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案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案

时间:2024-06-20 21:40:35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必备】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案三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案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必备】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案三篇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与作者有关的文学常识。

  2、阅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学习运用逻辑顺序说明事理。

  3、品味文章准确、严密的说明语言。

  4、认识自然,热爱自然,激发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清文章结构,学习运用逻辑顺序说明事理。

  教学难点

  1、阅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学习运用逻辑顺序说明事理。

  2、品味文章准确、严密的说明语言。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用歌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及作者。)

  2、让学生明确本堂课的目标。

  二、检查预习情况

  1、简介作者:贾祖璋,浙江人,生于是1901年,是我国老一辈生物学家和著名的科普作家,写过大量生物学著作。

  2、读准字音并给加点的字注音:

  三棱镜( ) 裸子( ) 虞美人( ) 蕊( )

  花卉( ) 分泌( ) 芙蓉( ) 萎谢( )

  3、课文的标题是运用了哪种修辞?有什么作用?

  (学生抢答后,教师明确:本文标题是一个设问句,自问自答,能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

  文中多处以“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设问,作用是什么?

  (学生抢答后,教师明确:这种反复设问的手法,不仅使说明的中心得以强调突出,层次清晰,而且使文章具有明快的节奏感,增添了艺术情趣。)

  4、课文标题在文中出现了几次?作者从哪几方面回答了这个问题?

  (学生抢答后,教师明确:标题在文中出现了七次,分别从以下六个方面回答了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原因:物质基础、物理原理、生理需要、进化观点、自然选择、人工选择这六个方面。)

  四、小组学习、合作探究

  (先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解答疑难问题。在班上讨论研究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

  1、读读课文,具体说说为什么会有色彩缤纷的花朵?

  (这是每小组的必答题。教师给同学们分好组:第一组的同学仔细阅读课文第2—4自然段;第二组的同学仔细阅读课文第5—6自然段;第三组的同学仔细阅读课文第7—9自然段;第四组的'同学仔细阅读课文第10自然)

  (1)小组派代表回答,大家一起明确:

  ——第2—4自然段从有无色素的角度解说,花青素酸性时,花是红的;花青素碱性时,花是蓝的;花青素中性时,花是紫的;胡萝卜素时,花是橙、黄色的;无色素时,花是白的。

  ——第5段从波光反射角度说,酸性花青素反射波光是红的;碱性花青素反射波光是蓝的;中性花青素反射波光是紫的;胡萝卜素反射波光是橙、黄色的;无色素反射波光是白的。

  ——第6段从生理需要的角度说。承接上文的反射作用,说明各色花反射波光是为了保护自己,这与上文花色素或其它色素有关。

  ——第7段从发展过程的角度说,裸子植物原始形态的花色以绿色为起点,分别向长波一端和短波一端发展,如图:

  红→ 橙→ 黄 → 绿 → 蓝 → 靛 → 紫

  ——第8—9段从昆虫作用角度说,由风媒花——到虫媒花,花色素淡到颜色显眼。

  ——第10段从人工选择角度说,增添多色品种。

  2、师:从课文中,我们已经知道了花儿这样红的原因。下面请同学们回忆说明文写作的顺序,再一起来研究这六个方面的说明是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学生自由回答后,教师明确:

  所谓事理说明文,就是以说明事物的本质特点,分析事物的因果关系,揭示出事物发展、变化规律的文章。这类说明文,主要是阐释所要说的“理”,而要阐释这个“理”,就要安排好释理的顺序,按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因果关系,以逻辑顺序行文就成了事理说明文的一大特点。

  本部分运用的说明顺序是由内因到外因,由主要到次要的逻辑顺序。

  3、根据咱们对课文的分析,现在请同学给课文理清结构。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课文按设疑——解释——总结的方式安排材料。

  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l段):提出说明中心——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第二部分(第2一10段):从不同角度说明“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第三部分(第1l段):概括花红的原因,总结全文。

  五、课堂练习

  (附练习一份)了解句子采用哪些说明方法?

  明确:举例子、作比较、分类别、列数字等。

  六、梳理巩固

  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七、布置作业

  完成同步训练中的部分题目。

  [板书设计]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贾祖璋

  一、内部原因: ①物质基础 大

  ②物理原理 自

  ③生理需要 然

  ④进化观点 杰

  二、外部因素 ①自然选择 作

  ②人工选择

  设疑—————————解释————————— 总结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案 篇2

  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导学案PPT课件教学设计教案课后反思

  学习目标:1、学习文章严密而精巧的结构。

  2、了解有关花卉的知识,提高调查实践、动手实践能力。

  3、品味文章准确、严密的说明语言。

  教法学法:⑴采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严密精巧的结构、准确严密的语言。

  ⑵课文是一篇介绍花卉知识的说明文,可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适当拓宽,让学生收集有关花卉知识,将本文的学习与调查实践、动手实践结合起来,体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提高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

  3、课时安排:两课时

  4、教具准备:投影仪或多媒体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㈠、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1、借助多媒体演示自然界中万紫千红的花,激发兴趣。

  2、交流课前收集的描绘花儿色彩的古诗文。

  ㈡、整体感知,合作探究

  学生自由阅读课文(可默读,可小声读),边读边思考投影上的思考题:

  (显示投影):

  1、课文从哪几个角度来说明花朵呈现红色和其他颜色的科学原因?在此基础上画出文章的结构图。

  (设计该题的目的,是为了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让学生从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体会文章结构的精巧)

  2、“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原是一首歌曲的名字,作者借来作为标题,而且贯穿全篇,引起每一层说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设计该题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体会文章标题的精妙,并进一步领会文章结构的严谨。)

  学生先自主阅读、思考,画出结构图,然后把自己的思考结果在小组内交流。

  第一题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请小组代表上黑板板演(图形可不拘一格,只要能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表示文章结构即可),然后教师用投影出示自己归纳的结构图与大家一起交流.

  第二题指名交流,一位同学不可能回答完整,可集思广益,取长补短,不要拘泥答案,学生回答得有道理即要肯定。

  ㈢、自主质疑

  人们说:“发现一个问题不如提出一个问题有价值”,读了本文,你对课文内容还存有什么疑惑吗?

  (学生自主质疑,交流讨论,然后教师引导学生释疑。)

  ㈣、小结全课

  先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和体会,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作归纳小结。

  ㈤作业设计:

  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上,按照课文主体部分的顺序,将学生分为六个小组,分头从六个方面承担任务,试着去探讨、拓宽课文涉及的内容,查阅资料,请教生物老师、物理老师、化学老师,请教有经验的花工师傅等皆可以,收集课文中未讲到的`关于花卉的知识,为下节课作全班交流和写作花卉知识短文作好准备。

  第二课时一、朗读全文

  学生朗读课文,进一步理解文章内容及结构的精巧。

  二、赏析语言

  本文语言准确、严密,你能从文中找出几例来说明吗?

  1、教师投影,出示自己赏析的例子和学生一起交流。

  2、学生仿照教师的赏析,从文中找出具体句子进行赏析,然后教师引导大家作全班交流。

  三、拓宽迁移

  1、按照第一节课后的分工,六个小组的同学先把自己收集的关于花卉的知识在本组内交流,然后由小组代表在全班交流。

  2、学生根据自己在调查实践中形成的新认识,以及同学的介绍,学习课文的结构方法,另设题目,写作相关的花卉知识短文。

  (教师可从中选择一些写得较好的文章,在班上举办一次花卉知识短文展览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情趣。)

  四、作业设计

  学习本文了解了一些花的知识后,引导学生选择一两种自己喜爱的花,亲自栽培,定时观察,注意花的点滴变化,并坚持写好观察笔记。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案 篇3

  [课型]新授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说明花色及其变化规律的事理说明文,科学地解释了花“红”的原因,按恰当的顺序,过渡巧妙,文章严谨完美。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及结构特点。

  2、学习本文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来说明事理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学习本文的过程中,渗透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和对未知事物的探索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1、明确本文主要的内容及结构层次。

  2、把握本文严谨自然的说明顺序。

  3、掌握文章的说明方法及作用。

  难点: 理清文章结构,了解写作手法。学会按恰当的顺序来写说明文。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课前准备 ]

  教师准备:课件、小黑板、卡片等。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收集各种颜色的花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一)导语:大自然的花,万紫千红,争奇斗妍。同学们,当你漫步花园,尽情享受着春之兰,夏之荷,秋之菊,冬之梅赐给你的绚丽、芬芳时,你可曾想过:这些花为什么这样红?那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说明花的颜色及其变化规律的事理说明文,这篇课文的题目是——《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板书课题及作者。)

  (二)作者介绍

  贾祖璋,浙江省海宁县人,生于1901年,我国著名的.生物科普作家。解放后历任中国青年出版社和科学普及出版社副总编辑、中国科普创作协会副理事长、福建科普创作协会理事长等职务。他撰写的科普读物主要有《鸟类研究》、《鸟与文学》、《生命的韧性》、《生物学碎锦》等。他的科学小品,内容充实,构思精巧,语言简洁洗练,文笔清新朴实。

  ﹙三﹚出示学习目标

  (四)检查预习

  给生字注音:三棱(léng)镜裸(luǒ)子 虞(yú)美人 蕊(ruǐ)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同学自由朗读课文,问题一:课文的结构有什么特点?总——分——总(说明原因)问题二: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顺序可不可以调换?(同学板书,并且分类)

  内部原因:1、物质基础2、物理原理3、生理需要4、进化观点 外部因素:1、自然选择2、人工选择(从主要到次要,由内部到外部)

  三、精读课文,研读赏析

  (1)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研究下面的问题,把握课文要点。(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

  1、对“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起决定作用的是什么?它是怎样引起变化的?

  2、为什么我们的眼睛会看到花儿的万紫千红?

  3、为什么有的花会反射热效应大的长光波,有的花却会吸收长光波?

  4、为什么说红色的花在进化过程中是最成功的?

  5、昆虫在“花红”中有何作用?

  6、为什么说“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要归功于人工选择?

  (2)文体知识的掌握

  复习关于说明文的分类,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文语言的特点的文体知识。联系本文,掌握本文的有关说明文的知识。1、本篇说明文的类型是:事理说明文2、本篇说明文的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从主要到次要)3、说明方法学习:(1)全文总体上运用了哪一种说明方法? 分类别(2)课文第十自然段运用的说明方法有哪几种?举例说明。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4、说明文语言的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哪些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简明的特点?为什么?有些:限制了白花。少量:对花青素数量的限制。渐渐:程度上的限制。早晨、中午、下午:时间上的限制。

  四、质疑问难、合作探究

  课文标题借用了《冰山上的来客》中一首插曲的名字,你认为这样拟题有什么好处吗?你还能举出类似的例子吗?

  明确:一是概括了文章的说明范围;二是易于吸引广大读者关注,激发阅读兴趣和求知欲;三是富有诗情画意,与全文格调一致。

  类似的例子:“我的未来不是梦”“真我风采”“让我们荡起双桨”“欢乐颂”等长被作为文章的题目,以此浓缩文章内容,增加诗情画意,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五、拓展延伸

  自然界有无数的“为什么”,根据你所掌握的知识或搜集的资料,把你最感兴趣的一个“为什么”讲给同学们听。

  六、课堂总结

  1、 学生谈收获

  2、 教师总结

  七、布置作业

  自然界有无数的“为什么”,把你最感兴趣、最觉新奇的一个“为什么”讲给同学听,并写在周记本上。

  八、板书设计

  内部原因: 1、物质基础2、物理原理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3、生理需要4、进化观点 从主要到次要,

  外部因素: 1、自然选择2、人工选择 由内部到外部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案】相关文章: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案03-17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学反思?09-09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案04-20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案03-25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案五篇04-07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案四篇04-08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案9篇04-16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案5篇04-06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案八篇04-11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案六篇04-08

【必备】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案三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案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必备】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案三篇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与作者有关的文学常识。

  2、阅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学习运用逻辑顺序说明事理。

  3、品味文章准确、严密的说明语言。

  4、认识自然,热爱自然,激发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清文章结构,学习运用逻辑顺序说明事理。

  教学难点

  1、阅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学习运用逻辑顺序说明事理。

  2、品味文章准确、严密的说明语言。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用歌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及作者。)

  2、让学生明确本堂课的目标。

  二、检查预习情况

  1、简介作者:贾祖璋,浙江人,生于是1901年,是我国老一辈生物学家和著名的科普作家,写过大量生物学著作。

  2、读准字音并给加点的字注音:

  三棱镜( ) 裸子( ) 虞美人( ) 蕊( )

  花卉( ) 分泌( ) 芙蓉( ) 萎谢( )

  3、课文的标题是运用了哪种修辞?有什么作用?

  (学生抢答后,教师明确:本文标题是一个设问句,自问自答,能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

  文中多处以“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设问,作用是什么?

  (学生抢答后,教师明确:这种反复设问的手法,不仅使说明的中心得以强调突出,层次清晰,而且使文章具有明快的节奏感,增添了艺术情趣。)

  4、课文标题在文中出现了几次?作者从哪几方面回答了这个问题?

  (学生抢答后,教师明确:标题在文中出现了七次,分别从以下六个方面回答了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原因:物质基础、物理原理、生理需要、进化观点、自然选择、人工选择这六个方面。)

  四、小组学习、合作探究

  (先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解答疑难问题。在班上讨论研究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

  1、读读课文,具体说说为什么会有色彩缤纷的花朵?

  (这是每小组的必答题。教师给同学们分好组:第一组的同学仔细阅读课文第2—4自然段;第二组的同学仔细阅读课文第5—6自然段;第三组的同学仔细阅读课文第7—9自然段;第四组的'同学仔细阅读课文第10自然)

  (1)小组派代表回答,大家一起明确:

  ——第2—4自然段从有无色素的角度解说,花青素酸性时,花是红的;花青素碱性时,花是蓝的;花青素中性时,花是紫的;胡萝卜素时,花是橙、黄色的;无色素时,花是白的。

  ——第5段从波光反射角度说,酸性花青素反射波光是红的;碱性花青素反射波光是蓝的;中性花青素反射波光是紫的;胡萝卜素反射波光是橙、黄色的;无色素反射波光是白的。

  ——第6段从生理需要的角度说。承接上文的反射作用,说明各色花反射波光是为了保护自己,这与上文花色素或其它色素有关。

  ——第7段从发展过程的角度说,裸子植物原始形态的花色以绿色为起点,分别向长波一端和短波一端发展,如图:

  红→ 橙→ 黄 → 绿 → 蓝 → 靛 → 紫

  ——第8—9段从昆虫作用角度说,由风媒花——到虫媒花,花色素淡到颜色显眼。

  ——第10段从人工选择角度说,增添多色品种。

  2、师:从课文中,我们已经知道了花儿这样红的原因。下面请同学们回忆说明文写作的顺序,再一起来研究这六个方面的说明是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学生自由回答后,教师明确:

  所谓事理说明文,就是以说明事物的本质特点,分析事物的因果关系,揭示出事物发展、变化规律的文章。这类说明文,主要是阐释所要说的“理”,而要阐释这个“理”,就要安排好释理的顺序,按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因果关系,以逻辑顺序行文就成了事理说明文的一大特点。

  本部分运用的说明顺序是由内因到外因,由主要到次要的逻辑顺序。

  3、根据咱们对课文的分析,现在请同学给课文理清结构。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课文按设疑——解释——总结的方式安排材料。

  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l段):提出说明中心——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第二部分(第2一10段):从不同角度说明“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第三部分(第1l段):概括花红的原因,总结全文。

  五、课堂练习

  (附练习一份)了解句子采用哪些说明方法?

  明确:举例子、作比较、分类别、列数字等。

  六、梳理巩固

  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七、布置作业

  完成同步训练中的部分题目。

  [板书设计]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贾祖璋

  一、内部原因: ①物质基础 大

  ②物理原理 自

  ③生理需要 然

  ④进化观点 杰

  二、外部因素 ①自然选择 作

  ②人工选择

  设疑—————————解释————————— 总结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案 篇2

  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导学案PPT课件教学设计教案课后反思

  学习目标:1、学习文章严密而精巧的结构。

  2、了解有关花卉的知识,提高调查实践、动手实践能力。

  3、品味文章准确、严密的说明语言。

  教法学法:⑴采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严密精巧的结构、准确严密的语言。

  ⑵课文是一篇介绍花卉知识的说明文,可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适当拓宽,让学生收集有关花卉知识,将本文的学习与调查实践、动手实践结合起来,体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提高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

  3、课时安排:两课时

  4、教具准备:投影仪或多媒体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㈠、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1、借助多媒体演示自然界中万紫千红的花,激发兴趣。

  2、交流课前收集的描绘花儿色彩的古诗文。

  ㈡、整体感知,合作探究

  学生自由阅读课文(可默读,可小声读),边读边思考投影上的思考题:

  (显示投影):

  1、课文从哪几个角度来说明花朵呈现红色和其他颜色的科学原因?在此基础上画出文章的结构图。

  (设计该题的目的,是为了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让学生从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体会文章结构的精巧)

  2、“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原是一首歌曲的名字,作者借来作为标题,而且贯穿全篇,引起每一层说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设计该题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体会文章标题的精妙,并进一步领会文章结构的严谨。)

  学生先自主阅读、思考,画出结构图,然后把自己的思考结果在小组内交流。

  第一题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请小组代表上黑板板演(图形可不拘一格,只要能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表示文章结构即可),然后教师用投影出示自己归纳的结构图与大家一起交流.

  第二题指名交流,一位同学不可能回答完整,可集思广益,取长补短,不要拘泥答案,学生回答得有道理即要肯定。

  ㈢、自主质疑

  人们说:“发现一个问题不如提出一个问题有价值”,读了本文,你对课文内容还存有什么疑惑吗?

  (学生自主质疑,交流讨论,然后教师引导学生释疑。)

  ㈣、小结全课

  先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和体会,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作归纳小结。

  ㈤作业设计:

  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上,按照课文主体部分的顺序,将学生分为六个小组,分头从六个方面承担任务,试着去探讨、拓宽课文涉及的内容,查阅资料,请教生物老师、物理老师、化学老师,请教有经验的花工师傅等皆可以,收集课文中未讲到的`关于花卉的知识,为下节课作全班交流和写作花卉知识短文作好准备。

  第二课时一、朗读全文

  学生朗读课文,进一步理解文章内容及结构的精巧。

  二、赏析语言

  本文语言准确、严密,你能从文中找出几例来说明吗?

  1、教师投影,出示自己赏析的例子和学生一起交流。

  2、学生仿照教师的赏析,从文中找出具体句子进行赏析,然后教师引导大家作全班交流。

  三、拓宽迁移

  1、按照第一节课后的分工,六个小组的同学先把自己收集的关于花卉的知识在本组内交流,然后由小组代表在全班交流。

  2、学生根据自己在调查实践中形成的新认识,以及同学的介绍,学习课文的结构方法,另设题目,写作相关的花卉知识短文。

  (教师可从中选择一些写得较好的文章,在班上举办一次花卉知识短文展览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情趣。)

  四、作业设计

  学习本文了解了一些花的知识后,引导学生选择一两种自己喜爱的花,亲自栽培,定时观察,注意花的点滴变化,并坚持写好观察笔记。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案 篇3

  [课型]新授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说明花色及其变化规律的事理说明文,科学地解释了花“红”的原因,按恰当的顺序,过渡巧妙,文章严谨完美。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及结构特点。

  2、学习本文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来说明事理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学习本文的过程中,渗透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和对未知事物的探索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1、明确本文主要的内容及结构层次。

  2、把握本文严谨自然的说明顺序。

  3、掌握文章的说明方法及作用。

  难点: 理清文章结构,了解写作手法。学会按恰当的顺序来写说明文。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课前准备 ]

  教师准备:课件、小黑板、卡片等。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收集各种颜色的花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一)导语:大自然的花,万紫千红,争奇斗妍。同学们,当你漫步花园,尽情享受着春之兰,夏之荷,秋之菊,冬之梅赐给你的绚丽、芬芳时,你可曾想过:这些花为什么这样红?那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说明花的颜色及其变化规律的事理说明文,这篇课文的题目是——《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板书课题及作者。)

  (二)作者介绍

  贾祖璋,浙江省海宁县人,生于1901年,我国著名的.生物科普作家。解放后历任中国青年出版社和科学普及出版社副总编辑、中国科普创作协会副理事长、福建科普创作协会理事长等职务。他撰写的科普读物主要有《鸟类研究》、《鸟与文学》、《生命的韧性》、《生物学碎锦》等。他的科学小品,内容充实,构思精巧,语言简洁洗练,文笔清新朴实。

  ﹙三﹚出示学习目标

  (四)检查预习

  给生字注音:三棱(léng)镜裸(luǒ)子 虞(yú)美人 蕊(ruǐ)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同学自由朗读课文,问题一:课文的结构有什么特点?总——分——总(说明原因)问题二: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顺序可不可以调换?(同学板书,并且分类)

  内部原因:1、物质基础2、物理原理3、生理需要4、进化观点 外部因素:1、自然选择2、人工选择(从主要到次要,由内部到外部)

  三、精读课文,研读赏析

  (1)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研究下面的问题,把握课文要点。(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

  1、对“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起决定作用的是什么?它是怎样引起变化的?

  2、为什么我们的眼睛会看到花儿的万紫千红?

  3、为什么有的花会反射热效应大的长光波,有的花却会吸收长光波?

  4、为什么说红色的花在进化过程中是最成功的?

  5、昆虫在“花红”中有何作用?

  6、为什么说“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要归功于人工选择?

  (2)文体知识的掌握

  复习关于说明文的分类,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文语言的特点的文体知识。联系本文,掌握本文的有关说明文的知识。1、本篇说明文的类型是:事理说明文2、本篇说明文的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从主要到次要)3、说明方法学习:(1)全文总体上运用了哪一种说明方法? 分类别(2)课文第十自然段运用的说明方法有哪几种?举例说明。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4、说明文语言的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哪些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简明的特点?为什么?有些:限制了白花。少量:对花青素数量的限制。渐渐:程度上的限制。早晨、中午、下午:时间上的限制。

  四、质疑问难、合作探究

  课文标题借用了《冰山上的来客》中一首插曲的名字,你认为这样拟题有什么好处吗?你还能举出类似的例子吗?

  明确:一是概括了文章的说明范围;二是易于吸引广大读者关注,激发阅读兴趣和求知欲;三是富有诗情画意,与全文格调一致。

  类似的例子:“我的未来不是梦”“真我风采”“让我们荡起双桨”“欢乐颂”等长被作为文章的题目,以此浓缩文章内容,增加诗情画意,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五、拓展延伸

  自然界有无数的“为什么”,根据你所掌握的知识或搜集的资料,把你最感兴趣的一个“为什么”讲给同学们听。

  六、课堂总结

  1、 学生谈收获

  2、 教师总结

  七、布置作业

  自然界有无数的“为什么”,把你最感兴趣、最觉新奇的一个“为什么”讲给同学听,并写在周记本上。

  八、板书设计

  内部原因: 1、物质基础2、物理原理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3、生理需要4、进化观点 从主要到次要,

  外部因素: 1、自然选择2、人工选择 由内部到外部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案】相关文章: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案03-17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学反思?09-09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案04-20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案03-25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案五篇04-07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案四篇04-08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案9篇04-16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案5篇04-06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案八篇04-11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案六篇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