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小班教案锦集七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班教案 篇1
设计初衷:
小班幼儿年龄小,注意了容易分散,因而有许多幼儿吃饭时有东张西望的现象;切现在的孩子都是家庭中的“小皇帝、小公主”,造成孩子中挑食的较多;我们周围有许多家庭、成人总喜欢吃饭时聊天,也给孩子做了反面的榜样。为了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和饮食卫生,我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知道吃饭要细嚼慢咽,不挑食,不讲话。
2、知道饭前要洗手,吃饭时要保持桌面干净,饭前饭后不做剧烈运动。
活动准备:
一辆食品列车和各种食物的图片,故事录音,幼儿吃饭时的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1、出示食品列车,引起幼儿兴趣。
师:这里有一辆神奇的食品列车,它要开进贝贝的身体里,请你看看这辆列车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2、幼儿听故事。
“呜—,我是小小的列车司机。我应贝贝小朋友的要求,拉来了好多好多他爱吃的食物。有爆米花、巧克力、冰激凌、奶油蛋糕、炸鸡腿、排骨,还有苹果、香蕉、黄瓜、西红柿,饺子等等。我拉着这些食物准备冲进了贝贝的口腔里,你们猜猜他让那些食物进到了他的嘴了呢?
3、幼儿讨论。
教师提问:你们猜猜他让那些食物进到了他的嘴了呢?为什么?
4、接着听故事。
“贝贝高兴把他喜欢的排骨、炸鸡腿这些食物放到了车厢里,不喜欢的青菜、香菇扔到了车厢外面。他狼吞虎咽,大声说着话,嚼碎了巧克力、冰激凌、奶油蛋糕、香蕉,还有好多食物没有碎,只是被他咬的变形了。我带着这些食物来到了一条细细长长地管子里,这就是食道,食道的壁很薄,要是遇到鱼刺就可能被刺破,在食道中我一点一点地往下开。
我开着食品列车现在来到了一个大口袋里,这个口袋就是胃。在胃里我感到就像是发生了大地震,不由自主的不停地动。我车上的食物大部分都被震了出来,它们不停地转呀转,七零八散,变得面目全非象浆糊一样。哎哟!幸好贝贝吃饭快,有一部分食物没有嚼碎。我被颠得头发晕,我一生气,便给胃撞了一个大口子,疼的健健呲牙咧嘴、哇哇大哭。看他难受的样子,我就算了。开着列车离开了。心想谁让你一会儿要冰冷的冰激凌,一会儿又要滚烫的饺子,让我拉着把我搞得够呛。
我开着食品列车又来到了长长的肠里面,我列车上的食物都变成了残渣,想将食物全部送到贝贝的身体各处,可是没办法,因为它们没被嚼碎,不能变成营养,被身体吸收。我只好带着食物残渣通过肛门出来了。回头一看,列车上还有贝贝没嚼碎的爆米花中的玉米粒呢!”
5、提问、讨论。
提问:贝贝这样吃饭对吗?为什么?他那些地方做得不对,我们一起来寻找。(逐一寻找:挑食、狼吞虎咽、吃饭说话、冷热食物同时吃)
6、出示幼儿吃饭的图片,请幼儿观察。
“这里还有几位小朋友在吃饭,我们来看看他们是怎样做的。”(图一:一幼儿吃饭说话让鱼刺卡住了;图二:一幼儿手是脏的'去拿包子吃;图三:一幼儿吃饭时桌子上很脏;图四:一幼儿刚吃完就去玩跳绳,造成肚子痛)
提问:“他们在干什么?”“他们都做的对吗?为什么?”
7、教师小结:为了身体健康,我们要饭前洗手;吃东西时不能吃过凉或过热刺激性的食物;要细嚼慢咽;不挑食;吃饭时不说话;保持桌面干净;饭前饭后不做剧烈运动。
活动延伸:小朋友可继续讨论饭前饭后应怎样做,才会有助于消化。(饭前饭后不做剧烈运动,饭后可散散步帮助消化)还可以跟着音乐一起做揉肚子的运动来帮助消化。(左揉三十圈,右揉三十圈)
课后反思:幼儿通过听故事、看图片、讨论,知道了吃饭要细嚼慢咽,不挑食,不讲话;知道饭前要洗手,吃饭时要保持桌面干净,饭前饭后不做剧烈运动这些良好的饮食习惯和饮食卫生。对不良的饮食习惯给人们带来的伤害也了解了。从孩子们的大眼睛中这次活动对每位幼儿都带了深刻的影响。但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它需要在幼儿自身的努力和成人的督促、鼓励下慢慢的形成,因而我们今后的工作任重而道远。但我相信,在幼儿和我们大家共同的努力下会,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一定能形成。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要求小朋友知道多吃零食会影响一日三餐的进食量,妨碍身体吸收全面的营养,影响身体健康。
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活动准备:
1、挂图
2、一些零食的包装袋,果奶瓶等。
活动过程:
1、教师分别出示一些零食的包装袋,果奶瓶等,与幼儿谈话,让幼儿说出这些东西都是装零食的,并请幼儿说说自己喜欢吃哪些零食。
2、组织幼儿讨论:多吃零食有什么不好。
3、看图片,回答问题。
(1)明明在家里喜欢吃什么?
(2)到了吃饭的时候,明明想不想吃饭?为什么?
(3)睡觉的时间到了,明明觉得怎样了?
(4)明明长得高不高?结不结实?
(5)医生给明明体检时,对明明说了些什么?
4、教师总结:
让幼儿知道多吃零食也是挑食、偏食的表现,这会影响我们身体生长和健康。
活动反思:
活动下来,孩子们对吃零食有了新的认识,知道要一日三餐正常饮食,多吃零食对健康有害,影响身体成长,而且不能挑食,不偏食的良好习惯。这一话题,孩子们比较感兴趣,都愿意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去,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小百科:零食,通常是指一日三餐时间点之外的时间里所食用的食品。一般情况下,人的生活中除了一日三餐被称为正餐食物外,其余的一律被称为零食。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秋天落叶的常识,感知树叶的不同。
2、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落叶若干 音乐磁带《小树叶》
活动过程:
一、认识树叶
1.展示自己拾到的落叶,相互交流拾落叶的感受。
2.介绍常见的落叶的名称。
二、比较分类
1.请幼儿从不同的角度来比较、区别不同的落叶。
2.按颜色将落叶分类。
3.寻找多种方式,将落叶分类。
三、联想
树叶真有趣,它们像什么?
四、欣赏制作
活动延伸:
将收集的不同颜色、大小、形状的树叶和幼儿的树叶作品布置好,供幼儿感知、比较和欣赏。指导幼儿将不同
形状的叶子和它们的剪影进行配对。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能根据指令作出各种动物动作,发展快速反应能力。
活动准备:魔术帽、魔术棒、小青蛙和小企鹅图片各一张
活动过程:
1.引出:教师扮演魔术师出场
教:小朋友们好,大魔术师给你们带来了精彩的魔术,想看吗?(想)
2.魔术表演
1)魔术师表演:
挥动魔棒:“变变变,变变变,变出个小青蛙”。从帽中取出青蛙图片:“哇,魔术师表演得棒不棒?给我拍拍手。
同上再变出小企鹅,并请小朋友学学企鹅怎么走
2)请配班老师一起表演
魔术师挥动魔棒说:“变变变,把*老师变成大象”配班老师模仿大象走
魔术师再次挥动魔棒:“变变变,把方老师变成毛毛虫”没变,魔术师用魔棒在*老师头上一指说:“叮咚”,马上蹲下变成石头
3.魔术师和幼儿一起表演
教师提出要求
1)“变变变,变变变,变成毛毛虫”
魔术师巡视,变得不对孩子的用魔术棒在他头上点一下“叮咚”,该名孩子立即蹲下做石头状。
2)“变变变,变变变,变成小鸭子”
3)“变变变,变变变,变成大猩猩”
游戏可循环继续。
4.邀请幼儿当魔术师进行表演
教师:魔术师累了,想休息一下,谁愿意来当魔术师表演?
1)邀请一名幼儿当魔术师,为他戴上帽子,挥动魔术棒,男孩女孩分组游戏
2)继续邀请其他孩子,轮流表演,其他孩子集体表演
5.结束:
教师:魔术师今天太高兴了,和小朋友们一起变了那么多游戏。好了,我要回家了,下次再和你们一起玩。拜拜!
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学习故事中的语言。
2.感受作品中小熊和妈妈之间的情感,体会母子间的爱和默契感。
活动准备:
根据故事内容自制课件、轻音乐、《幼儿画册》。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出示森林图片,引出活动。
随着优美的音乐,老师讲故事。
2.出示图片(小熊睡觉)
提问:“小熊在干什么?”(睡觉)
师:你们喜欢小熊吗?想不想跟它做游戏?我们来叫醒它吧!
师:咦?真奇怪,我们叫了这么久,小熊还是没醒,究竟谁可以叫醒小熊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分段欣赏故事,学说“××,小熊醒来吧”
(1)出示图片一(小鸟)
师:谁来叫小熊了呢?听一听,小鸟是怎么叫小熊的?(重点学说,嘀里里,嘀里里,小熊醒来吧,小熊醒来吧)
师:小熊醒来了吗?幼:没有。
(2)出示图片二(公鸡)
师:呼噜噜,呼噜噜,小熊正打着呼噜呢。谁又来叫小熊了?
师:公鸡会怎样叫小熊呢?(老师说,喔喔喔,喔喔喔,小熊醒来吧,小熊醒来吧。”)
师:我们和公鸡一起来喊吧。
师:小熊醒来了吗?
(3)出示图片三(小狗)
师:小熊翻了个身,呼噜噜,呼噜噜,睡得可香啦!谁来叫小熊了呢?
师:小狗会怎样叫小熊呢?(汪汪汪,汪汪汪,小熊醒来吧,小熊醒来吧。)
(4)出示图片四(大象)
师:小熊睡的很香,什么也没有听见。就在这时,大象来了,大象走路会发出什么声音呀?大象走起来咚咚咚,声音可大呢,像地震一样。我们学着大象的.样子,来叫小熊吧。(咚咚咚,咚咚咚,小熊醒来吧,小熊醒来吧。)
师:小熊还是没有醒,猜猜看还有谁会来叫小熊呢?(拓展幼儿的想象)
(5)出示图片五
师:呼噜噜,呼噜噜,小熊睡得可香啦。看,谁来叫小熊了呢?幼:熊妈妈
师:熊妈妈回家了,轻轻地对小熊说“小熊醒来吧!”
小熊听得很清楚,说:噢,妈妈!我睡得多香呀!”小熊醒来了!
教师提问:
(1)最后小熊醒来了吗?谁叫醒了小熊?熊妈妈是怎么说的?小熊说了什么?
(2)为什么熊妈妈不用大声叫,大声喊,只要轻轻地说一声“小熊醒来吧”,小熊就醒来了呢?(因为他是小熊的妈妈,每个孩子对自己妈妈的声音都是最熟悉的)
三、完整欣赏故事。
四、老师带领幼儿游戏。
(1)师:现在我来做熊妈妈,谁愿意做我的熊宝宝,把眼睛闭好,听见“妈妈”说“小熊醒来吧”你就醒过来,要说:“妈妈,我睡得多香呀!”好吗?
(2)师:现在你们都是我的宝宝,把眼睛闭好,听见“妈妈”说“小熊醒来吧”你们就睁开眼睛,跑到老师身边对我说:“妈妈,我睡得多香呀!好吗?
五、结束。
师:宝宝们都睡醒啦,现在妈妈要带你们到外面去晒太阳做运动咯,我们出发吧!
小班教案 篇6
游戏目标:
1、训练幼儿协调能力及平衡能力。
2、体验集体游戏的乐趣。
3、学习游戏的玩法及规则。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游戏准备:
红花、黄花若干个,小兔娃娃两个。
游戏玩法:
老师这儿有两朵什么颜色的花?当你看到红花时,就必须向前爬;当你看到黄花时,就必须后退爬,看谁先到终点拿到小兔娃娃,谁就是冠军。
教学反思:
游戏是最适宜于促进幼儿主体性和个性化教育的形式,因此,教师应积极地将理念转化为行为,注重在活动中观察、捕捉幼儿的`兴趣,把握时机及时引导,促使孩子们更深入进行游戏,让孩子在健康游戏中得到更多的发展。
小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手机,了解手机的变化史。
2、探索手机的秘密,知道手机的使用方法。
活动准备:
各类手机。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课题。
星期天你和妈妈去公园,不小心和妈妈走散了,小朋友们有什么办法能找到妈妈?
二、教师出示手机,让幼儿了解手机功能。
1、你见过手机吗?你知道手机是什么样的?
2、手机都有些什么本领?
3、比较以前的手机和现在的手机有什么不一样?
4、你知道爸爸妈妈的`手机号码吗?我们来玩一个打电话的游戏?
小结:知道拨打电话和接听电话的方法。
三、讨论。
手机除了可以打电话,还有什么本领呢?
如:发短信,上网,游戏,闹钟,拍照……
四、教师小结。
今天,小朋友们都知道了手机的很多本领,下面我们也来尝试做个手机,好吗?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3-10
小班教案【精选】07-29
[精选]小班教案07-28
小班教案【经典】07-22
小班教案12-23
小班教案12-23
小班教案12-12
小班教案12-09
小班教案12-09
小班教案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