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乌鸦喝水》教案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关于《乌鸦喝水》教案范文汇编7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乌鸦喝水》教案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乌鸦喝水》教案 篇1
《乌鸦喝水》这篇课文以“喝水”为线索,采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乌鸦机灵智慧的形象,说明做任何事情,只要动脑筋想办法,就能获得成功。课文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所配图画,色彩鲜明,生动形象
1.图画作者采用写意画法,把难看的乌鸦描绘成头大目明的样子,以突出乌鸦聪明可爱的形象,使学生看到图画就喜欢阅读课文。也为学生理解课文描写乌鸦善于动脑筋想办法作了形象的揭示。
2.所配彩图把文章的线索勾画得非常清晰。乌鸦喝不到水(水少瓶口小),乌鸦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往瓶子里放石子),水位上升。乌鸦喝到水了。三幅图画展示了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
二、故事简单,含义深刻
这篇文章是利用一个自然现象来说明一个道理。乌鸦喝水时遇到困难,作者赋予它以人的`思维:瓶里水少,瓶口又小,这是无法改变的,但水位的高底是可以改变的。于是乌鸦在瓶中放石子使水位升高。通过这个故事使读者受到启迪,悟出道理:“只要开初脑筋想办法,就能克服困难。”
三、语言简洁,结构严谨
文章开始作者用“到处”说明小乌鸦口渴的程度及找水的焦急心情;第二段用“看见”、“可是”说明喝不到水的原因;第三段重复使用“看见”,说明小乌鸦善于观察,交代解决问题的依据;第四段用“放”、“渐渐”印证“办法”可行。
教学本课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从图入手,整体感知
1.指导学生观察图画。按图的顺序提出问题:
图上画的是谁?它想做什么?乌鸦为什么喝不到水?
乌鸦想出了一个什么办法?
乌鸦怎样喝到了水?让学生初步了解“乌鸦找到水但喝不到→想办法,放石子→石子多,水升高→喝到了水”这一故事梗概。
2.指导学生初读课文,提醒学生注意课又是如何描述图画内容的。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二、细读课文。
解词析句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要让学生逐段细读课文,理解字词含意。可围绕以下问题进行教学。
1.乌鸦怎么找水喝?(到处)“到处”是什么意思?(可让学生做这里找找那里找找的动作,既让学生理解”到处找”就是找了很多地方,又体会到水很不容易找到。)
区分“到处”、“处处”
选词填空:①公园里( )盛开鲜花。
《乌鸦喝水》教案 篇2
教学目的
1、通过《乌鸦喝水》这个故事,启发学生遇到困难要动脑筋,积极想办法,还应启发学生感悟到,做事情要有耐心,坚持下去,就有可能获得成功。
2、学会本课8个生字:喝 渴 处 找 可 办 法 就
3、会读写8个词:喝水 口渴 到处 找 可是 石子 办法 喝不着
4、朗读课文,注意读出句子的语气。
5、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1)通过《乌鸦喝水》这个故事,启发学生遇到困难要动脑筋,积极想办法,还应启发学生感悟到,做事情要有耐心,坚持下去,就有可能获得成功。
(2)朗读课文,注意读出句子的语气。
(3)背诵课文。
2.难点:
(1)理解“到处”“可是”的意思。
(2)朗读课文,注意读出句子的语气。
教学用具
幻灯片3张、图片一张、学生分组实验所需的材料。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理解课文,有语气地朗读课文,能初步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背诵课文,指导生字书写。(略)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位好朋友,就是这只小乌鸦,(贴乌鸦图)别看它全身乌黑,长的不怎么好看,可它却很不一般,在它身上发生了一件很有趣的小故事,你们想知道吗?这个故事就是课文的第七课《乌鸦喝水》,请同学们边看幻灯边听老师讲这个故事,注意听清老师的语气。
老师边演示幻灯边范读。
二、你们愿意读读课文吗?请同学们打开书,翻到40页,老师给你几分钟时间,自己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并做到词连读,按句逗停顿。
三、下面老师要检查一下你们刚才读的是否认真,我这有一些生字词,看谁读的最准确。(指名读,全班读,读完贴在黑板上)
喝水、口渴、到处、找、瓶子、可是、喝不着、石子、办法、衔、渐渐、喝着水
四、这篇文章共有几个自然段?请大家标出来。老师请六名标对的同学检查其他同学,如果有人标的不正确请你帮助他们改正过来。
五、老师想请四名同学读课文,谁愿意读1、2、3、4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想:到目前为止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学习课文,学完了,我相信同学们的问题一定能解决。
六、学习课文
(一)学习第一小段
1、我们先来学习第一自然段,请同学们出声读读课文,想想你读懂了什么?
2、我们怎么理解“到处找水喝”?谁能到前边一边演示一边说说什么是“到处”。
3、那你们想想“到处”这个词说明了什么? ( 说明乌鸦去了很多地方找水喝,很不容易。很渴)
4、谁能读出乌鸦渴极了到处找水喝那种急切的语气?
(二)学习第二小段
1、乌鸦渴极了,到处找水喝,那它找到水了没有?你从哪儿知道的?能读出来吗?
乌鸦终于找到水了,那此时此刻它该是什么心情呀?
谁能用高兴的语气再读读这句话。
2、乌鸦找到水了,那在这一段里,它喝着水了没有?为什么呀?请同学们再读读这段话,找找乌鸦没喝着水的原因,找到了用铅笔把它划下来。(一人在幻灯片上画)
谁来读读乌鸦为什么没喝着水呀。
同学们,你们看,老师也拿来了一个瓶子,和书上画的瓶子多像呀,谁能到前边来,一边指着这个瓶子,一边给大家讲:乌鸦为什么喝不着水?
请你用手比做乌鸦的嘴,试试是不是真的喝不着。
3、 在这段话里出现了“可是”一词,有些同学不明白,这里为什么要用这个词呀?同学们请看,这段话前面写乌鸦找到水了,后面应该写它能喝到水,实际上它却没喝到水,中间用可是。我们再看一句话,在第五课《春雨的颜色》中也有一句话里有“可是”谁来读读?前面写春雨是没有颜色的,后面应该写它不能给春天带来万紫千红,实际却写它给春天带来了万紫千红,中间用上了“可是”。通过这两个句子,我想大家对“可是”一词的意思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4、明明找到水了却喝不到,假如你是那只小乌鸦,此时此刻你是什么心情呀?
那我们应该怎么读这两句话呀,你们先练练,看谁能读出那种着急的语气。
下面我们把整段话读一遍,注意读出语气的变化,刚看到水时很高兴,有水喝不着时又很着急。
学生自由读,指名读,评读。
有的`同学一着急就慌了,不知该怎么办了,可这只小乌鸦不是,“怎么办呢?”说明它虽然很着急,可仍然在干什么?
出示卡片:动脑筋想办法
(三)学习第三小段
1、乌鸦喝不着水急得在那儿想办法,那他想出办法了没有?课文中哪儿告诉我们了?你能读读吗?
2、那乌鸦的办法是怎么想出来的,你能用读书来告诉我们吗?
3、乌鸦想出办法了一定很高兴,谁能用高兴的语气再读读这段话。
(四)学习第四小段
1、乌鸦的办法是什么呀,请同学们读读第四自然段
2、下面我们来演示一下乌鸦喝水的办法。谁来读第一句,请同学们注意看,老师用手比做乌鸦的嘴,衔起一块小石子,“衔”是什么意思。
乌鸦每次只能衔起一个小石子,为了能喝到水,它就这样一个一个地把胸石子往水里放,同学你们说这个乌鸦做事怎么样?(做事有耐心)
现在请同学们注意观察水面有什么变化?
“渐渐”是什么意思?(表示程度或数量逐步增减。慢慢的、一点一点的)
水为什么会渐渐升高呢?(石子占了水的位置,水就升高了。)
同学们,你们愿意做这个实验吗?下面请同学们四人一组,共同做实验,大家都来学做小乌鸦,希望你们也能像小乌鸦一样做事有耐心。
出示卡片:做事有耐心
3、乌鸦动脑筋想办法,终于喝到了水,请同学们用手比划一下,看能不能够到水。
通过演示你觉得乌鸦的办法好不好,好在哪儿?你还能想出别的办法来吗?请小组讨论一下。
4、乌鸦的办法多好呀,下面我们再把它的办法读读,注意“一个一个”要读慢些,表示乌鸦很有耐心。“渐渐升高”也要读的慢些。
学生自由读,指名读,评读。
五、总结课文
1、课文学完了,你们喜欢这只小乌鸦吗?喜欢它什么?
老师没说错吧,这确实是一只不一般的小乌鸦,它遇到困难动脑筋想办法,做事还很有耐心,我们要想它学习。
2、下面我们再读读课文,你喜欢读哪段就多读读哪段,一会儿汇报。
指名读1——4段
3、谁能按黑板的提示把课文背下来,背不下来的同学可以看书。
小结:这节课上得好。
布置作业:
有语气地读课文,背诵课文。
板书:
7、乌鸦喝水
口渴 到处 找
瓶子 可是 喝不着 动脑筋
石子 办法 ↓ 想办法
衔 渐渐 喝着水 做事有耐心
思路:
1、老师引入,演示幻灯并范读
2、学生读
3、检查生字
4、标自然段
5、读书,质疑
6、学习一段
读书,读懂什么——理解“到处”,边演示边说——说明什么——有语气读
7、学习二段
找到水没有,读出来,用高兴语气读——看见水,没喝着,为什么读书划——用瓶子演示——渗透“可是”——读2、3句,读全段,评读——怎么办在干什么
8、学习三段
想出办法没有,读——怎么想出来的,读——用高兴语气读。
9、学习四段
办法是什么,读——老师演示——学生演示——办法好在哪儿,还有办法吗?——读书,评
10、总结,喜欢乌鸦吗?为什么——老师小结——读书——背诵——布置作业。
《乌鸦喝水》教案 篇3
【简介】
《乌鸦喝水》是“手和脑”单元的一篇课文,主要培养学生做事要善于动手和动脑,因为这样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针对本课主要是让学生开动脑筋想办法。
【学习者分析】
1、六、七岁孩子的思维还仅仅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但是他们的想象力还是很丰富的,在这个时期如果注意给学生创造一定的条件,对于学生发散思维培养是非常有力的,往往会有出人意料的表现。
2、通过前一段的教学,学生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合作能力,懂得在小组里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互相帮助解决问题,但是小组合作时组里发言的同学比较集中,只有那么一两个同学经常发言,而有的同学在组里却不爱说话,小组里出现一言堂的现象。
【教学、学习目标】
1、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乌鸦是怎么喝着水的。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遇到困难要想办法解决。
【教学媒体】
课件“衔”的演示,以帮助学生直观理解难懂的词语。
实验用品:瓶子,小石子。
【课前准备】
学生搜集适合的,细长的瓶子,(可以是可乐瓶等和小石子。)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学生活动教师活动教学理念交流课外知识,导入学习1、通过观察,说说小乌鸦的样子。
2、朗读课题。1、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说说小乌鸦的样子。尤其是突出乌鸦的嘴长,但根部却有一些粗这一特点。
2、板书课题。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应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初读课文,读准字音1、自己借助拼音读准生字,也可以通过问别人来解决困难。
2、小组内读课文。
(可以先在小组内分工,每人读一段,再开始朗读,朗读时注意互相纠正读音。)
3、全班朗读。
4、评价同学朗读情况。(标准:是否准确)1、指导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读音。
2、巡视小组朗读情况。
3、组织好学生评价朗读。
教师重点指导:
①“口渴”的“渴”和“喝水”的“喝”要注意读正确。
②“想了一想”一词要连读。
③指导同学按“乌鸦把/小石子/一个一个/衔起来,放到瓶子里。”的停顿读好这句话。1、拼音教学与识字教学相结合,利用拼音读课文。
2、评价能力的培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自己读课文。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什么事?(可以用一句话来说,也可以把全篇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话讲一讲。)1、指导学生想想课文讲了什么事?
2、指导学生可详细或简略说。培养学生感受课文内容的能力。质疑,深入体会文章内容1、自己读课文,找出不明白的地方,画上“?”。
2、小组交流问题,对于较容易的问题同组就可以解答,仍然不懂的可以提出来。
3、全班讨论,提出问题。(可以分别就课文内容和课文中不明白的词语提出问题。)
4、同学探究问题。
⑴先找到可以解答问题的段落,再读一读,讲一讲。
⑵小组合作解决难点。
①先自己准备好实验用品,并说一说用的是什么样的瓶子。
②小组分工好后,做实验,并注意观察瓶子里水的变化。
5、理解课文后,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要读出“乌鸦着急”和“乌鸦高兴”的语气。1、引导孩子说一说读了课文有哪些问题。
2、对于词语方面的问题及时解决。像“许多、到处”可让学生联系实际去体会。
“衔”字通过让学生看课件,直观感受,加以体会。
3、对于学生提出文章内容方面的问题,可以组织同学小组合作学习来解决。
4、组织学生做实验来突破“乌鸦是怎么喝着水的”。这一难点。
⑴让孩子拿出带来的实验用品,看看是否符合课文中的要求。
⑵让孩子们以小组为单位做实验,关注孩子们做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如学生是否一个一个放石子。学生是否观察瓶子里水的变化。
5、指导学生理解后有感情朗读课文。
1、培养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2、培养学生合作解决问题能力。
3、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在阅读时的个体差异。
4、扩展学生的自然学科知识,加强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
发散思维1、学生想象,找出更多的办法。
2、分析这些办法的可行性,选出最佳办法。
3、体会小乌鸦非常聪明。1、为学生创设情境,你是小乌鸦,你会怎么解决问题呢?
2、思想陶冶,让学生以爱动脑,勤思考为荣。
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切实可行的办法。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乌鸦喝水》教案 篇4
一、导言
谁见过乌鸦,说说它是什么样子?
乌鸦虽然样子不美,歌声不悦耳,可它很聪明,今天我们学习第7课“乌鸦喝水”中的乌鸦就是一只聪明的乌鸦。
二、指导看图。
大家先一幅一幅仔细看,再把三幅图连起来看,想想它的意思是什么。(乌鸦看见瓶子有水,可是喝不着,它把石子放到瓶子里,它就喝着水了。)
三、读课文
图的内容是这样的,那么课文是怎样写的呢?
1.同学自己轻声读课文。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纠正读音。
四、逐段对照图,朗读课文,理解生字新词的意图。
1.读第一自然段
老师写出生字,学生认读,并组上词
kě hē zhǎo
渴了喝水找水
让学生注意“找”是卷舌音
渴:是想喝水,所以是三点水旁。
喝:用嘴喝,所以是口字旁。
2.看第一幅图,读第二自然段,说说这段写了什么?(乌鸦找到一个有水的瓶子,可是喝不到水)板书其中生字,并读一读。怎么办呢?注意“怎”是平舌音。结合课文内容说词义。没有办法时自己问自己,也是自己在想办法。
3.读第三自然段,想想写了什么?(乌鸦看见小石子,就想出办法来了。)
认读生字词。
Páng xǔ bàn fǎ
旁边许多办法
结合生活实际或课文理解词义。旁边:石子在瓶子的.旁边。
许多:很多。
办法:乌鸦看见石子,就想出怎么做能喝到水。
4.看第二、三幅图,读第四自然段,说说这一段写了什么?
(乌鸦把石子一个个放到瓶子里,瓶子里的水升高了,乌鸦就喝着水了。)
认读生字。
gāo
升高
看图或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义。
升高:瓶子里的水原来在瓶中间,放了石子后,水就到瓶口水位升高了。
五、看图读全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乌鸦喝水》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并会正确书写生字。
2、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把课文读通。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教学难点:练习朗读。教具准备:多煤件课件,生字卡片,乌鸦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没情境,导入新课。
1、介绍新朋友,出示乌鸦图,师:别看它长得黑乎乎的,很不好看,但是它很聪明。看动画片《乌鸦喝水》。2、乌鸦把
它的相片和故事留在我们的课本了,等着我们去看,去读呢!板书:23.乌鸦喝水,读课题。
3、知指导看图,说说图意,结合学生回合师板书,口渴----喝水用顺口溜区别“渴”与“喝”。渴了需要水(三点旁)喝水要用口(“口”旁)。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提出初读课文的要求;遇到生字圈画出来,看清拼音,读准字音,感觉读得有困难的地方想办法解决它,可以请叫老师和小伙伴。
2、出示生字,自己练习,把你觉得读得好的`字读给同桌听。3、抽八名学生摘星星卡片并当小老师教读,教师指导读准字音。
4、去拼音查读。男女比赛。开火车读,反复纠正读。6、齐读生字。
7、字卡出示绿色通道的三个生字“鸦”“叼”“瓶”,通过字音,记住他们。“鸦”“牙”表音,“鸟”表意,“叼”要用口“瓶”:瓦片层层并。
三、自主识记字形
1、认识新偏旁:“”“走”。(1)记住称:手字旁。走字旁。(2)与“手”“走”比一比,加深印象。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
3、交流汇报:(顺口溜)渴:人困高墙内,太阳当头晒,渴了需要水,无奈水流外。起:走字翘翘腿,自己跳上去,办:用力想办法,两边都流汗。渐:水车千斤重(慢的意思)(比一比)于:干——于
(于字钩)(解字理)终:——冬——终,原指衣服做完了打两个结的意思,后被借去表示冬秀,冬天寒冷,人们不再外出劳作,而在家纺丝线,这就是年终季节,终,也就表示最后的意思。(课件铺助)(加一加)法:三加去。(做动作)看:把手放在眼睛上。
四、把生字送回家,理解扩词说句形成知识积累。
1、半生字宝宝送回家读课文,多读有生字的词句,结合课文理解生字词,再想想你能用生字组成别的词吗?能说出一个句子就更好了。
2、“天上鸟儿结伴飞,水里鱼儿结伴游”,把你们读到的生字的词句读给大家听。[
3、你还能用生字说出不同的词句吗?交流汇报。起:起立,起床,生起。早上太阳生起来了。办:我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法:加法,减法,法国,法官,法师,这道题应该用加法。我想去法国。渐:我渐渐长高了,小树渐渐长大了,汽车渐渐开远了。看:看书看电视。我最喜欢看动画片。渴:渴了,我口渴了。
4、再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1)师范读(2)学生练读。选择自己喜欢的一段练读,分男女读敏捷龙读全文。教师注意指导。
五、指导书写生字
1、教师提示两个易写错笔顺的字。渐:车,在单独写的时候是先横后竖,在“渐”字里,变横为提,要先竖后提。笔顺为一渴:右下部笔顺为
2、学生自己读笔顺图,自己在描红栏里描红。3、学生汇报,给同学们提个醒,哪个字难写好,该怎样才能写好。起:走
的捺要长,托起“己”字。渐:车头高,右竖低。4、教师范写看、渴、于、渐,注意提醒学生各笔在田字格中的占位。
5、在练习本上写你喜欢的生字。
6、抽学生板写生字,集体评议。六、总结。课后多练习,把字写好写美,争当小小书法家。七、板书设计23.乌鸦喝水(乌鸦贴图)
口kê渴----喝hē水
(田字格四个,教师范写看、渴、于、渐)
(走字旁)(手字旁)
渴终办法于起渐看
(田字格一行,学生板写)
《乌鸦喝水》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认识乌、鸦等9个生字,会写可、石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朗读感悟乌鸦急着找水喝———喝不着水———想办法喝水———喝着水了这一系列变化过程。能用渐渐说句子。
4、明白遇到困难应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道理。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挂图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乌、鸦等9个生字,会写可、石、办3个生字。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朗读感悟第一自然段,读出乌鸦四处找水喝的辛苦和焦急的语气。
3、有合作意识,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的能力。
重点:识字,写字,
难点:整体感知内容,朗读感悟第一自然段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小黑板、乌鸦图片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出示乌鸦图片,这是什么?
板书:乌鸦(师生唱笔画书空)
2、谈话:同学们想知道有关乌鸦的故事吗?(生:想)
老师给同学们讲一个乌鸦反哺的故事吧,听完后请同学们说一说这是一只怎样的乌鸦?(一只孝顺、孝敬老人的乌鸦)
(老乌鸦把小乌鸦养大后会脱毛而不能飞行,此时小乌鸦会到处觅食喂养老乌鸦,直到它重新长出羽毛。当乌鸦母亲年老体衰,双目失明飞不动的.时候,小乌鸦便将觅来的食物嘴对嘴喂到母亲的口中,回报母亲的养育之恩。并且从不感到厌烦,一直到老乌鸦临终,再也吃不下东西为止。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乌鸦反哺的故事。)
3、今天我们学得课文也是写乌鸦的,想知道课文里的乌鸦又是一只怎样的乌鸦吗?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乌鸦喝水的故事吧!
板书:喝水(讲解:喝是口字旁,跟嘴巴有关。书空喝字)
4、齐读课题:乌鸦喝水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找到要求会认的生字圈一圈,并用横线划出带有生字的词语,读一读。
2、你听我读同桌互相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
3、指名说一说:生字发音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4、检查生字认读情况(指名读、齐读)
5、识记生字:
A、我会认中有两个字长得很像,谁先最早找到它们?(喝、渴
它们哪里一样,哪里不一样?怎样记住它们?(看偏旁,想意思)
B、应用比较的方法:两个字长得很像,可以用比较的方法来学习,那么课文中还有哪些生字可以用这种方法来学习?
如:右———石办———为乌———鸟
C、猜字谜识记生字:
瓦片层层并一起(瓶)
水车千斤重(渐)
三、初读感知课文内容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你知道了什么?(乌鸦口渴四处找水喝,找到一个有水的瓶子却又喝不到水。)
2、齐读第二、三自然段,思考:你读懂了什么?(乌鸦想出了办法,把小石子一个一个放进瓶子里,终于喝到水了。)
四、细读第一自然段
1、图文结合齐读第一自然段
思考:从哪个词语可以看出乌鸦口渴了,特别想喝水?(到处)
A、到处是什么意思?(四处、处处)
B、现象说话:乌鸦到处找水喝,它可能到过哪些地方,它的心情是怎样的?(假如你就是那只乌鸦)
4人小组讨论
派代表汇报
C、重点指导读到处两字(突出四处找水喝的辛苦和焦急的心情)
D、齐读第一句话
2、指名读第二句话(乌鸦看见一个瓶子,瓶子里有水。)
A、想一想:你觉得这句话应该怎么读?
(适当引导:乌鸦到处找水喝,终于看见一个瓶子里有水,它的心情会如何?
B、齐读第二句话
3、齐读第三、四句话
A思考:乌鸦喝不着水,知道为什么吗?你从哪儿知道的?勾画出句子。
B、瓶子里有水可乌鸦却喝不到,它的心情会怎样呢?
C、这句话该怎么来读呢?
指导读好怎么办呢中的办字(体会乌鸦有水喝不到的失望、着急的心情)
4、齐读第一自然段
五、生字指导
1、认读可、石、办3个生字,并口头组词
2、观察生字各部件在田字格中位置,说说应注意的笔画
3、师范写,生唱笔画书空
4、生描红,练习书写各一个
六、作业布置
1、读课文并把故事说给家长听。
2、想一想:如果瓶子旁边没有小石子,乌鸦该怎么办呢?
《乌鸦喝水》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随课文识字,认识8个一类字和绿色通道里的3个字。
2认识两个新偏旁:手字旁、走字旁;学会写:看、起。用部件法学习:于、办、法、终。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
4懂得遇到问题要开动脑筋,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准备:
1烧瓶和红水、石子、遮布、托高台。
2生字卡片(黑色纸,双面胶贴好)。吸铁石。
3贴好课文插图。画好田字格。
教学过程:
导入:
今天,朱老师要给大家做个实验。(出示半瓶水的瓶子)看!这是个(出示词语:瓶子)(瓶子)后鼻音(瓶子)。这瓶子里有半瓶水。现在,朱老师要它变,注意看,水有什么变化。(放小石子)
(水满出来了)
为什么石头放进去,水会升高呢?(指名2人)
(因为石头放了进去就会水升高)
因为石头放进去,占据了水的位置,水的位置被占掉了,就被石头挤啊挤啊,挤上来了。我们小朋友洗澡的时候,浴缸里放满了水,我们一坐进去,水就出来了,这也是因为?
(我们人占掉了水的位置)
实验就做到这里,下面,朱老师要给大家讲个故事,想听吗?
(想)
说有一天,一只乌鸦口渴了(出示词语),口渴就要怎么样?(找水喝)所以这个渴字大家看,就是什么偏旁。(三点水)它找呀找呀,突然,他看见一个瓶子(出示插图)里面有半瓶水,哎呀!它这个时候什么心情啊?(指名2生:很高兴!很开心)可是呀,瓶口小,乌鸦喝不着,怎么办呢?
读读课文你就可以知道啦!(注意)
初读课文:
要读明白课文,先要认识生字,做第一件事:把一类字和绿色通道里的字拼拼读读,读准音,看清形(开始)第二件事:把生字放到课文里,把句子读通,课文读顺。第三件事:再读课文,不懂的地方看看课文插图想想再读。
请你用四个字来回答。课文讲了谁?干什么?(乌鸦喝水)
(出示课题):比一比,喝水的喝和口渴的渴,有什么不同?
(喝水的喝是口字旁,口渴的渴是三点水。)
为什么喝水的喝是口字旁?
(因为喝水是要用嘴巴的。)
那为什么口渴的渴是三点水呢?
(因为口渴了要喝水,所以是三点水。)
学习第一小节
课文中谁口渴啊?(一只乌鸦口渴了)
指名读第一节。
口渴了没有水喝是什么心情?(想喝水,着急)
(出示句子11)读读这一句,从哪个词语可以看出乌鸦着急着想喝水呢?(到处)
到处是什么意思啊?(就是随便哪里,每个地方。)
乌鸦每个地方都想去找,这里那里,(指读到处找)(指名生2读)(它渴啊!它急啊!)找到没有?(找到了。)你从哪里知道的.?(指名读,出示前半句句子12。出示生词卡片,读词。)找到水了,乌鸦,你心情怎样?(很开心)请你开心地读读这段话。(生读)哦,有水了,那乌鸦,你喝呀,你喝呀,怎么不喝呢?(指名说:瓶口小,乌鸦喝不着。)(出示后半句。)看看书上第一幅插图,这乌鸦看到水却喝不着,它怎么样?(很着急!急得汗都出来了。)刚刚还很开心的呢,啊,有水喝了,一会儿,发现这个水喝不着了,怎么样?(很着急)当中用一个什么词语连起来?(可是)可是前面乌鸦很(开心)可是后面很(着急),可是在这里起个什么作用?(转折)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要把转折的感觉读出来。)(指名2生读,齐读)喝不着么就不喝了吧。好不好,小乌鸦?(不好,)那你要怎么样?(要想办法)喔唷!你真是一只肯动脑筋的小乌鸦,课文中的乌鸦也跟你是一样的。(出示卡片:怎么办呢?)乌鸦说这句话的时候还在干什么?(想)请你来想想。(指名2生读。你是在全神贯注地想。)乌鸦在使劲儿地想,用力(写个力字)地想,想得怎么样?(做动作,左右各撒汗)(满头大汗)(写:左边一些汗,右边一些汗。)什么字?(办)(指名2生再读句子怎么办呢?)
小朋友们读读第二小节,看看,乌鸦想出办法来了吗?想了什么办法?(出示第2节。)(指名回答)(出示句子2)
(看课文插图,叼起(出示词语)是个怎样的动作。)(用嘴巴咬住)所以是什么旁?(口字旁)(指名读)
它叼起什么呀?(小石子)为什么要叼小石子呢?叼大石头不好吗?(因为大石头乌鸦叼不动。)你觉得这是只怎样的乌鸦?(很聪明,很动脑筋。)(指名读:它是怎么做的?(出示句子22)它为什么一颗一颗的放?(因为这样就不会堵住了,为了把石子放准,它放石子的时候还要怎么样?(小心地))(指名读:强调一颗一颗)恩,乌鸦想得真周到,真是只(聪明)的乌鸦。(指名读)看图,它放了多少石子呀?(很多)这么多的石子,它都是怎么样放进去的?(指名读句子22)乌鸦真(引说:辛苦呀!)齐读。句子22。[
辛辛苦苦总有回报,读(出示最后一句。)
水怎样升高的啊?(渐渐,出示词语,齐读2遍)也可以说是(慢慢)。怎么会渐渐(重音)升高的?(联系上句:一颗一颗)它放一颗,升高一点,放一颗,升高一点。瓶子里的水(引说:渐渐升高了。)(引说乌鸦就喝着水了。)喝着水的乌鸦,是什么心情?(很开心)(指名读)
乌鸦喝着水可不容易,这个好办法是怎么来的呢?(出示句子21)(指名读)(出示句子缺少终于)(指名读)你觉得这两句在意思上有什么不一样?(第2句有个终于就说明它想办法想了很久。)你说它会怎么想呢?(它看见石子就会想:石子放进去就可以水升起来,就可以喝水了。)还会想什么?(挑小石子)是呀,他想啊想啊,怎么样?(终于想出办法来了。)(出示词语:终于)这个办法想出来,怎么样?(很不容易)花了很长时间,动了很多脑筋!(指名读)(出示:办法)大家看办法的法怎么记?(左右结构,左边三点水,右边是个去。)
现在请小朋友们用朗读来回答老师的问题?
一只乌鸦怎么了?他干什么?
它看见什么?可是怎么样呢?
于是它想?
乌鸦看见什么?然后怎么样?
它想的办法是?
最后?
(指黑板上的生字卡片)谁能看着黑板上的这些词语,说说乌鸦喝水的故事?
(练习)(指名生1试)(如果多就一起来。不多就个别。)
考考你的记忆力,(出示:手)(读之)手字放到边上,就变成手字旁(读之)看,有什么变化?(竖钩变成了撇。)现在,手放到了眼睛上,(出示看)就是(读之:看见的看)描红。
考考你的观察力,(出示题目比一比,再组词:于干)(终于的于,干活的干)看看有点像,比比不一样?哪里不一样?(一个是竖钩,一个是竖)描红。
(出示起,这里有个新偏旁,走字旁。读之。)上面是个(己),什么结构?(半包围结构)写的时候要注意,把走字底的捺画写得长一些,(边说边示范)己写在走字底上面,不要碰到走字底。描红。
写字本子上写。
【《乌鸦喝水》教案】相关文章:
《乌鸦喝水》教案04-08
乌鸦喝水教案07-11
《乌鸦喝水》教案【经典】06-17
乌鸦喝水教案02-13
乌鸦喝水的教案06-09
《乌鸦喝水》教案02-16
《乌鸦喝水》 教案03-02
(集合)《乌鸦喝水》教案05-16
中班《乌鸦喝水》教案12-20
乌鸦喝水大班教案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