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

时间:2024-11-01 01:38:01 教案 我要投稿

【热门】大班教案范文5篇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教案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热门】大班教案范文5篇

大班教案 篇1

  一、活动目的:

  1、加深对少数民族的了解,知道有关少数民族的风俗、民情、文化等知识,有尊敬少数民族的'情感。

  2、鼓励幼儿大胆地说。

  二、活动重点:

  能运用语言大胆地说出少数民族的风俗、民情、文化。

  三、活动流程:

  师生交流——幼儿竞赛。

  四、活动过程:

  (一)师生交流。

  师:听说你们知道很多关于少数民族的事情,你们愿意去考考他们吗?(幼儿和老师交流。)

  要求:大胆地考问老师。

  (二)幼儿竞赛。

  师:刚才你们考了老师很多问题,现在老师也要考考你们。

  1、抢答题。

  (1)云南地区有多少少数民族?

  (2)哪个少数民族喜欢吃手抓饭?

  (3)世界上时间最长的狂欢节叫什么民族?

  要求:谁先抢到板谁回答。

  2、必答题。

  要求:每人抽取一张纸,每组轮流回答。

  (三)结束评价。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知道动物的尾巴有不同用处。

  2、通过故事、观看图片等方式,了解动物外形特征和用途。

  3、对探索观察动物有兴趣,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人手一册,幼儿人手一块手帕。

  活动过程:

  一、通过提问的方式,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小朋友,你有尾巴吗?你知道谁有尾巴吗?

  教师:小朋友,你知道苍蝇有尾巴吗?下面我给你们讲一个故事《苍蝇找尾巴》。

  二、教师讲述故事《苍蝇找尾巴》,初步了解动物尾巴的用处。

  提问:故事里有谁?苍蝇向谁借尾巴?动物的尾巴有什么用?

  三、阅读幼儿用书,观察画面上的动物,了解动物尾巴的用途。提问:

  1、看图说说,图上有哪些动物?

  2、这些动物的尾巴有什么用?

  3、你还知道哪些动物,他们的尾巴有什么用?

  小结:动物的尾巴是各种各样的,袋鼠在跳跃时,尾巴能调节身体的平衡,又有方向舵的作用,还能当凳子;蛇在爬行时,尾巴能使身体平衡;狐狸会用尾巴扫掉留下的脚印迷惑对方,放出臭气熏人,还能用尾巴当被子;鱼在水里游,鱼的尾巴能把握方向;牛尾巴能躯赶蚊子和苍蝇。猴子的尾巴能倒挂在树上。

  四、介绍一些少见动物尾巴的.用处,让小朋友看电脑上的图片,结合老师的讲解。

  五、动物尾巴匹配。

  请小朋友为一些动物找出相应的尾巴。

  六、游戏:抓尾巴。

  教师:动物的尾巴用处真多呀!下面,我们用手帕等尾巴,找一个小朋友和你一起玩抓尾巴的游戏好吗?

  活动评价: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能正确认识水果的颜色。

  2、能够按照颜色分类串珠,体验操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将3个餐巾纸盒贴上红色草莓、黄色香蕉、绿色西瓜的贴画作为“糖果屋”,屋顶上扎好若干小孔。

  2、红、黄、绿的串珠混放在小筐里,每桌一筐。(串珠用吸管剪成一段一段的)。

  3、鞋带人手一根,在鞋带的一头打一个结。

  4、课前穿好一两串“糖果”。

  5、小熊手偶。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话题,激发宝宝活动的兴趣。

  策略:

  1、出示小熊手偶,将纸盒摆放在桌上,请宝宝观察纸箱上贴的不同水果贴画。

  2、启发宝宝说出不同水果的名称及颜色。

  指导语:

  1、小熊盖了三个糖果屋,每个糖果屋只卖一种味道的水果糖,请宝宝看看它们是什么水果?这些水果是什么颜色的?

  2、小结:原来小熊盖了绿色西瓜味的糖果屋、红色草莓味的糖果屋和黄色香蕉味的糖果屋。

  二、做水果糖,按颜色分类串珠。

  策略:

  1、老师出示已穿好的“糖果”,做进一步引导。

  2、引导宝宝将一样颜色的串珠穿在一起。

  3、观察并适时指导,提醒宝宝检查串珠上的“糖果”的颜色是不是一样的。

  指导语:

  1、这是老师穿的糖果,是什么颜色的?颜色都一样吗?老师把糖果放到小熊的糖果屋上去。

  2、可是小熊的.生意太好了,糖果一下就卖完了,我们小朋友一起帮小熊来做糖果,好不好?你喜欢什么颜色的糖果,就穿什么颜色的糖果,可是颜色要一样,要不糖果的味道就不一样了。

  三、送糖果 ,布置“糖果屋”。

  策略:引导宝宝分类送糖果,请宝宝将鞋带的一端插进纸箱的小孔中,将穿好的串珠布置在“糖果屋”外,鼓励宝宝互相欣赏。

  指导语:

  1、宝宝们说一说自己的水果糖是什么味道的?

  2、下面宝宝们也把你们的糖果送到小熊的糖果屋来吧!下次我们再一起玩卖糖果的游戏。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幼儿能在有趣的故事情境中理解歌词含义,并学唱歌曲

  活动准备:音乐CD挂图自制图谱活动过程:

  1.设立情境,引入课题

  老鼠请客:鼠妈妈(老师)告诉孩子们家里要来客人了,晚饭请客人吃什么好呢?幼儿自己回答,引用孩子的答案,去“偷”,鼠妈妈带着鼠宝宝去老猫汤姆家偷蛋糕,(老师带领个别幼儿表演老鼠妈妈带鼠宝宝偷蛋糕的情形)可是那只大眼睛,长爪子的汤姆闯了出来,吓得鼠妈妈带着鼠宝宝回家(回到座位)了,他们很不甘心,想着怎么样对付汤姆。

  2.让幼儿回忆猫的样子,为什么老鼠会害怕。

  3.幼儿讨论怎样就可以让汤姆抓不到老鼠或者即使抓住也没办法吃,引出老鼠画猫。

  4.老师问:那我们怎样画?画成什么样子?让幼儿听听鼠小弟想出了什么办法,看和小朋友想到的一样吗?--听《老鼠花猫》CD

  5.学唱歌曲

  A.让幼儿把听到的`内容说出来,老师画,看看画成什么样子了,老师把幼儿说出的办法用唱的形式边唱边画,加深歌词理解和记忆。

  B.让小朋友一起也跟着音乐唱歌,并用小手空中画,加深理解歌词。

  C.教师指着图谱让幼儿跟着伴奏完整演唱。

  延伸活动:让孩子们一边边唱歌,一边把这只可怕的老猫变了样,画在画纸上。

  成果反思:本次活动孩子们能投入故事情节中,把自己真正的融入角色,达到了活动目标1.理解了歌词大意并从中体会到了乐趣。后来根据不同形式的歌唱,孩子们也学会了唱歌,我感觉不足之处是,以故事开的头,最后没有以故事结尾,不应该单以唱会就结束,比如,最后应该说:老猫汤姆都成这个样子了,那我们还不快去偷蛋糕?然后带着孩子走出教室等,让孩子感受活动有始有终。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 能用鲜艳明亮的颜色及各种造型表现春天的景物特征,表达对春天的感受

  2 能选择各种材料,大胆想象表现,体验创作的乐趣。

  3 尝试相互商量,共同作画。

  重难点提示:幼儿学会合作、分工,能进行整体布局。

  活动方法:情景激励法、合作创造法

  活动准备:

  1 丰富印象和感性认识,参加一系列的春季活动,感受春天的到来。

  2 材料:水彩笔、水粉笔、颜料、皱纹纸、卡纸、树枝、蜡笔、剪刀、胶水、抹布等。

  活动过程:

  1 幼儿坐在线上,与教师讨论踏青的所见所闻。

  2 教师小结:原来春天这么美,是因为温暖的'阳光,蓝蓝的天,嫩绿树叶,

  美丽的花,还有从冬眠中苏醒的可爱的小动物,小朋友在春天里能快乐地玩耍。还因为春天有很多鲜艳、明亮的颜色。

  3 请小朋友想一想,怎样把春天留在我们教室里,留在我们画纸上。

  4 幼儿自由组成三组,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商量可以画春天的什么?怎样分工?用什么颜色,什么材料, 做春天的什么?激励幼儿比一比,哪组小朋友合作做出最美的春天

  5 教师指导幼儿做画:

  1 制作中提示幼儿选择多种材料,用明亮鲜艳的颜色着画。

  2 要求幼儿想好后再取工具材料,注意保持桌面清洁,用具用后放回原处,不乱放。

  3 听信号后,小朋友分组收拾用具。

  6 展示幼儿作品,总结谈话:

  1 展示幼儿作品,带领幼儿观看每组作品,请每组幼儿介绍画或制作出春天的什么景象?并给自己组的画取名。

  2 教师对幼儿所用的颜色、所画的形态和所选的材料进行评价,帮助幼儿积累绘画的经验。

《【热门】大班教案范文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语言大班教案03-26

(经典)大班教案07-31

(精选)大班教案07-30

大班教案(精选)08-10

大班教案03-27

大班教案12-24

大班教案12-24

大班教案(经典)08-11

大班教案01-09

大班教案12-30

【热门】大班教案范文5篇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教案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热门】大班教案范文5篇

大班教案 篇1

  一、活动目的:

  1、加深对少数民族的了解,知道有关少数民族的风俗、民情、文化等知识,有尊敬少数民族的'情感。

  2、鼓励幼儿大胆地说。

  二、活动重点:

  能运用语言大胆地说出少数民族的风俗、民情、文化。

  三、活动流程:

  师生交流——幼儿竞赛。

  四、活动过程:

  (一)师生交流。

  师:听说你们知道很多关于少数民族的事情,你们愿意去考考他们吗?(幼儿和老师交流。)

  要求:大胆地考问老师。

  (二)幼儿竞赛。

  师:刚才你们考了老师很多问题,现在老师也要考考你们。

  1、抢答题。

  (1)云南地区有多少少数民族?

  (2)哪个少数民族喜欢吃手抓饭?

  (3)世界上时间最长的狂欢节叫什么民族?

  要求:谁先抢到板谁回答。

  2、必答题。

  要求:每人抽取一张纸,每组轮流回答。

  (三)结束评价。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知道动物的尾巴有不同用处。

  2、通过故事、观看图片等方式,了解动物外形特征和用途。

  3、对探索观察动物有兴趣,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人手一册,幼儿人手一块手帕。

  活动过程:

  一、通过提问的方式,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小朋友,你有尾巴吗?你知道谁有尾巴吗?

  教师:小朋友,你知道苍蝇有尾巴吗?下面我给你们讲一个故事《苍蝇找尾巴》。

  二、教师讲述故事《苍蝇找尾巴》,初步了解动物尾巴的用处。

  提问:故事里有谁?苍蝇向谁借尾巴?动物的尾巴有什么用?

  三、阅读幼儿用书,观察画面上的动物,了解动物尾巴的用途。提问:

  1、看图说说,图上有哪些动物?

  2、这些动物的尾巴有什么用?

  3、你还知道哪些动物,他们的尾巴有什么用?

  小结:动物的尾巴是各种各样的,袋鼠在跳跃时,尾巴能调节身体的平衡,又有方向舵的作用,还能当凳子;蛇在爬行时,尾巴能使身体平衡;狐狸会用尾巴扫掉留下的脚印迷惑对方,放出臭气熏人,还能用尾巴当被子;鱼在水里游,鱼的尾巴能把握方向;牛尾巴能躯赶蚊子和苍蝇。猴子的尾巴能倒挂在树上。

  四、介绍一些少见动物尾巴的.用处,让小朋友看电脑上的图片,结合老师的讲解。

  五、动物尾巴匹配。

  请小朋友为一些动物找出相应的尾巴。

  六、游戏:抓尾巴。

  教师:动物的尾巴用处真多呀!下面,我们用手帕等尾巴,找一个小朋友和你一起玩抓尾巴的游戏好吗?

  活动评价: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能正确认识水果的颜色。

  2、能够按照颜色分类串珠,体验操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将3个餐巾纸盒贴上红色草莓、黄色香蕉、绿色西瓜的贴画作为“糖果屋”,屋顶上扎好若干小孔。

  2、红、黄、绿的串珠混放在小筐里,每桌一筐。(串珠用吸管剪成一段一段的)。

  3、鞋带人手一根,在鞋带的一头打一个结。

  4、课前穿好一两串“糖果”。

  5、小熊手偶。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话题,激发宝宝活动的兴趣。

  策略:

  1、出示小熊手偶,将纸盒摆放在桌上,请宝宝观察纸箱上贴的不同水果贴画。

  2、启发宝宝说出不同水果的名称及颜色。

  指导语:

  1、小熊盖了三个糖果屋,每个糖果屋只卖一种味道的水果糖,请宝宝看看它们是什么水果?这些水果是什么颜色的?

  2、小结:原来小熊盖了绿色西瓜味的糖果屋、红色草莓味的糖果屋和黄色香蕉味的糖果屋。

  二、做水果糖,按颜色分类串珠。

  策略:

  1、老师出示已穿好的“糖果”,做进一步引导。

  2、引导宝宝将一样颜色的串珠穿在一起。

  3、观察并适时指导,提醒宝宝检查串珠上的“糖果”的颜色是不是一样的。

  指导语:

  1、这是老师穿的糖果,是什么颜色的?颜色都一样吗?老师把糖果放到小熊的糖果屋上去。

  2、可是小熊的.生意太好了,糖果一下就卖完了,我们小朋友一起帮小熊来做糖果,好不好?你喜欢什么颜色的糖果,就穿什么颜色的糖果,可是颜色要一样,要不糖果的味道就不一样了。

  三、送糖果 ,布置“糖果屋”。

  策略:引导宝宝分类送糖果,请宝宝将鞋带的一端插进纸箱的小孔中,将穿好的串珠布置在“糖果屋”外,鼓励宝宝互相欣赏。

  指导语:

  1、宝宝们说一说自己的水果糖是什么味道的?

  2、下面宝宝们也把你们的糖果送到小熊的糖果屋来吧!下次我们再一起玩卖糖果的游戏。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幼儿能在有趣的故事情境中理解歌词含义,并学唱歌曲

  活动准备:音乐CD挂图自制图谱活动过程:

  1.设立情境,引入课题

  老鼠请客:鼠妈妈(老师)告诉孩子们家里要来客人了,晚饭请客人吃什么好呢?幼儿自己回答,引用孩子的答案,去“偷”,鼠妈妈带着鼠宝宝去老猫汤姆家偷蛋糕,(老师带领个别幼儿表演老鼠妈妈带鼠宝宝偷蛋糕的情形)可是那只大眼睛,长爪子的汤姆闯了出来,吓得鼠妈妈带着鼠宝宝回家(回到座位)了,他们很不甘心,想着怎么样对付汤姆。

  2.让幼儿回忆猫的样子,为什么老鼠会害怕。

  3.幼儿讨论怎样就可以让汤姆抓不到老鼠或者即使抓住也没办法吃,引出老鼠画猫。

  4.老师问:那我们怎样画?画成什么样子?让幼儿听听鼠小弟想出了什么办法,看和小朋友想到的一样吗?--听《老鼠花猫》CD

  5.学唱歌曲

  A.让幼儿把听到的`内容说出来,老师画,看看画成什么样子了,老师把幼儿说出的办法用唱的形式边唱边画,加深歌词理解和记忆。

  B.让小朋友一起也跟着音乐唱歌,并用小手空中画,加深理解歌词。

  C.教师指着图谱让幼儿跟着伴奏完整演唱。

  延伸活动:让孩子们一边边唱歌,一边把这只可怕的老猫变了样,画在画纸上。

  成果反思:本次活动孩子们能投入故事情节中,把自己真正的融入角色,达到了活动目标1.理解了歌词大意并从中体会到了乐趣。后来根据不同形式的歌唱,孩子们也学会了唱歌,我感觉不足之处是,以故事开的头,最后没有以故事结尾,不应该单以唱会就结束,比如,最后应该说:老猫汤姆都成这个样子了,那我们还不快去偷蛋糕?然后带着孩子走出教室等,让孩子感受活动有始有终。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 能用鲜艳明亮的颜色及各种造型表现春天的景物特征,表达对春天的感受

  2 能选择各种材料,大胆想象表现,体验创作的乐趣。

  3 尝试相互商量,共同作画。

  重难点提示:幼儿学会合作、分工,能进行整体布局。

  活动方法:情景激励法、合作创造法

  活动准备:

  1 丰富印象和感性认识,参加一系列的春季活动,感受春天的到来。

  2 材料:水彩笔、水粉笔、颜料、皱纹纸、卡纸、树枝、蜡笔、剪刀、胶水、抹布等。

  活动过程:

  1 幼儿坐在线上,与教师讨论踏青的所见所闻。

  2 教师小结:原来春天这么美,是因为温暖的'阳光,蓝蓝的天,嫩绿树叶,

  美丽的花,还有从冬眠中苏醒的可爱的小动物,小朋友在春天里能快乐地玩耍。还因为春天有很多鲜艳、明亮的颜色。

  3 请小朋友想一想,怎样把春天留在我们教室里,留在我们画纸上。

  4 幼儿自由组成三组,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商量可以画春天的什么?怎样分工?用什么颜色,什么材料, 做春天的什么?激励幼儿比一比,哪组小朋友合作做出最美的春天

  5 教师指导幼儿做画:

  1 制作中提示幼儿选择多种材料,用明亮鲜艳的颜色着画。

  2 要求幼儿想好后再取工具材料,注意保持桌面清洁,用具用后放回原处,不乱放。

  3 听信号后,小朋友分组收拾用具。

  6 展示幼儿作品,总结谈话:

  1 展示幼儿作品,带领幼儿观看每组作品,请每组幼儿介绍画或制作出春天的什么景象?并给自己组的画取名。

  2 教师对幼儿所用的颜色、所画的形态和所选的材料进行评价,帮助幼儿积累绘画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