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小班安全教案

小班安全教案

时间:2024-08-31 02:31:18 教案 我要投稿

【精华】小班安全教案范文汇总七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班安全教案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华】小班安全教案范文汇总七篇

小班安全教案 篇1

  一、设计思路:

  1、利用有趣的儿歌,是幼儿在听清教师的口令后,由简单到难地发展幼儿的走、跑、跳的基本动作。

  2、本次活动中,要注意安全,养成一定的良好的行为习惯:不相互推闪、不拥挤等。

  3、在幼儿熟悉了解游戏玩法的基础上,可以设置些有趣的游戏情景,如:请两名幼儿当小动物的家的门,小动物回家时,念咒语“轻轻走,轻轻跑,我是小猫喵喵喵”。如果幼儿找对了,“门”自动打开等。

  二、活动目标:

  1、练习听信号向指定方向走、跑、跳,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

  2、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遵守游戏规则的'习惯。

  3、通过创设宽松、活泼、自由的氛围使幼儿逐步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和参加体育活动的乐趣。

  三、活动准备:

  1、在场地的四角摆放小猫、小鸡、小兔、小鸭的标记

  2、欢快的音乐

  四、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组织幼儿进行热身活动:幼儿跟着教师随音乐一起做模仿操《我的爸爸是超人》。

  2、组织幼儿进行队列、队形练习:要求幼儿跟着老师的儿歌走(走走走,跟着老师走),由一排一排的走成一个大圆圈。

  (二)基本部分。

  1、介绍游戏名称和玩法

  老师:看到那边地上的东西了吗?那是谁呀?(小猫)那小猫都是怎么叫的?(喵喵喵)

  那这边是谁呀?(小鸡)小鸡是怎么叫的?(叽叽叽)老师:这就是小猫、小鸡的家。

  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找找小动物的家,小朋友要听清楚小动物的叫声,学小动物走路,找到小动物的家后,告诉老师。

  2、组织幼儿游戏,讲清游戏规则

  老师:喵喵喵,喵喵喵,我的家在哪儿?(引导幼儿学猫走路,轻轻走到小猫家)原来小猫家在这儿呀!

  老师:叽叽叽,叽叽叽,我的家在哪儿?

  小朋友学小鸡走路,找到小鸡家并说:小鸡家在这!

  3、反复游戏,加入新的动物。

  老师:我们帮小猫和小鸡找到了家,那我们来帮小鸭和小兔找到他们的家吧。

  那请小朋友们告诉老师,小鸭和小兔是怎么叫的呀?(嘎嘎嘎,吱吱吱)这次呀,我们要帮他们快快的找到家,好不好?

  老师:嘎嘎嘎,嘎嘎嘎,我的家在哪儿?小朋友学小鸭走路(引导幼儿跑着去),找到小鸭家,并说小鸭家在这!

  老师:吱吱吱,吱吱吱,我的家在哪儿?小朋友学小兔跳着走,找到小兔家,并说:小兔的家在这!

  (三)结束环节

  老师:今天小朋友们帮小猫、小鸡、小鸭、小兔都找到了家,真的是太棒了。现在就让我们来放松一下吧,跟着老师做:抖抖手,抖抖脚,转转腰。

  好了,今天我们的小朋友都累了,游戏就玩到这里吧。

  五、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回到家后去观察其他动物,下次换其他动物进行活动。

小班安全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用到许多标志,这些标志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安全息息相关。因此特设计了本活动,让幼儿认识并了解它们的作用,自己设计制作各种各样的标志,并将与幼儿园生活有关的标志张贴在环境中,培养幼儿初步的规则意识。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做一个善于观察的有心人。

  2、进一步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帮助幼儿认识生活中的一些常见标志,懂得基本的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准备]

  1、请家长协助带孩子再生活中观察常见的安全标志。

  2、各种常用标志、图片若干。

  3、布置好的"安全标志图片展览"

  [活动过程]

  1、组织幼儿参观布置好的"安全标志图片展览"

  2、请幼儿讲讲知道的安全标志有哪些?什么形状、什么颜色?表示什么?

  3、引导幼儿认识几种主要标志。

  (1)、防毒标志提问:这是什么标志?表示什么?提醒我们注意什么?告诉幼儿贴有这个标志的'物品是有剧毒的,千万别乱动乱用。

  (2)、防触电标志提问:这是什么标志?哪些地方有这个标志?表示什么?最后告诉幼儿,贴有这个标志的地方我们不要用手摸,更不能进去玩,要远离这个地方。

  (3)、防火标志提问:这是什么标志?小朋友应该怎样防火?万一发生火灾,怎么办?贴有这个标志的地方不能随便点火,一个小火星就能引起火灾,也要远离这个地方。

  4、识标志竞赛。

  (1)、出示不同的场所图,让幼儿为其贴上相应的标志。

  (2)、哪些地方可以贴上"禁止烟火"、"当心火灾"等标志。

  5、让幼儿练习抢答,答对者奖星星一颗

小班安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知道不能随便离开老师或家长,不能跟陌生人走。

  2、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活动准备:

  1、请两位幼儿不认识的叔叔或阿姨扮演陌生人,并与之设置好情境。

  2、巧克力、玩具等。

  活动过程:

  1、讲故事《小华和陌生人》。

  2、根据故事内容,组织幼儿进行讨论。

  (1)小华为什么没有跟着陌生人走?

  (2)小华是怎么说的?

  3、情境练习:学习对付陌生人的方法,培养幼儿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情景一:一个陌生的阿姨敲门进教室,对某幼儿说:“我是你妈妈的朋友,他今天没有空来接你了,让我来接你回家,你跟我走吧。”

  教师提示:你认不认识她?如果你不认识她,能不能跟她走?小朋友都来想一想:某某应该对这位阿姨说什么?(让幼儿练习:对不起,我不能跟你走,我还是等我妈妈来接我吧。)

  情景二:小朋友们正在草地上游戏,一位陌生的叔叔走过来,对一位小朋友说:“小朋友真可爱,叔叔给你巧克力,我带你去玩吧。”

  教师提示:

  1、陌生人给你的东西能不能吃?为什么不能吃?

  2、能不能随意接受陌生人的礼物?为什么不能?

  3、集体练习一些委婉而礼貌的谢绝语。

  4、结束:教育幼儿和陌生人打交道时也应该有礼貌。

小班安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 知道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不跟陌生人走。

  2.了解和掌握一些和陌生人相处的方法。

  活动重点: 提醒幼儿外出时不要离开集体和家人,遇到陌生人不能轻信。 活动准备: 1.有关的.图片。 2. 请一位幼儿园不认识的老师扮演陌生人并设置表演情境。 3. 玩具、巧克力、果冻。

  活动过程:

  一.安全演练

  1.教师扮羊妈妈,告诉幼儿要出去找好吃的,请幼儿在家等妈妈回来,如果有陌生人来,不要离开家。请一个陌生的老师扮老狼来引诱幼儿。

  2.集体讨论: (1):妈妈出门前怎么说的?

  (2):老狼来了是怎么说的,宝宝又是怎么做的?

  3.出示图片。

  图一:陌生人要你跟他出去玩玩,你不能跟他一起去。

  图二:陌生人给你礼物或好吃的时,你不能要。

  图三:陌生人要去你家时,你不能带路。

  图四:陌生人硬要拉你跟他走时,你要反抗,大声呼救。

  二.情境练习

  三.情境一:

  一个陌生的叔叔对一位小朋友说:“小朋友你真可爱,我请你吃果冻。”接着拿出玩具给她玩。 集体讨论:能不能接受陌生人的礼物呢?应该怎么对他说?

  情境二:一个陌生的阿姨敲门进入教室,对某幼儿说:“我是你妈妈的好朋友,她今天没有空来接你。让我送你回家,跟我走吧。”

  老师提醒:(1)你认识她吗?

  (2)如果不认识她,能不能轻信她的话,尤其是不能跟陌生人走。

  四:活动延伸

  提醒幼儿外出时不要离开集体和家人,遇到陌生人不能轻信。

小班安全教案 篇5

  活动设计背景

  很多孩子不爱护环境,纸屑乱丢,吃了水果的水果皮也不扔在垃圾桶里,有时候教室里乱糟糟的,卫生习惯很差。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孩子养成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2:能简单的评价别人和自己的行为。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正确的游园规则。

  2:通过评价和体验,形成正确的爱护环境的行为。

  活动准备

  小树模型、树叶剪纸、苹果卡片、花朵、模拟鱼池、模拟商店、各种零食模型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课题。

  1、秋天来了,带孩子们到公园游玩。

  2、先让孩子们自由游玩。(有的孩子把苹果摘下来,有的孩子把花朵掐了,有的孩子把手伸进鱼池逮鱼,有的孩子用小手扯树叶,有的孩子买零食吃,但把零食吃了后的'袋子到处乱扔。)

  3、让孩子们看看现在的公园什么样了?(树上没有苹果了,树叶也少了好多,花儿没有了,鱼儿奄奄一息,地上零食袋子到处都是。)

  二、引导幼儿讨论自己和别人行为的对错。

  1、这样的公园还有人来玩儿吗?你喜欢这样的公园吗?

  2、那么孩子们说一说自己错在哪里?学习评价他人和自己的做法,应该怎样做?

  3、纠正错误,恢复公园原貌,在老师的带领下,再游一次公园。(孩子们不摘苹果,不扯树叶,把开始摘的苹果和扯的树叶粘在树上,不掐花,不逮鱼,吃的零食袋子都放在自己的包包里。有的孩子还把地上的垃圾主动捡起来放到垃圾桶里,有的孩子还把弯了的小树扶正。)

  三、引导孩子回忆自己平时上公园是怎么玩儿的?怎么做的?自己有没有做的不好的地方?如果别人做的不好的行为该怎么办?

  四、加深体验:我和妈妈上公园

  由老师扮演妈妈,一些小朋友扮演游客,妈妈带着几个孩子上公园玩儿,游客故意做出一些折树,采花,扔纸屑的行为,让幼儿来判断对错,并培养幼儿大胆制止这种不良的行为。从而加深幼儿印象,自觉自发的爱护环境,达到活动的目的。

小班安全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知道上下楼梯,坐椅子,入厕的注意事项。

  2、通过参与实践活动,将要注意的问题运用到生活中。

  3、能对画面中的行为作出评价。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发幼儿生活经验,导入活动。

  教师:

  1、我们怎样才能安全地上下楼梯呢?一起来说说。

  2、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图上的小朋友是怎么上下楼梯的!

  (二)引导幼儿阅读教学挂图。

  1、引导幼儿阅读画面中小朋友上楼梯的正面行为。

  教师:

  (1)图上的小友朋是怎么上楼梯的?

  (2)图上的小友朋是怎么下楼梯的?

  (3)有人要上楼梯又有人要下楼梯时,他们是怎样做的?

  2、引导幼儿阅读画面中的儿歌。

  教师:这儿有一首儿歌,告诉我们小朋友怎样正确地上下楼梯,我们来念一念。

  (三)引导幼儿阅读第二组图。

  1、教师:看,哥哥姐姐们在上课呢。咦,那位小哥哥在干什么?

  2、教师:

  (1)小哥哥怎么了?他会说什么?

  (2)你们觉得他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四)引导幼儿阅读第三组图。

  1、教师:大家分组排着队去厕所,上厕所也要注意安全哦,需要注意些什么呢?一起来看看吧!

  2、教师:

  (1)厕所的.地上有什么标记?告诉我们什么?

  (2)看,小朋友是怎么上厕所的?上完厕所后要干什么?小朋友洗完手后还要做什么呢?

  (3)引导幼儿阅读画面中的儿歌。

  教师:有一首儿歌告诉我们上厕所要注意的问题,我们一起来念一念。

  (五)实践活动:组织幼儿入厕,带领幼儿排队上楼梯参观大班哥哥姐姐的教室。

  1、组织幼儿按组入厕,请幼儿按照儿歌里说的上厕所。

  2、教师:一起排好队,上楼参观哥哥姐姐们的教室。看看哥哥姐姐们是怎么坐小椅子、怎样上厕所的。

  【家园共育】

  1.家长在家中也要鼓励幼儿自己大小便,尽量放手让幼儿去做,逐步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2.家长应注意为幼儿选择简单舒适、穿脱相对容易的服装。

  【活动反思】

  作为一名教师,几乎每个人都有作公开课的经历,其中的滋味每个人各有不同,但是那份压力一定是共同的。公开课作为课堂教学的样板,对于教学同步教师上课,无疑提供了良好的参照,尤其对于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为他们尽快进行有效地课堂教学大有裨益。

小班安全教案 篇7

  一、活动目标

  1、了解安全使用电器的粗浅知识。

  2、有安全意识,知道电是危险的,小朋友不能玩。

  二、活动准备

  事先对要用到电的电器有一定的了解。

  三、活动过程

  1、 谈话引出课题:小朋友,我们一起来找一找,教室里哪些东西要用到电?

  教师小结:这些电器都要接上电才能使用。

  2、 请幼儿找一找教室里的电源插座和插头在什么地方。

  3、 讨论:幼儿园的插座为什么要安装的这么高?

  (让幼儿知道电插头、电源插座都是危险地东西,如果手碰到插孔内,人就会触电,会有生命危险。)

  4、 请幼儿看教师拿插头时的姿势和抓的位置,让幼儿知道插孔内有电,插头上的`小铜片能把电通过电线传给录音机,所以手不能碰到铜片,更不能把手伸到插孔内。

  5、 组织幼儿讨论:用电时要注意什么?

  (知道潮湿的东西不能靠近电器,这样会漏电,电器不能与潮湿的东西放在一起,不然可能引起火灾,手湿的时候最好也不要去插插头,以免触电。)

  6、 教师小结:小朋友不要自己去插插头,要请大人帮忙。电器着火时不能用水扑灭,要用干粉灭火器,如果发现人触电不能用手去拉他,人会导电,要用木质品把电器与人分开,切断电源。

  四、活动结束

  1、评价

  2、总结

  五、活动延伸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找找幼儿园其他地方的电源插头,并贴上安全标志。

《【精华】小班安全教案范文汇总七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小班安全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安全教案03-16

小班安全教案06-21

小班安全教案01-17

小班安全的教案01-12

小班安全教案05-19

小班安全《睡觉安全》教案03-31

小班安全教案《安全用电》10-27

小班安全教案防火安全03-01

小班安全《寒假安全》教案06-21

小班安全教案:《安全用电》02-18

【精华】小班安全教案范文汇总七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班安全教案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华】小班安全教案范文汇总七篇

小班安全教案 篇1

  一、设计思路:

  1、利用有趣的儿歌,是幼儿在听清教师的口令后,由简单到难地发展幼儿的走、跑、跳的基本动作。

  2、本次活动中,要注意安全,养成一定的良好的行为习惯:不相互推闪、不拥挤等。

  3、在幼儿熟悉了解游戏玩法的基础上,可以设置些有趣的游戏情景,如:请两名幼儿当小动物的家的门,小动物回家时,念咒语“轻轻走,轻轻跑,我是小猫喵喵喵”。如果幼儿找对了,“门”自动打开等。

  二、活动目标:

  1、练习听信号向指定方向走、跑、跳,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

  2、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遵守游戏规则的'习惯。

  3、通过创设宽松、活泼、自由的氛围使幼儿逐步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和参加体育活动的乐趣。

  三、活动准备:

  1、在场地的四角摆放小猫、小鸡、小兔、小鸭的标记

  2、欢快的音乐

  四、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组织幼儿进行热身活动:幼儿跟着教师随音乐一起做模仿操《我的爸爸是超人》。

  2、组织幼儿进行队列、队形练习:要求幼儿跟着老师的儿歌走(走走走,跟着老师走),由一排一排的走成一个大圆圈。

  (二)基本部分。

  1、介绍游戏名称和玩法

  老师:看到那边地上的东西了吗?那是谁呀?(小猫)那小猫都是怎么叫的?(喵喵喵)

  那这边是谁呀?(小鸡)小鸡是怎么叫的?(叽叽叽)老师:这就是小猫、小鸡的家。

  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找找小动物的家,小朋友要听清楚小动物的叫声,学小动物走路,找到小动物的家后,告诉老师。

  2、组织幼儿游戏,讲清游戏规则

  老师:喵喵喵,喵喵喵,我的家在哪儿?(引导幼儿学猫走路,轻轻走到小猫家)原来小猫家在这儿呀!

  老师:叽叽叽,叽叽叽,我的家在哪儿?

  小朋友学小鸡走路,找到小鸡家并说:小鸡家在这!

  3、反复游戏,加入新的动物。

  老师:我们帮小猫和小鸡找到了家,那我们来帮小鸭和小兔找到他们的家吧。

  那请小朋友们告诉老师,小鸭和小兔是怎么叫的呀?(嘎嘎嘎,吱吱吱)这次呀,我们要帮他们快快的找到家,好不好?

  老师:嘎嘎嘎,嘎嘎嘎,我的家在哪儿?小朋友学小鸭走路(引导幼儿跑着去),找到小鸭家,并说小鸭家在这!

  老师:吱吱吱,吱吱吱,我的家在哪儿?小朋友学小兔跳着走,找到小兔家,并说:小兔的家在这!

  (三)结束环节

  老师:今天小朋友们帮小猫、小鸡、小鸭、小兔都找到了家,真的是太棒了。现在就让我们来放松一下吧,跟着老师做:抖抖手,抖抖脚,转转腰。

  好了,今天我们的小朋友都累了,游戏就玩到这里吧。

  五、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回到家后去观察其他动物,下次换其他动物进行活动。

小班安全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用到许多标志,这些标志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安全息息相关。因此特设计了本活动,让幼儿认识并了解它们的作用,自己设计制作各种各样的标志,并将与幼儿园生活有关的标志张贴在环境中,培养幼儿初步的规则意识。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做一个善于观察的有心人。

  2、进一步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帮助幼儿认识生活中的一些常见标志,懂得基本的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准备]

  1、请家长协助带孩子再生活中观察常见的安全标志。

  2、各种常用标志、图片若干。

  3、布置好的"安全标志图片展览"

  [活动过程]

  1、组织幼儿参观布置好的"安全标志图片展览"

  2、请幼儿讲讲知道的安全标志有哪些?什么形状、什么颜色?表示什么?

  3、引导幼儿认识几种主要标志。

  (1)、防毒标志提问:这是什么标志?表示什么?提醒我们注意什么?告诉幼儿贴有这个标志的'物品是有剧毒的,千万别乱动乱用。

  (2)、防触电标志提问:这是什么标志?哪些地方有这个标志?表示什么?最后告诉幼儿,贴有这个标志的地方我们不要用手摸,更不能进去玩,要远离这个地方。

  (3)、防火标志提问:这是什么标志?小朋友应该怎样防火?万一发生火灾,怎么办?贴有这个标志的地方不能随便点火,一个小火星就能引起火灾,也要远离这个地方。

  4、识标志竞赛。

  (1)、出示不同的场所图,让幼儿为其贴上相应的标志。

  (2)、哪些地方可以贴上"禁止烟火"、"当心火灾"等标志。

  5、让幼儿练习抢答,答对者奖星星一颗

小班安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知道不能随便离开老师或家长,不能跟陌生人走。

  2、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活动准备:

  1、请两位幼儿不认识的叔叔或阿姨扮演陌生人,并与之设置好情境。

  2、巧克力、玩具等。

  活动过程:

  1、讲故事《小华和陌生人》。

  2、根据故事内容,组织幼儿进行讨论。

  (1)小华为什么没有跟着陌生人走?

  (2)小华是怎么说的?

  3、情境练习:学习对付陌生人的方法,培养幼儿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情景一:一个陌生的阿姨敲门进教室,对某幼儿说:“我是你妈妈的朋友,他今天没有空来接你了,让我来接你回家,你跟我走吧。”

  教师提示:你认不认识她?如果你不认识她,能不能跟她走?小朋友都来想一想:某某应该对这位阿姨说什么?(让幼儿练习:对不起,我不能跟你走,我还是等我妈妈来接我吧。)

  情景二:小朋友们正在草地上游戏,一位陌生的叔叔走过来,对一位小朋友说:“小朋友真可爱,叔叔给你巧克力,我带你去玩吧。”

  教师提示:

  1、陌生人给你的东西能不能吃?为什么不能吃?

  2、能不能随意接受陌生人的礼物?为什么不能?

  3、集体练习一些委婉而礼貌的谢绝语。

  4、结束:教育幼儿和陌生人打交道时也应该有礼貌。

小班安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 知道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不跟陌生人走。

  2.了解和掌握一些和陌生人相处的方法。

  活动重点: 提醒幼儿外出时不要离开集体和家人,遇到陌生人不能轻信。 活动准备: 1.有关的.图片。 2. 请一位幼儿园不认识的老师扮演陌生人并设置表演情境。 3. 玩具、巧克力、果冻。

  活动过程:

  一.安全演练

  1.教师扮羊妈妈,告诉幼儿要出去找好吃的,请幼儿在家等妈妈回来,如果有陌生人来,不要离开家。请一个陌生的老师扮老狼来引诱幼儿。

  2.集体讨论: (1):妈妈出门前怎么说的?

  (2):老狼来了是怎么说的,宝宝又是怎么做的?

  3.出示图片。

  图一:陌生人要你跟他出去玩玩,你不能跟他一起去。

  图二:陌生人给你礼物或好吃的时,你不能要。

  图三:陌生人要去你家时,你不能带路。

  图四:陌生人硬要拉你跟他走时,你要反抗,大声呼救。

  二.情境练习

  三.情境一:

  一个陌生的叔叔对一位小朋友说:“小朋友你真可爱,我请你吃果冻。”接着拿出玩具给她玩。 集体讨论:能不能接受陌生人的礼物呢?应该怎么对他说?

  情境二:一个陌生的阿姨敲门进入教室,对某幼儿说:“我是你妈妈的好朋友,她今天没有空来接你。让我送你回家,跟我走吧。”

  老师提醒:(1)你认识她吗?

  (2)如果不认识她,能不能轻信她的话,尤其是不能跟陌生人走。

  四:活动延伸

  提醒幼儿外出时不要离开集体和家人,遇到陌生人不能轻信。

小班安全教案 篇5

  活动设计背景

  很多孩子不爱护环境,纸屑乱丢,吃了水果的水果皮也不扔在垃圾桶里,有时候教室里乱糟糟的,卫生习惯很差。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孩子养成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2:能简单的评价别人和自己的行为。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正确的游园规则。

  2:通过评价和体验,形成正确的爱护环境的行为。

  活动准备

  小树模型、树叶剪纸、苹果卡片、花朵、模拟鱼池、模拟商店、各种零食模型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课题。

  1、秋天来了,带孩子们到公园游玩。

  2、先让孩子们自由游玩。(有的孩子把苹果摘下来,有的孩子把花朵掐了,有的孩子把手伸进鱼池逮鱼,有的孩子用小手扯树叶,有的孩子买零食吃,但把零食吃了后的'袋子到处乱扔。)

  3、让孩子们看看现在的公园什么样了?(树上没有苹果了,树叶也少了好多,花儿没有了,鱼儿奄奄一息,地上零食袋子到处都是。)

  二、引导幼儿讨论自己和别人行为的对错。

  1、这样的公园还有人来玩儿吗?你喜欢这样的公园吗?

  2、那么孩子们说一说自己错在哪里?学习评价他人和自己的做法,应该怎样做?

  3、纠正错误,恢复公园原貌,在老师的带领下,再游一次公园。(孩子们不摘苹果,不扯树叶,把开始摘的苹果和扯的树叶粘在树上,不掐花,不逮鱼,吃的零食袋子都放在自己的包包里。有的孩子还把地上的垃圾主动捡起来放到垃圾桶里,有的孩子还把弯了的小树扶正。)

  三、引导孩子回忆自己平时上公园是怎么玩儿的?怎么做的?自己有没有做的不好的地方?如果别人做的不好的行为该怎么办?

  四、加深体验:我和妈妈上公园

  由老师扮演妈妈,一些小朋友扮演游客,妈妈带着几个孩子上公园玩儿,游客故意做出一些折树,采花,扔纸屑的行为,让幼儿来判断对错,并培养幼儿大胆制止这种不良的行为。从而加深幼儿印象,自觉自发的爱护环境,达到活动的目的。

小班安全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知道上下楼梯,坐椅子,入厕的注意事项。

  2、通过参与实践活动,将要注意的问题运用到生活中。

  3、能对画面中的行为作出评价。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发幼儿生活经验,导入活动。

  教师:

  1、我们怎样才能安全地上下楼梯呢?一起来说说。

  2、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图上的小朋友是怎么上下楼梯的!

  (二)引导幼儿阅读教学挂图。

  1、引导幼儿阅读画面中小朋友上楼梯的正面行为。

  教师:

  (1)图上的小友朋是怎么上楼梯的?

  (2)图上的小友朋是怎么下楼梯的?

  (3)有人要上楼梯又有人要下楼梯时,他们是怎样做的?

  2、引导幼儿阅读画面中的儿歌。

  教师:这儿有一首儿歌,告诉我们小朋友怎样正确地上下楼梯,我们来念一念。

  (三)引导幼儿阅读第二组图。

  1、教师:看,哥哥姐姐们在上课呢。咦,那位小哥哥在干什么?

  2、教师:

  (1)小哥哥怎么了?他会说什么?

  (2)你们觉得他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四)引导幼儿阅读第三组图。

  1、教师:大家分组排着队去厕所,上厕所也要注意安全哦,需要注意些什么呢?一起来看看吧!

  2、教师:

  (1)厕所的.地上有什么标记?告诉我们什么?

  (2)看,小朋友是怎么上厕所的?上完厕所后要干什么?小朋友洗完手后还要做什么呢?

  (3)引导幼儿阅读画面中的儿歌。

  教师:有一首儿歌告诉我们上厕所要注意的问题,我们一起来念一念。

  (五)实践活动:组织幼儿入厕,带领幼儿排队上楼梯参观大班哥哥姐姐的教室。

  1、组织幼儿按组入厕,请幼儿按照儿歌里说的上厕所。

  2、教师:一起排好队,上楼参观哥哥姐姐们的教室。看看哥哥姐姐们是怎么坐小椅子、怎样上厕所的。

  【家园共育】

  1.家长在家中也要鼓励幼儿自己大小便,尽量放手让幼儿去做,逐步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2.家长应注意为幼儿选择简单舒适、穿脱相对容易的服装。

  【活动反思】

  作为一名教师,几乎每个人都有作公开课的经历,其中的滋味每个人各有不同,但是那份压力一定是共同的。公开课作为课堂教学的样板,对于教学同步教师上课,无疑提供了良好的参照,尤其对于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为他们尽快进行有效地课堂教学大有裨益。

小班安全教案 篇7

  一、活动目标

  1、了解安全使用电器的粗浅知识。

  2、有安全意识,知道电是危险的,小朋友不能玩。

  二、活动准备

  事先对要用到电的电器有一定的了解。

  三、活动过程

  1、 谈话引出课题:小朋友,我们一起来找一找,教室里哪些东西要用到电?

  教师小结:这些电器都要接上电才能使用。

  2、 请幼儿找一找教室里的电源插座和插头在什么地方。

  3、 讨论:幼儿园的插座为什么要安装的这么高?

  (让幼儿知道电插头、电源插座都是危险地东西,如果手碰到插孔内,人就会触电,会有生命危险。)

  4、 请幼儿看教师拿插头时的姿势和抓的位置,让幼儿知道插孔内有电,插头上的`小铜片能把电通过电线传给录音机,所以手不能碰到铜片,更不能把手伸到插孔内。

  5、 组织幼儿讨论:用电时要注意什么?

  (知道潮湿的东西不能靠近电器,这样会漏电,电器不能与潮湿的东西放在一起,不然可能引起火灾,手湿的时候最好也不要去插插头,以免触电。)

  6、 教师小结:小朋友不要自己去插插头,要请大人帮忙。电器着火时不能用水扑灭,要用干粉灭火器,如果发现人触电不能用手去拉他,人会导电,要用木质品把电器与人分开,切断电源。

  四、活动结束

  1、评价

  2、总结

  五、活动延伸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找找幼儿园其他地方的电源插头,并贴上安全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