品,选择一幅你觉得画得好的,给他贴上小贴片。

  2、生互相欣赏,贴上贴片。

  3、共同欣赏得票多的作品。

  4、师:同学们!想一想,今天大家学到了什么?

  生:我学到了怎样画跳舞的人!

  生:我学会了速写!

  六、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到的速写,不仅仅可以用来画跳舞的人,大家平常看到漂亮的东西也可以用上速写,将它画下来!

舞蹈教案 篇7

  目标:

  1、欣赏中国古典舞《千手观音》,感受舞蹈中的美。

  2、学习用佛手指进行动作表现,尝试多人组合进行表演。

  3、体验欣赏、表演、合作带来的快乐。

  准备:影碟机、碟片《千手观音》,金指甲,黑板,粉笔

  过程:

  1、欣赏舞蹈《千手观音》

  师:今天,老师请你们欣赏一个漂亮的舞蹈,你们想看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师:你知道这个舞蹈叫什么名字?你在哪儿看到过这个舞蹈?它是由一群什么人表演的吗?为什么叫《千手观音》?

  2、教师讲述“千手观音”的来历。

  师:这儿有个故事,说的就是《千手观音》的来历。

  传说《千手观音》:从前有一位国王,他有三个女儿。有一天,国王得了一种怪病,必须用女儿的一手一眼才能治好。三公主妙善知道后,毅然献出了自己的一手一眼为父亲治病。果然,国王的病好了。如来佛祖知道这件事后非常感动,赏赐了她千手千眼。从此,妙善公主便成了千手千眼观音菩萨了。

  3、再次欣赏舞蹈《千手观音》,鼓励幼儿大胆表现动作。

  师:请你们仔细欣赏舞蹈动作,看看你喜欢哪个动作?(师记录动作图谱)你觉得这个动作像什么?请你学一学。她做得好看吗?我们一块儿来学一学。

  师:这个动作的名字叫“千手佛”,右手在上,左手在下。我们怎样把这两个动作组合起来。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师:我们来听音乐,跟音乐拍手。请你告诉我这个音乐是什么样节奏?我们用这个节奏来做动作。(轻声提示“蹲蹲蹲变”)

  4、幼儿分组,鼓励幼儿大胆创编舞蹈动作,教师巡回指导。

  师:刚才我们欣赏了一群聋哑人表演的《千手观音》,现在,我也为你们准备了金指甲,

  请你也去你的'好朋友一块儿来编一个小朋友的《千手观音》。

  5、幼儿尝试多人组合表演《千手观音》。

  师:谁来为我们表演《千手观音》?你觉得哪个动作最好看?(师记录动作图谱)请你来学一学。还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师记录图谱)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师:小朋友表演地真好,让我们把这些好看的动作编进我们的舞蹈中去。听音乐,我们大家来一起表演。

舞蹈教案 篇8

  课时:1课时

  教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选修5《音乐与舞蹈》

  第三单元 舞蹈世界

  教具:DVD机、电视机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藏族的民间舞蹈,感受藏族的音乐特点和舞蹈风格,了解我国少数民族多姿多彩的音乐舞蹈文化。

  2、能较好地跳一个藏族舞蹈组合,掌握藏族民间舞蹈的基本动率。

  重点:通过观摩影像资料,让学生了解藏族音乐与舞蹈的特点,掌握藏族舞蹈基本动率特点,能够抓住音乐的特征。

  难点:要求学生在舞蹈中膝部保持松弛、曲伸和颤动,并由膝部的曲伸和颤动加上重心的移动以带动上身晃动。

  二、教材分析:

  激情奔放、文中朴拙的藏族舞蹈

  藏族是一个能歌善舞、具有悠久歌舞传统的民族。藏族人民在歌舞中欢庆佳节,也在个歌舞中祭祀祈祷,用歌舞来伴随劳动,也在歌舞中赞美爱情和生活,歌舞活动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藏族舞蹈体态的基本特征是做胯,上身松弛并向前倾。特有的`高原环境造成了藏族民间舞“无屈不成动,欲动必先屈”的动律规则。藏族舞蹈主要表演形式有“弦子”、“踢踏”和“锅庄”。

  弦子:以优美、柔颤、富有歌唱性著称。

  踢踏:藏语称为“堆谐”。

  锅庄:藏语称为“卓”,是圆圈歌舞的意思。

  三、学习过程:

  1、热身:复习上节课学习的汉族----云南花灯的基本动作。

  2、介绍藏族音乐与舞蹈的特点。

  3、随节奏练习膝部的颤动,加强上身的松弛感觉。

  4、作品赏析《牛背摇篮》。

  5、学习“弦子”的基本动作:

  步伐:单靠、长靠、三步一撩、拖步

  手臂:甩袖、撩袖、抛袖

  6、配合音乐《吉祥颂》,让学生能够自由的跳动藏族舞蹈。

  四、小结:

  鼓励学生进行舞蹈表演,可独舞或三人舞。

  收集藏族的民间音乐与舞蹈资料。

舞蹈教案 篇9

  教学内容:

扶把组合练习

  教学目的

  准备活动:

以各关节为主,目的在于预防和减少关节损伤,增强各关节肌肉韧带的弹性和灵活性,促使大脑中枢神经兴奋、克服人体活动上的生理惰性,振奋精神。

  扶把练习:

通过扶把练习掌握身体各部位规范的单一动作,克服站立时的`腰部无力向下的毛病,增强躯干的力量,增加腿部肌肉的力度、开度及灵活性。

  组合练习:

通过动作的单一练习和组合,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增加学习的积极性和动作的协调性,是教学达到良好的效果。

  教学过程

  准备活动:

  1、胸腰练习,教师逐个活动

  2、进行腿部前、旁、后的韧带和肌肉练习

  中间练习

  手位组合复习,结合舞台方位、呼吸、音乐等练习

  扶把练习

  1、擦地2、小踢腿3、吸弹撩腿

  学习新课

  胯掖腿练习

  5——8拍右手扶把,左手打开成七位,站成小八字脚

  1——8左脚旁吸腿。

  2——8勾脚,脚跟向旁蹬出成45度

  3——8左脚硼脚面

  4——4左脚成旁吸腿

  5——8左脚放至右脚旁还原

  反复共做二次,再转身换成相反的方向。

  学习组合《雪绒花》

  1、学习华尔滋前、旁、后的运动

  2、复习动作

  3、结合音乐整体练习

  课堂小结

  总结本堂课的优劣之处,向学生提出希望。

舞蹈教案 篇10

  一、 教学目的:

  1、 通过舞蹈基本知识的讲授和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舞蹈基础理论,常用术语,并能在舞蹈学习实践中应用。

  2、 舞蹈基训部分,即对学员进行基本能力的训练,如:发展学员身体各部分肌肉的能力,训练关节的`柔软性,控制身体活动的能力、灵活性和稳定性,以及跳、转、翻等各种技巧。

  二、授课地点:舞蹈教室

  三、内容安排:

  (一)身体基本能力训练:

  1、脚——绷脚、勾脚、半勾脚

  (1)绷脚:动作做法:脚背绷紧,脚尖用力下压,脚底形成弓型,初学者可以通过外力施压来训练。

  (2)勾脚:动作做法:脚背收紧,脚尖向上勾起,脚跟用力前伸。

  (3)半勾脚:动作做法:在绷脚的基础上,脚尖勾起,脚背保持原样。

  (4)环绕脚:动作做法:(八拍完成)准备姿态,绷脚尖,双腿并拢,直腿坐地,双手体侧扶地。做法①(由里向外环绕):1-2双脚勾起;3-4脚跟不动,脚尖分开;5-6双脚在分开的基础上绷直;7-8双脚尖并拢,还原到准备姿态。做法②(由外向里环绕):1-2双脚尖绷直分开,脚跟靠紧;3-4双脚尖分开勾起;5-6在勾脚的形态上双脚并拢;7-8双脚绷直还原到准备姿态。

  ※训练要求:

  勾脚要求力量到脚跟。绷脚要求力量到脚尖,并尽力向远处伸展。半勾脚应注意力量到前脚掌,大脚背用力绷直。

  2、腿——压腿、抬腿、踢腿

  (1)坐压前腿:动作做法:准备姿态,绷脚并腿,上身垂直坐地,立腰、挺胸抬头,双手体侧扶地。做法:上身垂直下压贴近腿部,双手经体侧至头顶扶脚尖。

  上身抬起后,还原到准备姿态。

  (2)坐压旁腿:动作做法:准备姿态,坐地右腿体侧伸直,左腿体侧屈腿,右

  手扶地,左手托掌。做法:上身向右腿下压,左手扶右腿。压左腿时动作相反。

  (3)坐压后腿:动作做法:准备姿态,双跪坐,双手扶大腿。做法:压右后腿

  时,右腿向正后方伸直,双手体侧撑地,上身向后下压,注意尽量用后腰,头靠近右腿,还原姿态时,上身要垂直。压左腿时动作相反。

  (4)躺身抬前腿、踢前腿:动作做法:准备姿态,绷脚尖直腿躺身,双手小七

  位。抬前腿的做法:绷右脚慢慢向上抬起,注意力量伸展到脚尖,脚尖领先抬起,落地时要轻。抬左前腿动作相反。踢前腿的做法:在前抬腿的动作基础上加速踢起落下。

  (5)侧躺身抬旁腿、踢旁腿:动作做法:准备姿态,绷脚尖双腿并拢,侧躺身,

  面向7点,左手头顶伸直,右手屈肘撑地。抬旁腿的做法:右腿绷直慢慢抬起,抬腿时右腿背对右耳。踢旁腿做法:同抬旁腿的路线,向耳旁快速踢起。左腿动作同右腿相反。

  (6)跪抬后腿、踢后腿:动作做法:准备姿态,双腿跪地,上身稍前倾,双手

  撑地。抬右后腿做法:右腿向后伸直绷脚尖,慢慢抬起,注意抬腿时开胯、用腰、脚尖领先上抬。左腿动作相反。踢右后腿做法:在抬后腿的基础上,快速后踢。

  ※训练要求:

  腿的训练要保持姿态的准确性。压腿要注意直膝。身体要伸直,头手尽量向脚尖靠近;踢腿注意踢起时要迅猛,落地时要轻缓;旁腿动作注意侧躺身时腰挺直,臀部收紧,不可低头,翘臀。

  3、腰——上腰(胸腰)、旁腰、中腰

  (1)坐顶上腰:动作做法:准备姿态,绑脚并腿坐,上身垂直,手指尖体侧着地。做法:头、颈、肩、胸腰尽力向后下。

  (2)跪下旁腰:动作做法:准备姿态,双跪坐,上身挺直,双手背后。做法:臀部慢抬起呈跪立,同时双手由左下方向右双晃手,呈顺风旗,下旁腰。此动作左右均可训练。

  (3)跪下中腰:动作做法:准备姿态,双腿并拢跪坐,双手扶大腿。做法①:臀部抬起跪立向右后下腰,同时双分手抓住脚踝。做法②:双手经分手叉腰,向右后下腰。

  (4)拧腰:动作做法:准备姿态,双跪坐,双手扶大腿。向右拧腰,双手向前方伸出同时提臀,上身稍前倾,再划向右侧,上身随双手向右侧拧腰,眼看右侧,右手撑右脚脚踝,左手头顶上方自然下垂。向左侧拧腰动作相反。

  (5)涮腰:动作做法:准备姿态,双跪坐,双手山膀按掌。做法:双手与肩同宽向前伸出,上身前倾(前腰),手带动上身和头一起移动到右侧(右旁腰),再移动到后方(中腰),移动到左侧(左旁腰),再还原到准备姿态。向左涮腰动作相反。

  ※训练要求:

  下上腰时,中腰垂直,不能塌腰,胸腰向上顶,颈部放松,不可憋气。下旁腰时胯部不能移动,向右侧下腰,左侧腰向上挑,姿态腰舒展。下中腰时气息放松,尽量用中腰、上腰,头向臀部靠近。涮腰时,头、手、上身要一致,尽量用到每个部位的腰。

  (二)学习简单的现代舞动作

  1、基本脚位

  2、上身练习:头部、膀子、胸腰、腿部、胯腰、后腰

  3、仰卧起坐、蝶式、胯部练习

  4、踢腿:正踢、旁踢、后踢

  四、课课堂小结

  总结本堂课的优劣之处,向学生提出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