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华】安全教案模板合集9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安全教案9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安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知道发生地震时应该如何应变,掌握好逃生的技巧。
2、掌握好躲、爬、钻、跑的技能,提高身体运动质素。
3、培养幼儿互相关心的情感,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课件《地震发生时,该如何应变》;发生地震的影片一张;桌子、椅子、脸盆、床、锅炉、衣柜等各7份;公共汽车3辆;商店一个(用KT板制作一个大门和两面墙。
活动过程:
一、谈话:
1、小朋友,最近在四川汶川发生了一件大事,是什么?说说你了解的情况。
2、为什么会发生地震呢?
2、老师小结地震的可怕性,讲解会发生地震的原因。
3、提问
幼儿发生地震的时候,我们应该怎样做?开发幼儿的思维和想像能力。
四、 观看课件《发生地震时,该如何应变》。
五、 围绕课件内容与幼儿展开讨论:
1、发生地震时,故事里面的小朋友是怎么逃生的?
2、我们还可以有其他的逃生方法吗?
3、教师小结发生地震时该如何应变。
(1) 地震发生时,千万不要惊慌,要镇静。
(2) 赶快跑到空旷的`地方。
(3) 如果你在家里的时候,要赶快把煤气、电、水龙头等关掉,然后把脸盘或是锅等东西罩在自己头上,或者跑到桌子、椅子、床底下躲起来,以免被天花板上的掉灯或其他东西掉下来砸伤自己。
(4) 不可以躲在招牌处或玻璃处,以免它们掉下来摔伤你。
(5) 如果在车上,要赶快把车熄火,停靠在空旷的地方,走出车外。
六、幼儿与家长们一起进行地震逃生演习。
1、 场地布置:摆放好桌子、椅子、床、衣柜、脸盘、锅炉等;有商店;安排一些幼儿和家长坐在车子上;
2、 引导孩子们要注意别惊慌,要注意掌握躲、闪、钻、爬的技能,别撞倒别人,要互相关心同伴是否脱离危险,互相扶持。家长们要注意引导帮助孩子们掌握好逃生技能。
活动评价:
1幼儿们是第一次感受地震的感觉,也是第一次进行地震演习活动,感觉非常新奇、有趣,每一个幼儿都表现得很热烈。
2、幼儿对发生地震时应该如何应变,毫无经验可言,大部分幼儿都不知道该如何应变和逃生,但经过这一次活动之后,幼儿都掌握了发生地震该如何逃生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3、个别幼儿的应变能力有待提高,机智性不高,能力未能达到预期的水平。此外,个别幼儿钻的技能较低,今后需加强锻炼。
安全教案 篇2
活动名称:
危险地方不能玩
活动目标:
让幼儿知道,哪些地方是不安全的,易发生危险;教育幼儿远离危险的地方;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
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活动准备:
绘画纸和笔;搜集一些安全教育事例。
活动过程:
1、向幼儿介绍一些有关幼儿到不安全的地方游玩,发生伤害的事例,引起幼儿对安全问题的关心。
2、组织幼儿互相交流,共同讨论,总结出哪些地方容易发生危险。
3、教师将结果画出来,贴在本班活动室内,或装订成册,放在图书角供幼儿随时观看。
4、寻找本班或本园存在危险的地方,贴上标签,提醒大家注意。
5、建议:宣传不宜过分,不要使幼儿感到任何地方都是不安全的。
安全教案 篇3
目标
让幼儿体验玩水的乐趣。
准备
1.玩水区或用几个大盆子装水搁在室外。
2.围裙、可乐瓶、杯子、碗、桶、木珠、小石头、积塑插片、积木、塑料(制品)娃娃等;适当投放一些有眼的瓶、杯、碗。
玩法
设置这个环境后,让幼儿自己去发现水,自由地取放玩具玩水。教师观察幼儿玩水的花样,适时地切入,并参与其中,引导幼儿玩水游戏多样化。
1.教师和孩子一道拍拍水、捧捧水,用杯子、碗舀水,然后倒进小桶里。
2.教师用透明的瓶子装水,举在眼前,叫小朋友的名字,和小朋友说话,引导小朋友之间透过装水的瓶子互相观看。
3.玩一会儿水以后,可让孩子们动一动,给室外的花、草、树浇浇水。
4.看看有没有孩子用有眼的杯子、瓶子装水,让孩子自己去发现和感知水的流动。
5.观察有没有孩子把玩具放在水中。教师可引导:“你们想给玩具洗个澡吗?”让孩子自己把木珠、小石头、积塑插片、积木、塑料娃娃等东西放进水里,从而发现有的东西浮在水面,有的`沉入水底。
6.玩划小船的游戏。和孩子一起将撕或折的纸片(船)放在水上漂,小手在旁边划水。
安全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了解家用电器存在的安全隐患,明确家用电器使用不当会给人们的生活、财产及生命安全等带来危害和灾难,提高学生对正确使用家用电器的重要性的认识。
2、学习常用家用电器的使用方法,并懂得必要的安全常识,提高对家电隐患的警惕性,培养学生对保障家庭、个人及社会安全的责任感。
3、了解家用电器容易出现的异常情况,学会有效避险的方法,在家用电器出现异常情况时,能正确、合理、冷静地应对险情及保护自己的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 自制微波炉模型 微波炉专用加热杯 微波炉使用说明书 牛奶一包 剪刀 学生搜集生活中因为不当使用家电引发的安全事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我们先来猜个谜语吧。来看谜面(是幻灯片)
电炉通电心里暖,它和电炉正相反,鸡鸭鱼肉里面藏,不腐不烂保新鲜。
2、谜底现在揭晓:电冰箱。
电冰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几乎每天都要用到的家用电器之一。(板书:家用电器)
3、看,老师还搜集了一些我们生活中经常会用到的家用电器的图片。你认识它们吗?知道它们各自的作用吗?
现在,请你从中选择你最熟悉的一种家用电器给同学们介绍一下它的作用。
(4-----5生介绍)
5、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就不再一一介绍了。通过大家的介绍我们发现,家用电器的作用可真不少呀。正是因为有了它们的存在,才使得我们的日常生活更加方便,更加丰富多彩。它们确实是我们生活的好帮手。(板书:帮手)
二、“帮手”变“杀手”
1、但是,如果我们对家用电器了解不全面,使用不当,它就有可能引发安全事故。
2、我们先来看一则报道。(网址链接报道)
3、其实,像类似的安全事故,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时有发生,你在生活中曾经听说过、看到过或者亲身经历过由于家用电器的不当使用而引发的安全事故吗?
4、看了刚才的报道,听了某某-同学的叙述,你不想说点什么吗?
5、看来,如果对家用电器使用不当,忽视了安全,“帮手”也会变成“杀手”的。(板书:使用不当 杀手)
三、安全使用家用电器
1、真是太危险了。不过,我们也不必惊慌、害怕,只要我们在使用它们的时候,牢固树立安全意识,掌握正确、安全的使用方法,事故是可以避免的。
2、目前,家用电器的种类可谓是琳琅满目。这各种各样的家用电器我们究竟该如何正确使用呢?请你从图中选择一种你最熟悉的给同学们介绍一下它的使用方法。当然,你也可以介绍图中没有的其它家用电器。
(学生介绍,师及时引导,评价。)
3、这么多的家电一时半会儿也介绍不完,课下,同学们再相互交流,好吗?
从刚才同学们的介绍中,我发现大家对家用电器的'作用了解的可真不少,不愧是生活中的有心人。安全博士顺便要给大家提个醒(放幻灯片):“同学们,由于你们年龄还小,一般的家用电器,应在家长的指导下学习使用;对危险性较大的电器,千万不要自己单独使用。切记!切记!”
4、下面我们来欣赏一段小品,好吗?小品的表演者:尉老师,小品的观众:你们。注意你们不仅是观众,还用一个重要的角色:裁判。当你发现小品中的人物有什么地方做的不对时,就立刻大声喊停,说出错在哪里,应该怎样做。明白吗?小品的名字叫《王爷爷的幸福生活》,小品马上开始。注意!王爷爷来了……
(抱着微波炉出现)同学们好!(王爷爷好)哎呀,真是有礼貌的好孩子。今天呀,爷爷我太高兴了,你知道为什么吗?我呀去超市购物参加抽奖活动,抽了个特等奖,奖品——微波炉一台。哎哟,我好不容易才把这个大东西弄回家,累坏我这把老骨头了。既然抱回来了,那我就试试新吧。我这么大岁数了,还是第一次用这么高级的东西呢。上面这么多键都是起什么作用的呢?我还真弄不明白。管他呢,先插上插头,胡乱按按试试吧。(×)奥,还是孩子们聪明呀,我都把要先看使用说明书这么重要的事情给忘了,那我得仔仔细细、认认真真地读一下说明书。嗯,现在我会用了,我呀先用它来热包奶喝吧,手上太脏了,我先去洗洗手。(洗完没关水龙头。×)你看我,太粗心,还是孩子们节约意识强。好,现在我要插插头了。(×)提醒的太及时了,赶紧把手擦干净,防止触电。插上插头,电源接通了。我把牛奶放进去(×)液体、气体等遇热会膨胀,理解膨胀是什么意思吗?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解释一下什么是膨胀。对,这样很容易引起爆炸,所以袋装食品、罐装食品、带壳食品都不能直接加热。那应该怎么办呢?对了,服务员阿姨给我微波炉专用碗,放到这里面来加热。
剪开包装,倒入牛奶,垃圾入箱,把碗放进微波炉,按动按钮开始加热。我发现里面一直再转,我打开炉门看看它是怎样工作的。(×)不能开炉门,那就趁着牛奶还没热,我先出去遛个弯儿吧。(×)奥,大多数电器工作时,人最好不要离开,否则会发生危险的。牛奶热好了,我把它拿出来。(×)带上手套,拿出来。真好喝,看来微波炉是个好东西。厨房本来就不大,现在又来了这么个大家伙,我赶紧收拾收拾。我把它使劲靠墙放。(×)炉后和炉壁上用通风散热孔,这样会把孔堵住,不能很好地通风散热,会发生危险的。那为了既节省空间,我把菜谱放到微波炉上面。(×)这样做也不利于通风散热,而且菜谱还容易着火。最后拔掉电源,既避免危险的发生,同时也是为了节约用电。
在同学们的协助下,王爷爷我终于学会了怎样正确的使用微波炉,真是谢谢同学们了,我要去歇会儿了,同学们再见。
5、尉老师演的好不好?同学们的评判精彩不精彩,同学们真是火眼金睛呀,一点点不对的地方都逃不过同学们的眼睛,厉害!
那接下来我们来看几组图片,请同学们注意观察:他们在干什么?这样做对吗?为什么?应该怎样做?
先来看第一组图片(出示幻灯片)……
四、总结、布置作业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师据学生回答再适当小结,并补充完整课题(安全使用)
3、由于各种原因,有些时候家用电器在使用过程中也是会发生异常的。遇到家用电器异常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做呢?课下搜集相关资料,下节课交流。
安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了解和掌握乘坐电梯的安全知识
2、愿意和同伴分享自己的经验
活动准备:
故事《电梯惊魂》
活动过程:
1、教师通过提问的形式激发幼儿对活动主题的兴趣:
你们坐过电梯吗?
电梯有什么作用呢?
电梯都是一样的吗?什么地方的电梯不一样?
你们喜欢坐电梯吗?为什么?
2、讲述故事《电梯惊魂》,讲完故事后请幼儿说一说:
达达为什么会被困在电梯里?
当电梯有故障或者快停电的时候,能不能去乘坐电梯?
电梯突然发生故障了,我们应该怎么办?(不要惊慌、按警铃或呼救、等待帮助、不要靠近电梯的门,要靠里站)
电梯为什么会出现故障呢?(电梯故障有时候是电梯自己的原因,有时候却是人们不遵守乘坐电梯的要求造成的)
3、请幼儿谈谈自己知道的乘坐电梯的注意事项,鼓励每个幼儿都来分享一下自己的经验。
谁坐过直升电梯?应该注意什么?
谁坐过观光电梯?应该注意什么?
谁坐过扶梯?应该注意什么?
【附1】被困电梯后的求救方法
被困后,可利用电梯内的.电话或对讲机求助,还可以按标盘上的警铃报警。如果以上装置均失灵,可以用手机救助;没有手机或没有信号,可以拍门呼救。拍门呼救无人回应时,暂停拍门,镇静情绪,节省体力和氧气,观察电梯外的动静,伺机呼救。
电梯天花板如果有紧急出口,也不要轻率的爬出去。因为紧急出口打开时,电梯会刹住不动,一旦紧急出口意外关上,电梯可能会突然启动,让人从梯顶摔下去
【附2】故事:电梯惊魂
有一个叫达达的小朋友住在一栋高楼的第十层。达达可喜欢乘电梯了,因为他觉得电梯又快又方便!
有一天达达放学回家,正要乘电梯时,管理员王伯伯招呼达达:“达达放学啦,你今天还是爬楼梯吧,电梯好像有点不对劲,我正准备叫人来检查呢!”达达说;“知道了,谢谢您!”
达达穿过安全门,来到了楼梯口,他一看长长的楼梯,忍不住犯嘀咕:“天哪,这么高!要走到什么时候?还是电梯好,以下就到了。我还是坐电梯吧,反正就一会。”于是达达过去按了电梯按钮,电梯一会儿就到一楼。达达走了进去,心想;“这不是好好的嘛,哪有问题?”
电梯慢慢地向上升着,突然,“锵!啪!”电梯停住不动了,灯也熄灭了,整个电梯电梯里一下子安安静静、黑乎乎的。达达害怕极了,心想:“完了,电梯真的出问题了,怎么办?我被困在里面了,我会不会掉下去啊?爸爸妈 妈,你们快来救救我吧!”
达达等了一会,还是没人来。“王伯伯一定以为我去爬楼梯了,没有人会知道我在电梯里,我该怎么办呀?”达达越想越害怕,急得在电梯里走来走去,好几次想把电梯门拉开,但费了半天劲儿,还是拉不开。正在达达焦急万分的时候,外面传来了王伯伯的声音:“达达,你别着急别紧张,不要走来走去,也不要拉门。你在里面乖乖地等我一会,电梯维修员马上就到了。
达达一听,立刻安下心来,不再乱动。没过一会,电梯门就被打开了,叔叔们把达达拉了出来,达达哭着说:“下次电梯有故障,我再也不坐了!”
安全教案 篇6
一、活动目的:
1、通过读新闻、演小品等形式引起同学们对交通安全的重视。
2、通过本次班会活动,使同学们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规则及交通标志,并逐步形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活动准备:
1、让同学们收集有关交通事故的新闻。
2、组织学生排演小品。
3、选好及训练班会主持。
4、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规则。
5、了解一些常见的标志。
三、活动过程:
(一)主持读有关交通事故的新闻以引入主题。
1、主持翟玉琦:读新闻。
2、主持刘新元:大家听了这则新闻有什么感想呢?
3、同学们议论,各抒己见。
4、主持小结:
翟玉琦:生命在你手中,交通安全不容忽视。
刘新元:所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交通规则,并要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
(二)交通知识竞赛(抢答形式)
1、交通讯号灯有哪些颜色?都有些什么作用?
2、红灯亮时行人该怎样?
3、黄灯亮时还可以过马路吗?
4、什么灯亮时才可以走?
5、行车、行人应靠哪边走?
6、出示各种交通标志,让同学们说出交通标志的名称及其意义。
(三)看小品,议一议:
1、小品内容:一名小学生放学回家由于不遵守交通规则,结果出了车祸。(由学生自己编排自己演练)
2、议一议:
(1)这个小朋友违反了哪些交通规则?
(2)我们应如何遵守交通规则?
3、把小朋友的错误纠正过来。
4、由小品、谈心得体会。
(四)小结:
1、同学们小结:通过这次活动,你懂得了什么?
2、班主任小结:生命只有一次,幸福快乐掌握在你的手里,希望同学们通过这次班会活动,学会珍惜生命,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
安全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明白施工场所有许多建筑材料、大型机器,很危险,不能随便进入。
2、了解更多的关于工地的知识,明白安全帽、安全网的用途。
3、扩展知识面,增强幼儿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幼儿人手一本图书,录像带。
活动过程:
1、请幼儿观看录象,了解建筑工地。
(1)建筑工地有什么?
(2)认识各种建筑工地上的'安全标记和高大的施工机械,如:搅拌机、大吊车等。
2、给幼儿介绍有关工地的一些简单知识。
(1)为什么叔叔们的头上都戴着安全帽呢?
(2)为什么在房子的边上有许多绿色的网?(能够防止砖块、木材等物体从高处掉下来砸伤人。)
(3)盖房子前要干什么事情?
(4)房子外面的架子是怎样搭上去的?
(5)工地上有许多的沙子,我们小朋友能够到工地上玩吗?为什么?
4、教师引导幼儿欣赏各种建筑物的图片,让幼儿讲一讲自己最喜欢的建筑物。
5、引导幼儿阅读幼儿用书,看图说说。
(1)这是什么地方?
(2)小朋友在工地上做什么?
(3)这样做对吗?(请幼儿说说为什么)
教师小结:这天我们明白了许多关于建筑的事情,我们小朋友很爱动脑筋会提问题,但我们要记住工地是危险的,小朋友不能随便到工地上玩。
安全教案 篇8
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燃烧现象,了解火的性质、用途及危害。
2、向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增进幼儿安全防火意识。
3、一旦发生火灾,要知道如何自我保护和如何自救。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5、知道哪些地方存在危险,不能去玩耍。
活动准备:
纸、蜡烛、火柴、大中小玻璃杯、电话、湿毛巾、毛巾被等。
活动过程:
活动一
1、老师出示一张纸和火柴,提醒幼儿注意观察纸被点燃后的情形,注意火焰的颜色感知火发出的光和热,让幼儿在火附近伸手烤一烤,说说自己的感受。小结:纸点燃后发出光和热火焰是红色的。
提问:火还能燃着哪些东西?(布,木头、汽油、酒精、蜡烛等)
2、知道了火能发光发热,组织幼儿讨论火的用途和危害。
(1)我们的生活中离不开火,请幼儿说出火的用途。(烧饭、取暖、照明等)
(2)火对人类有什么危害?(烧伤皮肤、烧毁财物、房屋、森林等)
3、实验:火的熄灭
(1)老师用一个杯子扣住正在燃烧的蜡烛,观察火焰熄灭的过程,启发幼儿思考火焰熄灭的原因。(燃烧需要空气)
(2)老师用大、中、小三个玻璃杯同时扣住三只燃烧的蜡烛,观察哪去蜡烛先灭,想一想为什么三支蜡烛熄灭的时间不同?(杯中空气的多少,影响蜡烛燃烧的时间)小结:如果想使火焰熄灭,必须使火和空气隔绝。
活动二
1、组织幼儿讨论:
(1)发生火灾的'原因有哪些?(小孩玩火、乱丢火烟头、在禁放区燃放烟花、用明火照明寻找物品、地地震、打雷、乱拉乱接电线等)
(2)怎么样防止火灾发生?
(3)如果发生火灾,我们应该怎么样做才能实现自我保护与逃生自救?
A:如果所在房间有电话,赶快打119报警,并说明着火的详细地址,什么街,哪号楼或附近有什么明显标志及单位。B:室外着火门已发烫里千万不要开门,并用毛巾、衣服或床单塞住门缝,以防浓烟跑进来,如门不很热也没看到火苗,赶快离开。C:受到火势威胁时,要当机立断披上浸湿的衣物、被褥等向安全出口方向冲出去。穿过浓烟逃生里,要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D:身上着火,千万不要奔跑,可就地打滚用厚重衣物压灭火苗。E:遇到火灾不可乘坐电梯,要向安全出口方向逃生。F:若所有逃生线路被大火封锁,要立即退回室内,用打手电筒、挥舞衣物等方式向窗外发送求救信号,等待救援,不可盲目跳楼。
2、逃生演习老师发出发生火灾信号,幼儿自选逃生办法进行自救。
活动反思:
“火”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培智学校二年级上册生活语文中第十课《土木火》中的内容,教材中呈现了火的图片和生字。为了引导学生认识自然现象“火”,学习认读生字“火”,尝试书写“火”,我主要采取了如下进行措施。
1、直观教学,认识“火”。“火”学生都非常熟悉,他们一看到课件直观呈现“火”的图片,便不约而同地说出了“火”,只是部分同学发音不够准确。于是,我首先针对学生发音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带领学生发音练习,指导学生规范认读,指导学生找一找、说一说生活中与“火”相关的词语,并通过开火车读的形式,让学生逐一展示自己的认读情况,在同伴互评与互助中愉快地了解了自然现象“火”,学会了规范认读“火”,学生学习兴致颇高,学习效果很好。接着,我结合生活实际讲解,让学生了解“火”在生活中的作用和不注意安全用火的危害性,适时渗透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
2、反复练习,书写“火”。在学生认识了解的“火”,学会正确认读“火”以后,我通过动画呈现了“火”的书写笔顺,指导学生观察字形,明白“火”的中间是以前学过的“人”字,以旧带新指导学生学习了解“火”的间架结构,并指导学生反复进行书空、描红等形式多样的练习,让学生在书写实践中逐步学会书写“火”。
小百科:火,汉语常用字,读作huǒ,最早见于甲骨文,其本义指物体燃烧时产生的光焰,后引申为产生光焰的爆炸或射击、怒气、中医学上的燥热之气、热烈的、红色的等含义。
安全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懂得生病时要寻求帮助,不自己随便吃药。
2、建立自我保护意识。
3、分享制作红十字标志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情景剧表演
2、制作红十字标志的材料:纸,剪刀,红色,黄色笔人手一份。
3、DVD视频、图片、磁扣,黑板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教师:“春天来了,天气一会热,一会冷,我们很多小朋友都感冒生病了,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小朋友发生什么事了?
情景剧表演开始,小朋友一起来看看吧,这个小朋友怎么了?
二、教师讲述情景剧,引导幼儿分析。
1、这个小朋友怎么了?(肚子疼)
2、他去干什么了?(自己找药)
3、好了么?为什么?
4、幼儿讨论:她能吃这种药吗?为什么?
答:不能,因为
(1)吃药必须在大人的看护下吃药
(2)因为病情不一样,上次是感冒,这次是肚子不舒服
(3)吃下去会中毒的。
5、我们来听听应该到底为什么不能随便吃药吧?(看DVD)
小结:药物种类很多,每一种药都有不同的用法来治疗一个病。但不能乱吃药、乱用药,用错了药、吃错了药,不但治不好病,反而会引起更大的麻烦,甚至还有生命危险。
3、如果你是小朋友,你会怎么办?(出图)
(1)打电话给爸爸妈妈。
(2)叫邻居的叔叔阿姨带你去医院。
(3)打120。(突发的'疾病,重病,请大人来打)
三、教师讲述乱吃药而导致不良后果的实例
1、讨论:生病吃药时要注意些什么?(要听医生的话,吃药时要有大人帮助,小朋友不能自己拿药、自己吃药)
2、小朋友们一起来看看老师带来的这些药,有药片,各种颜色的,很像糖豆豆,如果有小朋友把药当成糖豆豆吃了怎么办呀?(危险)所以,大家一定不能随便吃东西,一定要在大人的帮助下服药。在幼儿园,爸爸妈妈也是要向老师说清楚,写清楚服药记录,老师才会给小朋友吃药的,就不会吃错药了。小朋友在家一定要让大人帮忙才可以。
四、制作红十字标志
1、教师引导幼儿取材料。
2、出示制作的示意图,强调黄色的含义。(警惕,当心)
3、制作标志,回家贴到放药的地方,以示警告。
【安全教案】相关文章:
安全《户外安全》教案05-21
《防火安全》安全教案08-08
安全教案《校园安全》02-17
中班安全教案:安全03-28
安全《户外安全》教案06-10
安全的教案01-25
安全教案05-13
大班安全活动教案:煤气与安全教案12-27
小班教案安全教案03-16
健康教案安全教案05-14