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美术教案

美术教案

时间:2024-09-07 12:02:19 教案 我要投稿

【精华】美术教案模板汇总六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美术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华】美术教案模板汇总六篇

美术教案 篇1

  教材内容分析:

  《连环画》是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第五册第十二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中的课程,旨在学生通过编故事、画连环画,培养想象能力、创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综合学习能力。

  连环画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从孩子呀呀学开始,连环画就与他们相依相伴。连环画中有趣的故事、诱人的形象、丰富的色彩深深地吸引着他们,因此,这节课的内容很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情况分析:

  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对连环画十分的喜欢,利用学生的兴趣结合合作学习的方式,尝试团体完成作品的方法,并以自创的形式展示方式在班级亮相,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通过认识、分析、观察、创作连环画作品,了解连环画的特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连环画创作能力、语言表达及综合学习能力。

  3、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氛围中,相互交流,资源共享,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连环画的特点及其创作方法。

  教学难点:故事中主要情节的画面表现及形象的连续性。

  资源准备:

  多媒体计算机、课件、《三个和尚》故事图片、自制连环画装裱册??

  教学过程:

  一、认识连环画:

  1、故事导入:《三个和尚》

  一个和尚挑水吃,

  两个和尚抬水吃,

  三个和尚??

  后来发生了什么?

  故事的前半部分是用文字表现的,后半部分是图片和文字共同表现的,你更喜欢哪一种?

  其实我们喜欢的这种方式就是:连环画

  (出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连环画

  直达主题让学生了解连环画的定义

  2、进一步认识:什么是连环画

  课件出示:连环画是由多幅画面连续讲述一个故事的绘画形式。(辞海解释)

  设计意图:以讲故事的形式,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引出今天学习内容是图文并茂的连环画,引发学生主动思考,找到连环画的表现形式,并能够自己总结出连环画的定义。

  二、探究连环画:

  1、历史:你们猜猜连环画最早出现在哪个国家?

  告诉你们吧:(课件)这就是4000多年前古埃及出现的历史上最早的连环画。

  我们中国的连环画历史也非常的悠久,最早出现在汉代的画像砖上,后来经过唐、元、明、清历朝历代的发展与完善,到了20世纪20年代中国的连环画达到了鼎盛时期,由最初的无色到彩色,由单幅到连续的多幅,成为了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绘画形式。

  开阔学生的视野,感受连环画历史发展。

  2、篇幅:在1957年我国还出版了篇幅最多的连环画之最《三国演义》,共60册,近

  7000幅画面,是不是很了不起啊!

  根据连环画篇幅多少的不同,分为长篇、中篇、短篇。

  结合图片欣赏分析:《三毛流浪记》、《父与子》、《机器猫》;《大闹天宫》、《哪吒闹海》、《小蝌蚪找妈妈》??

  分析:以简练、流畅的线条表现的黑白画概括特点;以强烈的色彩对比突出特点;以夸张、概括的手法突出特点。

  3、和大家一起认识了连环画的历史、篇幅和表现技法,你们想不想试试亲手画一画连

  环画?

  欣赏并思考问题:(1)由几幅画面讲述一个故事;(2)连环画由哪几部分组成;(3)

  每幅画面有哪些相同之初,有哪些不同之处。

  设计意图:整个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来。连环画知识的.讲授让学生们感受国家的成就,并乐于去认识连环画的知识。最后自主合作通过欣赏,小组讨论解决问题,更进一步了解今天学习的连环画知识,为下一环节做一个铺垫。

  三、创作连环画:

  提出要求:在4幅图中选择小组喜欢的一幅画,用你们的奇思妙想将连环画以线描画的方式补充完整。

  小组讨论:选图——编故事——选择画面情节——分工

  小组合作完成作业,难以解决的问题在全班进行讨论。

  设计意图:以合作的形式完成作业,集思广益使画面情节更有意义,并能在创作中体验合作的快乐。

  五、赏析连环画

  1、合作设计自己小组的展示方法。

  2、展示:评价

  以多样的形式展示连环画作品。连起来展示,翻页展示,表演展示等

  3、展示另一种方法:连环画册

  4、总结:研究更新颖的连环画形式,表现自己快乐的生活,创作自己的连环画故事。

  设计意图:用小组独特的形式把画好的连环画展示出来,可表演,可连成一串,让同学们体验创作后的成就感,以及小团体的集体力量。在使用老师自制的装裱册表现作品之后,学生俨然看到了一本真正的自己绘制的连环画,又回扣了本课的重点。

  反思:

  连环画是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一提起上这一课就能从他们的眼睛里看到喜悦

  之色。但是在上课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问题。

  在课上由于时间问题所以在学生作业表现的环节,省略了很多过程,也是完成这节课

  的比较关键的部分,比如:小组在连环画故事的选择上,在编故事时,在选择画面以及分工。

  连环画可以表现的内容很广,所以我规定了四个内容的选择,因为时间的仓促,所以

  选择了教学课件中提供的四个内容,节省了课上因为选题而浪费时间的麻烦,而这种做法又限制了学生自由选择创作的思路,所以总觉得有弊有利。

  作业的表现形式其实也可以有很多种,为了选择最快速的表现,我在课堂中选择的线描的方式。在教学中缺少了其他作业形式的欣赏,可以让学生有一定的了解。

  展示环节我采用了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形式展示自己的作品,效果比较突出。让学生们喜欢自己的故事,喜欢别人的故事。并且通过展示,更理解连环画的含义。

  上完了客让我觉得每个孩子都是真心的喜欢上这节课,喜欢上连环画这种表现形式,我认为就是我最大的收获。

美术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 观察地图的基本结构特征,并把看到的地图画下来。

  2. 引导幼儿大胆创想地图的造型。

  3. 喜欢用不同线条装饰地图,体验写意活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ppt

  活动过程:

  一、实物观察

  (一)整体观察

  师:看一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 (中国地图) 它长的像什么?(大公鸡)

  师:它是怎么样的.?

  小结:原来地图是由很多省的不同板块组成

  (二)局部观察比较(多样化)

  师:我们所在的省市哪个省?它的板块像什么?

  师:你去过哪些省?板块长什么样?

  小结:不同的省市的地图,板块造型也有所不同

  二、刻画范画

  1.今天我们就来画一画你喜欢的地图板块,把你看到的、观察到的都画下来

  2.现在请你也来画一画地图,画好后马上拿上来。

  要求:

  1.画的时候不说话,不能打扰别人;画完盖好笔盖放回盒子

  2.听到钢琴声后自己把画钉在KT板上,画和画要并拢

  三、互动评价

  1.我先来介绍下我的地图板块,我画的这个是福建省的板块,它很像一辆汽车,可好玩了。好,谁也能

  像我这样介绍下自己的地图。幼儿自我评价,讲述作品内容

  2.同伴评价:你觉得哪个地图最有趣?有趣在哪里?

  3.教师肯定评价。

  小结: 你们的想象力真的是丰富多彩,将地图变得那么美,下次我们再来画画其他东西吧。

美术教案 篇3

  课 型:

  高一美术欣赏课

  授课班级:

  高一、一班

  授课教师:

  徐泽锋

  授课时间:

  1课时

  设计思路:

  二十一世纪,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人才特别是儿童青少年成才问题越来越突出 ,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社会要求人才不仅应具备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而且人才应一专多能,并具备良好的身心素质。本课的教学,就是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用心理健康教育思想和高中生心理学来指导美术欣赏课教学,试图寻求学科教学与心理教育的最佳结合点,使学科大综合,找到一种师生互动、平等轻松且创新性、实践性很强的课型。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欣赏、总结达芬奇艺术生平及其名作《蒙娜丽莎》,并能结合现代社会的发展去评价和联想。

  2、情意目标:提高学生审美情操,对世界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开放的心理、主动和积极的参与心态,自信及成功的体验。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独立学习、思考、实践的能力,协作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和评价能力。

  教学重、难点:

  1、达芬奇艺术生平及名作《蒙娜丽莎》的欣赏、总结。

  2、学生良好心理的培养。

  教学用具:

  多媒体电脑、课件、皮尺、学生用资料等

  教学方法:

  讨论法、实验活动、总结、讲解、演示、启发与鼓励等

  补充说明:教案中【】内文字表示课堂设计由《高中生心理学》的相关知识作参考

  教学过程:

  说明:

  1、本课教学设计是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加涅(R.M.Gagne)关于学习过程的8个环节:动机、了解、获得保持、回忆、概括、操作和反馈,并结合学习目的、计划、自学和创造和高中生的年龄特征而设计的。

  2、在上课前一月中,已安排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在图书馆、网上等查阅有关本课内容的资料,并整理和总结【高中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很大提高,依赖性减少】

  一、 组织教学

  二、 实验引入新课【高中生应积极参加实践活动,亲自获得一些直接经验,培养自己综合运用知识,主动探索新知识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1、实验内容:手展长 = 身高?

  2、方法:请6名同学分成两组,每组由一名同学当模特,其他两名同学用皮尺测量手展长及身高长度。教师用电脑统计数据并总结结论。

  3、展示达芬奇此比例图手稿图片,引出课题。

  三、 授新课

  一)、达芬奇艺术生平的总结(学生讨论并积极发言,教师引导并用电脑总结)【培养高中生的系统概括力】

  1、 达 芬奇简介

  2、 达芬奇的.创作成就

  代表作:《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

  二)、学生对照资料,在优美的音乐中欣赏《蒙娜丽莎》并思考以下问题:【培养学生自学质疑、独立思考】

  (教师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回答问题,并用电脑总结并进一步讲解,肯定学生大胆而新颖的想法,让学生有成就感和自信心。)

  1、 此画创作的时间、规格、画种?

  2、 此画的题材和主题是什么?

  3、 此画在构图、色彩、技法上有什么特点?

  4、 此画为什么会如此著名?

  三)、对《蒙娜丽莎》一画的猜测【迁移创造。获得创造的快乐,树立创造的自信心,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敢想、敢说、敢做、敢冒风险、敢标新立异】

  (学生通过欣赏及联想,总结现代人对《蒙娜丽莎》的猜测,或通过思考、研究说出自己的独特见解、猜测、看法,教师用电脑特技展示并给以肯定和表扬)

  1、《蒙娜丽莎》画的是达芬奇自己

  2、《蒙娜丽莎》画的是一位怀孕的母亲

  3、《蒙娜丽莎》画的是一名妓女

  4、《蒙娜丽莎》画的是一名肝炎患者

  5、《蒙娜丽莎》画的是达芬奇的情人等等

  四)、对《蒙娜丽莎》一画的再创作【迁移创造。注意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的协同发展,培养创造思维品质,掌握创造的方法】【个性培养】

  (教师讲解并用电脑特技演示对《蒙娜丽莎》的再创作,学生思考并发表自我想法)

  如:长胡子的《蒙娜丽莎》、华阳中学的礼仪小姐《蒙娜丽莎》、时装模特《蒙娜丽莎》、新娘《蒙娜丽莎》、学者《蒙娜丽莎》、老师本人和《蒙娜丽莎》的纪念合影等

  四、 欣赏、创作的实践体验【作业解难、反馈调控】

  二题任选一题

  1、 根据资料及所学知识,结合自己的感受,为《蒙娜丽莎》写一篇小论文

  2、 以《我心中的蒙娜丽莎》为题画一幅画,形式、内容不限。

  五、 结束

  教学流程图:

美术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国旗的特征,尝试用粘贴的方法制作国旗。

  2.产生热爱国旗的情感。

  3.尝试将观察对象基本部分归纳为图形的方法,大胆表现它们各不相同的特征。

  4.进一步学习在指定的范围内均匀地进行美术活动。

  活动准备

  1.国旗图片或实物。

  2.有关升旗的录像。

  3.红色长方形纸、黄色五角星贴纸、竹棒、胶棒、双面胶。

  活动过程

  1.示国旗的图片,引导幼儿了解、认识中国国旗。

  (1)引导幼儿观察国旗的外观特征,正确说出中国国旗的名称——五星红旗。

  说一说国旗的外形特征、形状、颜色等。

  国旗是什么颜色的?(红色)上面有什么?(有五角星)有几颗大五角星?几颗小五角星?

  (2)向幼儿介绍五星红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代表我们的国家。

  2.了解制作国旗的基本材料和制作方法。

  (1)欣赏制成作品,激发幼儿制作国旗的愿望。

  (2)请幼儿观察制作材料,师幼共同讨论材料的操作方法:将黄色五角星沿折痕轻轻撕开,按照国旗上的位置粘贴在红色的长方形纸上。

  3.幼儿制作国旗。

  提醒幼儿在粘贴五星时应注意其大小和位置的不同。

  4.展示作品,请幼儿欣赏自己或他人的作品,分享制作经验。

  5.观看升旗活动,知道升国旗时要立正,不讲话,向国旗行注目礼。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时可让幼儿在美工区练习多种方式制作五角星,如沿线剪、折纸剪等。

  教学反思:

  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不同特点,给予每一位幼儿以激励性的评价,充分挖掘作品中成功的东西,给予积极的肯定,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到手工活动的乐趣,从而增强自信心。

美术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锻炼孩子十指协调性、灵敏性,进一步提高孩子思维能力,勉励孩子勇敢表述,让孩子清楚曲线,画曲线,初步构成色的观念。

  教学预备:

  皱纹纸,各色粉笔,白纸片,嘉奖品。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问早问好互动小游戏

  2、引进

  “孩子们,教师给你们表演一個魔术,是否想看?”教师表演魔术,变出由皱纹纸制成的各色彩条在手里挥动。

  二、基本

  1、启发孩子观测和察看:“孩子们看,教师手里拿的象啥?”让孩子自由回答教师相应恰当给予提示。

  2、教师变换挥动方向,上下、左右、前后,让孩子回答象啥,如水草、波浪、丝巾、绳子等等,每讲一個可以让孩子重复讲述。

  3、教师依照孩子讲的.在纸上画,一边画,一边教孩子念水草、波浪……

  4、让孩子抬起手来,与教师一块儿画,着重重审手的动作,要进行曲线运动。可多做几遍。

  5、将孩子分为几块,拿好粉笔,到白纸片处画。幼儿教师指导。

  三、结束

  孩子画画时,爸爸妈妈们可参加进来,最终可分给孩子彩条嬉闹。

美术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尝试独特的'绘画形式,进行大胆创作。

  活动准备:

  各种形状的小石头、水粉笔、各种颜色的颜料、各组一块抹布、小水桶。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石头,引起幼儿活动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石头能干什么?

  二、欣赏石头画

  1.播放课件

  2.提问:你喜欢哪件作品呢?为什么喜欢?

  3.小结:根据每块石头的形状,想象它像什么,用颜料画出图案,要画大。

  4.从不同角度观察石头,想象。

  三、作品创作

  1.幼儿观察石头,想象。

  2.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四、作品讲评

  五、活动延伸:

  回去我们再尝试看看在石头上还可以怎样画,就会更漂亮。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美术教案【经典】07-22

美术教案【精选】07-20

美术教案(精选)08-08

[经典]美术教案07-31

(精选)美术教案09-29

美术教案(经典)09-10

[精选]美术教案08-16

美术教案01-27

美术教案01-31

美术教案01-31

论文-AI自动生成器

万字论文 一键生成

输入题目 一键搞定毕业范文模板
AI原创 低重复率 附赠査重报告

点击生成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精华】美术教案模板汇总六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美术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华】美术教案模板汇总六篇

美术教案 篇1

  教材内容分析:

  《连环画》是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第五册第十二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中的课程,旨在学生通过编故事、画连环画,培养想象能力、创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综合学习能力。

  连环画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从孩子呀呀学开始,连环画就与他们相依相伴。连环画中有趣的故事、诱人的形象、丰富的色彩深深地吸引着他们,因此,这节课的内容很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情况分析:

  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对连环画十分的喜欢,利用学生的兴趣结合合作学习的方式,尝试团体完成作品的方法,并以自创的形式展示方式在班级亮相,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通过认识、分析、观察、创作连环画作品,了解连环画的特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连环画创作能力、语言表达及综合学习能力。

  3、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氛围中,相互交流,资源共享,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连环画的特点及其创作方法。

  教学难点:故事中主要情节的画面表现及形象的连续性。

  资源准备:

  多媒体计算机、课件、《三个和尚》故事图片、自制连环画装裱册??

  教学过程:

  一、认识连环画:

  1、故事导入:《三个和尚》

  一个和尚挑水吃,

  两个和尚抬水吃,

  三个和尚??

  后来发生了什么?

  故事的前半部分是用文字表现的,后半部分是图片和文字共同表现的,你更喜欢哪一种?

  其实我们喜欢的这种方式就是:连环画

  (出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连环画

  直达主题让学生了解连环画的定义

  2、进一步认识:什么是连环画

  课件出示:连环画是由多幅画面连续讲述一个故事的绘画形式。(辞海解释)

  设计意图:以讲故事的形式,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引出今天学习内容是图文并茂的连环画,引发学生主动思考,找到连环画的表现形式,并能够自己总结出连环画的定义。

  二、探究连环画:

  1、历史:你们猜猜连环画最早出现在哪个国家?

  告诉你们吧:(课件)这就是4000多年前古埃及出现的历史上最早的连环画。

  我们中国的连环画历史也非常的悠久,最早出现在汉代的画像砖上,后来经过唐、元、明、清历朝历代的发展与完善,到了20世纪20年代中国的连环画达到了鼎盛时期,由最初的无色到彩色,由单幅到连续的多幅,成为了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绘画形式。

  开阔学生的视野,感受连环画历史发展。

  2、篇幅:在1957年我国还出版了篇幅最多的连环画之最《三国演义》,共60册,近

  7000幅画面,是不是很了不起啊!

  根据连环画篇幅多少的不同,分为长篇、中篇、短篇。

  结合图片欣赏分析:《三毛流浪记》、《父与子》、《机器猫》;《大闹天宫》、《哪吒闹海》、《小蝌蚪找妈妈》??

  分析:以简练、流畅的线条表现的黑白画概括特点;以强烈的色彩对比突出特点;以夸张、概括的手法突出特点。

  3、和大家一起认识了连环画的历史、篇幅和表现技法,你们想不想试试亲手画一画连

  环画?

  欣赏并思考问题:(1)由几幅画面讲述一个故事;(2)连环画由哪几部分组成;(3)

  每幅画面有哪些相同之初,有哪些不同之处。

  设计意图:整个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来。连环画知识的.讲授让学生们感受国家的成就,并乐于去认识连环画的知识。最后自主合作通过欣赏,小组讨论解决问题,更进一步了解今天学习的连环画知识,为下一环节做一个铺垫。

  三、创作连环画:

  提出要求:在4幅图中选择小组喜欢的一幅画,用你们的奇思妙想将连环画以线描画的方式补充完整。

  小组讨论:选图——编故事——选择画面情节——分工

  小组合作完成作业,难以解决的问题在全班进行讨论。

  设计意图:以合作的形式完成作业,集思广益使画面情节更有意义,并能在创作中体验合作的快乐。

  五、赏析连环画

  1、合作设计自己小组的展示方法。

  2、展示:评价

  以多样的形式展示连环画作品。连起来展示,翻页展示,表演展示等

  3、展示另一种方法:连环画册

  4、总结:研究更新颖的连环画形式,表现自己快乐的生活,创作自己的连环画故事。

  设计意图:用小组独特的形式把画好的连环画展示出来,可表演,可连成一串,让同学们体验创作后的成就感,以及小团体的集体力量。在使用老师自制的装裱册表现作品之后,学生俨然看到了一本真正的自己绘制的连环画,又回扣了本课的重点。

  反思:

  连环画是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一提起上这一课就能从他们的眼睛里看到喜悦

  之色。但是在上课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问题。

  在课上由于时间问题所以在学生作业表现的环节,省略了很多过程,也是完成这节课

  的比较关键的部分,比如:小组在连环画故事的选择上,在编故事时,在选择画面以及分工。

  连环画可以表现的内容很广,所以我规定了四个内容的选择,因为时间的仓促,所以

  选择了教学课件中提供的四个内容,节省了课上因为选题而浪费时间的麻烦,而这种做法又限制了学生自由选择创作的思路,所以总觉得有弊有利。

  作业的表现形式其实也可以有很多种,为了选择最快速的表现,我在课堂中选择的线描的方式。在教学中缺少了其他作业形式的欣赏,可以让学生有一定的了解。

  展示环节我采用了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形式展示自己的作品,效果比较突出。让学生们喜欢自己的故事,喜欢别人的故事。并且通过展示,更理解连环画的含义。

  上完了客让我觉得每个孩子都是真心的喜欢上这节课,喜欢上连环画这种表现形式,我认为就是我最大的收获。

美术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 观察地图的基本结构特征,并把看到的地图画下来。

  2. 引导幼儿大胆创想地图的造型。

  3. 喜欢用不同线条装饰地图,体验写意活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ppt

  活动过程:

  一、实物观察

  (一)整体观察

  师:看一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 (中国地图) 它长的像什么?(大公鸡)

  师:它是怎么样的.?

  小结:原来地图是由很多省的不同板块组成

  (二)局部观察比较(多样化)

  师:我们所在的省市哪个省?它的板块像什么?

  师:你去过哪些省?板块长什么样?

  小结:不同的省市的地图,板块造型也有所不同

  二、刻画范画

  1.今天我们就来画一画你喜欢的地图板块,把你看到的、观察到的都画下来

  2.现在请你也来画一画地图,画好后马上拿上来。

  要求:

  1.画的时候不说话,不能打扰别人;画完盖好笔盖放回盒子

  2.听到钢琴声后自己把画钉在KT板上,画和画要并拢

  三、互动评价

  1.我先来介绍下我的地图板块,我画的这个是福建省的板块,它很像一辆汽车,可好玩了。好,谁也能

  像我这样介绍下自己的地图。幼儿自我评价,讲述作品内容

  2.同伴评价:你觉得哪个地图最有趣?有趣在哪里?

  3.教师肯定评价。

  小结: 你们的想象力真的是丰富多彩,将地图变得那么美,下次我们再来画画其他东西吧。

美术教案 篇3

  课 型:

  高一美术欣赏课

  授课班级:

  高一、一班

  授课教师:

  徐泽锋

  授课时间:

  1课时

  设计思路:

  二十一世纪,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人才特别是儿童青少年成才问题越来越突出 ,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社会要求人才不仅应具备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而且人才应一专多能,并具备良好的身心素质。本课的教学,就是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用心理健康教育思想和高中生心理学来指导美术欣赏课教学,试图寻求学科教学与心理教育的最佳结合点,使学科大综合,找到一种师生互动、平等轻松且创新性、实践性很强的课型。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欣赏、总结达芬奇艺术生平及其名作《蒙娜丽莎》,并能结合现代社会的发展去评价和联想。

  2、情意目标:提高学生审美情操,对世界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开放的心理、主动和积极的参与心态,自信及成功的体验。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独立学习、思考、实践的能力,协作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和评价能力。

  教学重、难点:

  1、达芬奇艺术生平及名作《蒙娜丽莎》的欣赏、总结。

  2、学生良好心理的培养。

  教学用具:

  多媒体电脑、课件、皮尺、学生用资料等

  教学方法:

  讨论法、实验活动、总结、讲解、演示、启发与鼓励等

  补充说明:教案中【】内文字表示课堂设计由《高中生心理学》的相关知识作参考

  教学过程:

  说明:

  1、本课教学设计是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加涅(R.M.Gagne)关于学习过程的8个环节:动机、了解、获得保持、回忆、概括、操作和反馈,并结合学习目的、计划、自学和创造和高中生的年龄特征而设计的。

  2、在上课前一月中,已安排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在图书馆、网上等查阅有关本课内容的资料,并整理和总结【高中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很大提高,依赖性减少】

  一、 组织教学

  二、 实验引入新课【高中生应积极参加实践活动,亲自获得一些直接经验,培养自己综合运用知识,主动探索新知识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1、实验内容:手展长 = 身高?

  2、方法:请6名同学分成两组,每组由一名同学当模特,其他两名同学用皮尺测量手展长及身高长度。教师用电脑统计数据并总结结论。

  3、展示达芬奇此比例图手稿图片,引出课题。

  三、 授新课

  一)、达芬奇艺术生平的总结(学生讨论并积极发言,教师引导并用电脑总结)【培养高中生的系统概括力】

  1、 达 芬奇简介

  2、 达芬奇的.创作成就

  代表作:《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

  二)、学生对照资料,在优美的音乐中欣赏《蒙娜丽莎》并思考以下问题:【培养学生自学质疑、独立思考】

  (教师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回答问题,并用电脑总结并进一步讲解,肯定学生大胆而新颖的想法,让学生有成就感和自信心。)

  1、 此画创作的时间、规格、画种?

  2、 此画的题材和主题是什么?

  3、 此画在构图、色彩、技法上有什么特点?

  4、 此画为什么会如此著名?

  三)、对《蒙娜丽莎》一画的猜测【迁移创造。获得创造的快乐,树立创造的自信心,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敢想、敢说、敢做、敢冒风险、敢标新立异】

  (学生通过欣赏及联想,总结现代人对《蒙娜丽莎》的猜测,或通过思考、研究说出自己的独特见解、猜测、看法,教师用电脑特技展示并给以肯定和表扬)

  1、《蒙娜丽莎》画的是达芬奇自己

  2、《蒙娜丽莎》画的是一位怀孕的母亲

  3、《蒙娜丽莎》画的是一名妓女

  4、《蒙娜丽莎》画的是一名肝炎患者

  5、《蒙娜丽莎》画的是达芬奇的情人等等

  四)、对《蒙娜丽莎》一画的再创作【迁移创造。注意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的协同发展,培养创造思维品质,掌握创造的方法】【个性培养】

  (教师讲解并用电脑特技演示对《蒙娜丽莎》的再创作,学生思考并发表自我想法)

  如:长胡子的《蒙娜丽莎》、华阳中学的礼仪小姐《蒙娜丽莎》、时装模特《蒙娜丽莎》、新娘《蒙娜丽莎》、学者《蒙娜丽莎》、老师本人和《蒙娜丽莎》的纪念合影等

  四、 欣赏、创作的实践体验【作业解难、反馈调控】

  二题任选一题

  1、 根据资料及所学知识,结合自己的感受,为《蒙娜丽莎》写一篇小论文

  2、 以《我心中的蒙娜丽莎》为题画一幅画,形式、内容不限。

  五、 结束

  教学流程图:

美术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国旗的特征,尝试用粘贴的方法制作国旗。

  2.产生热爱国旗的情感。

  3.尝试将观察对象基本部分归纳为图形的方法,大胆表现它们各不相同的特征。

  4.进一步学习在指定的范围内均匀地进行美术活动。

  活动准备

  1.国旗图片或实物。

  2.有关升旗的录像。

  3.红色长方形纸、黄色五角星贴纸、竹棒、胶棒、双面胶。

  活动过程

  1.示国旗的图片,引导幼儿了解、认识中国国旗。

  (1)引导幼儿观察国旗的外观特征,正确说出中国国旗的名称——五星红旗。

  说一说国旗的外形特征、形状、颜色等。

  国旗是什么颜色的?(红色)上面有什么?(有五角星)有几颗大五角星?几颗小五角星?

  (2)向幼儿介绍五星红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代表我们的国家。

  2.了解制作国旗的基本材料和制作方法。

  (1)欣赏制成作品,激发幼儿制作国旗的愿望。

  (2)请幼儿观察制作材料,师幼共同讨论材料的操作方法:将黄色五角星沿折痕轻轻撕开,按照国旗上的位置粘贴在红色的长方形纸上。

  3.幼儿制作国旗。

  提醒幼儿在粘贴五星时应注意其大小和位置的不同。

  4.展示作品,请幼儿欣赏自己或他人的作品,分享制作经验。

  5.观看升旗活动,知道升国旗时要立正,不讲话,向国旗行注目礼。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时可让幼儿在美工区练习多种方式制作五角星,如沿线剪、折纸剪等。

  教学反思:

  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不同特点,给予每一位幼儿以激励性的评价,充分挖掘作品中成功的东西,给予积极的肯定,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到手工活动的乐趣,从而增强自信心。

美术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锻炼孩子十指协调性、灵敏性,进一步提高孩子思维能力,勉励孩子勇敢表述,让孩子清楚曲线,画曲线,初步构成色的观念。

  教学预备:

  皱纹纸,各色粉笔,白纸片,嘉奖品。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问早问好互动小游戏

  2、引进

  “孩子们,教师给你们表演一個魔术,是否想看?”教师表演魔术,变出由皱纹纸制成的各色彩条在手里挥动。

  二、基本

  1、启发孩子观测和察看:“孩子们看,教师手里拿的象啥?”让孩子自由回答教师相应恰当给予提示。

  2、教师变换挥动方向,上下、左右、前后,让孩子回答象啥,如水草、波浪、丝巾、绳子等等,每讲一個可以让孩子重复讲述。

  3、教师依照孩子讲的.在纸上画,一边画,一边教孩子念水草、波浪……

  4、让孩子抬起手来,与教师一块儿画,着重重审手的动作,要进行曲线运动。可多做几遍。

  5、将孩子分为几块,拿好粉笔,到白纸片处画。幼儿教师指导。

  三、结束

  孩子画画时,爸爸妈妈们可参加进来,最终可分给孩子彩条嬉闹。

美术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尝试独特的'绘画形式,进行大胆创作。

  活动准备:

  各种形状的小石头、水粉笔、各种颜色的颜料、各组一块抹布、小水桶。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石头,引起幼儿活动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石头能干什么?

  二、欣赏石头画

  1.播放课件

  2.提问:你喜欢哪件作品呢?为什么喜欢?

  3.小结:根据每块石头的形状,想象它像什么,用颜料画出图案,要画大。

  4.从不同角度观察石头,想象。

  三、作品创作

  1.幼儿观察石头,想象。

  2.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四、作品讲评

  五、活动延伸:

  回去我们再尝试看看在石头上还可以怎样画,就会更漂亮。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美术教案【经典】07-22

美术教案【精选】07-20

美术教案(精选)08-08

[经典]美术教案07-31

(精选)美术教案09-29

美术教案(经典)09-10

[精选]美术教案08-16

美术教案01-27

美术教案01-31

美术教案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