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环保教案

环保教案

时间:2024-09-01 20:54:43 教案 我要投稿

关于环保教案范文集锦十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环保教案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环保教案范文集锦十篇

环保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各类垃圾的来源及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危害,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2、运用各种方式交流收集有关垃圾的信息,并尝试对垃圾进行分类。

  3、能关注我们生活的环境,初步具有保护环境的意识,渴望做“环保小卫士”。

  活动准备:

  1、自制图画书“小鸟历险记”,课件《垃圾分类》

  2、师生共同收集有关垃圾的资料(实物、图片、文字录像等)。

  3、垃圾分类箱、“环保小卫士”的标志。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小鸟,以小鸟的自我介绍引入故事。

  我是一只小小鸟,妈妈教会了我飞行的本领,还让我到外面的世界去看看,听说城市里可好玩啦,我现在就到哪儿去逛逛。

  二、看图边讲边议。

  1、出示图一:小鸟来到了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口香糖粘住)它会怎么想?

  2、小鸟离开了草坪,来到了哪里?什么东西落到了小鸟身上?小鸟该怎么办?

  3、小鸟又来到了哪里?这里的水能喝吗?为什么?

  4、小鸟又碰到了什么事?它会说些什么?

  三、交流、分享收集的信息。

  1、小鸟的第一次远行,就碰到了这么多的麻烦事,这都是谁惹的祸?(乱扔垃圾的人)

  2、你们有没有在哪里看见过垃圾?发现的是什么垃圾?(请个别幼儿介绍收集的资料)

  3、那么,这些扔掉的垃圾,是不是真的都没用了呢?(幼儿讨论)

  4、观看课件《垃圾的分类》,了解垃圾的分类和再利用。

  (1)师:到底扔掉的垃圾还有没有用,让我们来看看思佳的爸爸为我们带来的资料。

  (2)看了这些资料后,你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地方吗?

  5、师小结:原来我们平时扔掉的垃圾可以分成好几种。像果皮、吃剩下的饭菜、树叶等都是可以腐烂的,我们就把它们直接埋在泥土了做肥料这种垃圾就叫做有机垃圾;而像废报纸、废玻璃、碎的木块、砖头等,还可以回收后做成其它有用的东西,这种垃圾叫做无机垃圾;而像废电池、废荧光灯管、过期的药物等,这些都是有毒的垃圾。如果乱扔垃圾,就会造成环境污染,危害我们的健康。所以我们不能随便乱扔垃圾,应该将垃圾扔在垃圾桶内,并且在扔垃圾前,最好先将垃圾分分类,好让工人叔叔、阿姨将垃圾进行不同的处理。

  四、尝试对垃圾进行分类。

  1、师:我这里有两包混在一起的垃圾,还有三个垃圾桶,请你们将这些垃圾分分类,送到三个垃圾桶里。

  2、幼儿将垃圾分类送到垃圾桶内。

  3、师小结:今天我们小朋友知道了怎样将垃圾进行分类,但是还有许多人不知道,我请你们都来做一名“环保小卫士”,去提醒和帮助那些乱扔垃圾的人,不要再乱扔垃圾。我相信不久之后,我们的城市会变得“天更蓝,水更清,草更绿”,小鸟也会再回到我们城市里来做客。

  活动反思:

  我班的孩子虽然对于环保一类的知识接触较少,但好奇多问,活泼好动,如果在设计活动时以成人的'眼光代替幼儿的眼光,只讲大道理,孩子们往往难以理解,收不到教育效果。因此,我在本次活动中以幼儿喜闻乐见的动物为主线,以吸引幼儿,使幼儿产生亲切感。从而让幼儿自然的和故事中的小鸟产生情感互动,激发孩子从小热爱大自然的良好情感,萌发保护环境的意识。为了让孩子获得最直接的生活经验,在活动开展前,我带幼儿亲眼去看看堆满垃圾的草地,到车水马龙的马路上看车辆尾部的废气,看又脏又臭的河水,观察河水的周边环境……充分发挥环境优势,社区资源,让幼儿在社会环境中学习,使幼儿的眼界更加开阔。在认识“环境保护”后,我又利用家长资源,鼓励孩子去发现自己居住的周围有没有不符合环境要求的现象和行为,并做以纪录。我想:这种“现身说法”的成功感将连同那强烈的环保意识永远扎根于幼儿心中。孩子们只有通过多方面的观察自身的探索,去认识大自然、亲近大自然,在获取一些具体、美好的感受之同时,“保护自然、善待自然”的意识才会油然而生。

  在这一次的活动中,我虽然能及时抓住幼儿的兴趣点,并创设了良好的问题情景,但我未能充分利用创设的环境来激发孩子的问题意识。而问题是开启知识的钥匙,有了问题才会去思索、才会去探讨,这样才会促使幼儿对问题有一个更深的思考。如在交流孩子自己收集的各种资料时,我就应及时为幼儿创设时机,搭建平台,给幼儿一个生生互动的机会,鼓励幼儿对他人所收集的资料提出自己的疑问和困惑,便于孩子们的经验得到传递、知识得以积累。在以后的活动中,我应给幼儿留出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幼儿在问题中去寻求更多的知识。

环保教案 篇2

:绿色文明—— 保护植物资源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教学方法:阅读讲解法、讨论法、电教法、观察法。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观察植物生长情况。 一、生物与环境 生物是环境的产物,又是环境的创造者 二、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1. 大气污染对植2. 物的危害 3. 水污染对植4. 物的危害 5. 土壤污染对植6. 物的危害 三、保护我们的'“朋友”——生物 1.建立绿色生物圈保护网 1974年,由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发起,建立了生物圈保护区网。至今已有90多个国家联合构成全球性的“绿色”网络。目前,中国有l6个自然保护区加入了这个“绿色”网络。 [小资料] 中国加入联合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的自然保护区: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吉林)、锡林郭勒草原自然保护区(内蒙古)、博格达峰自然保护区(新疆)、盐城自然保护区(江苏)、神农架自然保护区(湖北)、卧龙自然保护区(四川) 、天目山自然保护区(浙江)、南麂列岛自然保护区(浙江)、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福建)、梵净山自然保护区(贵州)、茂兰喀斯特森林自然保护 2.建造绿色家园 植物孕育了人类的文明,“绿色”是人类文明的标志。现代大城市最佳的居住环境,要求人均绿地面积达到60平方米。目前能达到这个水平的只有4座城市:波兰的华沙、澳大利亚的堪培拉、奥地利的维也纳和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因此,地球上城市“绿色家园”的建设任务,还是相当艰巨的。

环保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使用剪刀,会用剪刀剪眼睛和嘴巴。

  2、发展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

  3、激发幼儿积极动手用塑料袋制作玩具的兴趣,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人手一只背心塑料袋、细绳、即时贴、小剪刀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这是我们上次拾的塑料袋,今天我们让塑料袋象风筝一样飞起来好吗?”

  2、组织幼儿讨论如何制作风筝。

  (1)提问:“风筝是什么样子的?”“我们要怎样做这个风筝呢?”

  (2)启发幼儿想出在塑料袋上贴上眼睛、嘴巴等

  3、教师提出要求

  先用即时贴剪出眼睛、嘴巴和装饰物,贴在袋子上,在用细绳做风筝的线

  4、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5、将做好的风筝拿到户外,四散奔跑着玩。

  环保宣传员

  活动目标:

  1、尝试制作环保标志

  2、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人手三张白纸。蜡笔

  活动过程:

  1、讨论:怎样使环境一直保持干净呢?怎样提醒每个人都来爱护环境呢?

  2、启发幼儿讨论出要制作环保标志。

  3、幼儿动手绘画、制作环保标志

  4、让幼儿将自己做的环保标志贴到自己想贴的地方。

环保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随着社会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污染”问题被越来越来的国家所重视,我国也以不同的形式来宣传环保。但是,环保也要从娃娃抓起,为了使幼儿更深刻的了解污染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我设计了这一节课。

  教学目标:

  1。使幼儿认识水的有关性质及水的用途;

  2。使幼儿知道水污染的危害,并了解河水变脏的一些主要原因;

  3。通过幼儿对垃圾进行分类,进一步增强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并初步形成保护水资源的日常行动。

  教学准备:

  1。清水、脏水各一杯;一些透明的盛水器皿;

  2。有关“水的用途”、“水污染的原因”的图片数幅;

  3。幼儿与父母共同讨论河水变脏的原因,可能的话请父母带领幼儿观察居住地的河流、池塘的水质。

  教学过程:

  (一)出示清水,分析水的特性

  1。组织师生谈话,引导幼儿分别用眼睛、鼻子、嘴和手来感知水并描述自己的感觉。

  2。根据幼儿的描述,教师讲解:水是透明无色、无味的液体,会到处流动,因而没有固定的形状。

  (二)联系幼儿生活实际,谈谈水的用途

  1。组织幼儿讨论水有哪些用途,启发幼儿想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能否缺少水,除了人类以外,地球上的其它生命—动物、植物需不需要水。鼓励幼儿大胆地讲述水的种种用途,如饮用、洗手、洗衣服、浇花、灭火等。

  2。出示图片,帮助幼儿总结归纳水的用途。教师向幼儿说明: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物质。没有了水,我们人会渴死,绝大多数的动物和植物也会死亡,地球将变成一个荒凉的大沙球。可以说,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三)出示脏水,分析水污染的危害

  1。引导幼儿比较脏水与清水的不同之处,说说幼儿对脏水的观感。

  2。组织幼儿讨论脏水的危害,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看法。

  T: 我们人喝了脏水会怎么样?脏水可以浇花、养鱼吗?

  3。教师讲解并置疑:当今全世界包括我国水污染非常严重。全世界每年大约两万多人因喝了脏水而死去。有人住在大河边却没水喝,没有鲜鱼活虾吃,也无法用河水浇灌农作物,因为河里流淌的是黑乎乎的臭水。为什么江河里的水会被污染变脏呢?

  (四)讨论水污染的主要原因

  1。引导幼儿回忆与父母讨论的结果及在父母带领下观察江水或池水,让幼儿讲述他们的想法。

  2。出示图片,讲解、分析江河受污染的主要原因:

  (1)工业废水这是严重的污染源。一些造纸厂、化工厂、印染厂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污水,如果不经处理,直接排入江河中,久而之久,影响了江河的水质。

  (2)生活污水每个家庭每天也有许多污水产生,如洗澡水、洗衣水、粪便水,这些污水流入江河,也会使江河里的水变质。

  (3)生活垃圾许多人把江河当成大垃圾箱,把各种各样的垃圾倾倒进江河里,把江河搞脏搞臭了。

  (4)农药和化肥农田若施用了过量的农药和化肥,残余的农药和化肥会经雨水冲刷流入江河。

  (5)森林砍伐江河两岸的树木被砍伐后,岸上的泥沙会毫无遮拦地流入江河,使河水变浑。

  (五)讨论保护江河的方法

  1。引导幼儿根据水污染的主要原因商量保护江河的办法。

  2。总结幼儿力所能及的做法,要求幼儿背诵记忆,并在日常生活中行动起来,如:(1)节约用水,一水多用;(2)爱护花草树木;(3)垃圾分类处理

  (六) 幼儿垃圾分类

  1认识标志(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

  2以小组为单位对垃圾进行分类,并讨论那一类物品可以回收?

  3教师纠正并和孩子一起总结。

环保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知道4月22日是地球日。

  2、了解地球日的意义。

  3、初步认识地球,简单了解其外形特征和运转知识,激发幼儿爱科学的情感。

  4、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1、地球仪一个;微机课件:

  2、地球外形特征及运转规律。

  3、美丽的风光图片。

  4、污染环境的种种原因与现象;地球与太阳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猜谜引出课题

  1、不用发动日夜转,春夏秋冬按时换,一日行程八万里,满载人类千千万。

  2、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生日,谁知道地球的“生日”是哪天呢?(出示卡片)4 月22日是地球日。

  3、为什么要确定地球日呢?(让全世界的人们知道地球只有一个,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但地球上的环境污染严重,要求大家都来爱护地球,保护地球。)

  二、认识地球的外形特征和运转知识。

  1、地球在哪里呢?地球是什么样子的呢?课件展示(地球是圆形的,自西向东转,它自转一圈是一天,地球围着太阳转,转一圈是一年。)

  2、游戏“地球围着太阳转”:请一名幼儿扮太阳,一名幼儿扮地球,要求扮地球的`幼儿围着太阳转的同时要自转,并说自转一圈是一天,围着太阳转一圈是一年。

  3、地球这么大,我们怎样才能清楚的看到地球呢?人们根据地球的样子做了个模型叫地球仪。(出示地球仪)

  请幼儿在地球仪上找出我们的祖国———中国,你还知道哪些国家的名字呢?

  4、地球上都有什么呢?(人、动物、植物)

  三、保护和爱护环境。

  1、课件展示:美丽的风光图片。让幼儿了解地球地球上美丽的大自然,激发幼儿热爱地球的情感。

  2、“地球妈妈生病了”课件展示:污染环境的种种原因与现象,让幼儿了解人们乱倒垃圾,大量砍伐树木,工厂排出的废气、废水、废渣等破坏和污染了环境。

  3、我们应该怎样做呢?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

  活动延伸:

  1、实验:地球上为什么会有“白天、黑夜”。

  2、争做“地球小卫士”,保护地球。

环保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在游戏的情景中,激发幼儿说话的兴趣。

  2、通过活动懂得不乱扔垃圾。

  活动准备:

  木偶(小兔,小猴)糖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 宝宝:你想到那里去玩?妈妈带你去(幼儿自由讲)

  2. 律动:跟着妈妈走走(边开边自由讲讲看到了什么?可讲教室环境)

  公园到了,我们到草地上坐会。

  (二)基本部分

  1、 小朋友猜猜,今天会有什么小动物到公园里玩?幼儿自由讲各种动物

  2、 木偶表演

  a.小猴“今天,天气真好,到公园去玩,这个香蕉真好吃”(吃香蕉,随手一扔,下场)

  b.小兔“公园真好玩,唉呦!谁扔的香蕉皮呀?摔交

  提问: a、 小兔怎么了?

  b、怎么会摔交的?(快帮小兔揉揉)幼儿自由对小兔讲讲安慰的.话

  c、是谁扔的香蕉皮?

  d、那,香蕉皮应该扔那?

  快把小猴叫出来对他说(小猴,不要乱扔垃圾,要扔到垃圾箱里)幼儿学说。

  木偶表演

  现在小猴怎样了?(不乱扔垃圾了)

  3、分糖 幼儿每人一颗 观察是否有幼儿将糖纸扔到地上 (三)结束部分 不早了,我们开汽车回家了

环保教案 篇7

  设计意图: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常常忽视或放弃一些常见的物质资源,而花钱去给孩子添置各类益智玩具、运动器械。其实,生活中常见的一些东西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报纸就是其中的一种。

  对于我班的孩子来说,他们都已具备独特的审美能力。本次活动我将报纸与服装相结合,特设计了这节美工活动:《我是环保服装设计师》。

  让孩子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装饰材料来设计衣服,锻炼幼儿小肌肉的活动能力,体验制作环保服装的乐趣,增强环保意识。

  活动目标:

  1.观察环保服装,了解环保服装的装饰材料。

  2.学习两人合作,利用废旧报纸,运用剪、粘、折、拼接等方法设计、制作服装。

  3.体验制作环保服装的乐趣,增强环保意识。

  活动重点:观察环保服装,了解环保服装的装饰材料。

  教学难点:学习两人合作,利用废旧报纸,运用剪、粘、折、拼接等方法设计、制作服装。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准备:

  观察生活中的人们的服装,积累一定的生活经验,并收集废旧的报纸。

  物质材料准备:

  1.课件一份。

  2.剪子、胶水、双面胶、勾线笔。

  3.各种废旧材料:信封、报纸一捆、皱纹纸、塑料袋等。

  4.时装表演的音乐、轻音乐。

  5.教师事先用废旧材料制作的服饰样品2件。

  活动过程:

  一、观看书信内容,导入教学活动

  1.今天,老师收到一封信和一捆废旧报纸,是森林的动物朋友们寄来的。我们来看看信中写了些吧!

  2.上面写着:一年一度的森林环保服装展的日子将要来临,请大四班小朋友们参加。小朋友想参加吗?(想)那我们就来当回环保服装设计师,设计服装好不好?(好)

  二、教师示范操作,幼儿创作服装

  1.教师出示作品

  老师已经设计了一套环保服装,我们来欣赏一下吧!

  2.提问:这件服装用了哪些材料?你们喜欢老师制作的环保服装吗?

  教师小结:报纸做的衣服、皱纹纸围的花边、彩色纸剪成的花等。杨老师也

  非常喜欢这些报纸做的漂亮的衣服。(观看课件:瞧,蒋老师穿上了杨老师做的

  环保衣,多神气。)

  3.教师示范讲解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这件衣服的制作方法,这件环保衣,最主要的材料就是废旧报纸。

  首先,我们要把报纸对折,有折痕的一头朝上,剪出一个领口。

  然后,将自己想好的衣服轮廓在报纸的正面画出来,然后用剪刀沿着轮廓线剪下来。

  最后,在再剪好的'衣服上剪贴上彩色的皱纹纸花边和彩色纸做的花,让废旧报纸做成的环保衣更美丽。

  三、教师提出要求,幼儿想象操作

  1.在制作时,两个小朋友合作进行,一位可以扮成设计师,一位可以扮成模特儿穿上环保衣。不要争抢,一起合作完成。

  2.在使用剪刀时注意安全。

  (注意:幼儿操作时播放轻音乐)

  四、幼儿评价服装,走秀展示服装

  1.幼儿穿上衣服,提问:

  (1)你做得是什么服装?

  2.由森林里举办的“森林环保服装展”,马上就要开始了,小动物们已经坐在了前方的评委席中(出示课件小动物们观看的场景),让我们一起随着音乐展示一下我们设计的服装(模特儿与设计师一起走秀),向森林里的所有动物朋友们宣传环保知识,好吗!

环保教案 篇8

  设计意图:

  在“鱼”这个主题活动进行到尾声的时候,幼儿不仅对鱼的生理特征、构造有了一定的认识,并且懂得了鱼对人类的重要性,在这些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是必要的,故设计此活动,使幼儿在了解了鱼与人类的关系的同时,懂得怎样去保护我们的朋友“鱼”。

  活动目标:

  1、了解鱼的生活条件,懂得要保持水的清洁,才能使鱼健康的生活。

  2、懂得保护水的`方法,不往河里丢垃圾和倒污水。

  活动准备:

  《小金鱼搬家》故事录音,故事挂图一套,情景图片四张。

  活动过程:

  1、教师戴上“金鱼”头饰,扮成小鱼金鱼,“小朋友,我是小金鱼,我原来是住在清清的小河里,可最近发生了一些事情,使我不得不搬家,唉!请小朋友听听我遇到了什么事。”

  2、请幼儿听故事《小金鱼搬家》,听完后提问:“小金鱼为什么要搬家?”请幼儿自由讨论。

  3、出示图片,请幼儿观察、讨论,请幼儿说说“谁对谁不对”,使幼儿懂得不能往河水里丢垃圾和倒污水,要保护水的清洁。

  4、小结。

  小金鱼说:“小朋友,我就是因为这样才不得不搬家的,以后请你们一定要保护河水的清洁,让所有的鱼儿都不用搬家。”

  活动反思:

  此活动达到了预计的教育目的,幼儿通过故事了解到往河里丢垃圾、倒污水的危害,在听故事是,幼儿对小金鱼的遭遇表现得非常同情,对故事的教育思想了解得较深刻,并能结合故事正确分辨行为的对与错。

环保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参观环城河受污染最严重的一段河流,了解保护环城河的重要性,逐渐形成保护的意识。

  2、能用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的见解,愿意与同伴和老师进行积极的交流。

  3、能将心中美丽、清澈的环城河用绘画的形式描绘下来。

  活动准备:

  1、录像带(录有清晰、美丽的环城河)

  2、录音带(环城河的自述)

  3、幼儿作画用纸、水彩笔、油画棒等人手一份。

  设计意图:

  水体污染可以说是我国目前最为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我们瑞安的环城河如今也缺少了甘甜的乳汁,严重的污染不仅影响了依靠环城河生活的小动物的生存,还影响到了我们人类的健康,甚至还影响到了经济的发展。近年来,瑞安人民已经意识到了治理环城河的重要性,但是这个活动还让很多人不理解,作为我们瑞安的小主人,他们更是不理解,于是我便设计了这个教学活动,通过参观环城河,观察以前的环城河,保护环程河等环节,并在活动中利用了实地参观及多煤体教学,并结合多种教学手段,让幼儿了解保护环城河的重要性,逐渐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整个活动安排合理,层次清晰,动静交替,给幼儿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使之更好的达到教学目标。

  活动一实地参观环城河

  1、带幼儿来瑞安环城河受污染最严重的一段流域。

  2、让幼儿通过各种感官来感受环城河受污染的情况。

  看:你在环城河上看到了些什么?(河上有很多垃圾,有很多污水排放到环城河里等等)

  闻:闻闻环城河所发出的气味,有什么感觉?

  活动二

  一、让环城河水变清

  1、师:刚才,我们一起去参观了环城河,现在我们来说说环城河,现在我们来说说环城和是什么样子的,你们喜欢这样的环城河吗?

  2、师:现在的环城河又黑又臭又脏,其实以前的环城和可不是这样的,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以前的环城河是什么样子的?

  二、观看录像带

  1、观看影片清澈、美丽的环城河。

  2、师:以前的环城河美吗?美在哪里?

  3、师:以前的环城河美丽、清澈,河里还生活着许多的小动物,可是现在的环城河却变得又黑又脏又臭。环城河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呢?

  4、师:原来污水的排放,乱扔垃圾等行为都是使环城河的水变黑变脏变臭的原因,让我们大家一起听听环城河是怎么说的?

  5、听录音:我是受污染的.环城河,最近几年我变的又黑又脏又臭了,我的河水都变了颜色,不再是清清的了,生活在我这里的小动物也没有了自己的家,它们有的搬家了,有的都死了,唉!我真难过呀!

  三、保护环城河

  1、我们有什么办法使环城河的水变清?

  2、师:要使环城河的水早日变清,仅仅依靠我们的力量是不够的,我们还要发动自己身边的人,都加入到治理环城河的活动中。

  活动三我心中的环城河

  1、我们能用什么办法发动自己周围的人一起加入保护治理环城河这个活动中来?

  2、我们将自己心中的环城河画下来,用我们的画来告诉大家,让他们加入到保护环城河这一活动中来。

  3、你心中的环城河是什么样子的?

  4、幼儿用手中的画笔将自己心中的环城河描绘下来。

  5、活动延伸

  将自己的绘画作品“我心中的环城河”送给周围的人,请人们共同加入这一活动中来。

环保教案 篇10

  《消灭白色污染》案例与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当今社会,随着快餐业、包装业和超市的发展,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然而由于现代生活行为方式的不当,人们在享受物质生活方便的同时

  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破坏,导致过量的“白色污染”成为继大气污染、水污染之后的第三大社会公害,是现代人们生活的一大难题。目前全国上下纷纷掀起了消灭“白色污染”的活动,我们幼儿园也开展了“保护环境,救救地球,争做环保小主人”的环保教育活动。

  “白色污染”是孩子们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且用得最多的一次性垃圾,如何引导幼儿收集生活中无毒无害的一次性垃圾——“白色污染”,如各种方便袋、泡塑、一次性碗、盘、盒,各种塑料瓶、瓶盖等,结合环保教育

  开展系列活动呢?因此我们在帮助幼儿认识“白色污染”、“白色污染”分类的基础上,再引导幼儿进行“白色污染”处理(再创作)等实践活动,使幼儿懂得:只有减少垃圾,变废为宝,才能美化生活、净化环境,从而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激发幼儿争做环保小主人的强烈欲望。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废弃的塑料袋、泡沫用口等属于白色污染,知道白色污染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2、了解解决白色污染问题的'基本方法。

  3、培养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发展想象力、创造力。

  4、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让幼儿明白什么叫“白色污染”。造成白色污染的原因?

  2、教学难点:认识“白色污染”对人类的危害性。引起学生对白色污染现状的关注,养成自觉的环保行为。

  活动准备

  1、塑料袋、泡沫饭盒和纸盒、纸袋、布袋若干。

  2、无处不在的白色垃圾图片

  3、教学挂图

  4、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生活经验谈话,引发活动。

  (1)出示塑料袋、泡沫饭盒,教师问小朋友:“你们认识这些东西吗?人们在什么时候会使用它们呢?

  (2)教师:“人们为什么都喜欢用这些物品?”

  2、认识塑料袋,泡沫用品难以分解、处理的特性。

  (1)引导幼儿思考将布袋、纸袋、塑料袋丢弃到自然环境中,对环境的影响。教师:它们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对环境有什么影响?

  (2)小结“纸袋和布袋埋在土壤中会被分解掉,不会产生对环境有害的物质,而现实生活中普遍使用的塑料袋、泡沫用品却不容易分解,又很难处理,随意丢弃会污染环境。

  3、观看教学挂图,认识白色污染的危害。

  (1)幼儿观看教学挂图,了解塑料袋和泡沫用品到底会产生哪些危害?

  (2)幼儿结合生活经验,交流自己的阅读发现。(这些东西,如果埋在地下,会破坏土壤,影响植物生长,如果被动物不小心吃掉的话,可能会因消化不好而导致死亡,人们如果长期使用一次性发泡餐具,会影响人体健康,如果焚烧这些垃圾,会污染空气,

  (3)小结:废旧塑料包装会产生很大的危害,由于这些塑料袋、泡沫用品大部分是白色的,因些人们把它们造成的污染称为“白色污染”。

  4、寻找减少白色污染的方法。

  (1)幼儿讨论在日常生活中怎么样减少白色污染,鼓励幼儿开动脑筋,交流自己想出的解决方法,如购物时自带纸袋,制造出能分解的塑料袋等。

  (2)小结:为了减少“白色污染”,科学家们开发了对环境污染少的可降解塑料制品,商家也开始减少这些物品的使用量。小朋友们也应该从现在做起,不乱扔塑料袋、泡沫用品,减少白色污染,人人都做一个保护环境的小卫士。

  (3)一起制作纸袋。

  教学反思

  1、在请幼儿说白色污染危害性和减少白色污染措施时,幼儿很有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出了许多有创意的机器来消灭白色污染,教师在此要加强引导,鼓励学生大胆说、大胆想象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2、在上课头一天就跟幼儿交流一下,看看幼儿知道不知道什么是白色污染,白色污染有什么危害,为课堂学习做好铺垫。课一开始,就可以让小朋友介绍自家使用塑料袋的情况。让全班幼儿都能积极参与,从而加深了对白色污染的感性认识,进一步了解了白色污染的危害性。

《关于环保教案范文集锦十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环保教案】相关文章:

环保教案06-23

环保的教案06-16

环保的教案02-28

环保教学教案10-26

小学环保教案06-19

环保标志教案04-02

环保主题教案03-05

环保主题的教案02-20

小学环保教案02-13

大班环保教案01-16

关于环保教案范文集锦十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环保教案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环保教案范文集锦十篇

环保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各类垃圾的来源及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危害,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2、运用各种方式交流收集有关垃圾的信息,并尝试对垃圾进行分类。

  3、能关注我们生活的环境,初步具有保护环境的意识,渴望做“环保小卫士”。

  活动准备:

  1、自制图画书“小鸟历险记”,课件《垃圾分类》

  2、师生共同收集有关垃圾的资料(实物、图片、文字录像等)。

  3、垃圾分类箱、“环保小卫士”的标志。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小鸟,以小鸟的自我介绍引入故事。

  我是一只小小鸟,妈妈教会了我飞行的本领,还让我到外面的世界去看看,听说城市里可好玩啦,我现在就到哪儿去逛逛。

  二、看图边讲边议。

  1、出示图一:小鸟来到了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口香糖粘住)它会怎么想?

  2、小鸟离开了草坪,来到了哪里?什么东西落到了小鸟身上?小鸟该怎么办?

  3、小鸟又来到了哪里?这里的水能喝吗?为什么?

  4、小鸟又碰到了什么事?它会说些什么?

  三、交流、分享收集的信息。

  1、小鸟的第一次远行,就碰到了这么多的麻烦事,这都是谁惹的祸?(乱扔垃圾的人)

  2、你们有没有在哪里看见过垃圾?发现的是什么垃圾?(请个别幼儿介绍收集的资料)

  3、那么,这些扔掉的垃圾,是不是真的都没用了呢?(幼儿讨论)

  4、观看课件《垃圾的分类》,了解垃圾的分类和再利用。

  (1)师:到底扔掉的垃圾还有没有用,让我们来看看思佳的爸爸为我们带来的资料。

  (2)看了这些资料后,你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地方吗?

  5、师小结:原来我们平时扔掉的垃圾可以分成好几种。像果皮、吃剩下的饭菜、树叶等都是可以腐烂的,我们就把它们直接埋在泥土了做肥料这种垃圾就叫做有机垃圾;而像废报纸、废玻璃、碎的木块、砖头等,还可以回收后做成其它有用的东西,这种垃圾叫做无机垃圾;而像废电池、废荧光灯管、过期的药物等,这些都是有毒的垃圾。如果乱扔垃圾,就会造成环境污染,危害我们的健康。所以我们不能随便乱扔垃圾,应该将垃圾扔在垃圾桶内,并且在扔垃圾前,最好先将垃圾分分类,好让工人叔叔、阿姨将垃圾进行不同的处理。

  四、尝试对垃圾进行分类。

  1、师:我这里有两包混在一起的垃圾,还有三个垃圾桶,请你们将这些垃圾分分类,送到三个垃圾桶里。

  2、幼儿将垃圾分类送到垃圾桶内。

  3、师小结:今天我们小朋友知道了怎样将垃圾进行分类,但是还有许多人不知道,我请你们都来做一名“环保小卫士”,去提醒和帮助那些乱扔垃圾的人,不要再乱扔垃圾。我相信不久之后,我们的城市会变得“天更蓝,水更清,草更绿”,小鸟也会再回到我们城市里来做客。

  活动反思:

  我班的孩子虽然对于环保一类的知识接触较少,但好奇多问,活泼好动,如果在设计活动时以成人的'眼光代替幼儿的眼光,只讲大道理,孩子们往往难以理解,收不到教育效果。因此,我在本次活动中以幼儿喜闻乐见的动物为主线,以吸引幼儿,使幼儿产生亲切感。从而让幼儿自然的和故事中的小鸟产生情感互动,激发孩子从小热爱大自然的良好情感,萌发保护环境的意识。为了让孩子获得最直接的生活经验,在活动开展前,我带幼儿亲眼去看看堆满垃圾的草地,到车水马龙的马路上看车辆尾部的废气,看又脏又臭的河水,观察河水的周边环境……充分发挥环境优势,社区资源,让幼儿在社会环境中学习,使幼儿的眼界更加开阔。在认识“环境保护”后,我又利用家长资源,鼓励孩子去发现自己居住的周围有没有不符合环境要求的现象和行为,并做以纪录。我想:这种“现身说法”的成功感将连同那强烈的环保意识永远扎根于幼儿心中。孩子们只有通过多方面的观察自身的探索,去认识大自然、亲近大自然,在获取一些具体、美好的感受之同时,“保护自然、善待自然”的意识才会油然而生。

  在这一次的活动中,我虽然能及时抓住幼儿的兴趣点,并创设了良好的问题情景,但我未能充分利用创设的环境来激发孩子的问题意识。而问题是开启知识的钥匙,有了问题才会去思索、才会去探讨,这样才会促使幼儿对问题有一个更深的思考。如在交流孩子自己收集的各种资料时,我就应及时为幼儿创设时机,搭建平台,给幼儿一个生生互动的机会,鼓励幼儿对他人所收集的资料提出自己的疑问和困惑,便于孩子们的经验得到传递、知识得以积累。在以后的活动中,我应给幼儿留出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幼儿在问题中去寻求更多的知识。

环保教案 篇2

:绿色文明—— 保护植物资源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教学方法:阅读讲解法、讨论法、电教法、观察法。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观察植物生长情况。 一、生物与环境 生物是环境的产物,又是环境的创造者 二、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1. 大气污染对植2. 物的危害 3. 水污染对植4. 物的危害 5. 土壤污染对植6. 物的危害 三、保护我们的'“朋友”——生物 1.建立绿色生物圈保护网 1974年,由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发起,建立了生物圈保护区网。至今已有90多个国家联合构成全球性的“绿色”网络。目前,中国有l6个自然保护区加入了这个“绿色”网络。 [小资料] 中国加入联合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的自然保护区: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吉林)、锡林郭勒草原自然保护区(内蒙古)、博格达峰自然保护区(新疆)、盐城自然保护区(江苏)、神农架自然保护区(湖北)、卧龙自然保护区(四川) 、天目山自然保护区(浙江)、南麂列岛自然保护区(浙江)、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福建)、梵净山自然保护区(贵州)、茂兰喀斯特森林自然保护 2.建造绿色家园 植物孕育了人类的文明,“绿色”是人类文明的标志。现代大城市最佳的居住环境,要求人均绿地面积达到60平方米。目前能达到这个水平的只有4座城市:波兰的华沙、澳大利亚的堪培拉、奥地利的维也纳和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因此,地球上城市“绿色家园”的建设任务,还是相当艰巨的。

环保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使用剪刀,会用剪刀剪眼睛和嘴巴。

  2、发展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

  3、激发幼儿积极动手用塑料袋制作玩具的兴趣,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人手一只背心塑料袋、细绳、即时贴、小剪刀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这是我们上次拾的塑料袋,今天我们让塑料袋象风筝一样飞起来好吗?”

  2、组织幼儿讨论如何制作风筝。

  (1)提问:“风筝是什么样子的?”“我们要怎样做这个风筝呢?”

  (2)启发幼儿想出在塑料袋上贴上眼睛、嘴巴等

  3、教师提出要求

  先用即时贴剪出眼睛、嘴巴和装饰物,贴在袋子上,在用细绳做风筝的线

  4、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5、将做好的风筝拿到户外,四散奔跑着玩。

  环保宣传员

  活动目标:

  1、尝试制作环保标志

  2、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人手三张白纸。蜡笔

  活动过程:

  1、讨论:怎样使环境一直保持干净呢?怎样提醒每个人都来爱护环境呢?

  2、启发幼儿讨论出要制作环保标志。

  3、幼儿动手绘画、制作环保标志

  4、让幼儿将自己做的环保标志贴到自己想贴的地方。

环保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随着社会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污染”问题被越来越来的国家所重视,我国也以不同的形式来宣传环保。但是,环保也要从娃娃抓起,为了使幼儿更深刻的了解污染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我设计了这一节课。

  教学目标:

  1。使幼儿认识水的有关性质及水的用途;

  2。使幼儿知道水污染的危害,并了解河水变脏的一些主要原因;

  3。通过幼儿对垃圾进行分类,进一步增强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并初步形成保护水资源的日常行动。

  教学准备:

  1。清水、脏水各一杯;一些透明的盛水器皿;

  2。有关“水的用途”、“水污染的原因”的图片数幅;

  3。幼儿与父母共同讨论河水变脏的原因,可能的话请父母带领幼儿观察居住地的河流、池塘的水质。

  教学过程:

  (一)出示清水,分析水的特性

  1。组织师生谈话,引导幼儿分别用眼睛、鼻子、嘴和手来感知水并描述自己的感觉。

  2。根据幼儿的描述,教师讲解:水是透明无色、无味的液体,会到处流动,因而没有固定的形状。

  (二)联系幼儿生活实际,谈谈水的用途

  1。组织幼儿讨论水有哪些用途,启发幼儿想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能否缺少水,除了人类以外,地球上的其它生命—动物、植物需不需要水。鼓励幼儿大胆地讲述水的种种用途,如饮用、洗手、洗衣服、浇花、灭火等。

  2。出示图片,帮助幼儿总结归纳水的用途。教师向幼儿说明: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物质。没有了水,我们人会渴死,绝大多数的动物和植物也会死亡,地球将变成一个荒凉的大沙球。可以说,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三)出示脏水,分析水污染的危害

  1。引导幼儿比较脏水与清水的不同之处,说说幼儿对脏水的观感。

  2。组织幼儿讨论脏水的危害,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看法。

  T: 我们人喝了脏水会怎么样?脏水可以浇花、养鱼吗?

  3。教师讲解并置疑:当今全世界包括我国水污染非常严重。全世界每年大约两万多人因喝了脏水而死去。有人住在大河边却没水喝,没有鲜鱼活虾吃,也无法用河水浇灌农作物,因为河里流淌的是黑乎乎的臭水。为什么江河里的水会被污染变脏呢?

  (四)讨论水污染的主要原因

  1。引导幼儿回忆与父母讨论的结果及在父母带领下观察江水或池水,让幼儿讲述他们的想法。

  2。出示图片,讲解、分析江河受污染的主要原因:

  (1)工业废水这是严重的污染源。一些造纸厂、化工厂、印染厂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污水,如果不经处理,直接排入江河中,久而之久,影响了江河的水质。

  (2)生活污水每个家庭每天也有许多污水产生,如洗澡水、洗衣水、粪便水,这些污水流入江河,也会使江河里的水变质。

  (3)生活垃圾许多人把江河当成大垃圾箱,把各种各样的垃圾倾倒进江河里,把江河搞脏搞臭了。

  (4)农药和化肥农田若施用了过量的农药和化肥,残余的农药和化肥会经雨水冲刷流入江河。

  (5)森林砍伐江河两岸的树木被砍伐后,岸上的泥沙会毫无遮拦地流入江河,使河水变浑。

  (五)讨论保护江河的方法

  1。引导幼儿根据水污染的主要原因商量保护江河的办法。

  2。总结幼儿力所能及的做法,要求幼儿背诵记忆,并在日常生活中行动起来,如:(1)节约用水,一水多用;(2)爱护花草树木;(3)垃圾分类处理

  (六) 幼儿垃圾分类

  1认识标志(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

  2以小组为单位对垃圾进行分类,并讨论那一类物品可以回收?

  3教师纠正并和孩子一起总结。

环保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知道4月22日是地球日。

  2、了解地球日的意义。

  3、初步认识地球,简单了解其外形特征和运转知识,激发幼儿爱科学的情感。

  4、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1、地球仪一个;微机课件:

  2、地球外形特征及运转规律。

  3、美丽的风光图片。

  4、污染环境的种种原因与现象;地球与太阳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猜谜引出课题

  1、不用发动日夜转,春夏秋冬按时换,一日行程八万里,满载人类千千万。

  2、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生日,谁知道地球的“生日”是哪天呢?(出示卡片)4 月22日是地球日。

  3、为什么要确定地球日呢?(让全世界的人们知道地球只有一个,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但地球上的环境污染严重,要求大家都来爱护地球,保护地球。)

  二、认识地球的外形特征和运转知识。

  1、地球在哪里呢?地球是什么样子的呢?课件展示(地球是圆形的,自西向东转,它自转一圈是一天,地球围着太阳转,转一圈是一年。)

  2、游戏“地球围着太阳转”:请一名幼儿扮太阳,一名幼儿扮地球,要求扮地球的`幼儿围着太阳转的同时要自转,并说自转一圈是一天,围着太阳转一圈是一年。

  3、地球这么大,我们怎样才能清楚的看到地球呢?人们根据地球的样子做了个模型叫地球仪。(出示地球仪)

  请幼儿在地球仪上找出我们的祖国———中国,你还知道哪些国家的名字呢?

  4、地球上都有什么呢?(人、动物、植物)

  三、保护和爱护环境。

  1、课件展示:美丽的风光图片。让幼儿了解地球地球上美丽的大自然,激发幼儿热爱地球的情感。

  2、“地球妈妈生病了”课件展示:污染环境的种种原因与现象,让幼儿了解人们乱倒垃圾,大量砍伐树木,工厂排出的废气、废水、废渣等破坏和污染了环境。

  3、我们应该怎样做呢?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

  活动延伸:

  1、实验:地球上为什么会有“白天、黑夜”。

  2、争做“地球小卫士”,保护地球。

环保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在游戏的情景中,激发幼儿说话的兴趣。

  2、通过活动懂得不乱扔垃圾。

  活动准备:

  木偶(小兔,小猴)糖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 宝宝:你想到那里去玩?妈妈带你去(幼儿自由讲)

  2. 律动:跟着妈妈走走(边开边自由讲讲看到了什么?可讲教室环境)

  公园到了,我们到草地上坐会。

  (二)基本部分

  1、 小朋友猜猜,今天会有什么小动物到公园里玩?幼儿自由讲各种动物

  2、 木偶表演

  a.小猴“今天,天气真好,到公园去玩,这个香蕉真好吃”(吃香蕉,随手一扔,下场)

  b.小兔“公园真好玩,唉呦!谁扔的香蕉皮呀?摔交

  提问: a、 小兔怎么了?

  b、怎么会摔交的?(快帮小兔揉揉)幼儿自由对小兔讲讲安慰的.话

  c、是谁扔的香蕉皮?

  d、那,香蕉皮应该扔那?

  快把小猴叫出来对他说(小猴,不要乱扔垃圾,要扔到垃圾箱里)幼儿学说。

  木偶表演

  现在小猴怎样了?(不乱扔垃圾了)

  3、分糖 幼儿每人一颗 观察是否有幼儿将糖纸扔到地上 (三)结束部分 不早了,我们开汽车回家了

环保教案 篇7

  设计意图: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常常忽视或放弃一些常见的物质资源,而花钱去给孩子添置各类益智玩具、运动器械。其实,生活中常见的一些东西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报纸就是其中的一种。

  对于我班的孩子来说,他们都已具备独特的审美能力。本次活动我将报纸与服装相结合,特设计了这节美工活动:《我是环保服装设计师》。

  让孩子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装饰材料来设计衣服,锻炼幼儿小肌肉的活动能力,体验制作环保服装的乐趣,增强环保意识。

  活动目标:

  1.观察环保服装,了解环保服装的装饰材料。

  2.学习两人合作,利用废旧报纸,运用剪、粘、折、拼接等方法设计、制作服装。

  3.体验制作环保服装的乐趣,增强环保意识。

  活动重点:观察环保服装,了解环保服装的装饰材料。

  教学难点:学习两人合作,利用废旧报纸,运用剪、粘、折、拼接等方法设计、制作服装。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准备:

  观察生活中的人们的服装,积累一定的生活经验,并收集废旧的报纸。

  物质材料准备:

  1.课件一份。

  2.剪子、胶水、双面胶、勾线笔。

  3.各种废旧材料:信封、报纸一捆、皱纹纸、塑料袋等。

  4.时装表演的音乐、轻音乐。

  5.教师事先用废旧材料制作的服饰样品2件。

  活动过程:

  一、观看书信内容,导入教学活动

  1.今天,老师收到一封信和一捆废旧报纸,是森林的动物朋友们寄来的。我们来看看信中写了些吧!

  2.上面写着:一年一度的森林环保服装展的日子将要来临,请大四班小朋友们参加。小朋友想参加吗?(想)那我们就来当回环保服装设计师,设计服装好不好?(好)

  二、教师示范操作,幼儿创作服装

  1.教师出示作品

  老师已经设计了一套环保服装,我们来欣赏一下吧!

  2.提问:这件服装用了哪些材料?你们喜欢老师制作的环保服装吗?

  教师小结:报纸做的衣服、皱纹纸围的花边、彩色纸剪成的花等。杨老师也

  非常喜欢这些报纸做的漂亮的衣服。(观看课件:瞧,蒋老师穿上了杨老师做的

  环保衣,多神气。)

  3.教师示范讲解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这件衣服的制作方法,这件环保衣,最主要的材料就是废旧报纸。

  首先,我们要把报纸对折,有折痕的一头朝上,剪出一个领口。

  然后,将自己想好的衣服轮廓在报纸的正面画出来,然后用剪刀沿着轮廓线剪下来。

  最后,在再剪好的'衣服上剪贴上彩色的皱纹纸花边和彩色纸做的花,让废旧报纸做成的环保衣更美丽。

  三、教师提出要求,幼儿想象操作

  1.在制作时,两个小朋友合作进行,一位可以扮成设计师,一位可以扮成模特儿穿上环保衣。不要争抢,一起合作完成。

  2.在使用剪刀时注意安全。

  (注意:幼儿操作时播放轻音乐)

  四、幼儿评价服装,走秀展示服装

  1.幼儿穿上衣服,提问:

  (1)你做得是什么服装?

  2.由森林里举办的“森林环保服装展”,马上就要开始了,小动物们已经坐在了前方的评委席中(出示课件小动物们观看的场景),让我们一起随着音乐展示一下我们设计的服装(模特儿与设计师一起走秀),向森林里的所有动物朋友们宣传环保知识,好吗!

环保教案 篇8

  设计意图:

  在“鱼”这个主题活动进行到尾声的时候,幼儿不仅对鱼的生理特征、构造有了一定的认识,并且懂得了鱼对人类的重要性,在这些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是必要的,故设计此活动,使幼儿在了解了鱼与人类的关系的同时,懂得怎样去保护我们的朋友“鱼”。

  活动目标:

  1、了解鱼的生活条件,懂得要保持水的清洁,才能使鱼健康的生活。

  2、懂得保护水的`方法,不往河里丢垃圾和倒污水。

  活动准备:

  《小金鱼搬家》故事录音,故事挂图一套,情景图片四张。

  活动过程:

  1、教师戴上“金鱼”头饰,扮成小鱼金鱼,“小朋友,我是小金鱼,我原来是住在清清的小河里,可最近发生了一些事情,使我不得不搬家,唉!请小朋友听听我遇到了什么事。”

  2、请幼儿听故事《小金鱼搬家》,听完后提问:“小金鱼为什么要搬家?”请幼儿自由讨论。

  3、出示图片,请幼儿观察、讨论,请幼儿说说“谁对谁不对”,使幼儿懂得不能往河水里丢垃圾和倒污水,要保护水的清洁。

  4、小结。

  小金鱼说:“小朋友,我就是因为这样才不得不搬家的,以后请你们一定要保护河水的清洁,让所有的鱼儿都不用搬家。”

  活动反思:

  此活动达到了预计的教育目的,幼儿通过故事了解到往河里丢垃圾、倒污水的危害,在听故事是,幼儿对小金鱼的遭遇表现得非常同情,对故事的教育思想了解得较深刻,并能结合故事正确分辨行为的对与错。

环保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参观环城河受污染最严重的一段河流,了解保护环城河的重要性,逐渐形成保护的意识。

  2、能用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的见解,愿意与同伴和老师进行积极的交流。

  3、能将心中美丽、清澈的环城河用绘画的形式描绘下来。

  活动准备:

  1、录像带(录有清晰、美丽的环城河)

  2、录音带(环城河的自述)

  3、幼儿作画用纸、水彩笔、油画棒等人手一份。

  设计意图:

  水体污染可以说是我国目前最为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我们瑞安的环城河如今也缺少了甘甜的乳汁,严重的污染不仅影响了依靠环城河生活的小动物的生存,还影响到了我们人类的健康,甚至还影响到了经济的发展。近年来,瑞安人民已经意识到了治理环城河的重要性,但是这个活动还让很多人不理解,作为我们瑞安的小主人,他们更是不理解,于是我便设计了这个教学活动,通过参观环城河,观察以前的环城河,保护环程河等环节,并在活动中利用了实地参观及多煤体教学,并结合多种教学手段,让幼儿了解保护环城河的重要性,逐渐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整个活动安排合理,层次清晰,动静交替,给幼儿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使之更好的达到教学目标。

  活动一实地参观环城河

  1、带幼儿来瑞安环城河受污染最严重的一段流域。

  2、让幼儿通过各种感官来感受环城河受污染的情况。

  看:你在环城河上看到了些什么?(河上有很多垃圾,有很多污水排放到环城河里等等)

  闻:闻闻环城河所发出的气味,有什么感觉?

  活动二

  一、让环城河水变清

  1、师:刚才,我们一起去参观了环城河,现在我们来说说环城河,现在我们来说说环城和是什么样子的,你们喜欢这样的环城河吗?

  2、师:现在的环城河又黑又臭又脏,其实以前的环城和可不是这样的,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以前的环城河是什么样子的?

  二、观看录像带

  1、观看影片清澈、美丽的环城河。

  2、师:以前的环城河美吗?美在哪里?

  3、师:以前的环城河美丽、清澈,河里还生活着许多的小动物,可是现在的环城河却变得又黑又脏又臭。环城河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呢?

  4、师:原来污水的排放,乱扔垃圾等行为都是使环城河的水变黑变脏变臭的原因,让我们大家一起听听环城河是怎么说的?

  5、听录音:我是受污染的.环城河,最近几年我变的又黑又脏又臭了,我的河水都变了颜色,不再是清清的了,生活在我这里的小动物也没有了自己的家,它们有的搬家了,有的都死了,唉!我真难过呀!

  三、保护环城河

  1、我们有什么办法使环城河的水变清?

  2、师:要使环城河的水早日变清,仅仅依靠我们的力量是不够的,我们还要发动自己身边的人,都加入到治理环城河的活动中。

  活动三我心中的环城河

  1、我们能用什么办法发动自己周围的人一起加入保护治理环城河这个活动中来?

  2、我们将自己心中的环城河画下来,用我们的画来告诉大家,让他们加入到保护环城河这一活动中来。

  3、你心中的环城河是什么样子的?

  4、幼儿用手中的画笔将自己心中的环城河描绘下来。

  5、活动延伸

  将自己的绘画作品“我心中的环城河”送给周围的人,请人们共同加入这一活动中来。

环保教案 篇10

  《消灭白色污染》案例与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当今社会,随着快餐业、包装业和超市的发展,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然而由于现代生活行为方式的不当,人们在享受物质生活方便的同时

  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破坏,导致过量的“白色污染”成为继大气污染、水污染之后的第三大社会公害,是现代人们生活的一大难题。目前全国上下纷纷掀起了消灭“白色污染”的活动,我们幼儿园也开展了“保护环境,救救地球,争做环保小主人”的环保教育活动。

  “白色污染”是孩子们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且用得最多的一次性垃圾,如何引导幼儿收集生活中无毒无害的一次性垃圾——“白色污染”,如各种方便袋、泡塑、一次性碗、盘、盒,各种塑料瓶、瓶盖等,结合环保教育

  开展系列活动呢?因此我们在帮助幼儿认识“白色污染”、“白色污染”分类的基础上,再引导幼儿进行“白色污染”处理(再创作)等实践活动,使幼儿懂得:只有减少垃圾,变废为宝,才能美化生活、净化环境,从而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激发幼儿争做环保小主人的强烈欲望。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废弃的塑料袋、泡沫用口等属于白色污染,知道白色污染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2、了解解决白色污染问题的'基本方法。

  3、培养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发展想象力、创造力。

  4、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让幼儿明白什么叫“白色污染”。造成白色污染的原因?

  2、教学难点:认识“白色污染”对人类的危害性。引起学生对白色污染现状的关注,养成自觉的环保行为。

  活动准备

  1、塑料袋、泡沫饭盒和纸盒、纸袋、布袋若干。

  2、无处不在的白色垃圾图片

  3、教学挂图

  4、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生活经验谈话,引发活动。

  (1)出示塑料袋、泡沫饭盒,教师问小朋友:“你们认识这些东西吗?人们在什么时候会使用它们呢?

  (2)教师:“人们为什么都喜欢用这些物品?”

  2、认识塑料袋,泡沫用品难以分解、处理的特性。

  (1)引导幼儿思考将布袋、纸袋、塑料袋丢弃到自然环境中,对环境的影响。教师:它们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对环境有什么影响?

  (2)小结“纸袋和布袋埋在土壤中会被分解掉,不会产生对环境有害的物质,而现实生活中普遍使用的塑料袋、泡沫用品却不容易分解,又很难处理,随意丢弃会污染环境。

  3、观看教学挂图,认识白色污染的危害。

  (1)幼儿观看教学挂图,了解塑料袋和泡沫用品到底会产生哪些危害?

  (2)幼儿结合生活经验,交流自己的阅读发现。(这些东西,如果埋在地下,会破坏土壤,影响植物生长,如果被动物不小心吃掉的话,可能会因消化不好而导致死亡,人们如果长期使用一次性发泡餐具,会影响人体健康,如果焚烧这些垃圾,会污染空气,

  (3)小结:废旧塑料包装会产生很大的危害,由于这些塑料袋、泡沫用品大部分是白色的,因些人们把它们造成的污染称为“白色污染”。

  4、寻找减少白色污染的方法。

  (1)幼儿讨论在日常生活中怎么样减少白色污染,鼓励幼儿开动脑筋,交流自己想出的解决方法,如购物时自带纸袋,制造出能分解的塑料袋等。

  (2)小结:为了减少“白色污染”,科学家们开发了对环境污染少的可降解塑料制品,商家也开始减少这些物品的使用量。小朋友们也应该从现在做起,不乱扔塑料袋、泡沫用品,减少白色污染,人人都做一个保护环境的小卫士。

  (3)一起制作纸袋。

  教学反思

  1、在请幼儿说白色污染危害性和减少白色污染措施时,幼儿很有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出了许多有创意的机器来消灭白色污染,教师在此要加强引导,鼓励学生大胆说、大胆想象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2、在上课头一天就跟幼儿交流一下,看看幼儿知道不知道什么是白色污染,白色污染有什么危害,为课堂学习做好铺垫。课一开始,就可以让小朋友介绍自家使用塑料袋的情况。让全班幼儿都能积极参与,从而加深了对白色污染的感性认识,进一步了解了白色污染的危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