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乌鸦喝水》教案

《乌鸦喝水》教案

时间:2024-08-14 10:40:50 教案 我要投稿

关于《乌鸦喝水》教案范文集锦八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乌鸦喝水》教案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关于《乌鸦喝水》教案范文集锦八篇

《乌鸦喝水》教案 篇1

  【设计理念】

  识字教学力求识用结合,在发展学生语言的同时发展学生的识字能力。本课努力将识字与阅读相结合,使识字贯穿于整节课。导入从象形造字法入手,“鸟”“乌”对比识“乌”字;初读课文,感知字形;多种方法识字,适当结合阅读,感受语境识字;最后识写结合巩固识字。另外,课后还安排小测试,检验本节课的识字效果,做好及时反馈。

  【教学目标】

  1.认识“乌、鸦”等9个生字,会写“可、石、找”3个字。

  2.能流利朗读课文,感知文中大意。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9个生字,会写“可、石、找”3个字。

  2.能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课件、乌鸦头饰、装有水的瓶子和小石子。

  【教与学的过程】

  一、导入:

  1.出示乌鸦图片,引导学生说出“乌鸦”,板书“乌鸦”。

  2.和小乌鸦打呼。

  【设计意图】意在激发学生的良好的学习情感,使孩子在轻松的活动中感受到老师就像一个共同学习的伙伴。通过与乌鸦打招呼,拉近了孩子与乌鸦的距离,仿佛这故事就发生在自己身边,同时也使孩子学习有礼貌、热情地与人打招呼。

  3.师:小朋友,你是怎么记住“乌鸦”这两个字的?出现“乌”“鸟”两字的象形字,相机比较“乌”、“鸟”两字的区别;认识鸟字旁,还能想到哪些字也带有鸟字旁?“鸦”、“鸭”的区别在哪里?了解带有鸟字旁的字与动物有关。让学生说说

  【设计意图】 学生通过观看乌鸦的外形,形象地记忆“乌鸦”,既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也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再由“乌”“鸟”两个象形字的对比以及教师就这两字造字法的讲解,调动学生的学习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讲故事,学生认真听。(教师戴上头饰讲故事,边讲边做实验,把石子慢慢放进瓶子里,水升高了。)

  2.文中讲的是谁?它在干什么?

  3.板书“喝水”(补充课题),齐读课题。

  认识“渴──喝”这一组生字。师:它们是一对孪生兄弟,长得很像,你能准确地辨认它们吗?三点水是渴,口字旁是喝,想喝水就是渴,有口才能喝。

  4.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边读书边动笔,碰到生字宝宝就要请拼音姐姐帮忙,读准字音。把预习时圈出的生字宝宝多读几遍。)

  【设计意图】 本环节通过教师给学生讲故事、做演示这一设计,既能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降低理解的难度。安排学生尝试自由借助拼音认读,可以让学生把预习过的生字多读几遍,加深记忆。在此过程中体现了学生自主识字,读课文识字,使认读生字有了语境的依托。

  三、多种方法识字。

  1.集中识字。

  (1)课件出示词语:“乌鸦、喝水、口渴、瓶子、石子、办法、渐渐”。

  (2)看谁最聪明,把这些生字宝宝的名字叫出来。

  (3)学生自由读词语,不会的借助拼音读。

  (4)请坐得最端正的同学做小老师带读。

  (5)去掉拼音读词语。

  2.比较法识字。

  (1)板书:“我──找”。

  怎么认识“找”字?“我”和“找”字有什么区别?教师引导学生用比一比的方法记字。

  (2)认识“石”,比较“石──右”,认识“办”,比较“办──为”。

  (3)选字填空

  我找

  *我们都喜欢玩( )朋友的游戏。

  *( )是一个少先队员。

  喝渴

  *一只乌鸦口( )了,到处找水( )。

  3.猜谜语识“渐渐”。

  (1)出示谜语:水车重千斤。请学生猜谜语。

  (2)“渐渐”是什么意思?哪个词语和“渐渐”的意思差不多?

  (3)用“渐渐”说一句话。

  4.对话识字。

  (1)引导学生对话:“鸟”对“乌”说:“乌鸦兄弟,你太黑了,难怪连你的眼珠子我都看不见了”。

  (2)“右”会对“石”说什么呢?

  5.你还能用什么方法来识字?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瓶”“办”“法”“可”“许”等字。

  【设计意图】 教学生识字,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教给学生识字方法,“授人以鱼”莫如“授人以渔”。在识字过程中,让学生感悟、对话、猜谜,赋予生字以“生命”的意义,可谓识字与学文并重,一举两得。

  四、巩固识字

  1.游戏巩固:击锣鼓送字,当鼓声一停,就开火车读所出现的生字。

  2.读文巩固。

  (1)出示藏有生字的句子,指名学生读。

  (2)把生字宝宝送到句子中读。

  (3)生自由读课文段落。

  (4)指名分段接读全文,再齐读。

  【设计意图】 识字与阅读的结合:从字到词,从词到句,从句到段,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既巩固了字词的识记效果,也巧妙地与课文阅读紧紧联系在一起。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到处、喝不着、怎么办呢、一个一个地、渐渐),通过朗读引导学生感悟乌鸦在喝水过程中的心情,体会乌鸦在困难面前、肯动脑筋的精神,使三维目标得以实现,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体现。

  五、识写结合,巩固识字

  1.出示“可”“石”“找”三个字,你觉得写这三个字的时候,有哪些地方需要提醒大家的?(自由观察)

  2.(交流)仔细研究怎样写好这几个字,哪个笔画最难写?“可”和“石”字的口有什么不一样?“找”和“我”的特点在哪里?

  3.电脑出示书写笔顺。

  4.老师范写,再强调笔顺,学生书空。

  5.提醒写字姿势,检查姿势后全班描红练写,师指导。

  6.实物投影学生写的字,评议。

  7.学生根据评议再写。播放轻音乐。

  【设计意图】 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体现在学生听说读写技能的养成上,本册教材的写字量是250个,课堂上教师一定要加强写的指导,并保证学生写字的时间和教师指导的时间,写字姿势也是低年级的习惯培养的重点,所以要注意提示,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六、回顾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乌鸦喝水》这篇课文,用了许多方法认识了不少生字宝宝,还认识了一只爱动脑筋的小乌鸦,希望小朋友们回到家里,把课文读一遍给爸爸妈妈听。

《乌鸦喝水》教案 篇2

  一、说教材

  《乌鸦喝水》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册第九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本文是一篇经典有趣的童话故事。通俗易懂,以喝水为线索,采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乌鸦机灵智慧的形象,说明任何事情只要开动脑筋想办法,就能克服困难,课文语言简洁,浅显易懂,生动活泼,贴近儿童生活,学生不难理解。文中插图形象鲜艳,有助于学生观察想象。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对第一学段阅读的要求,要让孩子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我设计了目标:1、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培养自主阅读的愿望,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因此我制定的教学目标2、是认识8个生字,会写4个。阅读目标要求孩子能读一些童话,感兴趣的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因此我设计了教学目标3:理解课文内容,明白遇到困难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会想办法,乐于与同学交流。

  三、说教学重难点:

  一年级的孩子刚进入小学,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因此,我将识字、写字,朗读理解课文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本文赋以乌鸦人的思维,因此在一、二自然段中,抓住到处一词来理解乌鸦非常口渴,找到水不容易,却喝不到水的焦急。三、四自然段抓住乌鸦想办法来解决问题,体会喝到了水的喜悦。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理解课文,明白遇到问题要自己动脑筋办法来解决,也就成为本课的教学难点。

  四、说学生

  一年级上期的孩子,识字、朗读能力都较弱,落实识字、写字,才能为阅读打下基础,孩子已初步具备了拼拼音识字的能力,但识字水平不高,因此,老师在引导孩子识记时,要鼓励他们自己想办法,阅读后孩子对课文已经有自己的一些问题和想法引导他们动脑想,动手做,动口说来解决问题,逐步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五、说教学方法

  根据学龄初期,儿童感性认识较强,理性思维较弱,而且活泼,好动,富于想象,喜欢尝试的心理特征,依据教材特点,我拟定以下教学方法,(一)直观教学法: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直观的东西,表情动作来记住字形,理解字义。(二)体验法:通过对乌鸦的动作心情的体验,使学生的朗读更有感情(三)以读代讲法:在课堂中充分体验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程理念,以学生的'朗读,代替教师的讲解分析,让学生在读中感,在读中悟。(四)

  探究法:引导学生去比较和发现,积极探讨尝试想出另外的解决办法,让学生懂得去观察思考、学习。

  六、说教学流程:

  主要分为(一)激趣导入(二)初读课文识字写字(三)解疑读文感悟,(四)指导朗读深化探究。

  (一)激趣导入。

  一堂新课的导语设计是至关重要的所谓万事开头难。富有情趣的导语,就像在师生之间驾起一座沟通心灵的桥。通过桥梁,师生的心拉近了。

  1、《乌鸦喝水》开课时,我采用了谜语激趣导入:身空黑袍子,长个丑样子,懂得爱妈妈,是个好孩子。打一种鸟。

  如此激趣导入新课,学生的听觉、思维与想象都被调动起来,多频道地运作,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也更使孩子在轻松的猜谜活动中感受到老师更像一个共同学习的伙伴。

  2、出示乌鸦问,谁能有礼貌地跟乌鸦打个招呼?

  通过打招呼拉近孩子与乌鸦的距离,仿佛这个故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同时也使孩子学着礼貌、热情地与人打招呼。

  3、然后揭示题目《乌鸦喝水》,让学生想办法记住乌字。思考:你有什么问题想问问乌鸦的吗?

  通过前面的铺垫,孩子们觉得乌鸦就在我们的当中,又通过刚才的问题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的兴趣被激发,问题匣子打开了,从提问中也可看出孩子对乌鸦的关心,通过激发,孩子就能积极、主动地投入自学。

《乌鸦喝水》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学写4个生字。

  2、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培养自主阅读的愿望。

  3、通过正确、流利地朗读,理解课文内容,引发主动探究的`愿望。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本课生字卡片、瓶子、小石子等实物。

  学生:预习课文,根据课文内容动手做做实验。

  教学重难点:认识8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教学课时:1~2课时。

  教学设计:

  一、质疑问难,引入新课

  1.(出示乌鸦图)大家认识一位新朋友,你了解它吗?

  2.板书:乌鸦喝水。

  能提出问题吗?

  老师可以将学生提出的问题梳理为:乌鸦为什么喝水?怎样喝水?……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自主读课文,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确。

  2.再读课文,圈出生字词语,把句子读通顺。

  3.同桌之间相互抽读生字。

  4.老师重点检测:“什么”、“升高”、“只有”这几个生词的读音,并练习说话。

  5.通过多种形式,掌握生字读音,记忆生字的字形。

  三、再读课文,解决问题

  1.乌鸦为什么喝水?你从课文中哪里看出来的?(引导学生读好一自然段)读好“到处找水喝”,感悟理解。

  2.重点读2~4自然段,探究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这个问题。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想一想,和同学交流,乌鸦还有别的办法喝到水吗?

  四、作业练习,指导写字

  1.完成课后第二题。

  2.指导描红、书写。

  3.同桌小伙伴对作业进行评价。

《乌鸦喝水》教案 篇4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 复习导入

  1、复习生字,课件出示生字,开火车读。再分男、女生赛读。

  2、找个别学生口头复述课文的大概内容。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主要巩固上一节课的内容。

  二、 领悟课文内容

  (一) 老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课文中乌鸦做了一件什么事?

  (二) 逐段朗读,边读边悟。

  1、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

  (1) 出示句子:“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

  A、 指导朗读这句话,读出乌鸦到处找水喝的那种心里着急又找不到水好辛苦的语气。

  B、“到处”是什么意思?

  出示课件,说说乌鸦飞过哪些地方?连起来说句子: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它飞过——,飞过——,飞过——。

  C、 戴上头饰边表演动作边读这一句话。

  (2) 乌鸦找到水了吗?可是……。想一想乌鸦当时的心情。指名读第三、四句。

  2、乌鸦喝不着水,怎么办呢?指名读第2自然段。

  3、乌鸦想到了一个什么办法才喝到水的?齐读第3自然段。

  (1) 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实验过程并说结果。

  (2) 学生分组做实验,体验水渐渐升高的过程。

  (3) 让学生细读课文,找出乌鸦是怎样做的句子。

  (4) 比较句子

  乌鸦把小石子放进瓶子里。

  乌鸦把小石子一个一个地放进瓶子里。

  哪一句话更恰合?(第2句话,乌鸦必须一个一个地衔石子,瓶口小只能一个一个地放进去。)

  瓶子里的水升高。

  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

  哪一句写得好,好在哪里?(小石子是一个一个地放进去,水不会一下子升高,是慢慢地升高。老师再用实物演示,让学生体会“渐渐”升高。)

  让学生说一说“渐渐”的近义词是什么?再用“渐渐”说句话。

  (5) 齐读最后一句话。读出乌鸦喝到水时高兴的心情。

  (6) 指名读第三自然段、齐读

  (7) 你想对乌鸦说什么?

  4、除了这个办法还有别的办法吗?

  (1、)小组讨论。

  (2)全班交流,组织评议,选出想得好的办法。

  范读激发学生朗读欲望。

  通过语言训练的方式,培养发散性思维,理解课文。

  将动手、动脑和说话有机地结合起来。

  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 回归整体,总结全文

  (一)有感情地自由朗读课文。

  (二)想想是什么原因让乌鸦最终喝到了水?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三)你喜欢这只乌鸦吗?用一句话夸夸他。

  (四)你学了乌鸦喝水的故事以后打算怎么样做呢?

  (五)要求学生把乌鸦喝水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使学生情感得到升华,知道遇事要肯动脑筋的道理。

  板书设计

  19乌鸦喝水

  图(乌鸦) 水不多→ 瓶口小→ 喝不着

  (愁眉苦脸) (动脑筋)↓ (想办法)

  图(乌鸦)笑 看见→想→放进→升高→喝到水

《乌鸦喝水》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能认识11个生字和1个偏旁“攵”。书写“只、石、多、出、见”5个生字。

  2.朗读课文,理解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

  3.教育学生遇到困难,要开动脑筋,想办法战胜困难。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要认识一只乌鸦,看看这又是一只什么样的乌鸦呢?

  2.板书课题。

  二、初读识字

  1.自由朗读,画出生字、新词。

  2.汇报是怎么认识这些字的.。

  3.同桌互相拼读生字词。

  4.“开火车”认识生字,做猜字游戏。

  5.给生字找朋友。

  三、朗读课文,感悟内容

  1.边读边标出自然段序号。

  2.“开火车”读,分段读课文。

  3.齐读课文。

  4.讨论交流怎样能喝到水。哪种办法好。

  5.再齐读一遍课文。

  四、实践活动

  1.你们学习乌鸦喝水的故事以后打算怎样做呢?

  2.把乌鸦喝水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或者朋友听。

  第二课时

  一、温故知新

  1.自由朗读课文。

  2.分小组比赛朗读。

  二、学习生字

  1.抽学生读生字卡片,全体读。

  2.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

  3.这节课我们要学会写的是哪几个字?看田字格认读。

  4.师范写,生模范写。

  三、创设情境,拓展延伸

  放学了,小刚肚子饿,可是妈妈把好吃的点心挂在篮子里,小刚怎么都够不着,那该怎么办呢?(学生畅所欲言,师小结。)

《乌鸦喝水》教案 篇6

  【课时要求】

  1、讲读2──4小节,使学生知道乌鸦用什么办法喝到水,教育学生遇到困难要多动脑筋,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来解决。

  2、理解“到处、又、很、也、怎么办、一个一个”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3、用“看见”一词说话。

  4、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乌鸦为什么喝不着水?

  2、它是怎么喝到水的?

  【教具】

  1、多媒体

  2、瓶子及石子若干

  3、录音机

  【教学形式】

  分组教学实验法讨论法五官体验法尝试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复习词语:小朋友,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19课(指着板书)(齐读)乌鸦喝水的词语,我们先来复习一下,请小朋友来读词语。

  出示词:乌鸦、口渴、喝水、找水、怎么办、瓶子

  数一数:瓶的第9笔是什么?(乙)

  出示:“喝、渴”一起读。

  你怎么来记住“喝”和“渴”?

  (“喝”要用口来喝,所以是“口”字旁;“渴”要喝水,因为嘴巴干了,所以是“氵”三点水。)

  2、请把书翻到第84页,我们来做课后第2题“读读说说”,看谁做得又快又好。开始。

  自己做。

  交流:谁愿意来说第1句?第2句?第3句?(指名)

  都对了吗?我们一起看大屏幕把这三句句子读一遍。

  (齐读3句句子)

  二、新授:

  1、过渡:通过第1节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指着板书)

  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它到底找到水了吗?老师请小朋友边看边听边想想。

  播放多媒体录象及录音。

  问:乌鸦找到水了吗?(齐答)喝到水了吗?(齐答)

  我们来读读课文。(自己读)找一找哪节写了乌鸦找到水,可是喝不到水。开始。

  你找得最快,请你来说,是哪一节?(第2节)

  2、学习第2节。

  真聪明,找对了。现在请小朋友仔细地读读第2节,你是从哪句话里知道乌鸦找到了水?开始。

  轻声读──交流

  谁来说?把句子读一读。(指名读句子)

  对了,乌鸦看见了一个什么?(齐答)乌鸦看见了一个瓶子,瓶子里怎么样?

  愿意把第1句读给孙老师听的小朋友一起来读第1句话。

  用“看见”说话。乌鸦看见了一个瓶子,那么你看见了什么?(指名每一组4──6号的小朋友说。)

  你看见了××,××怎么样?(指名1──3号说)谁也愿意向他学习说一说。

  课文里的乌鸦看见了一个瓶子,瓶子里有水,它可高兴了,可是(出示多媒体图象)瓶子很高,瓶口又小,里边的水也不多,它喝不着。(学习第2句)

  现在请每组的小朋友在3号组长的带领下读读第2句句子,并讨论一下,找找词儿说说乌鸦怎么会喝不着水的?开始。

  小组自学──讨论

  交流:老师这里有四个瓶子,找找哪个是乌鸦找的瓶子?(因为,模拟多媒体点出高、小、不多。)

  请小朋友观察一下在你们桌子上的瓶子和乌鸦,是不是因为这样而喝不到水?小组观察,请哪个小组愿意派个代表来说说乌鸦为什么喝不到水?(指名2人)

  如果瓶子怎么样了,乌鸦就能喝到水了?请小朋友在小组里说说看。

  Δ 如果瓶子不高,乌鸦就能喝到水了。

  Δ 如果瓶口很大,乌鸦就能喝到水了。

  Δ 如果里边的`水多,乌鸦就能喝到水了。

  可是,现在(出示多媒体图)(指名说)(瓶子……、瓶口……、里边的水……,它喝不着。)乌鸦遇到的困难可真(多),请小朋友在小组里读一读。(指名每组派1个代表来读。2对)大家一起来试试,读读第2句。(齐读)(看图)

  可是瓶子很高、瓶口又小、里边的水也不多,乌鸦喝不着,它心情怎么样?(很着急)对呀,可着急了,请小朋友自由找伙伴把第3句读一读,读出乌鸦很着急。

  自由找伙伴

  指名2对

  齐读

  现在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把第2节连起来读一读。(齐读)

  3、学习第3节和第4节。

  是呀,怎么办呢?小朋友,你们愿不愿意替小乌鸦出个主意?怎样才能让乌鸦喝到水?(指名说,边说边出示方法)大家想的办法真多,我们的小乌鸦也想出了办法,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播放多媒体,师读课文第3、4节。

  老师这里有道填空题,请小朋友在3号小组长的带领下读读课文第3、4节。想想乌鸦的办法是什么,怎么填?

  出示:“乌鸦看见( ),于是,它把( )”

  小组自学。

  哪个小组愿意来读一读读读课文第3、4节?

  请一组派代表来说──说。

  点出:“一个一个地”,乌鸦为什么要一个一个地衔石子?在你们的桌子上有2个瓶子和一些小石子,请你们在1号组长的带领下,动手试一试乌鸦的办法,边做边观察边想。

  乌鸦一个一个地把小石子衔来放到瓶子里,会怎么样呢?(水会慢慢升高)

  乌鸦喝到水了吗?

  动手做——交流

  小结:是呀,乌鸦把小石子一个一个地衔来放到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慢慢升高了,乌鸦喝到水了,心里怎么样?(很高兴)

  请小朋友和孙老师来合作读课文第3、4节。

  师生合作读(注意一个一个地、慢慢地,读得又轻又慢)──学生连起来一起读课文第3、4节。

  刚才你们也为乌鸦出了许多主意,我们来比一比,谁的主意更好?

  小结:通过比较,我们发现乌鸦的办法很省力,还能喝到瓶子里全部的水。所以,你觉得这只乌鸦怎么样?

  三、总结全文:

  1、是呀,这是一只聪明的、爱动脑筋的小乌鸦。让我们重温一下乌鸦聪明的办法,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朗读全文

  3、总结:这是一只爱动脑筋、聪明的小乌鸦,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喝到了瓶子里的水,我们也要向这只乌鸦学习,遇到困难多动脑筋,解决困难,好吗?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儿。

《乌鸦喝水》教案 篇7

  相信很多老师知道好的教案一定是非常重要的,好比电影剧本一样!

  一、激趣引入:

  1、同学们,你们猜过很多很多的谜语,今天老师也想请我们的小朋友来猜个谜语:身穿黑袍子,长个丑样子,懂得爱妈妈,是个好孩子。——打一种鸟。(生)

  2、出示乌鸦图片。它今天想来和咱们班的小朋友一起上上课,大家欢迎它吗?谁能有礼貌地跟乌鸦打个招呼?要做个有礼貌的小朋友,应该怎么样啊?(学生和小乌鸦打招呼)(课件1)

  3、引出课文内容:师:大家觉得小乌鸦可爱吗?这只可爱的小乌鸦啊给我们小朋友带来了它的一个小故事,大家想不想听?(课件:听《乌鸦喝水》的故事)(板书课题:乌鸦喝水)(课件2)

  二、读中识字,感悟课文:

  1、初读课文,提出识字要求:师:刚刚小朋友听的故事就是我们语文书上19课的内容,(齐读课题)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请小朋友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应该怎么办?(课件出示识字要求)(课件3)读课文

  的要求:字音要读准;词语要连读;句子要读破;标点要停顿。

  2、识字游戏:A.师:小乌鸦知道小朋友都很聪明,他现在就想要来考考大家呢!(课件:乌鸦站在苹果树上,树上的每个苹果上都有一个生字,谁读对了就随机奖励一个苹果小贴花,并让他当小老师带全班同学读一读。)乌鸦、喝水、口渴、瓶子、石子、办法、渐渐(课件4)

  B.师领全班同学读。C.全班齐读。D,师念,同学举生字卡片。E开火车读。那你又想到什么好办法记住我们的生字宝宝的呢?

  有的说:小鸟的“鸟”去掉一点就是“乌”,乌鸦是黑的,看不见眼睛,就像一只没有眼睛的鸟。”

  有的说:乌鸦的“鸦”,右边是个鸟字边,因为乌鸦是一种鸟,左边是牙,读音和“鸦”差不多,只是声调不一样。

  有的说:我请大家猜个谜语“瓦片层层并一起”。有的说:“法”在我们数学中学过,“减法”的“法”。

  学生们纷纷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的好办法,我重点引导他们识记了“喝”和“渴”:

  师:同学们,这些生字中有两个长得特别像,你们说是谁?生:是“喝”和“渴”。

  师;是的,我们怎么来记住它们呢?

  生:我用偏旁来记,“喝”是口字旁,因为要用口喝水;“渴”是三点水,因为口渴的时候很想喝水。

  师:你的办法很好,大家能不能编个儿歌,这样记得更牢一些。

  生:喝水要用口(口字旁),渴了要喝水(三点水)。

  3、逐段朗读,边读边悟。

  A.第一段:过渡语:小朋友真聪明,掌握了这么多的记字方法。这么快就通过了小乌鸦的考验,让我们继续跟着小乌鸦看看发生什么了?(课件:乌鸦飞来飞去的动画)(课件5)

  师:小朋友仔细看,谁在那里干什么?(课件出示句子: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师:乌鸦到处找水喝,“到处”是什么意思?

  (课件6)

  生:“到处”就是每个地方。

  生:“到处”的意思就是处处。

  师:是呀,乌鸦到处找水喝,它的热汗直冒呢,谁能读出乌鸦“到处找水喝”那种心里着急又找得好辛苦的语气?(几个同学练读,评议)谁能扮作一只小乌鸦,边读第一句话边创编几个动作。小朋友表演得真好。乌鸦找到水了吗?我们接着往下看,师:乌鸦继续飞呀飞、找呀找,这时……你们看:(课件:乌鸦看到水的动画片段;句子:乌鸦看见了一个瓶子,瓶子里有水。)(课件7)师:找到水了真高兴,可是乌鸦却遇到了新的困难,怎么回事儿呀?引导学生从文章中找到这个句子划出来,并充分利用课本资源,对照文字旁边鲜艳、生动的插图来进行讨论、分析,得出“水不多,口小,嘴大”等原因。面对这些困难,这时教师的引导显得尤为重要了。

  可采用激将法:算了,算了,喝不着,还是走吧!(课件:乌鸦喝不到水的动画)(课件8)此时,乌鸦的心情怎样?怎么看出来的?(课件出示句子:可是,瓶子里水不多,瓶口又小,乌鸦喝不到水。怎么办呢?)(课件9)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b.指名读;c.全班齐读。)

  师:乌鸦喝不到水,我们就给他一点时间去想办法,我们先来听一首歌曲吧!(课件:歌曲《乌鸦喝水》)(课件10)

  B.第二段:师:歌曲听完了,大家告诉老师乌鸦想出办法来了吗?怎么想出来的?(课件出示:第二段;齐读第二段;比较句子:突出“许多”)

  C.第三段:师:自由朗读第三段,把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句子用横线画下来。

  师:请一个小朋友把你画的句子读一读。(生读句子:乌鸦把小石子一个一个地放进瓶子里的。

  师:“一个一个地放”是怎样放?

  生:一个一个地放就是放完一个再放一个。生:一个一个地放就是放完一个再放一个,放了许多个。

  师:(示意第二位发言的`同学)请你来放给大家看一看。(拿出预先准备的装有半瓶多水的窄口瓶和一包石子,生上台,拿起石子一个一个放进瓶里,放三个后,师示意生暂停)

  师(问同学):这样是一个一个地放吗?生(齐):是。

  师:把石子一个一个地放进瓶里,瓶里的水会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请大家要注意看,认真想。

  (师示意学生继续一个一个地放石子直至水将升至瓶口)

  师:瓶子里的水怎么样?生:升高了。

  师:很快升高吗?生:是慢慢升高。生:是一点一点地升高。生:放进一个石子,水就升高一点点,再放进一个石子,水又升高一点点。

  师:因为石子是一个一个地放,所以水是一点一点地升高,慢慢升高,书上用哪个词来说?生(齐):渐渐。师:你还能用“渐渐”说一句话吗?

  生:红旗渐渐升起来了。生:天气渐渐冷起来了。

  师:你喜欢这只小乌鸦吗?为什么喜欢?

  师:乌鸦真聪明,注意看,积极想,就想出办法来了。我们同学更聪明,认真读书,积极动脑筋,弄明白了乌鸦是怎么喝着水的。生:乌鸦会动脑筋,想办法喝着了水,我喜欢这个故事。

  〔教师根据课文内容和儿童认识规律,引导学生开动感觉器官(眼到、口到、耳到、手到)和思维器官(心到),亲自实践,提高认识,理解了课文的中心。〕

  生:《狐狸和乌鸦》里的那只乌鸦只会听好听话,不动脑筋,上了狐狸的当,我不喜欢它。

  师:今天小朋友们学得很好!学了这篇课文,使我们懂得了:不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肯动脑筋,就能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4、写字指导、练习:

  过渡语:小朋友喜欢这只聪明的小乌鸦,也帮小乌鸦想了很多其他的办法,那我们今天就一起来认识“办法”这两个字吧!A.教学“办”拼音:bàn在田字格中书写,书写规则:先中间后两边的书写规则,注意两点的位置;

  学生书空后组词;

  B.教学“法”拼音:fǎ在田字格中书写,书写规则:左右结构,左窄又宽;学生书空后组词,并用“办法”说一句话。

  C.自己在书上进行练习,先描一个红色的,再写两个。

  三、课后总结:

  师:今天小朋友学得很好!学了这篇课文,使我们懂得了:不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肯动脑筋,就能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且,今天小朋友们想了这么多的办法,今天,回家与爸爸妈妈一起做做实验,讨论讨论,看看到底哪种办法最好呢?明天与同学们来交流交流,好吗?

《乌鸦喝水》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认识“乌、鸦”等9个生字,会写“可、石”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喜欢这只遇到困难能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乌鸦。

  教学重难点:

  理解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

  课前准备:

  实验用的器具、玩具“乌鸦”或图片等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质疑

  1、(出示玩具“乌鸦”)看,谁认识这只鸟?

  (出示生词“乌鸦”)谁认识这个词?

  教学“乌鸦”

  2、谁能很有礼貌地跟乌鸦朋友打声招呼?

  3、揭题《乌鸦喝水》,教学“喝”。

  4、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问问乌鸦吗?

  二、初步感知

  1、初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不会读的字想办法解决;

  读通句子,感觉不连贯的.地方多读几遍,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同桌互读,互相取长补短。

  3、指明逐节朗读。

  师:你想对朗读的同学提一点什么建议?

  师:朗读的同学,你们能接受他们的建议吗?

  师:其他同学边听边想,他们朗读的哪些地方值得你学习,哪些地方你能超过他们?

  4、随机指导读准“着”、“喝”、“渴”、“渐”的字音。

  5、选用自己拿手的方式再读课文,结合插图,想想刚才同学们向乌鸦提的问题,你哪些已经读懂了?或标出还不能读懂的地方。

  三、解疑、识字、读文、感悟

  1、继续质疑。

  指名说说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想请教大家吗?

  2、解疑。

  你已经读懂了哪些问题?是从课文的哪一处领悟到的?

  快帮乌鸦来告诉大家。

  3、随机解决重要的知识点。

  1)从哪个词语可以看出乌鸦特别想喝水?

  理解“到处”------表演、体会(会怎么想、怎么说)------指导朗读第一句。

  教学“渴”

  2)联系上下文,理解“喝不到水”的原因。

  指导朗读“怎么办”。

  3)实验理解“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同时理解词语“渐渐”。

  指导完成读读说说。

  指导朗读,特别是“一个一个”、“渐渐”及喝到水时的心情。

  四、回归整体,总结全文。

  1、有感情的自由朗读课文。(也可开展各种形式的朗读比赛,促进朗读水平的提高)

  2、.总结全文,谁能用三句话讲讲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两句话呢?一句话呢?

  3、你喜欢这只乌鸦吗?用一句话夸夸它。

  五、指导背诵。

  六、课本剧表演。

  七、巩固生字、词。

  1、认读生字卡片。(形式要多样,要生动活泼,能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选卡片填空。

  八、指导书写。

  九、扩展活动

  1、除了小石子,还能用什么也能使瓶子里的水升高?回家试一试,验证一下。

  2、瓶子旁边要是没有小石子,乌鸦该怎么办呢?

  板书设计

  19、乌鸦喝水

  水不多口又小----------喝不着

  放石子----------喝着了

《关于《乌鸦喝水》教案范文集锦八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乌鸦喝水》教案】相关文章:

《乌鸦喝水》教案04-08

乌鸦喝水教案07-11

《乌鸦喝水》教案【经典】06-17

乌鸦喝水教案02-13

乌鸦喝水的教案06-09

《乌鸦喝水》教案02-16

《乌鸦喝水》 教案03-02

(集合)《乌鸦喝水》教案05-16

中班《乌鸦喝水》教案12-20

乌鸦喝水大班教案03-16

关于《乌鸦喝水》教案范文集锦八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乌鸦喝水》教案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关于《乌鸦喝水》教案范文集锦八篇

《乌鸦喝水》教案 篇1

  【设计理念】

  识字教学力求识用结合,在发展学生语言的同时发展学生的识字能力。本课努力将识字与阅读相结合,使识字贯穿于整节课。导入从象形造字法入手,“鸟”“乌”对比识“乌”字;初读课文,感知字形;多种方法识字,适当结合阅读,感受语境识字;最后识写结合巩固识字。另外,课后还安排小测试,检验本节课的识字效果,做好及时反馈。

  【教学目标】

  1.认识“乌、鸦”等9个生字,会写“可、石、找”3个字。

  2.能流利朗读课文,感知文中大意。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9个生字,会写“可、石、找”3个字。

  2.能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课件、乌鸦头饰、装有水的瓶子和小石子。

  【教与学的过程】

  一、导入:

  1.出示乌鸦图片,引导学生说出“乌鸦”,板书“乌鸦”。

  2.和小乌鸦打呼。

  【设计意图】意在激发学生的良好的学习情感,使孩子在轻松的活动中感受到老师就像一个共同学习的伙伴。通过与乌鸦打招呼,拉近了孩子与乌鸦的距离,仿佛这故事就发生在自己身边,同时也使孩子学习有礼貌、热情地与人打招呼。

  3.师:小朋友,你是怎么记住“乌鸦”这两个字的?出现“乌”“鸟”两字的象形字,相机比较“乌”、“鸟”两字的区别;认识鸟字旁,还能想到哪些字也带有鸟字旁?“鸦”、“鸭”的区别在哪里?了解带有鸟字旁的字与动物有关。让学生说说

  【设计意图】 学生通过观看乌鸦的外形,形象地记忆“乌鸦”,既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也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再由“乌”“鸟”两个象形字的对比以及教师就这两字造字法的讲解,调动学生的学习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讲故事,学生认真听。(教师戴上头饰讲故事,边讲边做实验,把石子慢慢放进瓶子里,水升高了。)

  2.文中讲的是谁?它在干什么?

  3.板书“喝水”(补充课题),齐读课题。

  认识“渴──喝”这一组生字。师:它们是一对孪生兄弟,长得很像,你能准确地辨认它们吗?三点水是渴,口字旁是喝,想喝水就是渴,有口才能喝。

  4.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边读书边动笔,碰到生字宝宝就要请拼音姐姐帮忙,读准字音。把预习时圈出的生字宝宝多读几遍。)

  【设计意图】 本环节通过教师给学生讲故事、做演示这一设计,既能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降低理解的难度。安排学生尝试自由借助拼音认读,可以让学生把预习过的生字多读几遍,加深记忆。在此过程中体现了学生自主识字,读课文识字,使认读生字有了语境的依托。

  三、多种方法识字。

  1.集中识字。

  (1)课件出示词语:“乌鸦、喝水、口渴、瓶子、石子、办法、渐渐”。

  (2)看谁最聪明,把这些生字宝宝的名字叫出来。

  (3)学生自由读词语,不会的借助拼音读。

  (4)请坐得最端正的同学做小老师带读。

  (5)去掉拼音读词语。

  2.比较法识字。

  (1)板书:“我──找”。

  怎么认识“找”字?“我”和“找”字有什么区别?教师引导学生用比一比的方法记字。

  (2)认识“石”,比较“石──右”,认识“办”,比较“办──为”。

  (3)选字填空

  我找

  *我们都喜欢玩( )朋友的游戏。

  *( )是一个少先队员。

  喝渴

  *一只乌鸦口( )了,到处找水( )。

  3.猜谜语识“渐渐”。

  (1)出示谜语:水车重千斤。请学生猜谜语。

  (2)“渐渐”是什么意思?哪个词语和“渐渐”的意思差不多?

  (3)用“渐渐”说一句话。

  4.对话识字。

  (1)引导学生对话:“鸟”对“乌”说:“乌鸦兄弟,你太黑了,难怪连你的眼珠子我都看不见了”。

  (2)“右”会对“石”说什么呢?

  5.你还能用什么方法来识字?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瓶”“办”“法”“可”“许”等字。

  【设计意图】 教学生识字,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教给学生识字方法,“授人以鱼”莫如“授人以渔”。在识字过程中,让学生感悟、对话、猜谜,赋予生字以“生命”的意义,可谓识字与学文并重,一举两得。

  四、巩固识字

  1.游戏巩固:击锣鼓送字,当鼓声一停,就开火车读所出现的生字。

  2.读文巩固。

  (1)出示藏有生字的句子,指名学生读。

  (2)把生字宝宝送到句子中读。

  (3)生自由读课文段落。

  (4)指名分段接读全文,再齐读。

  【设计意图】 识字与阅读的结合:从字到词,从词到句,从句到段,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既巩固了字词的识记效果,也巧妙地与课文阅读紧紧联系在一起。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到处、喝不着、怎么办呢、一个一个地、渐渐),通过朗读引导学生感悟乌鸦在喝水过程中的心情,体会乌鸦在困难面前、肯动脑筋的精神,使三维目标得以实现,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体现。

  五、识写结合,巩固识字

  1.出示“可”“石”“找”三个字,你觉得写这三个字的时候,有哪些地方需要提醒大家的?(自由观察)

  2.(交流)仔细研究怎样写好这几个字,哪个笔画最难写?“可”和“石”字的口有什么不一样?“找”和“我”的特点在哪里?

  3.电脑出示书写笔顺。

  4.老师范写,再强调笔顺,学生书空。

  5.提醒写字姿势,检查姿势后全班描红练写,师指导。

  6.实物投影学生写的字,评议。

  7.学生根据评议再写。播放轻音乐。

  【设计意图】 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体现在学生听说读写技能的养成上,本册教材的写字量是250个,课堂上教师一定要加强写的指导,并保证学生写字的时间和教师指导的时间,写字姿势也是低年级的习惯培养的重点,所以要注意提示,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六、回顾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乌鸦喝水》这篇课文,用了许多方法认识了不少生字宝宝,还认识了一只爱动脑筋的小乌鸦,希望小朋友们回到家里,把课文读一遍给爸爸妈妈听。

《乌鸦喝水》教案 篇2

  一、说教材

  《乌鸦喝水》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册第九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本文是一篇经典有趣的童话故事。通俗易懂,以喝水为线索,采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乌鸦机灵智慧的形象,说明任何事情只要开动脑筋想办法,就能克服困难,课文语言简洁,浅显易懂,生动活泼,贴近儿童生活,学生不难理解。文中插图形象鲜艳,有助于学生观察想象。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对第一学段阅读的要求,要让孩子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我设计了目标:1、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培养自主阅读的愿望,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因此我制定的教学目标2、是认识8个生字,会写4个。阅读目标要求孩子能读一些童话,感兴趣的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因此我设计了教学目标3:理解课文内容,明白遇到困难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会想办法,乐于与同学交流。

  三、说教学重难点:

  一年级的孩子刚进入小学,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因此,我将识字、写字,朗读理解课文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本文赋以乌鸦人的思维,因此在一、二自然段中,抓住到处一词来理解乌鸦非常口渴,找到水不容易,却喝不到水的焦急。三、四自然段抓住乌鸦想办法来解决问题,体会喝到了水的喜悦。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理解课文,明白遇到问题要自己动脑筋办法来解决,也就成为本课的教学难点。

  四、说学生

  一年级上期的孩子,识字、朗读能力都较弱,落实识字、写字,才能为阅读打下基础,孩子已初步具备了拼拼音识字的能力,但识字水平不高,因此,老师在引导孩子识记时,要鼓励他们自己想办法,阅读后孩子对课文已经有自己的一些问题和想法引导他们动脑想,动手做,动口说来解决问题,逐步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五、说教学方法

  根据学龄初期,儿童感性认识较强,理性思维较弱,而且活泼,好动,富于想象,喜欢尝试的心理特征,依据教材特点,我拟定以下教学方法,(一)直观教学法: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直观的东西,表情动作来记住字形,理解字义。(二)体验法:通过对乌鸦的动作心情的体验,使学生的朗读更有感情(三)以读代讲法:在课堂中充分体验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程理念,以学生的'朗读,代替教师的讲解分析,让学生在读中感,在读中悟。(四)

  探究法:引导学生去比较和发现,积极探讨尝试想出另外的解决办法,让学生懂得去观察思考、学习。

  六、说教学流程:

  主要分为(一)激趣导入(二)初读课文识字写字(三)解疑读文感悟,(四)指导朗读深化探究。

  (一)激趣导入。

  一堂新课的导语设计是至关重要的所谓万事开头难。富有情趣的导语,就像在师生之间驾起一座沟通心灵的桥。通过桥梁,师生的心拉近了。

  1、《乌鸦喝水》开课时,我采用了谜语激趣导入:身空黑袍子,长个丑样子,懂得爱妈妈,是个好孩子。打一种鸟。

  如此激趣导入新课,学生的听觉、思维与想象都被调动起来,多频道地运作,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也更使孩子在轻松的猜谜活动中感受到老师更像一个共同学习的伙伴。

  2、出示乌鸦问,谁能有礼貌地跟乌鸦打个招呼?

  通过打招呼拉近孩子与乌鸦的距离,仿佛这个故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同时也使孩子学着礼貌、热情地与人打招呼。

  3、然后揭示题目《乌鸦喝水》,让学生想办法记住乌字。思考:你有什么问题想问问乌鸦的吗?

  通过前面的铺垫,孩子们觉得乌鸦就在我们的当中,又通过刚才的问题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的兴趣被激发,问题匣子打开了,从提问中也可看出孩子对乌鸦的关心,通过激发,孩子就能积极、主动地投入自学。

《乌鸦喝水》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学写4个生字。

  2、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培养自主阅读的愿望。

  3、通过正确、流利地朗读,理解课文内容,引发主动探究的`愿望。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本课生字卡片、瓶子、小石子等实物。

  学生:预习课文,根据课文内容动手做做实验。

  教学重难点:认识8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教学课时:1~2课时。

  教学设计:

  一、质疑问难,引入新课

  1.(出示乌鸦图)大家认识一位新朋友,你了解它吗?

  2.板书:乌鸦喝水。

  能提出问题吗?

  老师可以将学生提出的问题梳理为:乌鸦为什么喝水?怎样喝水?……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自主读课文,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确。

  2.再读课文,圈出生字词语,把句子读通顺。

  3.同桌之间相互抽读生字。

  4.老师重点检测:“什么”、“升高”、“只有”这几个生词的读音,并练习说话。

  5.通过多种形式,掌握生字读音,记忆生字的字形。

  三、再读课文,解决问题

  1.乌鸦为什么喝水?你从课文中哪里看出来的?(引导学生读好一自然段)读好“到处找水喝”,感悟理解。

  2.重点读2~4自然段,探究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这个问题。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想一想,和同学交流,乌鸦还有别的办法喝到水吗?

  四、作业练习,指导写字

  1.完成课后第二题。

  2.指导描红、书写。

  3.同桌小伙伴对作业进行评价。

《乌鸦喝水》教案 篇4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 复习导入

  1、复习生字,课件出示生字,开火车读。再分男、女生赛读。

  2、找个别学生口头复述课文的大概内容。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主要巩固上一节课的内容。

  二、 领悟课文内容

  (一) 老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课文中乌鸦做了一件什么事?

  (二) 逐段朗读,边读边悟。

  1、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

  (1) 出示句子:“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

  A、 指导朗读这句话,读出乌鸦到处找水喝的那种心里着急又找不到水好辛苦的语气。

  B、“到处”是什么意思?

  出示课件,说说乌鸦飞过哪些地方?连起来说句子: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它飞过——,飞过——,飞过——。

  C、 戴上头饰边表演动作边读这一句话。

  (2) 乌鸦找到水了吗?可是……。想一想乌鸦当时的心情。指名读第三、四句。

  2、乌鸦喝不着水,怎么办呢?指名读第2自然段。

  3、乌鸦想到了一个什么办法才喝到水的?齐读第3自然段。

  (1) 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实验过程并说结果。

  (2) 学生分组做实验,体验水渐渐升高的过程。

  (3) 让学生细读课文,找出乌鸦是怎样做的句子。

  (4) 比较句子

  乌鸦把小石子放进瓶子里。

  乌鸦把小石子一个一个地放进瓶子里。

  哪一句话更恰合?(第2句话,乌鸦必须一个一个地衔石子,瓶口小只能一个一个地放进去。)

  瓶子里的水升高。

  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

  哪一句写得好,好在哪里?(小石子是一个一个地放进去,水不会一下子升高,是慢慢地升高。老师再用实物演示,让学生体会“渐渐”升高。)

  让学生说一说“渐渐”的近义词是什么?再用“渐渐”说句话。

  (5) 齐读最后一句话。读出乌鸦喝到水时高兴的心情。

  (6) 指名读第三自然段、齐读

  (7) 你想对乌鸦说什么?

  4、除了这个办法还有别的办法吗?

  (1、)小组讨论。

  (2)全班交流,组织评议,选出想得好的办法。

  范读激发学生朗读欲望。

  通过语言训练的方式,培养发散性思维,理解课文。

  将动手、动脑和说话有机地结合起来。

  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 回归整体,总结全文

  (一)有感情地自由朗读课文。

  (二)想想是什么原因让乌鸦最终喝到了水?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三)你喜欢这只乌鸦吗?用一句话夸夸他。

  (四)你学了乌鸦喝水的故事以后打算怎么样做呢?

  (五)要求学生把乌鸦喝水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使学生情感得到升华,知道遇事要肯动脑筋的道理。

  板书设计

  19乌鸦喝水

  图(乌鸦) 水不多→ 瓶口小→ 喝不着

  (愁眉苦脸) (动脑筋)↓ (想办法)

  图(乌鸦)笑 看见→想→放进→升高→喝到水

《乌鸦喝水》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能认识11个生字和1个偏旁“攵”。书写“只、石、多、出、见”5个生字。

  2.朗读课文,理解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

  3.教育学生遇到困难,要开动脑筋,想办法战胜困难。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要认识一只乌鸦,看看这又是一只什么样的乌鸦呢?

  2.板书课题。

  二、初读识字

  1.自由朗读,画出生字、新词。

  2.汇报是怎么认识这些字的.。

  3.同桌互相拼读生字词。

  4.“开火车”认识生字,做猜字游戏。

  5.给生字找朋友。

  三、朗读课文,感悟内容

  1.边读边标出自然段序号。

  2.“开火车”读,分段读课文。

  3.齐读课文。

  4.讨论交流怎样能喝到水。哪种办法好。

  5.再齐读一遍课文。

  四、实践活动

  1.你们学习乌鸦喝水的故事以后打算怎样做呢?

  2.把乌鸦喝水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或者朋友听。

  第二课时

  一、温故知新

  1.自由朗读课文。

  2.分小组比赛朗读。

  二、学习生字

  1.抽学生读生字卡片,全体读。

  2.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

  3.这节课我们要学会写的是哪几个字?看田字格认读。

  4.师范写,生模范写。

  三、创设情境,拓展延伸

  放学了,小刚肚子饿,可是妈妈把好吃的点心挂在篮子里,小刚怎么都够不着,那该怎么办呢?(学生畅所欲言,师小结。)

《乌鸦喝水》教案 篇6

  【课时要求】

  1、讲读2──4小节,使学生知道乌鸦用什么办法喝到水,教育学生遇到困难要多动脑筋,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来解决。

  2、理解“到处、又、很、也、怎么办、一个一个”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3、用“看见”一词说话。

  4、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乌鸦为什么喝不着水?

  2、它是怎么喝到水的?

  【教具】

  1、多媒体

  2、瓶子及石子若干

  3、录音机

  【教学形式】

  分组教学实验法讨论法五官体验法尝试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复习词语:小朋友,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19课(指着板书)(齐读)乌鸦喝水的词语,我们先来复习一下,请小朋友来读词语。

  出示词:乌鸦、口渴、喝水、找水、怎么办、瓶子

  数一数:瓶的第9笔是什么?(乙)

  出示:“喝、渴”一起读。

  你怎么来记住“喝”和“渴”?

  (“喝”要用口来喝,所以是“口”字旁;“渴”要喝水,因为嘴巴干了,所以是“氵”三点水。)

  2、请把书翻到第84页,我们来做课后第2题“读读说说”,看谁做得又快又好。开始。

  自己做。

  交流:谁愿意来说第1句?第2句?第3句?(指名)

  都对了吗?我们一起看大屏幕把这三句句子读一遍。

  (齐读3句句子)

  二、新授:

  1、过渡:通过第1节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指着板书)

  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它到底找到水了吗?老师请小朋友边看边听边想想。

  播放多媒体录象及录音。

  问:乌鸦找到水了吗?(齐答)喝到水了吗?(齐答)

  我们来读读课文。(自己读)找一找哪节写了乌鸦找到水,可是喝不到水。开始。

  你找得最快,请你来说,是哪一节?(第2节)

  2、学习第2节。

  真聪明,找对了。现在请小朋友仔细地读读第2节,你是从哪句话里知道乌鸦找到了水?开始。

  轻声读──交流

  谁来说?把句子读一读。(指名读句子)

  对了,乌鸦看见了一个什么?(齐答)乌鸦看见了一个瓶子,瓶子里怎么样?

  愿意把第1句读给孙老师听的小朋友一起来读第1句话。

  用“看见”说话。乌鸦看见了一个瓶子,那么你看见了什么?(指名每一组4──6号的小朋友说。)

  你看见了××,××怎么样?(指名1──3号说)谁也愿意向他学习说一说。

  课文里的乌鸦看见了一个瓶子,瓶子里有水,它可高兴了,可是(出示多媒体图象)瓶子很高,瓶口又小,里边的水也不多,它喝不着。(学习第2句)

  现在请每组的小朋友在3号组长的带领下读读第2句句子,并讨论一下,找找词儿说说乌鸦怎么会喝不着水的?开始。

  小组自学──讨论

  交流:老师这里有四个瓶子,找找哪个是乌鸦找的瓶子?(因为,模拟多媒体点出高、小、不多。)

  请小朋友观察一下在你们桌子上的瓶子和乌鸦,是不是因为这样而喝不到水?小组观察,请哪个小组愿意派个代表来说说乌鸦为什么喝不到水?(指名2人)

  如果瓶子怎么样了,乌鸦就能喝到水了?请小朋友在小组里说说看。

  Δ 如果瓶子不高,乌鸦就能喝到水了。

  Δ 如果瓶口很大,乌鸦就能喝到水了。

  Δ 如果里边的`水多,乌鸦就能喝到水了。

  可是,现在(出示多媒体图)(指名说)(瓶子……、瓶口……、里边的水……,它喝不着。)乌鸦遇到的困难可真(多),请小朋友在小组里读一读。(指名每组派1个代表来读。2对)大家一起来试试,读读第2句。(齐读)(看图)

  可是瓶子很高、瓶口又小、里边的水也不多,乌鸦喝不着,它心情怎么样?(很着急)对呀,可着急了,请小朋友自由找伙伴把第3句读一读,读出乌鸦很着急。

  自由找伙伴

  指名2对

  齐读

  现在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把第2节连起来读一读。(齐读)

  3、学习第3节和第4节。

  是呀,怎么办呢?小朋友,你们愿不愿意替小乌鸦出个主意?怎样才能让乌鸦喝到水?(指名说,边说边出示方法)大家想的办法真多,我们的小乌鸦也想出了办法,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播放多媒体,师读课文第3、4节。

  老师这里有道填空题,请小朋友在3号小组长的带领下读读课文第3、4节。想想乌鸦的办法是什么,怎么填?

  出示:“乌鸦看见( ),于是,它把( )”

  小组自学。

  哪个小组愿意来读一读读读课文第3、4节?

  请一组派代表来说──说。

  点出:“一个一个地”,乌鸦为什么要一个一个地衔石子?在你们的桌子上有2个瓶子和一些小石子,请你们在1号组长的带领下,动手试一试乌鸦的办法,边做边观察边想。

  乌鸦一个一个地把小石子衔来放到瓶子里,会怎么样呢?(水会慢慢升高)

  乌鸦喝到水了吗?

  动手做——交流

  小结:是呀,乌鸦把小石子一个一个地衔来放到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慢慢升高了,乌鸦喝到水了,心里怎么样?(很高兴)

  请小朋友和孙老师来合作读课文第3、4节。

  师生合作读(注意一个一个地、慢慢地,读得又轻又慢)──学生连起来一起读课文第3、4节。

  刚才你们也为乌鸦出了许多主意,我们来比一比,谁的主意更好?

  小结:通过比较,我们发现乌鸦的办法很省力,还能喝到瓶子里全部的水。所以,你觉得这只乌鸦怎么样?

  三、总结全文:

  1、是呀,这是一只聪明的、爱动脑筋的小乌鸦。让我们重温一下乌鸦聪明的办法,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朗读全文

  3、总结:这是一只爱动脑筋、聪明的小乌鸦,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喝到了瓶子里的水,我们也要向这只乌鸦学习,遇到困难多动脑筋,解决困难,好吗?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儿。

《乌鸦喝水》教案 篇7

  相信很多老师知道好的教案一定是非常重要的,好比电影剧本一样!

  一、激趣引入:

  1、同学们,你们猜过很多很多的谜语,今天老师也想请我们的小朋友来猜个谜语:身穿黑袍子,长个丑样子,懂得爱妈妈,是个好孩子。——打一种鸟。(生)

  2、出示乌鸦图片。它今天想来和咱们班的小朋友一起上上课,大家欢迎它吗?谁能有礼貌地跟乌鸦打个招呼?要做个有礼貌的小朋友,应该怎么样啊?(学生和小乌鸦打招呼)(课件1)

  3、引出课文内容:师:大家觉得小乌鸦可爱吗?这只可爱的小乌鸦啊给我们小朋友带来了它的一个小故事,大家想不想听?(课件:听《乌鸦喝水》的故事)(板书课题:乌鸦喝水)(课件2)

  二、读中识字,感悟课文:

  1、初读课文,提出识字要求:师:刚刚小朋友听的故事就是我们语文书上19课的内容,(齐读课题)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请小朋友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应该怎么办?(课件出示识字要求)(课件3)读课文

  的要求:字音要读准;词语要连读;句子要读破;标点要停顿。

  2、识字游戏:A.师:小乌鸦知道小朋友都很聪明,他现在就想要来考考大家呢!(课件:乌鸦站在苹果树上,树上的每个苹果上都有一个生字,谁读对了就随机奖励一个苹果小贴花,并让他当小老师带全班同学读一读。)乌鸦、喝水、口渴、瓶子、石子、办法、渐渐(课件4)

  B.师领全班同学读。C.全班齐读。D,师念,同学举生字卡片。E开火车读。那你又想到什么好办法记住我们的生字宝宝的呢?

  有的说:小鸟的“鸟”去掉一点就是“乌”,乌鸦是黑的,看不见眼睛,就像一只没有眼睛的鸟。”

  有的说:乌鸦的“鸦”,右边是个鸟字边,因为乌鸦是一种鸟,左边是牙,读音和“鸦”差不多,只是声调不一样。

  有的说:我请大家猜个谜语“瓦片层层并一起”。有的说:“法”在我们数学中学过,“减法”的“法”。

  学生们纷纷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的好办法,我重点引导他们识记了“喝”和“渴”:

  师:同学们,这些生字中有两个长得特别像,你们说是谁?生:是“喝”和“渴”。

  师;是的,我们怎么来记住它们呢?

  生:我用偏旁来记,“喝”是口字旁,因为要用口喝水;“渴”是三点水,因为口渴的时候很想喝水。

  师:你的办法很好,大家能不能编个儿歌,这样记得更牢一些。

  生:喝水要用口(口字旁),渴了要喝水(三点水)。

  3、逐段朗读,边读边悟。

  A.第一段:过渡语:小朋友真聪明,掌握了这么多的记字方法。这么快就通过了小乌鸦的考验,让我们继续跟着小乌鸦看看发生什么了?(课件:乌鸦飞来飞去的动画)(课件5)

  师:小朋友仔细看,谁在那里干什么?(课件出示句子: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师:乌鸦到处找水喝,“到处”是什么意思?

  (课件6)

  生:“到处”就是每个地方。

  生:“到处”的意思就是处处。

  师:是呀,乌鸦到处找水喝,它的热汗直冒呢,谁能读出乌鸦“到处找水喝”那种心里着急又找得好辛苦的语气?(几个同学练读,评议)谁能扮作一只小乌鸦,边读第一句话边创编几个动作。小朋友表演得真好。乌鸦找到水了吗?我们接着往下看,师:乌鸦继续飞呀飞、找呀找,这时……你们看:(课件:乌鸦看到水的动画片段;句子:乌鸦看见了一个瓶子,瓶子里有水。)(课件7)师:找到水了真高兴,可是乌鸦却遇到了新的困难,怎么回事儿呀?引导学生从文章中找到这个句子划出来,并充分利用课本资源,对照文字旁边鲜艳、生动的插图来进行讨论、分析,得出“水不多,口小,嘴大”等原因。面对这些困难,这时教师的引导显得尤为重要了。

  可采用激将法:算了,算了,喝不着,还是走吧!(课件:乌鸦喝不到水的动画)(课件8)此时,乌鸦的心情怎样?怎么看出来的?(课件出示句子:可是,瓶子里水不多,瓶口又小,乌鸦喝不到水。怎么办呢?)(课件9)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b.指名读;c.全班齐读。)

  师:乌鸦喝不到水,我们就给他一点时间去想办法,我们先来听一首歌曲吧!(课件:歌曲《乌鸦喝水》)(课件10)

  B.第二段:师:歌曲听完了,大家告诉老师乌鸦想出办法来了吗?怎么想出来的?(课件出示:第二段;齐读第二段;比较句子:突出“许多”)

  C.第三段:师:自由朗读第三段,把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句子用横线画下来。

  师:请一个小朋友把你画的句子读一读。(生读句子:乌鸦把小石子一个一个地放进瓶子里的。

  师:“一个一个地放”是怎样放?

  生:一个一个地放就是放完一个再放一个。生:一个一个地放就是放完一个再放一个,放了许多个。

  师:(示意第二位发言的`同学)请你来放给大家看一看。(拿出预先准备的装有半瓶多水的窄口瓶和一包石子,生上台,拿起石子一个一个放进瓶里,放三个后,师示意生暂停)

  师(问同学):这样是一个一个地放吗?生(齐):是。

  师:把石子一个一个地放进瓶里,瓶里的水会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请大家要注意看,认真想。

  (师示意学生继续一个一个地放石子直至水将升至瓶口)

  师:瓶子里的水怎么样?生:升高了。

  师:很快升高吗?生:是慢慢升高。生:是一点一点地升高。生:放进一个石子,水就升高一点点,再放进一个石子,水又升高一点点。

  师:因为石子是一个一个地放,所以水是一点一点地升高,慢慢升高,书上用哪个词来说?生(齐):渐渐。师:你还能用“渐渐”说一句话吗?

  生:红旗渐渐升起来了。生:天气渐渐冷起来了。

  师:你喜欢这只小乌鸦吗?为什么喜欢?

  师:乌鸦真聪明,注意看,积极想,就想出办法来了。我们同学更聪明,认真读书,积极动脑筋,弄明白了乌鸦是怎么喝着水的。生:乌鸦会动脑筋,想办法喝着了水,我喜欢这个故事。

  〔教师根据课文内容和儿童认识规律,引导学生开动感觉器官(眼到、口到、耳到、手到)和思维器官(心到),亲自实践,提高认识,理解了课文的中心。〕

  生:《狐狸和乌鸦》里的那只乌鸦只会听好听话,不动脑筋,上了狐狸的当,我不喜欢它。

  师:今天小朋友们学得很好!学了这篇课文,使我们懂得了:不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肯动脑筋,就能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4、写字指导、练习:

  过渡语:小朋友喜欢这只聪明的小乌鸦,也帮小乌鸦想了很多其他的办法,那我们今天就一起来认识“办法”这两个字吧!A.教学“办”拼音:bàn在田字格中书写,书写规则:先中间后两边的书写规则,注意两点的位置;

  学生书空后组词;

  B.教学“法”拼音:fǎ在田字格中书写,书写规则:左右结构,左窄又宽;学生书空后组词,并用“办法”说一句话。

  C.自己在书上进行练习,先描一个红色的,再写两个。

  三、课后总结:

  师:今天小朋友学得很好!学了这篇课文,使我们懂得了:不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肯动脑筋,就能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且,今天小朋友们想了这么多的办法,今天,回家与爸爸妈妈一起做做实验,讨论讨论,看看到底哪种办法最好呢?明天与同学们来交流交流,好吗?

《乌鸦喝水》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认识“乌、鸦”等9个生字,会写“可、石”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喜欢这只遇到困难能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乌鸦。

  教学重难点:

  理解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

  课前准备:

  实验用的器具、玩具“乌鸦”或图片等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质疑

  1、(出示玩具“乌鸦”)看,谁认识这只鸟?

  (出示生词“乌鸦”)谁认识这个词?

  教学“乌鸦”

  2、谁能很有礼貌地跟乌鸦朋友打声招呼?

  3、揭题《乌鸦喝水》,教学“喝”。

  4、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问问乌鸦吗?

  二、初步感知

  1、初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不会读的字想办法解决;

  读通句子,感觉不连贯的.地方多读几遍,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同桌互读,互相取长补短。

  3、指明逐节朗读。

  师:你想对朗读的同学提一点什么建议?

  师:朗读的同学,你们能接受他们的建议吗?

  师:其他同学边听边想,他们朗读的哪些地方值得你学习,哪些地方你能超过他们?

  4、随机指导读准“着”、“喝”、“渴”、“渐”的字音。

  5、选用自己拿手的方式再读课文,结合插图,想想刚才同学们向乌鸦提的问题,你哪些已经读懂了?或标出还不能读懂的地方。

  三、解疑、识字、读文、感悟

  1、继续质疑。

  指名说说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想请教大家吗?

  2、解疑。

  你已经读懂了哪些问题?是从课文的哪一处领悟到的?

  快帮乌鸦来告诉大家。

  3、随机解决重要的知识点。

  1)从哪个词语可以看出乌鸦特别想喝水?

  理解“到处”------表演、体会(会怎么想、怎么说)------指导朗读第一句。

  教学“渴”

  2)联系上下文,理解“喝不到水”的原因。

  指导朗读“怎么办”。

  3)实验理解“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同时理解词语“渐渐”。

  指导完成读读说说。

  指导朗读,特别是“一个一个”、“渐渐”及喝到水时的心情。

  四、回归整体,总结全文。

  1、有感情的自由朗读课文。(也可开展各种形式的朗读比赛,促进朗读水平的提高)

  2、.总结全文,谁能用三句话讲讲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两句话呢?一句话呢?

  3、你喜欢这只乌鸦吗?用一句话夸夸它。

  五、指导背诵。

  六、课本剧表演。

  七、巩固生字、词。

  1、认读生字卡片。(形式要多样,要生动活泼,能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选卡片填空。

  八、指导书写。

  九、扩展活动

  1、除了小石子,还能用什么也能使瓶子里的水升高?回家试一试,验证一下。

  2、瓶子旁边要是没有小石子,乌鸦该怎么办呢?

  板书设计

  19、乌鸦喝水

  水不多口又小----------喝不着

  放石子----------喝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