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品】中班音乐教案集锦七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班音乐教案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中班音乐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培养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发展幼儿正确用嗓唱歌的能力。
引导幼儿初步学唱歌曲,知道歌曲的名称和内容。
活动准备
音 乐 课 件
活动过程
1、在音乐的伴奏下,幼儿伴随节奏边表演手腕转动的动作边进教室。
2、复习歌曲《我爱我的.幼儿园》。
师:上节课我们学了一首歌,叫什么名字?现在我们一起来唱一唱。
3、教师范唱歌曲。
师:小朋友来到幼儿园该对老师说什么?这首歌曲叫什么?歌里面唱了些什么?
4、幼儿按节奏朗诵歌词。
师:小朋友和老师一起轻轻地念这首歌的歌词。
5、幼儿学唱歌曲。
师:注意不要抢,跟着节奏唱。
6、在演唱的过程中加入一些简单的、富有表现力的动作。
7、活动小结。
活动延伸
继续引导幼儿了解幼儿园的老师就像妈妈一样,喜爱老师。
中班音乐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熟悉乐曲,能随音乐较协调地做模仿动作,并根据音乐速度与力度的变化,变化动作的快慢、轻重。
2、鼓励幼儿自由分组,随乐曲进行音乐游戏,提醒幼儿倾听音乐,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提高幼儿的音乐素养。
3、激发幼儿喜欢动物、爱护动物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幼儿知识经验准备:幼儿玩过“抢椅子”的`体育游戏。幼儿已学会歌曲《谁是小熊》。
2、座位安排:半圆形。
3、材料准备:玩具小熊一个。
活动过程:
一、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1、 幼儿听音乐学小动物“走路”,进入活动室。
2、 歌唱:听。
(1)歌唱“听”。
(2)鼓励幼儿听声音,说出是什么动物的声音,启发幼儿把听到的声音尝试仿编歌曲“听”。
二、帮助幼儿熟悉乐曲。
能随音乐较协调地做模仿动作,能根据音乐速度与力度的变化,变化动作的快慢、轻重。
1、 教师出示玩具小熊,引导幼儿复习歌曲,帮助幼儿熟悉乐曲。
2、 启发幼儿根据音乐较协调地自由做动作,边唱歌边表演。
3、 鼓励幼儿自由的做模仿动作,并能根据音乐速度与力度的变化,变化动作的快慢、轻重。
(1) 听音乐,根据音乐速度与力度的变化,变化动作的快慢、轻重自由地做模仿动作。
(2) 引导幼儿根据生活经验,谈谈生活中哪些事情是慢慢的、哪些是快快的、哪些是重重的、哪些是轻轻的,可以用哪些动作来表现。
(3) 变化乐曲第二部分 : 3 5 6 5 1 5 6 5 35 6 5 1 5 6 5 :
鼓励幼儿听音乐模仿生活动作,并能根据音乐速度与力度的变化,变化
动作的快慢、轻重。(如:快快跑、慢慢跑、轻轻跑、重重跑等)。
三、音乐游戏“谁是小熊”。
1、 介绍游戏的玩法,并向幼儿介绍游戏规则。
(1)启发幼儿学会倾听音乐,并能随音乐边唱边表演。
(2) 请幼儿仔细倾听音乐,在间奏处自由做模仿动作,并能根据音乐速度与
力度的变化变化动作的快慢、轻重。
(3) 在围着椅子自由做动作时要顺着一个方向,且动作协调。提醒幼儿音乐停止要立即找到座位。
2、 邀请几位幼儿与教师一起尝试游戏。
3、 幼儿自由分组,分组选择场地,启发幼儿把自己组的椅子排成各种形状。
4、 鼓励幼儿根据音乐变化动作的快慢、轻重,完整地进行音乐游戏。
四、结束活动,幼儿听音乐出活动室。
幼儿边演唱歌曲边进行游戏,出活动室。
中班音乐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活泼欢快和优美旋律。
2、用欢快抒情的声音唱出对妈妈的爱。
3、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4、熟悉歌曲旋律,学唱新歌。
活动准备:
简笔画图片,如微笑的妈妈、太阳、鲜花、全家照等。
活动重难点:
欢快柔声的演唱歌曲。
感受歌曲所表现的对妈妈的爱,通过动作或表情表现出来。
活动过程:
1..感受歌曲特点。
教师演唱
用手拍出相应的节奏。
歌曲唱了些什么?你喜欢妈妈露笑脸吗?为什么?
附儿歌《只要妈妈露笑脸》
只要妈妈露笑脸,露呀露笑脸,
云中太阳放光芒,放呀放光芒。
只要妈妈露笑脸,露呀露笑脸,
美丽花儿齐开放,齐呀齐开放。
历经苦难的好妈妈,我们的好妈妈,
只要您呀笑一笑,全家喜洋洋。
满天乌云都消散,都呀都消散,
满山遍野百花香,百呀百花香。
祖国独立红旗扬,红呀红旗扬,
到那时候好妈妈,要把歌儿唱。
历经苦难的好妈妈,我们的好妈妈,
只要您呀笑一笑,全家喜洋洋
2、学唱歌曲。
教师再次演唱歌曲,出示相关图片,帮幼儿理解并记忆歌词。
幼儿边看图边哼唱歌曲。
用怎样的声音唱出“只要妈妈露笑脸”。
用合适的表情、声音来唱出“亲爱的好妈妈”、“我的好妈妈”等歌词。
3、创编动作。
根据歌词,创编简单动作,表现歌曲前后性质的不同。
幼儿唱,用欢快抒情的声音唱出对妈妈的爱。
两人一组表演唱,注意表情、眼神的交流。
活动反思:
《只要妈妈露笑脸》是一首歌深受幼儿喜欢的歌曲,既欢快跳跃又优美抒情。这是一首深受孩子喜爱的歌曲, 整个活动幼儿学唱的.兴趣自始自终比较浓厚,根据难点和幼儿的年龄特点,采用层层深入,多样性和形式,将音乐认识进行隐形处理,能化难为易。激起幼儿的主体意识,保护和发展了幼儿对音乐的光趣和爱好,促进了幼儿的音乐的感知、表现能力,让幼儿感到美的熏陶。
不足之处:
自身的语言精练不够到位,在拍打节奏时节奏感抓的也不是很好。
中班音乐教案 篇4
游戏目标:
1.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感受音乐的美,并创造性的表现美。
2.能听辨出mi .sol .la ,并能初步理解三个音在五线谱上的关系。
3.能遵守游戏规则,提高合作能力。
4.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感的情绪。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游戏材料:
小鸡,小兔。小鸟头饰若干。狼头饰一个,花皮筋。
小动物找伙伴 游戏过程
1.老师与幼儿共同讨论,根据小鸡,小兔。小鸟的体型。特征,确定它们代表哪个音。
2.幼儿自选小动物的头饰,进行游戏。
3.教师连续弹三个音,最后停在一个音上,戴着与这个音相应头饰的小朋友找与自己同类的小伙伴抱在一起。
4.违反游戏规则停玩一次。
动物找家 游戏过程
1.教师将花皮筋在地上拉成五线谱状,并将三个音的卡片放在相应的地方,引导幼儿观察三者之间的关系,说说:谁的家最高,谁的家在中间,谁的家最矮。
2.说明游戏规则:幼儿根据听到的音乐自由表现,音乐停,小动物迅速站到自己的家内。
3.游戏进行两遍后,提高难度。由教师扮演狼,音乐一停,狼就要出动。提醒幼儿快速反应,否则就会被狼抓住。
4.引导幼儿相互讨论,分配角色,商定规则,教师可以提供帮助和配合,幼儿自由游戏。
教学反思: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结合音乐本身的要素,让幼儿感受到不同的音乐形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儿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实践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成功的音乐活动,会提升孩子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较为弱的孩子对音乐活动的自信心。
中班音乐教案 篇5
有益的学习经验:
1.感受乐曲欢快的情绪,熟悉歌曲内容及曲调,会用欢快的情绪演唱。
2.学习四分、八分、十六分音符混合节奏型,并能按节拍做拍手、跺脚的动作。
3.增强身体的协调性,学习踏点步、跑跳步、横跨步。
4.在音乐的'伴奏下能合拍、自如地表演动作,并巩固节奏感。
准备:
课前带幼儿练习踏点步、跑跳步、横跨步。
活动与指导:
1.听音乐《多愉快》用“手腕花”“跳跳步”等组合合拍的步入音乐室,要求动作优美,脚步轻快。
2.节奏练习,四分、八分、十六分混合节奏。
中班音乐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音乐的旋律及结构,尝试随着乐曲做下雨、喝水长大、花开等动作。
2.通过教师的语言启发,幼儿两两合作表演,尝试用眼神、体态进行创造性的表现。
3.合作表演中,体验并愿意表现小雨和花之间相互关爱之情。
活动准备:
1.将幼儿座位排成半圆形。
2.自制白板课件《小雨和花》。
3.雨点,花朵头饰。
活动过程:
1.整体感受音乐,猜想音乐情节。
师:你觉得这段音乐里面有什么?带给我们什么感觉?
2.幼儿感受、听辨乐曲的结构和旋律。
师:(播放课件)春风吹起,大地复苏,盼来了绵绵春雨。春雨滴答滴答地下,滋润着小花小草。小花在小雨温柔的呼唤下渐渐醒来,她轻轻抖动着花瓣,舒展着身姿,享受着雨露的滋润。请小朋友们仔细再听一遍音乐,什么地方是小雨在下,什么地方是小花在喝水?
师小结:音乐的第一段是小雨在滴答滴答地下,第二段是小花经过了干燥的冬天,口渴了,想要喝水长大。
3.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跟随音乐有节奏地做下雨、喝水长大、开花的动作。
(1)学习a段小雨动作。
师:春风姑娘吹来,带来了滴答滴答的'小雨,看,小雨落下来了(音乐起,幼儿观看课件中小雨下落的场景)师:小雨是怎样落下来的?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师:还有什么动作可以表示小雨在下?
(2)学习b段小花动作。
师:天空下起了滴答滴答的小雨,谁最开心?
幼:小花师:瞧,小花在开心地喝水长大呢!(音乐起,幼儿观看课件中小花喝水长大的场景)师:小花是怎么喝水的?什么动作可以表示长大了?
师:接下来,我扮演小雨,你们是小花,我飘到哪里,小花就凑到哪里喝水,比比看谁的小花开得最大最美。
4.分角色表演。
(1)连接a、b段动作,完整跟音乐表演。
(2) 分角色表演
师:所有的女孩子扮演美丽的花。请你们坐在小椅子上,等待小雨的到来。所有的男孩子扮演辛勤的小雨,请你们找一朵小花,站在她面前,准备好播撒春雨。(表演过程中注意引导幼儿通过眼神、动作交流,表达小雨和花之间的相互关爱之情)
中班音乐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感知和分辨音乐的高低变化。
2.能把自己对音乐的感受用线表示出来。
3.能在活动中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熟悉乐曲旋律,并用相应的动作进行表演。
[活动准备]
音乐兔子头饰笔纸人手一份各种小道具。
[活动过程]
一、律动入场
教师领者幼儿到草地上做运动。
二、倾听音乐,导入主题
1.教师带领幼儿跟着音乐去兔奶奶家。
师:兔宝宝们,告诉你们一件不好的`消息,我们的兔奶奶生病了,我们应该怎么办昵?。(去看望奶奶)现在我们一起跟着音乐出发吧。
2.与幼儿一起分析音乐的高低结构。
师:刚才兔妈妈是怎么跳的?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要这样跳?在什么样的音乐跳高,什么样的音乐跳低?
3.再次感受音乐的高低,并让幼儿把对高低音的感受用线的高低画下来。
师:我们一边听音乐一边请兔宝宝把你听到的音乐画下来。
4.幼儿带教师跟着音乐去兔奶奶家。
师:离奶奶家还有一段路昵,现在我们继续出发吧。
三、情景表演
1.让幼儿说说怎样帮助生病的兔奶奶。
2.幼儿自由选择各种道具跟着音乐劳动。
四、活动结束
奶奶夸奖幼儿,幼儿带着奶奶去散步。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我为了避免孩子从头唱到尾,在解决难点四分音符与感情技巧处理部分,我采用了谈话的方法,让孩子稍微休息了一会,使活动能够动静结合,孩子们的表现基本上完成了我预设的目标。当然了,本次活动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师和专家多加指点。
【中班音乐教案】相关文章:
【经典】中班音乐教案08-02
中班音乐教案(经典)07-28
中班音乐教案【经典】07-27
中班音乐教案06-16
中班的音乐教案10-12
中班音乐教案06-19
中班音乐教案02-14
(精选)中班音乐教案08-02
中班音乐教案(精选)07-22
[精选]中班音乐教案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